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 学校标准化管理(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 学校标准化管理篇一
在即将过去的2012中,我校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县教育科技局2012年教育工作要点为统领,以“谋划发展思路,加强内涵建设,彰显特色文化”为工作方针,以“校园文化、团队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建设为主抓手,坚持以德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原则,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科学管理、狠抓常规管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突出重点、创优争先,在县教育科技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预定的目标。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因校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
我校根据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努力做好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学校建设及管理工作有机构,有制度,职责明确,逐渐形成学校各项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我校坚持走群众路线,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岗位责任制,使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权限,做到了层层负责,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子成员决不搞特殊化,凡事都要做教师表率。各级组织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能落实”的管理模式,并积极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完成工作。这样充分调动了各成员的积极性,又为他们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展示平台。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加强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比较顺利,和谐的校园工作氛围也随之形成了。在今年11月,我校被自治州文明委命名为“州级精神文明单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各项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优劣。为此,学校始终把建设一个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体系作为学校工作重点,认真落实我校教师培训规划。
一是组织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开展专题发言,组织讨论。二是组织开展好“高级教师示范课,一级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赛教课,新任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学习的良好风尚。三是学校领导采取推门听课的办法,经常深入班级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四是实施“青蓝工程”;同时,还组织了双语教师和汉族老师的“结对”活动。五是利用学校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实际操作技能及软笔书法培训)。六是重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成立了学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做到学校继教工作落实有力。在近几年,我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委派教师赴巴州师范继续教育,并选派了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及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同时,在县委对双语教育的重视下,增多了“双语”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年年初,我校又选派了部分骨干教师赴州梨乡中学交流学习“生本教育”,对教师转
234-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 学校标准化管理篇二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
2013年9月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 标准化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验收标准》,现将我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创办于1988年。学校座落在凌源市铁北二街22号。学校占地面积28130平方米,建筑面积6013平方米,操场面积12780平方米。学校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绿色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有95人,专科学历达36人,全部能胜任初中教学,中教高级教师97人,中教一级教师35人,省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29人,县教学能手7人,县学科带头人4人,全部充实在教学第一线。学校现在30个教学班,在校人数1659人。
学校视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多年来始终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内强素质,外塑现象,坚持“三个一切,两个成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宗旨,秉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培养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情感人,科研兴校”的管理思路,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学校荣获国家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学校、朝阳市五星级学校、朝阳市教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绿色学校、凌源市模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爱下,硬件办学设施不断得以完善。配备了多媒体教室7个,微机教室2个,电脑126台、图书室1个、实验室4个、仪器室4个,音体美器材室1个,为师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大部分教师都经验丰富、业务精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极其重视校本教研。各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公开教学,然后组织公开评课,说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应用于日常教学和管理。
学校十分重视美化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致力打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宣传栏当老师。学校特别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安装了监控设备,每周班会课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经常组织检查校园安全隐患,实行全天候教师值日制度,并及时登记在案,由安全领导小组及时予以排除,确保了有史以来的校园安全重大事故的零记录。
二、工作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是我校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一项工作,因此我们成立了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质量,创造性完成本职工作。力争一举成功,取得验收的圆满成功。
组长:王月薪 副组长:邢文山
成员:李传海 吕海燕 孟广芝 曹文山 闫国宜 高连奎 王艳茹 李梅梅 刘佳秀 徐超 李士文 赵永朋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我校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办学目标明确,制定了《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3—5年发展规划》。规划布局充分征求教职工意见,结合校情进行整体设计。完成了教学楼的维修工作;新建了门房和警务室;实现了班班通;网络建设基本完成。
(2)办学经费:市级财政预算内经费实现了逐年增长,学校教师工资中省市规定的政策性津贴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没有挤占、挪用公用经费的问题。办学经费逐年增长。所拨专款专用,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3)校园校舍:学校占地面积2813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6013平方米生均用房面积3.67平方米;运动场地12780平方米,生均8.23平方米。
(4)图书室:学校图书室中有学生图书1万9千余册,生均12.52册。
