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执行新课程的几点做法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说“学校的校长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富有特殊的责任。”李岚清同志也曾说“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这些观点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新课程能否如实的推行,效果能否明显,关键在校长。
校长既是学校的一家之长,又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一个学校的发展潜力、发展规模、发展前景与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对学校的发展会有一个科学的远景规划,会带领他的管理团队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制度来实现它的规划。
新课程要求校长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为此我从四个方向抓落实。
一、把准课程方向,转变观念
新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社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要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解决几个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培养品德。作为管理者的校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充分的了解。学校教学中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并因此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和动员的力度,取得党政,社会,家长的支持。比如我校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就足以说明观念转变重要与艰难。执行之初,我提出全面发展学生,不把学生摁在书本里,可以通过发扬他们的兴趣爱好,(成立器乐队,舞蹈队,运动队,课前三分钟讲、演、唱来促进文化教学,提升学生得实践和动手能力)。党政担心了,社会责怪了,家长不理解了。这不是把成绩抛开“不务正业”了吗?为此我积极宣传,耐心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校园多彩了,活力重现了,吸引力增强了,辍学率降低了,教学成绩上去了,家长和老师笑了,党政和社会满意了。
二:理解新课程内涵,改革旧的评价制度。
“应试教育”方式方法已深入人心,教师已习惯“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加以强化,家长已习惯以成绩论英雄与成败。
校长在新课程推行的领导力就体现在否定原有的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校长要从课堂教学手段着手改变,我们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围绕重点、难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小结;教师只是提示,归纳。课堂上要求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在学习中摸索方法。在成功中体验真快乐。
其次,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优劣的体制。每学年,学校都要对上学年做一个小结,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我们就抓住这个新评价制度宣传的大好时机,严格把关评优口,对那些爱思考,勤动手,品德优良,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学生进行隆重表彰。把这些学生的业绩,模仿名人字画制成“校园风云人物”条幅在校园内予以张贴并赠送给家长。让学生,家长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转变其观念和努力的方向。
三,精心组织,带头落实
计划不是用来看的,应付检查的,而是用来实施的。我校为实行新课改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课程安排上足额安排,日常检查必须照课表进行查验。领导小组经常检查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我兼任的是初三历史,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我不仅认真钻研教材,还经常给教师上示范课。示范课严格按照集体备课时设置的统一模式上课。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先自学,再讨论,然后演示,教师只是指导。在疑难问题的讨论中一般都有争论,我也只是让学生去发挥。形成定论后,学生一般印象深刻,学生在这种方式中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落实常规,注重实效。
新课程要求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教材中常会出现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改变以往以“灌“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手,动嘴。为了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新课程的执行力度,我们通过集体备课,设计了各种课型的基本模式、流程。要求教师按设计步骤授课,教务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认真写好课后反馈,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注重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五,树立典型,全面推进 新的教学模式有了,也配套了相应的检查措施,我们每学期还坚持搞好几个比赛。一是新课程优质课竞赛。比的就是哪位教师能熟练地运用集体备课设计的教学流程,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二是新课程教学效果竞赛。比的是哪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后的检测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比例大。然后对这些获奖者进行表彰,树为典型,立为骨干;优先晋级,晋职;拨给其教研经费,选送其外出学习、考察;通过集会,板报展示精英风采,介绍其成功经验,推广其做法,号召大家都来学习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六,持之以恒
一天做好某件事情不难,一年做好也不难,难就难在一辈的坚持。校长调走了,做法不能改变;大方向定了,只能不断地改进、完善。一个民族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但是其形成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优良传统,良好氛围的形成也要靠长久的积淀。所以这种模式确定之后我们不作轻易改变。熟能生巧,只有教师教得越来越轻松,学生学得越来越有兴趣,教学效果越来越 好,学生学习能力越来越高。新课程的课标才真正得到落实。
校长,校长。一校之内仿效其长。校长的思想和做法,还有执行的力度都是教师仿效的标准,新课标的落实关键看校长的执行力。
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
在目前,上海中小学校已全部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新教材实施背景下,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学校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单位,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与提高教学有效性之间存在必然联系,需要深入思考。
一、改进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环节
