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实用14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15 00:00:00    小编:讲爆真相

2025年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实用14篇)

小编:讲爆真相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生活中得到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它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事情的思考和总结。我们应该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以便今后回顾和参考。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他人一起成长和进步。写心得体会时要真实客观,不夸大和虚构自己的经历和收获。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的范例,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观点和写作技巧。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一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历、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展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构造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翻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表达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开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根底上的“同课异构”那么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根底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表达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间隔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指同一学科、同一主题、同一资料由不一样教师设计不一样的方案,在不一样班级上出不一样风格的课。笔者在所在学校正好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并将自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我参加了临沂七小举办的“小学语文同课异构课例研讨会”,活动为期一天,上午观摩了两位位老师分别讲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之后是做课教师说课及各学校与会教师的交流和评课汇报,下午由来自潍坊的名师做了报告。

可以说这次活动的举办是非常成功的,虽然两位教师讲的都是同一课题,但他们对课文的解读角度不尽相同,驾驭课堂的技巧各有千秋,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也各有侧重。尤其是上午的交流研讨,让我静下心来再次反观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要做好一节课,课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有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把握,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去丰富、拓宽、延伸教材内容,快速、大容量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做到高屋建瓴。

其次要有对学生学情的透彻分析,学情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同时还要做好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甚至做好相关预案,以期做到以变应变。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三

10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新泰市平阳小学举办的“泰安新泰两地四校小学语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虽然只是短短的四节课,但是我的收获却无法用数量来衡量。下面,我简单说说自己的一些体会。

平阳小学薛虎老师的《鲸》讲得非常的成功。从开始的导入到最后的收尾都处理的特别的漂亮,是一堂精彩的课,尤其是薛虎老师个人素质非常高,不愧是全国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整堂课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展开,不仅注重了字词的学习,更主要的是训练的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我觉得这种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很好的解决了在语文课上我们到底要向学生讲什么的问题。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会举一反三。主要体现在说明方法的运用这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运用到实际当中。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认知思维。一节课就这样行云流水般的学习完了,听完之后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向阳小学的张慧老师和泰安的党照虎老师讲的都是《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前者目标明确,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一步步展开,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父亲的真正用意——给儿子以启示。党老师的课堂给人一种舒服自然地感觉,不论是他浑厚的声音还是幽默的语言,都使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喜欢上他。一堂课如行云流水般展开,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训练,每个环节之间却能衔接十分自然。在教学中,党老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从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入手,精讲重点。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独特的教学设计,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此外,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最后,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四

非常荣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新思维高效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展示活动”。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不仅观摩了本省骨干教师与名师们的“同课异构”展示活动,如《年月日》、《交换律和结合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认识百分数》还聆听了几位名师们精彩的讲座,使我们不断的在学习中成长。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想吧:

我认为同课异构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课效果不同,各有千秋,这次活动的每一堂课都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省骨干教师李文娟和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设计的《年月日》。其次,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另外,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策略,可以每节课删除不必要教学环节,甚至挑战教学策略,逆策略而动,突破常规,实现效果好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刘松老师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般情况下是先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后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但在这节课中刘老师他打破常规,先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其次,在这一次的学习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

一、教学设计巧妙,步步“诱敌深入”,淡化了人为设计的痕迹。

二、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更关注了中间的节点和盲点。

这一观点是刘松老师在为我们上完课之后做的精彩讲座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反思自己的教学,真的很少去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即使有这个想法,也没附诸行动,更别说关注中间的节点和盲点了。而刘松老师在他上这节《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在教学之前先做了一项调查问卷,他发现孩子虽然大多数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甚至没听说过这些词,但大多数孩子都能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这项问卷,刘老师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起点,于是他这节课先设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学,再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他认为乘法交换律、交合律是一种三维的数学模型,学生理解有困难,这就是教学中间的节点和盲点,是教学的重点。而加法是一种二维的数学模型,更加直观,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学生乘法都会了,加法就迎刃而解了。唯有把握学生的起点,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兴趣盎然。

三、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名师们的教学中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把握儿童已有,体会儿童的障碍。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五

