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学经典书籍(优质15篇)
总结有助于我们发掘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需要采取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书籍篇一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韵文书类。
一、《诗经》。
希望学者能全部熟读成诵。注释书,陈奂《诗毛氏传疏》最善。
二、《楚辞》。
屈宋作宜熟读,能成诵最佳,其余可不读。注释书,朱熹《楚辞集注》较可。
三、《文选》。
择读。
四、《乐府诗集》郭茂倩编。
专读其中不知作者姓名之汉古辞,以见魏六朝乐府风格。
五、魏晋六朝人诗宜读以下各家:
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谢康乐、鲍明远、谢玄晖。
无单行集者,可用张溥《汉魏百三家集》本,或王]运《五代诗选》本。
六、宋人词集:
七、唐宋人诗文集: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韦苏州集》《高常侍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李义山集》《王临川集》(诗宜用李璧注本)。
《苏东坡集》《元遗山集》《陆放翁集》。
八、唐宋诗选本: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选。
《宋诗钞》吕留良抄。
九、元明清人曲本:
《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十、吴伟业之《梅村诗集》,黄遵宪《人境芦诗集》,成德之《饮水词》与文焯之《樵风乐府》。
随意涉览书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水经注》《文心雕龙》《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困学纪闻》《通艺录》《癸巳类稿》《东塾读书记》《庸q笔记》《张太岳集》《王心斋先生全书》《朱舜水遗集》《李恕谷文集》《鲒琦亭集》《潜研堂集》《述学》《洪北江集》《定q文集》《曾文公正全集》《胡文忠公集》(上二集信札最可读,读之见其汉事条理及朋友风义)《苕溪渔隐丛话》《词苑丛谈》《语石》《书林清话》《广艺舟双楫》《剧说》《宋元戏曲史》。
国学经典书籍篇二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和学习国学经典,其中包括了《论语》、《诗经》等。这些经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学,读者们通过研读这些国学经典书籍,不仅能够增长见识,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下面就是我近期阅读的一些经典国学书籍的心得体会。
第一本经典国学书籍是《论语》。这本书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录,富含着孔子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在我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被孔子的为人处事所感动。他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时,常常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他强调仁义礼智等品德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举止言谈都充满了温文尔雅、诚实宽厚的品质。通过阅读《论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对待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的独特见解,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第二本经典国学书籍是《诗经》。这本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融汇了无数先贤的心血和智慧。一方面,《诗经》赋予诗歌以极高的审美价值,每首诗都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和哲理;另一方面,《诗经》也承载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和道德教诲。通过阅读《诗经》,我领略到了古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敏锐观察和感悟,以及他们对于真理、善恶等价值观的追求。这些古老而智慧的诗句仿佛可以穿越时空,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共鸣,使我对自然和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体会。
第三本经典国学书籍是《道德经》。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思想著作,被誉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道德经》以极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哲学的真谛,它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随性而为的道德观。读《道德经》使我深受启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往往会迷失自我、焦虑不安。然而,《道德经》教会了我如何放下内心的焦虑和纷杂,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我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体会自然的美妙时,我发现人生原本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
以上是我近期阅读的一些经典国学书籍的心得体会。通过研读这些经典,我发现自己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些古人们留下的智慧和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我希望能够将这些心得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提升个人修养,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思想的人。我相信,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人生之路。
国学经典书籍篇三
《千家诗》选用民间广泛流传的名家名篇;《神童诗》主要辑录了神童汪洙的部分诗歌,《名贤集》《增广贤文》则汇集文献佳句及有韵的谚语。
2、《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被誉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
3、《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本书为清朝学者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和戏曲家李渔的《笠翁对韵》的合订本。
儿童熟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韵格律,自然地领会平仄对仗,以后在学做对联和诗词时,便可以信手拈来。
4、《论语・大学・中庸》。
儒家学说经典合辑,阐述儒学哲学核心思想,汇集学习与传承的篇章。
5、《孔子家语译注》。