(5)信息技术装备:学校先后对校园网进行建设,初步形成了校园区域网、校园广播等系统,学校建有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7个,配备计算机126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7.4台,其中学生用机100台,办公用机26台,全部计算机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加强交流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几年来,我校积极对外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学习,老师们以高度的创新精神投身实践,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对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改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二是由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五是由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转向了对教师、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2)强化管理,健全组织,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我们结合本校特点,构建了“导学案加四步走”教学管理模式。
(3)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在管理体制上,学校建立了年级负责制、学科目标责任制和班级目标责任制。业务骨干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每周至少听评课2节,分工包教研组和年级组,参加分管教研组的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全体管理人员齐抓共管,人人有目标,层层有责任。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教师的集体备课、作业批改、听课、月考、教学反思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公布。
(4)、加强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
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是学校实现特色化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为确保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认真学习新课程、反思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分别对新教师、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提出培养计划,鼓励他们快速成长,早日成才;学校建立完善了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工作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校本教研制度,规范了教研集体备课活动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了听课评课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教学科研制度;制定了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和评选校内教学能手制度;制定了学生学习规范与课堂常规等。在校本教研落实上,形成了“机制调动、骨干带动、同伴互助、个体内驱、校际联动”等五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做法。
4、加强队伍建设(1)干部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校长1名、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副校长4名、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2名,全部大学本科学历,班子成员学历合格率100%。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有争先创优意识,在学校中有较高的威信,各成员都经过相应的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均能胜任1—2门学科教学,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正骨干。我校领导班子一贯奉行“民主、廉政、团结、务实、创新”十字方针,班子成员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子成员决不搞特殊化,凡事都要走在教师前面。每月的工作都能做到工作前有计划和部署,工作中有措施和落实,工作后有核实和反馈。
(2)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131名教师,职生比为1:12;中学高级教师97人,中学一级教师35人,生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0.068个;本科学历教师95人,专科学历教师36人,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0.08个。省级骨干教师1人,朝阳市骨干教师29人,专职体育教师4人,专职音乐教师2人,专职美术教师2人,全校教师数量按编制配齐,学历达标,结构合理,岗位明确,教师业务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
三、找准问题,明确方向,继续努力
多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德为纲,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问题须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改进。
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由于学校是按20世纪八十年代标准建立的十八班型学校,现已扩充到三十个教学班,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拥挤,面积不达标,绝大多数教师在二、三、四层楼原来的中厅办公,教学楼四个楼层的八个水房也拆去水管改作办公室,楼内消防已经属于虚设,供水管道已经切断,个别教师还没有办公地点,各专用教室面积小,数量严重不足,没有地理、书法、综合实验等专用教室;多数计算机和仪器设备老化,达不到标准化建设的需求;运动场地为300米跑道的土操场,场地面积不足;师生厕所一直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旱厕,与学校的建设标准不符。
2、教师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全校三十五岁以下教师只有五人。
3、教师的激励机制缺乏,由于教师年龄老化,许多教师工作缺乏热情,职业倦怠。
4、在为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上还需加倍努力。今后学校在教师培养培训以及青年教师引进上加大力度。
经学校认真的自评自查,最后得分为79分,扣分为21分,扣分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硬件不达标,没有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合格标准。
今后的打算
1、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
2、不断深化办学理念,使办学理念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促进教师是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4、由于学校硬件建设的实际困难,学校将努力争取社会的力量,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使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5、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同时在学校各项内涵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争取在几年内使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整体学校文化,把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办成凌源市的窗口学校,为百姓造福,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
2013年9月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 学校标准化管理篇三
金位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
五 年 创 建 规 划
(2012年――2017年)
一、前几年学校事业发展情况回顾:
(一)主要经验
一直以来,学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实施“科教兴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发展,办有特色,学有所长”的办学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1、细化了学校管理,创新了运行机制。
进一步健全了学校管理网络,完善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的管理模式雏形。
2、深化了教育改革,发展了学校内涵。
积极开展了素质教育工程;稳步推进了课程改革,尝试了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扎实推进了各级课题研究。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学科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语文、英语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
在校学生案发率、犯罪率控制为零。学校没有发生责任安全事故。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都得以顺利进行。
3、强化了人本理念,提高了队伍素质。
