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政监督内容(十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政监督内容篇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行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力求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为我市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检查范围
1、各乡镇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2、根据*省财政厅布署和*市政府安排的`市直相关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3、上级财政部门授权检查的驻我市外埠机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
三、检查时限
以20*年财政收支业务为重点,个别检查事项可追溯到以前年度或延伸至相关单位和个人。
四、检查依据
实施监督检查将依据《会计法》、《预算法》和《财政违法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度性规定进行,对监督检查结果予以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具监督检查报告,做出基本评价,针对查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工作建议。
五、检查内容
(一)执行财政、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情况;
(二)预、决算的编审及预算调整情况;
(三)预(决)算的审核、批复及预算追加、追减情况;
(四)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收缴、退付、拨付等情况;
(五)财政集中支付执行情况;
(六)专项资金和国家债务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情况;
(七)非税收入资金管理情况;
(八)对国有资本和财务管理情况;
(九)银行账户的管理及资金收付情况;
(十)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
财政监督内容篇二
回顾一年来的财政监督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是搞好财监工作的首要前提;加强制度创新,改革监督方法是搞好财监工作的关键环节;坚持依法行政,服务大局是搞好财监工作内在要求;健全财监机构,强化队伍素质是搞好财监工作的重要保障;财政监督与管理紧密融合,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是实现财政监督长效机制的发展方向。
我县财政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的发展和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当前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财政监督还存在着“缺位”现象;二是财政执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经领域内违纪问题仍然存在,“小金库”还未彻底铲除,可能还存在着财会做假行为;三是财监机构队伍建设滞后,财监机构增编更名还未落实。财监专职人员兼搞财政业务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影响到财监工作的有效开展,对预算收入征管质量、财政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专项监督检查乏力。财政内部监督工作落后,存在着不好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四是财监机构与税务、审计、监察以及政法等部门联合执法配合不够,财经监督的整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四是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监督职责的范围和内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工作中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集中性和非连续性的事后监督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财政收入检查较多,对财政支出监督少;对某个单一事项或某个环节检查多,对全方位监控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同时受客观条件限制,对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盲区,财政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已无法适应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的广泛性、多层次、全方位监督的要求。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加以改进和克服,进一步发挥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三、20xx年财政监督工作要点
20xx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徽县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运行全过程之中;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和民生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会计行业、企业和财政内部监督,促进提高财政部门内控水平;更新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式,拓展监管事项,优化监管结构,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促进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
按照这一思路,财政监督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五适应、五促进”:要适应加强财政调控和支持县域经济的形势,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适应推进县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促进深化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要适应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适应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促进建立透明财政和源头治腐的惩防体系;要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促进建立高效有序的县级公共财政运行机制。
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好“两个条例”的贯彻落实,逐步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切实履行两个《条例》赋予财监机构的职责,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继续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财政系统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关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财政法规的学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规范监督检查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财政监督质量和财政执法水平。
(二)抓好日常财政监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是财政监督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围绕财政管理工作重点,对税收征管质量、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政府采购行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财政票据的领报缴销等情况实施日常监督。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实行跟踪反馈制度,落实财监机构对有关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年度审核制度。加强对近年来县财政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抓好财政专项检查,着力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安排对一些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强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为重点,实现对救灾资金的全程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组织对“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建立健全“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深入贯彻《会计法》,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重点查纠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薄弱、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账外资产以及资产流失的问题。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严肃查处截流、坐支、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适时开展重大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和财政绩效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肃财经纪律。
(四)抓好财政内部监督,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和反腐败工作职责。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完善乡镇财政考核督察和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稽核制度,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财政部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实施办法,保持财政干部廉洁从政、依法理财。积极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工作职责,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五)抓好财政督查和调研,为财政改革和发展做好参谋和服务。主动参与部门预算试点、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监督各项财政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落实。围绕财税管理和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加强监督检查过程中的的宣传和调研,及时反映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为规范财政管理提供参考。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落实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管理配套措施,保证全县恢复重建工作整体向纵深推进。
(六)抓好举报案件的核查,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本着“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的原则,认真核查群众举报案件,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财政违法行为举报激励机制,对有价值举报行为给予奖励,使社会各界关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大财政违法违纪案例依法公告,提高财政监督的社会影响力。注重财经监督检查信息交流,与纪检、监察、税务、审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形成联合执法机制,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努力做好县委、政府和市财监部门安排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财政监督内容篇三
财政监督工作总结 -总结
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
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财政监察工作;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规范化管理。
对财政的预算资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从去年9月开始,我局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继续抓好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对国债服务部、国债办、财政研究所、彩宏公司、彩华公司、局工会、局基建等部门的帐务进行清理,处理遗留问题。通过清理摸清了家底,掌握了财政资金的运行和分布情况,为财政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完成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五月开展对下级财政部门的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工作。十月底已全部完成对两县、四城区、高新区、郊区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县、区财政都存在有违规资金、以拨代支、虚列支等现象。全面分析了城区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也感觉到加强城区的财政管理势在必行,并对今后如何加强城区财政管理提出建议性意见。今年4月份监督科与基建科的同志到城区财政局,检查各个城区城市维护费的收支执行情况,是否专款专用,避免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完成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监督检查培训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观看财政部有关监督检查方面的录象报告,为开展检查工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
总结
认真贯彻全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督检查试点工作。如何对社会中介机构工作质量进行再监督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开始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目前该项工作尚未结束。
完成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为贯彻落实监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联合开展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市监察局、计委、财政局三部门抽调人员建立了联合监督检查组,于今年八月对我市使用国债资金的5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今后进一步强化国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提出意见及建议。
完善财务总监制度,派驻到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总监,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派驻单位提供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达到监督的目的。
xx年,财务总监参与企业改组改制方案的制定、指导企业落实目标成本责任制、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31条,帮助企业减少不合理税费142万元,协助企业查出小金库和帐外资金3375万元,查出隐瞒税金3608万元,查出违规动用财政性资金807万元,查出成本不实1.52亿元,协助检查入库税费1.02亿元,协助企业收回各种资金5亿元,参与重大事项联签1299项。
开展清查小金库工作。通过单位自查查出1995年以来的小金库收入2084万元、支出1855万元,重点抽查查出小金库违纪收入875万元、支出681万元。
在全市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通过对十几个单位会计信息的抽查,发现不依法建帐、做假凭证、虚开发票报帐、隐瞒收入、乱摊成本、截留利润、偷逃税收等会计信息失真和违法违纪现象。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基本状况,10月份财政代政府拟发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执行《会计法》情况自查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会计执法情况大检查。
财政监督内容篇四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报送20**年度财政监督工作总结和20**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川财监督〔20**〕28号)要求,现将我局20**年度财政监督工作情况及20**年度财政监督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年工作总结
2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以服务财政改革和规范财经秩序为重点,紧密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财政监督检查任务。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开展监督检查
20**年,我局开展专项检查20余次,发出检查通报2份,整改通知书14份,整改问题资金余万元。
1.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专项检查。20**年,组织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专项检查五次,一是20**年2月对县委办、县政协办、县人大办、大田乡元旦春节期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了整改。二是20**年7-9月,开展了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公款吃喝更加隐避,有的以招商名义,有的以培训为由,有的借接待之机,变相公款吃喝,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打擦边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形成检查情况通报,对公安局、扶贫移民局、水务局、富庄镇、后域乡、梨园乡、教育局、交通局发出了整改通知,各相关单位已整改到位。三是20**年8月配合市检查组对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教育局、县卫计局在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的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打擦边球的问题进行检查,重点为公务接待情况。四是20**年12月,县财政局对双溪乡、河西乡、检察院等单位执行八项规定情况进行检查,对执行不规范的现象进行督导。五是20**年12月,由县委办、政府办组织,财政局、纪委监察局、审计局等单位配合对全县94家乡镇和部门开展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具体规定专项检查,各单位对检查组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落实整改。
2.“切实解决乱发钱物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检查。一是3月,按照《汉源县乱发钱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局对21个乡镇和部门开展了重点检查;二是7-9月,针对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一些单位和部门执行财经纪律不严格,抱着法不责众的思想,巧立名目,变换方式,违规发放各类补贴补助”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对20个单位和部门开展了重点抽查;三是在20**年12月对94家乡镇和部门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检查的同时,对各单位乱发钱物问题进行了重点检查。
3.扶贫资金检查。一是20**年3月,财政局、扶贫和移民局、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对我县20**年财政扶贫资金的申请、拨付、管理、使用过程进行了自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自纠。二是由财政局、扶贫移民局牵头对财政扶贫资金开展了日常检查。全年共检查单位26个,发现问题6个,整改问题6个,提出意见和建议7条。
4.村组财务管理和农村“三资”管理、强农惠农等领域专项整治。为推动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村组财务管理,杜绝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国家惠农资金等问题,确保资金安全和村财乡管落到实处,20**年开展村级财务检查3次:一是6-10月,财政局对全县各乡镇开展了村组财务管理检查。二是6月、7月,由农工办牵头,财政局、农业局配合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强农惠农等领域专项整治。三是11月,按照汉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汉源县财级财务专项检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县纪委监察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审计局、县农业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对全县30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5.重点行业会计监督检查。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我局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20**年度对农业龙头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检查。财政局选择了1家农业龙头企业和3家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检查对象,按照检查程序和检查纪律认真开展了检查,检查发现非税收入未缴财政专户7.1万元,被查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