集中体现孔子“仁”“礼”与“德”思想。本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的重要依据。
6、《孟子译注》。
被誉为“儒家学说代表作、传统散文写作之高峰”。本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7、《荀子译注》。
本书现存三十二篇,是荀子思想的总结,其内容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荀子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8、《道德经译注》。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伟大著作。《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9、《庄子译注》。
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是道家学说的典范之作。本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
10、《列子译注》。
被誉为“常胜之道”的智慧之书。《列子》共八篇,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一百三十四则。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其书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道家哲学中说“大道为简”,国学其实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简单质朴的认知和总结。学习国学可以慢慢从这些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人生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人生层次。
国学经典书籍篇四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满招损,谦受益。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2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2、尽信书,不如无书。
2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国学经典书籍篇五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经典书籍篇六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学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学习和研究国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以下是我在阅读经典国学书籍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论语》。
《论语》是中国文化中最受欢迎和常读的经典著作之一。在我看来,《论语》之所以能够在现代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因为它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智慧和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阅读《论语》,我深深感受到孔子的思想对于人的成长、学习和社会秩序的影响。例如,孔子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告诫人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情感和权利。这一理念也体现了孔子对于礼仪、道德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同时,《论语》还探讨了伦理道德、政治治理、教育问题等诸多话题,使我对于人的生命意义、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读物之一。整本书只有108个字,却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通过阅读《三字经》,我了解到中国文化中“天道人道”的思想,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同时,《三字经》还在课文中蕴含着严谨的语言规范和对于性格、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学习第一章“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教育人们的一个核心观点:每个人天生都是善良的,但是对于善良的培养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通过阅读《红楼梦》,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中“性情”、“家族”、“人情”等方面的显著特征。作者曹雪芹通过缜密而细致的描写和精湛的语言艺术,描绘了清代大户人家荣华富贵的生活,同时展示了这个家族在随着时间推移中的衰落和覆灭。通过主人公贾宝玉的深情描写,我也渐渐了解到了中国文化中“忠诚”、“亲情”和“情爱”等多种情感体验。尤其是作者诠释了“敬天爱人”的思想,即人们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爱护他人,这样才能够保持社会和谐和人类共同的价值信仰。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兵书之一,被誉为战争艺术的经典。通过阅读《孙子兵法》,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主要理念、策略和战术。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虚实”、“攻守”、“军形”等思想。作者孙子认为,战争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过程,一个完美的指挥官需要掌握战略、战术、情报等方面的技能,并能够根据环境、敌情和自身特点进行战略的调整和执行。《孙子兵法》所传递的“用兵之道,用智胜于用力”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决策和工作场景。
总结。
通过学习经典国学书籍,我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多重维度。这些经典不仅有启迪人心的道德教育,也包含了人们在生活、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理性反思和创造性表达。在今天的中国,继承和传承经典国学的价值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养分和文化成果,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
国学经典书籍篇七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合上书,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其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
