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通用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于某个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要注意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典型错误和对策,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一
周三下午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到孙祖中学学习,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对小组合作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一、小组学习让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学习富有成效。每节课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同学也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价值。教师投放的任务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既包含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又有讨论的价值。
三、学生展示成果的形式多样化。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二
20xx年11月20日至22日,我有幸在xx二中参加了xx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一名中青年历史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25位参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来自xx五中的董老师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时,分为四大专题:兴起篇,草原雄鹰羽翼丰,和战篇,干戈玉帛兼有之,感悟篇,以史为镜鉴古今。
来自xx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为:第一板块,漫漫古丝路,第二板块,铮铮英雄行,第三板块,悠悠驼铃声,第四板块,绵绵古道情。
xx稼轩中学的程老师,在讲《美国的南北战争时,以林肯的一生为线索引领全课,趣味性十足:家族洗钱、南下谋生、就职前后危机重重,解放黑奴转败为胜、船长殉难精神永驻。
2、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绝对不应该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包办,让学生“动”起来,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水平的提高,才是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情。
1、紧扣课标、深挖教材,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问题提出恰当、实用。
2、课件制作注重实效性,各种教学素材的运用有趣且趋于理性。恰当的选用背景音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实物资料、文本资料,化繁琐为简易,变抽象为直观,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直观了解和感悟,有又有效的烘托起历史探究的氛围。
3、预设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4、关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比如论从史出,更具历史味。
5、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出事件,巧妙处理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思路间的冲突。
将地方史与国家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生活,尽显亲切自然,既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又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新途径。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课的“九章算术”时,特别挖掘出了该著作的编纂者之一徐岳,这个xx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
xx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则挖掘到了她们xx市的地方名吃,周村烧饼,作为礼物赠予学生品尝,同时巧设悬疑开启本课:周村烧饼是从胡饼发展而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胡饼是怎么从西域传递过来的吗?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了解古丝绸之路的求知欲望。
参选的许多老师都注意通过适当的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拓展和延伸,不仅提振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还有效的强化了课本主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泰山区实验中学张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大胆创新:一是张老师亲自动手准备了实物教具龟甲和竹简,让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具体的感受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印象特别深,效果出奇的好;二是张老师亲自指导并摄制的一段学生探究实践的dv视频,让上课的学生直观的看到了蔡侯纸制作的完整过程,感同身受,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我想到,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不感叹于张老师对这一理论你的具体实践,让他所教的的学生启发并感动了另外一处学校里的学生。
菏泽市的李红梅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丝绸之路的昨天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交流的桥梁,哪丝绸之路的今天和明天哪,会不会更加辉煌,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期板报,发到老师的qq邮箱。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课堂架构科学、实用,凸显了历史课堂的灵活化、趣味化。
教师主导课堂不应该是包办课堂;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有活动的时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学习水平的顺利发展;让学生开开心心的学习,是为了扎扎实实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日照市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就给学生留下了宽松的选择空间:先用大屏幕展示出四组图片,它们是造纸术的发明、数学专注《九章算术》、地动仪、五禽戏和《伤寒杂病论》。四组图片,四类成果,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历史知识。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顺序自由的选择了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来探究学习,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学生甲选了《九章算术》,接着学生乙则选了地动仪,后来学生丙选择了造纸术,最后接触学习的.则是医学知识。这种结果,就完全打破了课本内容的编排顺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次活动中,参赛的教师特别追求了教学素养的整体呈现。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超越,立足精益求精、美益求美。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基本功的话,那就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刀。
