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通用13篇)
在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议题。总结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进行,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其词。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思维,启发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一
3、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兴趣及热情。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外一个量。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 说儿歌学知识,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大家一起打节奏来说一说,好吗?
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师:这样说下去会怎么样?(生:说不完)。
师: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示儿歌,告诉学生用字母n表示,更为简便。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是“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 比年龄找规律。
淘气问妈妈今年几岁了,妈妈告诉他:“妈妈比你大26岁”同学们猜一猜,淘气的妈妈几岁了?指名学生说,并要求说出想法。
我们可以用列举法来研究他们的年龄。
。
师:当淘气的年龄为a岁时,大家想一想他*的年龄是多少呢?
根据他*的年龄和淘气的年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他*的年龄此时应该是a+26岁。
师:当他*的年龄是b岁时,淘气的年龄是多少?(小组讨论得出:淘气的年龄是b-26岁)。
三、 解决问题。
1、出示p86的小棒图,请学生观察情境图,根据文字说明,自主探究怎么样表示需要小棒的根数。
2、小组内交流讨论各自说想法。
3、小组汇报,教师配合板书: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
a a×3。
4、指导书写。
教师明确说明:a×3写作3·a或者3a,数字通常写在字母前面。
四、 试一试。
1、 出示p86试一试第1题儿歌。
师: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引导学生抓住第一句话“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来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白嘴巴的数量与青蛙的只数相等;眼睛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的条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从而得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当然字母不仅限于n,还可以是a、b....)。
2、 试一试第2题。
本题是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运用,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1)爷爷的年龄比我大52岁,今年我是a岁,爷爷是多少岁?明年我是多少岁?
(3)每个盒子装4块月饼,b个盒子可以装多少块月饼?
五、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需要大家帮助?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二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一、儿歌导入。
【课件出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4只青蛙4张嘴。
…………。
师:相信大家还能说下去。但老师现在想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列数有什么特点?
生1:前面是1,后面也是1;前面是2,后面也是2,……。
生2: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一样的。
师:前面的数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数)。
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有多少嘴)。
生:青蛙的只数等于嘴的数量。
师:那n只青蛙有多少张嘴?
【课件出示】n只青蛙n张嘴。
生:因为嘴的张数和青蛙的只数是相等的。
师:在这里,n可以表示很多数,可以是1,2,3,也可以是100,1000,等等。看来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很方便。这里我们很容易就看出青蛙的数量和嘴的数量是相等的。
二、拓展探究。
情境一:摆小棒。
师: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可以这样列式:13。
如果你想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列式?如果这样摆3个呢?4个呢?
生: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3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43。
【板书】三角形的个数小棒根数。
113。
223。
333…………。
师:仔细观察,再思考,若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板书:a】。
生1:三角形的个数3就是小棒的根数。
生2: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为a3【板书:a3】。
生:a可以是1,2,3,……,100……,1000,……。
师:这些数我们叫做自然数,刚才的13,23,33,……,这么多的算式,只用a3就把刚才的式子的式子表示清楚了,看来字母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变简单了,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师:观察,能简便的是哪种运算符号?
生:乘号。
情境二:妈妈的年龄。
(1)师:上个星期日就是母亲节,我们的朋友淘气出了一个与妈妈有关的问题给大家。
课件出示:
淘气说:妈妈比我大26岁。那么当我1岁时,妈妈几岁?2岁时,妈妈几岁?3岁时?
【板书】。
淘气年龄/岁。
妈妈年龄/岁。
1
1+26。
2
2+26。
3
3+26。
……。
……。
师:观察妈妈和淘气的年龄,什么在变,什么不变?生:1,2,3,淘气的年龄在变,妈妈的年龄中+26没有变。
师:为什么1,2,3会变化,而+26不变呢?
生:说明淘气在长大,年龄变化了。妈妈比淘气大26岁是不会变的。
师:x+26中还可以看出妈妈与淘气的年龄差是——生:26。
师:x+26不仅可以表示妈妈的年龄,还可以看出妈妈与淘气的年龄差是26。
淘气:你觉得x会是哪些数?
