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公路重点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行为,保证公路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我厅组织制订了《山东省公路重点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并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省厅。
山东省公路重点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重点工程(以下称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行为,保证公路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交通运输部或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的设计变更,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或者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设计变更可不再另行单独履行报批手续:
(一)技术设计阶段相对已批复初步设计发生了设计变更,若设计变更事项审批部门为项目法人或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且技术设计文件审批部门也为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2 时,所发生设计变更可在技术设计文件审批时一并予以确认;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对已批复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发生了设计变更,若设计变更事项审批部门为项目法人或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且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部门也为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时,所发生设计变更可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时一并予以确认。
第三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活动的监督管理。
设计变更活动应当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第四条 项目法人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加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管理,保证合理设计周期,达到要求设计深度,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以减少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应当坚持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安全节约、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提出设计变更:
(一)在保证原设计标准前提下,可降低投资或节约用地的;
(二)在保证原设计标准前提下,不增加投资或增加投资较少,但能解决特殊技术问题,或能明显缩短建设工期的;
(三)虽原设计可行,但存在较大优化余地的;
(四)由于水利、工矿、文物、城建、电力、电信、铁路、环保、消防等方面原因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必须变更 设计方案的;
(五)虽增加部分投资,但有利于改善行车和使用条件,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后期养护维修费用的;
(六)属于其他特殊情况的。
第五条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一)路线方案调整连续长度10公里以上的;
(二)特大桥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三)特长隧道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
(四)互通式立交数量发生变化的;
(五)收费方式及站点位臵、规模发生变化的;
(六)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2公里以上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连接线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三)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四)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五)隧道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六)互通式立交的位臵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七)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八)监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
(九)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十)单个合同段内的单项变更投资变化超过200万元且相同类型变更累计投资变化超过500万元的,或单个合同段内单项变更投资变化超过200万元且整个项目相同类型变更累计投资变化超过1000万元的;
(十一)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臵方案发生变化,且投资变化满足本条第三款第(十)项规定的;
(十二)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
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他设计变更。
第六条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进行审批。除紧急抢险工程及其他特殊规定外,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变更已批准的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规避设计变更审批程序。
第七条 交通运输部批准初步设计的项目,重大设计变更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交通运输部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
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初步设计的项目,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均由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法人负责审批。
第八条 项目法人应加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建立健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台帐,定期对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汇总,并于每季度最后月份的25日前,将汇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加建设单位均可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建议,项目法人也可直接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建议。
设计变更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详细说明变更原因。
设计变更建议提出后,应征求项目原勘察设计单位意见;由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建议,应经监理单位调查核实,且出具书面意见。
第十条 项目法人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有关单位对设计变更建议进行调查核实并经专家审查论证。
项目法人应出具设计变更书面调查核实结论或者审查论证报告,参加调查核实或审查论证的所有人员及被邀请专家均应在调查核实结论或者审查论证报告上签字,对结论和报告内容负责。
第十一条 设计变更建议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征得有关单位书面同意后,方可组织开展设计变更的初步方案设计(含估算造价),并将设计变更资料报项目法人。
一般设计变更建议由项目法人根据调查核实结论或审查论证报告,确定是否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
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建议经调查核实或审查论证同意后,项目法人应向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计变更申请书。包括拟申请设计变更的公路项目名称、基本概况、原勘察设计单位名称、原勘察设计情况、存在问题;设计变更的变更类别、变更原因、主要内容和拟解决主要问题;
(二)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意见、监理单位调查核实书面意见、项目法人书面调查核实结论或审查论证报告;
