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对于商业方面的总结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商业策略。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以下是相关领域的经验总结,供参考。
倒数上去六十多年,腊月23日祭灶的前一周,北平城在万物萧条中,微微显出一点节日气氛。这不是指商家吹吹打打接连的疯狂大甩卖,不是指拍卖行也吹吹打打一个一个开张“大吉”。也不是指宣武门外小市,卖日用旧货的、悄悄换“袁大头”的,越来越多,以致显得有点拥挤;这些背后是下世的光景: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倒闭破产。没有谁这样做的时候脸上真的有笑容,心里有阳光。要过年了,把一切都提前了总要在守岁的时候给祖宗献上一点供品,给儿孙一顿饱饭吃应该是吃饺子,家里家外总该见点新。
学校正放寒假。住宿生回家的回家,投亲友的投亲友,校园顿时显得空落落的。本市的走读生却三三两两嘀咕着要干点什么。前面说的那点节日气氛,就从他们这嘀咕中来。
原来,他们正盘算着买墨汁、买红纸(砚台、毛笔是现成的),借谁家的桌椅,以便在菜市口一带街头,尽快摆起书案,写好第一批喜庆的春联,拉个绳,摆挂起来,等待第一批顾客做点临时性的笔墨小生意。
于是,过不了一两天,熙熙攘攘的菜市口街头,向阳的一边,就出现了一道新景观:一字儿排着四五个卖春联的小摊贩每隔三五十步就有一个。主人就是这伙年轻的、正读初中二三年级的中学生。
他们把手放进棉衣的袖管,尽量装得老成、正经。只是那稚嫩的脸、带点奶气的谈吐,和摊主身份有点不大相称。倒是现场写起字来有的`是一个大“福”字,有的是四个字:“招财进宝”、“新春大吉”、“恭喜发财”,有的是中楷“阖家欢乐百事遂心……”、“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等等,显得还算老道,有点令人信服。有人竟围观赞叹。生意就这么来了。
菜市口距离广安门外关厢不远,那一带多有菜农和送煤的,拉粪的、卖水的、拉杂货的,他们推着车、挑着担、赶着毛驴、马车、拉着骆驼进城卸完货,要买年货回家,都对这些学生娃所写所卖的春联大感兴趣。价钱公道,实打实,全看在眼里,所以顾客放心,生意竟不错。时常是,当天写的,当天就卖完了,以致晚上收摊以前,趁着手暖(天气十分寒冷)不得不多写些,以供明天用。
春节前三五天街上来来往往人多,是春联销售的高潮。摊主们最忙,手脸冻得通红,写了又写,还互相支援。这是些家境贫寒、功课比较好的学生。除夕晚间摊位收场的时候,盘点起来,每个人都有一笔小小的收入。有的用它补充来年的学费,有的用作春节的零花钱,有的接济家用。心情显然是好的,都有点说不出的自豪感,时或就相互打闹玩笑,那毕竟是生平挣来的第一笔钱啊。
对于未曾入世的初中生,这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展示自己,接触各类人群的一个机会。不过,当时一点也没有这个意识。只是事后感到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非常质朴。从他们所喜欢的春联你会感到,中国老百姓多么渴望世道太平,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如今终是盼到了,尽管不少人还不够富足。再过几年,会富足的,人们确信。一切都不一样了。春联的印制也早已工业化,红纸黑字的,红纸烫金字的,镶着金边的,大的,小的,方的,长的。已无须在年关将近时,受着冻,伏案街头,用手写了。日子开始过得轻松而愉快。十几岁的年轻人,从孩童起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长到这个年纪,大多是应有尽有,有些就竞相奢华,特别是城里的,有的竟以追星、比阔为尚。
“你不感到生活中少了点什么吗”?有点自知的人这样追问。
少了点什么呢?
