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道路交通调研报告(实用9篇)
在写报告之前,首先要对所要报告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报告中,提供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来支持观点和结论,使报告更具有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写报告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指导。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硬化路面建设迅速,改善了农机的交通环境,给农村道路运输的车辆安上了翅膀,上路行驶的拖拉机逐年增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拖拉机相关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与损害。按照上级的调研内容,我们深入村屯和农户详细了解,找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节点,找出问题和原因,形成如下报告:
1.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情况
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对拖拉机的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更要深入细致,主要是对政策法规的宣传更要深入人心,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当前有些地方因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宣传教育方法单一,不能只在墙上刷几条标语、在空中悬挂几条横幅、向群众散发几份传单而已。缺乏直观形象的效果,只流于形式。有结合实际的生动的典型案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达到明显的效果,起到震撼和警示作用。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农村道路目前为混行路面,供各种车辆和人畜通行,农村拖拉机和两轮摩托车迅猛增加,道路较窄,安全标识不配套,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3.农业机械上牌落户及安全技术情况
由于农民安全意识的原因,大部分农户能遵章守法,积极办理拖拉机登记入户手续,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不办理拖拉机落户和安全技术检验,更有一些人为了降低成本把安全当儿戏,达到报废标准的拖拉机和安全设施不可靠的拖拉机仍旧上路行驶,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4.农村车辆驾驶人持证率及日常培训教育情况
我市加大对农机驾驶人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持证率在迅速上升,驾驶员驾驶操作技能和法律常识在不断提高,但还有一部分人比较被动,还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督。
5.执法存在一些难点
农机监理对上路拖拉机监督存在路权问题,对乡村道路上路拖拉机的管理力度不够。
6.农村交-警中队组建及运行情况
(1)由富锦市交-警大队下发了《关于联合开展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的实
近年来,随着我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目前,全乡农村道路建设快但安全设施少、农村车辆多但群众安全意识差,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根据县“大调研”、“大排查”、“大整治”文件要求,我乡组织相关安全责任部门开展大调研、大排查。现将有关调研、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二、主要问题
1、发生事故情况及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我乡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0起,无人员死亡,虽然没有发生死亡事故,但目前我乡道路交通形势管理难度非常大,主要是摩托车无牌无照,非法营运十分严重,经统计,摩托车2750辆,其中无牌无照22047辆,非法营运16辆。严重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
2、安全设施普遍缺少
“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乡村道路建设迅猛,但安全设施普遍缺少。全乡白聚油路18公里,甘宝油路7.5公里,通村公路18条、140.5公里,通组公路120余条、201.5公里,普遍存在着坡陡、弯急、路面差等现象,并且缺乏护栏、档墙、防撞墙、警示标牌139处,另外还有许多村民、企业集资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没有安全设施。同时,农村马路边乱搭乱建情况较多,严重阻碍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由此带来了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路交通安全管理,同时还要抓好我乡其它工作,管理力量与管理需要之间显然很不协调。
三、主要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狭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随意穿越马路、在路边堆放杂物情况较多;幼儿更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外来人员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都不强;许多青壮年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加载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都会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乡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面包车较多,而且驾驶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我乡的通村、通组公路路面窄、坡陡、弯急,在很多地方无安全标示牌,防护栏和档墙等安全设施。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深刻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大力解决影响农村人民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2、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国省道一样,明确有人建、更有人管。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要明确村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有人建、无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况。二要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作,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同时对今后新建的道路,要严格把关,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设计、建设、验收。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素质
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村民素质。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乡农村中的老年人、幼儿和外来人员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他们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解决安全隐患的存在,尽可能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县安委办(县农交办)工作人员于6月中旬,深入**、**、**、**、**等乡镇,对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发生后,我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多次受到市安委会点名批评,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
二、集中整治情况
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政办发〔2011〕47号)和《**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政办发〔2011〕48号)两个文件,从制度层面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立了县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投入巨资开通***台乡村巴士,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特别是从2012年3月以来,由四名县级领导分别带领工作组深入四个片区乡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农村道路交通集中整治行动,有力的打击了全县“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的非法载客行为。据统计,3月至今各乡镇共开展整治行动**次,切割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达***台,参与整治工作人员达***人,**等乡镇的农村“四车”非法载客行为已基本得到杜绝,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各项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止。
三、主要问题
2012年6月中旬,县安委办(县农交办)通过对各乡镇的检查发现。“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农村“四车”非法载客行为明显减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
一是整治力度不一致。按照“乡镇为主,部门配合”的原则,
各乡镇和县直职能部门都开展了“集中整治”。但在整治过程中,各片区乡镇整治力度不一,效果有差异。**片区乡镇整治过程中,对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都予以强制拆除,非法载客现象已基本得到杜绝。**、**片区整治过程中,对部分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予以强制拆除,其余只拆除了座位,还存在部分非法载客行为。**片区整治时间靠后,**、**两个乡镇对辖区内农村“四车”非法加装的雨蓬和座位已全部拆除,其余则未拆除到位。
二是乡村巴士待规范。为方便群众出行,全县投入乡村巴士***台用于农村客运。这***台车辆分两种方式投放:一类是第一批投放的**台车辆,以中型客车为主,由县公交公司、*运公司、**公司、**公司、**公司负责投放运营;一类第二批投放的**台车辆,以7座至11座面包车为主,由各乡镇具备条件的群众个体负责投放运营。通过近两个月的时间运行来看,***乡的乡村巴士运行较好,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其它乡镇乡村巴士则存在未按时间、线路行驶,或因效益不好、加之对县里补助无信心而将车辆停放在家中等现象。在这***台乡村巴士中,还存在部分车辆未按要求购买全部保险,给日后事故处理埋下隐患。
度大打折扣。主要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人力、物力投入的大小直接决定在整治效果的好坏,现农村“四车”非法载客现象严重的乡镇,都是乡镇主要领导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重视的体现。
四、主要原因