生可能会随便说一个数字,教师随机应变。
小结:取值要符合生活实际。
(2)小组合作。
师:淘气比妈妈小26岁,当妈妈27岁时,淘气的年龄?28岁时?29岁时?请你根据之前的列表方法,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淘气的年龄。
鼓励学生先思考,再参照黑板上的表格进行列表解答淘气的年龄。
妈妈年龄/岁。
淘气年龄/岁。
27。
28。
29。
30。
y
y-26。
师:在这里y可能是哪些数?师:字母变了,字母的式子变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变化。年龄差还是26岁。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
三、回顾总结。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也明白用字母表示数会给我们带来方便,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表示某一数量,还能从中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用字母表示数。
【试一试】。
1.面式子能简写的用简便方法表示。
x-51bxy9+3c44。
2.1只手有5个手指;。
2只手有10个手指;。
n只手有个手指。
3.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下一次出现将是公元年。当s=1986时,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年。
4.如果用c表示正方形的周长,a表示边长,那么正方形周长公式可以写作:
四、再次感受字母“简”
1.用字母表示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五、巩固练习。
师:完成作业纸(即书本练一练第1、2题)。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三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儿歌引入:
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同学们都熟悉这样一首儿歌吧: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学生汇报: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1、妈妈和淘气比年龄:
学生初步体会妈妈年龄和淘气年龄的关系:
淘气1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
淘气2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
…
如果淘气的年龄为a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怎么表示:
2、摆图形:
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生发现寻找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寻求规律的必要性。为了简洁、清晰地表示规律,需要引入字母,用a代表摆任意的三角形。
生列式:师强调a×3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练习:试一试:
第一题:回到刚开始的儿歌,老师再添两句。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第二题:哈雷彗星这道题是难点,学生容易错,让学生说出为什么。
练习第三题:
还可以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练习第四题:
四、总结: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用到用字母表示数。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四
第1课时,备课时间:开学第十五周周上课时间:第十六周。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2、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世界的联系。
3、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并会进行运算。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
5、会借助计算器探索数量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突出本章重、难点内容。
:灵活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体参与、合作交流、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忆一忆后试一试。
大家先来回顾本章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本章知识,再回答以下问题:
2、小华和小明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小华每小时行a千米,小明每小时行b千米,用代数式表示a、b两地的距离。
3、代数式可表示什么?
4、举例说明如何合并同类项、怎样去括号。
想一想。
小亮说:你想一个整数,将这个数乘2加7,把结果再乘3减21,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
小芳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准来帮小芳的忙呢?
大家能编几个类似的游戏吗?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三章:字母表示数,大家要把这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了。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五
通过较为充分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和方法,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关系;会省略乘号;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让学生明白用字母表示数时,算理关系是不变的:算理关系的分析。
算理关系的分析。
一、导入。
师:咱们班昨天中午写字时,我发现宋琪比冷梦林多写了15个字,
假如宋琪写了x个字,你能根据这个事例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
师板书:冷梦林写了多少个字?
当x=180时,冷梦林写了多少个字?(其他问题,采用口问,口答的方式解决)生解答,师板书。
找生谈感想(体现算理关系是决定用哪种运算的唯一依据,跟有无字母无关)。
二、巩固练习:(自主练习)。
(1)第1题:先请一位学生读题,然后独立完成。找学生交流做法,并说明理由。
(2)第2题:找学生说说省略乘号的前提条件和省略时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后交流答案。
(3)做3--5题:让学生做在教科书上,教师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4)做第6题:集体分析问题,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做。
生:
水面以下大坝的高度=坝高-水面到坝顶的高度。
现在大家根据上面的三个公式和表格里给出的条件,自己填上求未知量的式子。
让学生做在教科书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5)做第8题,让生口头分析算理关系,口头表述意思。
(6)做9、10题,分析第9题三个数间的算理关系,让学生知道每过一年就增加3厘米还是5厘米,找出与年数有倍数关系的数字。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生说出第10题的算理。
三、让学生思考第7题,下节课交流。
四、创意作业。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六
老师们:下午好!