他们以渊博的专业知识、优美的教学语言、完美的板书、精美的课件,无一不让学生陶醉,让听课的老师艳羡。一节节的课堂上,我享受着美的浸润,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可是“人们只惊羡于鲜花盛开的美丽,却不知道当初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水和汗水”,是到了我们好好学习提高的时候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来自xx五中的董老师,用醇美、真挚的语言不断地去触动学生们的心弦,描摹出一幅又一幅的历史画卷,从冒顿单于驰骋于塞外大漠草原到匈奴的兴起,从汉高祖挥师北上遭遇白登之围到屈辱和亲,从卫青霍去病漠北大捷匈奴流离西迁到昭君出塞,不断的启迪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民族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沉醉于其中而又升华于其上。
课件制作亦美不胜收,详实、丰富的资料为课件锦上添花,不断冲击着学生们想象的视界,使学生感同身受,有效的提振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效果。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听课学习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学习、反思的热情一直都受鼓舞于选手们的高超教学技能和完美的教学思路,张弛有度、开合有法,新颖的教学视界带给我的绝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情绪上的叹服,我想,保留这份热情并将它融入进自己的历史教学工作之中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最后借屈原的一句话来自勉吧,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三
4月23-27日我参加了由濮阳市教委组织的初中历史教师岗位培训,此次的培训学习活动,我收获颇丰,从中了解到平时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更进一步的明确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不断成长的目标。
5天的培训可以说是时间非常紧张,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我们听了许多优秀历史老师的讲课,他们都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作为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4月23日上午是油田十中的赵淑萍老师给我们讲的《教师如何听评课》,以前我们只知道听课带上听课笔记,然后把讲课老师所讲内容尽可能的记下来,但我们不知我们到底听课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怎么听,评课的时候也是“你的教学比以前好多了,记得上学期刚调来的时候,课堂一团糟呢”或是“你的课实现在太精彩了,真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啊”,再不就是“你对教材的把握理解很到位、教学方法选择的也不错”……这样的无效评课,不管是对讲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是没有什么收获的。听了赵老师的课后,我们知道了到底该如何听课评课。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中学历史教师的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我认识到,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既快乐又优秀呢?作为历史老师首先要会爱。会爱,才是真爱,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一双眼睛看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栓住几十颗心,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真心来重新审视一下眼中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在你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你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学生就会认真地学习你所教的学科,你和学生都会有较大的收获。爱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前提: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次,勤学多思,让我们有话可说。“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知识量飞速增长,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不仅从书本中学,而且从实际教学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你的学生才会保持对你的崇敬与服从,你的教育才会更加有力。最后,老师在管理和教育学生上,方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教师,每天一张开眼睛,你就会面临许多问题、许多麻烦、许多要办的事!其实!再多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各种局面,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成功者就是比对手多做一点,并能坚持到底。不要借口,只寻方法,想信能成功的。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做老师不仅要优秀,而且还要快乐,就要以教学工作为乐趣,把教书当作艺术,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再生动些、再新颖些,让老师和学生有着朋友般的关系;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历史课生动起来,努力实现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更好的提高历史教学成绩。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四
xxxx年11月20日至22日,我有幸在烟台二中参加了山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一名中青年历史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25位参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时,分为四大专题:兴起篇——草原雄鹰羽翼丰,和战篇——干戈玉帛兼有之,感悟篇——以史为镜鉴古今。
来自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为:第一板块——漫漫古丝路,第二板块——铮铮英雄行,第三板块——悠悠驼铃声,第四板块——绵绵古道情。
济南稼轩中学的程涛老师,在讲《美国的南北战争时,以林肯的一生为线索引领全课,趣味性十足:家族洗钱、南下谋生、就职前后危机重重,解放黑奴转败为胜、船长殉难精神永驻。
2、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绝对不应该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包办,让学生“动”起来,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水平的提高,才是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情。
1、紧扣课标、深挖教材,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问题提出恰当、实用。
2、课件制作注重实效性,各种教学素材的运用有趣且趋于理性。恰当的选用背景音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实物资料、文本资料,化繁琐为简易,变抽象为直观,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直观了解和感悟,有又有效的烘托起历史探究的氛围。
3、预设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4、关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比如论从史出,更具历史味。