2012年11月15日,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陵水中学组织的如何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参加初中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的是九年级的两位老师,分别来自天津中学的马敬秀老师和陵水中学的杨文海老师。通过听两位老师的课,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很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艺术化。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讲的是华东版九年级的“《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虽然两位老师都运用导学案教学,并且导学案的设计都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学习目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达标、小姐反馈。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各有春秋,以致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

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两位老师基本功扎实,能够运用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相结合,合理的把大容量的知识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在教与学中轻松解决。主要体现在利用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拓展知识面。

在这两节课中通过运用导学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两节课授课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综观两位教师的课,感觉新课改理念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导学案设计合理、高效,引导学生活动方法得当,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以后多进行相关的活动,多走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使自己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六

2016年6月14日,在我校的组织下,我们小学与线河小学、西提头小学联合举办了一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而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小学语文的同课异构。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聆听了白鹤、梁文娇两位语文老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首先,白鹤老师的整堂课从整体上入手,让孩子们大致上把握了文章所讲的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让他们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来。同时,课堂上能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感悟中动笔书写出自己的感受!其次,梁文娇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梁老师的整堂课可以用“巧妙”两个字来形容,不仅表现在问题设计上的巧妙,而且还有老师语言、衔接语的巧妙。例如:上课伊始老师就在课件上出示了两组词语,通过让学生领读来巩固词语。接着提出问题“这两组词语是按照什么划分的?”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得出结论,一组描写的是杨梅树。一组描写的是杨梅果。从而轻而易举的将文章的脉络梳理清楚,甚是巧妙。同时在课堂上,梁老师还注重教授孩子写作的方法,并且能做到随堂练习,这样,孩子们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内化,做到了活学活用。另外,梁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语言具有感染力。听完这两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虽然这两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课后议课,同样也传递着新的教学理念。总之两位老师各具特色,都很优秀。

在教学完后的研讨过程中,通过三个学校代表老师的评课,更是让我收获颇多,我明白了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既不能太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能过于复杂,使孩子们够也够不着。另外,课堂教学不能拘于形式,不能让教学流程封锁自己的思路,对于随时出现的状况完全可以灵活变通,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置,不能把时间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或者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深使学生学的更多的环节,就可以多用一些时间;而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就可以一带而过。学习课文也可以如此,真正的课堂要的是朴实,真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今后我会把本次活动中学到的东西努力应用到我的教学中。同时,不忘同事之间经常专研,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的成长自己。我相信未来的自己会越来越好!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七

本学期,我校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举措——“同课异构”的大教研活动,也就是同一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研究的目的。每一位授课的老师各显其能,作了多彩的课堂展示,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通过这样一个教研活动,我感触颇深,经数日反复思索,现谈一下个人心得体会。

通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如;樊丽霞老师的课堂在朴实中见真情,灵活中促情感。整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老师能和学生融为一体,让孩子的思维得以扩散。能感受到她真的用心在讲课,整个课堂很大气,教态自然大方。岳红霞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创设有实际意义真实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观察和交际的兴趣。徐瑞丽老师在学生交流之前有明确的要求,交流之中适时指导,更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发现及发现的过程讲给同学听,她不仅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朱国华老师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教师和学生表演配合默契,使课堂有真实感。

通过这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许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来说是无效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让有效的教学过程占领课堂。“同课异构”让我真正地认识到了只有在听与评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批判继承先行者的基础上再做教学设计,在对许多问题的研讨中,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八

上月24日,我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合川太和中学和山东昌乐二中举办的“同课异构”学习,学习归来既欣喜又倍感压力,欣喜是因为收获颇多,压力则来自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新课改势在必行,但要做好它却是任重而道远,上午我听了两堂学案导学的英语课,内容均为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讲解,两节课都非常精彩也各有特色,第一节课是由太和中学的老师上的,课堂偏重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对知识的讲解,知识容量大,以老师为主体,学生活动偏少,而第二节是由昌乐二中的老师上的,采用的是新课改模式,课堂主要流程为讨论—展示—点评—总结,学生活动占主体,教师只起组织、点播作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当然,不能说哪节课更好,它们各有特色,当新旧思想、传统教学法与新课改思维发生碰撞,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也不能盲目追随新思想,太和模式也好昌乐二中模式也罢,都不一定适合我们学校,我们不能盲目照搬,我们须要创造出适合我们学生的模式。

