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学习一门新技能,需要耐心和恒心,同时也要寻找正确的方法。看看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它们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人民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的蜡染艺术久负盛名,独放异彩。蜡染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是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尤其是苗族的蜡染,纹样精细,色彩层次调配合理,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蜡染实际上叫“蜡防染色”,他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棉、丝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后就显出美丽的花。
蜡染的灵魂是“冰纹”。这是一种因蜡块折叠迸裂而导致颜料渗透不均匀所造成的染纹,是一种带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同样图案的蜡花布料,经过浸染之后,冰纹就像人的指纹一样绝不相同,韵味也不一样。这时,美,就越发显示了它不可捉摸的深邃。因此,人们称这种古朴的民族艺术是一种有“指纹”的画,每一幅画都是独一无二、妙不可言的!
2002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全球苗族人传承苗族服饰文化。古老的蜡染艺术正在走向世界,渗入全球人民的内心深处!
今天,爸爸带我们到了农科所科研中心观看苗族表演。
来到现场。“哇,人山人海,真热闹呀!”“嗯?怎么那边的竹竿上又那么多尖刀呀!一共又28把刀,分为14层,每层2把,差不多有5米多高,到底要干什么呢?”我带着疑问向前跑去。经过主持人的一段讲解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个节目叫做“上刀山”,是一位苗族人用手爬上去再下来,且手不受伤。“哇”这么有难度,我怀着好奇心再看下去。
这是,上来了一位苗族青年,一头蓬松的头发,两只强壮的手臂。“这样一位师傅,上去应该每什么问题吧!”我想。
这时,两边都响起了鼓声。青年师傅上去了,两手想捉住第二层的刀把,然后两脚一跃,一下子就上来了。“哇,“难道他想整个人从3米多高的‘山’上跳下来?”我说。他再一次吸气。他闭上眼睛,双手双脚摇动的更厉害了,忽然,整个身体从外以平衡的姿势甩出去。这时,几百人的眼球从左边转到了右边,头也是。大家都入迷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深深的惦记着刚才的表演。啊!我们要发扬中华人民的绝技,不能让他们失传。因为,这可是我们中华的一颗“星”啊!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各个民族的民居,饮食,服饰。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苗族人的风俗!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只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绣,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用色上看,他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鲜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如果便装的化,样式比盛装样式肃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的差别。
苗族从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距今6千多年前,便以懂得“饭菜过煮,得肉便烧”的饮食方法。苗族多以大米为主食、玉米、红薯、小麦等为辅,杂以养麦、燕麦、高粱等。
苗族饮食独特的民族风俗是喜食酸味以酸汤最为著名。苗族民居的许多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不少民族就以善种水稻著称,稻米是其主食。
苗族的饮食、民居、服饰的风俗都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得出来,他们非常热爱生活。
1、多神崇拜。
苗族民间不仅认为人有魂,而且认为世界上万物有灵。对于自然界的一些巨大而奇特的自然物,如巨石、悬崖、水井以及村前村后和深山老林里茂密而高大的常绿树等,往往加以供奉,给它们贴白纸人、焚香、烧纸等等,希望它们保佑人们平安无事。苗族对自己修建的木桥、石桥、土地菩萨以及在山上叉路口立的石凳、木凳、指路牌等等,都认为有神,希望它们能保佑全家、全村或者过路的人平安,野兽不进村中来伤人等等。因此,对这些有神物每年都要去敬祭一次。
2、祖先崇拜。
苗族人民对自己的祖先极为崇拜,不仅平时每天吃饭时都要先酹酒、掐一丁点肉抛于地上表示敬祭祖先,而且还要定期以同一家族的若干村寨人共同牛堂的人家为单位,举行祭祖盛典。如贵州黔东南地区的“祭鼓节”(nongxjangdniel,旧称为“吃鼓藏”);湖南湘西的“椎牛”;贵州黔西北的“解簸箕”;云南金平、元阳等县的斋,咸信、砚山等县的杀牛(阿旺)等都是祭祖的形式。其中,以黔东南的“祭鼓节”和湘西的“椎牛”的场面为最大,是当地苗族最隆重的盛典。苗族崇拜祖先,一是本民族的始祖蚩尤,二是本家族的`祖先。
3、图腾崇拜。
苗族的图腾崇拜有龙神、枫木、鸟、盘瓠等。苗族对龙普遍崇拜,各地苗乡都很盛行。如: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招龙”;湖南湘西地区的“接龙”;云南屏边、砚山、麻栗坡等到境的“祭龙”;广西融水县境的“安龙”等。各地苗族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道兴隆、普泽万民而纷纷求助于龙。贵州黔东南台江、凯里交界地区的苗民,认为龙是为人作善、保佑人们平安发达的灵物,所以,如果在那个寨里出现有哑巴儿童多、山坡成片倒塌、家族内有男女青年关系异常等现象时,就认为这是保佑本村人畜兴旺的龙神已离开的不吉利预兆,就当举行“招龙”活动,把龙神请回来。于是,全村的人共同商定吉日,集资购买祭品,请鬼师来主持“招龙”仪式。“招龙”仪式一般选择在一个吉日的傍晚进行。