5、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出事件,巧妙处理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思路间的冲突。
将地方史与国家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生活,尽显亲切自然,既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又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新途径。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课的“九章算术”时,特别挖掘出了该著作的编纂者之一徐岳——这个烟台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则挖掘到了她们淄博市的地方名吃——周村烧饼,作为礼物赠予学生品尝,同时巧设悬疑开启本课:周村烧饼是从胡饼发展而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胡饼是怎么从西域传递过来的吗?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了解古丝绸之路的求知欲望。
参选的许多老师都注意通过适当的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拓展和延伸,不仅提振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还有效的强化了课本主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泰山区实验中学张淼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大胆创新:一是张老师亲自动手准备了实物教具龟甲和竹简,让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具体的感受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印象特别深,效果出奇的好;二是张老师亲自指导并摄制的一段学生探究实践的dv视频,让上课的学生直观的看到了蔡侯纸制作的完整过程,感同身受,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我想到,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不感叹于张老师对这一理论你的具体实践,让他所教的的学生启发并感动了另外一处学校里的学生。
菏泽市的李红梅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丝绸之路的昨天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交流的桥梁,哪丝绸之路的今天和明天哪,会不会更加辉煌,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期板报,发到老师的qq邮箱。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课堂架构科学、实用,凸显了历史课堂的灵活化、趣味化。
教师主导课堂不应该是包办课堂;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有活动的时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学习水平的顺利发展;让学生开开心心的学习,是为了扎扎实实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日照市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就给学生留下了宽松的选择空间:先用大屏幕展示出四组图片,它们是造纸术的发明、数学专注《九章算术》、地动仪、五禽戏和《伤寒杂病论》。四组图片,四类成果,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历史知识。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顺序自由的选择了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来探究学习,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学生甲选了《九章算术》,接着学生乙则选了地动仪,后来学生丙选择了造纸术,最后接触学习的则是医学知识。这种结果,就完全打破了课本内容的'编排顺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次活动中,参赛的教师特别追求了教学素养的整体呈现。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超越,立足精益求精、美益求美。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基本功的话,那就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刀。
他们以渊博的专业知识、优美的教学语言、完美的板书、精美的课件,无一不让学生陶醉,让听课的老师艳羡。一节节的课堂上,我享受着美的浸润,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可是“人们只惊羡于鲜花盛开的美丽,却不知道当初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水和汗水”,是到了我们好好学习提高的时候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用醇美、真挚的语言不断地去触动学生们的心弦,描摹出一幅又一幅的历史画卷——从冒顿单于驰骋于塞外大漠草原到匈奴的兴起,从汉高祖挥师北上遭遇白登之围到屈辱和亲,从卫青霍去病漠北大捷匈奴流离西迁到昭君出塞,不断的启迪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民族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沉醉于其中而又升华于其上。
课件制作亦美不胜收,详实、丰富的资料为课件锦上添花,不断冲击着学生们想象的视界,使学生感同身受,有效的提振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效果。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听课学习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学习、反思的热情一直都受鼓舞于选手们的高超教学技能和完美的教学思路,张弛有度、开合有法,新颖的教学视界带给我的绝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情绪上的叹服,我想,保留这份热情并将它融入进自己的历史教学工作之中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最后借屈原的一句话来自勉吧——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五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与政治学科整合势在必行。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听课。
供你参考!
4月23-27日我参加了由濮阳市教委组织的初中历史教师岗位培训,此次的培训学习活动,我收获颇丰,从中了解到平时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更进一步的明确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不断成长的目标。
5天的培训可以说是时间非常紧张,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我们听了许多优秀历史老师的讲课,他们都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作为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4月23日上午是油田十中的赵淑萍老师给我们讲的《教师如何听评课》,以前我们只知道听课带上听课笔记,然后把讲课老师所讲内容尽可能的记下来,但我们不知我们到底听课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怎么听,评课的时候也是“你的教学比以前好多了,记得上学期刚调来的时候,课堂一团糟呢”或是“你的课实现在太精彩了,真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啊”,再不就是“你对教材的把握理解很到位、教学方法选择的也不错”……这样的无效评课,不管是对讲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是没有什么收获的。听了赵老师的课后,我们知道了到底该如何听课评课。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中学历史教师的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我认识到,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既快乐又优秀呢?