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协系统调研报告范文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4年政协系统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关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同调研报告1
按照省政协开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协同调研的要求,xx市政协与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共同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议,对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进行安排部署。xxxx年,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在xx市召开。xxxx年,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现场会、全省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中部片区现场会议在xx召开。xx年,xx市委农委出台《xx市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和全域美丽乡村评估办法(试行)》,全市各类在建片区达到xx个,片区建设标志着xx市乡村建设迈入了产业连片发展、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的新阶段。
xx市共有xxxx个行政村,xx年第一产业增加值xxx.x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x.x:xx.x:xx.x;农民收入连续xx年实现快速增长,xx年为xxxxx元,增长x.x%,快于GDP增速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x.xx,比上年收窄x.xx,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xxxx年为x.xx:x)。总体看,经过近年来全市上下的不断努力,xx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显著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村容村貌逐年改观,农民组织生产更加便捷,致富途径更加多样。二是显著改进了农村社会风尚,好环境引领好风气,新农村打造了新农民,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三是显著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使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成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四是显著增强了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相邻村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建设和美农村,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期望。
二、主要做法
(一)以标准化理念为统领,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思路举措创新。一是在思路理念上,注重标准化建设的统筹性、层次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用系统思维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标准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做到了“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组织推动,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统筹农村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更加注重理念更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环境之美、人文之美、产业之美来支撑乡村之美;更加注重规划先行,强化系统规划设计,牢牢把握“无规划不建设,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实行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村庄布点、城镇建设“多规合一”;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彰显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实现乡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更加注重产业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尚,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共同发展。二是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示范带动。从xxxx年开始,每年选择xx个左右的村开展省级示范村创建活动,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x个,在建的xx个片区覆盖xx个镇(街道)、xxx个村(社区)、xx.x万人,分别占全市总数的xx%、xx%、xx.x%。各区县同步开展示范片区建设,目前各区县谋划创建片区xx个左右。三是在典型选树上,打造乡村振兴四种模式。重点推广以xx四种模式,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二)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基础,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开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显著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进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个“规定动作”,自选残垣断壁整治、弱电下地两个“试点动作”,选取xx个镇xxx个村先行突破。全市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占xx%,改造农村旱厕xx万户,实现应改尽改、应管尽管。xx区被评为xx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二是开展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认真落实全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建立省市两级项目库,谋划项目xx个,总投资xxx亿元。xx年改建农村公路xxx.x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xx%,建设数字小镇xx个、数字村居xx个,全市城区、镇域、重点园区xG网络全覆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全省第一。三是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建xx处农村幼儿园,健全镇村幼儿园“五个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农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增建xx家中心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医生“县招镇管村用”,创建xxx个“名医基层工作站”。农村低保标准增幅达xx%,为xx万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金x.xx亿元,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建成长者助餐服务设施xxx处,配套理发、洗浴、医疗等功能,每月为xx万人次老年人送上“舌尖上的温暖”,长者食堂建设经验被中央农办《农村要情》推广。
(三)以乡村治理为保障,厚实和美乡村建设力量。一是抓“关键力量”,建强和美乡村骨干队伍。深化落实抓镇促村责任制,市级约谈“二星级”镇街党委书记xx人,动态调整村党组织书记xx人。构建覆盖“选、育、管、退”专业化、全周期管理体系,选树xxx名“担当作为好支书”,每人每年奖励x万元。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开展“强基固垒创优争先”示范培训,带动区县全覆盖培训村党组织书记xxxx余人次。二是抓“重点攻坚”,补齐和美乡村短板弱项。开展后进村“双清攻坚”,依托“双百帮带”,组织xxx家强企强村帮带xxx个穷村弱村,推动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动态清零、集体年收入不足xx万元村稳定清零。制定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xx条措施”,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孵化中心,推动集体年收入xx万元以上村突破xx%。开展村改社区集中攻坚,聚焦xx项关键指标,定点包促、动态管控,xx个攻坚对象已完成,全程平稳有序。三是抓“乡村善治”,打造党建引领“xx品牌”。在行政村单元,创新推行“一网三联”乡村治理模式,村级覆盖率达到xx%。通过干部联村组、党员联农户、积分联奖惩,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员先锋模范意识、群众内生动力均显著增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党建研究》等刊发报道,省领导xx批示。突破就村抓村,持续深化“联村党建”机制,xx市成立联村党组织xxx个、覆盖xxx个村,带动联建村集体年增收xxxx余万元,助力xxx个村先“化学反应”再“物理整合”,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xxx个,组织联建叠加效应不断放大。
