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篇一
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莫比乌丝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
2、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1、每位幼儿一把剪刀、一个有一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个有两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张没有线的莫比乌丝圈、记号笔2、视频仪、ppt课件、二张长方形纸(两面不同颜色)、双面胶、剪刀、记录卡、有三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块布。
一、导入:纸圈变魔术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变魔术,你们愿意吗?
这是一张纸,请你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幼1:是个长方形的纸条(恩,回答的真好,是从纸条的外形来说的)幼2:是一面白色,一面彩色的纸条。(真棒,是从纸条的颜色来说的)幼3:纸条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线。
师:请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滑滑的)2、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纸。现在我就要来变魔术了,你们看仔细了哦。(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彩色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彩色纸盖在上面,变成一个普通的圈,展示给幼儿看)3、师: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啊?
幼1:一个圆圈圈。
幼2:像个汽车轮胎。(恩,回答的真形象,像个轮胎,也是圆圈圈)4、师:那如果我们用剪刀沿着圈上面的黑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呢?
幼1:变成一个长方形的纸。
幼2:变成两个圈。
5、师:好的,那你们来看老师剪一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利用视屏仪,教师一边操作,一边告诉幼儿怎样沿着黑线剪纸圈)我们先把纸圈接口的地方叠起来,沿着黑线剪一个小口子,然后把小剪刀张开,伸进小口子沿着黑线慢慢地剪,剪得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剪刀手,你们看变成什么了呀?
教师出示剪下的两个圈。
幼:变成了两个圈。
6、师:恩,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圈。
二、感受莫比乌丝圈的不同1、师:陈老师这次还要变一个圈,这是和刚才一样的包装纸,仔细观察,这次我是怎么做的!看看这个圈和刚才那个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扭一下,白色一面盖在彩色一头的上面,展示给幼儿看)幼1:现在这个圈扭了一下,刚才那个没有。
幼2:现在这个圈接口的颜色不一样的。(回答的真棒!)三、变化莫比乌丝圈(一)两等分的莫比乌丝圈1、师:如果我还是用方才的方法用剪刀沿着中间的黑线剪开纸圈,会变成什么样子?
2、师:我我这里有一张记录卡,?表示小朋友猜想的,剪刀形状是我们实验的结果,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幼1:变成两个圈幼2:变成一个大圈那到底会变成什么呢?等一会小朋友可以用陈老师刚才教你的方法去剪一剪,然后看一看,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现在请开始!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该这样来剪这个圈。(播放音乐)3、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1:还是一个圈师:那我们比较一下,比原来的大还是小啊?
幼2:要比原来的大。
教师在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的结果:变成了一个大圈。
小结:这个圈真神奇,沿着中线剪开,变成了一个卷着的大圈,这个圈比原来的圈要细一点,有两个接头,颜色交替。
(二)三等分的莫比乌丝圈教师出示一个三等分的纸圈1、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纸圈上有几条黑线啊?
幼:两条2、师:那如果我们也沿着黑线把纸圈剪开,猜一猜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1:变成3个圈圈幼2:变成4个圈圈教师把幼儿的猜想记录在记录表中,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如何来沿着线剪。
师:小朋友都猜了那么多,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沿着一条黑线剪开,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3、师:小朋友看看自己剪的纸圈变成什么了呀?
幼1:两个圈圈师:什么样的两个圈圈啊?一样大小吗?
幼2:不一样大小的,而且是两个圈圈连在一起的。
师:恩,变成了一大一小连着的2个圈。
四、感受莫比乌丝圈的原理1.师:这个魔术圈真神奇,我们都是用剪刀沿着黑线剪开,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呢?(引导幼儿观察黑线)答案真的是在黑线上,那这个黑线又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找一找?