黔东南一带的苗民很崇拜枫木树,他们的村前寨后都有枫木。为了祈求保佑,人们还给老枫树烧香、挂红,一时祭祀;修建房屋也必须找大枫木作第一个中柱,才能发富发贵。不仅如此,人们还把枫木比作自己的祖先。如把“我们是一个祖先”说作bib(我们)diojudiudetmangxngul(枫树),直译是“我们是一个棵枫树”。黔东南苗族流传有一首很长的古歌——《枫木歌》(hxakdetmangxngul)视枫木为繁衍子孙的始祖。贵州凯里、黄平、麻江、雷山等县苗族自称为“嘎闹(ghabnes)”的,据考“ghabnes”即“鸟”的意思。这是远古苗民的鸟图腾崇拜的反映。此外,据苗族学者石建中、麻树兰称:目前,湖南的泸溪、沅陵、麻阳、凤凰、花垣、吉首等县的苗族,都崇拜盘瓠,不仅到处有盘瓠洞、盘瓠庙的遗址,而且还有关于盘瓠的传说。苗族极个别地区的极少数人有生殖崇拜的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现象已消失。
4、基督教的传播。
苗族民间本来普遍为多神信仰,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向我国西南扩张,西方传教士深入到苗族地区传教,故而少数苗族开始信奉基督教。在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坡拉德(s。poloart,汉名“柏格理”),在贵州石门坎创建了教堂,宣传循道公会的教义,并同苗族和汉族的教徒知识分子杨雅各、张武李、斯提文等在贵州西北部的威宁和云南东北部地区传教,还创制了柏格理苗文(也名框格式苗文),用以翻译《新旧约全书》和《赞美诗》等宗教读物,用苗文直接向苗族。
苗族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苗族妇女的衣着美观、大方,大襟上衣绣有花饰图案,下身穿百褶裙,犹如开屏的孔誉尾,非常富有民族特色。苗族妇女的服饰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苗族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虹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有自然崇拜、祭祖习俗,部份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恋爱:跳月也是苗族青年男女很喜欢的一种活动,一般在春秋两季的佳日举行,这种活动实际上是青年男女的择偶盛会。
跳月时,男女青年酣歌狂舞,各选所欢,互相求爱,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恋爱舞。皓月当空的夜晚,苗家的青年男女吹着芦笙,摇着小铃,唱着情歌汇集到了跳月场。小伙子们吹着芦笙排成一排在前面,姑娘们摇着小铃排成一排在后面,按传统的规矩和动作开始跳舞。在芦笙和铃声的伴奏下,队伍不断地变换队形和动作,时而结成几个大圆圈,时而变成花瓣状,时而穿梭来往,时而插花交错。共间夹杂着姑娘和小伙子的歌声,欢笑声和惊叫声,场面十分热烈。跳舞的时候,男女间可以嬉笑逗趣,小伙子可以把芦笙吹到姑娘面前求爱,甚至可以用舞蹈动作碰撞对方,以此逗趣。姑娘可以在舞蹈中用绿巾包裹的小花球投掷自己看中的小伙子,一次不行,可以投掷二次、三次。场内的人们跳累了,可以坐到场外休息,场外围观和休息的人们又来接着跳,这样轮流着一直跳到天亮。
这期间,青年男女可以到场外的草棚里去吃东西、喝米酒,也可以坐在场外互相对歌,也可以跟刚刚结识的舞伴窃窃私语,谈情说爱,也可以邀约自己的恋人到场外的僻静处去互表衷肠,盟定终身。总之,一夜跳月下来,都有不少苗家姑娘和小伙子成为恋爱人。有的`终成眷属。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几禁忌:参加苗族的婚礼、丧礼,应和当地人一样,带点钱物表示祝贺或哀悼。在丧礼中,收到了客人的财物后,一群孝儿孝女将向客人行跪拜礼敬酒,表示深深的谢意。客人不论喝多喝少,都要接过他们的酒杯,否则被视为无礼。苗族妇女生了小孩以后,忌讳外人进入,特别忌讳穿雨鞋和孕妇进入。家有产妇,都要在门前悬挂一顶破草帽或在屋外岔路口插上一枝绿树枝,以示谢绝外人进入。如果不慎闯入产妇家,主人会端出一碗水让客人喝。客人应该把水喝干,切记不能把喝不完的水倒掉。如果客人穿着雨鞋闯入产妇家,临走时主人让客人把鞋脱下倒拎着出门,客人应尊重主人的请求。
苗族习惯,产后3天之内闯入产妇家者叫"踩生",踩生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做孩子的干爹、干妈。作为礼节,临走时还应留一点钱物给孩子,以后还要记住这个干儿子或干女儿。如果婴儿日夜啼哭或经常生病,苗族认为应该给婴儿寻找保爷、保娘。寻找保爷、保娘有两种方法:一是择算好吉日,在家等待,3天之内到家里来的第一个人,就是孩子的保爷或保娘;二是择吉日,背着孩子,抱着大公鸡,拿着香、纸等,到溪流桥边搭上新桥,等待第一个过往的行人。能够撞上苗族人家请保爷、保娘,据说是彼此的福气,客人不应拒绝,应接过孩子,说些祝福的话,给孩子取一个如意的名字,接受主人家的酒肉款待,临走时给孩子留下点财物做纪念。回族:元世祖忽必烈率军攻陷大理后,有不少中亚、西亚和新疆等地的回族军民和贵族来云南定居。元朝时在云南任平章政事,掌握全省军、政、财、文大权的赛典赤瞻思丁就是回族。普遍使用汉语的语言、文字。住房、服饰等也与汉族大致相同。
在云南农村的回民,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兼营小商业和手工业,生产工艺水平都比较高。绝大多数的回民信仰伊斯兰教,遵循教规,风俗不吃猪肉,以牛、羊、鸡肉为食。回族节日主要有"尔仪"(开斋节)、"古尔邦"(宰牲节)和"圣纪"(圣会)等节日:回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
开斋节,在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教历九月为斋月,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新月,则再封斋1日,共为30日,第二天为开斋节。古尔邦节,时间为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圣纪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