(三)设计变更的初步方案设计(含估算造价);
(四)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开展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工作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 项目法人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方案设计(含估算造价),组织编制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并可对初步方案设计中已确认相关内容先行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应由项目原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后,项目法人也可依法选择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并对勘察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 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及时组织审批或报批工作。
一般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由项目法人在15日内完成审批工作。
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由项目法人在15日内组织完成初步审查和修改完善工作,并报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自受理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批、备案或转报工作。
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须组织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之内。
若设计变更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不一致时,应征得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部门同意。
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报送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计变更有关建议书、申请书、调查核实结论、审查论证报告、专家论证意见等资料;
(二)设计变更说明;
(三)设计变更勘察设计文件初审意见及相关资料;
(四)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图纸及原设计相应图纸;
(五)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清单和细目概、预算文件。
第十六条 对紧急抢险的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可先进行紧急抢险处理,同时按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并附相关影像资料说明紧急抢险的情形。
第十七条 设计变更工程施工原则上由原施工单位承担。原施工单位不具备承担设计变更工程相应资质等级条件的,项目法人应按照招标投标有关规定另行确定施工单位。
第十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时,工程费用应按照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等有关规定及项目合同文件进行核定。
第十九条 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过失,引起设计变更并且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应承担设计变更造成的损失和相关责任。
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等费用变化,按照有关合同约定执行。
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的项目建设管理费、征地拆迁费等费用变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经过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纳入决算;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不得纳入决算。
第二十一条 设计变更审批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设计变更文件的,由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设计变更审查人员在设计变更审查、批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项目法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暂停项目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
(二)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肢解规避审批的;
(三)未经审查批准或审查不合格,擅自实施设计变更的。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不按照批准设计变更文件施工的,项目法人应责令其改正;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 质量标准的,项目法人应责令其返工修理,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项目法人应按照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建议有关部门予以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与交通运输部现行规定相抵触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山东省交通厅公路重点项目变更设计审批管理暂行规定》(鲁交规划〔2004〕49号)同时废止。
湖北省公路路政长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巩固路政管理成果,提高路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切实维护公路路权,保护公路路产,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长效管理是路政管理机构为充分发挥职能,完成任务,实现目标,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使各项路政管理工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包括队伍管理制度和各项路政管理工作制度。
第三条 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应制定录用、培训、考核考评、监督管理、奖惩等制度。
第四条 下列路政管理工作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集中整治后的公路集镇过境路段的管理;
2、公路违法建筑的控制与管理;
3、超限运输车辆的治理;
4、占道堆物、乱停乱放等管理;
5、挖掘、占利用公路管理;
6、埋设、穿(跨)越公路管线管理;
7、非交通标志牌管理;
8、公路平交道口管理;
9、公路林木管理;
10、公路施工、养护作业现场的交通管理。
11、其他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的管理。
第五条 建立长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有:
1、行政方法。依靠政府,依靠部门配合,建立政府序列的领导小组及路政网络,依靠政府发布命令、颁发规定、通知等加强路政管理。
2、经济方法。从路政管理经费计划安排中予以倾斜。
3、依法管理方法。严格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4、宣传教育方法。建立宣传制度,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公路法律、法规,形成公民自觉遵守公路法律法规的自觉行为。
5、目标责任管理方法。确立合理的管理目标,公路路政管理机构争取乡镇政府支持,与乡镇协商,签订路政管理目标责任书,乡镇政府与公路沿线村组、个人订立路政目标责任书。
第六条 建立长效管理的考核办法。制订考核标准,做好日常考评记录,分项记分,综合评定,根据考评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办法。
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超限运输管理,维护公路完好,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湖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省境内从事公路超限运输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超限标准)本办法所称公路超限运输,是指轴载、总质量、车辆外廓尺寸超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超过交通标志标明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第四条(工作原则)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工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经费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第六条(职能分工)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公路超限运输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公路超限运输工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公路超限运输的监督检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公安、经济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国土资源、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综合管理