2.提出要求: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魔术圈,等一会请你们任意找一个地方为起点在纸圈上开始画线,最后还要回到起点,画完以后请你看一看,这两个圈上的线有什么不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4、幼儿反馈操作结果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普通的圈上只有彩色的上面有线,魔术圈上彩色和白色的上面都有线。
小结:对,这个就是魔术圈的秘密,普通圈有彩色和白色两个面,所以我们从起点到终点只能画在白色面或者是彩色面上,而魔术圈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彩色和白色上面都能画到。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篇二
1、通过观察和操作,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培养对事物细小变化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学习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操作结果,萌发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魔术的神奇与趣味,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1、硬币一个、杯子一只、三种不同颜色的皮筋、展板、操作卡等。
2、幼儿有观看魔术表演的经验。
一、活动导入,以"魔术"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场。
2、纸杯魔术展示。
二、神奇的皮筋魔术,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
1、学习单根皮筋魔术。
(1)引出疑问。
如果我把一根皮筋套在两根手指上,握住拳头,等我再打开时会怎样?(幼儿随意猜测,教师记录)
(2)揭晓秘密,引发幼儿思考。
(3)幼儿学习单根皮筋的魔术。
(4)小结:其实魔术里面藏了许多的秘密,魔术师动作比较快,许多魔术里还需要一定科学原理,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魔术的神奇。
2、探索双根皮筋魔术,掌握双根皮筋的三种变法。
(1)出示双根皮筋,同样握拳引出疑问。
(2)幼儿探索操作,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结果。
(3)通过幼儿的探索学习双根皮筋的前两种变法。
(4)幼儿再次探索,重点学习较难的一种变法。
(5)交流探索结果并小结。
三、结束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1.小结:原来,魔术也是一种艺术,只不过有些魔术里还藏了一些科学道理,在加上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就呈现出神秘的效果了。
2.鼓励幼儿将学会的魔术表演给更多人欣赏。
区域活动:出示一些魔术道具及魔术操作卡,供幼儿探索学习,萌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孩子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简单的魔术表演。
魔术一直是充满着神秘,魔术表演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节目,把魔术带入教学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动从刚开始的魔术表演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单根皮筋的探索比较简单,孩子们学习的较快,后面的双根皮筋的探索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了两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两种层面的操作展板,让孩子探索操作。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很投入,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和操作,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小结语句上,对活动重点单根和双根皮筋的科学性原理解释的不到位。
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篇三
1、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能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兴趣。
2、通过欣赏,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表演。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
活动难点: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
1、幼儿操作材料:空瓶、透明的直筒、硬币、小铁球、塑料球、笔、绳子各20个。
2、教师操作材料:空瓶2个、透明直筒2个、纸筒、硬币、铁球、塑料球、记录表、刘谦照片与片段。
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宾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看他是谁?(刘谦)他是干什么?(表演魔术)
2、对,他是我们中国现在最有名的顶级魔术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他给我们表演了鸡蛋里面变戒指,震惊全国,让我们都认识了他,今天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魔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3、观看刘谦的魔术表演。
4、提问:刚才刘谦哥哥给我们表演了什么?
(一)、小铁球穿硬币进入瓶中
1、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好,现在老师就来变给你们看,我表演的魔术名字叫《神奇的小铁球》,先请出我的道具朋友。
2、教师一一介绍道具名称(空瓶、硬币、小铁球、纸筒)。
3、师:小铁球说:它想要到瓶里去,(掉)这样稀奇吗?对一点也不稀奇,你们也会,不过今天我要用硬币盖住瓶口,让铁球穿过硬币掉入瓶里,你们说可能吗? (幼儿回答,并请幼儿上来示范),但是老师今天就要借用这个纸筒,让奇迹发生。来帮我吹口气,一起喊:小球进去、进去......(教师边操作边说:鉴证奇迹的时刻到了,1、2、3。。。。。。)
4、师:啊,小铁球真的进去了,它真是穿过硬币进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硬币是不是还在?(请一幼儿上来查看)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呢?(幼儿回答)
其实这个实验你们也能做,老师在后面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还有一个透明的直筒,请你们仔细观察,铁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6、提问:你成功了吗?铁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这个魔术的秘密给揭开了。对,小铁球在掉入直筒后与硬币相互碰撞,这时它们被弹了起来,硬币与瓶口产生了缝隙,这时小铁球就趁机掉了进去。魔术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来完成的。
(二)、塑料球穿硬币进入瓶中
1、瞧,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塑料球,请幼儿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做得?(塑料)小塑料球也想穿过硬币掉入瓶中,你说可能吗?(猜,把幼儿的猜测记录在纸中)那现在请你们小魔术师再去试试,小塑料球到底会不会进去?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指导。
3、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小铁球能进去?小塑料球不能进去?
