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通用9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和思维启发的过程,可以培养读者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9.注意审视自己的阅读心态和偏好,保持客观、公正的评论态度。以下是一些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的读后感,内容丰富多彩,可供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一
今晚终于把《伤逝》这部小说看完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和收获。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终得到的是凄惨的结局。在小说之中,有两个细节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当时,是新旧思想激荡的时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是也还是没能摆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他们在新与旧之间痛苦的挣扎着。从这种角度看,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先生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他的用意也在于告诫青年,五四运动退潮之后的封建黑暗依然严重,要迎来中国社会的新光明,任务依然艰重!同志仍需努力!
另外,这部《伤逝》是鲁迅先生的唯一一部爱情题材的小说,虽然没有甜言蜜语的描绘,只是个人手记式的叙述,但是从中,我似乎可以看到坚毅斗士鲁迅的柔情一面。鲁迅的横眉令人印象深刻,这难得一见的柔情,也是一件深刻的印象。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二
《伤逝》是鲁迅的唯一一部爱情小说,很多人用传记考证式把涓生等同于鲁迅,把这篇小说当作鲁迅的爱情研究,其实是片面的。在这篇小说中可以看到影子但不能等同,可以说现实是个引子,他点燃了写作这篇小说的灵感,是心理想象的投射。
可悲可叹的境地,两个尚未长大却自认成人的孩子在过家家,用自己稚嫩甚至自大的目光去生活,不料残酷的生活给他们下了一个接着另一个的下马威,他们来不及反应就被打趴下。
1、当局者迷,时局中的“近视眼”
第一,并未认识到物质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当结局已定,悲剧收场,他才说出。
第二,尚未分清恋爱与婚姻的不同,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冲动下的遗恨。
在这里我们想要分析的是,涓生与子君是否是“真爱”,还是两个对新生活向往的年青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因为彼此同是旧环境下的反抗者才抱团取暖的吗?文中,涓生对子君最热烈的爱是子君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的权利!”,而后涓生却连当初求爱的场景都遗忘模糊,“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间回想,早只剩了一些片断片了。”甚至想要忘却,因为他觉得“可笑,甚而至于可鄙的”。只有子君“她却是什么都记得”“能够滔滔背诵”。
第三,自高自大,忽略生活环境与自身抗压、独立生活的能力。
琐事对人的影响,战士如鲁迅也为琐事所烦恼。
虚空(会馆)——真实(初在一块)——虚假(发现真实后)——虚空(会馆)
“我离开吉兆胡同,也不单是为了房主人们和他家女工的冷眼,大半就是为着这阿随。”当初嫌弃阿随,想要丢弃他如今又“为这阿随”,可谓是讽刺之至。
2、自私的大男子主义,性别不平等下男女结局的不同
责任心的缺失与勇气的消弭,生活在自己构筑的空中楼阁中,面对理想破灭只有抱怨、发牢骚、推卸责任的份。虚假的爱、泡沫的理想对憧憬新生活的女性的吸引力。子君只是他寻找新生活,满足自己对理想追求的一个物品,只是他为了反抗旧势力而寻求的支持队友,没用便扔掉,可以说涓生是一个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失败的模仿者,他照着葫芦画了个瓢。但是他却让子君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宣告他的失败。
“我要遗忘,我为自己”“向着新生活,跨进第一步去,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尝试失败后,潇洒走人,进行下一步的求生。手记体,发声的只能是涓生,而子君已逝,只能是一个无法言说的弱者。
3、叙事结构的不同,导致文本解读的模糊性
“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还是一个空虚,面对这空虚并未自觉。”由于手记体的特殊性,陈述内容是作者站在涓生的立场上说的,因此不可避免会夹杂作者的价值观与价值判断,或者说这也是手记体的魅力之一,作者在塑造涓生形象,模仿涓生语气,再现当时情景的目的就是借涓生之手表达己之思想,但是这样做并非是涓生的一人叙述维度,因此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涓生”男青年形象可能会有所不同。
4、真我与假我的对话——懦弱者的自我申辩
文章不只是涓生与子君的矛盾,更是涓生与涓生的矛盾,很多时候他是在与自己对话,是在自己开导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回忆自己。这种自掐状态正是他逃避责任、辩白的心理源泉。
5、新人旧人交替不明,人性的弱点最终胜利
《伤逝》很深刻的体现了一个人的矛盾与复杂之处,涓生与子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变成了“半旧半新”(旧在此处不是贬义词)的不完全纯一文化人。因此很多时候的矛盾体现在中西文化思想的博弈、交融。“新涓生”讨厌“旧子君”,而涓生自己也没跳出旧文化影星,“新子君”又对“旧涓生”失望。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错,而是人无法抵抗的不可抗因素。
普通个体在巨大的时代中多么的力不从心,被时代裹挟,苦苦挣扎,很多时候谁不在伤逝呢,为自己,也为自己爱的人。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三
鲁迅先生的小说,自高中到现在,约摸算来,不知不觉,已经读过四五本了。而印象极深、爱不释手的还是《伤逝》。故而,《伤逝》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又一次读了两遍。