贴春联自然是春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家户户对春联都要精挑细选,贴于门上,增加喜庆的气氛,尤其是祖父祖母那辈的,对于这种美好的遐想,自是十分憧憬的。在贴春联的同时,人们在窗上等其余地方贴“福”字,“福”字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演变至今,已经成了倒贴“福”字,象征幸福到了,福气已到。
传统的春节,无非是包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亲戚……而现在,这样的习俗是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取而代之的潮流,一些青少年组成一个旅游团,边旅游边团圆。虽说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东西或代表,可那些习俗,毕竟是集结了当时中华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老人希望子女早点回家的一份心意,它连接着你与父母彼此的关心。
团圆夜,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不远千里而赶回家来,坐下来陪父母一起吃个团圆饭,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用早就擀好的皮包着肉馅,也偶尔会包些蔬菜或海鲜。因饺子酷似元宝,大有“招财进宝”等吉祥寓意,因此,饺子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新年倒计时的时候,就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尤其是男孩子,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鞭炮,“噼噼啪啪”,顿时,整个天空铺满了鞭炮,被映得亮堂堂,犹如白昼。
分压岁钱,无疑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拿着那一个个红包,钱摸在手里的感觉可真好。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着,我相信,这也使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吧。当你在偷偷地数钱时,这种感觉别提多美了。按旧时的说法,有一只妖怪名叫“祟”,人人避而远之,而有一位老者,拿了一枚铜板,压在一位孩子的枕头下,“祟”来侵犯不成,于是,这个方法便沿袭下来。
春节的食俗也是很有讲究的。走亲戚时,饭桌上总是少不了一碗年糕,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年年高),象征着你的亲戚对你新的一年工作与生活更上一个台阶的美好祝愿。另外,我们通常把饺子叫做“万万顺”,酒水叫做“长流水”,金鱼叫做“年年有余”,这条鱼只能看,不能吃,名为“看余”。每一份食品都寄托着亲人们对你新的一年生活和和美美,事业飞黄腾达的美好祝愿。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有一个山川秀美、多姿多彩、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就在这里。
每年的农历一月至二月末期间举行芦笙节。每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每个村寨都挂着显目的标语,这些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来到广场上,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好一派生龙活虎的气氛。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字命名。各地芦笙节的时间来源于神话传说。一般在节日之前准备仪式。先有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然后各村寨的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面八方向芦笙场地涌过来,举行芦笙会。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也举行芦笙节,而且举办得分外热闹。
虽然民族不同,虽然语言不通,但心是一样的,民族团结一致的心念会永不改变!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幼辈见长辈。凡是幼辈见了长辈,不管是男是女,是熟识还是初次相见,都必须说话诚恳,行为恭敬,笑脸相迎,并要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相称。若是幼辈正在行走,见了老人或长辈,必须立定;若是幼辈正在坐着,长辈来了,应该立即起立让坐。眼睛要平视,双手要放下。如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男的称呼为“得讷”,女的`称呼为“得目”。如年龄再大一点的,男的称呼为“阿打”(外公)或“阿内能共”“阿内能果”(老人家),女的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内能共”。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相辞而去。平辈见平辈。凡是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男的可称之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女的可称之为“阿娅”(大姐)。长辈见幼辈。凡是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男的可称呼为“得那”,女的可称呼为“阿娅”。如果对方是幼年.无论男女,都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