深入开展了师德建设系列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了校本研修制度,举行新课程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岗位练兵和教学比武,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4、优化了教育投入,提升了管理水平。
完成了校园内部的改造和装修工程,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基本满足课改要求。坚持硬件软件建设并重,软件管理有所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几年来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我们深知这与广大人民群众所需的满意的教育尚有距离。反思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常规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到位;师资建设需进一步推进,加强;课改研究需进一步深化,见效;教育质量需进一步提高,从实;学校特色需进一步加强,凸显;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提高。
二、学校现状分析
目前,学校加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与改革的任务并重,尽管有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但也有诸多有利条件。
1、学校基本情况
马庄桥镇金位小学始建于1985年,是由金魏村集资兴建的一所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664平方米,建筑面积1738平方米,现有校舍38间,操场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253平方米。学校配备有仪器室、音美器材室、图书室、电教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舞蹈室;2006年省统一配备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
学校于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 “两基”验收;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县规范化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县无邪教标准化学校”“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2009年顺利通过“县级教学示范校”验收;2010年通过省级“家长学校”验收; 2011年被评为
“县花园式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不断完善“德育为首,科研先行,强化师资,科学评价,全面育人”的综合管理措施,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学校实施“我的事,我来做”教育,在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从管理、教学、学校协同诸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动手能力和进取精神,全面育人,建构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新型育人模式。
学校把家长与学校的教育互动,看作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在“我的事,我来做”教育中,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开展亲子活动,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使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用积极的态度共同为孩子的独立发展创设支持环境。
学校本着“小学校,大管理”的工作思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今年的努力方向是“树立首位度意识,努力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学校目前没有标准田径场,不少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陈旧、配备数量较为缺乏,微机配备数量够学校功能用房不足。这些因素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开展。
2、有利条件
(1)学校发展面临机遇。市区教育局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段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这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内部管理初见成效。几年来的重点投入与建设,校领导班子的真抓实干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外部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和办学水平的逐年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
(4)队伍状态整体良好。教师队伍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生存和竞争意识普遍增强,人心思进、励精图强。
三、今后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校办成政府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赞同的有特色的学校。
四、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创办优质教育为目标,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创建特色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发展为主线,育人为根本,质量为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
2、分阶段具体目标
(1)加大校园美化、绿化的力度。要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针,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校园人文建设,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知识的殿堂,艺术的园地。
(2)为全体教师更换办公桌。
(3)继续更新、添置图书,争取每年新增图书500册。
(4)按照市、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2011年前完成小学数学、科学等学科仪器的添置和更新工作。
(5)逐步添置音乐、美术和体育器材,2012年争取达到省标准化小学配备标准。
(6)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
要想方设法增加教学和办公用房,逐步建成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语言学习室、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加速教师办公信息化的进程。并使学校教育、教学、人事、财会、图书、体育、健康、学籍等档案管理基本实现电子化。
五、主要工作任务和实施措施
1、学校管理
任务:要有正确的管理思想、严密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学校管理模式。
主要措施:
(1)建立和完善校内外结合的管理系统,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建立全覆盖的学校管理工作制度。
(2)从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内容到程序,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3)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拓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丰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内容。
(4)推进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与考试的导向、激励、反思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5)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奖惩制。总的指导思想是强化竞争机制,以聘任制为突破口,优胜劣汰。在学校内部,允许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奖金待遇视业绩浮动。
2、队伍建设
任务: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教学严谨、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主要措施: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以学“敬业、爱生、崇德、奉献” 精神为学校师德核心,开展系列师德建设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2)加强学习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推进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骨干教师培养为核心的“名师工程”。实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工程,与市一流学校挂钩,结成友好学校,定期输送青年骨干教师学习取经。发展培养特色教师,大胆使用青年教师。
(3)实施学习型组织建设计划,促进学校成为与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学习型组织,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完成“十一五”师、干训任务,鼓励教师进行高一层次学历进修。
3、德育工作