深夜,适合读书,亦适合写文。出于对《伤逝》的爱,我罢了日常的缠身规律,定要停下来,挤出点宝贵的时间来,写点什么。鲁迅先生的《伤逝》出于《彷徨》小说集,也是唯一鲁迅先生以第一人称自述爱情的小说。鲁迅先生的诸多小说,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指鹿为马,自然不能浮于表面来看,更多的要深入,深入到每一个人物角色的性格与骨子里,更要深入那个鲁迅先生默然写作的夜晚。
第一次看《伤逝》的时候是可怜子君,恨涓生。而现在第二次看是恨涓生也为涓生悲痛,对子君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首先,暂且不论古代,因为那时候制度与现代不同。论《伤逝》中的涓生,这个人就是典型软弱无能文人的代表,譬如《都挺好》中的苏明哲。可以妻子隐忍着因他而来的现实的苦痛与重担,若相反,这个男的恐怕要投降现实生活,当一个逃兵,带着悔恨和谎言过一辈子。
在无能的男人看来,生活难过了,永远是因为有一个累赘老婆。这就是无能男的本质,推卸责任,没有担当的意识和勇于牺牲的精神,自私、懦弱。其次,子君身为一个思想意识觉醒者,最后沦为家庭主妇,也难免带有女性自身的局限。《伤逝》中的子君就是典型的依附性的被奴化的女性。
面对现实生活的茶米油盐酱醋贵,她带着传统官僚作风的旧习,有大胆追求婚姻爱情的勇气,却缺少思路和行动。她的行动便是嫁给自己想嫁的男人,而结婚之后却仍旧归属并安于家庭主妇的附属地位。家庭已经频频经济危机,还不知道走出家庭赚钱维持经济,最后还是只靠涓生这样的男性,即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加上子君带有市侩妇女的习气,与邻居盲目攀比,斤斤计较,不顾生活现实水平,太理想主义,想的太好,做的太少。
再者,子君,沉沦于生活的琐碎,没有个人独立的思想与生活,整天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忙碌,自然与文人涓生越走越远。文人写作,不喜嘈杂,她还养鸡,并不顾涓生的工作而打扰他。
最后涓生说出分手之后,她因为无法承受对男性依赖和附属的自我奴化的境地,思想狭隘,走向绝境,选择自杀,也不无愚蠢,带有典型女性软弱、奴性特征。圈子太小,爱好太少,沉湎于双方的爱情,自然思想空虚寂寞,依赖性强。
女性要想独立起来,必然要像男人一样,实现经济独立,有了自身的地位的提高,进而到思想的独立、人格的独立,才不致于像子君那般脆弱不堪。被一个男人抛弃就要死要活的,真是没有自我价值。
更不该为了爱情舍生忘死,而该有自己的事业,这个事业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人,这样谁也无法威胁和动摇自身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四
《伤逝》,作者鲁迅,故事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感情故事。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我”,这是文章的开篇词。男青年涓生爱着女青年子君,在他们相爱的初期,同居之前,他是十分爱着子君的。“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在一齐时,他俩热烈的交谈着:“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可是,同居后不久,子君操持着家务,“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由此可见,子君是一心一意的过日子,操持的家务,为涓生计算着柴米油盐,煮饭洗衣。可涓生觉得没有思想的交流了,开始不快活起来了。不久,涓生失业了,“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着很深的影响”。
日子过得艰难了,人也起变化了,把子君养的油鸡吃了,不久,养的狗阿随也无力伺养了,放了生。“我一回寓,觉得又清静得多多了;但子君的凄惨的神色,却使我很吃惊”。涓生非但不去安慰子君,反而开始嫌弃子君了。“(我)此刻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
之后涓生不管子君,找到个烧着火炉的免费的图书馆里看书、度日,“我最终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同时,嫌弃着子君:“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明白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明白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就是嫌弃呗!“说出我的意见和主张来: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能够毫无挂念地做事……”。“子君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子君随她父亲走了,不久,传来子君死了的消息。
这篇故事看得我很是生气,给我的感觉涓生就是一个负心汉!相恋是完美的,他是如何的期待、盼望着子君的到来,那么热烈的交谈。同居后,生活里就主要是柴米油盐了,女人这样的为你做,照顾着你,正是因为爱着你呀!不然,谁愿意做这些粗活?玩、享乐谁还不会吗?可这男人看不到,吃饱喝足了,就需要精神上的交流。没错,但这是建立在你吃饱喝足的基础上啊!饿着肚子的时候你需要什么呢?很鄙视这男人,他自私,狭隘,只明白自我,看不到别人为他所做。
在文章的最终,涓生后悔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我甚至不相信涓生的忏悔,觉得人性难移。同时,也认为后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错了就是错了,害人害己而已。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五
鲁迅借用涓生的口吻说了一个痛心的爱情悲剧。
一个呼喊自主决定,无所畏惧的独立女性,最终葬送在自己背弃家庭和世俗舆论所追寻的美好爱情里。
我觉得鲁迅对爱情的思考,对婚姻的思考,对女性在婚姻里独立问题的思考,真真是很有深度的,我服气这洞察力。
鲁迅惜墨如金,这个故事如果换做别的作家,可能会写成一个大长篇,我服气他的笔力。虽然很短,但里面已经放进很多细节,足够把故事细腻地交代完全。
虽然是小说,但我完全不怀疑其真实性,这就像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涓生在子君死后对他们爱情展开回顾和思考,在书写中,他仿佛看懂了子君,看到了自己,也看清了悲剧的原因。
对于悲剧的发生,涓生是有责任的,虽说爱情本就脆弱,涓生也是受害者,但是读到涓生从男性视角对女性独立和自我追求上过于理性的高要求,我感到愤怒可气,我气这种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男人的冰冷无情,气他看不到在同居关系里的女性,往往本能地把照顾生活放在自我追求之上,所以才显得如此不求上进。尽管同居前的子君独立自强,思想前卫不顾世俗眼光,但是一切勇敢的来源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拥有爱情,因为有涓生。当生活的压力和琐碎把爱情消磨殆尽,子君当然会怯弱。涓生当初看不见这些,还冷冷的气愤和暗笑子君曾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还是个空虚,看得我心里冰凉。
