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流转,总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回顾。以下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亲的祖孙四代,也有主妇残疾的哥哥。30年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饭,一屋住,家庭成员至今从未红过脸,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胜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这是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儿子子承父业,经营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儿子远赴贵州发展,成立名副其实的"青年企业家",企业涉足建材、矿产资源、房地产、酒店、商业超市等行业,全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这也是一个备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尊重的家庭,数十年来,家庭成员倾心"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扶弱济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听着他侃侃而谈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万事兴"的含义,深深地为这个家庭所蕴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后担任了湖坊公社农技员、农技站长、农民副乡长、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等职务,并于20xx年退休。退休了,这位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并没有因为岁月更替、职位变换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怀着一颗为民奉献的丹心,方早德又接着在新农村建设上唱响一曲奉献者之歌。
20xx年湖坊镇湾里自然村被上级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乡亲们渴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盼了几十年,深受群众信赖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选为理事会顾问。老百姓说,有了方书记来村里管事,我们最放心。
为了将湾里建设成全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农村,方早德将自己的整体构想告诉了远在贵州遵义创业的小儿子,并且掏出了心里话:"我从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再说,回报家乡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湾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咱家的事!"儿子方勇军被父亲所感动,承诺:除上级专项划拨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外,其余所需建设费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担。
那些日子里,方早德不顾自己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心脏病可能随时发作的危险,经常忙里忙外,操心费力。夏日炎炎、暑气逼人,他头戴草帽,挽起裤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又提着热水瓶跑前跑后给正在建设新农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茶,给大家加油鼓劲。
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万元资金。巨额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换来了湾里面貌的大改观。20xx年湾里在全县、全市新农村建设评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最美的村庄"6之一。20xx年、20xx年湾里6组新农村建设图片在人民网滚动播出60批次。从省内外慕名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对湾里新村的建设赞叹不已。
如果说方家是一栋生机盎然的房子,那么每一名成员就是支撑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个家庭成员看似普通低调,但个个拥有一个宽广的心胸和甘为人梯的奉献情怀。他们各自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为社会的和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小儿子方勇军开始创业生涯时,大哥方加军已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了一名农技员,后来还当上了镇里的农机服务站站长。凭着钻劲和过硬的育种技术,把农技站经营的红红火火。
与此同时,弟弟在当地乡镇水泥厂上班并通过入股煤矿挣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当地的一家水泥企业改制。工作量骤然增加,工作强度加大,资金、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就在弟弟创业启动缺少资金时,方加军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还以自己的名义贷了20多万给弟弟;一听说弟弟要远赴贵州发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业需要人管理时,毫不犹豫地离开农技站,到弟弟手下当了三年的厂长,直到弟弟将所有业务全面转往贵州发展时,他才重新回到农技站,由弟弟投资成立了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干回了自己喜欢的.老本行。