6.内部监督检查。按照省厅重点检查面不低于本部门有预算管理职能的机构数量的30%,原则上三年轮查一遍的要求,我局选择部分股室进行了检查。20**年重点对涉及扶贫资金拨付管理的预算股、农业股、国库股进行了检查。
7.财政资金安全检查。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全面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财库〔20**〕5号)要求,财政局于20**年2月20日—4月30日开展了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工作。
8.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6-10月,财政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对全县20个乡镇和部门进行了重点抽查,抽查单位占全县预算单位的21.98%。检查发现违反财经纪律支出金额13.04万元,整改资金13.04万元;未发现私设“小金库”问题。
9.灾后重建资金例行检查。为确保灾后重建资金的及时拨付和管理使用安全、规范、高效,确保阳光重建、廉洁重建,按照年初的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我局点面结合每月组织实施灾后重建资金检查,20**年检查发现问题7个,整改问题7个,提出建议5条,整改问题资金120.58万元。
10.非税收入征缴情况专项检查。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非税收入收缴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财监〔20**〕36号)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非税收入收缴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川财监督〔20**〕22号)以及《雅安市财政局关于开展非税收入收缴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雅财监督〔20**〕26号)文件要求,20**年10月,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非税收入收缴情况专项检查,我局严格按照文件相关要求,成立了非税收入专项检查组,对我县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公安罚没收入中的交警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中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的土地出让价款收入开展了专项检查。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检查组对雅安市公安局瀑布沟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汉源县九襄镇人民政府、汉源县国土资源局进行了重点检查。
11.城乡医疗救助检查。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川财监督〔20**〕16号)要求,6月,我局由分管财监的领导牵头,财监股和社保股联合对县财政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拨付、管理进行了自查,对项目主管单位汉源县民政局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申请、拨付、管理、使用进行了检查,7-8月,对前域乡、富庄镇等八个乡镇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资金支付情况进行了检查。20**年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268万元,共救助16376人次、使用资金1077.86万元,检查未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
12.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专项检查。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8月,我局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未发现违纪违规问题。
13.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监督。6-10月,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监督工作的通知》(川财监督〔20**〕18号)要求,我局选择汉源县农业局中药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汉源县唐家镇人民政府集贤村应急供水工程项目、汉源县残疾人联合会重度残疾人护理费、汉源县教育局20**年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11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监督,涉及项目资金9692.66万元。同时,对农业股、乡财办、社保股、行政政法教科文股四个股室评价的项目进行了项目支出监督。
14.预决算公开检查。一是20**年5月,我局对上级财政部门20**年预决算公开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二是20**年12月,我局对20**年决算和20**年预算公开情况进行了抽查。
15.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专项检查。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号)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川财预〔20**〕21号)规定,20**年汉源县财政局组织人员对财政存量资金进行了清理检查,共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1350万元。
16.其他监督检查。在完成省、市、县安排的财政监督工作同时,汉源县财政局依法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个别单位进行会计、财务状况重点检查。20**年,重点对汉源县移民局、九襄镇人民政府、清溪镇政府等单位进行了检查。
(二)注重基层建设
1、加强监督指导。一是通过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资金收支管理监控;二是通过网络对乡镇会计账务处理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三是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坚持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及时发现纠正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的出现的问题。
2、强化社会监督。一是继续做好涉农惠农资金的公开公示,做到凡是涉农惠农资金的安排使用必进行公示;二是加强对部门预决算公开和财政总预算总决算的公开,并逐步规范公开指标的细化程度;三是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举报电话,由财政局财政监督检查股负责受理、查处举报的事项;四是聘请了社会监督员,聘请了部分热心关注民生的群众或退休干部作为社会监督员。
3、加强培训。20**年,汉源县财政局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会议和各种检查,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政策培训,要求财务人员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熟知各项资金性质和使用范围。20**年,共培训乡镇财政人员120人次,培训乡镇财政所长30人次,培训村财务人员410人次。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0**年,我局在财政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财政监督工作任务重,财政监督检查队伍力量薄弱,精力有限,难以保证监督完全到位;二是只注重了实际检查成效,忽略了信息报送;三是内控制度建设进度未达到省厅要求。
20**年,我局将加快内控制度建设,尽快制订完善基本制度和专项内控办法,完善内控操作规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信息报送。
三、20**年度工作计划
20**年,我局将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指示要求,围绕脱贫攻坚、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教育、卫生、社保、农业等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统筹安排、合理确定检查范围和检查项目,精心组织开展20**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一)继续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20**年,我局将按照上级安排,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提高各项数据和各种报表的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继续深入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滥发钱物治理工作。
(三)持续做好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进一步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四)继续做好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和“4.20”灾后重建资金监督检查。
(五)继续开展专项资金检查。我局将巩固和运用20**年专项资金检查的成果,抓追踪,扩范围,添措施,强手段,在更多领域和更大范围开展财政资金专项检查,特别是强农惠民资金的监督检查。
(六)完成其他财政监督检查任务。开展非税收入检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监督、内部控制等监督检查工作。
四、其他情况
由于我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领导重视,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并加强了对财政违法行为的预防控制,近年未发现典型案例。
财政监督内容篇五
为切实加大会计监督力度,进一步整顿治理会计工作秩序,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我局对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共计15个单位的xx年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刻领会,提高认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贯彻落实《会计法》、认真履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责的基本要求,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顿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是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局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全体干部对文件进行了认真的传达学习,深刻领会文件“三个贯穿,守土有责”“有位、有为、有威、有效”的基本要求,坚持围绕发展、服务大局,着力关注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和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上下联动,全省一盘棋”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了《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财政部《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强化了检查风险认识教育,切实提高全体财政检查人员对检查风险的认识,自觉做到依法检查、依法行政。为正确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业务基础。
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我局根据洪财监[xx]18号文件精神,按规定认真选取了教育、卫生系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从本局抽调13名专业干部成立了四个检查小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按规定提前三天向被查单位下达检查通知书;同时对单位的预算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资金有效性及执行国家财税政策等情况也进行了检查,进一步发挥财政管理监督效能;检查后坚持跟踪回访制度。要求被查单位定期汇报检查后的整改情况,对跟踪回访中发现整改不力和屡查屡犯的被查单位进行严肃查处,加重处罚,进一步巩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成果。这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布署和要求,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前后历时1个半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三、总结经验,主动探索,逐步完善政府财政监督机制
近几年来,我局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纳入每年财政工作计划,不断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做出了主动的贡献。区财政局以此次检查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经验,努力探索财政部门财政监督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提供决策参考中的重大作用,促进财政管理职能的全面落实。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绝大多数对财务工作比较重视,为规范单位财务行为,每年都会对本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会计报表进行内部审计;有的主管部门会坚持每年对二级单位的财务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对于好的做法,我们会树立典范、推广宣传。对查出的问题,区财政局向被查单位提出检查意见,作出处罚,加强财经管理,并要求按照法规限期整改。
四、存在的问题
此次通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此次检查的单位大都是区二级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会计行为不够规范。有的填制记帐凭证时,未列出二级科目;有的大宗购物时未附购物明细清单;有的对外投资未及时调帐;还有的个别单位工会帐由非财务人员管理登记,未按规定设置帐务、填制记帐凭证、记流水帐,帐务不平衡;还有的在未取得原始发票时就虚列支出,还有的单位未经单位领导审批就向下级拔款;报帐手续不完善,事后补救手续的现象也在多个单位出现。
2、超限额使用现金。有部分单位未按《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管理使用现金,存在超限额使用现金的现象。
3、未实行政府采购。有的单位购置计算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未实行政府采购。
五、整改措施
针对这次会计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加大会计工作整改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在全区加大开展财政监督检查的宣传力度,要求基层单位将这项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提高大家对开展财政监督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把检查工作与整顿治理财经秩序、完善政府财政监督机制结合起来,与会计监管机制结合起来,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结合起来,与整顿治理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2、认真做好整改建制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给予从严处罚,同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督促有不规范会计行为的单位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和会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要深入调查研究,逐步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改进措施,实行治标兼治本。
3、开展会计基础培训。针对会计基础薄弱这一问题,主动在全区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以达到提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加强财务人员的岗位管理,做好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财政监督内容篇六
根据盟财政局关于20xx年财政监督工作的部署,我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查纠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长效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安全性,顺利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一、加强财政监督知识培训,强化财政监督法规认识
20xx年,我县财政监督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列入工作重点。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先后对全县个预算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进行了财政、财务会计知识和财政监督知识培训,进一步做好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工作中要求各预算单位的会计报表实行按月催收和审查制度,并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培训,现场指导和检查进行规范,要求单位必须配备合格会计人员并保持稳定,及时做账、及时报送财务报表,通过这些措施,会计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会计监督作用明显加强。
二、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完善财政资金拨付监管制度
我县由于财政监督机构人员较少,实行财政监督机构和各股室监督相结合的财政大监督的模式进行各项财政监督和检查工作。各股均制定了严格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和拨付程序制度,并实行重点资金调度、拨付集体审批、印鉴分别保管、不得由一个人办理资金拨付全过程的内部牵制制度、县级报账制的项目,实行由相关部门联签并报分管县领导审批的制度。重点强调加强非税收入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履行项目招投标程序、全面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严肃纪律、规范操作、加强审计监管。
三、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
今年,我们继续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全面推进依法理财。首先,加强对支农支牧、社会保障等财政投入大、事关民生等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继续执行好专项资金审批备案和月报表制度,加大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工作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其次,把对各单位财务收支检查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合起来,一方面检查各单位执行资产负债表、收支明细表报送情况,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另一方面对会计账簿及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会计凭证等真实性进行严格检查,进一步规范各单位资金运行和会计行为。三是认真做好20xx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对列入检查对象的多伦县第一中学、多伦县妇幼保健院、多伦县房地产管理局、裕泰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单位进行了检查。重点关注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核算、土地取得、资金链条、分配管理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各企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财务核算情况。为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四是继续开展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对各单位所有公务用车认真登记、审查核实,确保信息全面真实、及时报送,切实把公车治理工作做好,有效推进反腐败工作。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以“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主要经验及成效