通篇读完,看到涓生对往事细腻的回顾和忏悔,这时的他分明又是懂得的。涓生迟来的领悟让我感到心疼又遗憾,我想很多男人都不明白为何一段美好的感情会走到荒芜,涓生看到了。可他已不能做什么,他的生活还要继续,他要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他能做的也只有写下悔恨和悲哀,忘记自己忘记子君,用遗忘和说谎前行。
男人和女人脑子里装的不是一个事,更何况人的个性有别,所以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伴侣。爱情易碎,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女性在婚姻中要独立,不愿妥协的勇敢固然震动灵魂,但是主动放弃金钱和社会地位只会让你的勇气在怂恿你离家出走之后无路可去。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六
作为鲁迅先生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伤逝》,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感染着,甚至郁闷着广大的读者。当然,我也毫不例外。“伤逝”伤为何,逝又为何?一直令我大惑不解,然而《伤逝》有一个副标题,叫“涓生的手迹”。从中也许可以窥见些端倪。鲁迅先生这一名篇,别具一格,深奥难懂,运用了“手记”的手法,笔触艺术而细腻,让人难以企及。只是精剪些浮浅的心得,感受大家的魅力。
一篇文章的成功,细节描写异常重要。《伤逝》真实而细致的细节,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可见作者极高的文学造诣。
小说写得极其平常,即便在写其二人热恋到分手的过程也未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也许失业算),那些家常里短,那些“油鸡们”和“叭儿狗”,那些夫妻之间的眼神,姿态,动作,那些……这些微妙而闪光的细节,都很好的服务于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当涓生向子君表达爱慕之时,子君的眼神被刻画得如此传神。进而,将子君这一整体形象活脱而出,娇人,可怜,淋漓尽致。
破屋,板床,半枯的槐树和紫藤,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数句白描,将涓生那丝异样的空虚和寂寞跃然纸上。这意味深长的细节给人以难以忘怀的铭记。
独到的人物构建和新颖的开头,使小说陡增艺术魅力和思想效果。
小说人物性格内容极其生动复杂,无论是涓生还是子君,都有着剖析不尽的深度内容,其中一点本人认为尤其值得关注。涓生那种天马行空的畅想让人颇感疑惑,但在其面对失业的巨大(这只是本人强加于他的定语)打击后想法如何更应深度探析。
“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着很深的影响。”这一想法在读者想来是何等的荒唐,这原本是用来维持生计的“饭碗”,他却视之“极微末的小事情”,可见涓生对社会现实的懵懂,他的过于天真。从而延伸到对于冲破封建的藩篱靠自己微薄之力更见可笑。这种独到的人物构建逐渐揭开思想的实质,寓意深刻。
小说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奠定整篇小说基调的关键句。《伤逝》却用了一个惯常作结的句子做了开头,可谓是巧具匠心。“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然而就是这样寥寥数字就奠定了文章的情调,读者便意会于心,同时营造出别样的意境和氛围,仿佛拉着读者去观览一个凄然的故事。
思想深刻,发人深省。一篇小说,对其的思想解读往往是最深刻,最丰富的。我觉得,也许我的观点是不够全面,失之浮浅的。所以,只是在分析一下作品诞生的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后做出的一个简单的理解。
对于基于“眼光只局囿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甜蜜,失去了社会解放的大目标,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随之失去附丽,终于导致无可挽回的悲剧”的解读之下,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小说揭示了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的软弱性,局限性与妥协性。鲁迅先生甚至否定了个性解放,反对那个窒息新生事物繁衍的黑暗社会,极力倡导寻求社会的解放。这更是小说深刻内涵。同时笔调哀怨感人,直烙人心。
探索着这一斑驳的手迹,浩淼而深刻,我只得在其表面涉猎些锱铢。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七
孤身枯坐,会议往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哦意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生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实际上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而开的活路;我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颓唐的多。
——题记
鲁迅主张:“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涓生和子君,虽然生在民国,但依然被封建礼教所压迫和束缚着,他们为了真理,勇敢的去反抗了。
涓生爱子君,仗着她逃出寂静和空虚,他们作为热血青年,不顾胞叔和鲶鱼须为代表的反对,毅然的真爱,子君就是涓生的缪斯女神,涓生就是子君的真命天子,他们期望着感情的美轮美奂,共同去打造感情的丰碑,他们相信彼此的坚守,他们坚信着感情的无坚不摧。
“我是我自我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愿意经过感情把自我的心灵和肉体,不自我的一切一切献给涓生。她只明白,花瓣的美丽,也许蜜蜂蝴蝶干涉不了。但它总要有花萼的承托。梦想是伟大的,然岁月也是无情的,精神的充实和灵魂的向往总须有物质的供给,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涓生对感情的大无畏,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胆怯或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没有瓜藤,瓜怎样可能长大,在感情面前,涓生做的那么激进。明心地明白,感情必须时时的更新,生长,创造,然他们却想努力地凝固那一段安宁和幸福。