上海二期课改实施至今,提高教学有效性业已成为深化改革、实现课程目标迫切要求开展的工作。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受到普遍关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问题导向学习、个别化学习等等,在不同层面都得到了重视和实践。然而,对教师的调研表明,当前,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教师的直接教学。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重要的还在于提高教师直接教学的有效性。
直接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我以为在认识上要重视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即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二是过程维度,即如何保证教学各个步骤的成效。综合起来看,就是要在行动上把握好教学的基本环节,做到时间效益和过程效益的有机结合。这两年,我们重点强调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和辅导”这五个基本的教学环节,认识的根源就在于此。抓好五个环 节,能够保证教学不走样,能够确保比较高效的教学。有人指出,这是退回到前苏联凯洛夫的那一套。我们暂且不论是不是凯洛夫的那一套,但是我们要正视“当前教师直接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一现实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直接教学依然有它特有的生命力。提高直接教学的有效性根本在于有效落实教学的五个环节,否则,教学的低效必然导致教学过程成为生产“夹生饭”的过程。
二、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改进教学的关键
学校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单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校各项工作均是围绕教学开展的。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和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掌控着学校全部教育教学资源,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是实践当中,情况并不乐观。一些校长不同程度地脱离教学一线,不熟悉教学业务;一些校长虽富有工作热情和改革激情,但因年轻和经验不足,缺少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把握,导致目前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形式与实质相脱节、知能与情感相分离、控制与开放左右摇摆的不足。因此,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要抓好校长这个因素,要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校长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贯穿于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全过程。课程领导,关键在于把握教学本质、引领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团队专业能力的升华。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一要建立校长的专业权威。目前校长对教师的专业权威不够理想。有人做过调查,问教师“哪些人评课对自己帮助最大”,教师回答帮助最大的是“有经验的同事”,其次是“学科教研专家”,“校长”则居于末端。我认为造成这种选择的原因,一是如前文所言,有些校长渐渐远离课堂、远离教学,无以评课、不会评课;二是有很多校长习惯于用权威和物质刺激对教师进行行政领导,而不善于用“听课、评课”这样的方式对教师实施专业领导,校长对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权威。如何树立校长的权威?恐怕还是要在教学上下功夫。苏霍姆林斯基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长达22年之久,他曾说过,如果今天去开会而没有进课堂,明天就得补上,听4节课;如果在一年中听一位教师的课不足15-20节,就会对他毫无了解。苏霍姆林斯基把听课和分析课当作校长的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我想校长的专业权威离不开这一点。
二要加强对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领导。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课程与教学是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主要载体,校长必须关注课程与教学,提高课程与教学领导力。校长一方面要执行好国家课程,满足国家课程实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国家课程体制下,围绕学生需要和学校特点,渗透自己的办学理想和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开发本校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体系。当前,仍然有一部分学校没有很好地实现观念转变,不严格执行规定的课程计划、随意增减课时、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等,要消除这些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实施要求的现象,校长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统筹校内外各种资源,根据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原则,开齐开足课程计划,同时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校长要引领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要确保校本课程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三要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课程实施不是学校和教师简单执行课改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主动创新的过程。校长提高课程领导力,关键是在教育规律、学生发展和教育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点,提高课程的执行力和开发力。校长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分析教学动态,抓住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带领教师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充分引导和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技能。要能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明确学校核心价值,倡导上下平等的合作精神,营造学术氛围,建立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培养新课程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校课程实施团队。