我县的财政监督工作,主要采取依靠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与县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全局各股室都参与的大监督的模式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各部门配合密切、监督质量提高。二是局领导重视,宣传培训到位,单位法制认识增强。20xx年我局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检查和各种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作为财务中心工作之一,要求做到精细化,常态化监管。
通过上述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监督成效。例如以前做账、报账不及时的,现在大多能够及时做账和报表,不能按时报表的主动说明原因。检查发现账务处理不规范的,主动整改落实,不懂的主动向财政部门请教。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单位主动向财政部门咨询,建立完善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原始凭证不规范的,印制了规范的领款单,报销单等。资金拨付管理不规范的,健全了规范的拨付管理程序制度。未按规定任用会计人员的单位,也聘请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担任会计工作,财务会计工作面貌得到有效改善,财经工作秩序进一步规范。
五、明年工作要点
经过努力,我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其他先进地区比还有不足之处:比如:会计队伍素质不高,人员不稳定。农村基层会计机构不够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不规范。随着农村机构改革和中央财政向农村倾斜,农村村级财务人员力量薄弱,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任务沉重,财政面临加强农村财务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重任。财政监督干部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不够,缺少与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财政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一)抓好财政法规的贯彻执行,逐步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政法规,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财政监督职责,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主动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加强财政法规的学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规范监督检查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财政监督质量和财政执法水平。
(二)抓好日常财政监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是财政监督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围绕财政管理工作重点,对税收征管质量、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政府采购行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财政票据的领报缴销等情况实施日常监督。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实行跟踪反馈制度,落实财监机构对有关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年度审核制度。加强对近年来县财政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抓好财政专项检查,着力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安排对一些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强化灾后恢复重新构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为重点,实现对救灾资金的全程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组织对“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灾后重新构建、扩大内需、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清理整顿治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卡号,建立健全“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深入贯彻《会计法》,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重点查纠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薄弱、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账外资产以及资产流失的问题。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严肃查处截流、坐支、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适时开展重大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和财政绩效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肃财经纪律。
(四)抓好财政内部监督,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和反腐败工作职责。 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完善对镇财政考核督察和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稽核制度,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财政部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实施办法,保持财政干部廉洁从政、依法理财。主动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工作职责,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做好盟财政局、县、安排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财政监督内容篇七
20xx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监局的关怀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加强日常监督,强化专项检查,服务财政管理,形成了对财政运行进行监控、保障和规范功能的财经监督机制,有力促进了依法理财和源头治理工作,为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年来,我们围绕《20xx年陇南市财政监督工作要点》和市县财政、财监工作重点,结合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全市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落实“一把手”工程,创新财政监督机制体制,按照“收支并重、内外并举、监管结合”总体思路,努力实现财经监督检查职能转变,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财监办荣获“全市财政监督先进集体”称号。
(一)整合监督管理职能,积极探索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我们按照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从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检查效能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一是着力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制定出台了《徽县财政财政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共8章42条,对财政监督的职责、内容、方式、程序及执法过错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财政内部各职能机构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财政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运行。二是充分发挥专职机构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综合管理和指导协调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监管水平,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主动为局属单位和业务股室开展各项检查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三是从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把财监机构与财政监察股、纪检监察室职能整合,将财监办4名专职监督员派驻财政局4个主要业务股室经办预算拨款、非税收入管理、农业项目财务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业务,对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收纳、划解、核算、指标分配、资金拨付、以及用款单位使用和报账情况实施日常全程监督。在核算中心和非税局设立业务稽核岗位,建全乡镇财政业务巡回稽核制度,财政执法重点项目的专项检查和内部监察工作统一由财监办归口组织,县局各股室、局属各部门配合实施,形成了多方联动、通力协作的日常监督检查网络体系。四是完善监督检查动态跟踪机制。财监办及时了解全局监督职能的运作进展,掌握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主动联系沟通,督促指导局属单位和业务股室科学合理安排检查,通过查前上门培训辅导、查中派员参与、查后提供政策指导、检查成果共享利用等,协助局属单位和业务股室加强对检查质量风险的控制,形成了贯穿于检查全过程的检查质量控制机制,有效全面地推进了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
(二)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形成了涵盖财政收支、寓监督服务于财政管理的财政监督机制。我们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一是加强了预算编制监督审查。进一步完善了县直部门“零基预算”管理办法,编制综合财政支出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强化了预算监督力度。对15个乡镇和县直11个部门推行“部门预算”管理,单位所有收支都进了财政笼子,增强了单位自主理财的积极性,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程序。二是对部分重点项目资金专项审批。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保险费、丧葬抚恤金以及扶贫救灾、农业开发、社会保障、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点项目资金,通过专项审批和跟踪问效,确保其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教育危房改造资金、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惠农补贴资金财政专户,推行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帐制,对这些项目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提高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严格财政资金拨款程序。按照核定的预算指标,坚持用款单位按用途申请、财政业务股室按预算审查、主管领导按进度掌握核批、临时性项目报政府研究“一支笔”审批的财政性资金拨付制度,把预算内外资金捆在一起使用,有效克服了资金调度上的随意性,进一步规范了财政性资金分配程序。四是健全财政票据核销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实行“验旧领新、限额控制、票款同行”管理办法,确保了政府非税收入的足额入库。对执法罚没和农税专用票证实行“交旧领新、报查核销”办法,彻底堵住了执罚执收单位截留、挪用财政预算收入的源头。通过实施日常全程监督,推进了各项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开展财政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服务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职能的原则,根据财政重点投入方向,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围惠农强农、社会保障、抗震救灾、扩大内需等涉及民生的热点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查纠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
一是开展乡镇财政工作目标考核。年初,县局派出考核检查组,结合各乡镇财政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对乡镇财政所及其所属会计主体单位执行预算、税收、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等经济事项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在全县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保证了乡镇财政规范运行。
二是对乡镇落实惠农政策资金情况进行督查。4月份,县局抽调8名人员,组成2个督查组,分别由2名副局长带队,对15个乡镇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抗震救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村级经费、教育“两免一补”、扶贫资金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各项补资金按时足额兑现农户。为了保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规范运行,县局抽调3名业务骨干,对全县各乡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改革实施情况和补贴项目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惠农财政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为了促进家电下乡政策的落实,县局抽调人员,由分管领导带队,会同商务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乡镇和定点经营商家贯彻落实家电和汽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确保补贴政策资金兑现到位。
三是开展会计信息和会计执业质量抽查。按照省市关于开展20xx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统一部署,我县形成了由财政局长亲自抓总,财监办副主任具体负责,各业务股所长全力配合的组织领导格局。结合工作实际,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紧密结合,由参加“小金库”重点检查的2个工作组分别承担20户行政事业被查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任务。从检查情况看,我县会计基础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逐步得到纠正,我县的会计信息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单位存在一定程度的会计违法违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监督和加强。这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和纠正的主要问题有5个方面,一是现金库存量大。个别单位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库存现金较大,超过国家规定库存限额。二是不合理票据依然存在。有些单位对取得的原始单据审核不够严格,招待费支出不明细,购买的公办用品无清单、无经手人等。三是往来帐款核算不清,造成资产不实。在检查中发现一些单位暂存款、暂付款数量较大,经进一步核实,其中大部分款项,没有按照会计制度核算办法进行帐务处理。四是科目运用不规范。个别单位会计科目运用不规范,如招待费用列支培训费、下乡补助费、奖金在办公费中列支等问题依然存在。五是购买商品未进固定资产。个别单位购买的办公设备未进固定资产。检查中发现一个单位滞留应缴财政资金1760897元,如数收缴财政非税收入专户,并对单位领导和财务去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财监办派出组成检查组,对徽县燎原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执业质量进行检查,重点审查其遵守独立审计会计准则、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职业道德规范、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以及业务开展基本情况等内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严密、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数据存在差异和会计执业程序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责成单位进行整改,促进了会计中介机构规范运作,维护了《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条例》的严肃性。
四是继续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今年,认真贯彻省治理“小金库”工作检查督导组督查徽县“小金库”治理工作汇报会议精神,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使“双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进一步明确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发出《关于开展“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补报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县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8月20日前全面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做到“三公、两核、一承诺”。二是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纪委、监察、财政、审计、民政、经委等部门抽调12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检查组,对20个重点部门、14个社会团体和3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国资、非税部门组成2个工作组,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门面房屋出租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三是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县治理“小金库”办公室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再次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和奖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举报,确定专人负责做好举报事项的查处、跟踪、落实和反馈工作。四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专项治理政策、制度、措施的咨指导,形成整体合力,确保不走过场。五是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确实存在“小金库”问题部门要限期整改,工作不负责任或者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截至目前,已查纠2个单位“小金库”问题115.46万元,收缴余额资金9.8万元。同时,对省上督查发现矿管办应缴未交财政资金176.1万元已全额收缴财政。六是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出台了《徽县关于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意见》,从银行账户开设、票据管理规定、非税收入管理、国有资产处置、严格财务核算和加大监督管理方面,提出治理“小金库”有关政策要求和工作规范,严格落实“小金库”责任追究制、治理“小金库”连带责任追究和处理处罚落实跟踪制、禁设“小金库”承诺保证制、举报查处督办制、治理“小金库”监督管理责任制等五项机制,将“小金库”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制度、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防治机制。
8.12特大暴洪灾害发生后,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把抗洪救灾工作作为当时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成立抗洪救灾工作领导专班,按照县防指要求,负责灾区防洪抢险物资和资金保障、灾区群众转移所需费用资金的调度;协调灾区转移安置和生活的资金保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一线的灾情调查工作和抢险物资采购资金的调度、协助做好防洪抢险物资的供给。为了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益,我们制定出台了《徽县暴洪灾害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办法》,共5章23条,对救灾资金和物资筹集、捐助资金和物资接收、捐助资金的使用范围、救灾资金拨付和物资发放管理以及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监督检查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对救灾资金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组织人员定期深入灾户家庭,对领取的救灾款物进行核查,与发放部门的表册进行核对,确保救灾资金和物资在内部管理环节上的安全。