xxx,女,1973年3月出生,副主任检验技师,该同志家风淳朴,家教良好,传承孝道,家庭成员具有较强的家国情怀,为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所称赞。作为一名妻子,她一人扛起家庭的重任,照顾老人抚养小孩;作为一名向上的女性,她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作为一名善良的女性,她与邻里相处和睦,关系融洽。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爱和乐”,把自己小家经营得和谐美满。
20xx年9月,原本身体健朗的婆婆脑溢血突发住院,从此半身瘫痪,没有语言咀嚼功能,长期卧病在床,靠喂食流汁支撑身体。丈夫是广安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科大夫,长期加班加点,无暇顾及家中事务及父母,xxx主动挑起照顾重病婆婆的重任。生病以来,xxx不离不弃,一直守在婆婆病床边,给婆婆喂饭、洗脸洗脚、换尿布,为了给她加强营养,每天鸡汤、鸭汤、鱼汤、骨头汤变着花样加上不同的蔬菜和米饭一起打成糊喂她,闲下来的时候,经常在床边给婆婆讲故事,逗婆婆开心,看到婆婆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那是xxx最开心的事。
街坊邻里们经常能看到xxx推着婆婆,带着公公、丈夫、女儿一起散步,一家五口其乐融融。xxx照顾婆婆的事在街坊邻里以及单位广为人知,她用爱心操持家庭,一人扛下家庭的重任,周围的人们无不赞美与羡慕。
上班跑单位,下班跑医院;上班做工作,下班做饭菜,这就是xxx每天的生活写照。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感受她细心的照顾,丈夫总是说:“你比我这个亲生儿子都做得好。为什么能待我的人如此之好?”她答道:“我爱你,我也爱她们,仅此而已。”走进xxx的家里,听到的是欢声笑语,感受到的是温情暖意。虽然偶尔也掺杂了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不过最后都被她的温柔大度一一化解了。“在我的字典里,家人就是理解和包容,就是关心和爱护,正所谓家和万事兴。”xxx说。
xxx在良好的家风熏陶和鲜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家庭成员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家庭关系相亲相爱、孝爱和乐,为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xx,男,现年45岁,是北留镇南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年富力强的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邻居,在家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新时代和谐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为事业的基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他在家和在外一样勤快,夫妻俩平日里常和老人走动帮老人做点事情,逢年过节更是去拜见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儿女在家庭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平时邻居常常能看见他们全家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身影。
户主xx,家住襄山区欧洲镇小洲村二组,全家6口人。这是一个祖孙三代同堂的大家庭。xx夫妇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在这个家庭里,大家互敬互爱,和睦平等,母慈子孝;夫妻遇到事情主动商量配合,互相关心扶助,理解沟通,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称得上是农村最美的家庭。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
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他们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们是万家灯火中最平凡不过的那一盏,但他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他们的事迹也是平凡的。
xx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xx长年从事厨师工作,方圆左右,十里八乡红白喜事都请他帮忙,他的厨师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妻子刘爱民既是xx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只要丈夫有红白喜事活,她都积极配合,甘当配手,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更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一个具有优良的家风的家庭,家庭成员不自私、不狭隘、不懒散不怠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积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夫妇两人对上伺奉老人。父母年近七旬,身体多病,不能干重活。xx夫妇对二老体贴入微,经常嘘寒问暖,从不在父母面前说一句狠话脏话,有病及时医治,有好吃的让着二老先吃。特别是妻子刘爱民对公婆比对自己的亲爹娘还好,为二老洗衣做饭,端茶倒水样样都抢着干,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