三、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1.处理好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学校是教学实施的基本单位,提高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运作。近几年,教育系统处在更新换代的高峰期,校长大面积调整、年轻教师增多。过渡期间,新校长、新教师对岗位和职责暂不完全熟悉,加之社会、舆论对学校施加的不利于教学规范实施的外力,课程实施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太合乎规范要求的行为。最近,我们通过调研、视导、督导以及其他一些途径发现,当前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规范问题,学校层面如教学计划的执行问题,教师层面如教学基本要求的执行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得到正视,将阻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抓好课程实施规范是校长提高课程领导力的一个环节,强调规范不是要束缚校长、限制校长的课程实施自主权,而是希望校长通过对规范的了解和执行,最终把规范内化为领导课程实施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从规范走向创新。课程实施是一个规范化和个性化交融的过程,个性化对校长而言主要体现在其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上。校长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成长需求的认识,渗透到学校课程实施计划之中,一方面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研制实施校本课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充满创新成分的过程。
2.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有效教学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有一个固定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教学的基础性,即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达成。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和自己的学,能够在三维目标上达到基本的要求。这两年上海强调抓好教学五环节,重要目的之一是打好有效教学的基础,推动高效教学的实现。当然,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程序和规律,达到教学基本目标和要求的途径也会不同,学校需要加强探索和实践。如何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取得进一步发展?这里提出几个关注点:第一,关注教育教学的多样性。教育的对象是具体的一个一个学生,他们不仅在思维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认知的风格上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而且拥有的基础可能不同,需求也会存在差异。现代教育的理念要求给学生更加个性化的人文关怀和指导,从而回应学生存在的差异。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的禀赋不同,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认识不同,对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对环境的取舍有个人偏好。所以有效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多样性。第二,关注教育教学的多主体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应该具有主体性,对自己的学习有选择权,他们可以对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甚至是学习结果的应用等作出更加符合个人实际的取舍。若不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这样的教育教学恐怕很难有效。教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选择主体,教师是不是可以选择教育的内容、主宰教育的过程?是不是可以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事方式去影响学生?我想,缺少师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恐怕难以有效。第三,关注教育决策的多主体性。政策制订时,每一级组织和每个个体都有表达观点和诉求利益的权利。政策执行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通过政策本地化来体现执行的主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层面的执行主体同时又是决策的主体。校长要从政策的要求和学校的实情出发,既能担当好上一级决策的执行主体,又能够担当好本级层面的决策主体,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教学向前发展。
3.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实施的关系
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国家课程展开的。因而,学校如何实施国家课程十分重要。国家课程服务于所有学生,提出的是统一的规定和基本的要求。以课程计划为例,国家规定每门课程每周多少课时,学校一周总课时不超过多少节等,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大家认真研究市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是可以了解到学校是有一定自主权的。同时,为了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校实施国家课程的方式方法可以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因为国家课程的实施需要一个校本化的过程。因此便产生了国家课程与校本实施的关系。背离了国家课程的主旨,违反各项原则和规定或者机械地照搬国家课程的规定,不分析学校的实际,这样的实施都会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处理好这对关系,校长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执行与课程开发的关系。今天有的校长习惯于把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等割裂开来,不太关注国家课程在学校结合实际、富于创造的有效实施,而仅仅关注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中的科目开设和教材编写(当然这些工作在上海二期课改中也是重要的工作),把课程开发仅仅理解为开发占学校课程一定百分比的“校本课程”,我认为是有失偏颇的。国家课程的执行有不同的层次,基本层次的执行,特征是学校大体上按照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去做,学校课程安排基本符合一般规范,但缺少对学校实际情况的深层次分析,在实施中还缺少创意。高一层次的执行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予以创造性地执行,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这种层次的执行本身也是一种开发,是让国家课程得到更有效的实施。在高一层次执行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目标定位、办学特色、校长的教育判断等,除了有效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载体,当然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命题,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各级教育机构的重点工作。校长连接着教育的神经末梢和顶端,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落实内涵发展政策和推动内涵发展实践的关键抓手,牵动全局,需要常抓不懈。
如何有效提高校长领导力
摘要:校长是决定教育机构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因素,提升校长领导力是学校获取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实现学校愿景、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全校教师、员工和学生的能力,以及与全校教师、员工和以学生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应从组织层面、团队层面和二元层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领导力
