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十八元的天价大虾就是不知其可之人的“杰作”。
不诚信,是一只心灵的蛀虫,把人的心灵蛀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不诚信,是一个民族的泥潭,让整个民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诚信,是一个国家的黑洞,把一切吞噬,万劫不复。
由此可见,诚信比金子还可贵。
诚信是小朋友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中的笑容;诚信是少先队员在队旗前庄严宣誓举起的右拳;诚信是雷锋接受任务时坚毅的目光;诚信是开国领袖宣布人民站起来时铿锵的话语;诚信是中华民族赢得尊重的根基;诚信是全人类在生活中立足的前提。
诚信无言,力量巨大。
有了他,人格更加强大;有了他,民族更加兴旺;有了他,社会更快进步。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让我们讲求诚信,点燃一支照亮黑暗的火把;让我们讲求诚信,筑起一架通向和谐的桥梁;让我们讲求诚信,降下一场滋润焦躁的春雨。
带上诚信上路,去领略一路的好风景。
诚信,就是言出必行,自己的承诺有兑现。诚信是一种优良的品质。诚信使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使我们更完美。
对待他人诚信,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诚信待人,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只要是承诺了他人的事,不管有多艰难,我都会去完成。答应了同学帮忙搜资料,就算很晚才记起,也要打开电脑去完成自己的诺言。使自己不失信于他人。于是同学们都信任我。这都源于我诚信待人,使我更完美。
无论自己身处什么境地,也应谨记诚信。不因自己犯了错不愿承担责任就去诬陷他人。应要知错能改。正所谓“诚信”,这其中便有诚实的意义。所以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诚实的坦白认错使我更完美了。
不诚信待人,他人就不会尊重你。不诚信待人,把自己的承诺当空气,他人也会厌恶你、排斥你、讨厌你。有的同学答应了别人的事总是一拖再拖,昨天忘了,今天有事。这种借口数不胜数,渐渐地,同学们都排斥他了。他便只有一人孤零零的。这说到底,同学排斥他正是他不诚信待人。
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诚信也不叫真正的诚信,只是打着诚信的幌子,为自身谋取利益。使同学越来越疏远他。
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诚信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完美。让我们“诚信”到底!
说起诚信,中国人一定不陌生。从古代的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开始,悠悠转转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都始终将诚信视为一种美德。
而今天我想谈的,并不是什么空洞的大道理,亦或什么高贵的信仰。我想就一个平凡人的视角,和你共同探讨生活里的诚信。
或许你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生活里不存在真正的诚信”啊,什么“真诚只是孩子的戏言”啊,似乎我们总是在怀疑着诚信的真实性。确实,我们很难见到从来都不说谎话的“狠”人。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不敢断言。但我想,是不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前提——生活里的诚信,是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的原则之上的。
你想,假如你本和朋友约好了晚上一起聚餐,结果还没到地方,家里就打来电话说小女儿突然发烧需要照顾。那么对于朋友来说,你毫无疑问是失约了。可朋友会说你是一个不诚信的人吗?结果当然是否定的,朋友会理解你的难处。正是有了相互尊重、相互体谅这一前提,才让诚信在生活中有了更广泛的实践。倘若失去了这一前提,仅仅是站在道德的高位上“指点江山”,那么诚信就会显得有些无理取闹、不近人情,甚至是让人感到虚伪了。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实践呢?
