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选9篇)
总结是记录个人或团队经验教训的有效途径。创新思维和多角度分析在总结中都很重要。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编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系统性思考。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华部分,供大家观摩学习。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一
教科书第2页例1相关内容。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3、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二)p3“做一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三)p5“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四)p5“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五)p5“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难点: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关键: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课时划分: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课时。
2.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课时。
3.练习四……………………………………………………1课时。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三
今天进行了认识图形(二)例一的教学,在这节课上,我提前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茶叶罐、皮球、香皂盒、魔方等物品。
教学空间一:想一想。以四人为一小组,观察自己手中的立体图形,想一想如果把它放在纸上,能画出什么样的图形。这个教学空间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动笔之前先动脑,以思导行!
反思:学生以前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所以通过”观察与猜想",学生基本都能对要画的平面图形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是对球是否能画出圆形有不同的意见。
教学空间二:画一画。以四人为一小组,利用自己手中的立体图形,在白纸上画一画平面图形。
反思:动手的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通过画一画,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由于圆锥形的物品生活中不太常见,我给每组补充了一个圆锥的教具。通过实践,学生发现圆柱和圆锥能画出圆形,而球是画不出来圆形的。此外,利用长方形教具,我一抻拉,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教学空间三:分一分。以四人为一小组,给小组内画出的几个平面图形分分类。通过分类,进一步认识各种图形的特点。
反思:为了让学生正确的给图形分类,这里我拓展了认识图形的知识,和学生一起来发现不同图形的不同特点。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五、课堂小结。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五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特征拼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特别喜欢折纸,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折好吗?
二、学生自主探索有关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知识:
1、做小风车: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风车。
(2)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提示要求:沿虚线折一折。
(3)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教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做小风车,使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平面图形的关系:
(1)学生准备好学具(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
(2)教师提出要求: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独立操作。
(3)用你手中的图形拼组,可以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没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操作。
(4)小组互相交流: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5)全班共同交流,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6)说一说你通过这些平面图形的拼组有什么收获?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各种办法。
(2)教给学生最简单的方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用圆形纸剪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看到有时圆和正方形是可以转化的,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2、完成练习一第3、4、5题。
3、自己想想还能用什么拼成什么?
四、小结: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2、谈一谈你的收获。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六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探究每种图形的特点,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立体图形。
找到每种图形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搭过积木吗?喜欢搭积木吗?老师这儿有几个小朋友用特殊的积木拼搭的作品,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完整、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学生汇报)。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师:他们搭的好不好啊?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物体也来拼一拼、搭一搭?但是,在拼搭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1.请小组4个人把积木放在一起拼搭,先商量好拼搭什么,再动手拼搭,拼搭完成后为你们小组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在拼搭的过程中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听清楚要求了吗?请小组4个人开始动手吧!(学生交流、拼搭)小朋友们拼的都非常好的棒,老师选了两件最漂亮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现在请作品的小设计师来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你作品的名字叫什么?你们是怎么拼搭的?有什么发现?)。
三、形成表象,建立观念。
师:小朋友们真是爱动脑、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我们的作品中用到的物体的形状相同吗?刚才我们的发现就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
现在请同位两个人把你们的物体放在一起,按形状把他们分分类吧!开始动手。(学生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已经分完了,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你们分成了几类?你们是怎样分的?找小组上前展示)。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都可以成为小数学家了,按形状我们可以把这些物体分成4类。让我们认识一下每一类形状的名字吧!师:(手拿模型)像这样的形状我们叫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像这4种不同的形状,画出来就是4种不同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4种立体图形吧!(板书:认识图形)。
四、游戏活动,体验特征。
师:在小朋友们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成为小数学家呢?要想成为小数学家得先认识每种图形长的什么样子才可以。要想知道每种图形的特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仔细看、动脑想、认真说,咱们比一比谁发现的特点最多、谁说的最好。
1.认识长方体: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长方体的物体,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拿对了吗?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到桌子上。下面请你动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长什么样子的呀!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同位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一说长方体长的什么样子的呀?(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长方体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点扎手,样子是长长方方的。
师:现在请把手中长方体的物体放到一边,请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长方体)。
2.认识正方体:
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的好,离小数学家更进一步了,我们再来看看正方体吧!现在请大家拿出正方体的物体,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拿对了吗?请你轻轻的把它放到桌子上。下面请你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正方体长什么样子的呀!然后同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同位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一说正方体长的什么样子的呀?说给大家听听你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正方体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平平的、滑滑的,角摸上去有点扎手,样子是正正方方的。
师:迅速把你手中的物体放到一边,看谁的坐姿最美丽。请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的呢?(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正方体)。
3.认识特殊长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积木请你仔细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汇报交流)。
(分别让两种说法的孩子,说一说为什么?)。
师拿特殊的长方体与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找不同。
小结:你说它是什么形状的啊?