组织层面
团队层面
二元层面
校长是决定教育机构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因素,提升校长领导力是学校获取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实现学校愿景、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全校教师、员工和学生的能力,以及与全校教师、员工和以学生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应从组织层面、团队层面和二元层面着手进行。
一、组织层面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1.凝炼学校的共同愿景、价值观和核心价值
大多数人对学校都寄予极大的关注,然而,学校的任务是什么以及这一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人们常常无从把握,学校需要发展,但学校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对于这些问题,作为校长必须首先考虑。(1)组织发展
一个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组织,重视沟通与合作的学习共同体,迎接挑战、主动变革的实践主体。
第一,学校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组织。教育性是学校的本质属性,因此,学校应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组织是校长作为学校领导核心实施领导力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第二,学校是重视沟通与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学习是共同体本身内在的属性。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既是一项活动又是一种态度,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就是由诸多因素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标的、支持性的共同体,所有参与者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沟通和交流,体验和分享,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共同学习,实现发展。
第三,学校是迎接挑战、主动变革的实践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诸多的改革要求,学校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校长须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创造性执行者。学校变革处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校长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尊重个体的成长;既要具有全局视野,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学校的先进经验,又要充分发挥学校校长、教师的主体精神,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主动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校变革的成功进行。(2)人的成长
学校教育应该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校长发挥领导力的终极价值。在以人的成长与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理念中,校长应真正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潜能,重点关注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主要环节——教学,为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营造有利于变革的学校组织环境 变化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当前环境的主要特征,学校必须敏锐地适应这种环境。校长的作为在变革的环境中举足轻重。因此,校长不得不连续地完善组织结构和功能,否则就无法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
(1)创造利于变革推行的心理环境
校长首先要在中层干部和教师中间形成一种心理认同感,然后鼓励教师,共同推进变革,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氛围。(2)充分运用智慧在超越现实局限的过程中把握创造空间
学校变革是一种复杂的不确定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先拥有一个内、外条件全然充分的环境然后再有所作为。在社会条件还不够充分的情境下,校长如何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如何创造性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如何在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基础上推行变革、有效推动学校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校长认真思考。(3)重视学习和沟通
校长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和其它教师建立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跨越“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的必然要求。很多校长认为教师只要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至于“是什么”“、为什么”没必要了解很多,这种看法比较片面。
二、团队层面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不同领导力层面的相对重要性依照组织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当组织刚刚架构或发生变革时,团队愿景是非常重要的。而在组织已经认同一个愿景之后,实现愿景的组织结构更为重要。1.从行政命令走向专业引领
校长角色有专业引领者和行政管理者两个层面,然而专业引领者的角色却往往容易被忽视。有时候,校长没有能力直接改变教师的动机,但可以创造一种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的学校内部环境—— 一种支持团队建设和参与解决问题的组织结构。(1)调整学校的组织机构
合理的学校组织结构能使学校组织各职能部门为达成学校教育目标很好地分工和协调,通过评价、考核等控制手段及时反馈,保证目标的实现。
校长有责任设立、控制和变革学校运行的结构、策略以及程序,以确保学校的组织循环和周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观、教师观、课程观等均发生了转变,原有的组织结构已经无法实现新的功能要求。此时,调整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就成为校长重要的任务。校长应该有意识地发展组织的动态适应能力,使之能随机调整结构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迁的需要。
此外,校长要主动与全校成员共同沟通与协商,削减不需要的部门或者合并功能类似的部门同时增加必要的部门;改变传统垂直传递信息的组织沟通方式,增加横向联系与沟通;减少学校领导层与执行层之间的间隔层次,增强组织结构的弹性。(2)鼓励教师非行政性团队的创建
行政组织并非也不应该是教师的唯一组织形式,由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兴趣自发建立、自主形成的非行政性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教师主动研究意识的养成以及合作探究精神的发展。从参与和投入的程度以及主动精神的角度来讲,更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2.构建紧密联结的文化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构建与学校发展愿景、价值观相适宜的紧密联结的组织文化是校长在团队层面提升领导力所必需的。校长的文化领导职能,就是通过塑造优质的组织文化,形成一种软规范,不断将文化的力量转化为领导力,从而影响组织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三、二元层面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校长独自一人完成所有事情是不可能的,因此,怎样分布权力给不同的人和职位是非常重要的。1.重视授权与分享
