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范本7篇
毒蘑菇中毒一般可分为速发型毒蘑菇中毒与迟发型毒蘑菇中毒,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和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以及肝、肾、心、脑等脏器损害,情况严重可危及生命。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范本,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一: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夏季是各类野生菌生长的旺季,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全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广大人民群众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中毒事件,__镇人民政府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
一、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霉烂变质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
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禁止凉拌、烧烤等食用,也不要多个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煮透炒熟后再食用,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三、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婚丧嫁娶、农村宴席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严禁购买不熟悉的野生菌,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视、幻听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请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对误食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转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六、各村、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信息沟通,增强协同联动,积极开展应急处置,严防严管严控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充分利用广播、手机微信群、公告栏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正确鉴别和食用野生菌的知识和方法。
篇二: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
降雨逐渐增多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导致的中毒事故
易发多发
为防止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现就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告知如下:
野生蘑菇中毒危害大
野生蘑菇的毒性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表现,严重者可致死。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
坚持“四不”原则
不采摘、不买卖、不加工、不食用野生蘑菇,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辨别毒蘑菇没有什么方法是靠谱的,不采食野生蘑菇才是最靠谱的预防中毒之道。
正规渠道采购
菌类食品只能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人工培育的菌类食品,并保存好购物凭证,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野生蘑菇。
及时就医就诊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立即采取简易催吐方式,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篇三: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广大市民群众: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增多,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的中毒事故易发多发。为防止食用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特就预防野生菌中毒作如下告知:
一、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危害。野生菌的毒性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表现,严重者可致死。食用野生菌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
二、坚持“四不”原则。不采摘、不买卖、不加工、不食用野生菌,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和大蒜、姜,大米同煮变黑,银器鉴别变黑及其他关于毒菌的鉴别方法,辨别有毒野生菌没有什么方法是靠谱的,不采食野生菌才是最靠谱的预防中毒之道。
三、正规渠道采购。菌类食品只能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人工培育的菌类食品,并保存好购物凭证,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野生菌。
四、及时就医就诊。一旦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立即采取简易催吐方式,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篇四: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广大群众: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增多,炎热潮湿的气候更适宜野生菌的生长,误采误食野生菌中毒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食用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尚无特效药,为有效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切实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现将预防野生菌中毒告知如下:
1、野生菌品种繁多,常规方法难以识别野生菌毒素(“用蒜加工野生菌变色验毒”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如剧毒鹅膏类不变色。),自觉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赠送、不食野生菌;各餐饮经营主体、各农贸市场经营主体要自觉做到不随意买卖野生菌,经营野生菌菜肴。
2、加工烹饪野生食用菌时要炒熟煮透,不火烤舂吃、不凉拌生吃;每次只加工和食用一种野生食用菌,不混合食用;食用野生菌时不饮酒等。
3、野生菌中毒具有潜伏期,可能在食用野生菌后几十分钟或者几天内出现中毒症状,因此,不能因为食用野生菌当餐或者当天没出现中毒症状就掉以轻心!
4、吃完野生菌后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或幻视、幻听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简单的催吐方式,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或前往附近的医院就诊。
篇五: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夏季是野生菌采摘上市的重要季节,更是误食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为防范和减少食用有毒野生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__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现发布如下预警公告:
一、不随意采摘、出售、购买自己尚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幼小难于识别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也不要采摘被污染土壤或有毒矿物上及桉树周围生长的菌类。
二、加工烹饪野生菌时,要认真挑选、清洗,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每次只加工和食用一种野生菌,避免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产生有毒物质;食用野生菌时不宜饮酒,因为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其所含成分会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发中毒。
三、餐饮经营单位(户)要严把野生菌的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严格执行用沸水先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广大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就餐前应选择有经营资质的餐饮店,在服务员的指导下食用。
四、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农村集体聚餐、大型会议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五、食用野生菌后短时间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尽量保留中毒发生时食用的野生菌样品,由专业机构检测后供医疗人员救治参考。
六、各乡(镇)食安办和相关部门要健全完善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各地各部门监管、宣传、救治、信息报送等责任。组织力量,加强督导检查,查找薄弱环节,督促整改落实。及时处理各类食品安全事故投诉举报案件。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及时报告和互通食品安全信息,加强协作,切实增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处置能力。
七、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大预防误食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广泛向社会,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农村、学校宣传正确食用野生菌的常识和鉴别野生菌的知识。宣传工作要求层层落实,开展至村民小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农村露天电影等宣传媒体和广泛在乡村张贴宣传画册、公告形式,提高广大群众识别有毒野生菌及食用野生菌中毒后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能力,务必使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宣传教育要重点突出以下内容:野生食用菌中毒的严重危害,家庭食用野生菌的注意事项,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前往就诊,家庭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可以采取的急救措施。
八、各乡(镇)及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野生菌中毒事件信息上报工作,在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后,在第一时间采取救治措施的同时,应把事件信息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及食安办。
篇六: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为有效遏制、防范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__镇特发出以下公告:
一、不随意采摘、出售、购买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或霉变的野生菌。对不熟悉的野生菌或是否有毒把握不大、过于幼小难以识别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不宜采摘食用。
二、严禁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各类集体食堂、婚丧宴席、会议等集体用餐单位加工食用野生菌。
三、加工食用野生菌时,要认真甄别、清洗,并炒熟煮透,不要混杂食用及凉拌食用,建议食用野生菌时不饮酒。
四、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采取催吐、导泻等方式自救,同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五、广大人民群众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当立即采取简易催吐方式,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在食用野生菌前,建议用手机拍照留存,以便医疗机构能第一时间确认食用有毒野生菌种类,为救治赢得时间。
篇七: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告知书
广大居民朋友、各餐饮服务单位、野生菌经营商贩:
近期,我县进入野生菌繁殖生长和销售的季节,也是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期,为预防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发布如下预警公告。
一、广大群众要切实提高自我健康安全意识。不采摘、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易混淆的野生菌。
二、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时,应及时催吐,并迅速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三、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做好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救治,对误食剧毒类鹅膏〔包括致命鹅膏(俗称白罗伞)〕、黄盖鹅膏(俗称黄蘑菇)、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直接转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争取救治黄金时间。
那么接下来
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吧!
正值多雨水季节,适合蘑菇生长,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形态相似,辨别困难。蘑菇又称蕈,是一类大型真菌,种类繁多,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约5000~8000种,其中毒蘑菇200多种。我国已知可食蘑菇360多种,毒蘑菇有100余种,其中常见中毒报道的就有20余种。
毒蘑菇中毒有哪些症状?
对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五种类型。
胃肠类型
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快的也可10多分钟,主要症状是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水样便腹泻,不发热。这种类型病程短,恢复较快,一般不引起死亡。
神经精神型
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四小时,病人产生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走路不稳,出现幻视症,还有可能类似精神分裂症。重症病人出现抽风、昏迷等。也有病人出现流口水、流泪、大量出汗、血压下降等,甚至相反症状。中毒病程为1-2天,很少死亡。
溶血型
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严重者心律不齐、抽风、昏迷。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脏器损害型
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
日光皮炎型
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
不采摘
到郊外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而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我们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购买
请勿在路边摊贩随便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购买。
不食用
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发生中毒后怎么办?
1、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2、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千万别拖延。
3、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4、保留剩余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此外,专家建议吃蘑菇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
一旦吃了野生蘑菇发病,必须立即到医院医治。治疗原则是:
尽早迅速排除毒素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非常重要,早期可大量输液,使病人排尿,排除毒素。
严重中毒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毒伞、白毒伞造成的中毒,早期可使用含巯基的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等。
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