第七条(综合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运输、公安、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对货物装载单位进行综合管理,防止车辆超限装载。
第八条(号牌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登记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对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辆不予登记和发放车辆号牌,并将相关信息抄告当地经济信息化和质监部门。
第九条(数据标定)车辆生产企业制造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标准规定,并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标定车辆的技术数据,严禁虚假标定。车辆生产、销售企业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规定的车辆。经济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车辆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改装检查)工商部门应当依法查处非法拼装、改装汽车及非法买卖拼装、改装汽车行为,依法取缔非法拼装、改装汽车企业。
第十一条(质量监管)质监部门应当对治超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依法实施计量检定;定期公布经整治验收合格的承压类汽车罐车充装站单位名单;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和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第十二条(安全监管)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的安全监管,严禁超载、混装;对因公路超限超载发生的特别重大的伤亡事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第十三条(源头治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道路运输货物装载场(站)检查,逐步推行对重要货物装卸点、厂矿企业以及蔬菜基地等源头地点的执法人员派驻制度,加强货物装载源头环节监管。
第十四条(登记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及从业人员信息系统及信誉档案,登记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和企业等信息,建立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第三章 车辆通行
第十五条(超限标志)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在公路交叉路口、桥梁、隧道、渡口等处,设置限载、限高、限宽、限长的标志。
第十六条(许可权限)超限运输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上行驶。超过公路、桥涵、隧道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承运人应当按下列规定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超限运输的,由途经公路沿线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审批,必要时可转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协调。
(二)跨地(市)行政区域进行超限运输的,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三)在本地(市、县)行政区域内进行超限运输的,由地(市、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前款所指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包括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车辆、轮式、履带等专用机械车辆及其他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
第十七条(许可程序)当事人申请超限运输许可时,应当按照审批权限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除可以当场作出许可决定外,公路管理机构应在受理后20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第十八条(许可限制)申请超限运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车辆总质量超过车辆行驶证核定载质量;
(二)车辆轴载质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三)车辆高、宽、长超过公路、桥梁、隧道技术标准;
(四)行驶路线经过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和技术状况低于三类的桥梁;
(五)车辆存在非法改装、拼装或大吨小标等行为。
第十九条(许可要求)经批准进行超限运输的车辆,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需经路线进行勘测,选定运输路线,制定通行与加固方案,并与承运人签订有关协议。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制定的通行与加固方案以及签订的有关协议,对运输路线、桥涵、隧道等进行加固和改建,保障超限运输车辆安全行驶。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的勘测、方案论证、加
固、改造、护送等措施以及修复损坏部分所需费用,由承运人承担。
第二十条(证件管理)公路管理机构对批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应当签发由国务院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式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通行证限于单程运输,一车一证。
承运人应当按照《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确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进行运输,并悬挂明显标志。
第四章 车辆超限检测
第二十一条(站点设置)公路管理机构可以分别设立固定检测站和流动检测点,采用固定检测和流动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辆进行超限检测。设立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检测设备)公路超限检测站和流动稽查所使用的称重计量器具、测量超限几何尺寸的计量器具应当按期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未按期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其检测数据不得作为卸载或者处罚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执法公示)公路超限检测站应当在站内明显位置公示公路超限检测站的批准机关和监督电话、超限认定标准、超限检测程序和处罚标准。
第二十四条(执法要求)公路管理机构对超限运输车辆进行超限检测、检查时,公路运输单位、个人和驾乘人员应当予以配合,被检测、检查的车辆应当按照引导标志或者执法人员的指挥驶入指定区域接受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阻碍执法人员实施超限运输检查。
第二十五条(检测要求)未列入国家规定车辆生产目录的悬浮轴车辆,或者经检测悬浮轴不具备落地承载行驶能力的车辆,在超限检测时,其悬浮轴不计入总轴数。
第二十六条(车辆卸载)运输可卸载货物车辆超限的,公路超限检测站应当责令当事人自行卸载;当事人不自行卸载的,由公路超限检测站卸载,卸载费用由当事人承担。第二十七条(货物保管)公路超限检测站应当对卸载货物妥善保管,并将货物保管有
关事项书面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应当在15日内对卸载货物进行处置,逾期不处置的,由公路超限检测站按照规定变卖,所得价款扣除相关费用后退还当事人。
第二十八条(强制措施)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路管理机构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责令车辆停放到指定场所:
(一)拒绝接受车辆超限检查、检测;
(二)超限运输违法状态未消除;
(三)对公路造成损害并拒绝赔偿;
(四)超限运输车辆采取短途驳载、绕行或其他方式逃避检测;
(五)事后违法证据难以取得或者容易灭失的。
