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精选14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14 00:00:00    小编:公考客栈店小二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精选14篇)

小编:公考客栈店小二

总结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改进。写总结时,要注意简明扼要,言之有物,突出重点,尽量避免罗列无关紧要的细节。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案例分析吧,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一

湘中、湘西北一向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在这大热天吃童子鸡。(童鸡是指还不会打鸣,有的饲养育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一斤到一斤半)童子鸡体内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和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身体虚弱年轻人也可以试试。

2.大暑习俗吃什么:莆田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3.大暑习俗吃什么:送瘟神。

在古时候大暑这一天人们都要在船上举行送瘟神的祭祀活动,将船划到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4.大暑习俗吃什么:贴三伏贴。

“三伏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在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更好地循经导入。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

5.大暑习俗吃什么:台湾吃“半年圆”

在台湾大暑时节会祀神祭祖后全家聚在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以祈求事事如意圆满。

6.大暑习俗吃什么:山东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这也是山东人用来避伏的一种饮食习俗。

7.大暑习俗吃什么:河南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有温暖保健的功效。伏姜中含有丰富的姜辣素、挥发油、维生素、糖蜜、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铁等各种元素。

8.大暑习俗吃什么:广东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因为仙草有清暑、解渴、除热毒、治中暑、消渴、治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等功效,所以有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9.大暑习俗吃什么:温州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吃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可用来清火、消暑、解渴。

10.大暑习俗吃什么: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一般情况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有清凉祛暑、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11.大暑习俗吃什么:台湾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因为凤梨味甘、微酸,性微寒,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伤暑、身热烦渴、腹中痞闷、消化不良、小便不利、头昏眼花等症。而且在果汁中,还含有一种跟胃液相类似的酵素,可以分解蛋白,帮助消化。美味的菠萝,这种水果不仅可以减肥,而且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功效。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二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3、吃凤梨。

我国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4、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6、送大暑船。

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7、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8、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9、大暑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有“大暑吃童子鸡”的进补方法。童子鸡指的是不会打鸣,饲养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到1~1.5斤,还未配育过的小公鸡。

和老鸡比起来,它们熬的汤没那么油腻,蛋白质也更易被人们吸收,据说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对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10、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11、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

12、喝暑羊。

“喝暑羊”就是大暑时节喝羊肉汤,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营养美味的滋补佳品。

13、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14、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15、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浙江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将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16、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基础天气。

通常大暑节气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同时也最高的天气,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区气温达到35度以上。

而在华南西部地区高温也很频繁,但是雨水相对而言比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见的季节。

高温酷热。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全国各地温差都不会很大。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2023年是中国农历的猪年,大暑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它指的是夏季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标志着夏季进入了最为酷热的阶段。

根据中国的农历,2023年的大暑是在7月23日,星期日。

大暑是一个要注意养生保健的节气,以下是一些养生知识。

饮食方面。

1.注重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说辣椒、姜、葱、蒜、胡椒等等。同时,多吃清凉的蔬菜,水果,比如黄瓜、西瓜、苦瓜等具有降温解热的效果的食品。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食品。水果、蔬菜等吃之前要清洗干净。

睡眠方面。

1.大暑时节晚睡早起,比较适合人体生理特点。不过,晚上睡觉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流通。

2.白天可以补充适当的午睡。午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同时也要保证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

运动方面。

1.运动好处多多,比如说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等。但是要注意安全,避免中暑。

2.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这里,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如慢跑、快走、太极拳等体育项目,以舒缓心情、缓解疲劳为主。

天气炎热同样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

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从炎热的环境突然走进低温房间;每天的6-11点,这一段时间里人的血压会上升,心率会加快,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避免在这期间的剧烈活动。

冲凉水澡会加重痱子。

在夏天孩子爱出痱子,一些家长喜欢用洗凉水澡的方法给孩子去痱子。不过专家指出:如果用凉水为宝宝擦拭会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液排泄不畅,反而会使痱子加重。家长应该使用略高于人体皮肤温度的水给孩子洗澡。洗完澡后,不能马上给孩子搽痱子粉等爽身用品,因为痱子粉会与汗液混合,堵塞毛孔,同样也会引起或加重痱子。