一是存在观望、畏难情绪。各乡镇普遍对本次集中整治行动抱有悲观情绪,认为人民群众多年乘坐“四车”出行的习惯不可能短时间会改变,害怕集中行动过于激烈会导致群体性事件,影响辖区社会稳定。部分乡镇是看别的乡镇开展行动后,才被动开展,缺乏主动性,致使工作滞后。
二是乡村巴士无管理。首先是第一批各公司运营车辆,因效益问题,除县公交公司外,其他公司普遍存在将所运营的乡村巴士用于城乡客运。其次是第二批个体运营车辆,因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个体经营的**台车辆现未有效整合,也未组建相应的车队,致使管理和营运保险无着落,给事故处理留下隐患。
三是认识不深入。一部分乡镇对、县政府搞好本次集中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还未认识到位。未将本项工作做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在集中整治活动中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全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总体要求,深入、持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农村车辆非法载客行为,抓紧完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出行,确保辖区内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二是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按照《**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政办发〔2011〕47号)和《**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政办发〔2011〕48号)两个文件要求,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管理。要按照“乡镇为主,部门配合”的原则,建立乡镇主导实施,县直部门全力参与配合,村组全力支持的工作格局。杜绝依赖、观望思想,要按照文件规定对不作为的单位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三是进一步强化措施。1、要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对非法载客行为反弹严重的乡镇开展重点集中整治。2、要加强联合执法力度,对非法违法行为按处罚上限从重、从严处理。3、要完善乡村巴士管理。运输业务主管部门要为乡村巴士尽快整合或组建营运公司服务,为乡村巴士统一管理、有序运行、合法经营解除后顾之忧。4、县财政尽快兑现对乡村巴士各项补助资金。
镇的组织下,各农村交-警中队要对农村“四车”非法载客现象进行持续不断地打击,加强日常管理,乡镇要对交-警在赶集日到位情况实行签到登记。县农交办坚持对各乡镇和各单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定期检查制,检查结果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核。2、要建立长效管理网络。各乡镇要明确一名党政领导分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并明确具体日常管理部门(安监站、综治办、农机站或企业办),各村也要明确一名村干部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干,各组组长为源头管理人。同时,乡、村、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起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网络。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二
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特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进行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条道路塞满了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有时甚至是一动不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道路建设规划不够合理,超前意识不强,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造成城区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循环不够流畅。停车场规划建设未得到重视,停车场建设不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车辆的需要,特别是人口密集场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车泊位,加剧了占道停车和乱停乱放的现象。
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识还不够强,由而产生的人为因素更加剧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出租车急刹急停,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行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屡禁不止。商家占用车道营业,地下停车场为改为商场,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乱停乱放。
交通管理虽有很大进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众多车辆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执法不严,管控难以到位。受办案指标考核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交通违法行为往往重罚款、轻教育,重机动车辆查处、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交通运管部门对外地车辆和非法营运的车辆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的城市形象,是构建平安、和谐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形成城区道路环状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顺畅。要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将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区车辆停放混乱的状况;针对主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现状,公安、建设等部门要按照主干道每500米有一个小型停车场的要求,逐步规划建设一些小型停车点。对已建成的停车场,要发挥其功能,尽早解决地下停车场挪作他用的问题。
要充分认识公共交通这项公益性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在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条件。要增加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提高公交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作用。
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政府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列入普法重要内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配合公安交巡警部门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形成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大交通宣传教育力度,选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谴责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提高全体市民遵守法规、安全出行的意识。教育部门要着眼于未来,从小抓起,把交通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做遵守交通秩序的模范。
政府要加大交通投入,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固定投入,尽早完善交通设施。要发展立体交通,象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城市一样,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的作用,减少平面交通的压力。要立法,规定新建、改建商场有多少面积,就要建设同等面积的停车场,确保商场前面的交通秩序良好。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三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条道路塞满了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有时甚至是一动不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规划设计先天不足。
道路建设规划不够合理,超前意识不强,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造成城区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循环不够流畅。停车场规划建设未得到重视,停车场建设不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车辆的需要,特别是人口密集场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车泊位,加剧了占道停车和乱停乱放的现象。
(二)人为因素加剧交通堵塞。
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识还不够强,由而产生的人为因素更加剧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出租车急刹急停,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行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屡禁不止。商家占用车道营业,地下停车场为改为商场,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乱停乱放。
(三)管理落后跟不上形势要求。
交通管理虽有很大进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众多车辆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执法不严,管控难以到位。受办案指标考核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交通违法行为往往重罚款、轻教育,重机动车辆查处、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交通运管部门对外地车辆和非法营运的车辆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的城市形象,是构建平安、和谐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交通规划,改善交通环境。
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形成城区道路环状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顺畅。要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将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区车辆停放混乱的状况;针对主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现状,公安、建设等部门要按照主干道每500米有一个小型停车场的要求,逐步规划建设一些小型停车点。对已建成的停车场,要发挥其功能,尽早解决地下停车场挪作他用的问题。
(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通行能力。