(幼儿回答)
4、教师用实验来验证,出示两个操作材料进行示范。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球分别放下去,请你仔细观察硬币的变化?(教师操作后幼儿回答)
5、教师小结:小铁球比塑料球重,球的重量决定了魔术的成功与否。重的球掉下去,硬币弹得高,与瓶口出现的缝隙时间长,球就很容易掉下去,相反就难掉下去。其实,在这个魔术里还有许多的秘密,不仅跟球的重量有关,还跟硬币的重量,瓶子的材料,直筒的高度都有关系,等下课后老师把它们放到区域角中,你们再去找找秘密。
1、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教师边说边出示绳子)。这是什么?现在老师要用绳子给你们变个魔术,看好了又一个奇迹就要发生了。。。。。。(教师表演绳子魔术打结)
2、师:我打结了吗?厉害吗?你们想不想学啊,好,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吧,请拿出你的绳子。教师讲解步骤:第一步: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轻轻地拉开一段距离,中间的距离不要太大。第二步:把右手的这段绳子放到左手的上面,注意右手不要放开。第三步:把右手的绳子从里到外穿过去,别松手,给绳子吹一口气,最后轻轻的拉开,就成功了。
3、幼儿自己操作练习。
4、请幼儿上来表演。(个别—小组)
5、师:这个魔术我们采用的是魔术的另一种手法叫障眼法,你们知道什么是障眼法吗?(障眼法就是运用很快的速度来掩饰真相,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是魔术的一种常用手法。)
6、师:今天我们看了魔术,学了魔术,你们认为魔术还是真的吗?(不是真的)
教师小结:魔术不是真的,是一种假象,它依靠科学原理,借用道具,利用障眼法、心理变化法等等用艺术的形式来完成的,给我们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的感觉。
1、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了魔术,后面的客人老师你们想学吗?让我来教你们一招吧。(教师再次用绳子变魔术)
2、教师讲解方法。
3、小朋友如果想学的话请客人老师教你,互动。(结束)
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篇四
1、通过观察和操作,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培养对事物细小变化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学习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操作结果,萌发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魔术的神奇与趣味,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1、硬币一个、杯子一只、三种不同颜色的皮筋、展板、操作卡等。
2、幼儿有观看魔术表演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魔术"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场。
2、纸杯魔术展示。
二、神奇的皮筋魔术,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
1、学习单根皮筋魔术。
(1)引出疑问。
如果我把一根皮筋套在两根手指上,握住拳头,等我再打开时会怎样?(幼儿随意猜测,教师记录)
(2)揭晓秘密,引发幼儿思考。
(3)幼儿学习单根皮筋的魔术。
(4)小结:其实魔术里面藏了许多的秘密,魔术师动作比较快,许多魔术里还需要一定科学原理,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魔术的神奇。
2、探索双根皮筋魔术,掌握双根皮筋的三种变法。
(1)出示双根皮筋,同样握拳引出疑问。
(2)幼儿探索操作,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结果。
(3)通过幼儿的探索学习双根皮筋的前两种变法。
(4)幼儿再次探索,重点学习较难的一种变法。
(5)交流探索结果并小结。
三、结束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1.小结:原来,魔术也是一种艺术,只不过有些魔术里还藏了一些科学道理,在加上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就呈现出神秘的效果了。
2.鼓励幼儿将学会的魔术表演给更多人欣赏。
区域活动:出示一些魔术道具及魔术操作卡,供幼儿探索学习,萌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孩子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简单的魔术表演。
魔术一直是充满着神秘,魔术表演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节目,把魔术带入教学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动从刚开始的魔术表演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单根皮筋的探索比较简单,孩子们学习的较快,后面的双根皮筋的探索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了两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两种层面的操作展板,让孩子探索操作。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很投入,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和操作,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小结语句上,对活动重点单根和双根皮筋的科学性原理解释的不到位。
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篇五
1、在操作活动中感知物体由于重心移动会出现连续的翻滚现象。
2、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尝试记录探索的过程。
3、提高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1、前知识准备:了解圆的物体(如小圆球、小钢珠)是会滚动的。
2、物质准备:空胶囊、米、豆、塑料珠子、小纸团、小钢珠、纸盘、记录表格、课件(1)(2)。
1、组织游戏,激发兴趣。
(1)出示胶囊,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2)师:如果我把胶囊放在盆里,再摇动盘子,你们猜胶囊会怎么样了?(幼儿猜想后在视频仪下演示:胶囊在盆里翻跟头),这个胶囊在盆里怎么样了?我的胶囊可有点不同,它会变魔术!
(3)猜想:(幼儿边看边议)为什么胶囊能连续地翻跟斗呢?
2、幼儿动手操作
实验一:尝试让空胶囊翻跟斗
(1)你们想知道胶囊为什么会翻跟斗吗?那就要动脑筋想一想,动手试一试,你的小胶囊会不会在盆里翻跟斗?