xx夫妇还十分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坚信只有德育教育好了,才有资格接受别的教育。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加强亲情培育,不断磨炼,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在父母的影响下,女儿顺利考入襄山重点高中,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儿子在杨柳中学读书,一直受到任课教师的好评。一家人对本地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经常参加,对乞讨的老人、残疾或小孩,经常教育儿女拿些给他们,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孩子心甘情愿地把他的钱全部捐出去了,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xx夫妇既勤劳又勤俭。他们长年累月当厨师,为本村和附近几个村的农户红白喜事包席整场子,一场结束,少则两天,多则四、五天,不管是皎阳似火的盛夏,还是冰雪交加的严冬,只要有人请,他们总是欣然前往。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勤劳吃苦,厨师生意越做越红火,附近几个村有事都找他,业务量大了,劳动量也大了,有时一场结束,累的小夫妻筋疲力尽。但遇到一场接一场的红白喜事,还是要含笑去面对,还要做好。再累也要忍着,再累也要坚持。不到万不得已不请人帮忙,就是夫妻两人硬撑着干,就是靠着夫妻二人勤劳的双手使家庭慢慢变得富有了。对一般人来说,有钱了,责任田应该让给别人种了,但他们不这样,他们只要一闲着就下地,把几亩地整的有条不紊,收入高于同村其他专业种田户。他们就是靠着勤劳精神,搞一样像一样,做啥都赚钱。
xx夫妇致富不忘节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女:“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xx夫妇做厨师,整场子,几年时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方圆十几里附近几个村红白喜事都找他们夫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人品好,助人为乐导致人缘好。他们经常把帮助别人当成一种乐趣。当别人请求帮忙时,自己再忙也要竭尽全力帮忙,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即使别人没有打招呼,自己也主动伸出手拉一把。有一次,邻居一位老人突然生病,当时他的子女们都没有在家,xx知道后,一边跟老人的子女联系,一边用自己的麻木车将老人送到欧洲卫生院检查,卫生院让老人立即住院检查,xx帮助老人进行了检查,并垫付了住院费,办理了住院手续,直到老人的子女赶到才离开。他家里经济条件好些,正因为如此,平常向他借钱的人不少,只要有困难的人张嘴借钱,他总是笑着满足对方的要求,不打半点折扣,人们有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xx,因为他有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xx还十分注重邻里团结,和他住一起,从不担心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嘴,平时,夫妻二人乐于助人,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和邻居们争这争那。从不背后论人长短,说三道四,有话桌面上说,公道正派。邻居们相处几时年没有闹过矛盾。人们总说他们夫妻脾气好,其实是他们修养好。
牵手相伴近二十个春夏秋冬,xx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xx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真正内涵。
xxx是一名中学高级教师,她自20xx年退休后就步入了社区工作。曾任先锋办事处老年协会副主任,现任长江社区第^v^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她和老伴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为左邻右舍邻居服务的机会。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展示出当代一名退休^v^员在社区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她和老伴都是勤奋好学的两位老人,为了活跃老年朋友的文化生活,在他们的眼里老年朋友的健康、快乐是她最大的幸福。为了活跃老年人的生活,还把自己家的保健磁带拿出来,并亲自到绿园小区和宣庆小区学习各种舞步。学习新十六步、十六步、二十步、五十六步等,然后在所住的小区里亲自教老年朋友。大家在教与学的过程和休息中,唠唠家常,增进了了解和友谊,愉悦了心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增进了小区的和谐与稳定,丰富了老年朋友们的万年生活。
为了让老年朋友们能坐到一起唠唠家常,从而消除部分老年人的寂寞。他们自己用手一针一线地缝了七、八个椅垫,放在楼下的报亭里,谁来谁坐,以免老人们着凉。
xxx还和老伴为了增强保健知识,订购了《老年报》、《老年学习生活》、《退休生活》,还购买了洪昭光的《让健康伴随着您》、《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等书籍。并利用手中的学习材料为依据,编写或老年朋友通俗易懂的老年保健知识,给予老年朋友们进行老年保健知识讲座。如:《热敷可缓解老花眼》、《下蹲运动促健康》、《运动抗癌保健康》、《老年人不宜空腹晨练》、《散步是常寿“秘诀”之一》,《延年益寿“五字”经》、《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平衡》、《每日健康行为的基本准则》、《常吃胡萝卜预防关节炎》、《有些老人不宜大笑》、《几种食物堪称天然脑黄金》等。多年来进行老年保健知识讲座60余次。两位老人为使广大老年朋友健康,长寿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同时他们也成了大家的知心朋友。