要充分认识公共交通这项公益性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在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条件。要增加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提高公交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作用。
(三)重视交通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政府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列入普法重要内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配合公安交巡警部门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形成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大交通宣传教育力度,选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谴责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提高全体市民遵守法规、安全出行的意识。教育部门要着眼于未来,从小抓起,把交通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做遵守交通秩序的模范。
(四)加大交通投入,完善交通设施。
政府要加大交通投入,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固定投入,尽早完善交通设施。要发展立体交通,象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城市一样,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的作用,减少平面交通的压力。要立法,规定新建、改建商场有多少面积,就要建设同等面积的停车场,确保商场前面的交通秩序良好。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四
应该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道路交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特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进行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条道路塞满了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有时甚至是一动不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道路建设规划不够合理,超前意识不强,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造成城区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循环不够流畅。停车场规划建设未得到重视,停车场建设不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车辆的需要,特别是人口密集场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车泊位,加剧了占道停车和乱停乱放的现象。
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识还不够强,由而产生的人为因素更加剧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出租车急刹急停,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行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屡禁不止。商家占用车道营业,地下停车场为改为商场,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乱停乱放。
交通管理虽有很大进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众多车辆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执法不严,管控难以到位。受办案指标考核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交通违法行为往往重罚款、轻教育,重机动车辆查处、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交通运管部门对外地车辆和非法营运的车辆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的城市形象,是构建平安、和谐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形成城区道路环状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顺畅。要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将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区车辆停放混乱的状况;针对主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现状,公安、建设等部门要按照主干道每500米有一个小型停车场的要求,逐步规划建设一些小型停车点。对已建成的停车场,要发挥其功能,尽早解决地下停车场挪作他用的问题。
要充分认识公共交通这项公益性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在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条件。要增加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提高公交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作用。
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政府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列入普法重要内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配合公安交巡警部门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形成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大交通宣传教育力度,选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谴责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提高全体市民遵守法规、安全出行的意识。教育部门要着眼于未来,从小抓起,把交通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做遵守交通秩序的模范。
政府要加大交通投入,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固定投入,尽早完善交通设施。要发展立体交通,象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城市一样,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的作用,减少平面交通的压力。要立法,规定新建、改建商场有多少面积,就要建设同等面积的停车场,确保商场前面的交通秩序良好。
按照组织安排,今年x月至x月我到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办事处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挂职锻炼,任书记助理。挂职锻炼期间,我按照领导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加强实践锻炼,不辞辛苦,深入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办事处有关村庄,对该街道所在的市情、区情、街情及新农村建设有了较深的了解,并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所见所闻、所触所感,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位于东海之滨,地处当今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市陆域面积x81x平方公里,海域面积xx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8.0x万。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享有东方大港、商贸都会、文化名域、和美之城的美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港200x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列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世界前十位。的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x0%以上,私营企业超过l0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26万户。已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33件、中国名牌产品61个。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名家辈出,籍两院院士已逾x0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是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几年跻身全国十强。市下辖的三个县级市、两个县、六个区。鄞洲区与中心城区东、南、西三面紧依,总面积l346平方公里,共辖18个乡镇、6个街道,户籍人口80万。200x年,全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10亿元和145亿元,蝉联全省县(市)区第二和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荣列全省之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比重达45%;名牌产品销售比重达38%:十二年免费教育、农村卫生事业改革、社会保障全覆盖等惠民措施在全省全国率先实施。
下应街道地处市东南,紧靠市东部、南部两大新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街道辖区总面积22.2平方公里,下辖1x个行政村、10个社区、1个居委会、1个渔业社,人口11万左右,常住人口2.x万,外来人口5.x万。近年来,下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借助市东部、南部新城开发、大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下应实际,大力实施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x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同比增x.22%;完成财政收入4.6亿元,同比增26%,总量、增幅均列全区第四,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3亿元;26个村社财务总收入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621x元,同比增长11.8%。
