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14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2-02 15:17:33    小编:公考客栈店小二

最新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14篇)

小编:公考客栈店小二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

(一)认识角。教学时采用小组活动形式进行,每四位同学一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在引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折角”部分,先放手让学生去折,他们会利用手中的纸,折出很多大小不一的角。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他们折的角收集起来,让他们自己来分类。学生会按角的大小来分,会按角的开口朝向来分,或者会按边的特点来分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演示,初步感受角有大小之分。我还注意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通过找身边的角,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二)比较角。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也是下了大力气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用活动角开展了边操作边思考的活动:“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

(1)活动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始终没有变,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口”的大小有关。学生在活动中把本节课的难点轻而易举的突破了。

(三)画角。画角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首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画角,从画出的角可以看出学生画的角都很规范,因此对他们画角的过程不做正确与否的点评。看完学生画的角之后,我再传授规范的画角方法,对以后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打下基础。

数学课有很多的内容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我们要让数学从实践活动中来,再回到实践活动中去(即,学会运用数学的本领),这是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教学所提倡的,我也要努力从这方面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认识角》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和其它几何图形的必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对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能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面图形的一般方法。

鉴于二年级学生仍然喜欢听故事,我设计了故事《小明的一个星期天》,通过小明把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渗透到故事情节中,创设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把数学知识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用学具做角,再通过学生做出来的角进行比一比从而认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学生也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做一做、折一折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活动。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上,一些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别人的启发,打开了自己的思路,同样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

不足之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不够精炼,表达技巧有待加强。

2、教学过程中遇到突然停电(课前没有预想),虽能转换讲解方式,但却没能很好地捕捉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所以此环节的教学有些不足,学生的理解也受到局限。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三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钟面,剪刀引入,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上,从生活中引入,逐步确立“角”的表象,从而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让多种感官合作来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表象。在初步认识“角”之后,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活动角”进一步理解角是有大小的。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的教学充满形象、声音、色彩,就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我运用多媒体,演示去除实物中角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取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建立角的表象,向学生动态的演示“形物”的分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在进行角的大小比较时,大小不明显的角,通过使两个角直观地移动与重合,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个角的关系,从而掌握比较方法,充分显示了多媒体的优势,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四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但通过前测学生对于角这个图形只有3个学生知道,有3个学生认为是直角,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首先我通过摆学过的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下角,再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学生叙述找到的角时,由于自己没有规范的引导学生怎么来表述找到的角,学生在指角的时候有点云里雾里,指的都是一个点。

然后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小组合作找角的特征,通过练习判断角让学生巩固对角特征的认识。

在画角环节中,我先提醒学生画角用到的工具,还有是要画清哪些东西,其实没必要,只不过自己不放心,可以放开让学生同桌交流画角的方法后自主画角,在电脑演示画角的正规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去画和第一个方向不同的角。玩角意图是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指两边张开的大小而不是学生印象中的哪个角面大,角就大。然后再让学生理解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个知识点,自己在教材处理上超过了教材本身的难点,所以在设计中自己只要点到数学上角的大小指什么就可以,没必要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个空出来的时间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去感知角的大小。

如从正方形上剪下一个角,让学生去选择会是哪个角,在找的过程中学生体会角的大小。还可以安排学生创造角,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感知角。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五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设计让学生动手比赛折角,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二、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

数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我也努力在这方面进行设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在引入的时候,插入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兴趣的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在找角时,设计让学生观察、寻找教室的角,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一难点突破不好,为进行补救,我又自制了教具进行了突破。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六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通过我们坊内老师对任教班级的前测,发现学生基本上对于角都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他们的认识偏向生活化,比如他们知道我们身边的物体存在角,如书桌、课本、门、、红领巾等有角,然让其指出角在哪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指向角的顶点处,由此可见对角的定义的理解与掌握是本课的一大难点,尤其是角的辨识。

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也充满了激情与冲劲,希望能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然实际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运用了课件与实物投影,但效果仍是不错的,尤其是课件中角的动画演示,形象而生动,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

在课程的设计上,我们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观察、辨认、交流、合作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去丰富知识,掌握角的定义与特点,并指导角的特性。