(五)大力强化内部监督,促进财政系统文明执法和依法理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财政监督条例》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把对外专项检查和对内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财政监督工作关口前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领导。成立“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对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做出了19条具体规定,是财政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面落实财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财政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的行动纲领。二是完善局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了《徽县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把财政部门实施的25个法律法规按业务分类归口,确定具体实施部门和股室,并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强化执法责任,明确了依法理财的职责。财监办统一印制了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文书,加强日常督导,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三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印制《财政局机关制度汇编》,确定分管领导负责抓好监督落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统一到制度的约束之下,从制度上保证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责任制。我们就今后一段时期全县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作措施予以公布,并就如何抓好落实和优质服务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开辟专栏予以公示。设立监督牌,机关干部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乡镇财政所推行异地交流制度,增强了乡财政干部廉洁理财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五是切实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关于在乡财政所推行政务公开的通知》,促使乡财政干部依法理财,勤政务实。将乡财政所经费纳入县会计中心集中管理核算,对财政所职工工资、县外差旅费、接待费、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等支出项目,实行专项审批核销办法,有效规范了财政所内部财务开支行为,预防了违纪问题的发生。六是实行局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落实制度。对乡镇财政工作和重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帮助乡镇建立健全有了关规章制度。同时,加强财政内部监督稽核工作,促进了县乡财政规范运行。(六)认真履行财政源头治理职责,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按照县委、政府《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分配给财政部门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要求,把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作为财政部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一是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分税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巩固部门预算试点成果,细化预算项目,严格预算执行。县直部门预算单位和各乡镇细化预算工作规范运行,增强了单位增收节支的自我约束力,规范了财政预算分配秩序,总体节支率达到8.6%。县乡干部工资统发程序得到完善,实行统发工资数据库维护专管员制度,编制、人事、财政、银行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确保了职工工资及时准确发放。二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完善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编制非税收入计划,加大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由非税局牵头,组成3个工作组,对全县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标准和资金缴存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规范,督促入库非税收入208.56万元,通过新闻媒体对规范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执收单位进行公示,促进了非税收入征管改革体系的建设,有效规范了单位收费行为,政府非税收入实现了足额入库。三是强化会计监督。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设立业务稽核岗位,选配业务稽核员,在部分单位试行“柜组式核算,流水线作业”集中核算新模式,规范集中核算程序,完善了会管中心监督制约机制。今年以来,退回不规范会计凭证189张,金额达68.5万元,制止和纠正超标报销302笔,涉及金额82.51万元。会计中心还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发票稽查,对建筑按行业实行就地结算缴交税款,清查大头小尾发票,补缴税款12.5万元。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堵塞了支出中的漏洞,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单位财会违纪行为。四是着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机制。按照“预算共编、收入上划、帐户统设、收支平衡”的模式,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稳定。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将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纳入“一册明、一折统”管理,减少发放层次,规范发放流程,保证了补贴资金及时准确兑现到户。五是扩展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大了《政府采购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力度,规范了公务用车购置审批程序,完善了统一保险制度,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对财政性工程建设项目和专项物资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对部门分散采购项目的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集中采购与部门分散采购的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城建材料、交通工程以及整村推进教学楼项目建设等招标投标活动,对相关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监督,政府采购制度逐步落实。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落实产权交易制度。拟定了《徽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清理,重新核发使用证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督力度,对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实行审查备案,对粮贸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有效防止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企业改制规范运行。(七)通力协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督查调研工作。一是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案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受理的群众来访和电话投诉的主要内容是涉及惠民补贴政策落实和有关抗震救灾款物发放的有关事宜。我们针对不同问题,深入村社调查了解,查找根源,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政策,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分析研究,严格按照办理规则,逐件逐代表进行了答复,满意率为100%。二是开展专项清理工作。我们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各类财政周转金、干部拖欠公款、单位银行账户、各项财政补贴、公务用车和通讯工具、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等专项清理工作,为部门预算编制和财政管理夯实了基础资料。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内容涉及扶贫、社保、计生、教育、民政、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等多项资金,对存在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予以整改,帮助单位建立健全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四是开展了财经法规培训。针对财务信息失真、财经秩序松弛的现状,创新了会计继续教育方式,把财经法规培训加入了继续教育,提高了全县上下自觉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工作中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财政监督内容篇八
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全国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及区财政厅贯彻意见下发后,我们制定了传达贯彻会议提纲印发给全市财政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监督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财政监察工作;重视建章立制,健全内部的审计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理;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规范化管理。
对财政的预算资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加大内审力度,圆满完成内审任务。从去年9月开始,我局组织了人力,对局内各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了全面地、彻底地清理,继续抓好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对国债服务部、国债办、财政研究所、彩宏公司、彩华公司、局工会、局基建等部门的帐务进行清理,处理遗留问题。通过清理摸清了家底,掌握了财政资金的运行和分布情况,为财政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完成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今年五月开展对下级财政部门的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工作。十月底已全部完成对两县、四城区、高新区、郊区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县、区财政都存在有违规资金、以拨代支、虚列支等现象。全面分析了城区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也感觉到加强城区的财政管理势在必行,并对今后如何加强城区财政管理提出建议性意见。今年4月份监督科与基建科的同志到城区财政局,检查各个城区城市维护费的收支执行情况,是否专款专用,避免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完成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监督检查培训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观看财政部有关监督检查方面的录象报告,为开展检查工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认真贯彻全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督检查试点工作。如何对社会中介机构工作质量进行再监督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开始对社会中介机构报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目前该项工作尚未结束。
完成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为贯彻落实监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联合开展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市监察局、计委、财政局三部门抽调人员建立了联合监督检查组,于今年八月对我市使用国债资金的5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今后进一步强化国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提出意见及建议。
完善财务总监制度,派驻到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总监,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派驻单位提供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达到监督的目的。
,财务总监参与企业改组改制方案的制定、指导企业落实目标成本责任制、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31条,帮助企业减少不合理税费142万元,协助企业查出小金库和帐外资金3375万元,查出隐瞒税金3608万元,查出违规动用财政性资金807万元,查出成本不实1.52亿元,协助检查入库税费1.02亿元,协助企业收回各种资金5亿元,参与重大事项联签1299项。
开展清查小金库工作。通过单位自查查出1995年以来的小金库收入2084万元、支出1855万元,重点抽查查出小金库违纪收入875万元、支出681万元。
在全市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通过对十几个单位会计信息的抽查,发现不依法建帐、做假凭证、虚开发票报帐、隐瞒收入、乱摊成本、截留利润、偷逃税收等会计信息失真和违法违纪现象。针对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基本状况,10月份财政代政府拟发了《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执行《会计法》情况自查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会计执法情况大检查。
财政监督内容篇九
,上街区的财政监督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郑州市财政局监督办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郑州市财政局财政监督工作计划和我局责任目标的要求,围绕财政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财政监督职能,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继续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对财政改革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加大财政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力度,重点关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支出使用情况,突出有效性监督,强化会计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财政监督行为,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和成效,为促进财政改革和规范财政管理发挥积极作用,为全区的财政经济工作做出了新贡献,现将20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监督对《会计法》的贯彻实施,在强化会计监督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1、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根据郑州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局于2006年7月24日—8月20日,分别对经营性事业单位郑州市上街区燃气公司及外商投资企业郑州金翔印刷有限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两家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我局对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其整改情况进行了回查。通过检查,为遏制“假账”现象的蔓延和发展,使朱熔基总理“不做假的账”的批示落到实处,起到了财政监督的震慑作用。
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推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局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按照《上街区财政局会计基础工作考评办法》,我局于2006年9月21日至9月22日采用互评互学的方式对我局的9个业务科室及二级机构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展评,通过展评,发现了很多平时大家不以为然的问题,为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财政干部的会计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日常监督,认真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增强财政系统自身免疫力。按照年初的监督检查计划,于2006年3月份对财务开发公司、投资公司、预算科、预算外、采购办、行财社保科、农财农税科、会计核算中心的财政管理到位情况、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审批手续和财务收支活动等进行了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一是凡在审计中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一律限时改正。为保证改正效果,内审小组实行二次检查制,发现整改仍不合格的,除对当事人通报批评外,实行面对面整改,直至合格规范。二是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会计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确保法定收支法定核算,强化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意识。三是对个性问题,业务类的指定专人指导。共性问题,制订学习计划,开展业务培训。其他类的由主管领导负责督促、指导。
这次内审结果与参加内审各科室的目标考评相结合,引起了各科室的重视。帮助被查单位整顿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各科室的认同。通过检查,强化了财政内部的财务管理,健全了内部约束机制,规范了理财行为,提高了财政干部依法理财的水平。
通过检查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内审与管理的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一要强化“大监督”意识,切实加强我科室与业务科室的沟通和协调,实现财政监督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把财政监督有效地融入到财政管理当中去。二由“检查型”监督向“管理型”监督转变,坚持监督检查与督促整改、建章建制相结合,从单纯查处问题转到规范管理上来,从个别问题的查处转到规范全系统的财务管理上来。
4、认真落实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各项规定,加大收费执法检查力度。对社会反映强烈,敏感性的收费项目进行专项稽查;如:教育收费、行政事业单位乱收费乱办班是群众最关注的。秋季开学时我们积极配合区纪委纠风办、区教育局对教育部门2006年秋季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配合物价、纠风部门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办班、收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纠正了行政事业单位乱收费、乱办班现象。结合上街区实际,将行政事业单位长期游离于财政专户管理之外的房租收入、捐赠收入、广电局的的广告收入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严防了财政收入的跑、冒、滴、漏。在完善规范、强化管理、严肃制度上下工夫,杜绝了“小金库”现象的发生,使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严格落实。
5、加大财政支出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上街区文化馆上半年图书采购及人劳局再就业等专项支出实施了监督检查,通过检查,这几个部门基本能够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了财政资金的规范运作、安全使用。