就学生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也偏弱,所以我认为导学案不宜太繁琐,应简单但是抓住重点,这样即使基础差一点的同学也能体会到解答问题的成就感,慢慢的使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其次,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预习,做导学案,新课改的精髓在于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可如果每天晚自习都埋头于做堆积如山的作业,再加上老师晚自习还要上课的话,那么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预习,没有发现问题也就不能解决问题,新课改也就无从实施,当然了,前面所说的只是先决条件,都是为上课而做准备的,但是我发现上学期刚用新课改方式上课的时候举步维艰,因为根本没有同学愿意提出问题,更别说主动解答问题,有也只是几个成绩拔尖的,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这次学习之后,我豁然开朗,要想让同学们积极去探究还得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要让他们产生你追我赶的竞争,要让不积极的小组有紧迫感,所以不仅及时奖励优秀的小组,还得给个别落后施加点压力。最后想说,新课改的关键还是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于多观摩借鉴,只有老师的观念新了,方法多了,新课改才能在一中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古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唯有让老师们多走出去学习才能源头活水来啊!

通过学习感触良多,以上都是我不成熟的建议,但真心希望新课改在大足一中开花结果,飘香万里!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九

20xx年xx月xx日,安州总校组织了语文“同课异构”听课活动。在短短的1上午时间里,聆听了3位语文老师的课,分别是安新小学徐丽娟老师,安新二小刘素红老师和芦庄总校李林静老师的《月光曲》,我受益匪浅。聆听这些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我从中领略到每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1、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老师们的教学目标的设立,重难点的确定,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以新课标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熟读教材,掌握学情,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勇于创新,大胆尝试。

2、注重阅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最为重要。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注重阅读训练指导,采用了多种有效方法。如有的老师,预设阅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边读边画边批注,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增强了自主探究的.研读意识。有的老师采用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迅速浏览,寻找重点语段,抓住关键词语,研读分析,掌握文章主旨。还有的老师以朗读训练为主要形式,井然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的目标。

总之,老师们在阅读训练中,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有效方法,经过各自的精心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师们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自己精美的课件,为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4、板书美观,设计精巧,书写流畅。

活动中,老师们的板书设计美观精巧,新颖别致,使人耳目一新。板书是教学思路的体现,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缩浓功能,老师们在板书设计中,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关键,形象地再现了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准确地凸现了文章的重难点,将中心思想巧妙地寓于其中。

5、藏拙示优,扬长避短,形成了自己风格。

这次教学竞赛活动中,老师们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6、锐意创新,亮点频频。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得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没有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在这次听课中,回味一些教师的课堂,他们除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驾驭能力外,更让人欣慰的是在他们的课堂上总能发现一些教学“亮点”。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十

此次去xx双语学校主要是进行语文幸福课“同课异构”观摩活动,此次教学活动的非常重要,内容很新颖,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震撼。

(一)课外阅读“班级读书会”。

在活动中,主要是以语文课的阅读为主,首先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讲了一本很著名的童话故事《两个小洛特》。先是潍坊市双语学校的李虹霞老师以自己的见解去讲述故事。她首先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深入的走进书中的人物,走进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体悟作品中对家庭和幸福的诠释。她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主要是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她主要是抓住书中动人的精彩细节,感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的勇敢和智慧。

从而达到教育学生:不论遇到怎样的生活境遇,我们都应该坚强勇敢的坦然面对、机智争取。在读书会的过程中李虹霞老师始终在以自己读书的方式来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虽然那些孩子不是自己班级的孩子,没有很好的默契,但是整堂课听起来是那么的和谐融洽,因为他们师生一起都走进了书中,把书中的人物当作了自己,似乎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翁。而与李虹霞老师对于这本书的读书会处理方式不同的是来自浙江省永嘉县少年艺术学校的李晓瑜老师,因为她们南方的学校早已经开始了这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教学,所以对于李晓瑜老师来说这节课自然而然的就会很得心应手的处理。在这节课中她设计了“人物特点大比拼”来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人公,并且让学生分组来自己说说他们眼中的两个重要的主人公双胞胎姐妹路易斯或者小洛特,把他们各自的性格、爱好、脾气、习惯都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然后趁热打铁推出“生活大事记”开始谈论整个的书中的主线“交换身份”的计划,以及计划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最后以“人物采访站”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他们对于书中的主人公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最后交流主题“家的向往”。我想如果让我自己讲这个故事,最后的主题也会是他们双胞胎姐妹对于一个完整的家的`向往和期盼,这也就是xx老师和xx老师这堂课的差异之处――对于文章主题的见解和分析各有千秋。

