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十一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一
林辰是贵州凯里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会徽展示节目的导演组长。
以"世界有你就温暖"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3月4日晚上开幕,在开幕式30分钟左右的节目表演中,会徽展示环节占到了13分钟,采用了从未在开幕式上出现过的戏剧表演形式。
"会徽展示向来是开幕式上凝聚创意令人期待的环节,也是每一届导演组都要拼想法的地方。"林辰介绍说,表演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要在一万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做戏剧的表演、哑剧的表演,"我们需要把它的内容点无限地放大,否则观众就看不见。这其中还有一个需要磨合调整的问题,就是我们有很多参演的残障朋友都是素人,在镜头前怎么向观众传达他们自己本身的一个模样?刚开始会比较担心我们这些残障朋友内心会不会有抵触的感受,但在排练过程中发现他们完全的配合,而且很愿意展现自己,那我就去打磨他们愿意展现而且很有信心的那个部分。"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残疾人演员占比30%,排练过程中,他们要克服比健全人更多的困难。"到后期的排练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有时候连续很多个晚上的节目合成都要排练到凌晨四五点,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都十分辛苦。很多的残疾朋友是坐着轮椅参加排练,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他们身体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为了更好地去表达和表现这个节目,他们从来没有一个人跟我抱怨过很苦很累。"林辰说。
说起家乡贵州,林辰一脸眷恋,"我的记忆我的味蕾都有浓烈的贵州情结,我也很热爱贵州这片土地。我在这十多年的创作过程中,很多的作品、舞曲都是为贵州创作的,所以我对贵州的文化艺术也比较了解。我们如何讲好我们自己的贵州故事和我们贵州文化?也是要更多地向内寻找,去寻找文化上的根,去寻找文化当中的精神内涵。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很愿意为家乡再做更多的事情,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二
奥运会,这三个字,它是多少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辛苦付出的结晶。日本东京奥运会刚刚过去没有多久,还记得每一位运动员的在赛场上的精彩展现,当我坐在家里看着奥运会的直播时,不禁想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运动的竞技比赛,更是不同国家间在运动文化、运动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尤其是赛场上我国运动员的一幕幕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相信那些有幸在现场能服务的工作人员更是能切身感受到奥运精神吧!
我们国家第一次有幸举办奥运会实在2008年,当时的盛大开幕式还让我历历在目;当时的《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我还能一字不差的歌颂出来;当时的北京欢迎你的那五个娃娃我家里还一直摆放着;就真的好像它一直没有结束一样。当时仅有八岁的我也许还不明白什么是奥运精神;或者不明白2008年的奥运会到底对中国有多大的意义;甚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在现场看比赛的时候会落泪,直到在宣布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中国也是第一个有幸举办夏季和冬季两场奥运会的国家。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这是全世界人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认可;对中国的认可,这让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当时在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坚定的念头:我要成为冬奥会的一份子,为冬奥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深切地希望2022年的冬奥会可以像2008年的冬奥会一样,完美地展现中国的风貌,可以让全世界人在以后提及到冬奥会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这也是我想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的初心之一。
我参加冬奥会的初心还有其它两点:一是想多一份志愿经历,因为我以往的志愿中总能学到很多,这次比较国际一点的志愿活动肯定更能实现自我价值或是可以完善提升自我;二是在疫情后,学习语言的.人可以真正用语言的机会少之又少,冬奥会就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好机会,可以运用自己多年所学的语言,实际应用,用自己所学去帮助他人也是一件很锻炼自我很有意义的事。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对我国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三个:
第一就是在北京开展的冬奥会,是会被全世界多关注的一件事。所以这也是向世界展现北京乃至中国形象的机会。我们国家把体育事业作为一个重大任务,也可以彰显我们的民族风采和民族自信。
第二就是弘扬体育精神。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冰雪运动。让更多人可以加入体育锻炼中,开展全民健身。可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冬奥会也是不同国家在体育方面的一种友好竞争,可愿意促进不同国家间的交流,创造文明的国际社会。
最后,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冬奥初心”,我,身为一名冬奥会的志愿者,会秉持着冬奥会的精神,不忘记我的冬奥初心,尽全力地为冬奥会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三
从乘着一朵紫色“雪花”温暖启程,到伴随着《雪花》旋律迎来告别时刻,北京冬残奥会昨夜圆满落幕。
火炬缓缓熄灭,一切恍然如昨,令人依依难舍。不畏艰难踏雪而来,梦想飞扬满载而归,希望向阳而生,我们尽情欢庆。
一个个“同心圆”汇聚成“记忆的留声机”,“刻录”下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红、蓝、绿色的滑雪杖排列成“会徽”,运动员们漫步于没有隔阂与界限的“蓝色地球”,五彩斑斓共享此刻。合唱团的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回荡在鸟巢夜空,小女孩捧起明亮的“火种”将“希望”播撒,萤火之光点亮世界……闭幕式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留下永恒的温暖记忆。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皑皑冰面,在高山之巅,全世界刚刚见证了巅峰竞技,紧接着又为坚韧不屈的人生喝彩。
闭幕式上,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运动员在赛场摘金夺银、奋勇拼搏的“高光时刻”一一闪过,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激情飞扬的赛场。不幸折翼,他用拼搏为自己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看不清世界”,她却心怀热忱地“想让世界看到我”……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勇敢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给世人以启迪与激励:身体的缺憾不会削减生命的意义,精神面貌才是决定人生将以何种方式展开的关键。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而停下,体育精神也不会局限于赛场之内。运动员们互帮互助、拥抱欢呼,领滑员与运动员同台领奖,导盲犬获得纪念奖牌……一个个激情瞬间、一个个温情画面与一个个奋发身姿一样,都会定格在残奥发展的历史图册中,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深植在每个人的心里。恰如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言,“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一片雪花”与春日争胜,“一柄微火”与皓月争光,温暖人心,余韵悠长。在镜头之外,无障碍环境树立新标杆,“爱笑的眼睛”让温暖跨越种族,防控举措确保每个人都安全,有爱方无碍,绘就最大“同心圆”。在“双奥之城”举办的这场盛会,交出了一份惊艳、安全、出色的“满分答卷”,为冬残奥会带来了新曙光。