事实上,学校的改变必须同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促进学校参与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参与进来。学生也一定要通过与集体的联系,通过和教师进行真正的对话,参与到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来。这个过程就是校长授权并分享领导力的过程。组织内的每个人越是拥有权力,组织成员就越有主人翁意识,越愿意投入。2.进行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主要指领导者关注被领导者能力的发展,将之作为组织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来解决。若能推动所有被领导者能力的发展,组织必定会有较大的飞跃。(1)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 在学校这个组织视域内,我们所关注的执行力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层干部层面。校长在学校中所处的位置是带领大家“做正确的事”,即解决方向问题;而管理层的任务是“把事做正确”,此时的本质就是执行力。当然,“把事做正确”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在学校里,校长在增强中层干部执行力时需要注意:第一,提升中层干部自我管理能力,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第二,重视中层干部的培训,重点培养中层干部对教学工作的持续关注;第三,提升中层干部的领导能力,职权明确,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畅而有效地开展。(2)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力
教学组织的核心活动是教与学的过程,这就要求处于教育系统基层的教师对这一过程进行控制。校长对教师专业成长力的引领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从内容上讲,专业引领应该同时关注具体经验、实践情境以及理论提升。即从具体经验上给予指引,从实践情境上给予关照同时重视理论提升。第二,从过程上讲,专业引领应该引领教师不断自我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并再次进行验证。第三,从方式上讲,专业引领应该运用很多种方式,可以为教师与专家搭建沟通平台,如对话、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和示范等,还可以为教师创造共同成长的情境,如示范课、集体备课等,让教师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生成实践智慧。
综上所述,校长领导力的组织层面解决的是校长如何使学校更有效地适应环境问题,涉及到校长对学校组织的基本定位、对外界环境的把握、学校发展愿景和价值观等方向性问题。校长领导力的团队层面解决的主要是学校文化和组织结构问题,这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依托、提升团队效能的关键所在。校长领导力的二元层面解决的是校长领导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问题,即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关系在领导力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简要地说,三个层面中校长的组织发展引领力是方向,团队效能提升力是依托,二元关系构建力是基础,三者在一个完善的领导力体系中缺一不可。
2015年11月
实践校长课程领导力,打造学校特色
娄底三小 李晓敏
常人都说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家”,校长乃“家长”。一位教育局长说,校长要做好“当家人”就要读好“五本书”:读好“心理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读好“财会学”——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读好“社会学”——充分调动社会最广泛的力量支持教育;读好“廉政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读好“教育学”——充分挖掘、打造学校特色。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因此,我认为校长尤其要读好“教育学”,提升自己的课程领导力,做一位有理念、有思想的校长。因为,校长是教育思路的引领者,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领导力的核心。下面,就实践校长课程领导力,构建高效课堂,打造学校办学特色,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我校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爆满,平均班额达88人以上,面对这样拥挤的课堂,教师勉强看管住学生已很不易,何谈新课程理念的落实,高效课堂的构建?这样的困境,考验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上任后,我从如下几方面实践校长课程领导力,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发展,打造学校特色。
一、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引领教师提高课程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核心。校长不仅要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有效的平台。我们通过“学习、研究、实践” 三部曲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在读书中思考,在研讨中成长,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在展示中锤炼,在研究中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校引导教师经过“困惑”——“问题”——“课题”三步曲催生一个个小课题,促进大研究。国家级课题《依托学校特色的的小学绿色环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的成果集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以人为本,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班集体研究》《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获二等奖,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资源共享的研究》正在研究中。“大研究催生小课题,小课题促进大研究”的科研氛围正在形成。
二、做课堂问题的发现者和构建新课堂的开拓者
深入课堂,加强领导,是优化校长办学行为的关键。对于校长到底是教学和课程建设方面的领导或专家,还是巧于平衡学校各项工作的“经理”,我认为,校长应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尤其应该深入课堂,并以课堂为轴心,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实现办学行为的优化。校长光自己走进课堂还不够,还要倡导学校行政班子走进课堂,并组织听课研究,从中发现好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是校长进行有效教学领导的重要途径。