我认为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因为课的内容较多,也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导致动笔练习内容比较少。再则,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稍显贫乏,使得课程的呈现稍有不足。但坊内老师的反响倒是不错,认为在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上抓住了关键,也让学生建立了对角的认识,形成了表象。

希望能在之后的教学中运用更多的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七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目标一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二是会用尺子画角。

本节课,我利用猜图形的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猜出被遮住的图形分别是三角形和五角星,从而导出这两个图形的共同点都有角,进而导出课题,并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主题图和例1的教学通过学生观察角的图形,从而引导学生明白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在引导的过程中,我主要让学生观察,从而得出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角的顶点是尖尖的,不尖不直不是角,然后通过判断题的练习和折角进一步使学生明白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一。

之后,教学角的画法,在教学角的画法时,我先在黑板上演示,画角时要先定顶点,然后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一个角,然后再在课件上演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角的画法,之后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角。从而达成的教学目标二。

本节成功之处是能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组成,通过折角,体验角的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通过演示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画出角后,没有让学生很好的展示,另外就是学生画的时间过长,没有来得及全课小结下课铃就响了。

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时间,为使学生们更好的交流,还要充分利用展台进行教学。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和领导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八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独立段的教学内容。对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角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却不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角,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设定:结合学生生活情景和校园具体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领悟角的特征,感受角的`生活原型;会用尺子画角,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角的画法。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取决定因素的是两条边叉口张开的程度有关,张得越开角越大,反之越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作为本课的难点来进行突破。

1、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动手折出不同的角,指角再到揭示课题,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在猜、折、做、画等各种数学活动中认识角,再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交流。各环节过渡比较自然。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主动活泼、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2、注重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于动手。让学生通过思考,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1)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的画角和相应的练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原订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练习之后通过巧妙剪角游戏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很可惜,没有达成。

(2)对学生备的不够。比如:一开始我在板书完“角”字问学生,你对“角”的理解是什么?结果学生回答:“角,是人民币的单位,象1角钱、2角钱。”这一情况就出乎我的预料,我只预设到孩子们会说:角在我的眼里是尖尖的,比如黑板的角、桌子的角等等。所以,提醒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我想,如果这样问:在你的眼里,角是什么样子的?这样问应该会更好些。

在活动过程中,我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我的意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边越大角越大,可是有的学生就是不能明确我的意思,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说不到点上。后来我引导说:从大小上看,它们和什么有关?学生们这才能够说出来。这也难怪,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太着急。而且,对教学语言的把握我得再用心些,再多让学生动手。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九

上完课后,我自己整体的感觉是头重脚轻。虽然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行了课前测,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也在6班和三班进行了两次试课。尤其是三班试课效果非常好,本以为能上的非常顺利,但是在我们班上课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在第2个找角的环节,学生不能从实物中准确找出,并说清楚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原因在于在认角的环节没有让学生对角的特征进行巩固,对角的特征认识的不够透彻,这部分没有打扎实,所以在找角的时候,就不能准确找到角。另外,学生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培养,明显的看出学生不能按照老师的话进行复述,说明平常此方面训练不够。此环节处理不好,结果严重影响了整节课的时间,导致后面的几个环节都很仓促的处理。

找角找的不顺利,还有一点就是头没有带好。第1个同学马愉宸没有示范好,本来以为挑个最好的学生能给大家示范好,或者是说经过我的引导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怎么说。谁知她再也说不明白了,结果后面就都不是很完整。

另外,在三班上课的时候,其实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当时我并没有注意到,就是在钟表上去指角的时候,有个孩子也是指的一根针的尖,我当时就简单的认为是他指错了。现在想想,他也是和我们班的冯羿默那样,把一根针当成一个小小角。这个原因有三:第一说明学生观察的很仔细,能看到小小的角,但是同样也看得出不能看到我们一眼看到的两根针所形成的图形是角,说明学生把实物抽象成角还是很难的。第二就是我选择的这个教具不是很好,最好拿那种指针是一根线的那种,指针上没有角,也许就会避免这个情况。第三:在试课的时候没有把这个问题仔细分析,没有想好解决的策略。这就造成了下面的问题,当我肯定了冯羿默指的钟表上的一根表针上的小角。在后面剪刀中去找角,就出现了把剪刀的一个刀刃或者更小的地方看成角的情况。这里肯定不太合适,因为有些剪刀的刀刃是圆弧的,不是尖尖的,所以说这个地方不是很严谨!