任务:落实中宣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全员、全程的德育工作格局。
主要措施:
(1)构建“以道德教育为基础,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学科教学渗透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辅佐,文化艺术教育为陶冶,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科学规范管理为保证”的校本德育模式。
(2)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作用。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教学工作
任务: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教育质量与效益逐年稳步提高;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
主要措施: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五年内,在教学方面要有若干突破。
(1)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前,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革新教育模式。找准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结合点。
(2)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加紧校本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扩充课程内涵,拓展课程内容。搞好开放式活动课,与课程改革配套,尤其考虑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活动课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在五年内由启动到规范,设立专门领导小组,全方位地多层次地在学生中开展,以实践和创新为重点,形成一批成果。
(3)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型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优化教学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形成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
(4)突破教学成绩
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凸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独树一帜,打造金位小学质量名牌。要高度关注后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多关心,心理上多疏导,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努力使他们性格上多一点自信,学习上多一点兴趣,成绩上有一点提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加大培养的力度,努力做到“在“合格”基础上“优秀”,在“规范”的前提下“拔尖”,在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发展“个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要实行考试改革。在新的五年中,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变苦教为乐教,变苦学为巧学,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真正体现“严谨、务实、爱生、奉献”的教风和“乐学、善学、笃学、博学”的学风,使我校教学工作敢为人先,创造不凡的业绩。
(5)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调控机制。
(6)扩大对外交流
与省市名校建立联系,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拜名师为师;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外地区、外省参观、考察学习。
5、教育科研工作
任务:形成人人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格局,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实践锻炼、创造成功和发展的平台。
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科研制度,突出“有效教学”教法改革研究和教师培养功能。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生成提炼课题,深入研究,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以教科研和课程改革为载体,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营
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创造成功和发展的平台。
(3)学校确定1—2个省、市级的科研课题,成立项目组,创造条件,保证人员和资金到位。确保按期完成课题并通过专家鉴定验收。确定学校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完善学校教科研信息交流制度。
6、后勤事务
任务:服务制度进一步规范,服务育人的意识得到强化,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主要措施:
(1)组织岗位技能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育人的素质。
(2)严格财经纪律,把好经济关,精打细算,合理使用经费。
(3)充分发挥专用室功能,提高利用率,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4)抓好软硬件建设,确保校园安全。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校园各类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实施操作过程的检查与反馈。确保安全体系,做好人防,物防,技防,配置各类防爆、防盗等装置。
(5)拓展办学思路,寻求社会资助,营造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7、校园文化与特色创建
任务:把学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结构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善、具有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特色鲜明的一流学校。
主要措施: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重点抓好校园文化传统积淀、制度文化建设、师生人际环境建设,引导和规范师生行为,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铸就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师生共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用文化影响人、塑造人,整体提高学校的文化品味和影响力。
(2)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凸显办学特色。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学校全面开展传统的和特色的文化活动。建立读书节等各类文化活动制度。
总之,通过绿化校园营造环境美,通过名人佳作体现艺术美,通过人际和谐折射文明美。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任组员(后附名单),具体负责宏观决策、具体操作指导和实施。
2.制度保障:
①领导小组每年自查一次,排查工作进程,反思得失,作出专题总结,接受审议、监督。②组成监督小组,每年测评一次,评估实施情况并反馈,督促规划顺利实施
当今社会,教育事业日新月异,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学校要在“十一五”期间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勤奋工作,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金位小学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川(校长,全面工作)
副组长:陈会杰(主任,负责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张在芳(主任,负责行政管理和德育工作)组 员:金丽花
杨艳红
冯晓红
赵凤华
卢丽萍
王迷芳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 学校标准化管理篇四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
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7年,我厅制订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教基〔2007〕15号,以下简称《标准》,见附件),为指导全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我们编写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知识问答》(以下简称“问答”),帮助各地学习和领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
由于时间仓促,《问答》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可能还欠准确,敬请各市、县提出建议,以期研究和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有待今后出台文件予以规范。
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二oo九年三月十一日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涵义是什么?
