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下册连乘教案 三年级下册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三年级下册连乘教案 三年级下册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
2、收集信息。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出示完整的例题。你能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问: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 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继续引导理解方法二的思路:
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知道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
问:这种方法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归纳反思
⑴问: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⑵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吗?揭示课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找到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1 ⑴收集信息,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⑵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先求出什么? ⑶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并重点问一问步同方法的计算依据。
2、想想做做2、3 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评议。
第3题解答后问:如果我们所在教学大楼内也如此摆放花,那么一共要放多少盆呢?
3、模拟购物游戏
要求: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轮流推选一名顾客和一名售货员,学生根据顾客的不同购物要求进行计算,售货员进行裁判。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想想做做1——3
三年级下册连乘教案 三年级下册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二
三年级《连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乘加、乘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步计算算式的意义,从中抽象出综合算式。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连乘运算的方法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图片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你最喜欢什么大海中的什么,大海中的贝壳五彩缤纷,非常美丽,用它们可以做成各种精致的工艺品,今天就带你们去贝壳工艺品加工厂去参观一下。观察信息窗,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1、解决: “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小扇贝?”
2、边说一说图中信息,边同桌交流,寻求解决办法,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方法一: 先算每张画用了多少个小扇贝 ? 4×6=24(个)
再算 8张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扇贝? 24×8=192(个)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4×6×8 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24×8 = 192(个)方法二:
先算一共有几朵花? 4×8=32(朵)再算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扇贝? 32×6=192(个)综合算式 4×8×6 请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先算前面的4×8,再用4×8的积乘6
4、课堂小结:算式里只有乘法,就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1、解决“四条项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2、小组合作,找出自己的算法,教师指导。3小组汇报:
(1)先算做一条手链用的珍珠:48-23=25(颗)再算做4条手链用的珍珠:25×4=100(颗)
(2)综合算式:(48-23)×4=25×4=100(颗)
(可能大部分学生会列48-23×4,可针对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并与分布列式对比,产生困惑,让学生发现()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3)请学生根据综合算式说每一步的算理。
4、总结:因为要先算一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所以必须先算48-23,但是乘和减在一起应该先算乘,所以把48-23用小括号括起来,先算小括号里。
(三)、1、解决“做大刺猬用了多少个贝壳?”
2、师生合作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的意义
(1)动手操作:用一条红色纸条表示做小刺猬的贝壳数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用纸条表示出大刺猬的贝壳数,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和学生一起粘贴。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3、解决问题:怎样表示大刺猬用的贝壳数(1)、42+42+42+42+42+42+18(2)、42×6=252 252+18=270(3)、42×6+18 =252+18 =270(个)
4、总结:乘加、乘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3、4题 四.当堂达标
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
16×7×9(24+56)×7 56-8×5 28×(46-37)
五、小结:请同学们说收获。
三年级下册连乘教案 三年级下册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三
连乘应用题练习
姓名:
1、食堂每天吃掉大米 70千克,照这样计算,9个星期吃掉多少千克大米?
2、学校买来4包同样的书,每包120本,每本7元。
(1)一包多少元?
(2)4包多少本?
(3)一共多少元? 3、1头奶牛天吃20 千克的草,5头牛8天一共吃多少千克的草?(1)先求:()
(2)先求:()
再求:()
再求:()
列式:
列式:
4、红星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4个班,每班有40人,一共有多少人?
5、每件毛衣208元,每件上衣350元,每条裤子120元。妈妈带1000元。
(1)所带的钱够买5件毛衣吗?够买8条裤子吗?(2)如果买2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应找回多少钱?
6、水果店运来418千克梨,运来的苹果比梨的8倍还多256千克。水果店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7、小红有120张邮票,小青的邮票数是小红的3倍。王方的邮票数是小青的8倍。王方有多少张邮票?
8、四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园,前两批每批去124人,第三批去了150人,四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9、学校跑到长80米,小红每天跑4个来回,她每天一共跑多少米?
10、商店里有风光明信片卖,每套12张,每套售价8元,今天商店卖出6套,一共卖了多少钱?
11、王师傅从上午10时~下午2时加工96个零件,(1)他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2)照这样计算,5个人8小时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三年级下册连乘教案 三年级下册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四
《连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学校体操表演方阵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过程目标: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情感目标: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计算。教学难点: 了解算式的意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第一实验小学看一场体操表演赛,比赛开幕啦,小朋友们多高兴哪,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载歌载舞,迈着整齐的步伐整队入场,这是三(1)班的同学,现在入场的是三(2)班的同学,向我们走来的是三(3)的同学。热闹的开幕式结束了,首先进行的是队列队形表演比赛,小朋友们列成3个整齐的方阵,正展示着他们的风采。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列成的方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a、每个方阵有多少人?b、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
2.收集信息。
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1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1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学生汇报,老师课件:(每个方阵多少人,又从哪些信息能知道呢?)谁能说得更准确更完整一些。横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每行有几个人,竖着有几个人我们就说成是有几行。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几个人?现在你自己能再说一遍吗?(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学生汇报,求一个方阵人数的方法,教师给予表扬,并加深难度:那三个方阵有多少人?