由于前面的这个环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后面的环节都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对于难点角的大小,原来准备用橡皮筋去绑铅笔形成活动角,让学生亲手操作之后,感受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张开的程度有关,也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体会,只是让他们简单的把角变大,变小。然后就让学生只根据老师手里的这个活动角去感知,没有经过一个时间的等待,没有让学生充分发现,缺乏小组探究合作。

另外呢,在3班上课的时候,其实贾老师也告诉我说,他们班回答问题的基本上不是平常学习非常好的孩子。这一点也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因为在我们班上课的时候,我也是把注意力关注到了非常好的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身上,结果他们的表达却不是那么完整。所以说有时候我们认为的,会回答问题好的、能起引领作用的,反而还不如那些平时不太说话但是也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所以说这也给我了一个警示,就是我们不能带着任何的有色眼镜去看每一个孩子。要公平的对待任何一个孩子。

关于细节问题我注意的也不是太好。比如在进行完口算之后,我没有让学生把口算本收拾好,就开始上课了。学生桌面上了铺了一堆东西,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听课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虽然结束,但是思考一直在路上。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设计让学生动手去创造角,看谁创造角的方法多,有的同学用纸折角、有的同学用铅笔摆角,有的同学用展开了尺子的活动角,还有的同学用身体做动作创造角……我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数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我也努力在这方面进行设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在引入的时候,插入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兴趣的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在找角时,设计让学生观察、寻找教室的角,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本节课之所以上的高效,我觉得还得益于声情并茂的课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如果学生从实物中看到角并简单地说出来,之后就要抽象出角的图形,肯定会让学生对角产生片面的认识。而利用教学媒体形象直观地把每个物体面上的角显示出来,本身留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再通过移使学生脱离实物来观察一些开口方向、开口大小、边的长短各不相同的角,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形成对角的全面认识。

2.自主探索,理解新知

把角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是传统教学常用的手段。学生只需机械地记忆,教学重点并没有被突出。

教学媒体所具有的动画演示功能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变色显示,学生把角各部分的名称牢牢记住;根据动画的运动轨迹,学生在潜意识里保存了画角的步骤,为以后正式学习画角铺路搭桥。

对于边不等、角度相同的两个角,学生会认为边较长的角大,传统教学手段解决这个问题费时又费力。利用动画先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边不变的情况下,开口越大角越大。接着,利用移一个角,使学生又体会到边长不等的情况下,仍旧通过开口大小判断角的大小。这样,利用视觉特效,学生不仅体会到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且还学会了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教学难点因此被突破。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一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角的认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几何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因此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来抽象出角。同时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用实物来演示,让学生来观察,触摸,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了认识角,感受角,给角取名字,折出角,制作角,画出角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本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课后,我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如下反思:

二年级《认识角》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认识角》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二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角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图形,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角不尽相同。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从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标号角以及画角。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三个环节:

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

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

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学会给角进行标号以及画角。

在认识角时,先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角,然后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通过两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边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三角板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从而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接着再回到生活中,找一找教室中的角,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画角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刚才见到的角都是怎样画的?因为有了刚才画角的过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的画角的步骤,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都比较喜欢先画点再画边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画角都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够认同比较好的画法,所以,我觉得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在动手实践之前要求提的也不够明确,使得某些同学不知道该干什么,标号角的时候,里面不应该加角的符号,应该多加强调。

还有在带学生指读、强调顶点和边的感觉这些地方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后来拖堂,其实直接可以通过做题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只是语言会不太规范,但是这时候我再进行总结就不会显得这么啰嗦。

另外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在处理剪尖是不是角的时候有些仓促,应该在练习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就比较容易了。还有学完之后去指教室中的角的时候,应该提前加一句:能不能指一个大家都能看见的角?这样就不会显得特别乱。标号角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谁知道怎么标号?没有人说,这时候应该让大家打开书自己先看看再说,落实每一步环节,不要着急。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三