下午聆听了谢老师《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针对谢老师这节课,我将从“四个善于”和“两个注重”等方面浅谈自己不太成熟的一些个人看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如,谢老师以学生和自己的年龄关系导入课题,用青蛙儿歌深入课题等,这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家在我们身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积极性、有效性。
谢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导入部分,教师的年龄先是用数字算式表示,通过谢老师的循循善诱,不断挖掘,学生出现了用含有字母、含有图形、含有汉字、含有符号等算式表示。整个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自然舒畅。学生的潜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谢老师非常自然的挖掘得淋漓尽致。在后面的练习中也是如此。
谢老师在整堂课中,尊重学生的元认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思维一次次被激活,个别学生有所飞跃。
如,数字算式向字母算式的过度,让待进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如,先是顺应学生的思维习惯,用字母a表示学生年龄,则老师的年龄为“a+13”。谢老师在后面创设了要求学生用字母b表示教师年龄,则学生的年龄为“b-13”。順逆结合,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练习中“两盒粉笔用2x表示,2x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在谢老师的引导下,2x可以表示面积、体积、重量、单价等。很好的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渐渐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如,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青蛙的只数与眼睛、腿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等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用字母不仅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很舒畅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展示世界最长寿老人的记录,让学生初步感知“在具体问题中,用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较好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习惯更加缜密轻而易举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谢老师以“导、学、练”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很好的条件。如,有效的课题导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学生的年龄和教师的年龄;层次分明,思维活跃的练习题等。相信老师们法眼如炬,在听课中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细说。
如,一个学生在介绍青蛙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不慎落了只数两字,谢老师也予以提醒。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在教学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老师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教师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是对学生最无形最有力的教育。听了这节课,谢老师的教学魅力深深感染了我,相信老师们也有同感吧!
最后谢谢老师们非常有耐心地听我唠叨这么久,不当的地方还请老师们指正。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七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概括性与简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能准确用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探索规律,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课题
1、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用字母表示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字母表示什么?(多媒体出示)
(1)阿c和小d看《阿p的故事》,c 、d、各表示什么?
(2)小军和小明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 a、b 各表示什么?
( 3 ) 扑克牌“黑桃a” 、“梅花k”,a 、k各表示什么?
导课:生活中,用字母可以表示人名、地名和数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利用情境,探求新知
(出示课件,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三只青蛙三张嘴……齐读)
师:照这样下去,能读得完吗?这首儿歌中的数字有个特点,谁发现了呢?
过渡语:n的威力可真大,能表示这么多不同的数!可以换个字母说一说吗?我们用“n只青蛙n张嘴”一句话就概括了这首说不完的儿歌。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活动一:组内同学年龄与老师年龄比较,进行填表。
活动二:利用学具摆一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四)练习
1、说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6人,到站后下车a人。“36-a ”什么?
(3)学校买来x个小足球,每个24.5元,“24.5×x”表示什么?