二、加强教育培训,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1、学习《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提高依法行政意识。2006年11月22日,我区邀请省财政厅特聘专家来到上街,为全区财政干部和行政事业单位报账会计讲解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区广大财政干部和报账会计深刻领会了《条例》的立法原意及其内容,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好、贯彻好、落实好《条例》,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为,切实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单位健康、规范、持续地发展,为保障我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严肃财经纪律,提高领导的财务管理能力。为进一步增强依法管理财务意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管好用好各单位经费,更好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我局与区纪委、党校、审计局于2006年12月8日在上街区委党校举办了“上街区党政领导干部财经纪律培训班”。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签字权的近100名各单位“一把手”参加了这次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了领导们的财务管理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3、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以致用。组织局属各科室、二级机构和各财政所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检查工作办法》等法规,为今后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奠定了基础。
财政监督内容篇十
乡镇财政监督检查的工作计划
根据《财政部监督办法》(财政部令第69号)的规定,按照省、市、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全镇财政监督检查效能。
一、认真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部门每年对有预算管理职能的内部业务管理机构重点检查数不得低于30%”的要求,认真开展对内部机构的重点检查。确定对社会事务管理办,村级财务管理的村内项目建设资金以及财政所政策性补助(贴)资金进行重点检查,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度建立及执行,履行财政管理职责,接受镇财政监督检查机关发现问题的整改等情况。
时间安排:上半年内对财政所惠民补贴及政策性补助资金的监管进行检查,同时对村级项目资金检查,从工程合同到工程质量严格监督检查;下半年对社会事务管理办的民政资金检查,对检查情况汇总提出意见建议,并形成检查报告、结论。
二、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检查
按照县财政局统一部署,我镇将对财政所会计基础工作和核算情况、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各类专款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财会业务经办人是否擅作其他垫支或调账。
三、全面检查非税收入情况
对村镇建设管理所年度收入收缴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自立项目违规收费;是否截留、坐支非税收入、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是否应缴尽缴非税收入;票据使用是否合规等。
四、完xx县财政局安排的各项专项资金检查
按照上级规定的检查内容和检查时间,由镇统一组织按规定程序实施,监督各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防止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资金等问题,按质按量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检查工作。
20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计财工作面临困难最大的一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财务管理新格局、预算改革新变化等背景下,计财工作需要沉着应对,顺势而为,以更高的智慧,更多的付出,争取更好的结果,力争不辜负厅党组的重托,不辜负同志们的期望。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厅党组决策部署为指针,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为基调,以提高参谋服务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为重点,以治庸提能,治懒提速、治散提神、治松提劲为突破,以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克难奋进,争先进位,全面完成厅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奋斗目标
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力争实现“破、立、严、高、强”五字奋斗目标。即:在寻求支持上,突出一个“破”字,力争农业基建、财政专项和本级预算资金总额突破历史;在登高望远上,突出一个“立”字,关注热点焦点,拟定“十三五”农业发展思路;在项目资金监管上,突出一个“严”字,完善制度体系,强化预算绩效考评工作;在业务水平上,突出一个“高”字,汇聚系统力量,强化素质建设,切实当好“两个专家”;在内部建设上,突出一个“强”字,建设“五型”处室,争作“两为”表率,打造一支思想可靠、作风过硬、能力突出、成效显著的工作队伍。
三、工作重点
1、登高望远,谋划大事要事。一是强化规划就是财富的理念,广开门路,问计于民,做好“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子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十三五”农业发展绘制路线图,确定时间表。二是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会同省发改委以及厅内有关单位,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废弃物污染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金融支农、农业扶贫等开展专题调研,努力形成一批调研成果。三是适应发展大势,开展农业基建和支农专项管理体制调研活动,完成全厅“123”调研任务。
2、争取投资,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巩固存量。继续做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村能源、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重大项目的申报、争取等工作,争取国家投资“不掉位”。二是寻求增量。围绕习总书记“五新”要求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布置的“九项”任务,按照率先创建长江上中游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争取生态循环农业、产地烘干冷链仓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等支农项目。三是增点扩面提标。积极向政府、财政、保监等部门建言献策,推进“三农”保险工作。四是确保运转。认真落实修订后的《预算法》以及新出台的工资、奖励性补助等政策,提前预判养老保险“并轨”、“车改”等发展形势,积极争取本级预算资金,推进综合预算改革,分类配置财政资金,推进单位正常运转。五是优化结构。坚持事权财权匹配,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调整专项布局,优化支出结构。六是创新机制。继续扩大以奖代补、建后再补等范围,探讨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利用财政资金,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等,扩大政府投资乘数效应。
3、转型升级,推动示范区建设。一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在巩固第一、第二批示范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指导第三批示范区开展相关工作。三是启动省级示范区建设,构建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信息平台,开展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估、信息发布等活动。四是开展示范区建设阶段性总结,提炼可复制的经验,加大新闻报道等宣传力度,提高成果推广转化水平。五是适时组织示范区外出取经,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等。六是加强与示范区工作联系,做好分析总结,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4、依法理财,提高财务水平。一是做好财务制度归集、整理、宣传等工作,加大制度宣传普及以及财务业务交流工作力度。二是理顺财务关系,夯实财务基础,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审核、批复、信息公开、预算执行等工作。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确保依规、均衡和有效支出。四是围绕“八项规定”、“六条意见”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开展专项督查。五是规范政府采购,加强国资监管,推进信息化管理。六是配合做好例行审计迎审工作。七是丰富财务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振财务队伍工作激情。
5、开拓创新,深化绩效管理。一是加强围绕新颁布的预算法,打通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明确支出责任,理顺管理关系,确保各项规定规范执行。二是进一步推进与完善省级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工作。三是改进管理方式,把握工作节点,遵照操作规程,严守工作纪律,坚持速效兼取,严格执行《预算法》的规定,确保预算编制、预决算批复、专项下达等限时赶早完成。四是深化预算绩效考核,坚持增点扩面,强化业务培训,做好建库工作,提高评价质量,注重结果应用,力争工作进位。五是强化基建项目信息报送、做好项目延伸绩效考核等,力争工作全国一流。
6、服务中心,推进省级发展战略。一是做好脱贫奔小康、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行业扶贫等基础工作,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二是做好“616”对口支援、“1+1”民族乡镇、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大别山区革命老区对口帮扶工作。三是协助做好“两圈两带”、三峡库区、丹江库区移民搬迁等工作,促进农业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四是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援疆工作,注重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
7、聚合力量,提高协同能力。进一步增强系统意识、体系意识、协同意识、放权意识,一是加强计财系统绩效考评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全系统绩效管理水平。二是强化系统集成,适度下放支农专项、基建项目、综合开发等项目检查、验收等管理权限,发挥职能部门和市州积极性,坚持做好项目申报市州备案制度,给予适当补助,提高市州计财系统在项目资金监管等方面为省级“消解”的能力。三是确定重大选题,调动市州聚焦大事,谋划大事的积极性,增强其参谋服务能力。
8、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一是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清廉为官,事业有为为目标,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加强理论学习,做明白人、清醒人、局中人。注重党的建设,确保清正廉洁。强化作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修订完善计财处内部工作制度,推进依法办事,依规操作,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三是抓班子,带队伍。强化班子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五型”建设,培育处室文化,营造健康向上、注重实效、相互补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浓厚氛围,切实完成职能目标、共性目标任务,强化争先创优、着力工作创新,力争取得好的结果。
(一)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督促。坚持定期召开“一财两税”调度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税收进度,坚持依法治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最大限度地将税源转化为税收,确保实现应收尽收。二是继续完善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地税的交流沟通,定期召开由财税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实现涉税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是紧跟改革步伐,推进税收改革。结合中央税收制度改革,积极搞好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改革,逐步提高主体税种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二)加大公共支出力度,保障民生投入
年将继续加大在民生方面的投入,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所需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同时,积极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三)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确保公共财政体制高效运行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编制口径,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公开内容,部门预算实现全覆盖。同时严格执行县级预算和部门预算,控制“三公经费”。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完善国库支付网络平台,除扩大县级支付范围外,将集中支付延伸到乡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公务卡”改革。扩大发卡面,提高用卡率,加大强制目录结算率。四是进一步深化“一卡通”改革。规范涉农资金发放程序及手续,加大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力度,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五是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财政部门的工作,把《条例》要求与当前的各项工作配合好,推进预算编制管理、经费管理、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监管,完善政府采购程序
一是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二是将政府采购工作重点转移到监督管理和处理质疑投诉上来。加强监督管理,实现“采管分离”,改变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机制,将重点放到“裁判员”身上。三是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从项目申请、采购方式确定,招标代理选择,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编制,开标、评标、定标,中标结果公示,签订政府采购活动,每个环节要再细化,做好每个步骤的衔接工作。
(五)加大投资评审力度,理顺评审机制
严格执行评审项目方案报批制,实行评审质量源头控制。所有评审项目,无论金额大小,一律明确项目负责人,由其制定出科学、规范、详细、切实可行的评审方案,并逐级审批后方可实施。执行财政评审项目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失误、谁承担”的原则,一旦出现评审质量问题,将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和规定,追究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创新管理模式,深化国有资产管理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拟制订出台《xx县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办法》、《xx县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收缴管理办法》、《xx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xx县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国有资产各个环节的规定办法,完善资产管理的各项程序。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对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一经发现,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三是加大行政事业资产收益征管力度,加强对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资产监督管理。
(七)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足额入库
加大对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以票管费”工作的检查力度,深化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严格实行收(罚)缴分离,收支脱钩。狠抓征收、汇缴、划解等环节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稽查,强化项目、票据、专户和罚没物资源头控管。强化措施,加强对国有土地出让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清缴监管,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八)加大财政监督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一是加强乡镇资金、县直部门资金管理,继续完善乡镇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对乡镇资金全部纳入统筹规划管理。二是加大资金安全检查力度。建立财政监督与预算管理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加大对惠农资金、民生资金、重大项目建设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政策有效落实和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三是加强内部监督。各业务股室加强对自己分配、使用的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促进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健全会计制度,搞好会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财政监督内容篇十一
近年来,xx县的财政监督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重点,以“确保两个安全、以查促改、以查促管”为目标,从健全制度、促进管理入手,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为维护财经秩序、规范财政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保障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近两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有关财政改革的方针、政策和财政监督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坚定了政治立场,始终如一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学习各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结合“六五”普法和新的《行政监察法》出台实施之机,认真组织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及时举办了全系统人员参加的《行政监察法》、《行政强制法》和“六五”普法学习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行政监察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营造了学法、懂法和执法的良好职业环境。
(二)健全制度,不断规范监督行为