少了的,不是虚荣奢华、浮躁巧取,而是勤和俭,而是踏踏实实下真功夫,学真知,掌握真本领。
少了的是这种精神,这种行动。
一个浮躁奢华的家庭社会也一样,是没有后劲的,那富足也是难以指望持久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最显眼的就是家家贴在大门上的春联。那鲜红鲜红的纸,或黑或金黄的刚劲、潇洒的字,花俏的装饰,平整地张贴在大门垛上是那样的耀眼。
春联是节日的标志,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人们的一种思想。
在我童年时代,家家贴的春联是自己写的。一进腊月,人们就把大红的纸买回来。这种纸一面红一面白,要比普通的红纸厚一些,红一些。用这样的纸写出来的春联,即美观,又结实。因为是过春节用,这对联也不是随便挥笔就写的,人们总要找一个毛笔字写得好,肚子里联语丰富的人来写。当时我二舅在村子里是大家的首选人物,他不但毛笔字写得好,而且写出来的春联最能表达人们的心情。一过腊月十五,外婆家总是挤满了写春联的人。只见二舅把饭桌放在炕中央,盘腿而坐,旁边的人把红纸按着自己想要写的春联的宽窄长短叠好,割开。一幅一幅的递给二舅。二舅便开始挥毫泼墨了。一整天,大家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对写好的春联评头论足,好不热闹。写好的人把春联一卷夹在腋下心满意足地回家了,没写好的人也不急,大家继续聊天等待。这时还会有没有写春联的人不断涌来,外婆家颇有点门庭若市的感觉。大家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奇闻趣谈,聊起来没完,说到开心时,一片欢笑声轰然而起。此时我和妹妹也常常挤在这里,凑热闹。小小的心窝里充满了快乐。
大年初一,人们走家串户拜年问好。也不乏会聊起一两句春联。我们小孩子最爱做的事就是读春联、背春联。每经过一家门口总会大声读一读贴在门口的春联,之后几个小伙伴还会凑在一起背春联,谈春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有理有据;“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有声有色;“大门外山清水秀,草堂内富贵荣华”淳朴中流露着美好的向往。那时春联中出现最多的词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青山秀水、花红柳绿”等。从春联中不难看出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纯美至真。
“祖国年年好,生活步步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们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好了。到了90年代春联也由原来的手写,变成了印刷品,在大街上出卖。而且要比手写的更美观一些,大家只要花几元钱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春联,不用再拥挤着去写春联了,省去的一些时间,可以做一些别的事情。记得当时最流行的春联是“在家创业业兴旺,出门求财财到手”。因为那时外出打工已悄然兴起,大部分人到外地去谋求发展,赚取钱财。只要少部分舍不得土地或者是没有外出门路的人仍然在家种地,养牧。不论外出也好,在家也罢,人们都期盼的是财业双收,所以春联也写得很有时代特征。
到了新世纪,春联变得更花俏了。印花的、烫金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地挂满商场、店铺。“发大财,走鸿运”成了人们的首选内容。人们在丰衣足食后,想追求更多的钱财。其次“平安,健康”的内容也很畅销。生活好了,好多人开始注重自己生活的质量,求平安,保健康,成了一种时尚。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春联也紧跟时代步伐,充满新时代的气息。
春联这种集文化与思想为一体的春节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毕将会赋有更新、更有时代感的内涵。
今天是书法培训班的最后一节课,老师在前段时间里一直让我们练习写春联,今天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对联还分:节日联、门联、寿联、婚联……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最多的还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为了能写出完美的春联,先在宣纸上练习一遍。蘸满了墨汁的笔尖,慢慢地、轻轻地在纸上写出“大顺大财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写完后,我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可一幅写下来,那字如鬼使神差一般,歪七扭八,我十分沮丧。可回想起董必武写的“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这句名言,我便振作起来,全神贯注重新写一幅。不一会儿,一幅端正整洁的春联诞生了!
爸爸妈妈常对我开玩笑说;“今年家里的春联就让你来写了”,我一定要趁这次机会,写出令爸妈赞不绝口的春联!