(五)拓展
现在你们已经学会用字母来代表青蛙的只数了,那青蛙的嘴数、眼睛数、腿数呢?请你填在数量关系表(2)里。
青蛙
(只) 嘴
(张) 眼睛
(只) 腿
(条)
(六)、知识回顾,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特点是什么?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a×3=3a a×b=ab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八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简易方程》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于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
2、教学目标:原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作为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的,根据认知领域发展的不同层次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认知——学会——掌握”,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由于仅仅着眼于认知的角度,单纯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标准来分解目标,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目标是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新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原教案的导入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上是按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的,思路在继续“教教材”,不仅教学过程一般化,学生也没有真正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本节课抛开了教材中的原有例题,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我们认为选择这样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故在新教案中的导入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包括教师自身的优势、特长)所设计的。课前谈话就足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用“帅、酷、牛”等时尚用语及一首儿时的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深深激发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一则“失物招领”和“畅想年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眼前一亮有了新鲜感。同时还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去畅想自己和老师的年龄,购买喜欢的物品,既直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2、以学生生活经历为素材,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到数学角度。原教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忽略了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认知特点。新教案的学习活动重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失物招领”中,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又大胆调用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学习变得易于理解掌握。学生对于怎样用单价、数量求总价已经很熟悉,因此,我就直接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特殊要求自由选购食品,并列出求总价的式子。经过分析,概括得出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这节课的练习中,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练习:从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中感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根据相关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年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新意。
3、“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原教案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达到高涨。新教案中教师则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引导和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条件下才能有效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学整体上更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更紧密,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最后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加以巩固。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得到了广泛的调动。使学习过程不仅具有了“最近发展”的意义,而且也是“经济化”的。
4、关注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继续发展需要。原教案。
的作业和反馈都是较单一的,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在新教案中教师考虑到了不同的学生完成作业的量上可以有差异,尤其在在反馈上采取的形式和评价也是多样的,比如教师评价、学生自己一自己喜欢的方式评价自己,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反馈。
5、自主的问题情境,开放的练习视野,引发了蓬勃的思维活动。学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家人年龄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材料,从而使其对知识的掌握由形象感知迈向抽象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发展性练习中得到有效拓展。一是深度的拓展。“男生a人,女生b人”,从只有一个字母,跨越到含有两个字母,认知的思维已走向深入;二是广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想方设法提问的过程中,势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思检阅自己的已有知识模块。这样一来,学习呈现出了一种整合性的态势,知识的范围已走向宽泛。因此,用这样一个发展性练习结课,真可谓意味深长!
1、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教师观念的改变,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课堂的活动设计得有实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解决“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3、学生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把一堂课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和结果,更主要的是方法和兴趣的引导上。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九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四省市编)用字母表示数第一教时。
二、教学要求:
1.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3.认识乘号“·”,知道数和字母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如果省略乘号,要把数写在字母之前,当数是1时,省略不写。
三、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点明课题。
师:实物的个数、轻重、大小等可以用数来表示,那么数能不能再用其它符号来表示呢?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师:过去我们学过一些式子或公式中含有字母的,如x+1.5=4,s=a×b等。这节课学习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二)观察比较,认识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课本第86页例(1)]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赵欣的岁数 王永的岁数
1 1+2
2 2+2
3 3+2
40 40+2
师:[指表中1+2……这列的式子]这列的各式表示什么?
生:表示王永比赵欣大2岁。
生:也表示王永的岁数。
师:对呀!如果用a表示赵欣的岁数,那么王永的岁数怎样表示?
生:a+2,因为王永总比赵欣大2岁。
[在表上分别写a与a+2]
师:a表示赵欣的哪些岁数?a+2呢?
生:a表示赵欣1岁、2岁、3岁、40岁……的岁数。
生:还可以表示赵欣的许多岁数,一直到很老很老。
师:既然a是变化的,不确定的数,那么a可以是任意数吗?
生:可以是任意数。
生:不能是任意数,因为人的年龄是有限的。
师:[小结]字母 a是一个变化着的,不确定的数,它明确又概括地表示了人的年龄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数,a+2相应地表示了王永的岁数。
[出示课本第87页例(2)]
师:买一段布需付多少钱,它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生:单价×数量=总价
师:要简明、概括地表示数量关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用字母表示。
师:如果把单价×数量=总价写成含有字母x的式子,先想一想,花布的单价与数量,哪个量变化多,一般就把x表示变化着的哪个量。
生:x表示花布的米数,因为花布的米数是变化的`。
师:[板书:3.42×x后问]x表示什么?3.42×x表示什么?
生:x表示买花布的米数;3.42×x表示单价×数量。
师:如果把3.42×x看作一个结果,那么它也表示什么?
生:表示总价。
师: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第88页(3),看书上还讲了什么例题。
[学生阅读课本后]
师:a×t这式子表示什么?
生:表示工作效率×时间,也表示工作总量。
师:这题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与上面学的相比,有什么主要的新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新特点?生:工 作效率和工作时间都用字母表示,因为这两个数量都在变化。师:[小结]在式子中根据需要,可以用几个字母表示数,但要注意在一个式子里,几种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三)综合、归纳,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师:以上三题的三个式子有什么主要的相同点?