(四)以农业三产融合为支撑,推动和美乡村创造美丽经济。强化农业产业基础支撑,挖掘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引导群众树立经营村庄理念,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新动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经济支撑、物质基础。一是压实责任稳粮抓粮。始终将稳定粮食产能,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不懈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实现面积、总产“只增不减”,xx县小麦单产连续xx年位居全省第一。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蔬菜种植面积xx.x万亩,总产量达xxx万吨;水果种植面积xx.x万亩,总产量达xxx.x万吨。农业农村部领导xx先后来xx市调研粮食生产,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培强产业做强品牌。突出延链强链补链,做强粮牧果蔬四大主导产业,做精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产业,xx苹果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xx猕猴桃、高青黑牛、沂源金黄金桃等入选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市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xx个。三是建好平台育好主体。搭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平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x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xx个,临淄蔬菜、高青肉牛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强化龙头带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xxx家、产业化联合体xx个,特色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加工增值。四是数字赋能沿链聚合。建设全国数字农业农村改革试验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xx年全市新建xx等重大项目xx个,建成数字农业典型应用场景xx个,培育壮大粮食、蔬菜、黑牛奶牛、苹果等x条数字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了xx等一批数字农业典型。
(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首创“公共资源+农业”模式,建成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x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xx个、镇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xx个,累计完成各类农村产权交易项目xxx宗,交易金额xxxx.xx万元,初步形成一批试点成果。二是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慎指导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转让退出集体经济股权,指导xx区实施进城落户农民集体经济股权任务。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宅基地、承包地、集体经济股权等各类试点工作。开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探索自愿有偿退出模式,xx区《建设养生庭院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做好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导服务,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指导xx区、xx区做好年度退出承包经营权任务。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建设,xx年xx区完成农村集体股权质押贷款x笔、余额xx万元。四是守好农村安全稳定这条底线。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整治农村治安突出问题,开展“无讼村居”创建,深化“八小工程”建设,选树xx市基层治理样板镇街xx个、村居xxx个,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xx市所有区县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六)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引领,倡导和美乡村新风尚。一是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文明实践·四季陪伴”项目,建成文明实践站xxxx家,“五有”覆盖率达xx.xx%。年度发布志愿服务项目x.x万个,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xx万人次。常态化弘扬凡人善举,叫响“厚道齐地美德xx”城市品牌。全国文明村镇达xx个、省级文明村镇达xxx个,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xxx个,县级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xx.xx%。二是开展乡村美学教育活动。开办乡村美学讲堂xxxx场,推选市级“美在家庭”示范村xx个、“美学小巷”xxx条,发布xx年最美家庭xxx户、十佳“好婆婆、好媳妇”各xx名、最美家庭教育志愿者xxx名,创建“美在家庭”标兵户xx万户,建成“美家超市”xxxx家。经验做法被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阅研。三是实施文明乡风培育工程。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重点解决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问题。推广文明实践新婚礼,开展移风易俗培训xx场次,全市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率达xxx%。x个案例入选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四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x+N”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xxx处、农家书屋示范点xx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xxx场,“一村一年一场戏”下乡演出xxxx场次,农村电影放映x.x万场次,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七)以统筹整合的方法,增强组织推动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党管农村原则,做到重中之重不动摇。一是凝聚合力强力推进。xx市委印发《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市对区县考核。严格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个创建方案、一名县级领导挂包、一个专班推进,市县联动一线督战,落实不力的由市里提级约谈、挂牌督办。二是构建长效投入机制。强化用地保障,xx年预支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指标xxx.x亩。强化资金投入,xx市统筹整合各级涉农资金xx.xx亿元,撬动工商资本投资xxx多亿元。三是注重社会资源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村庄建设投入,鼓励工商资本通过产业转移、项目开发等形式参与乡村建设,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四是“抓两头带中间”促进整体推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示范村树好标杆,中间村迎头赶上,薄弱村跨越发展,形成递进创建、梯次推进的工作局面。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新期盼,特别是从乡村全面振兴、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来看,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来审示,对比先进地市,xx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存在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
(一)建设资金不充裕。基层干部普遍反映,乡村建设的头号难题是缺资金。据测算,把一个后进村打造成中等以上村需要投入xxx万元左右,即使是由普通村提升为中等村,也需要投入xxx万元以上。对全市xxxx个行政村来说,每年只有xx多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名额,资金需求量大,短时间难以实现全覆盖。从基层情况看,多数区县财力紧张,资金拨付进度慢,配套资金难以保障,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美丽农村建设。
(二)村庄建设规划不健全。有的无规划,有的规划陈旧,有的规划水平低。有的规划特色不突出,在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上体现不明显,缺乏“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精品之作,许多村庄样子差不多。
(三)产业支撑比较弱。达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都是经济强村,不少村缺少特色优势产业支撑。有些村虽然靠上级支持改善了生活环境条件,但因为没有新的产业支撑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影响了村庄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维护。比如,一些村庄安装太阳能路灯,x-x年就要更换一次换蓄电池,一块电池约一千元,对集体收入少的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有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强村富民。
(四)组织发动群众不够。农民群众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村群众主动参与程度不高,乡村建设缺乏内生动力,对建成后的设施不爱惜,维护管理缺乏责任心。问卷调查发现,参与乡村建设,群众愿意出工的占xx%左右。有的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房屋是自己的事,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有的口头上支持,一涉及到个人利益就变调了。