我们家平常都是大年三十贴春联,但今年由于大年二十九要回爷爷家,所以,年二十八我们就开始贴春联了。
爸爸对我说:“海彬,我们贴春联吧!”我:“好”。
涂好了胶水,我又踩在椅子上贴横批,先把横批贴在门楣上,再用手抹平,就好了。爸爸说:“你贴下联,我贴上联。”说完便拿走一幅对联,以同样的方式贴好了上联,我也贴好了下联。爸爸以为大功告成了,跑进屋,把身子一躺,打开电视,正准备看呢!我一看,大叫:“春联贴反了,不妙,不妙!”跑过来的爸爸看了一眼,便叫妈妈来帮忙,小心地换了过来。
新的对联在洁白的墙上格外美丽。
望着自己贴好的春联,心里乐呵呵的。贴春联让我明白了:做万事要专心,不容有错的道理。
星期三,我怀着紧张的心情乘车来到“阳光书画”。一路上,我腿不停地颤抖。走进教室,书法老师正在介绍今天的活动,他郑重地说道:“今天的活动人流量很大,凭购物小票换春联的人一定很多,因此大家要快点写。现在北山超市已经广播了,就等着我们去了。”
到了北山超市门口,我们摆好“文房四宝”后,便大挥笔墨。刚开始过于紧张,差点写错字。旁边围观的人流中不时传出赞叹声。
“没想到这些孩子们写得还真不错啊!”
“这副我要了!”
“是阳光书画的学生啊!”
……。
在第一副春联写完送给顾客后,才安下心来,顿时我也不紧张了。
又写了一副春联后,我突然找到了感觉,可以写得又快又好,我写了一副又一副,很快都被抢光了。
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儿活动就结束了,这次活动我一口气写完五副不同的春联,看到那些顾客笑盈盈的拿走我的作品,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参加这次写春联的活动,我的收获很大,我找到了把字写得又快又好的方法。
春节前夕,村中便开始忙着张贴春联的事情。但春联在村中是有讲究的,就是所谓的传统。无论是春联的颜色还是措辞都要遵守一定之规,否则,就会让人家看笑话,有贻笑大方的结果出现。
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资格贴春联的,那些在上一年里失去亲人的人家,比如长辈去世了,那么就要按照亲疏远近来决定是不是可以张贴春联了,最亲近的人在第一年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因为春节是喜事,而有人去世是丧事,两者毕竟是不能冲突的,否则,就成了不孝子孙了。再者,在颜色上也会有区别,亲人去世的第二年便可以张贴春联,但颜色必须是蓝色的,不能是红色的,代表着还在孝期之内,从第三年开始便可以张贴红色的春联了。但有一个地方是必须张贴蓝色春联的,那就是茅厕,村中土语叫做栏,可能“栏”与“蓝”谐音的缘故吧,在那里一定要是蓝色的,至今,我还没有看见过谁家的春联出现在茅厕上的是别的颜色的,一概是蓝色的。
光颜色还不够,在茅厕上张贴春联还有一些讲究,那就是中间一般是写“六畜兴旺”或者“牛羊成群”,而竖批一般是“春出千车粪,秋收万石粮”或者“人勤积粪多,食好养猪大”。对于这个地方人们也只能想出这些词语来形容了,因为,村中茅厕并不仅仅是厕所的功能,还在里面养猪、鸡、羊等家畜,所以,希望六畜兴旺,所以,希望也跟饲养他们有关系了。尽管,现在很多家中已经不在茅厕之中饲养这样的家畜,但春联还是在继续着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在村中,每家大门进入之后就是隐蔽墙。在这面墙上,一般来说,要张贴上“福”字。但大部分的家中都是将“福”字倒贴的。寓意很明确就是“福到”。据说,此事还是出现的明朝朱元璋的时候,他要用这个字来暗杀,于是,家家户户都张贴上“福”字,但有一家人不识字,将“福”字贴倒了。这个时候,还是马皇后出门摆平此事,说,这岂不是“福到”的意思吗?于是,从此之后,春联之中的“福”字便逐渐倒过来张贴了,包含着人们对于“福”字的珍爱之情。
每家的大门口,正对面的地方,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人们的屋子,一般都要张贴一张“出门见喜”,意思是数说,新的一年来到了,再次出门就是在新的年里,出门就能够见到喜事的来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当然,有的时候,一户人家可能很难找到张贴这个“出门见喜”的地方,有的便自己张贴在一块搬来的石头或者是砖头上,放置在自己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处。
村中还会将那些平时的公共物品上张贴上喜庆的春联,比如将石碾上张贴上“运转不息”,将机井的口上张贴上“取之不尽”,将自己家的大缸上张贴上“五谷丰登”,将自己家的交通工具上张贴上“出入平安”等,都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朴素的寓意。希望这样的春联在新的一年里真的如上面的字一样,继续执行自己的功效,发挥着应有的功能,为全村的人还是为自己家的人,春联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的机会,人们可能会觉得,字跟意在此可能会达到一致吧。