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照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鄞州区下应街道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下应经济的基点是工业。汽车配件、五金机械、针织服装、电子电讯器件、印刷包装、生物制药是下应工业经济的特色。截止200x年底,全街道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x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实现工业产值6x亿元。街道现有x家高新技术企业,“五十强”企业数量位列全区镇乡街道、工业园区第三位,“双五十”企业总数位列全区第四位。下应街道湾底村原是一个穷村,早在1x82年11月,该村党支部书记吴祖楣就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落后面貌,还得继续变,要大力发展村级工业。从当时村里一家只有10来个人、生产锉刀的小作坊开始,到1xx2年企业改制前,小作坊已经成长为年产值6000万元的大企业了。现在湾底村有x家企业,工业产品80%出口到欧美、日本、菲律宾、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下应经济的突破点是现代服务业。街道区划调整以后,原先成熟的城市区域被划出,街道一度出现了三产的“短腿”状况。但随着精品楼盘的推出、重磅项目的落户,第三产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200x年街道整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x.x5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4亿元,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原来的13%上升到18%。滕头村以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公司在稳定现有市场外,进军抢占、北仑房地产市场。园林公司已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园林资质一级企业,绿化业务拓展到北京、上海、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我镇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和三产服务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始终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下应有耕地面积5000亩,该街道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以湾底绿色生态农业为特色的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圈已具规模,并不断赢得市场认可。湾底每年都举办桑果节,去年湾底智能温室大棚(华东地区单体最大,投资2300多万元)、服装博物馆、旅游大楼相继投入使用,使湾底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了双丰收,去年湾底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近两年的旅游收入均在1500万元左右。滕头村经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立高科技蔬瓜种子种苗基地、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农业观光示范区等,初步形成集“精品、高效、创汇、生态、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村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数已降至劳动力总数的8%,200x年实现产值2210万元,创历史新高。旅游区被授予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2019年旅游门票收入2360万元,综合经济收入达1.0x亿元。我镇也要积极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号召,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
(三)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上,该街道转变观念,创新思维,逐步做到从重点培育向全面推进演进,从重点工程带动向群众自发行动演进,从传统农村向城市社区演进,从集中整治向长效管理演进,从结果公开向操作规范演进,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湾底村原有8个自然村,村庄与村庄之间交通很不方便,并且村内住房破旧简陋,环境很差,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该村委托全国一流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做新农村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先后投入1.5亿元资金,拆掉了七个自然村,建造了二种型式的新村近10万平方新房,别墅100套,五层高楼650套,目前全村.5%的村民都已搬入了整齐舒适、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村住宅小区。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8100多万元,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兴建农家乐园、将军林、音乐喷泉广场、石刻窗花馆等生态景点20多处,全村呈现出绿树成荫、碧水环流、花果相间、百鸟和鸣的江南田园美景,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19年还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村庄生态环境建设走上了国际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作为我镇来说,要结合实际,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该街道慈善扶贫基金达到10x5万元,企业冠名基金达3800万元,创新设立行政村冠名基金达520万元,三支基金均列全区第一。社会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8xx33人(次)。就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农民就业上岗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为x0%。在各项社会事业上不断加大投入,教育、卫生、文化事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我镇要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五)始终把基层党组识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湾底村之所以各项工作年年有进步,事业年年有发展,面貌年年有改观,村民收入年年有提高,关键的一条就是有一支求真务实、坚强有力、团结奉献,能处处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领导核心---村党总支。1xx4年党总支提出约法三章,“先公后私、勤学实干、遵纪守法”,党总支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于学习、艰苦实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在村民中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凝聚力。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是广大农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我镇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抓班子建设、树班子形象、正班子作风、强班子能力”为重点,从巩固提高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入手,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五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的大幅上升。我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平安余杭创建”,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交通安全。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委员会于3月29日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在汪宏儿主席和方加明副主席的带领下,在区公安分局及交警大队和仓前镇、良渚镇的配合下,对我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视察并座谈讨论。在座谈中,委员们认为,我区农村道路建设快但安全设施少、农村车辆多但群众安全意识差、事故和死亡绝对数不少且上升速度很快,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一致要求在视察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调研。随后有关人员深入到区建设局、农业局、交通局、林水局、城乡一体化办公室等部门和部分镇、村、企业调研,进一步了解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区境内交通发达,目前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905.63公里,其中县乡道774.26公里,村道1847.35公里;全区共有机动车驾驶员18.33万名,机动车保有量达20.73万辆。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围绕“降事故、保畅通、保安全”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工作机制,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全区上报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伤人数、财损数全面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2人,死亡下降绝对数列全市第一。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康庄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1、交通事故不断上升。
据统计,,我区县乡道、村道等农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47起,死53人,死亡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0.59%、82.35%,占了全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34.01%和34.64%,特别是全区4起特大事故有3起发生在农村道路上,出现了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虽有明显下降,但农村道路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区“平安畅通县市(区)”的创建工作。
2、安全设施普遍缺少。
随着“康庄工程”、“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道路建设迅猛,但安全设施普遍缺少。全区774.26公里县乡道路和1847.35公里的村道中,有30%的县乡道路和70%的村道没有安全设施,另外还有许多村民、企业集资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没有安全设施。同时,农村马路边乱搭乱建情况较多,严重阻碍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由此带来了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工作开展不够平衡。
按照国务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和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活动要求,必须建立县(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网络。去年以来,余杭、仓前、闲林、中泰、乔司、崇贤等6个镇乡已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他镇乡(街道)有的尚未建立专门机构,有的未配备专职人员,有的未建立工作体系。村(社区)基本没有建立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同时,还有许多农村道路的规划建设、养护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工作开展不平衡。今年全区又有6个镇乡(街道)被列入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点乡镇,其中一个街道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列全市第二,被杭州市政府问责整改。