(五)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有短板。基础教育方面,幼儿园大部分是民办,教学水平普遍偏低。医保报销比例偏低,农民看病贵的问题没有从“根”上得到解决。农村养老方面,存在个别子女赡养老人不积极的问题。乡风文明建设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薄弱环节,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现象仍然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引起“农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农村空心化”。村里党员老龄化严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三个党员六个牙”。
四、工作建议及打算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工作指导、思路举措、组织推动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统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前提,以乡村治理为保障,以统筹整合为根本方法,以美丽乡村支撑好客xx,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第一,以乡村建设推动环境和美。一是建设好各类示范片区。以省、市、县各类片区为示范带动,形成梯次创建格局。从xx年开始,市财政拿出专门资金开展精品片区和全域美丽乡村创建,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资源禀赋、文化民俗,与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相结合,合理进行布局,统筹用好市场化资源和手段,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精品片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好、运维好、有特色、有实效。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重点抓好农村卫生厕所管护、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深入开展“美在家庭”创建,着重解决好庭院、厕所、居室、厨房“脏乱差”问题,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家庭美推动村庄美、乡村美。三是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道路、电力、煤改电、煤改气、5G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抓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普惠性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四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抓住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机遇,稳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施xx河等河道清淤和河道治理,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确保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到xx%以上,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xx%以上、xx%以上。
第二,以乡风文明推进人文和润。乡村振兴,既要塑型又要铸魂。一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载体。xx市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基本实现全覆盖。要按照“五有、四用、三到位、两同步、一平台”要求,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五为”志愿服务,持续实施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结对牵手”项目,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为群众办实事。二要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挖掘xx市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资源,深化齐文化研究,加强农耕文明保护传承,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建好、评好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样板村,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三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选树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第三,以乡村善治推进治理和谐。各级领导对xx市探索“党建+网格+信用+数字”基层治理机制给予充分肯定,要严格规范运行,把这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xx品牌”打响。要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实行村民委员会职责任务清单管理,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信用+”等乡村善治经验,有效化解乡村治理难点和堵点。要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让人民群众自己说事、议事、办事。要着力加强法治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进行乡村活动,营造办事依法、有事找法、解决靠法的社会氛围。
第四,以组织提升促进乡村和顺。进一步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开展村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头雁领航”工程,加强村干部履职能力培训。要坚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加强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常态化开展农村扫黑除恶斗争,对侵蚀基层政权、欺压坑害群众的村霸黑恶势力露头就打,着力改善农村政治生态,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要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质扩面增效,重点培育现代农业新型服务业、休闲旅游为带动的美丽经济和乡愁商业化,力争村集体经济xx万元以下村实现清零。巩固扩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关于公共卫生重大疫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
根据区政协x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区政协教科卫体委组成专题调研组,采取现场走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公共卫生重大疫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我区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重大疫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持续提升全区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区公共卫生重大疫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形成了应对重大疫情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一)应急指挥体系基本形成。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建立完善了工作规则、细则和应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机制、日常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信息沟通、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合力全面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快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设立xx个工作组,成立“x个专班”,不到xx天就在全市率先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三清零”。
(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健全了工作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切实构筑责任明晰、齐抓共管、同向发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健全了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政策、财力、人力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健全了公共卫生责任机制,坚决防止出现责任“盲区”、尽责“死角”和履责“空地”;健全了督查考核机制,把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提升。做强区级医院应急能力,按照“县、乡、村三级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升级区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和能力。加强专业应急能力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区疾控中心改扩建,将新建生物实验室、应急物资储备库等硬件设施,并着力推进该中心创建二级甲等疾控中心;新建成符合国家标准隔离传染病医院x个,拥有传染病床位xxx张;按行业标准建成x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建强基层医疗卫生应急能力,持续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覆盖建立基层医疗服务站点xx个。规划建设x个区级医卫次中心,全区所有行政村均有达标村卫生室。