故事主要讲的是君主周幽王整天吃喝玩乐,掠夺美女,根本无心管理朝政。大臣将漂亮姑娘褒姒献给了周幽王,可褒姒整天闷闷不乐,从没露出一丝笑容。幽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博得褒姒的一笑,这时,有个叫虢石父的马屁鬼,出了个馊主意:让幽王把娘娘带上骊山玩几天,到晚上把烽火点起来,让诸侯都来相救。果然,到了晚上,诸侯们看到烽火突起,火速赶来。可大家赶到镐京,才知道这只是一场游戏。褒姒见大家乱哄哄地白忙了一场,果然觉得有趣笑了一笑。不久,西方的犬戎真的入侵镐京。幽王赶紧派人点燃烽火向四方诸侯求救,但这次大家以为这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都不相信。于是,犬戎大队人马抢走美女和许多金银珠宝,才退兵回去。结果损失惨重,幽王也被杀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为幽王深深叹了一口气。我突然想起了《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放羊的孩子不也像周幽王一样先是撒谎说危险来了,惹得边上的人们都带着道具前来相救,最后才发现白来一场。到危险真正来临时,人们也就不相信他了,最后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还赔上了性命。
在生活中也一样,如果你撒谎了,那么你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也失去了生命中最基本的物质——诚信。如果你想讲诚信丢失,只需随便撒个谎,这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当你后悔时,试图挽回这一切时,就成了十分困难的事。丢失之时,转眼间就能做到。挽回之时,却要花个十年八年时间来获得它。如果丢失了诚信,在生活做许多事都不能如愿以偿。你到邻家小店去买东西,别人不会赊账给你。你到别人家做客,别人会时时提防着你。你走在街上时,别人指指点点议论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立身之本。让诚信之花处处开放,世界变得更美好!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国古代名言之一。全书语言精练,意义深刻,有许多言论被人视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有缺点的话,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许果有的话就立刻改正。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精华,书中讲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一生去慢慢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
国学经典书籍篇八
文字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
朱熹《四书集注》。
载望《论语注》。
焦循《孟子正义》。
载震《孟子字义疏证》。
焦循《论语通释》,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陈澧《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梳,最为精切。读之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二、《易经》。
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抄出,随时省览。
程颐之《程氏易传》。
焦循《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三、《礼记》。
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传》《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浏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注解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
《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四、《老子》。
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五,《墨子》。
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读。
孙诒让《墨子闲诂》。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
六、《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郭庆藩《庄子集释》。
七、《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余亦须全部浏览。
王先谦《荀子注》。
八、《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
九、《韩非子》。
王先谦《韩非子集解》。
十、《管子》。
戴望《管子校正》。
十一、《吕氏春秋》。
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浏览。
十二、《淮南子》。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十三、《春秋繁露》。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通释体裁,宜参看。
十四、《盐铁论》。
十五、《论衡》。
汉代怀疑派哲学。
国学经典书籍篇九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2月。
本书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对孟子及其著作《孟子》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王蒙先生打破《孟子》原有段落,重新编辑组合排列,力求将其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尽可能展现给读者。
除此外,这本书还深入挖掘了孟子“民本”、“仁政”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将《孟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本书近乎完美地融合孟子与王蒙两位大家的智慧,阅读本书必将受益匪浅。
该系列还有《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游刃有余:王蒙谈老庄》。
作者:于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6年12月。
从《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到《论语感悟》《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专注古典文学专业,集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经典进一步走进大众、走进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于丹:〈论语〉感悟》延续了于丹的独特风格,以现代的视角来讲述孔子的思想。在书中,于丹从多个方面阐释了《论语》的朴素与温暖,以及至始至终充满的智慧。她用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共鸣的文字告诉我们,《论语》的智慧不止于一两则警句,更珍贵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它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至高的真理。
作者:余世存著,老树绘。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6年12月。
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