生:都用字母表示数。
生:还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师:用字母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生:它可以表示任意的一个数,但要在一定范围内。
生:它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
师:[总结]字母可以表示数,表示的数是变化的、不确定的某一范围内的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概括表示一般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方法。
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相乘怎样书写,请阅读课本第88页第三自然段落。
[学生阅读课本后]
生:乘号记作“·”,3.42×x,写作3.42·x
生:乘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就写成3.42x。
生:当1和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师:同座对说5×a写成( )或( )。1×x写成( )。
[学生对说后]
师:在我们原来学的乘法式子中,在用字母表示数时,数1省略不写。
(五)巩固练习。
1.选用条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篮球有多少个?
(2)排球有多少个?
(3)乒乓球个数与排球的差。
(4)足球个数与乒乓球的和。
a.有足球x个。 b.篮球个数比足球少2个。
c.排球个数是足球的2倍。 d.有乒乓球y个。
2.课本第89页练习二十六2、3(1)~(4)、4(1)~(4)题。
(六)家庭作业:课本第89页练习二十六3(5)~(8)、4(5)~(8)题。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十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简易方程》是小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于小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
2、教学目标:原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作为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的,根据认知领域发展的不同层次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认知——学会——掌握”,要求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由于仅仅着眼于认知的角度,单纯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标准来分解目标,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目标是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新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小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重了小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小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小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小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小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原教案的导入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上是按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的,思路在继续“教教材”,不仅教学过程一般化,小学生也没有真正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小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本节课抛开了教材中的原有例题,从小学生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我们认为选择这样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小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故在新教案中的导入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是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包括教师自身的优势、特长)所设计的。课前谈话就足以激发起小学生的兴趣,用“帅、酷、牛”等时尚用语及一首儿时的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深深激发小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一则“失物招领”和“畅想年龄”激发小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小学生眼前一亮有了新鲜感。同时还注重调动小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小学生主动去畅想自己和老师的年龄,购买喜欢的物品,既直观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2、以小学生生活经历为素材,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到数学角度。原教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忽略了充分利用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认知特点。新教案的学习活动重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失物招领”中,引导小学生分析得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又大胆调用小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学习变得易于理解掌握。小学生对于怎样用单价、数量求总价已经很熟悉,因此,我就直接让小学生按照教师的特殊要求自由选购食品,并列出求总价的式子。经过分析,概括得出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这节课的练习中,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练习:从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中感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根据相关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年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新意。
3、“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原教案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达到高涨。新教案中教师则充分注意到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引导和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条件下才能有效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学整体上更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更紧密,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导小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最后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加以巩固。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小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得到了广泛的调动。使学习过程不仅具有了“最近发展”的意义,而且也是“经济化”的。
4、关注不同发展水平小学生的继续发展需要。原教案的作业和反馈都是较单一的,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在新教案中教师考虑到了不同的小学生完成作业的量上可以有差异,尤其在在反馈上采取的形式和评价也是多样的,比如教师评价、小学生自己一自己喜欢的方式评价自己,并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反馈。
5、自主的问题情境,开放的练习视野,引发了蓬勃的思维活动。小学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家人年龄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材料,从而使其对知识的掌握由形象感知迈向抽象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发展性练习中得到有效拓展。一是深度的拓展。“男生a人,女生b人”,从只有一个字母,跨越到含有两个字母,认知的思维已走向深入;二是广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学生在想方设法提问的过程中,势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思检阅自己的已有知识模块。这样一来,学习呈现出了一种整合性的态势,知识的范围已走向宽泛。因此,用这样一个发展性练习结课,真可谓意味深长!