大门是一家的台面,所以大门上一般要张贴比较气派的春联。很多都是如“忠厚传家远,史书继世长”之类的,竖批也是很有特色的,如“大门外青山绿水,草堂内福寿安康”“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天地人一体同春,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将“大门”“福”“春”等字眼包含其中是大门春联的特点,因为这个地方是人们首先看到的地方,所以,一般来说是这家最好的春联所在。
寒假假期,我的书法老师张老师带我们去卖春联,迎新春。我和书法班的同学们都很激动和喜悦,大家都要准备大显身手。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活动的场地,迅速地准备好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春联纸,握起笔写了起来。
不久,一张张红色的春联就挂上了墙,吸引了许多的老人和小孩。他们一进来,就分封夸赞我们写得真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眯起了眼睛,仔细看了一会我们的对联,笑呵呵地说:“现在的小孩子真是聪明,毛笔字写得这么好!”话音刚落,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奶奶立刻就附和道:“可不是吗,以前呀经常写,现在手呀都生疏了,现在想想,真是享受啊。”我们听了大家的称赞,写得更有劲了。
我写的春联是:一年好景同春到,四季财源顺时来。横批是:人财兴旺。一位叔叔走进来,认真地看了所有的春联后,果断地买下了我写的春联。大家都围了过来,纷纷祝贺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我真的很高兴,这是我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到的28元。
然后我的同学和他的爸爸也过来捧场,他还选了我写的一副对联买了下来。他说:“这是我所有的零花钱,记得找我两块钱哦”。一句话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我知道他是开我玩笑,但是我很谢谢他对我书法的肯定。我小心翼翼地把春联卷好,郑重地交给了他。大家鼓起了掌,接着我们拿着对联合影。
这次的活动,真有意义,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长了见识,还宣传了中华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书法,把这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我要写春联啦!
在书法老师那边,老师告诉我们说:“字要写得一样大,写在圈里,回家写春联先要练习,这样字写在春联上,贴在门外才漂亮!”然后老师又说:“现在国家为了不浪费钱,银行里都不送春联了,我们已经学了差不多两年了,要亲手写春联贴在自己家门口才有意思。”
回到家里,我拿出红艳艳的纸,开始写春联。
我写春联之前心里很紧张,心里想:会不会写得很差?后来听了妈妈的鼓励,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有了自信。
我写的春联是:白雪红梅辞旧岁,和风细雨兆丰年。横批是:一元复始。
其实,最后写得还不错,得到了很多人的夸奖,我明年一定要继续努力,写得更好!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在春节写春联、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我们家也不例外。
我左挑右选,终于眼前一亮:“国富民幸福,家和万事兴”,横批是“欢度春节”。
看着眼前这幅对联,我想象着妈妈用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将它们写在中国红的对联纸上的样子,不禁浮想联翩:国家安定、强大,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联想自己之前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世界上还有好多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战火纷飞之中,人民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我们生活在安定富强的祖国怀抱里,生活是多么幸福。
当我们亲手将这幅寓意深刻的对联贴在门楹上的时候,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和我一样想:没有大国,就没有小家。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我们的小家如此幸福:爸爸妈妈相亲相爱,我快乐健康,一家人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在家里,爸爸妈妈说话有商有量,妈妈负责我学习的跟进,爸爸负责我的兴趣特长的培养,而我呢,就负责快乐成长、积极上进,用心去爱家人、爱生活。
我要珍惜这美好的一切。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在举国上下欢度春节之际,我祈愿:国更强,民更富,孩子们更幸福!
