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材料2篇
经济政策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促进经济繁荣、提升人民福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材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材料1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测度和市场的机会。从事资本市场的人士,包括学界或者投资界、研究界,新质生产力是目前这个阶段非常热的一个探讨的问题,任何问题都有一个背景,这个背景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也是把研究的背景看成非常关键的一环。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背景?是非常激烈的新旧交替的阶段。一方面一季度数据出来大家看到经济增长是非常不错的,甚至是超预期。另一方面,从价格指数来看,有专家指出来中国是不是有通缩的风险。所以,很多矛盾在一起。另外,全球来看,也有几个非常不寻常自一些现象,比如全球的原油价格基本上在前年开始已经脱离美元指数,全球的铜的价格跟中国需求驱动的螺纹钢的价格也在一两年前发生了很大的裂口。中国的房地产的发展跟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也是出现一个裂口。所以,从全球包括中国来看,这个背景非常重要,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候。
首先看中国房地产的前景。我记得2019年也是在新供给的平台做了一项研究,那个时候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我们当时就发表了一个观点,当时的标题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在三年内见底,这是我们当时的测算,目前看确实地产在2021年和2022年左右见底的。
刚才X老师也提示了不应该看狭义的城镇化率,也不应该简单的看待房地产的问题,我们从两个维度,从量化的维度测算,即便是考虑广义的城镇化率,考虑人口结构,考虑种种的家庭的平均人口的规模,以及未来的收入预期,未来5-10年的房地产的需求的中枢可能降到现在的8亿平、9亿平。第二,因为过去几年强烈的超额供给,浅色的线是实际的,深色的是超额的,过去6年每年都超额了1亿到2亿平,未来进入调整期不断寻底即便未来5-10年每年潜在的需求是9亿平左右,实际的应该是在这下面。所以,实际的可能是7-8亿平。因为过去提前预支了需求。这是从量化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在这个平台跟大家汇报,至少从房地产的一些量化指标看,未来5年或者未来几年房地产是否已经见底形成了,这个还是需要不断的斟酌。这是从量化的角度。
另外,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格局来看,房地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它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收入分配的工具。地产来看,它的一个耐用消费品,但是如果理解成一个收入分配的工具,地产的收入理念大概有50%是分配给广大政府部门,有一部分是给上游的企业,建材,有20%-25%是给房地产企业。这是从收入分配来说。我们看现在市场上、学界所有分析房地产的分析框架都是在房地产的框架里来分析房地产,如果房地产很多行业跟它有连接作用那应该跳出房地产行业来分析,地产为什么能繁荣20年到30年?是因为中国有很强大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非房地产的第三产业,这些产业在不断的创造增加值,那些增加值通过一些组织方式分配给企业和居民,结合居民的储蓄来不断的进行房地产的购买,然后再重新分配给政府或者其他的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这是一个经济循环。这个循环来看,为什么现在居民的需求不足呢?可能跟它的增加值的创造能力是有一定的关系。
往后推导这些创造能力会不会进一步提高?目前看似乎还没有这个迹象。所以,目前我们对地产还是谨慎的。包括一些政策制定的层面上往往把地产看成一个周期性问题,当然也很正常,因为过去20年都是周期性问题,稍微放松一下或者改变政策它就变化了,但是这个体量太大了,从它本身或者跳出这个行业来看它已经不是一个周期问题。所以,我们谨慎的推导来看,未来几年我们房地产的需求包括整个房地产行业还必须摸索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判断。
第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以往特别是2009年以后中国政府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大一块是因为地方政府的债务推动型的增长,这种增长在对抗全球金融危机,对抗各种危机,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做的第一步研究是债务的存量,现在隐性和显性的地方政府的债务存量我们算了一下可能有110万亿左右,这是粗略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体量是足够大的。考虑到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的资产和负债,它最大范围内能够承受多大的体量?我们简单匡算一下,当然并不科学,最大的极限如果考虑中位数不考虑尾部风险大概是180万。如果地方政府债务总共达到180万亿,哪怕专业银行介入东挪西挪的支撑金融体系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时候银行的挤兑各种信用风险暴露,这个时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中央非常英明,在110万亿的时候控制。