作为历史老师首先要会爱。会爱,才是真爱,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一双眼睛看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栓住几十颗心,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真心来重新审视一下眼中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在你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你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学生就会认真地学习你所教的学科,你和学生都会有较大的收获。爱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前提: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次,勤学多思,让我们有话可说。“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知识量飞速增长,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不仅从书本中学,而且从实际教学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你的学生才会保持对你的崇敬与服从,你的教育才会更加有力。最后,老师在管理和教育学生上,方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教师,每天一张开眼睛,你就会面临许多问题、许多麻烦、许多要办的事!其实!再多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各种局面,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成功者就是比对手多做一点,并能坚持到底。不要借口,只寻方法,想信能成功的。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做老师不仅要优秀,而且还要快乐,就要以教学工作为乐趣,把教书当作艺术,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再生动些、再新颖些,让老师和学生有着朋友般的关系;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历史课生动起来,努力实现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更好的提高历史教学成绩。
安徽省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初中历史班在华南师大举办,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十年后重返大学校园,重新走进课堂聆听教授专家们的教诲,仿佛时光倒流,让我感触颇多。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历史老师,我深感教书育人责任之重大,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陈旧与不足。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只有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了一个多月了,在这些天里我们既紧张又忙碌,既快乐又充实,尽管也有些不适应,也有点想家。但我还是克服困难,认真地听课,汲取知识的养料。
在这里我感受到来自华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热情周到的服务,听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精彩地讲述,被他们的博学、严谨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如骆龙衍老师的《生命的平衡——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教师自身的困惑,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怎样达到生命的平衡,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刘琴老师的特色“动漫教学”的指导与交流;黄牧航教授的《初中历史教学新视野》,开拓了老师教学新思路,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际;刘良华教授的《教师的专业智慧》,用幽默智慧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博学和睿智,让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与融合,洗涤了我的头脑,震颤了我的心灵,让我获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而且丰富了我的头脑,既学到了知识,更看见了不足。真是不虚此行!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止,然心向往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未来漫长的教学道路上,我的个人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会因为这次的国培学习,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上个月20日到22日非常有幸去烟台聆听了优质课评选活动,虽然限于时间问题,只听了两天,但却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第一次听初中省优质课,听课回来让我既感动也感慨。每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大好的学习机会,应该珍惜也更应好好的总结反思,吸取经验,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听课的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八上《血肉筑长城》《内战烽火》,九上《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美国南北战争》。
省优质课确实高手如云,让我敬佩,让听者也津津有味。以我有限的水平粗略的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每个。
课件。
制作都非常精美。图片音乐,视频,和丰富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现,一下子就把人吸引。在课前的视频图片呈现中配上或震撼或优美的音乐,很好的调动了气氛和学生注意力。可见授课老师精心准备是不错过每一个细节的。
其次,授课教师的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设计独特。如讲述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枣庄的张老师,把课文分成四个篇章,第一篇蔡侯造纸,传承文明。第二篇,九章算术,名扬世界。第三篇,地动神仪,名扬世界。第四篇,东汉神医,妙手回春。内容清晰条理。而临清的曹老师,在讲述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用汉武帝的招贤令写在什么材料上等问题的形式导入。在《血肉筑长城》这一课,临沂的主老师用故事导入法,一个叫阿抗的战士的战地。
日记。
贯穿始终,设计独特,又能抓住重点。而《内战烽火》这一课,桓台的黎老师用展示厅的方式,分了重庆厅和大别山厅,在展示厅中列出重点问题。郯城的张老师,用展示伟人的足迹的方式,足迹一深入虎穴谋和平,来看背景,足迹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转战陕北。足迹三,尖刀插入敌胸膛,挺进大别山。步步深入,层次递进。而在《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济南稼轩中学的程老师,则是运用中心人物林肯的生平事迹,贯穿联系本课的内容。分成四部分,一家族西迁,南下谋生。二就职前后,危机重重。三解放黑奴,转败为胜。四船长殉难,精神永存。整个课件的分层步骤体现了每个授课老师的独到的设计思路,脉络清晰,血肉丰满。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录音,图片,历史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又紧扣教材重难点。每个授课老师的课件都充分看出其用心用力,充分挖掘有用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例如,《昌盛的秦汉文化》这一课,于老师播放土豆网的视频,20xx年奥运会开幕式展现美丽的造纸术。播放了地动仪的原理视频。在《血肉筑长城》郑老师用歌曲的方式导入,在授课过程中播放了抗战的视频;听感人故事,觅获胜因素,播放录音。最后奏响凯歌中又播放了相关视频。在《内战烽火》这节课,刘老师用视频《亮剑》节选导入新课。威海的孙老师在讲课中播放了视频内战的准备,再让学生回答美蒋有何阴谋。并播放了视频大别山战斗场面,让学生思考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在《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中,济宁的赵老师播放了视频《大国崛起》中介绍马克思的部分。并展示了《巴黎公社》视频资料。而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济宁的周老师和济南的程老师,都播放了诗歌朗诵,《哦,船长,我的船长》一个放在了课中,一个作为课堂导入。可见在授课中多媒体音像资料充分发挥了作用,不仅使得课堂丰富多彩也显得生动有趣。也可见授课老师们精心选取恰当运用颇费心力。