答:所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就是使学校在师资、用地、校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标准。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
2、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答: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安徽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54号)提出了要研究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省委、省政府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列入工作要点,并将2009年作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年。
近年来,我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照国家中小学建设标准,我省原有的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不高、功能不全、设施陈旧等问题还相当突出,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全力推进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合格学校,落实新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当地安全、坚固、让群众放心的场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我省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54号);(3)国家计划委员《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6年12月25日发布,自1987年10月1日起实行);(4)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试行)》(1997年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2002年发布);(5)《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6)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7)《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8)《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1号);(9)原国家教委关于重新印发《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1993]9号);(10)教育部教育技术装备有关标准和《安徽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要求和标准(试行)》(教基[2001]01号)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
4、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省《标准》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作出明确规定。
《标准》包括五个附件:(1)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定额;(2)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行政及生活用房面积定额;(3)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园规划用地面积;(4)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5)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几项主要指标是:
(1)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22m,初中不低于25m。新建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14m,初中不低于20m。
222
(2)学校规模和班额:农村小学一般不少于6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中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城区小学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3)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小学不低于5m,初中不低于6m;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不低于6m,初中不低于8m,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m,初中不低于6m。
(4)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6m,初中不低于8m。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m,初中不低于6m。生均绿化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0.5m,初中每生不低于1m。
体育设施、器材,小学18个班以下须设2组60米或1组100米直道或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18班以上、初中24班以下须设2组10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或者25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初中24个班以上设4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和初级中学须按每6个班设置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原则上不在田径场内建设。中心城区学校确无条件的,至少须按有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直道田径场一个(小学60米,初中100米)。
(5)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具体见教基〔2007〕15号文)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按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至少达到生机比12:1;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有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
(6)图书:小学生均藏书20册以上,初中30册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和电子图书。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5、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均衡发展性。1987年的标准,分为“城市、县城、农村”三个类别,根据不同标准建设的学校也就拥有不同等级的教学资源。新《标准》将原有的三个标准统一成一个,不再分等级,也没有城乡差别。目的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同一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相同标准,进而促进全省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体均衡,让所有中小学生都享受到基本相同的学习条件。这是本标准的显著特征。2
222
(2)适度超前性。1987年的标准立足于维持中小学的生存,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它的时间坐标主要是“当前”;新《标准》则是为中小学创造适宜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它的时间尺度主要指向“未来”。所以,新标准既体现现代化办学条件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切合安徽的现实条件,考虑能够承受得起,又需要作出一定努力才能达到要求,是现实与未来、实际与可能、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具有适度超前性。(3)整体系统性。《标准》不仅对学校办学硬件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系统,具有整体系统性特征。
6、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重点,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校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以及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工作,用5 年时间,集中力量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在普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省市县联动,以县为主、区域推进实施的原则。实行省市统筹规划实施,以县(市、区)政府为主体,各级教育、财政、发展改革等相关职能部门合力组织推进的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行优先优惠政策,落实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2)整体规划、逐年推进的原则。以县级为单位,摸清底数,整体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统筹安排、逐年确定重点加以实施。
(3)均衡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进行建设,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度超前发展,提前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
(4)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以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落实优先优惠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好这些学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整体优化。
(5)软硬件兼顾、全面建设的原则。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办学条件改善建设,又注重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在实施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对城市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暂不作要求。
8、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目标是:从2008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12年全省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在2008年全省20%学校达到标准的基础上,2009、2010和2011年,全省达到标准的学校比例分别为30%、50%和70%左右;到2012年,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全省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不低于85%,其中,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县(区)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不低于95%。基本完成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通过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布局合理、校园内功能完善、教育教学技术装备配备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9、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任务是:(1)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设置布局合理,选址科学安全,周边环境优化,校舍建设坚固,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符合规定,教学生活用房、专用教室建设、教学设备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项目逐步达到标准要求,学校经费得到及时足额保障,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长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及年龄结构合理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加强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县(市、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实行县(市、区)域内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培训教师、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提高等制度,逐步使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基本均衡。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达到教学基本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入学率、毕业率、辍学率均达到或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