控制住了风险,但是以往的经济增长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不能再靠地方政府举债来进行增长了,这个日子不管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结束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非常清醒的认识到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一些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发展,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时代。
第二部分,新质生产力的测度和机会。现在市场上讨论新质生产力的文章,包括一些思想很多,今天的很多嘉宾也做出了非常精彩的一些论述。我们从量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就有个疑问,新质生产力并不是说从去年开始发展的,现在到达什么样的程度了?它包含主要的方向是哪些方面?各个方向方面而且现在比较热的词是产能过剩,各个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所有的都可以一哄而上呢?总书记也说不能盲目的重复建设,哪些行业是比较薄弱的还没开始,哪些行业已经偏向产能过剩,必须要有测度。所以,我们就进行一些测度。
我们把新质生产力人为的并不是很科学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分成几项,一个是科技创新方面,第二是绿色发展方面,第三是数字应用方面,三个科技基础指数,同时形成一个总的新质生产力的指数。从这些指数来看,从2012年开始中国新质生产力就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发展。在这十年当中,其实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总体的新质生产力指数来看,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做的不错的,确实像中国在一些科技应用,包括我们以前的平台经济,包括现在的一些支付等等一些应用方面做的不错的,包括一些原创性方面也是做的不错的,包括我们现在比较火热的新能源,包括新能源车方面也在全球范围内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项来看,增长最快的是绿色的指数这跟我们在投资上的观察也是一致的,中国的风电、光伏,包括新能源车从它的产能利用率来看在产能方面是发展比较快的,从全球的市场来看它也是比较适合的,看你面对的是什么市场,这是比较快的一个领域。另外一个领域是数字,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模式的创新能力很强,美国的新质生产力也好,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它只要有新的应用场景在中国很快,我估计半年之内,几个月之内很快就会蔓延开来,这是中国的模式的创新。最薄弱的或者亟待发展的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基础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包括需要各种各样的制度引导和耐心,是一个系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这三个方向来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结构性特点非常明显,有的是发展的非常迅猛,有的是比较合理,有的是有一些略显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做投资也非常清晰,这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一些测度,我们把它量化了,而且每一年可以进行更新。
这是分省的数据,目前来看,沿海部门确实是发展得稍微好一些,快一些,稍微内陆一些的省份慢一点,跟GDP的增长高度相关,我相信随着整个国家体系的科学布局在排兵布阵上也会有他的考量,比如数据中心的不具合科技创新零部件的布局以及等等高科技领域的布局会层出不穷,也会有些变化。具体的一些行业就略过,请大家多多批评。谢谢。
202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材料2
要聊新质生产力一定要先明确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过去14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一直排第一,无论是存量规模、增量效益还是产业链中的地位中国在数据上都很有优势,然而这也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是从贸易中受益,引发其他主体的"不爽",第二是随着全球需求疲弱,国内大市场尚未成型,产能过剩的问题怎么办。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较量,不是纯意识形态的问题,从华盛顿共识到拜登经济学,美国从一个小政府大市场变成了一个大政府小市场,中美之间的较量也会呈现出"国家资本主义"之间的较量。
这种较量反映到具体层面,我总结为有金融战、文化战和产业战,这些较量之间也有联系,中美各自有自身比较优势和攻守位置。我们今天就产业视角出发,我认为这是最贴合新质生产力的维度。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答案是一定的,从一季度各方研究报告来看,惠誉、IMF、高盛等机构都调高了对本年度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但同时也都对房地产的发展和内需消费刺激都表示了担忧,并且根据三季度数据来看,外贸出口态势不容乐观,因此尽早布局新兴产业是有必要的。