第四,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部分让学生自学并展示学习成果。而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例如在《昌盛的秦汉文化》中曹老师用我来做导医,让学生来解决患者的苦恼,从而进一步掌握医学成就。最后的课堂总结中,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归纳本课的内容,各组内一人来执笔,同伴出谋划策。在《内战烽火》中,德州的刘老师模拟中共中央记者招待会,让班长做发言人。小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学生表现很好。班长的回答也很精彩。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郯城张老师用我做小记者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来当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结合课本给大家报道。在第2部分让学生做小解说员,在延安红色旅游景点给游客介绍转战陕北的状况。总之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虽然形式不一,但小组合作探究起到重要作用。在学生活动中老师的组织和语言鼓励导引是很重要的,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回答又有精彩表现,也可反应出老师的能力水平。
第五,授课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生动,很有感染力和魅力,又非常注重语言的过渡衔接。在这两天的听课过程中,有好几位老师的语言非常有魅力和感染力。我也明确的感受到老师的语言表达在课堂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或优美生动,或亲切自然,或慷慨激昂,或幽默诙谐,各位老师就像一个个表演家,让课堂活色生香,好的语言的确给课堂大大添彩。威海的常晓伟老师音色动听,很有感染力,又富有激情,整节课没有一句废话。烟台的孙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又很具有幽默感。鼓励学生的话语让学生在欢笑之余营造了课堂轻松活跃的氛围。而桓台的黎老师声音优美,整节课声音不轻不重,语速不快不慢,娓娓道来,有种自然的吸引力,就仿佛是在与你单独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们也非常注重知识的衔接过渡,用语言表达联系,使得过渡自然,又承上启下。几位老师最后的结语,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联系现实,或娓娓动听或饱含激情的语言在音乐中回响,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在这两天的听课中让我领略了老师们不同的风采和特点。他们丰富的知识,专业的素质,独到的思维,生动的语言让我敬佩不已。但无论讲解多么的天马行空,不论资料图片多么的丰富生动,他们都不忘落实课本知识,抓住课标要求,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而服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一定要努力学习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的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六
最近听了几节课,学到了很多东西,深有感触。老师们都认真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认真设计教学目标,课堂上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任务型的被动展示,有主动举手的积极展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参与其中,有问题及时点拨,老师们在课改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课改过程中,我认为进步最大的是学生,学生不但积极配合,而且真正是自觉的快乐的参与其中,这当然也有老师的功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我很羡慕现在的学生们!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七
近日,我校举行了听评课活动,待听完之后,细心品味着所听的每一节课,细细回忆着每一堂课的每个细节。会发现有许多精彩“镜头”闪现脑海。仔细一想会不难发现,原来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给了学上充分展示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肆无忌惮”地去说、去演、去表达,即让学生思维“解放”。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尽情地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课堂气氛活跃,出现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学生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辛亥革命》一课中,关于辛亥革命的影响,教师不去直接说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而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辛亥革命的有关任务、过程、结果等自己去分析总结。这样一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争辩。“我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他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且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统治”、“我不同意某某同学的意见,我认为辛亥革命胜利了,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我觉得可以将以上同学的意见综合一下,全面的`来看待问题”“我不同意某某同学的意见,我认为……”“我反对某某同学的意见,因为……”课堂就象是一个辩论赛场,同学们各抒己见。如此一堂课,即让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提高,即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在教师的设计下去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欲望,而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由的天地,会主动参与、发挥潜能、快乐地学习。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教学所必需的不是教学,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教师都在努力转变着自己的角色,创新这课堂教学形式,以使学生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课本剧表演”“情景剧表演”“历史故事比赛”“历史辩论赛”等纷纷进入历史课堂,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显得那样威严,学生也就会大胆地展现自己,在进行各种才艺展示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尽情表演、放声歌唱,或者摇头或脑的吟诵。教师会不自觉地被学生感染。不禁会感叹道:学生不是不能,而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展现的空间,没有让他们的思维解放。