上期开始,我校实行了行政领导值周巡课制度。查教师是否严格按表上课,查教师的课堂是否高效,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愉快。我经常深入班级找学生座谈,了解他们上课的感受,让他们畅谈课堂学习中的苦与乐;经常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与课上表现的差异,寻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经常深入教研组和老师交谈,了解他们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辅导、在教学上有什么困惑、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情况。通过广泛听课我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高年级在实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之初,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自学意识自学能力不足,拿着预习题茫然无措,不会向别人学习,有问题不知道怎样询问;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辅导意识淡薄,课堂教学上对于学生的不展示,不能温和有效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设立了《预习环节师生任务分担问题研究》,实现了老师把预习题第次设计降低问题难度,学生利用早自习课自主学习或者同学合作学习,重点解决了学生无处下手“不能学”问题。
以“同上一堂课”活动为载体,进行“听课与观课”。“听课”就是首先和老师座谈,就某个教学内容听授课老师说教材、说目标、说重点、说方法、说过程、说策略;其次和学生座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学习过程是否轻松愉快。“观课”就是深入课 堂观察课堂教学全过程,观察师生活动,掌握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课堂目标达标程度。“听课与观课”是我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必做功课。通过 “听课与观课”掌握最直接最详细的第一手材料,提高自己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有的放矢。
校长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真正走近教师、了解教师,真切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困惑和需求,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过程、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学管理措施、规则和制度,充分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避免“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晕晕乎乎”的课堂教学状况,我们着力构建好四种课堂: ①情感课堂:教师上课充满激情,神采飞扬,精力旺盛,以教师激情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②和谐课堂:教师上课要充分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积极主动创设一个富有人情味的、使学生感觉充满愉悦的、气氛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③动态课堂:教师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要合理地、大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④高效课堂:实行新课程以后,我们在教学上仍然要坚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坚持教学创新,通过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强调有效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减少无效时间,实现有效时间最大 化,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做学校办学特色的引领者
让课程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必然选择。我校以全国科研课题《依托学校特色的小学绿色环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为龙头,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以环保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研究。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从小组活动进入常态化开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利用专题日开展专项实践活动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组织学生、家长参观市气象台,了解了天气预报的观测及发布情况;4月22日地球日组织学生开展了家庭节约水电的调查;春天组织学生开展了春游、野炊和风筝大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5月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科技和中华传统文化读书活动,读伟人传记,学伟人精神,同时组织学生参观韶山、曾国藩故居等,开展《走进伟人故里,感受伟人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六五环境日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了解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带领绿色小记者团成员开展限塑令的调查,并就限塑令的实施展开讨论;9月19日全国科普日,组织学生开展上街宣传;11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环保网络知识大赛。我校以环保科技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实践与创 新能力;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品牌得到显现: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第七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暨名师名校长论坛上,谢爱华老师以《十年磨励——我亲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题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谢爱华在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上作经验介绍。尹虹参加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录象课比赛获二等奖,熊熊的论文《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七次研讨会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六五环境日组织三(1)班学生家长及绿色小记者团成员共150余人参加市环保局组织的娄星广场环境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清扫广场环境卫生,学生还就环保问题采访了市长张硕辅,获得了市长的高度肯定,娄底电视台综合频道和零距离、《娄底日报》、《娄底广播电视报》都作了报道。
(二)利用常规假期开展常规实践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大局意识,每年寒、暑假,学校要求四—六年级学生用小眼睛看大社会,留心身边社区的发展变化,实地考察、探究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同时学校成立了环保科普考察、调查小组,先后组织学生对城区的垃圾污染状况,中兴市场的环境卫生状况,苦株山、仙女寨的生态植被状况,涟水河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阅资料,与市环保局等有 关单位取得联系,写出了致市长和全体市民的公开信,呼吁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救救涟水河。这一呼吁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救救涟水河》考察报告获省优秀项目二等奖;学校活动《加强校园环境管理,创建节约型校园》获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活动二等奖;在历届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学生16人次获奖。娄底电视台以《垃圾分类——多些这样的谢老师》作了重点报道;《娄底日报》和《娄底广播电视报》对此也作了专门的报道。