如果用花朵和果实来比喻感情和婚姻。花朵是很完美的,玲珑,美丽,灿烂与喜悦,让人视觉、味觉上如痴如醉,那梦想般的美丽,成为人生中一道光环般的风景。花而实,感情诞生出婚姻,果实没有花朵那种绚丽,它承载着实实在在的职责,他已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无无限追求,更有了职责的承担。
涓生和子君的杯具,留给我们的是遗憾和心寒,那样的时代,不管是谁的生活,都是一场苦难。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八
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选自他的小说选《彷徨》,是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后的青年普遍关心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伤逝》写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恋爱以及其破灭过程。
小说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来描写两人曾经的热烈的爱情和最后爱情破灭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冲破了重重的障碍,最后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爱情和所谓的自由,然后在处处受到排挤的封建社会现实面前,这两个知识分子并不能仅仅依靠他们的勇气和“盲目的爱”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对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和两个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点,使得两人越走越远,最终出现了“所谓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对子君的爱情消失了。
事实上,涓生爱上的是他眼中的那个勇敢的、果断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从这样的“分明的、坚决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国女性的希望,这样的“轻飘飘”的爱是很不牢靠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么虚幻,还夹杂着不安,一旦生活起来,幻想破灭,爱情也随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爱着涓生,所以她能够为了爱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个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这样而已,面对涓生的变化和生活的压力,她渐渐的不安起来,以至于用不停的“考验”来给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后到底还是对她说了爱情的“消失”,这对于子君来说就是希望的幻灭,最终子君被父亲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要去寻找新的出路,可是,并不成熟的他面对着黑暗的社会,也只能是摸索着前进,他对于子君的去世感到强烈的自责和悔恨、悲哀,小说的最后写到“我向着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虽然所说的是,他不想面对黑暗,只想用遗忘和谎言来掩盖,不让自己的真实露出来,事实上却是对于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控诉。
小说一如鲁迅的一贯作风,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的问题,在黑暗社会中,恋爱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鲁迅《伤逝》读后感250字篇九
作为鲁迅唯一的一篇单纯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涓生绝对不如子君勇敢和热烈,但他比子君更能经受失业的打击,比子君看到更广的人生意义。最后他们的爱情慢慢变淡,最终走向失败。
最初,子君追求爱情并取得了的胜利。子君是有一个进步倾向的女性,她对封建社会的蔑视,足以证明她比同时代的女性更勇敢和坚决。她大胆地追求爱情,特别是震撼人心的那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呼声,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她对封建社会的蔑视,足以证明她比同时代的女性更勇敢和坚决。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婚姻幸福生活,子君果断地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和涓生租屋同居。她对那“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于她能算什么东西呢?”她对所有的讥笑,猥亵和轻蔑都无所谓,反而“目不邪视地骄傲到走了,没有看见”。这是对封建思想的蔑视与否定,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背叛和挑战;这是女性争取婚姻自主行为的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妇女寻求解放迈出的真正的第一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在那个封建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时代,子君喊出这样的呼声,无疑是石破天惊的。
刚开始时,涓生和子君是相爱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确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我的心宁帖了,默默地相视片刻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女子好奇的光泽。”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涓生和子君是相爱的。