虽然没有雷同之处,但是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思路,呈现给人们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这两节的共同点之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更好的阅读的方法,虽方法不同,但是目的都是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培养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提倡师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文章的主旨、思想、情感。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更好的亲近母语,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更好的书籍,像李金铭老师说的“语文教师是给学生点灯的人!”

“读书会”本身就是师生共同交流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共同拿出时间来把自己共同喜欢的书目一起欣赏,共同分享的交流会。读书会就是将文章的主旨和精神让学生整体感知,进而共同进行提炼升华为学生自身的东西。

(二)课内阅读。

在课内阅读的这四节课堂当中,我受益最多的是蒋学晶老师讲授的《趵突泉》一课,他在课的开始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比较,用巴金的《猫》这片课文的结构特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把猫分成大猫和小猫,然后分别详细讲大猫和小猫的特点,最后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整合。他用同样的方法将《趵突泉》一课分成大泉和小泉两方面来讲,同样采用了跟《猫》一课的结构图,将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直观而且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加容易一目了然的复述内容和便于记忆。结构只是一个大体的条条框框,蒋老师对于文章中字词句的讲解细致入微。

对于小泉这一段的处理更是采用让学生先复述后讲解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和体会的,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小泉的特点。而且在整个文字阅读讲解中故意的从人文方面挑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以引起他们正确的世界观。真正让我们感觉到让学生能够从语言文字中有所得。在李英杰老师和蒋学晶老师的这两节课中,看以会跟清楚的看到有很大的区别。一节成熟的课堂留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张弛有度的、轻松的、充满智慧和挑战性的,而且课堂的节奏变化处理到位抑扬顿挫,充满新鲜的亮点。而一节幼稚的课堂、年轻教师的课堂则是在整个讲解的过程中节奏都是匀速行驶的,让人感到累,因为没有经验的课堂主要是讲教案,备教案,而没有真正从书本教案中解脱出来,没有将课文做到整合。

还有一节让我最感动的课就是王雷英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她是这样处理的:首先以发生在浙江的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跟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相似。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十一

一、对同课异构有了自己的理解: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另外,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策略,可以删除不必要教学环节,甚至挑战教学策略,逆策略而动,突破常规,实现效果好的课堂。(如:张仰勇老师利用小学一年级学过的谁比谁多,引导学生用一条竖线,能一眼看出谁多,巧妙地引出“标准”一词,让学生很快理解了一个标准,就是一倍的量;有几个标准就是标准的几倍。张勇莹老师出示的三组小动物:2只熊猫,6只兔子,10只猴子,让学生很快认识了倍,在不停地变化小动物的数量中,让学生理解了倍,在张老师设置的开放性的练习题中,给出了12个,自己画的个数,有多种答案,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创造倍,应用倍。)。

二、数学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比如:张仰勇老师用刚结束的70周年大庆庆典的视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张勇莹老师采用小学生熟悉的动物乐园场景,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主动地去探究,去思索。)。

数学课的导入很重要。好的导入,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张勇莹老师用拍手歌导入新课,紧扣本节课的内容,让师生很快消除了紧张的心理,也为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埋下了伏笔。张仰勇老师在教学中,用刚结束的众所周知的国庆庆典视频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也由此而生,从“悬”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次同课异教学观摩课意义非凡,让与会老师眼前一亮,既收获了知识,又激发了改进教学的兴趣。我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不会辜负专家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为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奉献自己的力量。再次感谢!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阳光灿烂、充满活力的六月,我们语文教研组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这给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这种教研形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升了教研水平。

的确,这次活动,我向各位同仁学习到了许多,更深刻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有人说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成长。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通过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思考学习成长,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1.尽管完成了授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过程中,深刻理解了需要掌握的内容。可在时间安排上似乎前松后紧,如果前紧后松,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去练习和发挥。