解放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这种看似“混乱”的课堂,会给学生留下受益一生的东西,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就顺利完成了,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八
上个月20日到22日非常有幸去烟台聆听了优质课评选活动,虽然限于时间问题,只听了两天,但却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第一次听初中省优质课,听课回来让我既感动也感慨。每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大好的学习机会,应该珍惜也更应好好的总结反思,吸取经验,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听课的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八上《血肉筑长城》《内战烽火》,九上《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美国南北战争》。
省优质课确实高手如云,让我敬佩,让听者也津津有味。以我有限的水平粗略的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每个课件制作都非常精美。图片音乐,视频,和丰富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现,一下子就把人吸引。在课前的视频图片呈现中配上或震撼或优美的音乐,很好的调动了气氛和学生注意力。可见授课老师精心准备是不错过每一个细节的。
其次,授课教师的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设计独特。如讲述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枣庄的张老师,把课文分成四个篇章,第一篇蔡侯造纸,传承文明。第二篇,九章算术,名扬世界。第三篇,地动神仪,名扬世界。第四篇,东汉神医,妙手回春。内容清晰条理。而临清的曹老师,在讲述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用汉武帝的招贤令写在什么材料上等问题的形式导入。在《血肉筑长城》这一课,临沂的主老师用故事导入法,一个叫阿抗的战士的战地日记贯穿始终,设计独特,又能抓住重点。而《内战烽火》这一课,桓台的黎老师用展示厅的方式,分了重庆厅和大别山厅,在展示厅中列出重点问题。郯城的张老师,用展示伟人的足迹的方式,足迹一深入虎穴谋和平,来看背景,足迹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转战陕北。足迹三,尖刀插入敌胸膛,挺进大别山。步步深入,层次递进。而在《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济南稼轩中学的程老师,则是运用中心人物林肯的生平事迹,贯穿联系本课的内容。分成四部分,一家族西迁,南下谋生。二就职前后,危机重重。三解放黑奴,转败为胜。四船长殉难,精神永存。整个课件的分层步骤体现了每个授课老师的独到的设计思路,脉络清晰,血肉丰满。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录音,图片,历史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又紧扣教材重难点。每个授课老师的课件都充分看出其用心用力,充分挖掘有用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例如,《昌盛的秦汉文化》这一课,于老师播放土豆网的视频,20xx年奥运会开幕式展现美丽的造纸术。播放了地动仪的原理视频。在《血肉筑长城》郑老师用歌曲的方式导入,在授课过程中播放了抗战的视频;听感人故事,觅获胜因素,播放录音。最后奏响凯歌中又播放了相关视频。在《内战烽火》这节课,刘老师用视频《亮剑》节选导入新课。威海的孙老师在讲课中播放了视频内战的准备,再让学生回答美蒋有何阴谋。并播放了视频大别山战斗场面,让学生思考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在《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中,济宁的赵老师播放了视频《大国崛起》中介绍马克思的部分。并展示了《巴黎公社》视频资料。而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济宁的周老师和济南的程老师,都播放了诗歌朗诵,《哦,船长,我的船长》一个放在了课中,一个作为课堂导入。可见在授课中多媒体音像资料充分发挥了作用,不仅使得课堂丰富多彩也显得生动有趣。也可见授课老师们精心选取恰当运用颇费心力。
第四,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部分让学生自学并展示学习成果。而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例如在《昌盛的秦汉文化》中曹老师用我来做导医,让学生来解决患者的苦恼,从而进一步掌握医学成就。最后的课堂总结中,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归纳本课的内容,各组内一人来执笔,同伴出谋划策。在《内战烽火》中,德州的刘老师模拟中共中央记者招待会,让班长做发言人。小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学生表现很好。班长的回答也很精彩。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郯城张老师用我做小记者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来当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结合课本给大家报道。在第2部分让学生做小解说员,在延安红色旅游景点给游客介绍转战陕北的状况。总之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虽然形式不一,但小组合作探究起到重要作用。在学生活动中老师的组织和语言鼓励导引是很重要的,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回答又有精彩表现,也可反应出老师的能力水平。
第五,授课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生动,很有感染力和魅力,又非常注重语言的过渡衔接。在这两天的听课过程中,有好几位老师的语言非常有魅力和感染力。我也明确的感受到老师的语言表达在课堂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或优美生动,或亲切自然,或慷慨激昂,或幽默诙谐,各位老师就像一个个表演家,让课堂活色生香,好的语言的确给课堂大大添彩。威海的常晓伟老师音色动听,很有感染力,又富有激情,整节课没有一句废话。烟台的孙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又很具有幽默感。鼓励学生的话语让学生在欢笑之余营造了课堂轻松活跃的氛围。而桓台的黎老师声音优美,整节课声音不轻不重,语速不快不慢,娓娓道来,有种自然的吸引力,就仿佛是在与你单独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们也非常注重知识的衔接过渡,用语言表达联系,使得过渡自然,又承上启下。几位老师最后的结语,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联系现实,或娓娓动听或饱含激情的语言在音乐中回响,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在这两天的听课中让我领略了老师们不同的风采和特点。他们丰富的知识,专业的素质,独到的思维,生动的语言让我敬佩不已。但无论讲解多么的天马行空,不论资料图片多么的丰富生动,他们都不忘落实课本知识,抓住课标要求,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而服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一定要努力学习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的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篇九
梅村中学虽然是一所四省重点中学,但文科生源一直较差。面对不理想的学生群体,加上课改后面目全非的新教材,以及20xx年未知的考试,我们也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教学。所以绝对谈不上是介绍经验心得,只是粗略地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望广大同仁指正。
对中学一线教师而言,当然希望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越强越好。但现有的课。
标显然不对我们的胃口。它太宽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语言,如“知道”“了解”“理解”等等,让人无所适从。要了解哪些史实,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位。但课程改革的专家们是高度评价这个课标的。说课标就是要宽泛,否则教材就会千篇一律。教材由统编制到审议制的变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所以我们抱怨这个课标不好非但无济于事,而且还被认为是唱反调。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细研究它,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来揣摩它,抓住重点知识。