奔流的“时间”不停,心中的“微火”就不灭,这场“冰雪之约”让我们相信,纵使前路漫漫,遍布未知挑战,只要人类团结在一起,饱含勇气,迎难而上,就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良宵挥别后,一起向未来!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四
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圣火映亮夜空,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一刻,人们再次读到了:坚强。
在残奥会这个舞台上,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坚强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种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当其不屈地穿过岩缝绽放绿色,一抹新绿足以辉映春天;身体虽已外在残缺,但坚强的攀登让生命如圣火般蓬勃热烈。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记得前一阵采访备战本届残奥会的雅典残奥冠军李端时,他说:“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坚强不仅是个人品性,文化特质,更是民族品格,国家脊梁。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后腾飞的新中国,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大写着“坚强”。长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现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坚强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汇集的坚强之力必将让祖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加繁荣昌盛。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五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寒冷、冒疾风,争分夺秒完成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代表团,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带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国旗”进行调整。
“万国旗”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鸟巢“万国旗”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主席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近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近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大风,连续奋战近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万国旗”的悬挂,并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六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近日,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介绍。
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此外,沈晨还透露,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也将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在运动员入场时带领大家欢迎远道而来的残疾人运动员。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七
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奥会,其开、闭幕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科技的加持下,两场盛典将中国的浪漫与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的采访中,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表示,将延续“简约、安全、精彩”的理念,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携手参与,把文艺演出融入仪式流程中,呈现一场温暖、感人、精美的开幕式。
沈晨还“剧透”称,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通过残奥运动,构建包容性世界”,这是残疾人运动的愿景,也将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北京冬残奥会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从冬残奥村一个又一个的暖心细节中便可见一斑。
而通过举办冬残奥会,对政府决策和公众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积极社会发展成果,也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意义所在。
在开幕式以及后续比赛的场上与场下,这些人文关怀将如何更深入、更生动地呈现,也将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大看点。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6:5战胜挪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历史首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曾创造荣耀的他们能否卫冕成功,将是一大看点。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史上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平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八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 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凸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据悉,开幕式从始至终无论是舞美空间、视觉空间还是表演空间都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同心圆’本身是一个中国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平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届冬残奥会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亮点。”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96名中国选手将亮相,追逐梦想、挑战极限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让我们一起关注,北京冬残奥会赛程,为残奥运动员们加油!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九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据了解,在本次闭幕式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而这其中,就有来自济南的残奥会冠军吕晓磊。