第一点,提升我们自己的教养。利哈乔夫曾写到:“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当你学会了去尊重别人,诚信自然而然的就会流露在你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慢慢来,先从你的父母开始,不再一面答应他们管好自己,一面背着他们出去“鬼混”;再到你的朋友,不信口开河,答应他们的事就尽力去做好;再远一点到陌生人,不缺斤少两,欺骗顾客……当一个人可以做到诚信以待包括对手在内的所有人,那么必定在教养这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谈到这儿我们也不难理解,为啥一般有教养的人,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都十分牢固。他们相互尊重,根本无需要求,也都会怀着一颗真挚的心。
第二,反思自己也曾经犯过的错。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和周围的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拌拌。诚信,那么更应该有对自己的反省。从你曾经的不诚实行为中吸取教训,勇敢面对,同样是对诚信的维护。未来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我们要做的不是抓着往昔的碎片不放,而是一次比一次的更好。
在我的心中,诚信不仅是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也是充满了人情味的生活艺术。希望以后的日子,人人都可以尊重彼此,让诚信变得更加广泛,更加亲切,更加深入人心。
孔子云:“言出必行,行必忠正”。
诚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源远流长。我国有如今的强盛与诚信的传统美德密不可分,诚信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日本销售大师原一平在一生最穷困潦倒之时也不愿以欺骗顾客的方式获利,最终赢得顾客的信任。正是他的诚信造就了他的成功。鲁迅曾说过:“诚信是为人之本”言与行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诚信即是这份品德中最闪亮的部分。
诚信是企业无形的资产。我曾看到一则新闻。一家网店错把一个款式相似,价格天差地别的产品发给客户,虽然客户并没有发现商品的不对,但这家店主主动联系顾客,自付邮费将产品发还给顾客,不久后这家店的营业额空前高涨。店主不占顾客的便宜换取了顾客的信任不仅赢得了市场而且在行业内有了良好的口碑。而当今社会不少人利欲熏心,似乎将传统美德抛之脑后。为了眼前的荣华富贵而丢失了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如果诚信之风在社会中长存,那社会上也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诚信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回顾历史长河,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邀请商鞅变法维新,商鞅并没有立刻变法而是立木为信取得百姓的信任后再革新便能取得成功。而在相隔数百年前的周朝,君主周幽王为讨得褒姒欢心而烽火戏诸侯,丧失了诸侯对他的信任,等到危难真正来临时再点起烽火去无人应答,至此周朝灭亡。闹就一场千古笑话,商鞅有信也横扫六合,周王无信则葬送江山。可见“人无信不立”。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基本准则我们应该永远把它摆在第一位。一个人若是没了诚信便会失道寡助,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一词出自《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诚信既是为人之道,便要从小养成。曾参杀猪的故事,相信不少人已经耳熟能详。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也要去。但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很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却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就会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不讲诚信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做事情也会处处受阻。
春秋时,鲁国大夫孟武伯,说话一贯无信,鲁哀公很不满。有一次,鲁哀公在五梧举行宴会,孟武伯照例参加,有个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哀公宠爱,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讥辱。这次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么东西这样肥胖啊?”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诚信是待人处事的原则,如果没有诚信,在当今社会是无法立足的。
诚信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二张身份证,出行贷款各种各样的事情都需要有信用的人。不讲信用的人,像是随时会变脸的凶兽让他人无法安心,也不敢靠近,不讲信用的人也会变得孤立无援。所以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与守信,便是诚信。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岁月的长河也洗不去其光彩,它或许微小的在寻常事务间不易察觉,却又是衡量世人的尺子,掂量出人心可贵。
诚信之重,无非在处世之中,唯有诚信才可换来他人的信任,对满口谎言之人只会有“敬而远之”。自然,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诚信架起了桥,才能令人心更加紧密,相处更为融洽。
其次,“与朋友交”只有“言而有信”才能换来“朋友信之”。诚信是双向的,如同付出与回报一般,以诚信为基的友谊往往舒心而有益,反观处心积虑之人,终将被唾弃。
直至如今,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甚至国与国之间都少不了诚信。诚信如同支撑枝干的根,失了诚信便处处受阻。
纵观其上,也难怪诚信被人们常记于心,“尾生抱柱”,“曾子杀猪”的故事被传唱至今。
诚信,应信守承诺,言出必行。许多人都曾为自己定过目标,但多半是只是尽了一丝的努力,却在为自己寻尽理由,这便是对自己不诚信的体现。如此陷入自欺欺人的困境将永远不会得到成果。
孟子曾说,“言必行,行必果”,闻一多在他的一生中,更是做到了“做”,而不是“说”。他工作时心无旁骛,连周围环境也毫无察觉,正因他对自己诚信,将决定的事一一兑现,才能在艰苦的岁月中依旧潜心学问,笔耕不辍。
诚信之人,也将因诚信获益。古时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为人豪爽耿直,答应别人去办的事他一定会去办,很讲信用。人们称赞他,“黄金百斤都不如季布一诺。”后来他因遭汉高祖记恨被迫流亡,人们仰慕季布的为人,都暗中相助他,他才得以获得赦免。正因季布为人诚信,才被人们所敬佩,得以保全。为人诚信,也并不困难,却在关键时彰显出其巨大的效益。
反观不诚信的人,或许会因一时的谎言获得利益,但长此以往,他只会失去人们的信任,落得无依无靠的下场。我们小时都曾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牧羊娃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使人们丧失了对他的信任。当狼真的来时,没有人肯相信他的呼救,落得悲惨的结局。可见,我们绝不能贪一时一利,以长远的目光看,做诚信的人才是与他人交往的第一原则。
做到诚信,既要对他人诚信,也要对自己诚实。当然,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有需要“善意的谎言”的情境,需得做到随机应变,学会变通,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诚信,为人之本,做诚信之人,以“诚”字待万物,以“信”字守本心,便是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了。