我们备课组在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前,先看课标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是这样写的:(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根据这些描述,我们备课组的四个成员讨论研究,达成共识。第一节内容中诸子百家只要求知道,可以理解为简单识记就可以了。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既然要求认识,那么很明显要作为重点处理。而要认识其意义势必要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考虑,所以百家争鸣的产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实质共同处、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就要讲到位。孔孟荀等儒学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要求了解,应该比简单识记的要求高。教学中要把孔子的贡献总结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张从仁政、民本思想、伦理观三个方面对比掌握,民本思想学生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适当解释其内涵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成因。第二节重点分析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要教会学生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以及汉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最终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两个角度分析。第三节重点学习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把握理学、心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本质的共同点。第四节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放在黄、顾、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处:即反君主专制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楚。通过讨论课标,备课组就重点内容形成一致的看法,具体教学中就容易做到统一。
新教材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都觉得很不适应。专题性强,跨度大,面广量大,支离破碎。有些地方罗哩八嗦,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教学难度确实很大。我们备课组在教学中,通过共同备课,把每一节内容都整理成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如果教材内容体系不够清晰,就大胆整合,尽力使其清晰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文子目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和儒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我们就没有用这种目录,而是按照课文标题把结构分成两大块。一块百家争鸣,从概念、形成的原因(根本、具体)、实质、历史影响几个方面把握。另一块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成两点,春秋时候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春秋时期孔子的贡献把握三个方面:教育上的私学、有教无类,著述上的整理六经,政治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的道德伦理观以及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初步发展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别从仁政、民本、伦理观三个方面分析掌握,荀子思想增加一点综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学的内容。还比如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内容特别烦乱,我们就完全改变了教材的子目,设计了这样的结构:(1)传入:把握内部外部原因以及传入情况。(2)广泛传播:重点掌握原因,分四点:五四运动的促进;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并把他们的宣传活动概括为几句话:写文章,组社团,译原著,纪念劳动节);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影响;中共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办刊物,办学校)。(3)传播特点:突出与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4)影响: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这样学生听课、记笔记、巩固复习都比较顺畅。对教材的处理,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尽量把课本内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结构,教师好讲,学生也好学。
很多教师都反映新教材来不及讲,时间总是不够用。确实,由于教材专题式的体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使我们对这套教材普遍没有好感。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文科班上课,问题问下去没有反应,教师不得不放慢速度,尽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还有的教师则因为课标难以把握,教学就宁多勿缺。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进度。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胆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课的教学肯定要突出重点难点。我们的做法是,只要求简单识记的知识课堂上就一带而过,记不住自己课后去记。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比如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讲的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每个领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知识点解释一下外(比如浑仪学生常常和浑天仪混淆),基本上就是划书,没有什么好讲的。我们的重点就放在解决两个问题上。(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辉煌,为什么率先进入近代社会的却是欧洲?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何在?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析,提升了学习的高度,并且以后学习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中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的诞生时,分析其诞生原因,还可以彼此对比呼应。教材有些地方写的相当简单,但往往埋伏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比如第七单元第三课“蒸汽和电的革命”最后一个子目中写到“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问学生这些话怎么理解,几乎都说不上来。这些问题其实必修2里讲的很详细,但学生早就已经忘光了,教师在这里就必须花时间重复讲解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