实施财政内部监督制度,是财政部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的需要;是财政部门内部对权力的一种制约;是一种有目的的预防和纠错活动,健全的法规制度和良好的工作机制是保障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近年来,我们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内部监督、内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依规办事。真正做到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一是建立办事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了《行政问责制》、《首问首办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财政拨款程序》,《预算拨款审批程序》,《财政监督检查程序》,《会计从业资格证办理程序》等多个公开办事制度,并把这些制度公布上墙,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提高财政工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我们分别收集编印了《xx县财政局相关党纪法规文件资料选编》、《财政系统内部法律法规汇编》及《廉政警言守册》下发到职工手中,时刻警醒,依法行政;先后制定出台了《财政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财政局机关车辆管理制度》、《大额接待费用集体审批制度》、《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xx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为配合财政改革,还制定了“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以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基本涵盖了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极大地规范了财政行为,促进了各项财政工作的高效开展。三是制定出台了《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实施意见,将《办法》纳入“六五”普法宣传内容,使广大干部自觉将《办法》运用于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之中。四是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的同时,认真落实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管理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从单位、科室、个人岗位三个层次,逐一排查廉政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管理机制。全局103名干部职工,共排查出岗位廉政风险环节148个,风险点216个,针对风险环节和风险点制定的防控措施248条;真正建立起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制度防线,积极营造了廉政、风正、心齐、气顺的良好工作氛围,树立了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围绕大局,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近两年,我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切实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的同时,积极牵头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重点围绕强农惠农、社会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小金库”治理等影响程度高、资金规模大、领导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系列专项检查,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是认真抓好财政内部监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内部“灯下黑”的现象。按照《财政内部财务联审互查制度》的规定,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局机关重点业务科室以及部分乡镇财政所的财务收支、资金拨付程序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账本、凭证、会计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实地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改,防微杜渐,从而达到堵塞漏洞、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目的,确保了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的“双安全”。
二是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每年都对乡镇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教育“两免一补”、家电下乡、扶贫救灾、社会救济等涉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查纠问题,确保足额兑现。惠农补贴方式改革启动后,抽调工作组,对乡镇“一册明、一折统”管理方式实施和补贴项目政策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
三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先后对县教育系统、司法系统、公安、林业、部分乡镇、自来水厂等23家单位及14个乡镇实施了会计信息质量重点检查和督导,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支出票据不规范以及无证上岗等问题,责成单位进行整改,维护了《会计法》的严肃性,扩大了会计监督的影响力和震慑力。
四是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围绕“提高治理实效、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突出“教育、自查、规范、查处”四个关键环节扎实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全县658家单位共制定出台了各种防范措施、办法、制度等1086件,查出违规资金48万余元。同时,认真做好总结验收、资料的立卷归档等各项工作,按时、按质、分阶段上报了有关总结和表册,共撰写了7期专题简报,5期简迅,县级刊物发表3篇,国家级刊物发表1篇。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了预防产生“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县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督查调研工作。一是对全县贯彻落实农机具财政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化解义务教育债务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调研,为上级完善政策措施提供详实的依据资料。二是认真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偏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各类财政债务、干部拖欠公款、单位银行账户、财政津贴补贴、公务用车和通讯工具、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等专项清理工作,为部门预算编制和财政管理夯实了基础资料。
(四)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做好新时期的财政监督工作,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高素质的财政监督干部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能力建设,按照“创一流业绩、建一流队伍”的目标,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全局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监督,为出色完成各项财政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惩防并举,严肃查处违纪案件
财政监督内容篇十二
根据盟财政局关于财政监督工作的部署,我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查纠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长效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安全性,顺利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一、加强财政监督知识培训,强化财政监督法规意识
20xx年,我县财政监督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列入工作重点。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先后对全县个预算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进行了财政、财务会计知识和财政监督知识培训,进一步做好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工作中要求各预算单位的会计报表实行按月催收和审查制度,并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培训,现场指导和检查进行规范,要求单位必须配备合格会计人员并保持稳定,及时做账、及时报送财务报表,通过这些措施,会计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会计监督作用明显加强。
二、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完善财政资金拨付监管制度
我县由于财政监督机构人员较少,实行财政监督机构和各股室监督相结合的财政大监督的模式进行各项财政监督和检查工作。各股均制定了严格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和拨付程序制度,并实行重点资金调度、拨付集体审批、印鉴分别保管、不得由一个人办理资金拨付全过程的内部牵制制度、县级报账制的项目,实行由相关部门联签并报分管县领导审批的制度。重点强调加强非税收入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履行项目招投标程序、全面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严肃纪律、规范操作、加强审计监管。
三、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
今年,我们继续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全面推进依法理财。首先,加强对支农支牧、社会保障等财政投入大、事关民生等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继续执行好专项资金审批备案和月报表制度,加大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工作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其次,把对各单位财务收支检查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合起来,一方面检查各单位执行资产负债表、收支明细表报送情况,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另一方面对会计账簿及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会计凭证等真实性进行严格检查,进一步规范各单位资金运行和会计行为。三是认真做好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对列入检查对象的xx县第一中学、xx县妇幼保健院、xx县房地产管理局、裕泰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单位进行了检查。重点关注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核算、土地取得、资金链条、分配管理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各企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财务核算情况。为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继续开展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对各单位所有公务用车认真登记、审查核实,确保信息全面真实、及时报送,切实把公车治理工作做好,有效推进反腐败工作。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以“小金库”专项治理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四、主要经验及成效
我县的财政监督工作,主要采取依靠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与县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全局各股室都参与的大监督的模式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各部门配合密切、监督质量提高。二是局领导重视,宣传培训到位,单位法制意识增强。20我局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检查和各种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作为财务中心工作之一,要求做到精细化,常态化监管。
通过上述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监督成效。例如以前做账、报账不及时的,现在大多能够及时做账和报表,不能按时报表的主动说明原因。检查发现账务处理不规范的,积极整改落实,不懂的积极向财政部门请教。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单位主动向财政部门咨询,建立完善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原始凭证不规范的,印制了规范的领款单,报销单等。资金拨付管理不规范的,健全了规范的拨付管理程序制度。未按规定任用会计人员的单位,也聘请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担任会计工作,财务会计工作面貌得到有效改善,财经工作秩序进一步规范。
五、明年工作要点
经过努力,我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其他先进地区比还有不足之处:比如:会计队伍素质不高,人员不稳定。农村基层会计机构不够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不规范。随着农村机构改革和中央财政向农村倾斜,农村村级财务人员力量薄弱,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任务沉重,财政面临加强农村财务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重任。财政监督干部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不够,缺少与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财政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20xx年需要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财政法规的贯彻执行,逐步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政法规,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财政监督职责,加大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财政法规的学习教育,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规范监督检查执法行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财政监督质量和财政执法水平。
(二)抓好日常财政监管,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是财政监督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围绕财政管理工作重点,对税收征管质量、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政府采购行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财政票据的领报缴销等情况实施日常监督。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实行跟踪反馈制度,落实财监机构对有关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年度审核制度。加强对近年来县财政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抓好财政专项检查,着力解决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要安排对一些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以强化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为重点,实现对救灾资金的全程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组织对“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继续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建立健全 “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深入贯彻《会计法》,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严厉打击会计造假行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重点查纠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薄弱、随意处置国有资产、账外资产以及资产流失的问题。开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严肃查处截流、坐支、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适时开展重大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和财政绩效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严肃财经纪律。
(四)抓好财政内部监督,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和反腐败工作职责。 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完善对镇财政考核督察和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稽核制度,加强财政系统内部纪检监察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建立健全财政部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实施办法,保持财政干部廉洁从政、依法理财。积极完xx县委、政府分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正确履行财政源头治理工作职责,深入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做好盟财政局、县、安排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全县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20xx年上半年,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地税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地方税务工作会议及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坚持落实税收优惠、优化纳税服务、依法强化征管“三项并举”工作思路,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严格坚持依法治税,着力实施信息管税,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过半目标,为全省圆满实现上半年地税收入目标和团结奋起三次创业,促进地方经济超常规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半年收入目标圆满实现
上半年,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利影响,通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市累计组织地税收入85820万元,为年计划的 62.9%,同比增长34.3%,增收2191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1833万元,为年计划的62.9%,同比增长34.4%,增收20950万元;其他收入完成3987万元,为年计划的62.3%,同比增长31.8%。省级税收完成18566万元,为年计划的59.5%,同比增长27.7%;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469万元,为市府计划目标的61.5%、工作目标的58.8%,同比增长27.2%,增收3096万元。
(一)组织收入原则全面落实。继续坚持了“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注重收入规模,又重视收入质量,各级次收入平衡发展,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杜绝了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等行为。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坚决防止和制止以各种名义拖欠国家税款,确保了全市地税收入稳定增长。
(二)税收目标管理不断加强。全面调查现有税源,针对征管业户变化、收入结构、主要增减收因素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对地税收入的影响做出客观预测,按月计划分配收入指标,定期召开收入形势分析会,落实好收入责任制。密切关注并及时解决税收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做好税收收入完成进度情况的考核检查,增强了税收入库的科学性、均衡性,顺利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和二季度“双过半”,为全年收入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经济税收分析继续深化。加强对经济形势和税收形势变化的分析,科学判断税收增长趋势,认真分析和评估房地产新政策等重大税收政策调整对地方税收的影响,按月解析地税收入情况,指导各征收单位调整征管措施,提高了税收预测的能力和针对性。加强税收微观分析,及时掌握影响税收收入的主要经济参数和企业财务指标变化情况,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做好宏观分析,对广安地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调查分析,调研报告《广安地税收入与经济发展关联分析》被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与研究》刊用。
(四)重点税源监控全部到位。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将全市总投资额在4000万元(含)以上的165户重大建设项目、104户重点税源纳入市级挂牌监控(其中11户重大建设项目、46户重点税源纳入省级监控管理),各区市县局和市局直属一、二分局将总投资额在500万元(含)以上的建设项目纳入重点监控目录,建立分户台账,进行重点管理,促进重点税源企业入库地方税收28189元,同比增长25.8%,增收5774万元。加强项目工程责任管理,结合工程进度和施工情况,适时、动态地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深入企业进行典型调查,提升了税源监控效果。
二、严格坚持依法治税,税法遵从度全面提高