(四)卫生应急队伍逐步完备。突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人才瓶颈,简化人才引进程序,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深入实施“xx江英才工程”和“人才兴区”战略,xx年全区共考核(聘)卫生事业人员xx名,xx年计划公开招聘卫生事业编制xx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卫生应急人才紧缺的现状。选派了xx名医疗技术骨干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等措施,有效提升基层卫生应急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定期选派专业骨干参加上级组织的卫生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应急现场处置能力,逐步形成强有力的专业队伍。
(五)应急信息报送制度有效建立。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及全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持续规范突发事件的报告程序,做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网络直报率事件处置率、事件评估报告率均达到xxx%。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规范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有效开展疾病监测工作,充分发挥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预防传染病疫情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公共卫生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诸多短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均为临时设立,没有现代化、信息化应急指挥平台,部沟通协助不够高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重大疫情事件时,难以形成反应及时、信息透明共享、统一部署、职责分工明确的共同应对机制。二方面,处置公共卫生重大疫情应急事件的实战经验不足,部分单位的应急预案多是停留在书面上,实操性不强,统筹协调能力不足。三方面,应对公共卫生重大疫情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社会力量参与爱国卫生管理的规模较小、主动性不够,人民群众缺乏有效防范的知识和技能。
(二)经费保障不到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一类公益事业单位,应按照一类公益事业单位金额预算人员及办公经费,但自xxxx年起,每年仅补助xxxx万元,远远未达到公共卫生工作要求。而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二等公益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纳入差额预算执行,但近xx年末,地方财政未有投入。
(三)卫生应急基础薄弱。区疾控中心没有独立的实验用房,未建有应急储备库、冷库;区人民医院无传染科和负压病房;区中医医院无法设置发热门诊和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严重老化、常用药品缺货,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重大疫情事件能力欠缺。
(四)综合防控能力不足。未建成一个高效、快速的应急医疗卫生物资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能力不足,应急医疗防疫物资储备规模较小,储备形式较为单一,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五)卫生应急专业人才缺乏。一方面,区疾控中心原则上按照各市(州)常住人口x.x人/万人的比例核定,按此标准计算,我区应设编xx人,但我区疾控中心仅有编制xx个,且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逐年增加,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以及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需要,人员不足问题特别严重。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应按x.x—x.x人/万人设编制,应xxx—xxx个编制,实际只有xxx个编制。二方面,部分紧缺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需求。例如卫生检验、公共卫生、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而且基层单位人才引进难留,基层卫生单位即使引进部分人才,也容易流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
三、建议和意见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健全体制机制和提升能力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督导、考核以及履职尽责监督问责机制。二是要加强统筹协调。要建立健全突发重大疫情卫生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整合现有信息业务资源和管理系统资源,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平台,修订完善全区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技术指南,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真正使公共卫生重大疫情应急管理高效运转、务实管用。三是要强化宣传引导。健全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突发卫生事件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报告和引导处置,积极防范化解舆情风险。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经费保障。一是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严格坚持政府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原则,将公共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稳定的投入补偿机制。建立完善公共卫生经费应急保障机制,预算落实重大疫情防控所需经费以及因疫情防控给予医疗机构的临时运营补助等投入政策。二是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建议区政府足额预算安排基层医疗单位的工资、津贴、绩效、年终目标奖以及各种保险,临聘人员每人每年预算一定的经费,其他专项经费(公卫、基药补助)做到专款专用,医疗收入作为基层单位的发展经费;根据工作需要,足额安排基层医疗单位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更新,以及突发公共卫生重大疫情事件处置等经费。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抓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一要按照“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工作思路,做好“健康xxxxxx”、xx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两大规划”。二要深化医院品牌创建,推进区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围绕将区中医医院打造成xx新区内以中医为龙头的综合性医院和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区中医医院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区疾控中心创建二级甲等疾控中心;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新院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等级达标建设,逐步创建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妇幼保健院。三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持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等升级,建强建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阵地,配齐配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推进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中心卫生院x个区级医卫次中心建设;加强网底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卫生室公共服务功能,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四)预防为重,进一步抓好重大疫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一要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自主原则,打造集医疗防治、技术储备、物资储备于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引导单位和家庭常态化储备适量应急物资。二要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疫情防控快速反应系统,完善联防联控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处置有措施、医治有阵地。三要巩固群防群控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动健康xx建设,培育公共卫生领域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推动专业防控与群众参与有机结合。四要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完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监测哨点布局,加强对新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五要推进公共设施平战结合改造,提高大型体育场、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在相关设施新建或改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应急需求,具备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隔离场所的条件。