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本书依托作者的研究,将节气等自然时空与置身其中的人格规定做了说明,第一次说明人在时间中的使命、义务和人格成就。
作者对每一节气的。介绍,都从一个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对二十四节气中众多的物候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意义,在中国人千百年间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做了精彩的介绍;又从现代人的视野出发,理性地分析了时间的功能,证实中国人将律历并称的意义,在日历变易之际,有我们生存的规律和律令。
作者:胡适、章太炎等。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2月。
本书遴选了胡适、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闻一多、傅斯年、郑振铎、王国维、蒋梦麟、辜鸿铭、许地山等国学大师的经典文章,包含了经学、哲学、史学、文学等国学各门类。读者一卷在握,便能入窥国学堂奥。
因时代之隔膜,现代人理解国学原典有较大的障碍。因是之故,为便于读者更轻松地了解国学,本书所选篇目,力避佶屈聱牙之文,俱为深入浅出之作,以助读者开启国学门径,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渊深。
作者:钱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年01月。
《国学概论》就是钱穆先生所写的教案。但是,这部所谓的“教案”,以清代学术界盛行的《谷(?)梁传》作为思想核心,讲述“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这部讲义在钱穆先生看来“未尽精微者也”,却极为适合现在的初学者。浅显易懂,琅琅上口,能让初学者懂得“古今学术流变之大趋”,粗略地了解国学之精妙。
不同于以“经史子集”等分类讲解国学的办法,此书更是一部“中国传统学术史”。自孔子与百家始,迄于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等之现代。随时代更迭演变,着重于我国传统学术思想研究的渐次传承与沿革。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年01月。
季老说,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
面对“国学热”,季羡林晚年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主张以开放宏观的视角看待国学。他认为凡是中国特有的,不同于外国文化的,都可以列在国学之内;中国文化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他们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同时,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属于国学的范围。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8年06月。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涵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
作者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上学。
国学经典书籍篇十
看完《道德经》,看完《论语》,终于知道为什么毛主席读国学可以成为圣贤,为什么现在流行汉学热,为什么汉语会成为美国第二大外语。所谓佛,就是觉者,智者,通俗的讲,觉悟了的人就叫佛。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文化如果不去体验,读是读不懂的。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从来没有虚极静笃过的人,怎么读得懂《老子》?没有心斋坐忘过,怎么看得懂《庄子》?不了解儒家的慎独,怎么搞明白《论语》?怎么能学习《大学》,《中庸》,《孟子》?《易经》,《易传》都没有看过,怎么能齐家治国平治天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孔子就是50岁之后给《易经》做的注解。伏羲画了八卦,周文王演绎了八卦,孔子给八卦插上了翅膀,叫”十翼“。想读这些知识,首先一条就是生命取向要高,其次生命体验要深,最后生命能量还要强。
一个境界不高,格局小,生命取向低的人,是讲不出高明的话的。《心经》开篇就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一辈子的时间里,甚至时间做自我沟通,没有时间认识自己,没有时间去了解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最后一个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叫”忙“,真正写出来的时候发现吓一跳,这就是”心亡为忙“。
所以我想,要想成大事,首先就要学会自我沟通。就像翟鸿鼋淌谒档模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能坐的住的人。释迦摩尼一坐9年,毛泽东在岳麓书院闭关,一坐3个月。所以啊,修身为本,好好修身,再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上使然,再加上最近时间充裕,我准备给自己一段时间,给自己一次机会,了解一下自己,弄明白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再考虑其他一切事情!所以请各位亲朋友好友原谅我的暂时消失,我会回来的!
国学经典书籍篇十一
《洛阳伽蓝记》、《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越绝书》、《竹书纪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通史》。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公羊传》。
《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礼记》。
其它:《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韩诗外传》、《大戴礼记》。
国学经典书籍篇十二
子曰:"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经典书籍篇十三
我国现代文明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传承中华文明为重心、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历史的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如“少数民族不是传统的个人”、“少数民族的地位不是民族的主人”、“少数民族的地位不是民族的主人”等。古人把“少数民族的地位”作为民族的地位,把“少数民族的地位”作为民族的地位,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把这种民族特色、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传统的精神传承下去,并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力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的历史性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中国历来重视文化传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发展的主导因地制宜,积极开拓传统文化创造的空间。