(一)税收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总局《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要求,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核、发布、备案和清理制度,上半年各单位没有制定出台不规范性文件。继续完善了行政复议应诉制度,实行复议办公室挂牌办公,探索行政复议工作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开展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活动,市局与各区市县局、机关各科室以及科室与科室人员都签订了《税务行政执法责任书》,将执法责任全部落实到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对税收执法行为进行全程监控、规范与考核,严格责任追究。认真开展重大税务处罚案件备案、执法案卷评查和税收执法检查等工作,确定了市局一分局、xx县局、xx市局为重点执法检查单位,正在实施税收执法检查。完善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办法,加强稽查案件复查,有效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行政大调解工作,成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和工作制度。积极开展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专项检查,完善了审批流程,全面提升了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新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补充完善了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等四个环节相应的法定程序和手续,确保了规范执法,阳光执法。
(二)税收秩序进一步规范。创新稽查工作理念,着手推进分级分类稽查办法。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加大对大型连锁超市、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电力等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上半年全市共检查68户,组织入库4247万元,入库率 100%,处罚率27.3%。从严查处协查举报案件,严厉打击税收违法案件和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上半年共接受协查发票229份;接受举报案件2 件,正在查办;查处制假、售假、贩假、非法取得、非法出售、非法代开和虚开发票等涉案发票份数159份,涉案发票金额111万元,课处税务行政罚款0.6 万元。抓好重点税源企业的税务检查和纳税人自查工作,共组织企业自查37户,自查补税3862万元。加大税警协同检查力度,上半年共协同执行税款、罚款及滞纳金入库4247万元。
(三)税收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一是认真做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五规划”开局工作,制定了 20依法行政工作计划,以完善执法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了依法行政工作机制。二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制定了税收法制宣传教育新的五年规划,顺利通过了“五五”普法检查验收,被xx市委、市政府命名为xx市普法依法治理模范单位、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同时荣获全省地税系统20税收法制工作一等奖。三是加强税收法制业务培训,不定期开展税收法制业务培训6期。四是紧紧围绕第19 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主题,在全市主要街区、邓小平纪念馆等地段悬挂张贴税收宣传横幅标语和税收宣传画,重点策划开展了“税收宣传启动日暨诚信纳税人表彰授牌大会”、“建立税收专管员qq群”、“第三届职工运动会传税法”、“ 百户千家送税法”等活动,对全市20户纳税信誉等级a级纳税人和30户纳税大户进行了表彰授牌,建立税收专管员qq群15个,近200名纳税人加入了qq 群与税收管理员互动学习探讨税收法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以及墙报、图片、税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政策,全民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税收宣传月期间,全市各级地税机关在广安日报、西部经济周刊、新网等新闻媒体刊播新闻稿件70余篇;省局采用反映我局税收宣传活动的信息19条;市局编发宣传月活动信息专辑3期。
三、认真落实税收优惠,税收调控职能充分发挥
(一)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新政策。一是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理念,按照中省要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执行好促进下岗再就业、西部大开发、小型微利企业、残疾人就业、复转军人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受理审批绿色通道,充分发挥税收优惠的调控导向作用,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共为60户企业审批减免20度企业所得税3711万元,为特殊困难群体减免地方各税421万元,免收地方税务登记证工本费5640元。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通过深入宣传、加强培训、狠抓落实,确保营业税新旧税制平稳过渡。三是认真贯彻基金新政策。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政策基本规定,执行重点、难点及征免界限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今年内在我市全面开征。
(二)加强房地产税收政策管理。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以及4月17日国务院下发的房地产“新政”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同时结合营业税新旧税制的变化,对合伙建房、“二手房”转让、建筑承包、个人建房销售、农贸市场房屋出租等税收政策执行及征管难点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了销售不动产营业税有关销售折扣的计算及计税依据的确认,无偿赠与不动产的税收征免,个人建房销售税收,建筑总包分包税收管理,电力安装工程设备扣除,“二手房”转让税收政策等问题,促进了建安房地产税收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共实现建安房地产业税收收入39314万元,同比增长66.86%,增收15753万元,成为支撑地税收入的主力军。
(三)积极加强税收政策调研。加强对征管一线的调研,对政策实施中的难点、盲点,力求通过典型范例的有效解决,带动税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的货运总包分包业务发票开具问题、殡葬服务是否征收营业税问题、个人自建自用住房征收营业税问题、营业税按差额征税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明确,确保了政策落到实处。结合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深入开展调查分析,积极为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调研报告《“房产一体化”功能及运用现状分析》、《广安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现状及对策》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调研课题。
四、全面优化纳税服务,税收综合环境更加和谐
(一)纳税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一是积极推进纳税服务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了纳税服务考核评价、定期回访制度、局所长接待日制度、行政大调解制度以及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强化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提高了社会满意度。二是针对年省局纳税服务专项检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切实进行了整改,提高了服务水平。三是以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标,大力推进纳税服务全局性、系统性和基础性建设,按照市政府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在市政务中心建立了地税纳税服务区,设置了办税服务区、纳税咨询区、取表填单区、资料取阅区、等候区,增设了取号机、意见箱、资料架、宣传栏、公告栏、饮水机等服务设施,统一办税服务厅的业务流程和办公标识,实现了“一窗多能”和“一站式办结”功能。四是加强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广安地税网站等宣传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完善了12366纳税咨询服务热线税收政策咨询、发票管理咨询、税务行政执法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功能,已受理并及时处理回复纳税咨询问题658件,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启动了广安地税网站二期优化建设项目,对市局内部网站和外部网站重新改版,修改完善了网站栏目,丰富了栏目内容,建立了税收管理员qq群,基本上满足了纳税人的涉税咨询服务需求。
(二)纳税服务程序不断简化。完善一窗式服务平台,以办税服务厅为依托,推行办税服务标准化作业,梳理简并办税流程。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将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及房屋交易契税受理审批出件等业务全部移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结,做到“统一服务窗口、统一服务指南、统一服务职能、统一服务标准”,切实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重复找的问题。按照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进一步清理涉税管理权限,对需市局省批和管理的,原则上交由试点县地税局自行审批和管理。认真落实“两个减负”,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精简并统一纳税人的报表资料,切实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三)纳税服务内容不断创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公正执法的服务理念,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服务。严格执行省地税局《办税服务厅服务规范手册》,继续推行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全程服务、自助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限时服务的基础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行多种申报和缴款方式,在办税服务厅安装pos机银联系统,推行“刷卡缴税”,进一步方便了纳税人。深入企业走访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和企业一起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了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五、着力实施信息管税,税收征管方式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信息采集和信息共享。严把数据采集关,主动加强与国税等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信息共享,保证各项数据及时、完整、准确。二是加强信息综合分析利用。进一步拓展信息集中的范围,健全税收风险预警等指标体系,加强信息比对,查找和堵塞征管漏洞。强化信息系统支撑,提高税源管理实效。注重征管系统的深度运用,每季度发布一期全市征管数据分析报告,为基层开展税收管理提供了信息服务。三是积极做好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按照省局要求,详细制定系统切换计划,做好测试数据采集。按期完成税务人员定岗、纳税人基础信息采集与审核、税种核定、银行国库信息维护、设备升级、人员培训等升级前的准备工作。积极做好税库银横向联网测试,保证了新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正式运行。认真收集、解决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各类问题及解决方法梳理、汇总、上报,为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四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管软件的上线运行。建立以省级征管数据大集中为平台、建卡管理为中心、契税征收为把手、发票比对为手段的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模型的.管理软件,初步形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使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从形式到内容真正实现全面统一,为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六、深入推进专业化管理,税收征管质效有效提升
(一)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一是合理调整征管机构职责,科学确定税源管理岗位,细化职责分工,提高税源综合管理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税收管理员的监督考核,逐步形成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三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在煤炭、房地产等行业探索建立了专业化管理模式。
(二)加强大企业管理。按照总局和省局的工作安排,对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开展了税务风险评估和税收自查督导。与国税部门联合成立了督导工作小组,统一实施企业自查督导工作。深入调查掌握了大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情况、履行纳税义务真实性以及财务核算状况,为管理对象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纳税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按照总局制定的整改问题,对总局定点联系企业在本地的成员单位进行跟踪管理,了解企业整改工作进展,监督相关涉税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并将企业整改落实情况及时上报了省局,进一步做好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巩固工作成果。
(三)推进各税种管理。一是加强货物运输税收管理。加强货运发票管理,严格执行“票表比对”制度。对各单位货运自开和代开票纳税人票据使用和缴销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开展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统计分析工作,促进了货运税收稳定增长。二是加强所得税管理。强化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抓好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煤炭采掘、水泥生产等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管理。抓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581户企业进行了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增加额14074万元,查补企业所得税5403万元,促进企业所得税入库18779万元,同比增长47.47%。认真落实“四一三”工作思路,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申报和完税证明开具寄送工作。上半年入库个人所得税7990万元,同比增长47.44%。三是切实做好耕地占用税征管和契税管理。加强与国土、房管等部门协作,强化耕地占用税清理检查。建立了二手房最低计税指导价格制度,稳步推进以契税“先税后证”为把手的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积极做好土地出让环节契税征收工作,促进耕地占用税入库3111万元;契税同比增长134.59%,增收4630万元。四是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在xx县地税局和xx市地税局开展了gps卫星定位系统核查应税土地面积工作试点。强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使用税的专项检查。共组织城镇土地使用税2129万元。五是稳步推进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积极落实土地增值税清算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二手房”土地增值税税收征管,促进土地增值税入库3274万元,同比增长73.96%。六是进一步加强车船税征管。完善了车船税税源数据库。加大了日常工作检查。对委托交通船舶管理部门代征船舶车船税进行了积极探索。上半年车船税共入库693万元。七是加强基金清欠管理和工会经费代征工作,确保基金及时足额征缴入库。上半年共征收基金附加收入3987万元,同比增长31.76%。
(四)强化税收征管基础。一是加强个体工商户管理。按照业户自报、典型调查、定额核定、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上报审批、下达执行的程序,在全市推行个体工商户电脑定税,进一步提高了税源监控水平。二是落实新修订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对部分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了纳税评估,通过纳税约谈补缴税款500余万元。三是加强发票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发票管理员制度、领购制度、填开制度、保管制度、缴销制度等制度,加强发票的日常管理、检查和监督。按照总局《全国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科学设置票种,合理设计式样,做好普通发票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准备工作,全面提升普通发票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发票检查力度,定期开展了发票打假活动。
七、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和“政治信念强、创新能力强、实干精神强、民主观念强、廉洁意识强”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了“四好?五强”县级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完善各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学习了四项《监督制度》。
20xx年,全市国税系统坚持依法行政,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理顺征管体系;以持续改进服务理念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品质;以门户网站为主脉络,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以弘扬国税文化为主旋律,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以构建网格化内控机制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提升税收贡献上有新举措。针对严峻的组织收入形势,全市国税系统坚持组织收入原则,采取增强组织收入统筹规划、深化税收分析预测、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等有效措施,确保了税收收入的增长。全年直接组织国税收入917.3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免抵调库103.58亿元,同比增长111.8%,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起了积极作用。不折不扣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办理各类减免税51.72亿元,办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39.45亿元。扎实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试点纳税人2.04万户,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小微企业免收发票工本费政策,为小微企业节约支出1719万元。积极开展出口退税“破难提速”专项行动,在强化审核严防骗退税的基础上,推出加快外部信息读入频率、推广出口退税数据网络申报、研发推广出口退(免)税调库和退库辅助系统、试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直通申报、优化出口退税资料流转方式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速度和质量。全年办理出口退(免)税511.59亿元,同比增长17.9%。市局获xx市开放型经济优秀服务奖、贸易促进优秀奖、就业先进工作单位、为侨服务先进单位、外商投资服务月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扎实推进依法治税,在落实执法规范上有新提高。积极探索依法行政考评机制,初步构建起一套分类科学、层次清晰、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切实规范税收行政行为。7家单位被当地政府评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实施督察内审质量控制,对5家单位进行了重点税收执法督察,对5家单位开展了财务审计,剖析问题落实整改。运行税务指导案例管理系统,发布首批31件税务指导案例,扎实推进“同案同办”。修订《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以说理式税务行政处罚文书、处理文书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全程说理式税收执法。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查处了成品油购销行业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它可抵扣凭证的案件,发现并查处了“2.14”、“3.14”等一批涉票大要案。联合公安、海关等部门开展打击骗取出口退(免)税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共检查企业2167户,查有问题2081户,查补总额5.49亿元。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建成网上税收法规库。做实做深政务公开工作,在外网建设了全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借助宁波国税微博、短信平台、政府8718公众服务平台等新媒体拓宽公开渠道,打造“阳光国税”。