(五)突破制约,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加大人才引进。突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人才瓶颈,简化人才引进程序,畅通人才引进渠道,深入实施“xx江英才工程”和“人才兴区”战略,加快高层次卫生人才招引,着力充实紧缺型医疗卫生人才,积极落实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服务等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引的来、留得住、干得好”。二是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加强重大疫情防治人员、急诊急救、中医药等相关人员能力培训,持续定期选派专业骨干参加上级组织的卫生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应急现场处置能力,逐步形成强有力的专业队伍。三要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建立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维护良好医疗秩序的长效机制,积极化解医疗纠纷,严厉打击侵害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调研报告3
近年来,xx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农村公路发展作为交通惠民、让农民群众共享交通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举措,采取政府主导、行业主抓、齐抓共管的模式,探索建立交通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全区“交通互联网”,营造xx“大交通、大联网、大发展”格局,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了“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发展目标,全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为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创树了xx“新农村幸福路”优质品牌。
一、建设现状
截至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xxxx.xx公里。其中高速公路xxx.xxx公里,国道xx.xxx公里,省道xx.xxx公里,县道xxx.xxx公里,乡道xxx.xxx公里,村道xxxx.xxx公里,农村公路占比xx.x%;“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基本达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管理工作基本达到了机构设置健全、执法水平文明、路域环境整洁、双超工作有控制;养护工作基本达到了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机制完善、资金基本落实到位、质量显著提升;运营工作基本达到了场站建设优、客运发展优、物品流通优、综合服务优,全区实现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交通综合运输网络。
二、建设成效
(一)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有效发挥建设交通枢纽的支撑作用。自xxxx年起,xx区坚持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发展速度、网络规模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改造“窄路基路面”“畅返不畅”“油返砂”路段,逐步消除路网中“断头路”“瓶颈路”,完成xx等县道改造,建设xx路等重要通乡公路。“十三五”以来,全区已建成县乡村道共计xxxx.xxx公里,其中县道xxx.xxx公里,乡道xxx.xxx公里,村道xxxx.xxx公里。全部乡镇、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xxx%实现通客车,农村公交化改造率达到xxx%。
(二)全力实施交通扶贫、有效发挥实现全面小康的先行作用。xx年全区累计通村公路总里程xxxx公里,完成xx改建等工程,新建农村通村联网路xxx公里,社道路xxx公里,入户路xx公里,公路桥xx座,新建产业道路xxx公里,“农村公路+”给农村公路赋予了更多价值和意义,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称赞。
(三)夯实建养一体质量、有效发挥推进基层治理的基础作用。一是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制定出台《xx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xx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xx区乡村三级公路路产路权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做到区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路产路权管理体系。二是路产路权保护到位,在现有乡道、村道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及时查处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新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超限运输车辆和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规范。三是有序推进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四是农村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应急管理责任明确,新建一个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保通中心,确保应急保障工作落地落实。五是加快织牢农村公路安保工程防护网,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警示和指路标志标牌得到进一步完善。六是积极推行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全区所有乡镇、建制村在醒目位置均设置有爱路护路公约宣传牌,让爱路护路的优良传统在xx区蔚然成风。
(四)提升运营一体服务、有效发挥配套农村改革的保障作用。我区陆续出台了《关于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道路建设指导意见》《关于xxxx—xx年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搭建起农村公路建设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融合实施“农村公路+生态+产业+文旅”的乡村振兴发展xxx行动,聚焦“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思路,提升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起统一的农村客运车辆调度平台和城乡客运物流一体化,有效激活农村发展资源,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
三、突出问题
全区“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较,依然存在基础不牢固、养护任务重、资金不足、安全设施少等制约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建设方面:一是投资与需求差距大。我区境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河谷深切,群众居住较为分散,自然灾害频发,属典型的“车轮子经济”模式。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单位造价相对较高,例如我区境内的县道改造项目,总投资需约x.x亿元,上级补助资金xxxx万元,需区级自筹x.xxx万元,上级计划和补助投资不足,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融资贷款难度较大,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路面宽度为x.x米的通村公路完善提质项目已经无法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和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日益凸显。二是计划与需要差距大。按照规划,“十三五”收官前,我区乡乡通、村村通工程都已全面完成,交通面貌进一步“日月换青天”。但作为村组公路和省道、高速公路连接的县乡公路目前暂无相应的投入和规划,全区县乡村道总里程xxxx.xxx公里,十三五期间上级下达计划实施的里程仅有xxx公里,仅占总里程的xx%;三是征地搬迁工作困难,前期工作推进较慢。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涉及发改、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各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工作机制,审批程序繁杂,当涉及到征地搬迁的问题时,部分群众对征地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征地搬迁工作举步维艰,前期工作推进缓慢。
(二)管理方面:虽然成立乡镇交通管理站,但管理人员基本为兼职人员,养护人员缺乏,无法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农村公路线长面广,现有的路政巡查人员和经费投入与农村公路执法巡查的需求不匹配,巡查力度和频度不够。治超“省道治理硬,县乡村道治理软”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村思想麻痹,放任超限超载车辆通行,造成许多农村公路损毁严重,如xx等乡镇,由于乡镇建制调整,原有通乡路面已无法正常通车。未经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各乡镇配备的乡村小黄车运营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群众缺乏自觉性,公路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等侵占公路现象时有发生。