在创建文明楼道的过程中,他们倡议:创建楼道文化,让楼道文化逐渐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素质。在他们的倡议下,《八荣八耻彩画》进楼道、《^v^员职责》进楼道。《五爱》《四有》进楼道,为了美化环境,他们还把自己家的六盆花献了出来,分别放在走廊的窗台上,还每天负责浇水。在她的呵护下,花开四处香。在环境美化和净化的过程中,随地仍碎纸的现象没有了,乱写乱画的现象没有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真正达到了创建文明楼道的目的。
xxx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成了她的职责。虽然她已经退休在家,但她始终不忘教育青少年的责任。他们老两口给社区中小学生讲了《中小学生为什么不能喝酒》,指出了青少年正在长身体时期,喝酒容易伤身,影响健康,酒精刺激影响记忆力,使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喝酒过量使人失态,甚至干出违法乱纪犯罪之事,葬送自己的前途。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党员叫xxx,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他们尽自己所能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用爱架起了邻里之间友谊的桥梁,用爱创建社区的和谐。用爱谱写^v^员争先创优新篇章。
夫妻二人清正廉洁、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学生和孩子,也春风化雨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李老师,‘陶母退鱼’的故事告诉我们,用公家的财物孝敬父母是错误的,我们要学习清正廉洁……”这是李老师班会课上学生的发言,学生童真般的声音涤荡人心、润泽心田。“清廉”如一粒种子,在李老师悉心的浇灌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李老师说,教育的环境很简单,深耕应当为真为善为美,她认为教会孩子们做人,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所以她在上课时绝不限于教会学科专业知识,常常会抽出时间给同学们讲授如何做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廉洁从教,是李梦的人生宣言、更是职业承诺。有一次,一位学生的妈妈,要感谢李老师对她孩子的关心,教师节这天,这位妈妈在孩子给老师准备的贺卡里悄悄塞了张购物卡。李老师当时没有直接退回给学生,而是写了一封信,把购物卡包在信封里,要学生带了回去。她在信中写到“教书育人本身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一定会尽力教育好孩子,请您放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就是最好的礼物”。在不收受家长礼物礼金上,她老公非常支持她的做法。他说:“有失个人尊严、有损学校形象的钱是坚决不能要的,当一个老师把钱看得太重了的时候,就失去了做教师的资格。”李老师说“如果我要是把钱看得很重,我当初就不会嫁给你”。在对话中,可以看出她们的幽默,更可以看出他们家一直坚守的原则和底线。
李老师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丈夫工作忙,带孩子的事就重点落在她的身上。她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提升孩子的道德品质,在家庭内部营造“树家风、立家规、尚廉洁、倡新风”的良好家庭氛围。她把家中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做一名清正廉洁的人,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她督查丈夫一定要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去年,她丈夫工作调整刚到教育局上班的第一天,她就送了他四句箴言“不要有目的、要有目标,不要想太多、要多想,不要‘作’、要做,不要忘记我是谁,还要记得我和‘谁’”。丈夫在新单位的见面会上,专门把这四句箴言与大家共勉,接受大家监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家都能够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的家庭就像散落在漫天的星辰,汇聚到一起既是民族繁荣富强的火炬,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基。走进新时代,传承家庭文化,体现优良民风,形成兴家合力,助力社会进步发展,是每一个文明家庭的责任。
今年31岁的共产党员xxx,现经营着4380亩土地,拥有迪尔9320t大马力(375)整地机车一台,654胶轮车一台和一个联户规模家庭农场,他会种地、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是北安垦区闻名的种地能手、十大杰出青年和格球山农场模范职工标兵。
xxx是格球山农场原十队的一名普通修理工,1998年开始组建家庭农场,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以一个现代农民的气魄和胆识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和人生价值。成为了全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在创业之初阻力非常大。妻子对他组建家庭农场不同意。当时对土地不信任,觉得种地风险很大。一些亲戚、朋友、同事也不理解,千方百计规劝他要谨慎从事,别吃两天包饭就瞎折腾。这些并没有动摇他创办家庭农场的信心和决心。
万事开头难。20xx年,想成立一个家庭农场需要承包一百垧地以上,还需要投入几十万元的资金。由于资金有限他就采取向亲戚朋友借,贷款等方式。把200多垧地种上了。然而老天不作美,在麦油收期间,连续20多天降雨,眼看着小麦站杆发芽,机车下不了地。大豆收获期间又赶上下雹子。亩产刚刚超过100多斤。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次年轻的xxx却留下了辛酸的泪水。