4.认识圆柱和球: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再过最后一关就要成为小数学家了,现在请你拿出圆柱再拿出球,看看你都拿对了吗?请你轻轻地、慢慢地把它们放到桌子上,请同位两个人一起摸一摸、看一看圆柱长的什么样子?球长的什么样子?看谁发现的又多,说的又好。
师:谁能来说一说圆柱长的什么样子的呀?说给大家听听你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圆柱的特点)用手摸一摸面是滑滑的,立起来像个柱子,躺倒会滚动。
师:谁能来说一说球长的什么样子的呀?(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师带生一起感受球的特点)球是圆圆的,可以来回滚动。
师:既然圆柱和球那么好玩,可以滚动,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学生汇报:xx的形状是球)。
五、全课总结,拓展升华。
这节课啊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吧!(课件展示机器人)谁呀?这个机器人是用我们刚刚学的立体图形拼成的,现在请你数一数他们分别用了几个?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同位讨论)。
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几个?
(小朋友们你们的眼睛真是太亮了。)。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七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经验,感受分类思想。
3、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并加以识别。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对物体进行精准的区分。
讲解法、观察法、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各种形体实物。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师:悠悠为我们准备的物品可真多,其实在这些物品身上都藏着许多小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认一认、看谁在这节数学课上的收获最多,好吗!
1、给图形分类。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2、揭示名称。
像茶叶筒这一类物品叫做圆柱;像篮球、乒乓球这样圆圆的叫做球;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课题)。
3、了解特征。
师:刚才通过分一分、认一认的活动我们认识了新的几何体,我们用手可以摸到这些图形的轮廓,感受到它的厚度,它们是立体的,这些图形又叫做立体图形。
师:课前让大家自学了微课,相信同学们对立体图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大家也带来了很多物品,对吗?它们是帮助你今天学习的好朋友,下面请听活动要求: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赶快行动吧!
(学生活动)。
(每小组的学生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说说。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
师:谁愿意上台来介绍你的好朋友。愿意介绍哪一种都可以,说一说它们长的什么样。其他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让你的好朋友在台上表演一下好吗?(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师: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它长长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地方摸起来有点扎手,有尖尖的角,它有六个面。
师:你能有顺序地数给大家看看吗?大家都来数数。
生:六个面摸起来是平平的,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它很听话,它不会乱滚,我很喜欢它,我家里有很多东西跟它长得一样。
有的地方有尖尖的角,有点扎手,它也不会滚。
师:你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仅会听、会看、还会说,真了不起!掌声送给自己。老师把大家刚才的发现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读一读,记一记。
4、辨析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不同之处。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长得很像,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圆柱和球长得也很像,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圆柱可以直直的往前或后滚动,但球可以四处自由滚动。
5、找朋友。
师: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请帮这些好朋友拉起小手。
6、猜图游戏。
师:看着图形我们一下就能认出来,看不到图形你还知道吗?来一组猜图游戏好吗?
(1)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
(2)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3)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
(4)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
7、欣赏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很神奇啊,其实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它们,不信我们来看一看吧!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师:这不是我们的机器人悠悠吗?它的身体也是由不同的立体图形组成的,快数数每种图形分别有几个吧,请大家拿出课前发的邀请卡,完成第1题。
2、师:看来刚才的题目没有难倒大家,下面一道可有点儿难度的哦,完成邀请卡的第2题。
3、师:还是没难道大家,你们太聪明了!看来我必须要提高难度了,请同学们思考,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成功地打开了图形王国的大门,图形王国中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外,还有很多神秘的图形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呢?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八
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同学们,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吧。
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安排:
(1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教学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教学准备: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学具、橡皮泥一盒。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一个,ppt课件。
板书(场地)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及预期达成目标一、课前活动。
比眼力。
(出示两幅图)。
师:认真观察,找一找两幅图有几处不同?
二、动手动脑,感受新知。
1、师: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出示立体图形图片)。你要是认识它们就和它们打声招呼,说出它的名字。(生说说立体图形的名字,师贴在黑板上)。
2、把这四种图形分成两类,你怎么分?
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3、课堂活动二:
感受立体图形。
(1)看一看。
师:(拿出长方体实物)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先数一数它有几个面。(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
学生自己数正方形的面。
(2)比一比。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评价。)。
2、展示学生的比较方法。
3、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圆柱体和圆。
(3)课堂活动三:摸一摸。
师:闭眼睛,摸一摸,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感觉?再说说他们的名字。
三、课间活动。
四、课堂活动四:
认识和欣赏生活的图形。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与所学四种立体图形连线。
2、数一数。
3、认一认,数一数。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和哪些图形成了好朋友?评价你的表现(你能到到几个水滴娃娃?)。
六、课堂活动延伸。
几何图形很抽象,而抽象知识需反复感知才能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学习活动中,初步感知四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课间活动可以让他们缓解疲劳,重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形式简单的课后练习,却给学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很有帮助。
自我评价让孩子们学会思考自己,感受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教训。简单的评价形式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教学反思:
这一节充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学时采用大量的课堂活动,有比眼力、比一比、摸一摸,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
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为学生获取知识搭桥铺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活动和认识交通标志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虽然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因为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本节课也有不到之处,说立体图形的特点时,孩子们想到的不够全面、说得不够准确,我也及时给予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培养他们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我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