(三)养护方面:全区农村公路线长、点多、面广,养护任务重,但“县道县养、乡道镇养、村道村养”的三级养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县道、乡道划拨的养护资金不足,且资金的使用情况无监督。当前执行的划拨公路养护补助标准已经过时,严重影响公路的养护成效。少数乡镇责任心不强,管护落实不到位。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现象仍普遍存在。应急资金缺乏,农村公路抢险抢修力不从心。没建立稳定增长机制,难以保障资金投入,养护水平不高。如,按交通部有关规定,每个镇必须设置至少一个公路养护站,配备x-x名管理人员,公路养护站每管养xxx公里至少配备x名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四)运营方面:我区多山区,农村公路坡度大、弯道多,而且路面较窄,虽已实现村通客车率xxx%,但行驶路线条件不佳、安保设施不能完全满足行驶安全要求。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子女进城就读,以及农村私家车的增加,农村客运市场逐渐萎缩,很多客运班车入不敷出,有些甚至已经停运。农村客运班车主要是在县乡主道上运营,离县乡主道较远的村民需步行较长距离才能到达候车点。农村物流业发展缓慢,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四、对策建议
“四好农村路”建设,需进一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推进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为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规划,注重示范,进一步高标准建设好农村公路。加强党委、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明确管理职责,科学优化路网规划、依法实施,完善建管机制,使“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相适应。强化财政保障,建议区本级财政部门加大在农村公路投资中的比例,缓解部分公路建设压力负债实施压力;建议上级部门适当提高每年农村公路建设指标,加快农村公路重建改造速度,推荐继续采用“建养一体化”的建设模式,突出示范效应,确保尽快形成“四好农村路”的大环境,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强化管理、注重执法,进一步高水平管理好农村公路。按照依法治路总要求,明确农村公路管理主体,逐步完善区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增加公路管理配套资金投入,配足人员和车辆,各乡镇成立专职的巡查队伍,严格执法检查,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加大巡路频率,清除各种路障,打击超限超载,维护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路政执法力度。加强路域整治,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乡村公路环境整治活动,彻底清理乱堆乱放现象,消除隐患。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沿线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的教育培养。
三是完善体系,注重长效,进一步高规格养护好农村公路。健全养护机制,分级分段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养护总里程,按xxx公里配备x名路政人员,调配编制充实管养人员;做好路产路权执法,营造形成“四好农村路”的“建管养运”并重的良好局面。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年适当提高公路养护补助标准。创新养护模式,对日常保洁、绿化等非专业项目,鼓励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办法,吸收沿线群众参与。加大农村公路应急资金的投入,确保水毁、崩塌等道路能得到及时的修复。注重养护成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公路养护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与保险部门的沟通协调,为公路养护人员购买意外保险。
四是创新机制,注重惠民,进一步高质量运营好公路。创新农村客运服务,建立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因地制宜,在村通班车全覆盖的基础上,优化行驶路线、整合资源。加快完善全区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结合偏远山村留守老人居多,出行难的实际,落实公交惠民政策,加大对农村客运班车的补助力度,同时相关税费予以减免,降低运输成本。针对开通旅游专线进行倾斜补助,带动我区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城乡物流网络,积极谋划,规范管理,提升农村物流业水平。
五是强化助力,注重创新,进一步高效益打造新模式。融合实施乡村振兴发展xxx行动,高效打造“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体育休闲+红色经济+田园综合体“模式,将自然生态、产业发展、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关于全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调研报告4
为贯彻xxx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省、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建设工作,着力推进我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按照区政协xx年工作要点和计划安排,区政协组织区级相关部门、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组成调研组,通过深入乡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历时两个月对我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自种养业和农村生活源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薄膜等投入物不合理使用和农作物秸秆等造成的污染;二是畜禽饲养排泄物、污水的污染;三是水产养殖投肥、用药等对水体的污染;四是农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直排的污染。由于农村面源污染具有位置分散、排放隐蔽、排污随机的特点,导致不易监测、不被重视、治理成本高,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科学绿色生态发展,把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作为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面源治理在保护农业生态中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重点突破,推进面源污染专项治理。一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源头监管,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全面落实规模养殖企业(户)畜禽粪污治理主体责任。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全区xxx个行政村污水治理现状进行摸排,摸清乡村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排放去向及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状况等基本情况。三是推进小流域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深挖问题根源,多轮次开展小流域沿线污染问题排查,形成小流域水污染问题汇总清单,建立入河排污口整治台账,逐条落实整改方案,对标问题抓整改。
(二)坚持项目推动,确保面源污染有效治理。一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成农村聚居点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xx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xxx套,新建管网xx公里。二是实施月亮湖水生态修复项目,计划总投资xxxx.xxx万元,目前该项目已收到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xxxx万元,本级财政资金已投入xxx万元。三是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技改)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xx个,建成xx二道码头移动式规范污水处理设施和物流园提标升级污水处理设施。
(三)坚持多方联动,加强面源污染源头管控。一是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集中整治行动。现有散乱污企业xxx家,整改规范xxx家,关停取缔xxx家,正在整改xxx家。二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检查行动。重点对我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排查,对我区水库进行随机抽查。三是开展污水处理厂(站)专项检查行动,农业农村局会同建设局组成督查组,对全区污水处理厂(站)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四)坚持标本兼治,突破面源污染治理瓶颈。一是以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区建设为主平台,依托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结合粮经轮作等农作制度创新,加快高效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试点和推广应用。二是以推广绿色防控、化学农药替代技术、统防统治和精准科学用药为主要措施,有效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进程。三是按照“谁销售谁回收、谁购买谁回收”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加大服务力度,做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收尽收。