(2)幼儿操作:(启发幼儿用各种方法来尝试)
(3)交流实验结果:你的小胶囊能在盆里有规律的翻跟斗吗?(发现小胶囊不能翻跟头)
(4)实验结果(师):你们的这颗胶囊在盆里不能有规律地翻跟斗。
实验二:尝试在小胶囊中放各种东西,让空胶囊翻跟斗
(1)讨论: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胶囊翻跟头呢?(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想想放什么东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米、豆、珠子、小纸团、小钢珠)让幼儿猜一猜放了什么东西能使小胶囊连续翻跟斗。(并在进行实验前的猜想)
(3)让幼儿尝试着在小胶囊中分别放入米、豆、珠子、小纸团、小钢珠等物体,看看这些物体能不能让小胶囊连续翻跟斗。(并提醒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4)师生共同操作、试验。启发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记录操作结果。
3、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操作中的发现。
(1)师:你的小胶囊会连续翻跟斗吗?你放了什么东西胶囊会连续翻跟斗的?(请个别幼儿利用透明胶囊来演示,共同验证钢珠放在胶囊里后,胶囊就会出现翻跟头的现象。)
(2)师:你放了哪些东西胶囊不会连续翻跟斗的?
(3)师(演示课件(1)记录表):为什么小胶囊里放了小钢珠能连续翻跟斗,而其他东西就不能呢?(引导幼儿比较形、重量、大小)
4、了解胶囊翻跟头的原理。
(1)观看多媒体课件(2),了解钢珠使小胶囊翻跟头的真正原理:因为小钢珠是球形的,会自由滚动,它又比小胶囊重,所以当小钢珠滚到胶囊的这一头时,胶囊的`另一头就翘起来了;当滚到另一头时,这一头又翘起来了,这样接连不断地滚动,小胶囊就像变魔术一样有规律地翻起跟头来了。
(2)揭示胶囊翻跟斗的奥秘。(得出胶囊会翻跟斗的结果)
师小结:在像胶囊这样的空心物体里装进大小适中、会滚动的、有一定重量的球形物体,那么只要我们让里面东西一滚动起来,就会带动它有规律地连续翻跟斗。
5、拓展:
(1)师:我们可以让小胶囊在摇动的盘子里翻跟斗,你还能让它在什么地方翻跟斗呢?**
(2)能不能让会翻跟斗的小胶囊站立不动,想一想为什么它也会站立?(玩“小胶囊站立”的游戏结束)。
在科技操作区提供各种类似胶囊的空心物体及玻璃球、小钢珠、小弹子等多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魔术一直是充满着神秘,魔术表演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节目,把魔术带入教学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动从刚开始的魔术表演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单根皮筋的探索比较简单,孩子们学习的较快,后面的双根皮筋的探索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了两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两种层面的操作展板,让孩子探索操作。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很投入,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和操作,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小结语句上,对活动重点单根和双根皮筋的科学性原理解释的不到位。
大班科学魔术课堂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好玩的魔术篇六
1、通过观察和操作,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培养对事物细小变化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学习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操作结果,萌发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魔术的神奇与趣味,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1、硬币一个、杯子一只、三种不同颜色的皮筋、展板、操作卡等。
2、幼儿有观看魔术表演的经验。
一、活动导入,以"魔术"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场。
2、纸杯魔术展示。
二、神奇的皮筋魔术,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
1、学习单根皮筋魔术。
(1)引出疑问。
如果我把一根皮筋套在两根手指上,握住拳头,等我再打开时会怎样?(幼儿随意猜测,教师记录)
(2)揭晓秘密,引发幼儿思考。
(3)幼儿学习单根皮筋的魔术。
(4)小结:其实魔术里面藏了许多的秘密,魔术师动作比较快,许多魔术里还需要一定科学原理,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魔术的神奇。
2、探索双根皮筋魔术,掌握双根皮筋的三种变法。
(1)出示双根皮筋,同样握拳引出疑问。
(2)幼儿探索操作,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结果。
(3)通过幼儿的探索学习双根皮筋的前两种变法。
(4)幼儿再次探索,重点学习较难的一种变法。
(5)交流探索结果并小结。
三、结束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1.小结:原来,魔术也是一种艺术,只不过有些魔术里还藏了一些科学道理,在加上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就呈现出神秘的效果了。
2.鼓励幼儿将学会的魔术表演给更多人欣赏。
区域活动:出示一些魔术道具及魔术操作卡,供幼儿探索学习,萌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孩子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简单的魔术表演。
魔术一直是充满着神秘,魔术表演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节目,把魔术带入教学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动从刚开始的魔术表演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单根皮筋的探索比较简单,孩子们学习的较快,后面的双根皮筋的探索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了两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两种层面的操作展板,让孩子探索操作。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很投入,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和操作,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小结语句上,对活动重点单根和双根皮筋的科学性原理解释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