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全球关注的话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写好总结还需要我们在字词和句型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斌
2017年02月17日。
清代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从政。
30。
余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一次离任时,僚属们临别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来。叶存仁见状将馈赠品原封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
“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
老话里说,
“
官不打送礼的。
”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一个人能否廉洁清正,外部监督固然重要,
“
不畏人知畏己知。
”
的自我惕厉也极为关键。少了自律的约束,往往就会出现。
“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
的现象。
……。
在工作场合、公开活动和有人监督的时候,做到廉洁自律并不难,难的是在远离组织、生活场合和无人监督的时候,依然能够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在这个意义上,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正是最能检验党性的试金石。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员干部慎独,强调。
“
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
”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周恩来经常与。
“
我的修养要则。
”
对表,谢觉哉经常与自己。
“
打官司。
”
吴玉章一辈子坚守。
“
自省座右铭。
”
“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
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
慎独的品质难能可贵,不是难在利益取舍,而是难在信念觉悟。如果明白了。
“
始为一念之差,遂至终身莫赎。
”“。
一时之利,终身之悔。
”
的利害因果,自然会浇灭心头欲火,扣紧自我约束的风纪扣。如果懂得了。
“
畏法度者最快活。
”“。
守王法者梦里无惊。
”
的辩证哲理,就不难把好公与私的分寸、谨守纪与法的底线。如果知晓了。
“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
的大义,也就能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放纵,多一些心如止水、少一些心乱如麻。
“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容易发生霉变,而觉悟高的人总能让智慧之光普照心田。
一位乡镇党委书记感叹:
“
当了一把手,苦点累点倒没关系,关键是要把自己这颗心先稳住。
”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的业绩。
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当一轮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独生的兰花,冰清玉洁,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他赢得了满天星光。
喝咖啡,空腹,一杯一杯。梦里面,时常会去一个地方:幽长的走道,雪白的墙壁,还有那些挥之不去的消毒气味。
我坐在冰冷的木椅上,头靠墙壁,看来往的人们,肚子疼的厉害。我还是来到了这里,背着我的书包,懒散的穿梭在人群之中,我听到孩子哭泣的声音,还有针头穿过皮肤发出淡淡的爆破声,那些声音熟悉而陌生,看了看手上渐渐逝去了针孔,想了想,的确很久没回来了。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实习的医生,还有辛勤工作的护士。他们对我微笑。那种微笑是一种希望。希望我们健康的活下去。我找到了我的床铺,在九楼102室,护士给我挂上针,认真的嘱咐我认真吃药,早日康复。我依旧喝咖啡,和血一样冰冷的咖啡。苦苦的,从喉舌一直滑落到全身各个毛细血管。那种感觉令我兴奋。这里总会有无数人离开,有无数人到来,我躺在我的病床上,抬头望头顶雪白的墙壁。
突然感觉和死亡的亲密接触。我们总是怀念逝去的那些日子,小时候,我穿着鲜艳的衣服,抱着布娃娃坐在父亲的肩膀上好奇的张望这个世界。而现在,我是个忧郁的孩子。忧郁到连自己有不知道什么是忧郁。忧郁到只喜欢一种颜色。忧郁到只喝冰冷的咖啡。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微笑的,每天早晨醒来看到耀眼的阳光,很舒服。但是,我知道,慎独,是我唯一的。我站在空旷的操场上。抬头,望蓝天,时而有几只乌鸦飞过。木然,天空在哭。我总是重复的做这个梦。当我张开眼的时候。乌鸦绝望的声音。让我心头一震。
我是一个脆弱的孩子,哥哥是这样告诉我的。他看到了我红红的眼眶,还有打湿的头发。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静静的,静静的掉眼泪。我总是莫名其妙的掉眼泪,回忆时,想念时,逝去时。我总会无故落泪。用眼泪来解释一切,回避一切。把自己封闭起来,躺在床上,看窗外的天空,听pg叔叔的歌,哥哥说,要始自己开朗起来,就像那片蓝天一样。抬头,望蓝天,木然,天空在哭……天气渐渐冷了下来,在这个南方小镇,我逆风而行。很多时候,我都是逆行的。就像在学校,一个孤独的孩子,围着厚厚的围巾,躲在墙角默默看抽屉里的书,没有任何的语言。空闲的时候,我会抬头看窗外那些不知名的大树,下雨的时候,那些躲雨的鸟儿,常常停留在树干上,我看见它们淋湿的羽毛,还有盲目的眼神。我冷静的看这一切,而身旁的人却说我故作深沉,于是,我开始狂妄的大笑,没有任何意义的,我笑他们虚伪,笑自己无知。
我发现,我真的累了。抬头,看天空,天空在哭,我也在哭。我一直不知道我在寻找什么,我想。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盲目的孩子,迷路了。
慎独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修行。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中,慎独不仅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清净,还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给予我们力量。我深深感受到慎独带来的正能量,下面我将分享我从慎独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慎独教会我独自思考。在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他人的联系的时候,我们却更加需要与自己对话。独自思考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拥有自己主见和独特见解的必要途径。慎独让我明白我可以独立思考,不仅要了解世界的事物,还要透过事物看出事理。通过与自己对话,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和真正的目标,同时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外界环境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和态度。
其次,慎独帮助我培养了内心的坚强。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不能被它们击倒,而是应该通过慎独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们面临困境时,内心的坚强是我们战胜困难的重要武器。慎独让我学会了从困境中寻找机会,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只有将困境看作是人生的一部分,才能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给自己带来力量和信心。