(三)探索推进征管改革,在提高征管质效上有新突破。结合宁波实际,明确了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的总体思路,布置了推进改革的9项工作任务,各地征管改革有序推进。深化拓展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工作,完善市局、县级局两级风险管理机制和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横向联动机制,保证了工作的常态化和持续性,已下发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综合报告4期、落实情况通报3期。加强分类分级管理。完成中石化在甬企业税收风险自查督导和对镇海炼化的重点核查,完成对24户总局定点联系在甬成员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后续管理和对市、县(市)区两级15户定点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开发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创立大企业税收俱乐部、税企qq群等平台开展个性化服务。继续推进行业税源管理,制定分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和行业性管理规范,完成产品行业认定13.57万户,编写26个行业税收管理手册,对11个行业开展联合建模。实行风险处置的评估监控行业359个,已纳入模型监控纳税人的缴税额占国税收入比为75.05%。全年共评估纳税人8526户,应补税款 4.76 亿元。规范个体市场税收管理,推行以租金为主要依据的定额核定方法,开展个体工商户征管情况检查。深化信息管税,完成金税三期广域网络建设,启用新数据处理中心,对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了再造。加强信息系统运维和安全保障,综合征管系统运行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健全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了江浙沪甬税务登记信息交换联动。推行网络开票和普通发票在线开具,开发市场代开监开普通发票软件,率先实行大型超市、商场“逐笔开具发票”,推进“以票管税”向“信息管税”转变。加强各税种管理,有效堵塞征管漏洞。加强增值税优惠政策管理,规范成品油、卷烟消费税政策管理,强化车购税“一条龙”征管,做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开征工作。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开展所得税基础工作检查,初步建立了所得税风险指标特征库,创建了4个行业所得税监控模型。大力推进反避税工作,反避税工作对税收贡献额达6.69亿元。深化专项调查,全面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力度,入库非居民企业所得税9.23亿元,同比增长17.7%。
(四)持续改进纳税服务,在增进征纳和谐上有新作为。在简化流程的基础上,推广实施涉税事项征管规程管理系统。树立“税务客厅”理念,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涉税表证单书,认真开展办税服务厅达标认定工作。全新推出国税门户网站,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展现了一个“办税轻松便捷、信息公开透明、咨询互动顺畅”的“网上宁波国税局”,其中网上办税功能有效拓展,向纳税人提供了140项涉税事项网上受理服务和40项网上可查询信息。市局门户网站在全国省级国税机关互联网站评估中名列第10。持续加强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全年共受理业务51万余人次。开发应用12366短信服务平台,深化分类式、个性化送推服务。积极推进arm机24小时自助办税,拓展办税服务空间和渠道。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评定—纳税信用a级企业828户。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各单位相继建立以第三方为主体的纳税人维权中心,实现了纳税人维权的社会化。进一步完善对纳税人投诉举报的处理机制,及时调解、化解税收争议,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在总局组织的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我局综合得分在35个省(市)国税局中排名第10位。
(五)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在激发干部活力上有新进展。深化“三思三创”主题活动,总结“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选“十佳我身边的好税官”等先进典型,组织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组织领导干部赴井冈山参加党的纯洁性专题培训班,完成2个县(市)区局党组的巡视检查和2个区局党组的巡视回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多种方式并举的选拔任用机制,共选拔任命9名市局管干部。根据总局《关于修订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三定”规定的通知》,认真落实机构升格各项要求。改扩建税务干部学校,完善培训硬件,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实验室,开展《小企业会计准则》考试,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参加总局第3次企业所得税业务考试,我局平均分列全国第6。推进文化兴税,开展首届“宁波国税青年风采节”、“学雷锋,树新风”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深化管理创新活动,改进创新项目申报和评审办法,激发创新热情,共入库创新项目50个,其中优秀项目30个,推动了税收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新打造了以信息服务、网上办公、在线互动为功能定位的内网统一网站群,建设“我的网上办公室”,开发市局机关协同办公系统。组建政策咨询专家组,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开展财务基础工作检查,开展财务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完成三级预算单位规范津补贴测算和软件试点,实施市局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加强机关后勤服务保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2012年新创全国级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各1家,省级青年文明号7家、巾帼文明建功岗3家,分别有4家单位被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和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第三稽查局被推荐为2010—20市模范集体。大榭开发区局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贾海丽同志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六)深化反腐倡廉建设,在实施惩防并举上有新成效。贯彻中央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习贯彻《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认真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情况检查。按照“制度+科技+文化”的要求,全面开展“网格化”内控机制建设,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执法风险。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把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执行对象延伸到科(股)级。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研究分析有关案件发案原因,制定8方面整改措施,并对案发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扎实开展民主评议、“进村入企办实事”大走访等活动,开展利用税务中介机构谋取不正当利益和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问题等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完善网络廉政评议系统,持续开展“百站千员万人评”活动,推动全体一线干部网上接受评议,点击评议数已达2.7万余人次,被评为市第二届行风建设争优奖。截至20xx年底,分别有4家单位和17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和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
财政监督内容篇十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初探
一、坚持财政监督的职能不动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如何认识财政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如何调整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如何转变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是摆在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监督主要以行政监督为主,通过行政法规的制定和检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财政资金的运行和财务活动的进行以及财政政策、会计制度的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财政监督具有了新的内容,它既要体现以国家为主体财政分配关系的监督要求,也要反映以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为特点、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监督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性质,要求对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监督,通过国家分配政策、财务制度以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反映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同时,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要求通过私营、外资、合资企业的监督,维护按要素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运行秩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监督要反映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转变财政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运用经济、法律方法监督地方、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其收支行为、分配方式、资金营运、上交利税符合国家财政政策和市场准则,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分配的正常运行,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财政在收支过程中统收统支、大包大揽,不讲经济效益的指令性分配方式。国家财政分配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分配方式上变统收统支分配体制为明确事权、划分税种、确定收支的分税制机制。二是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变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体制。三是在国家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分配关系上,变预算内、预算外分配双轨制为逐渐向预算内单轨分配转变。财政监督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事无巨细、一统到底的直接监督,变为依法监督和间接监督,通过《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条例》等财政法规,监督财政部门内预算编制情况和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汇集、解缴情况、纳税对象的完税情况,以及各财政部门非税性财政收入收缴上解和使用情况。并通过社会监督机构,监督企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过程和财务会计活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出资人利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财政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财政监督更加必要。
二、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
财政监督是对各项财政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寓监督于整个管理之中。它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专门的监督机构要和其他业务机构合理分工,专司监督的部门应该牵头抓总,对整个财政监督工作、检查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各业务部门要按照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监督。这要研究专司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工到什么程度,怎样分合适。第三,正确运用检查的`权力,对各种资金进行监督检查。事后要有核准报告制度,要由监督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查、认可,使监督寓于管理之中,通过各项业务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第四,体现财政监督的功能。结合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改造传统的支出体系和信息系统。在支出改革过程中,必然要触动传统的模式,旧的方法不行了,新方法要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财政监督部门要发挥作用,要使每个制度建立的时候,就考虑到监督的职能,在新的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中资源共享,数据透明,预算确定下来后,必须进入信息系统,执行到什么程度,授权限于哪些人,在关键处行使监督职能。
三、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
在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及时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财政监督内容和监督对象,把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与对企业、单位的监督检查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必须从传统的以企业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监督模式,转换为充分运用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财政收支的职责特点,在开展对企业执行财会制度和预算收入解缴情况监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本级预算收入、划分、留解、退付的监督上来。
2.由重收入监督转变到收支并重上来。通过财政收入监督,可以达到增加收入,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的目的。但财政支出方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有无挤占挪用现象等,都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财政预算支出的申报、拨付到使用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
3.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为主转变。没有事前、事中监督,根本谈不上监督体系建设。必须有一套办法规定,由专司监督的部门利用其所处的地位和职权来调动所有业务科室,对这套办法进行检查。
4.要从大检查突击性监督向日常全方位监督转变。十几年的大检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带有突击性质,并且检查对象多是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工作的中心是以管理为主,因此,财政监督要转变监督方式,逐步由突击检查转到日常全方位的监督。财政监督不只是简单的查,要查、督并重,甚至监督应该更重要。重点不再是企业,而应是财政资金,真正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5.由监督检查转变到监督服务。财政监督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整改,监督检查与管理服务相脱节的做法。变单纯的监督检查为监督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把监督检查与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结合起来,达到为加强财政管理服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
6.从对外为主向对内为主转变,强化内部监督。财政部门手中的“财权”决定了有必要在内部建立起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包括自身队伍建设,制度规定的建设,行使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自身行为。内部监督应该做好内部审计、专项检查和离任审计。
四、坚持财政监督职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坚持财政监督,健全财政职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依法理财氛围越好,财政监督职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
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层层设立进入政府“内阁”的财政监督机构,是强化财政监督职能,提高监督执法公正性的组织措施。目前,机构改革正在进行,财政监督机构要保留,并应按照财政部的模式成立财政监督局。财政监督局业务上归口财政局,对外作为独立的执法主体。
要通过一系列法规和制度的制定,一系列监督办法的健全和完善,构建起政府财政监督体系,使之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首先,要建立以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为突破口,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审查为基础,国有大型企业会计主管委派为依据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编制制度和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制度,国有资产评估和产权责任制度,社会保障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制度,财政预算执行监督制度,预算外资金征收、使用和专户储存等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建立财政重点支出预算审定、资金拨付、安排使用全过程追踪问效、考核评估监督制度,使财政监督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快对违章违纪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根据《预算法》、《会计法》等财政税收法规的要求,对企业内部、社会中介机构及政府监督机构的违纪、渎职行为进行追究,要对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理,并通过新闻曝光,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有效制止违法违纪行为,使各种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真正起到约束作用,维护国家制度和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最后,要建立政府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督体系,发挥综合监督功能。一是财政监督部门要与政府其他监督部门之间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合理分工,避免工作中的重复和推诿现象。财政部门要协同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有效协调、相互配合,通过年度工作会议,协商、分配监督检查的重点和部门,调整修补监督检查计划,明确责任和范围,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二是财政监督部门要协调好财政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财政部门各业务处室作为财政管理部门,担负着所分管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效益的监督任务,因而各主要业务处室要承担起监督的主要职责,专职监督部门主要协调与外部的监管关系,并配合业务处室对系统内部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形成高层次、多角度的宏观财政监督体系,行使财政综合监督的职能,保证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