凡走进爷爷家的人,看到门上大红对联,都会啧啧称赞。听着赞扬声,我心里比吃蜜还甜,因为这副春联是我写的!
大年二十九中午我到爷爷家过春节,看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大红对联,给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爷爷拿出笔和墨汁,我嚷嚷着今年对联让我写。
回想刚放假时,妈妈教我写毛笔字,比划像木棍,字写得歪七八扭,大小不一,难看极了。我暗暗地想:今年一定要写一副漂亮的对联,但练着练着,就感到书法太单调,整天就是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既枯燥又乏味,于是就又练不下去了。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王献之练字时,练了三缸水时,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就不想写了,于是就写了一个“大”字给身为书法家的父亲王羲之看,父亲看后在“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大”字变成了“太”字。王献之的母亲看了这个“太”字后,称赞道:“我儿练了三缸水,只有这一点才像他爸。”王献之一听,脸刷地红了,一溜烟儿地跑回去又继续练,最后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听了这个故事后,我的脸火辣辣的,我为自己没有恒心而感到惭愧,我渐渐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含义。以后我自觉地练习毛笔字。有时间就拿毛笔蘸上水在黑板上写,练,让妈妈给以指点,哪个字写得好看了就在它的基础上追求更好,哪个字不漂亮,就找出不足改进,越练越有自信。
“哈哈……“满屋子的笑声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3.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4.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
5.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
6.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
7.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横批:春风化雨。
8.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民泰国安。
9.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
10.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
11.新春事事如意,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
12.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13.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
14.去山川齐秀丽,喜来桃里共芬芳。横批:新年大吉。
15.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16.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
17.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
18.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19.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20.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在这欢庆的日子里,贴春联当然不可以错过啦!最值得高兴的是今年的春联是我和弟弟写的。
贴春联之前首先要把旧的铲去,所以大人们都开始铲了,我也想铲,于是我拿了一把铲子开铲了,可铲了一会儿就不好铲了,而且要用很大的'力气,我看了看爸爸已经铲到最后一扇门了,我还有两扇门哩,于是我去请教爸爸,原来要先用水在上面刷一下,稍等片刻再铲。我也先用水刷一下再铲,真的容易多了,不用半天工夫我就铲好了。
开始贴春联了,我也拿了两副春联,我先把浆糊涂在春联的背面,然后爬上了凳子,但还是够不着,我便踮起脚尖,又害怕自己重心不稳从凳子上掉下来。唉!看别人贴真容易,自己贴可难了,好不容易贴了上去,下来一看,活像一条大红蛇爬在门上大睡,自己都被这景象逗得哈哈大笑,爸爸见我贴成这个样子,重新把这幅对联撕了下来,手把手地教我。看了爸爸的示范,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第二幅,在后面涂上浆糊,爬上凳子,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两只角用两只手抓着,之后使它与门的上框线平行,然后再往下一捋就好了,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情不自禁的念起了对联:“上联:春色大文章,下联:泰平真富贵,横批:学贵有恒。”
贴春联是春节的习俗,它祝愿所有人民: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我真希望下一个春节早点到来。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大清早,爸爸妈妈把我从被窝里叫了出来。让我写“福”字,我可没有写毛笔字的天赋,只好硬着头皮下床了。
我来到书桌,爸爸妈妈把文房四宝都准备好了。我只好拿起毛笔,写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福’字,连我自己都认为这个字太难看了。我心想:没事,只要自己多写几遍,就能写好了。我便拿起毛笔,沾沾墨水,一边一笔一划的写好,一边念叨着笔顺。一个又一个“福”字在我眼前出现,过了很长时间,我终于写出了一个像样的“福”字,我便认为机不可失,便多写几个“福”字,以防下次再写,害得我觉都没睡好。我写完后,把毛笔放好,大喊:“写好了!”爸爸妈妈连忙扔下手下的活,跑到我这里来。妈妈一看我写的“福”字,说:“写的不错!下次再写好一点,就更好啦!”爸爸看了,说:“嗯,不错。”在父母称赞声中我们要开始贴春联了。
妈妈已经准备好了贴“福”字用的胶水,爸爸也准备好了小板凳(门有点高),看来万事具备,只欠我这个东风了。我拿着“福”字,站在小板凳上,把“福”字贴了上去,贴完一个,我们又来到门口去贴。来到门口,我踩上小板凳,把“福”字贴上去,刚准备下来,谁知,刮了一阵大风,那张“福”竟飘到我脸上,爸爸妈妈哈哈大笑,我连忙把它拿下来,贴好。大功告成了!