4、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干道轻村道”的倾向,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力量历来不足。当前在农村硬化道路和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欠缺的情况下,农村道路迫切需要象国省道、城区道路那样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我区现仅有的.122名交通警察,5个责任中队,既要保证城镇的交通畅通、安全,又要做好农村大范围、长里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管理力量与管理需要之间显然很不协调。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除了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干道轻村道”的倾向外,部分乡镇、街道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也不到位。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规定了解不多,同时对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也估计不足,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因而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上投入不够、措施不多、人员不足。
2、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狭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随意穿越马路、在路边堆放杂物情况较多;幼儿更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外来人员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都不强;许多青壮年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拼装车、超载、加载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都会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3、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区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许多地方的开发和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正三轮摩托车较多,而且驾驶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区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的矿山出入口、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隐患。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各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大力解决影响农村人民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2、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国省道一样,明确有人建、更有人管。一要完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余杭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方案》,或制定我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要明确村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有人建、无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况。二要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作,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各镇乡、街道要严格按照省里有关文件的要求,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同时对今后新建的道路,要严格把关,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设计、建设、验收、使用的“四同步”,并承担起日常维护和管理职责。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是实施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严格实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工作纳入“平安余杭”和对镇乡街道及有关部门的综合考核内容。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素质。
在广大农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建立长效机制。宣传、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把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普法教育之中。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报道。二要强化对农村青壮年的教育。农村中的青壮年往往是农村交通违法行为的主要和主动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村民素质。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农村中的老年人、幼儿和外来人员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根据他们的知识层面、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他们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
依法整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的整治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守法意识。一要克服畏难情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各级各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不好、管不了的惯性思维,要善于总结管理和整治经验,攻难克坚,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信心。二要联合实施专项整治。公安交警部门要会同安全生产管理、交通、农机管理等部门,在乡镇的配合下,经常性地联合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对农村中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等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处理,绝不姑息纵容,要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教育和惩罚。三要进一步扩大整治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管理整治和处理处罚的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从而让更多的村民能从中得到教育和启示,从而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
5、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大经费投入。区级和镇乡财政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二要明确经费比例。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区和镇乡要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办法》的精神,在道路建设和维护经费中,进一步明确安全设施按所占的比例,划拨相应的建设和维护经费。三要及时实施整改。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各镇乡、街道,对全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查清需要治理的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危险路段和地点及违章建筑,拟定治理方案,妥善安排资金和人员,及时进行整改。
6、加快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管理力量。
要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增加管理力量。一要增加警力。要加快交警队伍建设,确定科学合理的警力编制,适当增加警力。对于需要增强管理力量的区域,要增设交警中队,缓解警力不足现状。对一些重点工程较多而交通安全基础又十分脆弱的区域,更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重点管理,以防止交通安全形势的恶化。二要及时建立交通安全工作站。各镇乡街道要按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协助公安交通部门开展工作。三要探索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各镇乡街道要根据有关要求,在各村确立一名交通安全联络员,协助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和交警工作。同时,要探索在农村建立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中小学生、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依靠群众自身力量,实施自我教育和管理,并协助、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工作。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六
近年来,__交通大队在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在主干道、主要路口通过设立宣传点、展板、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二是成立交通法规宣讲团,采取“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户”五进的方式,开展讲法、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三是聘请法学专家,举办培训班,及时对全大队260余名民警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知识的轮训考试,并实行考核上岗等。通过以上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准确贯彻落实,__交通大队依据新颁布的法律以及上级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地修改、制定和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的规定》、《关于强制措施管理和使用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的工作意见》以及《绩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有效地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正确执行。