人,作为渺小而独立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题记
孔子云:“言必行,行必果,然小人哉!”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脊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倒,险象迭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须丢一个脊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貌美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没有诚信的人生则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人只能做一粒尘埃!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本分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皆星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涵。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而诚信能给人生打磨润色,让人生靓丽起来。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有时效性。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育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
坚持诚信就会赢得信任。或许一个不诚实的人在特定的期间,特定的场合,通过特殊的手段可能蒙蔽一些人,但只是暂时的,“庐山真面目”终将被揭穿,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相传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平定叛乱大捷,特宴请众将,百官,并让爱妾许姬敬兴。突然一阵狂风将所有的蜡烛吹灭。黑暗中,一个人拉住许姬的衣袖调情,许姬不许,顺手扯下了那个人的一个衣角,并请庄公检查每个人的衣服。
‘‘酒后狂态,难免如此,若治罪,必伤人之心,百官不欢而散,得不偿失。”许姬听后叹服。日后吴兵伐楚的战场上,有位战士异常奋勇,为保卫楚国立了大功。
其实,做到宽恕并不困难,也不需要付出很多,用一扇敞开的心扉多包容一些,一切够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像楚王一样理智的处事态度和宽容的胸襟。
当年的猛将众多,谋士如云的项羽曾拥有过韩信等一大批勇士,可他霸气冲天,处处不能容人,使众多谋臣良将纷纷挂冠而去,最终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于乌江。屠格涅夫曾说:“不会容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宽恕。
卡耐基曾说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宽容,忍让,和善。
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从《论语》中的“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程颐的“以诚感人者,人已以诚而应”;再从马克·吐温的“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到左拉的“失信就是失败”。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学士都用自己的话,乃至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讲诚信,这些无一不体现着诚实的重要性。
从小,父母和老师都教导我们:不能撒谎,撒谎不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长大,谎言,不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必须弘扬,并且发扬光大。
相信大家都读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因为说了谎话,导致所有人都不再信任他,最后他被狼吃掉了。
有人说:“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那么我想告诉他: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在你面前唱歌(唱得很难听),她问你唱得怎么样,你说好听(一个善意的谎言)。而你的朋友就兴冲冲地跑去众人面前唱,可是众人并不会估计她的脸面,他们只会说唱得难听,而你的朋友就会接受双倍的打击,从此对音乐失去信心。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善意的谎言有时的确可以给别人带来希望,但终究还是谎言,应该审时度势,慎用之。在我们用“善意”在“欺骗”的深渊上指出一张网时,就应该想到,当这张“善意”的网被“现实”侵蚀过后,还在网上行走的人,是否会落入一个更深、更大的深渊!
莎士比亚说过:“闪光的东西,并不全部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同学们,善意的谎言可以用婉约的事实来代替。
诚信是我们的做人之本,是一个企业的兴盛之源,是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石。让我们的生命在诚心的土壤中开出美丽的鲜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诚信是“立人之本”、“治国之道”。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的诚实品质,不仅让他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并且帮助他获得了宋真宗的赞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诚信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就诚信是立人之本,这里还有一个例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一言九鼎,说话算话,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季布的诚信,使他获得了浓厚的友情,更让他获得了所有人的尊敬,所以讲诚信还让人受尊敬。
诚信不光是立人之本,也是治国之本。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张变法。当时处于战乱,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变法,商鞅下令在城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若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而人们却都不相信,没人愿意出手一试。于是商鞅把赏金提至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遵守承诺,赏了他五十金。商鞅的诚信使他获得了威信,变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站在商鞅的对立面,早商鞅四百多年的周幽王,为了博宠妃一笑,竟抛下诚信,戏耍诸侯,结果显而易见,他成了周朝最后一位皇帝,成了亡国君主。由上面这两个例子可见:商鞅“立木取信”使国家强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国家灭亡。诚信对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存亡,是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只有讲诚信的领导者,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
孔子说:“言无信而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的话虽是几千年前说的,但现在仍有积极意义。诚信对个人与国家来说都是极重要的,做人与治国都不能丢失诚信。
诚信是“立人之本”、“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