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叙利亚的问题 谈谈叙利亚的局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叙利亚的问题 谈谈叙利亚的局势篇一
一、伊朗核危机
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79年伊朗成立了伊斯兰国家,1980年美伊断交,伊朗拒绝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屈服,同时美国在伊朗周边发动的战争和军事行动使伊朗不得不考虑保卫国家的安全,美国开始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美国在伊朗周边发动的战争和军事行动有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美军常年赖在阿富汗伊拉克不撤军,美国入侵索马里、美军飞机空袭巴基斯坦西部等,而且美军在伊朗近邻的中东、中亚国家、南亚岛屿等驻扎有大量军队,严重威胁了伊朗安全。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与其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铀浓缩活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积极斡旋下,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为说服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德法英3国还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并于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去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
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举行外长级会议,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并多次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
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不会中止。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和美国可能对伊朗采取战争行动的借口。
所以说伊朗核危机不仅是伊美两国的事,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
二、叙利亚发展趋势
叙利亚问题是各种原因促成的。首先是精英与穷人矛盾激化。和其邻国伊拉克和黎巴嫩一样,叙利亚也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的国家。许多人担心政治**将会使伊斯兰分子获得权力。美国《时代》杂志25日指出,叙利亚的精英阶层由安全部队的阿拉维派军官、逊尼派大商人和企业家族组成,他们主导着叙利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如果这些精英团结在一起,很难想象分散的民众抗议会使现政权倒台,只有精英阶层内部的分裂将会使政权倒台。在大马士革特权环境下长大的阿萨德与首都精英阶层有更多共同点,他2000年执政后对经济和社会实施自由化政策,高雅文化出现繁荣,进口业、旅游和艺术都得到复苏。不过对于那些处于贫穷状态的多数人来说,情况并不乐观。三分之一人口每天收入只有不到2美元。失业率很高,持续4年的干旱已使叙利亚东部乡村成为荒地,德拉等城镇非常贫穷。富有的叙利亚人最不想看到,以农村穷人为政治基础的新政治阶层上台或者叙利亚陷入混乱和内战。由于担心下台和遭到起诉,军方领导人可能会支持总统。仍需要观察的是逊尼派精英是否会继续支持总统,或者阿萨德是否愿意冒进行深远和有风险变革的风险。其次国外势力的干涉也是重要原因。此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访问以色列时曾敦促叙利亚反对派学习埃及的例子。此举被认为是迄今美国对干涉别国内政最直白的表述之一。叙利亚民众在包括首都大马士革在内的叙利亚多个省份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支持巴沙尔总统于3月24日做出的有关政治经济改革的决定,同时支持国家统一,反对境外势力对叙利亚进行无端干涉。美国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叙利亚的局势,与其说是关注叙利亚的局势,不如说是关注叙利亚的资源和在中东地区的特殊战略地位。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那么叙利亚将如何发展呢?这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
连日来,叙利亚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叙国内危机不断升级,抗议暴力化和内战化趋势明显,国际制裁加紧,自家兄弟阿拉伯联盟以制裁给叙“致命一击”,美出动航母发出武力威慑,叙局势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一些媒体和专家纷纷放言,渲染对叙战争即将来临。事实上,虽然巴沙尔政权正面临十多年来最严峻挑战,未来前景十分黯淡,但叙问题目前尚未到关键时刻,战争也非迫在眉睫。从目前来看,叙利亚问题的未来发展还有多种可能性,最终走向仍有待观察。