(三)以课题为龙头,开展研究性学习
2011年10月至今,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岩石的秘密——湄江地质公园岩石探秘》《病从口入——校园食品安全调查》《国藩故里辣酱香》《希望在眼前——从城乡孩子近视情况谈近视眼的预防》《吃营养早餐 铸健康体魄》等多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岩石的秘密——湄江地质公园岩石探秘》获湖南省第三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作为娄底市小学唯一的一个入围项目参加了终评展示,胡剑宁、盛紫樱的解说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好评,娄底公共频道和都市频道的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病从口入——校园食品安全调查》获湖南省第三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国藩故里辣酱香》获湖南省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二等奖,我校获湖南省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研究比赛优秀组织奖;《病从口入——校园食品安全调查》《岩石的秘密——湄江地质公园岩石探秘》《国藩 故里辣酱香》《希望在眼前——从城乡孩子近视情况谈近视眼的预防》《吃营养早餐 铸健康体魄》分别获娄星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五幅科幻画作品获娄星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三等奖,曾李老师的科技制作《水土流失教具》获娄星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曾李老师和谢胜波老师被评为娄星区优秀科技辅导员。谢爱华撰写的题为《以绿色教育为抓手,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在综合实践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一文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国家级课题《依托学校特色的的小学绿色环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的成果集获国家级一等奖; 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管理项目成员学校”。
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说:“对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对学生,有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老师;对国家,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批好学生。” 因为我们是校长,所以为国家培养明天的优秀人才,我们责无旁贷!因为我们是校长,所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义不容辞!
提高课程领导力学习体会
胶南学习心得 繁华初级中学 王清强
通过2013年胶南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本人感觉受益匪浅。我深刻地领悟到提高课程领导力的必要性,也看到了教育发展的辉煌前景。在此谈几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学校领导,如何在课程提升领导力?我认为:首先,学校领导要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学校要办出特色和成绩,让主管部门满意,甚至欣赏,学校领导不要总是抱怨,关键是要有行动,要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如何为学生们办一所理想中的好学校。
近几年来,课堂改革轰轰烈烈,流派纷呈,各种教育创新和改革如跑马灯般,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但到最后很少有长久生命的东西,为什么?我认为学校领导因为没有自己的办学思路,没有坚定的教育操守,所以经常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反而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比如教材、教法、分数、作业、考勤等都是学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这些手段在很多场合都自成目的,甚至让培养人这个目的反过来为这些手段服务,于是教育蜕变为压抑人、控制人、折磨人、奴役人的异己物,成为剥夺学生幸福生活的“教育因素”。
一所好的学校,它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有自己独特的灵魂。通过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氛围,并不断完善和发扬,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打造出亮点,创办出特色。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时时刻刻想到和做到。
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学校领导必须牢牢把握“学校是为学生们而办的”理念。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个体生命都能在课堂中充分成长。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崔允漷提出了“做好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用别人从未尝试的教育方法创造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
由此看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感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等主观因素,教学内容等客观因素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知识素养等综合素质。
那么学校课堂改革的成败由什么决定呢?
一、人心问题
一所学校一定要有一种凝聚力,一旦失去教师的齐心协力,失去教师的信赖和支持,校长想要有所作为很难。真正为学生负责的教育,自然少不了要人文关照、人文情怀,因为有了这些灵魂的东西,教育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未来着想的教育,也才能成为润泽学生生命,为学生生命添彩的教育。
二、打造队伍
有一支积极进取、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在学校形成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共谋发展、互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课堂改革稳步推进,并结出累累硕果。
三、改革探索
要使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高,解决学生兴趣问题是关键。
校长运筹帷幄,稳坐校中,课程改革照样轰轰烈烈,照着你独具特色的想法走下去,这就是领导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教学及课堂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是改方法,而是换“脑袋”;不是改良,而是重建。总之,校长的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自己先进的思想引领学校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