1、多饮水。

大暑节气天气很热,身体很容易出汗,从而导致体内缺水。若是不及时补充的话,身体功能运转都容易出现问题,皮肤也会变得很差。

所以说,要记得多饮水,帮助身体补水。不想喝白开水的话,可以喝些绿茶,解暑降温的同时,还能够为身体补水。

2、适当锻炼。

很多人都要每天运动锻炼的习惯,现在正处于高温天气中,建议尽量不要外出,户外锻炼的时间要改一改。比如说早上和傍晚阳光不强烈的时候,散散步,慢跑之类的就好了。

而且在锻炼的过程中,要记得适当补充水分,不然的话,身体出汗量太大了,容易缺水。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三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2、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3、吃凤梨。

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4、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四

大暑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在大暑节气当中也形成了许多的文化以及习俗,那么大暑节气的风俗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简介,欢迎参阅。

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3、吃凤梨。

我国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4、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6、送大暑船。

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7、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8、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9、大暑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有“大暑吃童子鸡”的进补方法。童子鸡指的是不会打鸣,饲养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到1~1.5斤,还未配育过的小公鸡。

和老鸡比起来,它们熬的汤没那么油腻,蛋白质也更易被人们吸收,据说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对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10、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11、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

12、喝暑羊。

“喝暑羊”就是大暑时节喝羊肉汤,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营养美味的滋补佳品。

13、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14、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15、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浙江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将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16、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就是大暑节气,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固定,此因农历是阴阳历。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也会因为马上就要进入秋天的缘故变得凉爽。

大暑节气的时候天气炎热至极。2021年的大暑时间就是公历2021年7月22日22点26分,农历辛丑年六月十三号星期四。大暑节气有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送“大暑船”等习俗,在这个时间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五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3、吃凤梨。

我国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4、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6、送大暑船。

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7、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8、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9、大暑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有“大暑吃童子鸡”的进补方法。童子鸡指的是不会打鸣,饲养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到1~1.5斤,还未配育过的小公鸡。

和老鸡比起来,它们熬的汤没那么油腻,蛋白质也更易被人们吸收,据说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对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10、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11、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

12、喝暑羊。

“喝暑羊”就是大暑时节喝羊肉汤,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营养美味的滋补佳品。

13、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14、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15、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浙江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将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16、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基础天气。

通常大暑节气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同时也最高的天气,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区气温达到35度以上。

而在华南西部地区高温也很频繁,但是雨水相对而言比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见的季节。

高温酷热。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全国各地温差都不会很大。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在我国华南以北的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如金”的民谚。

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大暑期间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也最丰沛、雷暴最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及。

大暑时节暑湿俱盛,人之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致注夏、中暑等病。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一些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大暑期间预防中暑,应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并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还要保持睡眠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适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大暑天里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六

1、遇到伏旱,就要减产。

2、早呱呱,风刮大;晚呱呱,雨哗啦。

3、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4、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5、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蚂蚁搬家蛇过道,家里有人场里跑。

7、大暑来,种芥菜。

8、芝麻不怕旱,只怕雨水溅。

9、池塘鱼儿跳,大雨就来到。

10、青蛙哇哇叫,大雨要来到。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七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暑为热也,大暑即为大热。

大暑节气在每年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大暑节气的“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日常需要做好防护,注意避暑、防晒以及避免极端天气对人体的损害。

大暑节气时,比较常见的风俗饮食有:伏茶、羊肉汤、面条、饺子、鸡蛋、仙草等,大暑节气时,按照当地习俗以及自己的身体进行选择即可。

大暑节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温度较高,风俗食物也都是一些制作比较简单,比较养生的食物,若有需要的话,可以在大暑节气时食用这些应节的食物。

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进补。

大暑节气时,温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很多人容易在大暑这样的炎热天气里面上火,有些人就觉得大暑节气时不适宜进行进补,其实不是的,大暑节气时可以进行清补,就是使用甘凉滋润之品,补益人体损伤的气阴,这种方法既避免了补气药的温燥,又避免了清热药的苦寒伤胃,补而不燥,清而不寒,既消解了暑热,又增强了体质,推荐的材料有:西洋参、石斛、麦冬、西瓜片等。

立秋节气。

大暑节气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后就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了,立秋时斗指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的位置,立秋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立秋节气后,天气会逐渐变得比较干燥,日常需要做好补水以及润燥,秋季进补以及秋装都可以安排上了。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八

通常大暑节气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同时也最高的天气,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区气温达到35度以上。

而在华南西部地区高温也很频繁,但是雨水相对而言比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见的季节。

高温酷热。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全国各地温差都不会很大。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九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喝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十

迎来最热节气大暑。大暑正值“三伏天”内,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为了安然度过这段“苦夏”时期,在生活起居上要有所讲究。