第一种可能性是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从目前来看,并非不存在和平解决的条件。首先,巴沙尔对推动改革以及与反对派对话并非完全拒绝,其所宣布改革措施都在实施之中,问题在于反对派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其次,巴沙尔并非完全放弃与阿盟的对话。在11月27日阿盟实施制裁后,叙最新决定派外长出席近日在沙特举行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特别会议,显示叙并未放弃与外界隔绝。第三,巴沙尔存在最后一刻妥协的可能性。巴沙尔与萨达姆、卡扎菲并不一样,既不疯狂,也非顽固不化,理性尚存。其当初弃医从政很大程度上是遵从父命。当前叙国内极度困难,面临陷入内战以及彻底被外界孤立的风险,再加上前有穆巴拉克、卡扎菲之前车之鉴,后有萨利赫之全身而退这两种不同命运安排,不排除巴沙尔最后一刻与反对派以及国际斡旋方进行妥协的可能性。第四,阿拉伯国家以及西方虽对巴沙尔已失去信心,但目前情况下对再发动一场战争还未做好军事和心理准备,也未做好消化下一场地区战争后果的准备。与偏处北非,远离中东核心区的利比亚不同,叙利亚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周边国家(土耳其、伊拉克、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黎巴嫩)形势脆弱而复杂,叙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西方以及阿盟而言,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选择。
第二种可能性是叙利亚问题长陷僵局。在此种情形下,叙内部继续抗议不断,外部遭到最严厉制裁,将成为当前“阿拉伯之春”面临重压的多国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的孤岛。首先,从目前来看,在叙利亚并未出现突尼斯、埃及、也门和利比亚等国发生的高层大规模变节、叛逃的情况,军警与情报机构也只有零星叛变事件发生,首都大马士革社会基本稳定,巴沙尔仍牢牢控制政权。其次,外部制裁对叙构成很大压力,但并非致命。西方与叙利亚的贸易往来微不足道。阿拉伯国家虽然制裁,但缺少了叙两个邻国伊拉克和黎巴嫩的配合,制裁也难以有效实施,伊拉克和黎巴嫩都已宣布不会执行阿盟的制裁决定。而且,叙利亚也有抵制制裁的历史经验。第三,从反对派实力来看,对巴沙尔政权威胁目前也非致命。虽然大规模抗议示威不断,反对派组建了全国性委员会并取得了西方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土耳其的支持,但其实力仍难与对抗卡扎菲的班加西武装相提并论,难以与政府进行正面武装对抗。不过,这一僵局虽有可能形成,但恐最终难以持久。随着反对派的不断壮大,外部介入力度加大,这一僵局可能被逐步打破。
第三种可能性是叙利亚陷入内战之中。当前爆发内战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来,反对派已积极筹建武装,并频繁对叙军警机构发动袭击(巴沙尔总统称武装冲突和暴力袭击已导致叙军警死亡800余人),和平抗议日益向武装对抗发展,“和平起义”日益转向“武装起义”,叙已出现内战的苗头。11月16日,反政府武装人员袭击了首都大马士革附近一处情报基地。11月17日,反政府武装人员又袭击了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位于伊德利卜省西北部的一处办公地。据叙利亚官方通讯社报道,从11月19日至27日,已有至少54名叙军官兵、安全人员和武装警察遇袭身亡,其中包括两名上校、两名中校及一名少校在内的中高级军官。11月18日,美国务卿希拉里也公开宣称叙可能已陷入内战之中。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也连续发出警告,称叙利亚国内日益严重的暴力冲突或将导致内战。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警告叙利亚冲突双方保持克制,否则可能引发“全面内战”。更重要的是,叙反对派的组织性和武装化不断加强,并得到了西方以及部分地区势力的资金和武器支援。美国政府就公开宣布支持反对派的行动。在叙政府与外界日益敌对情况下,反对派得到外部支持的力度会不断加大,其武装化力度也越大。据悉,目前在约旦、伊拉克、土耳其和黎巴嫩都有反巴沙尔的武装公开活动。更重要的是,叙反对派和西方都希望复制利比亚模式,通过武装化,发动内战,推动设立禁飞区和提供国际保护,为外部干涉提供合法借口。11月24日,“叙利亚自由军”领导人里亚德公开表示,“有限的”外国干涉能帮助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我们希望国际社会提供保护,在叙利亚建立禁飞区和缓冲区,并对被叙利亚政府认为是重要设施的某些战略目标实施打击。”对叙反对派的用意,叙政府也非常清楚。11月20日,叙利亚外交和侨民部部长穆阿利姆表示,外部势力正试图将叙利亚推向“内战”方向。若内战一旦爆发,外界必定军事干涉。那么巴沙尔处境将更加艰难。
第四种可能性是复制利比亚模式。当前叙利亚尚不具备复制利比亚战争的条件,但形势正向那一方向发展,有关国家和组织也在积极向该方向推动。首先,西方已明确表示希望巴沙尔下台,美国和法国都已公开表示,不排除军事干涉叙利亚的可能。美还将“乔治•布什”号航母开往地中海东岸向叙炫耀武力。其次,叙当前形势发展也呈现与利比亚战前相似的情形:暴力冲突不断,有爆发内战迹象;反对派组建全国委员会,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第三,有关方面正积极寻找国际军事介入的借口:阿盟已表示,如叙政府拒不配合,下一步将考虑将叙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1月2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下属叙利亚问题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呈交调查报告,指责叙政府和安全部队犯下了反人类罪,称叙出现了大规模和系统性的即决处决、任意逮捕、强迫失踪、包括性暴力在内的酷刑以及侵犯儿童权益等侵犯人权的行为。报告称,自3月以来至少256名儿童被杀死。据悉,部分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国家正酝酿将此报告提交安理会,要求国际干预。这与利比亚战前国际干涉步骤几乎完全一致,提交安理会实际上就是为下一步国际干预提供合法性。循此道路,下一步可能就是国际刑事法庭起诉巴沙尔以及安理会授权采取行动。不过,从目前来看,外部军事干预叙利亚条件暂时还不具备:军事干预所需的外交步骤还未走完;西方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准备也没完成;叙国内局势尚未发展到急需外部干涉地步,反对派武装力量还很弱小,还未到能与政府军分庭抗礼的地步;巴沙尔并未中断与内部的对话以及改革进程,还在继续与外部进行对话协商,并愿意接受某种程度的调解。