(4)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民主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0、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我省今后几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列入2009年工作要点,并将2009年作为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年。各地加强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
(2)多方筹措,落实经费。从2009—2012年,省设立专项资金,根据学校标准化建设需要,逐年支持学校图书室、实验设备、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各地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设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地的教育费附加收入,主要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专项资金基本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对已经没有在校生且不具备保留条件的闲置学校资源,以及按布局调整规划和计划撤销的学校资源,县(市、区)政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布置,所得资金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认真使用好国家和省下拨的各项专项资金,使其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努力营造崇文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发挥乡(镇)、村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的有力作用,大力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3)各级教育、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力度。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相对集中、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以及“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联村建小学的”思路,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初中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和扩大内需教育建设项目等工程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注重节约,严禁超标准建设,提倡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按照学校校园建设规划,择优选择建设用地,确保校舍安全,加强学校基本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建筑设计,抗震、防灾、防火等规范认真组织设计和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使校舍建设达到坚固、安全的标准。对标准化学校建设中的基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以及投资预算等,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学校基建项目规范运作;对违反程序、渎职和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4)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推进工作。省组织对各市、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并进行表彰奖励。各地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和政府各级督导机构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落实、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要求实施的,将追究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 学校标准化管理篇五
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 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一、自评工作的准备与实施过程
学校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我们自去年以来一直在积极开展。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达标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自今年9月下旬以来,学校成立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后勤、财务、文体四个专项评估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评估细则,细化分工,多次召开班子会、校务会、自评领导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深入细致地落实工作。
通过召开教职工会议,有效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做了广泛宣传,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这次创建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机遇。
具体实施的工作有:一是学校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纳入目标责任书考核,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督导检查长效机制;二是按照指标要求,严格按照《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等标准进行各项材料的搜集整理。三是将工作制度、办学条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不断对照标准加强查漏补缺,挖掘、提炼良好做法,开创并巩固学校特色发展。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成绩、经验、特色与做法 1.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两年前,学校对2003年建设的旧教学楼进行了粉刷。随着2013年综合教学楼的落成,学校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通过依托该教学楼项目,新建了实验室。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建设了30多米校园文化墙。从省财政厅争取资金20万元装备了280平米的图书阅览室;向教体局争取资金,利用财政局对蓝宝信招标,装备了价值70万元的两个微机室(126台),采购教师办公室电脑15台,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研室1间;整修、新建了花园,处理了楼顶脱层,使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和移动公司合作校讯通业务,每年争取免费使用移动光纤宽带节约一万多元。
2.打造人文环境,实现以境育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尽力营造‚文化品味、现代气息、人文精神‛校园,多位一体的校园文化,营造文化气场,学校的文化墙、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对师生进行良好的熏陶和感染。让每一个角落‚说话‛,实现了环境育人。
3.深化校本培训与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举办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校本教研与培训。以沙龙活动、论坛、讲座等形式开展了‚如何上好微格教学‛‚教师‘五个一’工程‛等多题材内容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搭建展示平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同课异构、一课 多轮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校本课程趋于多元,开展了梦想课程、阅读课、经典诵读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班队主题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雏鹰争章达标、争创文明标兵等活动,开拓了师生的视野,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校以‚拓宽学生视野、陶冶人文精神、提高审美素养、完善人格品质‛为出发点,设计了‚我为妈妈洗洗脚‛‚第二课堂活动展‛‚趣味数学竞赛‛‚书画展览‛等活动。落实‚东关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实践自我、发展自我。
5.扎实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文明素养。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通过有效开展校级‚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经典诗文诵读‛等常规性德育活动,不断提高德育的成效。合理使用校讯通、家长会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积极通过学校qq群交流平台,加强合作与共建。充分发挥品德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狠抓课堂实效性。
6.加强综治安全及后勤工作,打造平安校园。高度重视校园卫生,重点抓好校舍设施和路队交通安全,实行问责制。后勤工作注重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以来,我校按照‚巩固成绩、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秉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坚持‚依法治校、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以绩效考核为抓手,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创新德育工作,严格内部管理,加强校本研究,创建高效课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竭力打造学校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发扬上下联动、同心协力的良好传统,教师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力,总体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薄弱环节与问题,以及加强与改进工作的措施 我们将对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达标‛‚制度需要完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需要与时俱进‛等薄弱环节,将认真对照《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评估工作的通知》,找出差距,提出明确的硬件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精细化科学管理,进行校际交流,不断汲取兄弟学校的优秀做法,制定科学、合理、教师满意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
我们对学校发展的思考主要有3条,一是力争通过开展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促使校舍建设达到标准,校园环境规范整洁,设施设备充实完善,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使我校布局合理、校舍达标、设施设备完备、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实现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二实现教育的规范发展。通过标准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使学校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努力做到规范建设、规范办学、规范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通过规范义务教育管理、加强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