经济的损失、精神上的压力并没有击垮年轻xxx,他决心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为了使家庭农场不断壮大,他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班。相信科学、依靠科学。20xx年他又贷款承包了290多垧地,同时又购买了一台纽荷兰110-90整地机车。准备大干一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他获得了大丰收,土地加机车共盈利8万余元。全家乐了。他的信心更加十足了。
规模家庭农场的成功,使xxx更加坚定信心,他一心扑在家庭农场的事业上,使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收入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是他并没有象葛朗台一样做守财奴,而是把赚来的钱绝大多数用在购买农机具和扩大种植面积上,自从扩大规模后在经营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帮助贫困职工发展生产,他每年都需要雇佣许多长工、短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董志平是比较贫困的工人,一无资金买车、二无资金承包土地,致富无门整天愁眉苦脸的。xxx一直在惦记他,他在纽荷兰机车买回来以后主动去找他,另外给他种150亩地,同时种地款全部由他来垫付,董志平听了非常高兴,当时就感谢再三,并表示一定好好干。当年董志平就收入一万多元,彻底的摆脱贫困。
四年来他积累帮扶贫困职工16人,垫付资金和用机车担保奶牛贷款达到18万元,从而使贫困职工摆脱贫困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发挥了一名青年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今的xxx带领着他的规模家庭农场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步一步的向着和谐美好的小康目标迈进。
1984年,农村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杨德金从一个亲戚家里用一件“毛华达”的上衣换回了一棵桂花树,并试着用泥土埋枝法进行繁育,没想到一次性就繁育成功。第一批发展到500多棵,经过两、三年培育,以每株90元的价格卖得4万多元。这对于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村来说是一笔不可想象的收入。第一次销售苗木所得的4万多元,不仅为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坚定了他发展的信心。他决心放手一搏,将他家里仅有的8亩耕地、责任山、自留山全部用来发展桂花树等苗木,甚至将已经受益的500多株柑桔树,挖起来出售给了别人,全部植上了绿化苗木,这样形成了70多亩的苗圃基地。
为适应市场的要求,他于20xx年注册成立了安诚绿化公司。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他又在猇亭区主干道旁,花20多万元购置了近500平方米的土地,建起了小别墅、停车场和绿化草坪,同时,还租了一块20亩的土地,承包经营了一块50亩的绿化苗木基地,栽植了40多个品种的绿化苗木。这样,他就从乡下打进城里,在城里有了自己的营业场所和苗圃基地,在城里落住了脚、扎下了“根”。
20xx年,公司承接了宜昌市万家花园、富连江、中级人民法院等几个知名企业和单位的绿化工程,其中中级人民法院的绿化改造工程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公司绿化工程业务发展到了武汉、天门等周边县、市、区,苗木远销到北京、浙江、湖南等8个省市。他又租用了20多亩农田用于发展从浙江、云南等地引进了名贵彩色树种,苗木基地达到了480亩、品种达到280多种、价值过600万元。
1992年,杨德金通过软磨硬泡说服葛洲坝集团的一位老总,给了一小段绿化工程让他做。工程虽然他是接下了,但心里却是忐忑不安,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接工程。于是,他吃、住在工地,最终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用行动赢得了这位老总的信任。这位老总后来又主动给他介绍了好几个绿化工程,使他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2000年,他为伍家区“昌丰”公司栽植一棵皂夹树,时值高温,栽植的树难于成活,为了不失去公司信誉,他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最终获得了成功。虽然在栽植过程中亏了本,但是为公司争取了信誉。后来“昌丰”公司照顾了他15万平方米的绿化工程。现在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每年的绿化工程都在约二、三百万元左右,最大的一项工程多达15万平方米,工程造价近200万元。但对待每一项工程他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他设计、施工的东山花园小区绿化项目获得了“省级绿化先进单位”称号,为市夷陵中学、中级人民法院设计施工的项目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在发展之初,杨德金的左邻右舍非常地不理解。看他尝到了甜头以后,乡亲们渐渐改变了看法,于是,他利用他自己的切身体会动员左邻右舍发展,并免费为他们提供幼苗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联系销路。乡亲们看到他真心实意地帮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胆子也大了。有几个年轻胆大的迅速加入了他的队伍。他公司现有的30多个员工大多都是当初和他一起闯市场、同甘共苦的兄弟和后辈。