综合上述四种情形,从目前来看,都不能排除可能性。但是吗,从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来看,第一、三和四种情形实际发生可能性最大。但是,无论上述何种情形发生,巴沙尔未来前景都堪忧。继收拾完利比亚,摆平萨利赫后,现在唯有巴沙尔这根刺了,西方可倾力而上了。对巴沙尔而言,未来似乎只有卡扎菲和萨利赫两个模式可选。选择战争或最终出走,对巴沙尔来说都有可能性。在最后一刻选择妥协流亡,是一个选择。但是,与卡扎菲、萨利赫和本-阿里相比,巴沙尔在中东乃至全球缺乏朋友,也没有靠得住的盟友。叙与海湾六国以及约旦、埃及一直不和,战略盟友土耳其和伊朗一个已走向对立面,另外一个伊朗态度暧昧,它选择的是叙利亚这个国家,而不是巴沙尔,它既不愿为此公开得罪阿拉伯国家,也不愿逆流而上,只能支持而非反对阿拉伯世界的革命。若巴沙尔选择流亡,恐唯有俄罗斯可选。若巴沙尔选择对抗到底,走向战争,明显是下下策,结果也不难预料。
叙利亚的问题 谈谈叙利亚的局势篇二
浅谈叙利亚问题
自2011年三月份以来,中东叙利亚局势由初见涟漪演变为今日的巨浪滔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这个位于中东咽喉之地的小国。然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似乎并没有为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提供非常明朗的途径,反而使得本身相对简单的内政问题上升为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无法对叙利亚的未来下明确的结论。
追溯这场风暴的起因,也许正如蝴蝶效应描述的那样,叙利亚南部德拉市的十五位学生因为在墙上书写反政府标语而被捕,就在不久以后引起波及叙利亚的一场抗议风潮。引发巨变的因素总是可以这么微不足道,远如近百年前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近在去年一场赔偿谈判的破裂引发了利比亚的政权更迭。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当社会走在了即将巨变的风口浪尖上,任何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一场风暴。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简单的把叙利亚的这场风暴归结为处理学生措施不当上呢?就他们本身的行为而言,动机或许是简单的:恰逢“阿拉伯之春”的思潮波及叙利亚,这十五位青年学生追求时髦在墙上书写那句突尼斯和埃及抗议活动中的著名口号:“人民要政府垮台”。当然,上面的所谓理由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但是事实是政府逮捕学生的行为被民众视为不尊重民权的表现。当地的民众随即进行集会要求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并且呼吁进一步的民主。发展到这个时候,事态还并没有达到政府不可控制的地步,至少民众并没有打出要求总统下台的旗号。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确实是令人遗憾的。在2011年3月18日的和平游行示威中,安保部队开火枪杀4人,并在第二天的死者葬礼上再次射杀一名哀悼者。流血事件的发生显然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压抑已久的怒火,短短数日,局势动荡加剧,超过了政府的控制范围。反抗的运动也开始从德拉市向全国各地蔓延,反对派乘机领导愤怒的民众更加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政府的活动,其中包括建立反政府武装,叙利亚动荡的局势已然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那十五名学生不过是激发民众反抗政府的导火索,真正导致了今天的动荡局面的原因没那么简单。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以为诱因有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应当从政府的角度出发。1971年3月,阿萨德当选叙利亚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的总统,任至2000年去世,其次子现任总统巴沙尔于同年继任总统。军队、复兴党和官僚机构曾共同巩固了阿萨德政权,比如为了能让当时35岁的巴沙尔顺利的接任总统,叙利亚议会甚至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年龄下限从40岁调低到34岁。然而,自2010年初突尼斯发生危机以来,“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也波及到叙,强人政治所带有的专制色彩显然让民众难以接受。面对民意波涛,阿萨德的判断出现了偏差,间接导致之后政府军和安保部队在处理游行民众的问题上方式失当。这无疑为后来爆发的游行示威活动埋下了祸根。与此同时,巴沙尔所承诺的在任期内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收效甚微,更是沉重地打击了民众早已脆弱的信心。