被责令停驶的车辆应当接受处理,公路管理机构处理完毕后,应当及时放行车辆。停车等有关费用由承运人承担。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罚则一般规定,新增)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条(赔(补)偿费)违反本办法规定,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公路赔(补)偿标准给予赔(补)偿。公路赔(补)偿费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设立专门帐户,用于公路、桥涵的加固、改造、修复和公路超限管理。公路赔(补)偿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一条(证件违法)违反本办法规定,伪造、涂改、租借、转让《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收缴,并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超限运输车辆的型号及装载等情况与签发的《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不一致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以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尺寸超限)超过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
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质量超限)违反本办法规定,车辆轴载质量超限的,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处罚:
(一)超过重量限值30%以下的,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二)超过重量限值30%以上50%以下的,可以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超过重量限值50%以上100%以下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四)超过重量限值100%以上,可以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违法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超限运输车辆驾驶人应给予违章记分处理。
对聚众闹事、冲卡、故意堵塞公路和公路超限检测站及检测道的当事人,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先行按相关规定处理其违法行为后,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责任追究)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公路超限运输管理职责。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施行日期)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3-03-07 【生效日期】2003-03-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北省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二00三年三月七日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维护公路客运交通秩序,保障客运交通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营业性公路客运的交通安全管理。
城市市区内从事公共客运的车辆以及出租车的安全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保障客运交通安全的各项措施,防止发生公路客运交通安全事故。
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以上公安机关是公路交通安全的主管机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
交通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必须达到规定的资质条件。凡达不到规定的资质条件,不能形成有效安全管理机制的个体车辆不得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
第五条第五条 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必须严格遵守公路客运交通安全规定,建立严格的公路客运安全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路客运安全。
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的单位或客运业主应当每月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落实交通安全责任。
客运单位和客运业主应建立旅客安全投诉制度,并在其经营场所和营运车辆上公布其投诉电话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督电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强迫驾驶员和工作人员违反交通安全规定作业。
第六条第六条 持有a类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员,申请从事公路客运活动的,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道路复考合格后方可驾驶客运车辆;持有b、c类准驾车型驾驶证的驾驶员安全驾驶3年以上,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道路复考合格的,可以驾驶19座以下的客运车辆;
属本条第一、二款所列情形的驾驶员未经道路复考合格,不得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驾驶。
道路复考的标准和操作程序由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制定。道路复考不得收取费用。
第七条第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年内不得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驾驶:
(一)因违章驾驶被吊扣驾驶证累计达六个月以上或因违章记满12分的;
(二)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负次要责任以上,或发生一般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的。
一年期满申请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驾驶的,应经公安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道路复考合格。
第八条第八条 从事公路客运的车辆必须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有关国家、行业标准,保持车况良好。严禁下列车辆从事公路客运:
(一)货运车辆、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以及其他安全技术不合格的车辆;
(二)未领取《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无客运线路标志的车辆。
严禁非法改装客运车辆。对非法改装的客运车辆,由公安、交通部门分别依法处理,在恢复原状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注册和年检,交通部门不予批准从事公路客运。
第九条第九条 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的车辆,20座以上的,每季度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19座以下的,每半年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一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客运单位和客运业主应坚持对车辆进行例行保养和出车前后的检查。在山区和三级以下道路上行驶的客运车辆每月还应对转向器、制动器等主要机件进行一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上路营运。
第十条第十条 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的车辆应按规定在车身明显位置漆喷核定的准载人数,并向旅客公示客运线路标志、停靠站点、驾驶员姓名及其照片。
客运车辆驾驶员或乘务员应在发车前向旅客说明安全乘车要求,在高速公路、山区道路和其他危险道路上行驶时,应及时提醒旅客注意安全,指导旅客按照规定采取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从事公路客运的车辆单程在4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必须配备两名以上具有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驾驶资格的驾驶员。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上路从事公路客运;已经上路的,责令其另行聘请具有营业性客运车辆驾驶资格的驾驶员;无法聘请到合格驾驶员的,可组织车辆就地转运旅客,转运费用由该营运车辆当事人承担。