他在承包工程中需要苗木时,都是优先收购周边邻居的苗木。在引导大家发展的基础上,还指导他们进一步拓展业务,带领他们出去学技术,搞推销,实地施工。原赵家湾村110多个农户,几乎户户植苗木、贩苗木,出售、贩卖苗木收入成了这个地方所有农户最大的收入来源。目前以赵家湾为中心,辐射带动茅家店、穿心店等周边村搞绿化的村民不少于300户,从事贩买贩卖的村民,已经成为一种常年务工的形式。他的邻居杨德才,在他的带动下96年开始做苗木生意,现在每年的纯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赵有华原来是一名民办教师,2000年才跟着他一起搞绿化,现在家里拥有了近20亩的基地,出售自己培育的苗木的同时还收购贩卖苗木,年纯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20xx年,他出资5万元,带动他赵家湾苗圃基地周围的农户一起共同出资硬化了到自家田头的公路,极大地方便了苗木运输。在他的家乡土城,知道他杨德金的人很少,但知道赵家湾的苗木的人很多,赵家湾已经成为了宜昌江南最大的苗木基地、成为了当地一块响当当的绿花劳务品牌。
近几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宜昌的绿化公司大大小小不下数十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丰富品种、提升绿化档次,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杨德金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首先,他在观念上做到了超前更新。他是从土城赵家湾走出来的一个地道的农民,是实实在在的“泥腿子”,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靠的是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武装头脑。1987年,他在承接工程的过程中,他深感自己园林专业知识的缺乏,于是决心学习园林专业知识。主意已定,他不顾当时年龄偏大,跑到武汉学习大专园艺课程,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具备了园艺工程资质能力,获得了助理工程师的职称,为他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他公司里的员工,虽然大多都和他一样是农民,但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相当的专业水平。其次,他坚持不断更新产品。从当初500棵桂花树到现在已发展到近200个品种的绿化苗木。近几年,他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有数十种。20xx年,他花巨资从浙江、成都等地引进了以“红”、“黄”为主体的彩色绿化品种,有红叶石楠、紫玉兰、彩色草等十多个品种,其中彩色草已投放市场,很受市场欢迎。现在,无论什么季节,当你走进他那片苗圃,都会看到满山遍野、错落有致、红绿相间、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好像一片世外桃源。再次,他坚持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他做苗木生意二十年了,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培育、繁殖、养护的经验。如运用树木同科的原理嫁接繁殖名贵树种,已成功的在野樱桃树上嫁接日本樱花、在火炬树上嫁接海棠、在本地枫树上嫁接了红枫。这些技术上的创新不断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变废为宝,而且大大降低了他的经营成本。
二十几年来,杨德金不断积极探索,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他下一步拓展业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而且为帮助当地群众致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20xx年,他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农村乡土拔尖人才”;20xx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首届区管优秀人才”;20xx年2月,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劳务创业之星”;20xx年4月,被市政府表彰为“市劳动模范”;20xx年,被区委、区政府再次评为“区管优秀人才”。
xxxx夫妻俩是助人为乐的`人,邻里关系也处理的非常融洽,深得邻里的信任和尊重。在他们看来,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他们经常帮助亲戚、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次,楼道一邻居家里漏水,渗到了楼下,而他们家里又没人,xxxx夫妻俩千方百计想办法,打了很多个电话,终于找到邻居开了门,还一同帮忙拖地排水,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化解了因为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
她说,每年都会有十多个亲戚朋友或老家里来的人找她帮忙问医看病,不是因为她懂医术,而是因为她长年为亲戚朋友生病住院不停地奔波、探视,有时还要侍候,成了医院里的“老熟人”,有时还要为远路上的老家人亲自报销药费。有人说,你为邻居亲朋何必那么辛苦了呢,他们却有自己的说法: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互相理解就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十六年来,xxxx夫妻俩,相敬、相爱,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为发挥“最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更多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即日起,明溪县妇联选取部分20xx年度“最美家庭”事迹进行展播,让“最美”之声飘进千家万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xxx、xxx家庭,聆听他们的故事吧。