1、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教师观念的改变,重视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小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通过符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让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课堂的活动设计得有实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解决“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还要解决小学生“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重视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一定要联系小学生的实际,以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3、小学生的学习应着眼于小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视小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把一堂课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和结果,更主要的是方法和兴趣的引导上。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十一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如:摆火柴棒(p90)就体现了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探索关系,或探索规律,是表示的第一步。
探索过程首先从具体数字开始,必须发现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探索数量关系。根据考虑方式的不同,可以表示为不同形式的代数式。因此用字母进行表示,可以体现事物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
我们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字母表示的含义、能否用字母进行表示和是否积极地投入到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用字母表示结果是重要的,探索的过程也同样是重要的。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p90、91:字母可以表示经探索(探索过程有难有易)得到的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表示数的运算律、表示计算公式。
能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进行表示,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实际上是数学建模的思想,也就是数学化的思想。
有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的代数式让学生进行解释,使学生感到符号表示是有意义的,数学是有意义的,代数式不是一些空洞的、毫无意义的数学符号的堆砌,而是所研究对象的一种数学表示,数学是与现实世界有密切联系的。
如(p94例1):10x+5y,
如(p94例2):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有关系,c/7+3是经验公式,是用统计的方法得到的。c/7+3是有意义的。体现代数式的意义,体现数学的意义。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会进行运算;
关于合并同类项(p104),从两个方面(直观、分配律推理)得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关于去括号(p108),回到摆火柴棒问题,对应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不同形式的代数式,它们实际上是否相同?这里既给出了去括号的意义(进行恒等变形),也给出了去括号的法则(+号,-号)。
求代数式的值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求代数式的值也帮助理解字母表示的意义。p98的图,反映了把代数式看作是一个过程的思想,代数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对象,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过程。
p98议一议解释了“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的意思,学生对线性函数、幂函数的变化规律没有认识,这一题的目的不但是计算代数式的值,而且还要根据代数式值的变化(值的增长速度的快慢),推断代数式自身的性质(即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一个代数式的值增长很快,另一个没有它快等。
6.进一步熟悉计算器的使用,会借助计算器探索数量关系、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代数式求值中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能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探索、解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种重要的能力。
1.进行一般化的表示,需要首先探索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或变化的规律,然后用符号进行表示。本章提供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性趣的探索活动(动手活动、具体数字计算开始得到一种猜想等),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和表示规律的过程,经历从具体上升为一般的过程。
如摆火柴棒,p111探索日历表中的规律。用字母表示一般性,有时是为了进行计算或预测,有时是为了进行推理。
2.用自然语言、表格和代数式三种形式表示规律。
如用表格表示,p93.3;
p96.1,把语言表示转化为代数式表示;
p97.4,把代数式表示转化为语言表示。使学生经历从语言叙述到代数式表示、从代数式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从而获得对代数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什么是数学建模的思想?笼统地讲,探索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用代数式进行表示,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p94例2,c/7+3,用蟋蟀叫的次数表示当时的温度,也就是建立起了表示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的关系表达式,是典型的数学模型。
还如p99.2,h=4.9t2,h=0.8t2,都是数学模型。
又如p95,10x+5y,渗透了模型的思想。学生只要初步体会就可以。
5.内容以活动或问题的形式呈现,并且问题设计有层次,使之便于学生探索与交流。
照顾到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如p90,p111的问题串等。教材设计试图营造一种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力求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身发展。
4.提供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情境之中。
我们选用探索活动(摆火柴棒)引出代数式表示和代数式表示的意义;给代数式赋予实际背景;对代数式的值在实际背景下的进行解释;利用实际背景(绿地的面积是多少p102)和直观方法(p104)引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通过丰富的例子、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代数式表示在计算、判断和推理上的意义等。
2.合并同类项、去括号3课时。
3.探索规律1课时。
2.代数式的重点:符号化、赋予意义。
3.代数式求值的重点:程序的思想(对应)、实际背景、寻找规律。
4.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处理。
5.去括号法则的处理。
6.代数式运算:适度训练、实际背景、验证规律。
7.探索规律的目的和处理。
1.提供充分的探索规律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2.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经历语言叙述到代数式表示、代数式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
3.抓住代数式(符号化、赋予意义)、代数式求值(实际背景、寻求规律)、代数式运算(适度训练、验证规律)的重点.
4.注意所学内容的螺旋上升,避免“补充”内容(整式与整式运算的处理).