同时,慎独也是培养个人素质的途径之一。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慎独让我有时间独自学习和思考,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我可以通过慎独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通过对自己的专研和反思,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慎独还能帮助我认识自己的内心。我们经常追求外在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在精神的满足。慎独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通过慎独,我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慎独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对自己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奉献。慎独让我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与对他人的影响。通过慎独,我明白了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和决策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更加慎重地思考和行动。只有慎独,才能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福祉。慎独不仅仅是自我修行的过程,更是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回馈给他人的过程。
慎独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帮助我独立思考、坚韧不拔、提高素质、认识自己,并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将继续慎独,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懈努力。我相信,只有慎独,我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社会的繁荣和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莫显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题记。
人生而有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面临着各种欲望的诱惑,有的人因之驱使,丧尽天良,无所不用其极,而且一次又一次;但是,有的人却能等闲漠视,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将慎独诠释得尽善尽美,一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叶存仁,为官一方,深受百姓爱戴,告老还乡之际,其他官员筹集了一船礼品,他却万般推辞。为首的官员说:“天知,地知;你知,我们知,其他人绝不会知。”叶存仁听后,会心一笑,并随口吟出一首诗“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所谓慎独,即此之谓。捅破“无人知”的无形壁纸,不自欺欺人,却能无愧于心。
但凡真正代表人类完美的东西,总能跨越时刻和空间的障碍。冰心在她的文章中提到,在泰国旅游时,想着多带回一些礼品,在与货摊女老板讨价还价时期望便宜些卖给她,然后多给一些小费,并说这样女老板的公司不但不知道,而且还能够让自己获利;可谁知,女主人的回答让她无地自容——“佛会知道”。时刻到了这天,在不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地方,依然有着如此潜心向善的人,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市场大潮中,用他们的朴真而又善美的行为向世人宣告“表里如一”才是做人的唯一正道。
语言上的巨人,略显容易;行动上的巨人,也非难事。
柳下惠,节操高尚,而能“坐怀不乱”。
许衡,铮铮傲骨,信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哈佛大学里的图书窃取者,却更能担当且勇毅无比,真诚地喊出“图书诚可贵,慎独价更高!”
……。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之而止休”将欲望的触觉自觉地控制在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内,审察于莫见莫显之间,不因外物的回应而或喜或悲,这便是慎独的最高境界。
君子,慎其独也,知行合一,智力一体,表里如一,此之至也。
精选阅读(3):
——读《防线》心得体会。
前些日子在书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做过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高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高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我不禁想到,廉政工作不正像这扇“破窗”,如果没有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些小小的行为和毛病,初期往往不太在意,当出现不可弥补的问题时,后悔晚矣。
翻看《防线》中的一个个案例,清正廉洁的也好,贪污腐败的也罢,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如何清廉或如此腐败。要说其中的区别,简单地说,其实也就是一字之差,清廉者以“严”字律己,腐败者以“贪”字利己。对于很多小问题,要做到防微杜渐,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严以律己,慎微。
拒腐蚀、永不沾要成为做人的一种境界和追求,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一丝不苟,才能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要做到清正廉洁,侥幸心理要不得,不少人滑向腐败的深渊都是由于心存侥幸。“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都要严以律己,光明磊落才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心中不能失衡,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守住自己的阵地。
严以律己,正确使用权力。
正确使用权力,自觉抵御不正之风,要坚持党性原则,过好“人情关”。在人情面前要讲原则、讲正气,不能“义”气用事,更不能违背原则去拉关系,牺牲原则去交朋友。用手中的“权力资源”去偿还人情债。因此,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用好手中权力,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工作,一身正气,秉公办事。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臭恶,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华文化经典《大学》一文这样教育我们。慎独,像一团焰火,在中华大地跳动了几千年;慎独,像一条江流,在华夏文明中奔涌了数千载;慎独,像梅兰竹菊,在历史更替中绽放了千秋万代!先贤圣哲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会慎独,我们才能把握人生;学会慎独,我们才能傲然于世。
慎独,若严冬红梅,身处冰封之境而不失芬芳。一心仕途一帆风顺,却处处遭到排挤,而他个性的棱角又不肯为世事磨得圆滑。所以,他毅然背上行囊,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离开了他在梦中都渴望建功立业的地方。虽然仕途失意,无人问津,但他傲岸不羁,举酒揽日的豪情令世人敬仰。
慎独,若空谷幽兰,身处幽寂之地而不失色彩。心怀百姓,志在报国却遭讥谤,流亡在外,心系故国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立于江边,慷慨悲吟“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报国无门,不愿眼见故国灭亡,于是只身长眠江中。虽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但他洁身自好,心念祖国的情操令世人慨叹。
慎独,若凌云翠竹,身处万物之林而不失典雅。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多次遣兵出关镇守边境。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情刚直不阿,颇遭众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他的真实写照。虽然被迫害至死,命途多舛,但他一腔热血,两袖清风的正气令世人称赞。
慎独,若寒秋傲菊,身处霜冻之季而不失风姿。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一路无奈,他却不会因消沉而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屡遭贬谪却能笑看人生,屡屡失意却能把酒言欢。在他的眼中,沉浮终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虽然官场难容,同僚冷视,但他的酾酒临江,千古风流令世人歌颂。
无数的先贤圣哲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传统美德,他们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后人把握正确的航向。听,远处又传来了他们的谆谆教诲:“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