叙利亚原本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但随着国内石油资源的枯竭,经济每况愈下。目前,叙利亚的失业率约20%,大部分是年轻人。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性,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叙利亚政府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那么理想的效果。在失业率逐步攀升的同时,叙利亚的物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政治体制的僵化和经济水平的衰退使得民众对巴沙尔政府失望之极,而失望的心情又不折不扣地转化为满腔的怒火。另一方面应当从反对派的角度入手。诚然,以巴沙尔为首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自1963年以来一直为叙执政党,主导了全国进步阵线,掌握军队,控制了全部的国家机器;而全国仅有的四个反对党不参加内阁,没有军队,不掌握国家机器。两个阵营的实力对比是悬殊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反对派在动荡的局势中无足轻重。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激发出了满腔的怒火,这种怒火虽然力量强大但是缺乏有组织的领导。就如同在叙利亚抗议活动的初始阶段,民众所进行的仍然是基于自发意识进行的示威活动,这种示威活动比较容易就会因为屈服于政府的权威而被平息。但是事实上,政府的镇压并没有使抗议的声音消减,反而引发了更加大规模的示威活动,甚至出现了和政府军进行抗衡的反政府武装。这一系列组织性极强的活动的实施显然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而这个核心毋庸置疑就是反对派。反对派抓住了群情激奋的时机,特别是在发生流血事件之后,有效组织民众参与到对抗政府的行动中去,其产生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除此之外,我们同样不能忽略的是中东冲突的共性——文化冲突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体现。叙利亚人口2369.5万,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但仅占全国人口11.5%的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却掌握着国家的统治大权。人口数量与权力的倒挂,少数统治多数的情况不能说不是诱发此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爆发了这样的政治风暴之后,叙利亚国内无疑是受到了巨大影响的。一方面,由于民众的抗议活动,无可避免地导致政府的各项行政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在群众运动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政府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可能面临着被质疑和抨击的窘境,这使得政府领导者的行政信心大打折扣,行政效率也大大降低。同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政府权威,当局难保采取某些过激的行动,这些行动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民众参与抗议活动,不仅破坏了参与者自身的正常生产生活规律,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未参与抗议者的生产生活作息。然而这些影响,归根结底对叙利亚造成的最大打击还是国民经济发展受阻,经济衰退加剧。早在2011年6月,巴沙尔就警告他的人民,叙利亚面对的“最危险的事情”是经济的“衰落和倒塌”。实际上,在反对派起义前,叙利亚就已忍受了数十年的高失业率、普遍的贫困以及不断涨高的食品价格。而目前由于阿盟、欧盟、美国以及邻国土耳其的经济制裁,叙利亚商业、农业、贸易受到严重打击,旅游业也轰然倒塌。与此同时,占据政府税收主要份额的石油出口也直线大跌。失业率据估计升高至超过20%。新增的失业人口加入抗议行列,在柴油等重要商品上取得的政府补贴也已耗尽。叙利亚的经济境况每况愈下,抗议者的力量将会不断壮大,巴沙尔政权摇摇欲坠。
另外,作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桥梁,叙利亚自古就有世界心脏之称,到了现代更是被冠以“世界小国中的大国”。只有18.5万平方公里的它,虽没有令人垂涎的石油资源,但却拥有令人侧目的战略地理位置。叙利亚周边都是非常敏感的国家,中东地区几大热点问题无不与叙相关。正是叙利亚独特的区位特点使得叙利亚的这场风暴牵动着周边各国甚至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神经。在抗议政府的活动受到巴沙尔政府的镇压的时候,阿盟迅速做出了反应,包括强烈谴责叙利亚政府暴力镇压民众运动的行为、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如冻结了巴沙尔及其助手在阿拉伯国家的资产甚至表决暂停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等。与此同时,欧美也给叙利亚政府施压,包括经济封锁,政治打压,外交孤立,以保护人权为名推动联合国介入叙利亚内乱,要求叙利亚政府立即停止一系列对待抗议民众的暴力行为,保障外部人道主义援助正常实施等等。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2012年2月4日的那份关于叙利亚问题的联合国决议草案。