3.独立试做。(课件展示完整题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现在你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草稿本上试着列式计算吧!(师巡视,抽生板演答案。)
4.交流汇报。
好了,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自己对照一下,还有不同做法的请自己写到黑板上来。好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解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问题。(师:生①很有想象力,他先把这三个方阵的同学集合在一起(课件),先求整个方阵每行的人数10乘3等于30人,有8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
还有什么疑问吗?他的回答你们满意吗?生③的想法更是与众不同了,他把队形作了这样的变换(课件),然后我们站到旁边来看,每一行是8乘3等于24人,有10行,再乘10就等于240人。
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吗?那老师还有个疑问,一直憋在心里边很着急?就是这种方法里的10×8是什么意思呢? 80×3又是什么意思呢?哦,我明白了,你是先求的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的3个方阵的人数对吧,好,谢谢你。(大家还有疑问吗?)
好了,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都求出了三个方阵一共的人数,那么这三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说说看?(好吧,请小组的四位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第一种方法是先算的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的三个方阵的人数;第二种方法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第三种方法也是把这三个方阵拼起来,先算出每行的人数,再算出一共的人数。嗯,你说得太好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再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算式,他们全都是列的综合算式对吧,那么他们的解题思路与上面这几种比较怎么样?这个和哪种是一样的,这个呢?)同学们,明确了解题思路,你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这三种方法吗?今后我们列式时也可以用综合算式。
好了,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积极开动脑筋,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种探究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练习1.请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一行5个鸡蛋,一层有6行,一共有7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他们能想到不同的方法,你们能行吗?那好吧,这儿有个关于鸡蛋的问题,李阿姨在超市上班,这么多的鸡蛋,李阿姨准备一个一个的数,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教教她吗?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在草稿本上试着做一做,看李阿姨最喜欢谁的方法。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猜一猜李阿姨会用谁的方法呢?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简单一些)对,李阿姨就是这样想的,今后我们在想办法的时候怎么简单就怎么做,不必舍近求远。
练习2.有了大家的帮助,李阿姨工作起来特别带劲,可是,不一会儿,她又愁眉不展了,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她又遇到难题了:我们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我们家3口人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这儿有三个算式,我该选哪一个呢?
1.37×12=444(千克)2.37×3×12=1332(千克)3.37×3=111(千克)
这儿有三个算式,我们用手势来帮李阿姨做个选择吧。大家都选的2哪,李阿姨还是有点不明白,不是说一年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嘛,乘12就
行了呀,应该是1才对呀。
噢,听了你的介绍,李阿姨总算明白啦!她们家一年要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呀?想想看,我们地球村有多少个李阿姨这样的家庭哪,你想对李阿姨说些什么吗?
你们说得太好了,李阿姨一定会照你们说的话去做的。
练习3.刚才,我们帮李阿姨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其实啊,我们也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一本集邮册有15页,每页可以放10枚邮票,6本这样的集邮册一共可以放多少枚邮票?
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
教师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同学都越来越聪明、能干。
本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板书设计 连乘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8×10=80(人)8×3=24(行)10×3=30(人)80×3=240(人)24×10=240(人)8×30=240(人)8×10×3=240(人)8×3×10=240(人)10×3×8=240(人)
三年级下册连乘教案 三年级下册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
2.使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用简炼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
(1)某车间每班有4个组,每组有11人,每班有多少人?
(2)一辆卡车可以装30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一辆卡车能装多少化肥?
2.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
根据动画演示的内容分别补充问题,再解答.
(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_______________?
(2)每箱有12个热水瓶,每个热水瓶卖35元,______________?
3.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中的应用题都是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它们的数量关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
把动画复习的两道应用题连起来看,让学生把复习中的两道题合并成一道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题目,引出例1.
教师导入: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会遇到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还会有这样稍复杂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3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1)指名读题,并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继续演示动画连乘应用题,实物图逐步转化为线段图.
(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么解答这道题?并说出解答的思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汇报讨论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到:
方法1:要求一共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箱卖多少元和一共有多少箱.已知共有5箱,未知每箱多少元.因此,要首先求出每箱多少元.已知每个35元,每箱 12个,求出每箱卖多少元就是求12个35是多少,用3512=420(元),再求出5箱一共卖多少元,就是5个420是多少,用 4205=2100(元).
板书:①每箱多少元?
3512=420(元)
5箱一共多少元?
4205=2100(元)
方法2: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需要知道每个卖多少元和一共多少个.已知每个卖11元,未知一共多少个,先要求出一共多少个.每箱有12个,有5箱,求一共多少个就是求5个12是多少,用125=60(个),再求一共卖多少元,就是求60个35是多少,用3560=2100(元).
板书:②5箱一共多少个?
125=60(个)5箱一共多少元?
3560=2100(元)
(4)教师谈话:像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将这两种解法分别列成综合算式.
学生动笔列式,汇报订正:
3512535(125)
教师提问: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不加行不行?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种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个,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因为运算中要先算125,就必须加小括号,否则运算顺序就变了,不符合题意.)
(5)比较、辨析: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明确两种解法的区别是: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种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个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条件也不同.联系是:最后都能求出来5箱一共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