从事公路客运车辆驾驶的驾驶员每人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两次开车的间隔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安排的休息日不得少于1天。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驾驶的驾驶员和其他乘务人员应忠实履行保护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未按规定配备安全防范器材的车辆不得上路营运。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从事公路客运的车辆严禁超载、客货混装,旅客随身携带的物品必须妥善放置,不得影响人身安全,车厢内必须留有安全通道,安全门(窗)必须开启顺畅,不得安装防盗网,卧铺客车车顶严禁加装车架或载货。
严禁客运车辆装载或旅客携带易燃、易爆或其他违禁危险物品。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公路客运车辆在有限速标志的公路上行驶时,应按限速标志所示时速行驶。公路客运车辆在无限速标志的三级或三级以下公路上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客运车辆行经渡口时,驾驶员应督促旅客全部下车,过渡后再行上车。客运车辆通过公路与铁路交叉口、隧道、涵洞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遇有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客运车辆必须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的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客运单位和客运业主应当按规定投保车辆有效行驶期内的第三者责任险。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影响道路安全的危险路段应及时设置机动车禁行或警告标志。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公路客运安全监督检查职能,对公路客运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存在客运交通安全隐患的客运单位和客运业主,可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公路交通安全巡查,对危险路段、旅游线路和风景名胜区道路的交通安全应采取措施重点防范,及时查处违章客运车辆,防止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营业性客运车辆驾驶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下罚款,并一次记违章分数3分:
(一)不符合驾驶公路客运车辆条件驾驶客运车辆的;
(二)超时驾驶客运车辆的;
(三)超过规定时速的;
(四)擅自将公路客运车辆交给他人驾驶的;
(五)在城市市区非公路客运车辆场站或公路禁止停车搭载旅客的路段停车上下旅客的。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每超载一人罚款50元处罚,超载20%以内一次记违章分数3分,超过20%的一次记违章分数6分,并责令就地转运旅客,转运费用由被处罚的当事人承担。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客运单位或客运车主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500一1000元罚款:
(一)未达到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资质条件,形成有效安全管理机制的个体车辆擅自上路从事营业性公路客运的;
(二)强迫、指使、纵容驾驶员违章驾驶或驾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客运车辆的;
(三)不落实安全措施,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的;
(四)未按规定公示核载人数、停靠站点、驾驶员姓名及照片,经指出拒不改正的;
(五)未按规定配备两名以上符合驾驶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条件的驾驶员的;
(六)未按规定配备安全防范器材,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以外的车辆,应严格遵守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若有超速行驶、强行超车违章行为的,依照本规定处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客运车辆驾驶员或客运单位、客运业主违反有关交通运输管理规定的,由交通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依照本办法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予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擅自批准不符合驾驶营业性公路客运车辆条件的驾驶员从事公路客运车辆驾驶的;
(二)不认真履行车辆检验职责,致使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从事公路客运,造成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的;
(三)发现客运车辆存在不安全隐患,不及时予以纠正或罚款后放行而不要求当事人排除隐患,造成特大交通事故的;
(四)发现道路存在不安全隐患不及时报告或提出整治意见,造成特大交通事故的;
(五)在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中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规范设计变更程序,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公路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新建和改建的二级及以上公路建设项目,二级以下公路工程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工程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动。
第四条 省交通厅负责本省公路设计变更活动的监督管理,具体负责高速公路、长江大桥等省重点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管理。省公路局具体负责一、二级公路等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项目法人具体组织实施设计变更。
第五条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公路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六条 须进行变更的工程,事先应周密调查,充分论证,与原设计作技术经济比较,变更设计深度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按照变更审批程序报批。
第七条 变更等级的划分: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设计变更分为重大变更、较大变更、一般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10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三)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
(四)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五)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
(六)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2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三)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
(四)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五)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六)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七)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八)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九)监控、通讯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
(十)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十一)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500万元的;
(十二)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
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它设计变更。各项目法人可根据本项目实际规定一般变更的具体类型。
第八条 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
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属于对设计文件内容作重大修改,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变更已经批准的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严禁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严禁将一个变更项目肢解成几个项目规避审批。
