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5篇
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
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翁肯认为:“历史是民族的教师、国民教育的工具和激起爱国思想的武器。”这是无数史实所证明的一条真理。初中历史是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训练,并给出了活动建议(如资料收集、电影欣赏等),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增加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其认识、理解和探究历史的能动性。我结合平时的尝试,梳理以下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很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融合学生感兴趣的新事物,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在七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课中,我采用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让文物说话,来一场穿越时空的说唱rap,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光武中兴”的影响。
我们还应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真正的做到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明确学生在学习历史当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还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历史教学的建议,使得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能够不断的优化和改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七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这一课时,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寻根问祖之旅,实地踏访随州博物馆、随县神农故里、季梁公园,体验华夏文明史,倾听金声玉振,对话先贤古哲,亲身感受随州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学生实践并收集相关照片、资料,在课堂上分享,发表自己的看法,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调整学习状态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注重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课堂导入环节非常的关键,这是一节课的起点。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积极的创新,使得课堂导入环节更加的生动形象,进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或者诗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将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我出示两首古诗,和古丝绸之路的地图,让学生直观理解西域的地理概念,并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进而有效的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引入影视作品直观教学
在七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中,文中最后一框“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课本用文字简要描述了都江堰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对存续至今的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如何做到防洪、灌溉,如何使四川地区成为“天府之国”并造福千秋,学生很难直观感受。因此,我播放了纪录片《2008世界遗产在中国》的剪辑视频。在此基础上,我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看完这个视频后,你对都江堰这一工程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正如聂幼犁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所说:“电影(包括故事片和纪录片)是研究近代以来百余年历史的重要资料。只要用多媒体技术对原始的影片进行适当的剪裁、编辑等,它们就是历史教学最好的史料。”
四、开展探究性教学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探究性的教学,使得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八上《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节内容时,我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提出合作探究的问题: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教材出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根据18—21课所学内容,列举史实论证以上观点。在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时,需要学生对课本五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推理才能明确其中的答案,因此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五、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为了能够有效地落实双减的政策,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的目标。比如在学习关于“明朝”的相关知识点时,文章当中涉及到明朝的统治以及明朝灭亡的原因这些文学内容,学生在记忆的过程当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去浏览《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历史小说,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加深对一些历史重点知识的印象,虽然小说中有些事迹已经经过修饰,但是塑造的事件以及人物比较生动形象,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记忆和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重要的事迹或人物视频、图片,使得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历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深化课堂改革,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这需要一线历史教师打破思维壁垒,跨越学科界限,充实各学科知识储备,随时做好“跨界”教学的准备,以助力融合各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
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2
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后,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在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都有所变化,体现了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理念。
对于历史学的性质,新课标大体沿用了高中课标说法,新课标点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特点,具有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作用。”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包含五个方面: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精选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性、基础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动能。“立德育人”贯穿在整个课标之中。
跨学科教学要求的提出,学业质量内容的增加,帮助我们构建、更新理念,以促进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发展为着力点,坚持素养导向,教学深化教—学—评机制改革。
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3
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思想变革,也是历史教学领域的重大任务、在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我们都在不由自主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对于如何落实课改,具体有如下心得:
(一)教师在课堂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要做好这些角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前、课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课、背学生、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要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问题,既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
2、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发现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3、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悦、历史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
(二)教师需进一步提高自己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那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让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系统等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切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新课程改革浪潮犹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神州大地,给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崭新的活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知道,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着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要求也更高了、接下来我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课改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即将实施,它是初中一线历史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考试评价和教学研究应遵循的重要依据,必将引导和推动新一轮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新课标的粗浅阅读以及暑期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要树立发展核心素养的新教学理念,将五大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之中;
2、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这样有利于整体化和结构化的教学;
3、在日常教学中创设情境,注重情境教学;
4、注重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的整合,发挥单元学习的优势;
5、要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
6、注重跨学科教学,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实践探索的能力,改变教学观念,从“教会学生知识”转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
具体如何将“新课标”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最在意、最关注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研读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
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5
这次我参加了2022年初中历史科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在培训中,先后听取了几位骨干老师关于新课程课标改革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我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实施的初中新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具体环节进行着诸多思考。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从客体走向主体,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探究性学习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无论如何,形式的多样性都应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研究空间、开启创新思维、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为出发点。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讲授力求新颖,确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表现欲望,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为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力求应用新颖独到的艺术方法,调整认知策略,尽量让学生参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课堂中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吻合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我要学”愿望的驱使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的预期效果才能达到。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员,大胆地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四、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
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