(五)坚持监督检查,巩固面源污染治理成效。一是推动环境问题整治“分工制+分线制+分块制”,督促各乡镇(街道)履行属地职责,至少每月开展不少于x次的现场检查,形成高位推进的强劲态势。二是严格落实“黄牌制+红牌制+撤牌制”,对即将到期的整改任务,提前x个月进行黄牌警示;对进度滞后、推进不力的实行红牌督办;对造成后果、造成影响的撤销挂牌移送问责。三是实行“红黑榜”通报工作机制,每月xx号前对上月“红黑榜”及得分情况进行全区通报,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目标考核项目加扣分依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态建设已得到长足进步,但在全面提升农业生态水平,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特别是在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种植业化学品投入量大,有效利用率低。一是常年化肥施用总量大,利用率较低,大部分通过挥发、硝化和反硝化、地表径流带走和下渗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污染。部分土壤重金属含量上升,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设施栽培田块土壤次生盐渍化,地下水污染和江河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常年使用化学农药有xx%~xx%残留在土壤、水体及空气中,生物多样性及农田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农田有害生物产生愈强的抗药性,进一步导致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三是常年使用的地膜仅部分回收,微膜基本不回收留在土中,全区年均废弃农膜xxx吨,残留量残膜率高,残膜分解缓慢,分解物污染降低了土壤通透性,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
(二)农作物秸秆量大,转化利用不充分。秸秆的处置方式除作为饲料及农村生活能源外,仍有很大一部分被随意抛弃或就地焚烧,长期弃置乱堆乱放在野外,经日晒、雨淋、沤泡引起腐烂,污染水体;野外田间直接焚烧现象普遍,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甚至引发山火。
(三)畜禽养殖业污染源增加,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全区现有各类畜禽养殖企业共xxx家、加上畜禽养殖散户,猪、牛、羊、禽产生粪尿年产量达xxx.x万吨。多数中小养殖场和养殖大户没有无害化配套处理设施或设施处理能力不达标,部分畜禽粪尿直接排入附近的稻田、水塘、溪河,严重时养殖场附近恶臭难闻。一些养殖项目盲目上马,没有进行必要的环评,多数养殖场距居民住房或水源地不足xxx米,给生活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四)水产养殖业投饵量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偏高。我区水产养殖方式主要以池塘养殖、水库养殖为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在水体中分解污染水体,养殖废水自流排放量大,循环使用量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一些水产养殖户受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养殖知识的不足,利用各种废弃料和畜禽粪便作水产饲料,滥用药物,造成水产品的药物残留和对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加之直接排放于农田或溪河,造成周边土壤、水体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直排焚烧,生活污染源日趋严重。全区xxx个行政村农村居民基本无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设施,农村居民年产生活垃圾x.xx万吨、污水近xxx万吨,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直接排放和焚烧为主。过去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直接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近年来随着新村聚居点的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加之清运处理不及时,随便乱丢乱排的习惯未改,形成当前农村新的生活污染源。已建成的xx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部分存在污水管网破损、污水接入量低、雨污分流不彻底、运行管理不规范,部分乡镇(街道)污水处理设施设计不科学,建设质量不高,管网不配套、常态化运转处理率偏低。
三、治理工作建议
根据我区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培训班、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意义,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陋习;二是提升环保意识。普及有关法律法规、治理知识和防治技术,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自觉参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三是营造环保氛围。引导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使保护环境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理顺职能、强化治理监管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治理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农村环保管理职能和监测职责,组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专职的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监管队伍建设。二是落实基层组织环保职责。明确区、乡镇(街道)承担监督指导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监管执法培训,提升基层监管执法能力,推动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三是强化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区级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密切协作配合,加强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督导评估,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保障财力,加大治理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环境保护经费财政预算,充分利用政策性扶持资金、国债项目资金,多渠道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专项贷款,用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开发与推广。二是优化政策措施。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设施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机肥产品生产销售、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化肥等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开展畜禽粪肥运输、施用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按规定予以支持。优先将畜禽、水产养殖、秸秆农膜等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装备等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机具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三是发挥市场作用。扩大招商引资,利用好外部资金,多方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加强专业技术管理,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市场化,促进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多元共管共治体系。
(四)系统推进、强化治理技术推广应用。一是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要提倡生物、物理等农业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用量,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提高地力减少化肥用量;要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管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二是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严格畜禽养殖准入制度,加强环评,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规模应依据环境承受能力确定,严守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红线,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三是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在农村积极推行“厕所革命”和“一池三改”,加快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四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城镇和农村人畜饮用水源地规划建设,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五是美化农村居住环境。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观的原则,开展美丽新村建设,农户基本能利用沼气、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绿化村庄,提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效益。