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
第九条 重大设计变更由初步设计批准机构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审批,项目法人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批。
第十条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项目法人也可以直接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
第十一条 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的建议及理由应当进行审查核实。重大和较大变更,项目法人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设计变更建议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第十二条 对一般设计变更建议,由项目法人根据审查核实情况或论证结果决定是否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
对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建议,项目法人经审查论证确认后,按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向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提出设计变更申请。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上报重、较大设计变更申请时应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设计变更申请书。包括拟变更设计的公路工程名称、公路工程的基本情况、原设计单位、设计变更的类别、变更的主要内容及初步方案、变更的主要理由等;
(二)对设计变更申请的调查核实情况、合理性论证情况;
(三)工程变更涉及到业主、承包人、监理、设计等方面的各类原始记录、签证资料、会议纪要或现场纪要与文件。
(四)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 设计变更申请经批准后,项目法人方可组织实施。
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应由原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项目法人也可以选择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应由原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并对设计变更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六条 设计变更文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对设计变更文件进行审查,并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报批。
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决定是否实施。项目法人应当在15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
省重点工程项目,重大及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经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报省交通厅审查。其中,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交通厅审查后,报初步设计审批机构批准;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交通厅批准,并报初步设计审批机构备案。一、二级公路工程项目,重大及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经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报省公路局审查。其中,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公路局审查后报省初步设计审批机构批准;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公路局批准,并报交通厅备案。
设计变更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不一致的,应征得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部门的同意。
第十七条 项目法人报审设计变更文件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计变更说明;
(二)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图纸及原设计相应图纸;
(三)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清单和分项概、预算文件。
第十八条 设计变更文件的审批应当在20日内完成。无正当理由,超过审批时间未对设计变更文件的审查予以答复的,视为同意。
需要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审批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九条 对需要进行紧急抢险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可先进行紧急抢险处理,同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并附相关的影像资料说明紧急抢险的情形。
第二十条 工程变更费用核定以经批准的变更设计文件为依据。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审查批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时,工程费用按交通部颁现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中相关费率、单价、定额等核定。
第二十一条 上报批准的工程变更费用是调整项目概(预)算的依据,不能作为建设单位和承包人工程变更费用结算的依据,项目法人和承包人工程变更费用结算应该依照合同条款的规定,以工程量清单单价或合同规定的作价原则计算变更单价,并以实际变更的工程数量为依据。
第二十二条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原则上由原施工单位承担。原施工单位不具备承担设计变更工程的资质等级时,项目法人应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
第二十三条 由于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的过失引起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并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和相关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由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勘察设计费和监理费等费用的变化,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由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工程建设单位管理费、征地拆迁费等费用的变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按照本办法规定经过审查批准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纳入决算。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不得进入决算。
第二十六条 项目法人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实施的管理,对一般设计变更制定适合本项目的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台帐,妥善保存与设计变更相关的文件资料,定期对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汇总,并应当每半年将汇总情况按审批权限报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备案。
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可以对变更管理台帐内容随时进行检查。
第二十八条 项目法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暂停项目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
(二)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肢解规避审批的;
(三)未经审查批准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实施设计变更的。
第二十九条 施工单位不按照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施工的,责令改正;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复,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 设计变更审批工作人员在设计变更审查批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