过新年的趣事真是多,贴“福”字给我们一家子带来了这么多欢乐。
也似乎变得年轻多了,他们笑呵呵的在广场敲锣打鼓,热闹极了!孩童呢?他(她)们那活泼天真烂漫的身影早己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在大街小巷你总会听到礼炮那“啪……啪”的声音,那是烟花美丽的化身。“过年了!过年了”,人们不断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我在春节期间哪儿也没去,可是我却接触到春联并欣赏了许多美妙的春联。
大年初二,当了多年教师的姐姐来我家,特意送给我一副春联: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如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姐姐问我:“你懂得这副春联的意思吗?”“我…我不太懂。”姐姐便饶有兴趣地给我讲解开了:“春联构思精妙、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寓意很深,能使人得到启发和教育。春联又很有文采,可以当作诗来欣赏。有些好的春联真可以说是一字千金呢!”接着姐姐又对送给我的这副春联作了分析。
凭着姐姐的指点,我开始对周围人家的春联品味起来。我家东门一户做生意的人家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我很喜欢这副春联,他通俗易懂,对仗工整,而且符合生意人的愿望。
我又看见一所小学的门上贴着:
进校如登山欲上最高层一游须得登峰造极。
求学似观海能从至深处着想不难究委穷源。
我不太理解这副对联的意思,便把它抄下来问姐姐,姐姐的解释,使我懂得这副对联意思是说:在学习上,绝不能自满,不能浅尝,要精益求精,要有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姐姐又说“这副对联寓意虽深,但是对仗不工,用字不雅,‘一游’和‘着想’不对称,‘一’字需要和其他数字相对。”听了姐姐的讲解,我茅塞顿开,原来春联还有这么高的要求啊!
有了新的积累,凭着渐渐浓厚的兴趣,我又寻到一位私营企业家的大门上贴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冢庆有余。
我非常赞赏这副春联所包含的寓意,他既是对一个家庭的品德修养所作出的要求,又是对未来家庭生活的祝愿——年年喜庆,丰富有余。
啊!多么美妙的春联,它充裕着浓烈的时代气息,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祝愿,表现了老百姓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我在姐姐的指导下,既提高了文学水平,又从中听到了世界前进的足音。
童年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淡忘了,但一件有趣的事我却记忆犹新。
至今,大人们还拿来逗我呢!
那是我六岁时的腊月二十八。我们这里有句俗语“二十八,贴花花。”意思是过年要贴年画儿、贴对联。
一大早,父亲就把春联写好了,让妈妈把浆糊打好,准备贴。我一听贴春联,真是鞋底长草,荒(慌)了脚了。我拿着春联,自作聪明地要去贴。爸爸说:“你不识字怎么贴?”我说:“你给我说说每一张贴在什么地方,我学着贴。”门框上的、门板上的有妈妈贴,灶屋、牛槽、猪圈、厕所等低处有我来贴。
这一张贴在什么地方,那一副贴在什么地方,爸爸手把手教我。我兴冲冲地拿上了对联就去贴。贴完以后,我兴高采烈地拉着爸爸让他去看。他一看,大惊失色,又好气又好笑地说:“过新年,让全家过一个欢快、祥和、幸福平安年,你倒好,把咱一家人当牲口了!”“什么牲口?”我不解地问。“你把‘槽头兴旺’贴在了锅台上了,把‘小心灯火’贴在了牛槽上,我们不是牲口是什么?”
这件荒唐、有趣的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懂装懂会闹出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