2.由于阅读课的需求,虽然将答题的策略与方法渗透给学生,为了整堂课的完整性,没有进一步的练习这些答题方法,如果能将这些策略加以应用效果会更好。针对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发挥同课异构中各位教师的优势,做好课堂教学。

2.要慎重,更有效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3.将学习策略有效地渗透到平日教学的同时,注意对相应策略地训练。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认真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十三

3月30日我校与中心路小学、田镇寨子小学、义和小学举行了同课异构活动,聆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是一篇教育性的童话故事,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整天”和“非常刻苦”这两个词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的形象化思维,创设情境在想象说话中把“整天”一词具体化,形象化,让其可感、可触摸。在教学“非常刻苦”一词时虽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教师不够投入,形象化不够,没能使孩子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如果能让孩子在呼呼的北风声中,出现寒冬的画面,出现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画面,再次读课文句子,教师想此时孩子更能体会到勤狮子的勤劳、刻苦的样子。这样“整天”“刻苦”两个词语立体式活化了。用孩子的思维思考教学,用形象依托,活化词语,这样的教学更灵动。

有了形象的依托,怎样让孩子走向科学规范,朗读就是很好的手段。在教学“勤狮子的刻苦”这句话时,教师让学生想象勤狮子就这样一天到晚的苦练,还遇到了好多困难哪!当北风呼呼刮时,小狮子的脚快冻僵了,他还是;当脚趾磨出血时小狮子仍然;当累得爬不起来时,小狮子还是坚持不懈地;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上,认为孩子有精彩的发言就能点亮课堂,孩子的语言就有了发展和提升,殊不知孩子们的语言是原生态的,稚嫩、零碎。应该让孩子反复的朗读文本中“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这句话,内化语言。过多的议论无形中弱化了文本中的语言,何不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一遍又一遍中把语言熟记于心。

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十四

本学期,学校为了更好的开展 市、县教育局提倡的“校校公开课、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的活动,从开学的第三周开始,学校要求同科组教师要上“同课异构”的公开课。除此之外,还把每周的周二定为自由听课日,每周的周四定为教研组的评课日。在听课日这一天,学校领导和每位教师都要自觉的听一至两节课。在评课日,全体组员要就本组的公开课做切实的评课。这两项讲课和听课要求无疑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同课异构”, 一般而言,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其宗旨那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至从学校提出“同课异构”公开课以来,我校的教师都加强了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并且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教研,有的还利用有效的时间上网查阅资料和制作课件,教师明显的显得忙碌了,但同时教师的自信心增强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热烈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现出来。

本校八年组的三位语文老师上了同课异构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种教学理念给我们带来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各具特色

我们教者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好的导入方式十分的重要。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这三位教者在导入的方式上各不相同,但都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目的。史文超老师以引用式导入: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秀的诗歌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诵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领略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孙志老师以音乐法导入:以古典名曲《昭君怨》为背景音乐,依次链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滚动字幕、 “杜甫草堂”凄冷的flash画面。“草堂有诗魂 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零距离接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读他将要向我们讲述的世间怎样的故事。杨闯老师以优美的语言导入: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背景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片及相关音乐,进入诗的氛围)

二、突破重难点,各显手段

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思维。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给每一位听课者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三、能力培养,灵活多样

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与能力训练的方向和形式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本课的能力训练题上,我们也看到了教者的别具匠心。史老师是设计的是:(1)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你对此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 (2)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孙志老师设计的是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内容演了课本剧。杨闯老师设计的是让同学们以记叙的笔调写个结尾,可以尽情的展开想象,但注意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特点,也不必过于拘泥,要体现创造力。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写作能力都不同侧面、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课后反思,再获启迪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这三位教师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成功课例,让我们看到了一堂高效的语文课的特点:教学目标清晰有致,不宜过大或过空、过多。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主人,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者在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环节的安排与设计、活动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不过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比如:杨闯老师在整节课过多的使用了多媒体手段,有时显得眼花缭乱,这是不是也会冲淡主体教学的内容?而孙志老师的课本剧又显得有作秀的感觉,对于我们听课的老师来说更喜欢原生态的语文课。当然我们在评课的过程中也都指出了这些不足之处,我想这就是我们上课评课的意义所在吧。

《语文课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心得体会》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2025年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实用14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