xxx现任明溪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妻子xxx系明溪法院行政与生态环境审判庭法官助理。他们先后考入明溪法院,两人因工作相识、相恋、相知、相许,十余年间,两个异乡人在明溪扎了根、安了家,建立了属于他们的1+1=3的幸福小家庭。
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使xxx成为一名多面手,在行政后勤岗位上,他忠于职守,切实做好审判服务保障工作,探索宣传工作新模式,拍摄制作多部法院专题片;在审判执行一线岗位上,他努力梳理案件疑点难点,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点,主动加班加点撰写法律文书。参与办理全省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等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案件和其他疑难案件,多次获评市“先进工作者”,多次年度考核优秀。
xxx作为一名审判辅助人员,立足工作岗位,从热心接待当事人,耐心做好调解工作,严谨细致起草文书等工作做起,积极辅助员额法官完成各类审判执行工作。20xx年初新冠疫情暴发,xxx响应号召,在保证自身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抗疫工作,连续深入社区值班18天,坚守在抗疫前沿阵地。期间,xxx毫无怨言,独自照顾幼小的女儿和家庭,全力做好丈夫的后勤保障工作,因工作表现优秀,xxx被市中院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表现突出个人”。
同在法院工作,他们既是同事又是伴侣,既是战友更是知己。他们在生活中相互照顾,多了一份默契,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多了一些理解。遇到困难时,相互开导,共商对策;工作繁忙时,主动挑起家庭重担,给对方足够的时间忙工作;遇到矛盾时,及时沟通,互相宽容谦让,积极寻求共识。工作以来,夫妻二人结合审判工作实践撰写的论文、案例多次在各类论文研讨会上获奖,在期刊上发表。
他们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每逢假期,他们都会带孩子探望家乡父母,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工作之余,夫妻陪伴女儿到田野林间踏青戏水,亲近自然,教育女儿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多年来,xxx夫妇舍小家、顾大家,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爱、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毫无怨言地拼搏在工作的第一线,用热血与豪情,用奉献和付出,唱响了人民法院为人民的主旋律,谱写了一曲幸福之歌。
谈起吴xx,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是因为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吴敏燕的家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儿子热情礼貌,健康上进。结婚二十多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儿子,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人们的赞美。
吴敏燕的丈夫方冠成是响肠镇金山村卫生室的负责人,从医以来,一则因为医术好二来人缘好,方医生在响肠镇受到广大村民的敬重,这些聚着方冠成多年的心血,更饱含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每当看到丈夫取得成绩时,吴敏燕都会对丈夫露出会心的一笑,那笑,透着他们多年夫妻的默契,那笑,虽然平凡,但美丽而真实。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不让丈夫因家务而分心,吴敏燕主动承担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在工作吴敏燕也不甘落后,身为响肠镇金山村的计生专干,她平时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丈夫方冠成既是生活中的好伴侣又是事业中的好搭挡,他们互相激励、互相竞争,共同提高,自工作以来她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村干,几乎每届都是镇人大代表。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吴敏燕家中更是表现得细致入微。吴敏燕结婚后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身体不好,患病住院,照顾婆婆的任务就落在吴敏燕一人身上,白天除了上班,家里做家务,晚上还要到医院护理,有一次因为太累,吴敏燕趴在婆婆的床头睡着了,同病房的都夸她是好媳妇,她却总说:“这是应该的”。她精心照顾公婆的饮食起居,婆媳关系十分和睦,亲如母女。同样婆婆、对他们也很好,帮他们整理家务、接送孩子等等,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一家人其乐融融。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和延续。儿子现在也已成家,儿子非常优秀,儿媳对他们也很孝顺。要求儿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行动教育着儿子,感染着儿子。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经和睦,吴敏燕一家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吴敏燕一家一定会过的更加幸福!更加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