中国古人讲民族的文化。一方面,民族的文化,包括民间文化、民族特色等;一方面,民间文化和民族特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如民族传统节日、民间节日等。在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实践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已经在历史中逐渐形成。
我们应当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财富。
国学经典书籍篇十四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大学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国学经典书籍篇十五
《周易》:参读高享编注《周易大传今注》、周振甫《周易译注》。
《尚书》:难读,可不读。若读,可随便选中华、上古版本,参看钱穆《黄帝》一书。
《诗经》:参读江阴香编注《诗经译注》、周振甫《诗经译注》、陈子展《诗经直解》。毛舜钦《诗经选》。
《礼记》:《中华经典藏书》丛书本《礼记•孝经》,胡平生、陈美兰译注。《大学》、《中庸》二篇已列在四书中,可不重复;主要用力在《礼运》、《王制》、《乐记》、《学记》、《经解》、《儒行》、《月令》诸篇;可参看彭林的《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为旁证。又,可用上海古籍《十三经译注》本《礼记》。
《春秋》:读《左传》。喜欢的部分可反复读,不喜欢的只读一次就行,但是老师应该定一些要反复读的部分,比如郑伯克段于鄢、吴季札观乐、吴季札葬子、叔孙豹说魂魄与不朽等。参读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朱东润《左传选》、王维堤《左传选评》。白文(无译注)本可用岳麓书院本,对照沈玉成《左传译文》(白话文)。郭丹《左传战国自策讲演录(附光盘)》,广西师大出版社;陈戍国《春秋左传校注》。
《孝经》:汪受宽《孝经译注》。
四书:参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钱穆《论语新解》。王岳川《大学中庸讲演录(含光盘)》,广西师大出版社。
二、史部。
提示: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甚好,可当导读使用。
(一)正史杂史。
《国语》:白文可用李维琦《国语•战国策》本,韦昭注最有名。译注可用黄永堂本,贵州人民。
《史记》:中华书局的全本的就行(年表等可以没有)。王伯详《史记选》。清人姚苎田《史记菁华录》。韩兆琦选、译注本可副,王冉冉《史记讲读》亦可副。
《汉书》:中华书局的就行。参读汪受宽《汉书选评》。
《三国志》:同上。
《后汉书》:同上。章义和《后汉书选评》。
说明:学生如有兴趣,吕思勉所作诸史可读。如其《隋唐五代史》。
(二)学术史与近人重作古史。
提示:此部分不作国学书看,只作增加文化常识之书看,学生自由选读。此类书,学校不应不备。
朱熹《近思录》:贵州人民全译本(于民雄译注)。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强烈推荐)。三联书店版。
钱穆《国史大纲》(强烈推荐)、《秦汉史》:三联书店版。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蓬莱阁丛书”版。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蓬莱阁丛书”版。
杨宽《西周史》、《战国史》。
吕思勉《秦汉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三、子部。
提示:可购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二十二子详注全译”丛书、中华书局的“新编诸子集成”丛书。唯后者重学术性,中学生未必适宜;倘同时照顾及于教师,则当置一套。
《孙子兵法》:十三家注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注本。郭化若《孙子译注》。
《老子》: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止庵《老子演义》。饶尚宽译注本亦可。
《庄子》: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张默生《庄子新释》。
《荀子》: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注译《荀子全译》。惠吉兴《荀子选评》。
《淮南子》:赵宗乙《详注全译》。
《列子》:王力波《列子详注全译》。
《黄帝内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二十二子详注全译)本。
《新书》:二十二子详注全译本。
《颜氏家训》:贵州人民本。檀作文译注(选)本。
《人物志》:中州古籍本、贵州人民本。
《世说新语》:全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
《坛经》:郭朋《坛经校释》、吴平《坛经讲读》。
《金刚经》:田茂志注译本,中州古籍。
四、集部。
提示:经史子亦都是“文学”,今日所谓“文学”、“文学批评”等在古代则属集部。唯国学正途,则在经史为根本、文学为花叶,所谓”文以载道“,故《文心雕龙》必以《原道》、《宗经》、《征圣》始。亦不妨说是作人第一,作文第二,好文章是好人格的文字化。故个人尤鼓励学生用力于经史子三部,否则学文学也学不到真文学也。另:部分选本为今人所作,然依古法仍当在集部者,视其善者选入,如《乐府诗选》。
《楚辞》:古书以《楚辞补注》为善。褚斌杰《楚辞选评》、马茂元《楚辞选》。周建忠《楚辞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汤漳平注译本,中州古籍。
《古诗源》:中华书局本。华夏出版社本为简体横排。
《乐府诗选》:曹道衡,人民文学。余冠英亦有同名书,可用。
《魏晋南北朝诗选》:丁夏选注。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魏晋南北朝诗选评》:曹道衡等。
《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
《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补注、金性尧注。
《唐诗百话》(强烈推荐):施蛰存著。此书通俗而精深,不难读完。读完,则赏读水平不输于一般中文本科生。以学诗亦佳。然此书未重印。可到旧书网寻,亦可打印电子本。
《花间集》。
《宋词三百首》:唐圭璋笺注(资料丰富)、沈家庄注(浅易全面)。
《唐宋词选》:唐圭璋。人民出版社本。
《宋诗选》:钱钟书有《宋诗选注》。张鸣《宋诗选》极佳。
《陶渊明集》:贵州人民社全译本;逯钦立校注本。
《李白集校注》:瞿蜕园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白诗选》:中华书局。
《读杜心解》:浦起龙。
《杜诗选评》:林继中。
《杜甫诗选》:中华书局。
《王维孟浩然诗选》:陈铁民选注。
《杜牧诗选》:中华书局。
《韦应物诗选》:中华书局。
《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
《辛弃疾词选》:中华书局。
《辛弃疾集》:刘乃昌编选,凤凰出版集团。
《辛弃疾词选评》:施议对选评,上海古籍。
《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本。
《陶庵梦忆》:张岱著,中华书局本。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注。
《文心雕龙》:周振甫本;贵州人民社选注全译本。千古文论之祖,广大精微。析理备,造文丽,美之至。
《沧浪诗话》:宋人严羽著。
《原诗》:清人叶燮著。
《蕙风词话》:况周颐。
《谈艺录》:钱钟书著。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真人,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2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