(五)试点示范,优化治理工作发展规划。一是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规划建设一批以污染防治、调查监测、绩效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示范工程。在试点示范地区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开展系统设计、分类治理,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扩大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种养规模,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优化治理目标,将其作为我区乡村振兴“xxx”行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积极助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合理设置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比例,构筑区域“三区三线”空间格局。要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坚持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均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合理有序构造优势明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功能齐备、居住适宜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价值突出的生态空间。
关于xx新区xx片区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5
为了加快推进xx新区xx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奋力把xx新区xx片区打造成xx新区中央活力区,根据区政协xx年度工作安排,近期,由文化文史学习委、经济委组织相关部门及政协委员,对xx新区xx片区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截止x月底,全区xx个重点项目除市重点项目xx国际会展中心欠进度外,其余xx个市重点和xx个区重点均达进度,x个省重点项目超过进度。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情况
xx新区是国家战略的承载地、省级战略的实施地、区域战略的交汇地,规划面积xxx平方公里,其中xxxxx.x平方公里。新区批复成立以来,xx片区立足“一城三区一带”空间布局,坚持主战场、新高地、中央活力区“三大定位”不动摇,聚焦“xxx”行动方案,聚力“一区四城三产业”,举全区之力,大抓具有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确保xx新区xx片区建设高点起步、高位开局。
(一)坚持规划高标准,统筹产业布局。一是继续完善xx片区总体规划。围绕xx新区“一城三区一带”空间布局,着力建设xx,打造xx森林公园,培育现代金融、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三大千亿产业,发展丝纺服装、汽车汽配和装备制造三大百亿产业,主动对接协调规划编制单位,基本完成片区总规。二是继续完善新城空间规划。已编制完成xx新城、会展新城、xx新城、电子新城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三是继续完善建设时序规划。明确以x年为一个周期,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优化基础配套,分期分步有序推进新区建设。
(二)坚持项目高质量,统筹工程建设。一是提前谋划储备项目。在新区批复之前,谋划xx新区xx片区“十四五”期间储备项目xxx个,总投资xxxx亿元;谋划综合保税区、xx等重特大项目xx个,总投资xxx亿元。二是申报项目争引投资。已申请进入国、省专项规划、储备库项目xxx个,争引总投资xxx亿元。xx市xx区健身步道建设、xx新区污水处理厂(xx)建设工程、xx职教中心第二期建设等xx个项目已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储备库,争引总投资xx亿元。三是集中开建重点工程。已开展省市集中开工活动x次,集中开工了电子元件生产线建设、xx电子片式电容器、香港电阻二期等xx个项目,总投资xxx.x亿元。四是大力推进建设项目。xx年实施项目xx个,总投资xxx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xx亿元,x—x月累积完成投资约xxx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xx.x%。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园、xx现代物流中心、中法农业科技园等x个省重点项目,x—x月累积完成投资xx.x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xx.x%;xx大道、xx大酒店、xxx校区等xx个市重点项目,x—x月累积完成投资xx.x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xx.x%。
(三)坚持开放高水平,统筹项目推进。一是建设开放平台。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实现中欧班列首发,xx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建成投用,xx现代物流园、xx国际会展中心、xx等平台建设正加速推进。二是拓展招商机制。借力现有“x+x+xx”(x个招商中心+x个招商分中心+xx个招商组)招商力量,依托北京、上海等x个区域常驻招商点,全力开展新区招商引资工作。成功举办集中签约推介活动x次,累计洽谈项目xx个,累计签约项目xx个、总投资xxx.x亿元,累计开工项目xx个、总投资xxx.x亿元。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建立xx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并联审批平台,推行项目建设报建、企业办证、经营实体纳税、咨询服务等“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服务;健全要素保障机制,统筹抓好资金、土地、员工、水、电、气等要素保障,为新区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主要问题
(一)统筹规划不到位。xx新区xx片区自xx年x月批复成立以来,空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至今未出台,致使整个片区项目谋划缺乏全局性。一是谋划质量不高。对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政策研究不够,个别谋划项目与新区产业规划有偏差,支撑不足,如:xx等项目难以启动。二是项目储备不均。谋划储备的项目更多偏向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项目储备库更新调整慢,新基建、新产业储备项目少。三是前期研究不深。xx等部分项目前期工作,适应国家政策不足,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占用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与所需土地性质不符等问题。
(二)要素保障不到位。一些重大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要素保障未及时跟进,影响了施工进度,阻碍了xx新区的有序发展。例如市上督办的xx大道项目:一是土地指标未能储备。按照市委的目标要求,根据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xx全长xx公里,涉及xx、xx三个办事处约xxxx亩土地,但至今土地未征用、人员未安置。二是项目资金未能到位。xx拆迁安置项目等,由于资金严重不足,致使工程建设时断时续,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并多次受市、区通报批评。三是拆迁还房未及早落实。xx新区涉及的办事处拆迁,有的已拆xx余年而未安排落实还房建设,特别是去年启动的xx新区xx大道全长约xx公里,宽xxx米,涉及xx三个办事处约xxxx亩的土地。截止xx年x月,拆迁房屋xxx户约xx万平米,还房xxx套约x.x万平米。由于土地未统征、人员未安置,所以道路占用土地租金政府每年支付约xxx万元,房屋过渡费约xxx万元,极大地增加了财政负担。
(三)职责分工不清晰。xx新区规划面积有xxx平方公里,其中xx片区xxx.x平方公里,区政府在xx年人代会上又提出了城市发展“xxx”行动,随之成立了各六大新城指挥部,在项目实施中又涉及区上的建设局、管委会等多个职能部门。由于实施主体较多,存在权责不明、实施边界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根据产业发展定位,科学谋划项目。必须立足xx新区xx片区(含功能区)的新区功能、产业定位,明确项目支撑范围,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规划、超前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效益性的重大项目,重点围绕专项债、中央预算投资等专项,加强与省市部门的经常性协调对接工作,确保争引项目不断档、不误时效,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投资总体规划,促进新区建设高点起步、高位开局。
(二)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强化要素保障。明确xx新区xx片区项目实施的主体,明确各单位在项目实施中的责任,建立领导联席会议制度,适时研究协调要素保障工作。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按照项目建设总体要求,积极主动对接规划编制单位及省、市相关部门调整基本农田、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积极争取市级财政加大xx新区建设资金投入,建立新区建设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在定额补助、债券额度、项目争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新区建设要素得到切实保障,不断弥补投资建设短板。
(三)根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必须进一步完善xx新区xx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平和统筹协调能力,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项目规划、审批、报批速度;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紧盯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对今年拟实施的重大项目,逐一明确工作、责任、项目“三张清单”,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全力抢占工时、抢抓进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尽快落地、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竣工,促进新区建设高效推进,不断展示中央活力区建设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