然而他们刚尝到爱情胜利的喜悦,随后就陷入了婚姻失败的痛苦中了。“……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所谓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他们的婚姻为什么会走向衰败?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爱情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更高的目标。
另外,由于子君还是一个“爱情至上”者,因此,当涓生宣布不爱她的时候,她的精神也就由此完全崩溃了。 “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出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她已经懦弱到只能依存涓生而生,涓生成了她所有依靠的一切,而丢失了原来属于她的自我。一旦失去了涓生的爱,就陷入了绝境。自以为了解而实际上并不了解的男女相结合,并招致全社会的冷眼、排挤,以至最后的分手也是必然的了。而子君在“无爱的天堂死灭了”,这一“无爱”中给予她致命一击的也正是涓生之“无爱”,使她所依赖的“爱情至上”的破灭。
子君作为一个追求解放却又最终失败的女性,其爱情的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她作为女性而固有的思想、性格的缺陷。
子君的悲剧,主观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最初反抗家庭专制的斗争中,她表现出是一个勇气可嘉的冲破旧礼教樊笼的新女性,但她所有行动的根本依据仍然是旧式道德和旧式社会依据。
子君的悲剧源于自身“未褪尽旧思想”和依赖性;她死于自己的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子君的“怯弱”,当然还有涓生的自私,是最终导致他们分手,不能抵御外来迫害,度过难关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两个人同居之后,他们的性格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随即自己的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子君悲剧的根源是时代悲剧,即子君所在的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社会背景,从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诸方面决定了子君的悲剧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缩影。
(1)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茅盾在1927年时就曾指出:“主人公的幻想终于破灭,幸运的恶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压迫。”在涓生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样没有钱,鲁迅也没办法去日本留学;更没办法写出好的文章来;没有钱,鲁迅也没办法和许广平维持那个可爱的家。所以涓生和子君也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然刚开始是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迫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在经济困顿上,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当涓生被局里开除了的时候,子君的第一反映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于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写写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2)残酷的封建礼教制度,也是产生子君的悲剧的最根本原因。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发展。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发展。涓生的失业,说到底一句就是那些“卫道士” 们在压制着涓生。“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了!“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连自己的侄女的不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记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时候,“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托词拒绝”。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人们是看不惯,也看不起那些自把自为的“叛逆者”的,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礼教这两个字,而没有爱情两个字!
最后,当子君无奈回到娘家后,封建势力继续对她施以“威严”、“冷眼”,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那是吃人的社会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会就不会让她有机会“改正”的了,即使你有更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也会有给它吃掉的危险。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 “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就连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
其实鲁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为了和许广平同居,为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只有离开了北京,作为一个战士的鲁迅尚且要里开,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那个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想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