大暑期间,日光中紫外线的含量较高,尤其是中午日光直射,且室外气温较高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和中暑。“而且,日晒过多还是皮肤癌、白内障、青光眼发病的原因,也会增加患淋巴癌、血液病的危险。如果一定要外出,需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戴太阳镜,并适当使用防晒霜。”

大暑时节,炎热的程度达到高峰。在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时便开始入睡,并且睡眠前不可做剧烈的运动。睡时要先睡眼,再睡心,逐渐进入深层睡眠。不可露宿,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可有对流的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早晨醒来,要先醒心,再醒眼,并在床上先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等,再下床。

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人,在做一些较大的运动后,大量出汗会使身体有一种舒服的畅快感,运动量应该以此为度。值得注意的是,停止运动后,不可用冷水给身体降温,也不能过量地喝冷饮,最好喝些热茶或绿豆汤等防暑饮品。

此外,在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要避开烈日,并注意加强防护,尤其是老年人,其脏器功能减退,体内含水量比年轻人少,所以,高温天气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大暑时节,很多人喜欢光着上身,误以为这样会凉快,其实这是错误的。当气温升高到28度到30度人体皮肤水分蒸发会加快,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就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如果此时光着上身,皮肤吸收的热量会更多,而皮肤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流失掉,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作用。“夏日里睡觉最好穿上睡衣,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时还可以防止受凉。”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十一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而在7月23日就要迎来今年“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了。

所谓“暑”就是炎热的意思,而古人也发现了炎热是分“大小”的,也就是小暑和大暑节气。其中小暑指的是这个时候气温已经很高了,天气很闷热,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而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暑热就达到了极致,也就是最热的时候到了。

聪明的古人还发现了,大暑节气和中伏的关系,也能预测当年粮食的收成好坏。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大暑节气已经到了,可是还没有进入三伏天的“中伏”,那么这一年粮食的收成就不会太好。

其实这句谚语也是有几分道理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主要还是怕受到旱情的影响。古人观察发现,一般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面受到旱情的概率大很多。而中伏以后才进入大暑节气,则不太容易出现旱情。

众所周知,一般中伏都是有20天的,只有极少数年份中伏是10天。如果还没有进入中伏就迎来了大暑节气了,那也就意味着()后面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酷热、高温的天气,而如果降雨又不多,田间的农作物就会受到旱情,严重的还会旱死,自然产量就会低很多。

相反,大暑在中伏以后,炎热的天气明显就要短一些了,不久就要出伏了,后面就是立秋节气了,而立秋后不久就会下雨了,自然粮食受旱的概率低。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十二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在浙江台州沿海有大暑送“大暑船”活动,此活动已历经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晚清时,台州葭沚一带常有病疫流行,每至大暑疫病流行最为严重。世人认为是五圣所致〔相传五圣为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等五位,均系凶神),于是人们建五圣庙,有病向五圣祈祷,祈求驱病消灾,事后以猪羊等供奉还愿。葭沚沿江渔民居多,为保一方平安,后选大暑为供奉日。并用渔船将贡品沿江送到江口外,以示虔诚之心。久而流传,便形成“送大暑船”的习俗。及至现在逐渐演变成霞址附近一带的节日盛会。

大暑时节,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区葭芷街道一带的传统习俗。据说在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大暑时节病疫就更为严重,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的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以送走瘟疫,祈求身体健康。

大暑船是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的,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设有神完、香案,载有鸡、鱼、虾、米、酒等食品与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用品。大暑船必须在大暑之前造好。大暑前数日,于五圣庙建道场,延请和尚做法事。船须由一两名驾船技术高,且享有较高威信的船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船老大改乘所带之小灿板回来,让大署船趁落潮大水,漂向茫茫大海。船只必须漂得无影无踪,才是大吉大利。如果大暑船遇到东风无法东进,涨潮时漂回海关门,乃是不吉利之征兆。送走大暑船后,五圣庙戏台即开始演戏,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天、十天甚至半月,以示喜庆。霞芷街上上下下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现在每年农历大暑期间,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把一艘制作精美的纸质大暑船(约出海渔船三分之一大小)十分隆重地送往江边,再由渔轮一路护送至椒江出海口,在那里把大暑船焚烧掉,意思是“送暑、保平安”。

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习俗,叫做“过大暑”。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谱》中载:“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吠荔枝的最好时间。”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与人参相等。