第二个同意,哪些属于新质生产力?可能会有人提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或者低空经济等热门词语,这诚然不错,但新质生产力并非单一行业属性,而是产学研一整套系统工程,背后需要市场和政策的双向发力,它可以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链条重塑,如数字化、人工智能+等,也可以是随着制度放开诞生的新供给产业,如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第三个问题,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哪些工具?这不是简单的问题,但我今天只想从一点出发,就是新型举国体制下的产业引导基金,尤其是央、地财政为背景的具有国家意志的产业引导基金。
国内引导基金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发展,但最近十年逐步形成规模,在2014年前后,根据财政要求,地方政府对于企业补贴和当年财政支出要求都有了较大的变革,使得地方政府吸引企业留存的手段和资金投入的时效性都收缩了,而适逢2014的IPO开闸,以股权投资的引导基金作为功能型手段给政府雪中送炭,解决了吸引当地企业(投资)、时效性不足和财政收益的三大难题。
而之后几年,尤其疫情开始后,随着房地产调整,土地财政向股权转移转移,引导基金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数量激增。根据清科的数据,目前引导基金的规模12.19万亿,这里包括了一些过去存量的基础设施的一些基金,把这个扣除也应该有6-7万亿左右,因为这是一级市场的信息,所以,这个数据有缺口有误差也是难免的,只是一个模糊的估计。而最近一段时间引导基金发展的增速目前是下降的,根据清科的统计,目前引导基金大概两千多支,增幅为-25%。各地引导基金目前也都呈现返投要求、行业主题趋同的特点,比如在2022年之前几乎没提到过的"低空经济",在最近一段时间十几个省份提出要着力发展并列入引导基金投资方向。
我再来简单聊一下引导基金的几种模式。大家一定听过合肥模式和深圳模式,其实两种模式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深圳的引导基金具有市场化程度高、政策灵活以及基金产品矩阵丰富的特点,而合肥的基金具备较强的产业背景,数据全产业链"迁入"型投资。可能很多人有误解,这两种模式不单单指的是引导基金,而背后还有两地的软硬件环境和历史原因。深圳的财政大部分享受政策红利无上缴压力,而合肥在过去几年先后押注成功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汽车这些产业链最长、附加值最高的战略新兴产业。
聊完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投入工具,我们就来聊一下新质生产力本身。
新质生产力本身并不只是一个科技的问题,我认为新质生产力需要解决的是一个市场的问题。瓦特不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把蒸汽机做到完美的人,瓦特是第一个把蒸汽机调试到一个可以最大规模市场化的人,我认为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带来什么机会也是值得各方关注的,就用最近热度很高的大模型距离,对于拥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而言可能是个"悲剧",过去常说的"一万小时"定律可能不存在了,几分钟就能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实现外语沟通,但是对"磨刀石"行业来讲是个福音,什么叫磨刀石行业?小学的时候就这么个故事,有人问爱迪生你发明灯泡选了一千次材料都没成功你是不是很失败?爱迪生说我没有失败,我只不过找到了一千种不适合做灯泡的材料,实际他花了20年做了5万次实验,这是一个"磨刀石"的行业,需要不断的打磨才能创造价值,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磨刀石"行业的里程碑可以迅速缩短,比如爱迪生可以把所有的材料数据上传到计算机,通过数据模拟的方式解决材料的问题。
最后聊一下我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几个观点,第一,警惕缺乏战略视角的急功近利。当下我们很多产业都面临技术革命,很多过去可以搬来照抄的逻辑不复存在,无论是制度设计层面还是技术路径层面一定要有耐心。第二,警惕唯权威论或者唯技术论。我们国家目前在推新能源,其中氢能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氢能市场化路径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专家判断很准确的,比如氢目前主要用在商用车和储能领域。氢能做乘用车最厉害的不是中国,是韩国,韩国现代汽车连续三年全世界排名第一,但即便这样每年也就5000左右的销售量,这是因为韩国的加氢站只有一百多个,商业化路径非常远。很多技术一旦压错了路径想要折返很难,而在技术路径纷杂时也很难达成共识的。比如锂电池是日本最早做的,氢能也是一样,我们现在的电视都是液晶显示屏,而最早日本押注的是等离子技术,但上述技术子啊日本推广过程中都失败了,不是技术不好,而是没达成共识,无效内耗,缺乏技术到商业的有效转换。当下我们应当充分鼓励产学研融合,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研究院的价值所在,有一个各行各业充分交流的平台。我今天的分享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