三、明确执法责任,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在制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成立了大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委员会;实行了警务公开,建立了执法档案、案件审批层级把关等制度,促进了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__交通大队执法案件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执法的准确率达99%。
针对交通管理面积大、点多、线长,警力不足的问题,__交通大队。先后配置了数码相机、摄相机、雷达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了网上执法办案系统,既解决了执法中取证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警力不足的矛盾。通过网络比对的技术手段,在近年来专项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_大队本着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严肃查处了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为。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做出了积极地努力。仅20__年__大队就依法拘留严重交通违法人员近500余名,有效地遏止了因严重违法行为而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的产生。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而由此引起的复杂交通环境,科学安排警力,合理增设交通标志和护栏,优化施工路段上的公交车及长途客车的发车频率和间隔等,较好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
一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__大队虽然在法律宣传和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有不少市民对该部法律及相关法规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还时有发生。
间设置只有15秒,经常在斑马线上出现行人与机动车抢道的现象;有的路口信号灯不亮或被车辆撞损、有的车辆通行标识不够清晰或设置位置不合理,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交通的畅通;再者,泊车矛盾较为突出;隔离护拦高度太低,容易发生因行人翻越护拦而出现的交通事故。
三是少数公交巴士闯红灯、争道抢行、越线超车等违规行为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群众时有反映,意见比较大。
四是“套牌车、麻木、黑的”的非法营运现象依然存在。在市区的小街小巷不时有运营的麻木从身边穿行而过;在行人较多的车站、码头和路口,经常有黑的招揽生意;套牌车辆违法上路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在少数交警中仍然存在着执法用语不够规范、执法态度不够文明等现象。
1、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团体要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法制课的教育内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和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及交通设施,妥善解决好泊车难的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同时,进一步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
3、加大对套牌车、麻木、黑的等车辆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道路交通有序和畅通。
4、建议区政府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要求,尽早设立我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利于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治,促进社会的和谐。
5、按照公安部“严格、公正、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加强执法检查,进一步落实内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提高干警的素质和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使交通执法工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七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以赴开展交通排堵保畅工作,但是,本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仍得不到有效改善。为了进一步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相当一部分措施在潜力上已挖掘殆尽,但在交通事故现场处置这一块,潜力还有待挖掘。但如进一步提高快撤水平并形成长效机制,应在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强化民警意识,提高一线民警的处置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宣传,促成有关部门理顺保险理赔机制,提高当事人不自撤现场的违法成本。通过两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交通事故现场的撤除速度。笔者想从交通管理部门可行使的权利方面出发,阐述如何把握,进一步提高实践运用水平。
前两年,本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快撤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其中,事故双方自撤率仅为42%,截止到推进"快处"工作法之前,快撤率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处于波澜不惊的状态。20xx年8月,实施交通事故现场处置"五步法"以来,本区事故快处率由之前的72.4%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处置时间也由原来的平均10~20分钟提高到目前的平均3~5分钟。事故当事人现场自撤率的大幅攀升无疑对本区的排堵保畅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交通事故现场自撤率虽有明显的提高,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亟待重视与改进。
(一)法律法规的因素。
即执勤民警是否有权勘察人伤和较大物损以及责任不清的事故现场,关于这点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明确,对人员轻伤以上或较大物损以及责任不清的事故,依照现行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9条的规定,其适用一般程序。《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条第2款这样描述:"具有2年以上交通管理工作经历,经培训考试合格获得资格登记证书后,可以处理适用一般程序的交通事故",也就是说,只有事故专职处理民警具备相应的资质,事故处理进入一般程序必须进行调查取证,其中就涉及到事故现场处置的核心问题--现场勘查,在历来的工作规范中,一般由事故科专职民警来勘察,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条第2款这样表述,"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现行法律法规对事故现场的勘查主体资格并不十分明确。
(二)执勤民警的主观因素。
即执勤民警“快处”意识的强弱和技能的高低,统计数据显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执勤民警到场时间一般为3分钟,事故专职民警二次出警到达现场时间少则需要5、6分钟,多则近10分钟。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两车道的道路中只要有1条机动车道因抛锚或事故受阻,该道路的运能将降至原来的40%,且疏导恢复时间将随着处置时间的增长呈几何级数增长,而执勤民警目前实际情况是:到达现场3分钟,处理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执勤民警对事故快处的理解为"快到",个别执勤民警还存在调剂利用进行体能恢复的现象。
另一方面,民警在快处上也存在技能不到位的问题。这里有两个案例,
【案例一】20xx年10月14日上午8:45分,瑞金二路近复兴中路发生一起3车事故。执勤民警勘查完毕撤除现场时,才发现一事故车严重损坏无法移动,再通知施救车辆到场牵引。整个过程前后历时30分钟,造成瑞金二路全线严重拥堵。该起事故中,执勤民警如能事先了解事故车辆的状况并通知清障车辆,将大大缩短事故处置的延误时间。
【案例二】20xx年11月3日上午7:15分,建国中路20号发生一起事故,助动车驾驶人左腿明显骨折。执勤民警到场后无法处理,回过头来呼叫警长,警长到场后再通知事故科勘查现场。伤员在事故现场滞留15分钟左右,事故前后历时45分钟,造成建国中路交通瘫痪。该起事故中,执勤民警如能对伤者迅速定位,直接送医救治,对道路交通畅通的影响程度将大为减少。
上述案例虽然发生在个别民警身上,但总体上还是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一是快处技能不高,处置措施不当。部分执勤民警由于事故处理技能较差,对一些事实清楚的现场举手无措、无所适从,尤其是人伤事故,“两脚闲着逛,心里直发慌,电台喊帮忙”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快处意识不强,处置流程不明。部分执勤民警对事故“快处”认识不到位,认为慢功出细活,导致一些现场处置措施滞后、延长了处置时间。从座谈会摸底情况来看,一部分民警对事故责任的认定规则不懂,生怕定责错误而不敢“动”现场,另一部分民警对事故现场处置程序不清,担心处置不当而不敢“动”现场,还有一部分民警有一定消极态度,唯恐多做多错而不愿“碰”现场。
(三)事故当事人的因素。
即有权处置事故现场的事故当事人,其是否确立了事故现场的自撤观念,由于目前保险理赔制度和法律法规的配套未能及时跟上,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第2、3款已经明确了事故当事人在未造成人身伤亡或物损轻微且事实清楚的情况应当先行撤离现场,但事实上相当多情况下,当事人不敢自撤。本区80%以上事故都符合自撤条件,但由于法规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当事人没有明确的相应的惩罚性条款,造成事故当事人自撤意识相当低。
(一)在法理上对执勤民警事故现场的处置权限进行梳理。
首先,要解决“谁能做”的问题。依照目前法律相关条款描述,本区只有事故专职处理民警具备相应的资质。为此,支队提出将现场“快处”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快速勘察阶段,第二阶段是快速处理结案阶段。并由此引申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处置权限和事故处理权限两个概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2条第2款的.规定,现场处置(包括现场勘查)可由执勤民警承担,而事故办案处理则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条第2款规定,应移交给专职民警。"快处"事故现场要求执勤民警接警后,立刻从路面执勤状态迅速转换为处警状态,以最快的速度处置完道路现场并迅速恢复交通,对超出现场处置权限的立即通知事故处理部门到场,并做好事故现场勘验的先期处置和滞留车辆的疏导工作。
救伤员、寻找证人以及现场警戒和车辆疏导分流等工作。"再一次大胆前进一步,解除了束缚民警手脚的限制,实行该措施后,事故违章审理科二次处警由原来平均每天2~3次减到每周3~5次,辖区平均每起事故现场的处置时间也由原来15~20分钟减少到3~5分钟。
(二)提高执勤民警事故“快处”技能。