1、关注学生在探索数量关系等活动中的参与态度、思维水平和抽象能力等。
2、在学生进行从语言叙述到代数式表达、从代数式表达到语言叙述的活动中,关注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及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在评价中,不仅关注学生是否会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而且关注学生是否能对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进行解释。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十二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2、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世界的联系。
3、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并会进行运算。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
5、会借助计算器探索数量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突出本章重、难点内容。
:灵活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体参与、合作交流、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忆一忆后试一试。
大家先来回顾本章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本章知识,再回答以下问题:
2、小华和小明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小华每小时行a千米,小明每小时行b千米,用代数式表示a、b两地的距离。
4、举例说明如何合并同类项、怎样去括号。
想一想。
小亮说:你想一个整数,将这个数乘2加7,把结果再乘3减21,这个数一定是6的`倍数!
小芳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准来帮小芳的忙呢?
大家能编几个类似的游戏吗?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三章:字母表示数,大家要把这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了。
关于字母表示数的题篇十三
《用字母表示数》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教材通过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的必要性,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概括过程,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断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逐步发展符号感。
学生分析: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符号化的思想,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和计算公式。在课堂中要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简单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意义及实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数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简单关系。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或简单的数量关系。
1、感悟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属于“程序性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具体实施方法是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学简写规则,然后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认识。
学习方式多样: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所有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让学生自己写出来。每个例题都为学生写式子留出了空位。可以说,没有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教材告诉学生的。
本节课分为4个环节组织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对整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怀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这个环节中不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用字母表示数,而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表示?让他们体会到符号化的语言在应用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课堂上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通过扑克牌玩24点,和按规律填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母可以表示数,并在一定的情境中,字母表示的是特定的数。(出示6、10、7、a)。
接着让学生回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碰到过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能说出一些运算定律来,追问学生运算定律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数学知识中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简单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预设四个活动,层层推进,一个活动就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体验。
例一:小棒摆三角形。
2.摆两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用算式表示什么?3个呢?4个呢?如果像这样一直摆下去,后面的算式你会说吗?(请你自己说一说)。
3.让学生在说式子的过程中,认识到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摆三角形小棒根数的局限性。
4.说不完我们可以怎么办?用省略号来表示。
5、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来概括我们要说的所有式子?(同桌商量)。
提问:用字母b表示三角形的个数,所用小棒根数可以怎样表示?
7.小结: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使问题既简单又明确。同时字母表示数是有一定范围的。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更重要、更优越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设计目的】:引导每个学生操作、实践、总结、归纳,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这是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例二、书本例题,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必要性及优越性。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这时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有一个确定的值。第二道例题写出表示合唱队人数的式子24+x,并知道这里的x也可以表示许多个数之后,让学生计算当x=10时射击队的人数。学生又经历了从概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体会到含有字母的式子当字母有确定的值时,式子的值也确定了。
例三(1)正方形:正方形边长用字母a表示。请同学们用字母公式来表示正方形的周长c与面积s。
【设计目的】:通过回忆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经历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相连。
(2)自学课本内容,含有字母的式子在运算算式里怎样书写。教师讲解并提出注意点。
【设计目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送给学生一个信任,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就行,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想象空间,表达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意见,不搞一锤定音。接着通过小练习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接着用省略乘号的形式写出两个字母公式。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具体情境中反复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取值范围,促进学生对学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的理解,而且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突破难点。
接着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检验一下刚才所学的掌握程度。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与层次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共设计了三道相关练习题。
1、书本想想做做第四题。
2、书本想想做做第5题。
3、音乐广场(听儿歌数青蛙)。
让学生自由的读读数青蛙的儿歌,并试着编编4只、5只……青蛙的儿歌,说说从中你发现了青蛙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嘴的张数与青蛙的只数有什么关系。
师引导学生思考,当青蛙的只数是n只时,怎样表示眼睛的只数和腿的条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环节四:全课总结,纵深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收获?
【设计目的】:通过反思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意义,加深符号感。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
了解历史,介绍代数之父—韦达的知识,把课堂向纵深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