在教过《角的初步认识》后,几乎大多老师都有同感:教学角的大小是这节课最不容易突破的难点。其原因,可能与之抽象化有关吧。因而,每位老师在教学角的大小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演绎的更加形象、直观,以便于低年级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的时期,人的思想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突破这一难点上我几经思考,终于找到了一种既省时又简便,实效高的好教法(到目前为止)。下面我用对比的方式,谈一下自己的切身体会:

记得最初教学这一难点,当时极为推广采用小蜜蜂课件来帮助学生形象演示抽象化知识:电脑会同时出现两个一样大的角,但有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非常的短,当学生一口认定两角一大一小时,电脑便会形象演示两角通过移动重合,让学生感受两角是一样大的。这看似非常形象的电化教学方式,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强加于学生了,因为这还是两个抽象的角,始终会有一部分学生疑惑为什么两边长的角会和两边短的角一样大呢,所以很难向学生说服: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而后,教学这一难点,由于当时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深钻教材,又有了新主意:同桌俩分别用一个图钉和两个硬纸条做个角,由于我事先在纸条上做了手脚,所以他们做出来的角,一个的角的两边很短,一个角的两边很长,当我要求他们想办法使两角一样大,大多同桌俩都能将之重合,但仍会有部分学生坚持说这重合的俩角不等,原因两边长的角大,这时我会剪掉长出的那段边,学生则说这回俩角相等了。然后,我用手拨动这对既重合两边又相等的角其中的一个,使之两边张开的角度变大,趁机问学生俩角一样大吗,学生马上说不一样大了,因为张口变大了,我便反问说可这俩角的边一样长啊,学生说可张开的口变大了啊,我说这回你们可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了吧。因该说这种直观的操作方法非常有说服力,但对于小部分后进生而言,仍显的比较复杂,很难理解。

今天提倡生活数学,我惊喜的有了新的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消化,而“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有没有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生争执,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上的一段实例:师:其实,在大家的身上也藏着角呢!谁发现了?生:两条腿叉开来是一个角。师:下面咱们就做个游戏,看谁的反映灵敏?师:把你的角变大。(学生两腿叉开的角度变大)师:你的两腿变长了吗?生:没有。师:把你的角变小,再变小。(学生把两腿叉开的角度变小,再变小。)师:你的腿变短了吗?学生哈笑:没有啊,老师!师:游戏好玩吗?刚才,你的角一会变大,一会变小,那你的腿没有变长或变短?全体学生哄笑:没有。师:那你们说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还有关系吗?生异口同声:没有!师:对了, “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角度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通过从生活中捕捉最直接的、最有说服力的角,轻轻松松的很容易解决了这个教学多年的老大难。从而也启发了我,生活中的数学到处都有,只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今后,我会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尽可能的挖掘、开发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更好的为数学服务,让数学更好的应用于生活!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新课标中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角,直观建立角的表象即可,所以在设计时,我没有过多的加深知识难度,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有关角的初步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的角,但对于数学意义上的角,还很模糊、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⑴找一找,先从主题图中找出角、找出教室及周围的角;

⑵折一折,让学生参与体验创造角;

⑶摸一摸,感性体验角的特征;

⑷说一说,将角的知识还原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⑸做一做,进一步把角形象化,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

⑹画一画,对角的认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

在找——折——摸——说——做——画几个步骤中,学生调动了生活经验,充分的运用感知觉,饶有趣味的自我建构了角的概念。

我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在让学生自己制作角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用两条硬纸条做出三种不同情况的角,一种是常见的只有一个角,另一种是十字形的角,还有的是t字形的角。这里学生做的时候有的并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几个角,只认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则是自己知道发现并创造出来。我在这时因势利导,先让学生说出他说的角是指哪个,问就这一个角吗,还有吗,能比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励其积极性,又能巩固对角的认识,一举两得。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四

《认识角》是我们低数组大组汇报课,对刘老师的这节课,我们有以下几点学习的地方。

第一、贴近学生的生活,从生活的常见物品中引入新课,例如剪刀、五角星、扇子等等,进而把生活中的原型抽象成数学概念,在通过对教的认识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第二、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教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刘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例如新授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三、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操作,刘老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做角、玩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用不同的材料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多种角的大小和比较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最新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反思与评价(14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