解决了事故“快处”“谁来做”的问题,那制约事故“快处”的另一个瓶颈问题,也即“怎样做”又如何让民警找到捷径。首先,参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等法规和规章,支队结合实际精简了处置流程,力求实用易记,推出交通事故现场处置“五步法”流程。(收取核对证照、组织抢救伤员、判断车辆状况、固定现场证据、人车撤离现场。)“五步法”流程将事故现场处置程序简化,让民警对现场的处置做到心中有底、运用有谱,尤其强调了对人伤和车辆损坏情况,要先期了解情况,避免由此延误现场处置时间,同时还要求借助执勤装备(数码相机和录音笔)及时取证、为后续处理打下基础;其次、“五步法”的运用直接与勤务考核相挂钩,勤务科和事故科联手,对执勤民警“五步法”运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跟踪录像并播放点评;同时,为了提高民警的快处技能,支队还编纂了《事故快处实用手册》,将事故快处“五步法”流程以及常用的事故定责规则图表化后编录其中,同时,依照“五步法”流程模拟场景拍摄,转录成vcd分发各中队,便于中队组织民警开展事故"快处"培训。
(三)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事故当事人自撤意识。
在实践中,事故当事人是否有较强的自撤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事故现场附近道路畅通的程度。对此,支队的主攻方向放在加大事故快撤宣传力度上,并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事故,严格按一般程序处理的措施,按最高期限扣留车辆并予以检测,同时对其违法行为按上限处罚,提高当事人的违法成本,形成震撼效应以拓展社会影响面。为确保措施得到落实,支队制定了未自撤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对自撤的事故按一般程序简化处理,降低办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案件审核和扣车放行审批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对违规办案的民警行依照《卢湾交警支队执法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实行责任追究,一年下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对违法当事人达到了教育和处罚目的,还扩大了社会宣传面。据统计,本区实行该项措施后,事故自撤率呈上升态势,去年下半年来事故自撤率一直维持90%以上。
此外,要提高事故当事人的自撤意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变革保险赔偿机制,实行类似英美国家的“互碰免责”的方式。但我国目前的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机制起步较晚,赔偿还主要建立在民警对事故责任认定的基础上。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86条和87条,明确了事故当事人可以撤离现场并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但目前保险公司普遍不认可当事人自行协商的协议,造成当事人无法实施该项法定措施。另外,部分事故当事人担心自行撤离现场后,办案民警在事故责任认定上是否会设置障碍,影响其保险理赔工作,因而不肯轻易撤离。而事实上事故当事人自行协商可能存在骗保情况、互碰免责也可能使保险公司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但从社会效益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此,支队通过多种渠道也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改进和完善当前的保险理赔机制,从客观上创造条件,提高当事人的自撤意识。
交通事故现场“快处”既需要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共同作用,也是“排堵保畅”中永恒的主题。对此,支队仍将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增强民警事故“快处”工作意识、提高“快处”工作技能、加大“快处”工作宣传力度、从严执行“快处”工作制度、完善“快处”考核工作,不断探索能适应当前道路交通形势的工作模式。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八
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特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进行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条道路塞满了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有时甚至是一动不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规划设计先天不足。
道路建设规划不够合理,超前意识不强,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造成城区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循环不够流畅。停车场规划建设未得到重视,停车场建设不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车辆的需要,特别是人口密集场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车泊位,加剧了占道停车和乱停乱放的现象。
(二)人为因素加剧交通堵塞。
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识还不够强,由而产生的人为因素更加剧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出租车急刹急停,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行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屡禁不止。商家占用车道营业,地下停车场为改为商场,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乱停乱放。
(三)管理落后跟不上形势要求。
交通管理虽有很大进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众多车辆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执法不严,管控难以到位。受办案指标考核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交通违法行为往往重罚款、轻教育,重机动车辆查处、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交通运管部门对外地车辆和非法营运的车辆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的城市形象,是构建平安、和谐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交通规划,改善交通环境。
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形成城区道路环状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顺畅。要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将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区车辆停放混乱的状况;针对主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现状,公安、建设等部门要按照主干道每500米有一个小型停车场的要求,逐步规划建设一些小型停车点。对已建成的停车场,要发挥其功能,尽早解决地下停车场挪作他用的问题。
(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通行能力。
要充分认识公共交通这项公益性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在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条件。要增加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提高公交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作用。
(三)重视交通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政府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列入普法重要内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配合公安交巡警部门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形成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大交通宣传教育力度,选择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谴责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提高全体市民遵守法规、安全出行的意识。教育部门要着眼于未来,从小抓起,把交通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做遵守交通秩序的模范。
(四)加大交通投入,完善交通设施。
政府要加大交通投入,每年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城市交通设施固定投入,尽早完善交通设施。要发展立体交通,象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城市一样,充分发挥立体交通的作用,减少平面交通的压力。要立法,规定新建、改建商场有多少面积,就要建设同等面积的停车场,确保商场前面的交通秩序良好。
按照组织安排,今年x月至x月我到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办事处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挂职锻炼,任书记助理。挂职锻炼期间,我按照领导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加强实践锻炼,不辞辛苦,深入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办事处有关村庄,对该街道所在的市情、区情、街情及新农村建设有了较深的了解,并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所见所闻、所触所感,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位于东海之滨,地处当今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市陆域面积x81x平方公里,海域面积xx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8.0x万。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享有东方大港、商贸都会、文化名域、和美之城的美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港200x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列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世界前十位。的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x0%以上,私营企业超过l0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26万户。已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33件、中国名牌产品61个。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名家辈出,籍两院院士已逾x0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是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几年跻身全国十强。市下辖的三个县级市、两个县、六个区。鄞洲区与中心城区东、南、西三面紧依,总面积l346平方公里,共辖18个乡镇、6个街道,户籍人口80万。200x年,全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10亿元和145亿元,蝉联全省县(市)区第二和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荣列全省之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比重达45%;名牌产品销售比重达38%:十二年免费教育、农村卫生事业改革、社会保障全覆盖等惠民措施在全省全国率先实施。