吕晓磊童年时,也曾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6岁时因为一场意外,被高压电击失去了右臂。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击倒他。10岁时,吕晓磊偶然接触到乒乓球,并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从此,他开始用左手练习打乒乓球,无论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也从不退缩。因为他的心中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奥运梦,冠军梦”。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为国争光。1995年,吕晓磊作为济南市残联运动员代表,参加全国锦标赛。此后他不负众望,逐渐崭露头角。2000年吕晓磊首次作为运动员参加悉尼残奥会,此后2004年至2012年连续3届残奥会获得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2017年,吕晓磊由台前转为幕后,成为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开始了自己的国家队执教生涯。
去年9月2日,在东京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团体c4-5级决赛中,由曹宁宁、郭兴元、张岩3人组成的中国队,以2-0战胜老对手韩国队,夺得金牌。而带领他们夺冠的,正是首次以教练员身份参加残奥会的吕晓磊。
赛场上是“拼命三郎”,“幕后”是位睿智的教练。除了多次在残奥会、亚残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上获得冠军,吕晓磊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全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等荣誉称号。而此次在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吕晓磊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展现出残疾运动员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良好风貌,和残健融合的美好画面。
“排练了一个月,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很开心。”吕晓磊告诉记者,他接到中国残联的邀请后,于2月10日来到北京,开始接受封闭排练。“开头和结尾都有我的环节。”吕晓磊兴奋地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排练很辛苦,最后呈现在电视直播中也只有几秒钟的画面,可“过程让人难忘”。在吕晓磊眼里,北京冬残奥会创造了历史,运动员们的良好表现,让“惊喜一波接着一波”。而冬残奥会闭幕式也十分完美,“每一名导演的认真态度和每一位参演人员的笑脸,都让残健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共跳圆舞曲,一起向未来”。在冬残奥会闭幕式的最后一个节目中,伴随着圆舞曲,吕晓磊在舞台中央挥舞着左臂,与其他演员一起欢快地跳舞。“我希望带领运动员们在下一个残奥会上刷新纪录,再创辉煌!为中国争光。”精彩绝伦的冬残奥会闭幕式结束了,吕晓磊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去实现下一个梦想。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十
夜空中,一朵巨大的紫色雪花绽放。紫色,代表着国际残奥委会“我们这15%”的理念。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这朵紫色的雪花,诠释着这样的理念——“他们”也就是“我们”,所有人汇聚起前行的力量,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场地中,演员们共同演绎生活中温情的时刻,他们中有残疾人,也有健全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母亲喜悦地盼望女儿归来、逆风而行的老者鼓舞小男孩自由飞翔……
残健共融、彼此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直面人生挑战,用拼搏去改变自己,也在鼓舞世界。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属于所有人。
此刻,场地中一位盲人的手掌上出现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最终浮现在场地中,迎接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到来。
8名旗手手持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入场。由视力残疾学生组成的管乐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这旋律仿佛从他们的心中涌出,感动着每一名听众。
大屏幕播放的短片中,小朋友满怀希望,用手中的画笔蘸取颜料,描绘出最美的笑脸。在《冬残奥圆舞曲》的浪漫旋律中,画中的色彩如溪流汇海,最美的笑脸在场地中绽放,笑与爱,梦想与希望,此刻汇聚成情感的海洋。
汇集了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和中国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共9处火种,在国家体育场内,经过7位残奥运动员的传递,来到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手中。
“即使眼前一片黑暗,但我仍能感受温暖。”面对“大雪花”火炬台,李端用双手触摸着一朵朵雪花,仿佛在触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他慢慢地将手中的火炬嵌入主火炬台,这一刻,火种耀亮天地,大爱蓬勃生长。人生的赛场上,梦想之花盛放,生命之树常青。这簇“微火”代表着残疾人运动员,也代表着所有人,发出最真挚的召唤——一起向未来。
冬奥会冬残奥会作文 冬奥残奥征文篇十一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护旗手们手持国旗缓缓前行,场地内呈现出蓝天白云的美丽景象。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蓝天白云下,五星红旗更加鲜艳。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大家一起,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4日在北京开幕。这一冰雪盛会,不仅将检阅中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还将解开中国冬残奥代表团的“三大悬念”,见证其在家门口的再次突破。
说一下最终的点火吧。我觉得这个点火过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说设计并不具有任何贬义。而是张艺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所有的关注集中定格在这几十秒。通过盲人和普通人点火过程的明显差异,让残奥会的主题,意义一下子走进了所有观众心里。关爱残疾人,一齐创造美好未来。如果盲人火炬手和正常人一样轻松插入火炬,那么大家对残奥主题的感受就会减弱很多。让盲人火炬手轻松插入火炬很难吗,非常简单。无论是设计辅助插入装置,还是简单粗暴的用模型反复练习,都可以实现。所以我觉得是设计过的。这让我想起来当初阿里颤巍巍点火的画面,一代经典。
关于最后的点火仪式,看直播的时候大家是比较揪心的,因为最后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火炬才算是顺利点燃。但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安排的,因为即便是身处黑暗,无法见到光明的盲人,依旧能够点亮所有人心目中耀眼的圣火。我想,这是最打动人心的环节。盲人把火炬插到雪花上,让我感动。
我虽然不是盲人,但现在迷茫的很,我站在黑夜笼罩的路口,没有任何光亮,根本不知该如何去走?看到盲人多次失败最终摸索成功把火炬插到雪花上,我想我也应该这样,虽然没有指路明灯,可是路还是要走的呀,一直站在原地不是办法,走吧,走才知道对不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方向的前提下,坐以待毙是下下策,只有勇敢去做,才会在摸爬滚打当中逐渐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方向。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同样给我信心和动力,也一样精彩。希望,所有迷茫的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方向。
因此,有理由期待,在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在展现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同时,也能在运动成绩上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