到了大暑时节,福建莆田人都会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等食品,谓之“过大暑”。荔枝多产于我国南部,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合称为“南国四大果品”,它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尤其能补养大脑组织,增强肌体免疫力,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大暑这一天,人们将采下来的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凉后取出来享用。

在莆田,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那就是温汤羊肉。在大暑这一天,人们把羊宰杀好,然后将其整只放进滚烫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泡浸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吃时,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到了大暑时节,福建莆田人都会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等食品,谓之“过大暑”。荔枝多产于我国南部,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合称为“南国四大果品”,它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尤其能补养大脑组织,增强肌体免疫力,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大暑这一天,人们将采下来的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凉后取出来享用。

在莆田,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那就是温汤羊肉。在大暑这一天,人们把羊宰杀好,然后将其整只放进滚烫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泡浸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吃时,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

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的,加些红糖煮食,说是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彝族传统节日“赶花街”一年两次,流行于云南峨山、新平、双柏一带。第一次在农历六月廿三、廿四;第二次在农历七月十四、十五。节日期间,当地彝族汇集到三县交界的大西大山上,交流物资,并进行歌舞活动,青年男女还可借机相互结识,常通宵达旦。相传赶花街可使庄稼茂盛,颗粒饱满。

大暑时节,山东枣庄有“喝暑羊”的习俗。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人伏之时,正值麦收结束,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人们开始想吃点什么好?新麦馍馍不可少,狠狠心,再杀只羊,把出嫁了的闺女接回来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各家纷纷效仿。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方民俗。每逢大暑日,山东枣庄的羊肉馆,便会出现人满为患的场面。

在大暑这一天,山东南部地区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去“喝暑羊”。

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夏收初过,田里的农活少了,但人已十分疲惫,所以应该好好休息和享受。那么在农户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呢?一般都会吃吃用新面做的摸模。有的农户还会杀只羊,然后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回娘家,吃新面模摸,喝羊肉汤。旁人看到了,当然不落后,也把闺女接回家,也蒸新面模摸和杀只羊,全家人一起吃伏羊。于是,喝羊肉汤便成为鲁南地区的民俗。

有营养学家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最有营养。炎热的三伏天,人们体内容易积热,将加有辣椒油、醋、蒜的羊肉汤喝下去,身体就会大量出汗,而五脏积热以及体内毒素就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对身体来说是有好处的。

在广东,人们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所以被称为“仙草”。人们将仙草的茎和叶晒干后,做成烧仙草,即广东人说的凉粉,吃下去可以祛暑。仙草还可以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烧仙草也是台湾地区受欢迎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荃膏,它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浴秋水而弥鲜,百节疏通,万窍玲珑,隔水盈盈而立,如锦缎出水,素有花中君子之美称。

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著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吴郡记)中载:“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露韩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乳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治之盛,至是而极矣。”其他地方像河北的雄县、河南的罗山,则在六月六日起赏荷,仲秋后方始结束。北京什刹海的荷花开得也很繁盛,夏季游人络绎不绝。《内观日疏》称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女子采了莲花送给丈夫,就如同以莲子相赠。表达绵绵情意。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此月多有赏荷的习俗。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以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到那一天人们多结伴游湖赏荷。在江苏南京、苏州,当日观赏荷花。若遇雨而归,常蓬头赤足,故有“赤足荷花荡”的戏称。浙江嘉兴在“荷花生日“当天作赏花会,乘游舫畅游南湖。在四川盐源,六月二十四为“观莲节”,人们多沿袭古俗以莲子相互馈赠。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格高洁,自古以来就被当做廉洁高尚的品质象征。因此在赏莲之余,长者除了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还往往教育小孩子要学习莲的品格,使之成为廉洁正直之人。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十三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寝镇狮蛮。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北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戏赠希古》。

宋。张耒。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

宋。刘将孙。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

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篇十四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代: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西江月时在天长,正当大暑》。

元代:尹志平。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

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

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宋代:陈天瑞。

迅翻趋炎歊,高标閟幽雅。

隐士何所营,茇之清荫下。

故居禾签生,帡幪若大厦。

熟卧南风边,飞梦游虞夏。

五弦天上鸣,击壤歌满野。

起来记遗音,析薪有樵者。

《点绛唇题绛州花萼堂时大暑回自河中》。

元代:王恽。

一榻清风,故山邂逅欣相遇。

绿阴池树。荡漾瑶翻处。

赤日红尘,前日中条路。

人良苦。壮心如故。快叱王阳驭。

《乙未六月大暑》。

元代: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宋代: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