下应街道地处市东南,紧靠市东部、南部两大新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街道辖区总面积22.2平方公里,下辖1x个行政村、10个社区、1个居委会、1个渔业社,人口11万左右,常住人口2.x万,外来人口5.x万。近年来,下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借助市东部、南部新城开发、大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下应实际,大力实施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x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同比增x.22%;完成财政收入4.6亿元,同比增26%,总量、增幅均列全区第四,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3亿元;26个村社财务总收入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621x元,同比增长11.8%。
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照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鄞州区下应街道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下应经济的基点是工业。汽车配件、五金机械、针织服装、电子电讯器件、印刷包装、生物制药是下应工业经济的特色。截止200x年底,全街道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x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实现工业产值6x亿元。街道现有x家高新技术企业,“五十强”企业数量位列全区镇乡街道、工业园区第三位,“双五十”企业总数位列全区第四位。下应街道湾底村原是一个穷村,早在1x82年11月,该村党支部书记吴祖楣就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落后面貌,还得继续变,要大力发展村级工业。从当时村里一家只有10来个人、生产锉刀的小作坊开始,到1xx2年企业改制前,小作坊已经成长为年产值6000万元的大企业了。现在湾底村有x家企业,工业产品80%出口到欧美、日本、菲律宾、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下应经济的突破点是现代服务业。街道区划调整以后,原先成熟的城市区域被划出,街道一度出现了三产的“短腿”状况。但随着精品楼盘的推出、重磅项目的落户,第三产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200x年街道整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x.x5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4亿元,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原来的13%上升到18%。滕头村以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公司在稳定现有市场外,进军抢占、北仑房地产市场。园林公司已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园林资质一级企业,绿化业务拓展到北京、上海、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我镇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和三产服务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始终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下应有耕地面积5000亩,该街道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以湾底绿色生态农业为特色的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圈已具规模,并不断赢得市场认可。湾底每年都举办桑果节,去年湾底智能温室大棚(华东地区单体最大,投资2300多万元)、服装博物馆、旅游大楼相继投入使用,使湾底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了双丰收,去年湾底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近两年的旅游收入均在1500万元左右。滕头村经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建立高科技蔬瓜种子种苗基地、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农业观光示范区等,初步形成集“精品、高效、创汇、生态、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村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数已降至劳动力总数的8%,200x年实现产值2210万元,创历史新高。旅游区被授予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2008年旅游门票收入2360万元,综合经济收入达1.0x亿元。我镇也要积极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号召,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
(三)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上,该街道转变观念,创新思维,逐步做到从重点培育向全面推进演进,从重点工程带动向群众自发行动演进,从传统农村向城市社区演进,从集中整治向长效管理演进,从结果公开向操作规范演进,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湾底村原有8个自然村,村庄与村庄之间交通很不方便,并且村内住房破旧简陋,环境很差,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该村委托全国一流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做新农村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先后投入1.5亿元资金,拆掉了七个自然村,建造了二种型式的新村近10万平方新房,别墅100套,五层高楼650套,目前全村xx.5%的村民都已搬入了整齐舒适、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村住宅小区。近年来,滕头村先后投入8100多万元,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兴建农家乐园、将军林、音乐喷泉广场、石刻窗花馆等生态景点20多处,全村呈现出绿树成荫、碧水环流、花果相间、百鸟和鸣的江南田园美景,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1年还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村庄生态环境建设走上了国际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作为我镇来说,要结合实际,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该街道慈善扶贫基金达到10x5万元,企业冠名基金达3800万元,创新设立行政村冠名基金达520万元,三支基金均列全区第一。社会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8xx33人(次)。就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农民就业上岗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为x0%。在各项社会事业上不断加大投入,教育、卫生、文化事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我镇要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五)始终把基层党组识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湾底村之所以各项工作年年有进步,事业年年有发展,面貌年年有改观,村民收入年年有提高,关键的一条就是有一支求真务实、坚强有力、团结奉献,能处处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领导核心---村党总支。1xx4年党总支提出约法三章,“先公后私、勤学实干、遵纪守法”,党总支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于学习、艰苦实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在村民中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凝聚力。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是广大农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我镇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抓班子建设、树班子形象、正班子作风、强班子能力”为重点,从巩固提高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入手,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篇九
为有效预防全镇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特制定本调研报告。
我镇交管办与东禅交警开展30余次联合执法活动,有效的打击了本镇非法载客现象,加强了交通宣传。我镇x年以来共发生20余次交通事故,通过镇交管办不懈努力,成功降低了镇交通事故次数,改善了我镇交通安全环境。
通过对辖区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改造,投入400余万元资金完成农村道路硬化22余公里,大力开展道路整治和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与完善,增加错车道26处,增加形护栏1900余米,增加警示桩37根,其他各类防护栏1200余米,增加道路交通标示标牌100余处,安装了减速带11条;大幅提高了辖区内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开展辖区路面车辆管控,逐步规范驾驶人员安全驾驶行为,联合执法6次,打击非法营运车辆7余辆,处理超速、超载15次,处理摩托车违法驾驶41起,教育群众140余次,同时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和宣传培训,聘请协管员28人,建立农村道路劝导站15处,同时发展村上积极分子成立道路交通志愿者队伍26只,成员78人,开展志愿者活动开展道路交通劝导352余次,利用镇担担文化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演出5次,组织各类车辆驾驶人员开展道路交通培训12余次,发放各类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传单4300余份,提高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我镇应市、区要求,积极建设“两站两员”,配备了反光背心、交通指示牌等,其在农村交通安全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但是我镇长期人员、经费不足,无法对全镇辖区交通进行有效掌控,请区上有关部门支持帮助。
我镇已注册下载83人次,部分工作人员已经通过农交安处理交通安全事务。但是该app存在闪退、无法签到等问题,并请区有关部门进行培训,这样更有效的使用该app。
我镇路长制还处草创阶段,经费、人员、装备、制度还未到位。
我镇交通管理制度制定、机构完备,但限于人员不足、经费紧张,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虽然现阶段交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更需建立道安办、交警队、镇交管办的联合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处理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