这份草案由英法美及主要阿拉伯国家等提出交安理会表决,最终因为中俄的联合否决而未告通过。对于这份议案,初看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份单纯的基于人道主义原则保障叙利亚人民人权的议案。但是当我们仔细地阅览这份议案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该项议案首先对叙利亚镇压民众抗议运动进行了谴责,再以保护叙利亚民众人权为目的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叙利亚政府的约束措施,包括停止一切暴力活动,将所有的军队撤回兵营,保障民众和平示威活动不受侵害等,要求叙利亚服从并执行阿盟为恢复叙利亚局势稳定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等等。我个人觉得里面的一些规定对叙利亚政府是不公平的,更是不利于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比如议案只是片面地要求叙利亚政府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回到军营,却没有对反政府武装的行动做出任何限制,没有考虑到激动的民众在进行示威活动的时候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欧美各国强烈谴责对叙利亚政府出售军火的行为,但是却隐晦地在议案中提出“呼吁叙利亚当局让人道主义援助安全和不受阻碍地通行,确保把人道主义援助送到需要援助的人的手中”而绝口不提禁止向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甚至默认了反政府武装将总部设在了土耳其的事实。
尽管就目前的叙利亚国内形势而言,反对派的武装力量同政府军相比实力是悬殊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政府军的暴力镇压。我们如果只片面地限制叙利亚政府的行动,而完全放任叙利亚国内反对派及其支持者不受约束的抗议活动,只能使叙利亚政府承受更大的外部压力而完全无益于解决叙利亚问题。相反,这种有差别地对待叙利亚各方的方案如果得到实施,只能削弱叙利亚政府稳定社会形势的能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叙利亚政府拒绝执行联合国的决议,是否意味着叙利亚政府自绝于全世界,那么到时候是不是欧美又要采取所谓的“必要措施”制止叙利亚政府的“反人权”的行为。那么到时候,是不是叙利亚就会演变为第二“利比亚”,巴沙尔是不是就会变成第二“卡扎菲”?至此,我认为中俄的否决票有效地遏制了这一锁链反映的实现。
在这项议案被中俄否决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尝试继续推动关于叙利亚的人权议案在安理会的讨论,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在联合国框架之外解决叙利亚问题,美国五角大楼甚至扬言不排除以军事手段推翻巴沙尔政权。西方对待叙利亚问题的态度已十分明了,似乎早已做好围困叙利亚政府的准备。此外,在国内反对派武装的对抗和国外敌对势力的虎视之下,叙利亚政府还面临着恐怖势力的威胁。这无疑也为叙利亚政府解决骚乱的困境雪上加霜。
当然,作为叙利亚政府的支持者的俄罗斯和伊朗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如俄罗斯抽调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对叙利亚各港口进行军事访问,伊朗除了公开谴责一切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外国势力并且派遣1.5名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精锐士兵进驻叙利亚以帮助叙政府解决国内骚乱。
面对世界各国对待叙利亚问题的不同态度,作为第三国公民的我虽然不能代表本国做出外交回应。但是,我个人以为在叙利亚问题上,除了叙利亚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组织都不应该一边倒地支持叙利亚国内矛盾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现在的形势下,对叙利亚任何形式的制裁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延缓甚至无限期地推迟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的进程。任何国家和组织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以极端的手段强制叙利亚政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措施。我们能做的只是站在旁观者的客观角度冷静地审视叙利亚形势,既要监督叙利亚不进行极端措施暴力平息内乱,也要监督叙国内反对派不以挑衅的形式妨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正常举动。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不可以以任何理由侵犯叙利亚主权,要积极推动叙利亚国内各方以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同时不阻挠叙利亚政府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盼望叙利亚人民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场危机。
老师,本文完成的时间和老师批阅的时间出入较大,请老师不要见怪。
叙利亚的问题 谈谈叙利亚的局势篇三
浅谈叙利亚问题
摘要:叙利亚已经成为了2012年的热点话题之一更扯进了美国、俄罗斯、联合国、阿盟等众多国家和组织各国力量的不一致使得叙利亚成了多国博弈的舞台。关键词: 叙利亚 中国 美国 阿盟 正文:
一、叙利亚的简介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也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更成为了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二、叙利亚问题的导火线
2011年1月下旬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巴沙尔·阿萨德及其政府正面临着执政危机。自2011年3月份以来叙利亚政府与民众发生的多起流血冲突事件。
三、叙利亚问题的原因
1、经济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也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石油大部分进口自中东地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政治原因
叙利亚问题其实是以美国为首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美国与俄罗斯围绕传统“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
3、宗教斗争
阿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执政,其中沙特阿拉伯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一直阿盟中扮演老大角色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因此两个国家形成对抗局面。
4、地缘政治原因
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
5、社会历史矛盾的长期积淀
(1)阿萨德家族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的政权,国家内部对阿萨德家族政权不满的抱怨一直存在,反对派一直也在叙利亚活动。
(2)叙利亚在黎巴嫩影响力巨大,1998年黎巴嫩总统拉胡德上台,巴沙尔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问题,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对叙利亚怀恨已久。(3)巴沙尔痛恨贪腐,倡导过打击贪腐的运动,因此巴沙尔在国内政坛树敌太多。
(4)沙尔当政之初承诺将在叙利亚进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但是成效甚微,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改善。(5)党派教派淋漓各种利益交织复杂.四、叙利亚内部局势及现状
1、叙利亚成了多国力量博弈的舞台 (1)美国:一直不喜欢巴沙尔
巴沙尔从父亲手中接过的,是一个恩怨极深的美叙关系。美国曾是西方率先承认叙利亚独立的国家,但是后来叙利亚坚决反对美国偏袒以色列,支持黎巴嫩、巴勒斯坦的民族独立运动。911发生后美国将叙利亚列入“无赖国家”的行列。美国资助叙利亚反对派撤回驻叙利亚大使。(2)欧盟:法国充当急先锋
在欧盟国家里,法国和叙利亚渊源最深。1920年4月叙利亚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二战结束后法国同意叙利亚彻底独立。
独立后的叙利亚仍然与法国保持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法叙两国的上层。萨科齐2007年当选总统后,为建立“环地中海国家联盟”,一度和巴沙尔打得火热。但这一切很快幻灭。2008年,萨科齐派特使见巴沙尔要求释放几名政治犯,做个姿态,以方便邀请他参加法国国庆庆典,但被巴沙尔“粗暴地一口回绝”。法国成为第一个提出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西方大国。(3)俄罗斯:驶出唯一一艘航母
苏联和叙利亚于1944年建交,比叙美建交还要早。1963年,叙利亚军事政变爆发,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和苏联签署合作协定,从而在美国精心布置的中东防线上打开一个巨大缺口。巴沙尔上台后继续和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2010年,梅德韦杰夫实现了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总统对叙利亚的首次访问,将两国关系带入新的“蜜月期”。
2、叙利亚内部局势
(1)巴沙尔政权:内忧外困,四面楚歌
阿萨德家族利用阿拉维派这一占全国少数人口比例的派别,统治着占国民大多数的逊尼派民众达40多年,压力巨大,反对派活动的逐步武装化,叙利亚军队的中下层也已显露变节端倪,并面临着国际上的空前压力。(2)反对派:难以形成统一阵营
叙利亚没有成形的反对派,且分散于国内外,派系间难以变成一个类似于利比亚那样的统一的反对派阵营,叙利亚不能集聚起一个有号召力的领袖集团而组织一支追随队伍,难以被外国势力承认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
(3)倒戈军队:势力单薄,不能形成大威胁
是由“叙利亚自由军”、“自由军官运动”以及一些亲人受到巴沙尔政权迫害的军人组成。虽然土耳其默许其跨境打击叙利亚军队,但“叙利亚自由军”始终缺少武器,难以造成更大的威胁。(4)境外力量:势力强大,但仍需寻找合适方式
美国目前仍然陷在乱局中,美国需要修复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如果美国再军事打击叙利亚,则美国在中东的处境将更加困难。但北约成员国之一的土耳其政府不仅公开庇护叙反政府分子,并且加大了对叙利亚的制裁。美国更禁止美国公民在叙利亚投资和经营公司,并停止叙利亚对美国的石油产品出口。巴沙尔必须下台已经成为现实。
五、对叙利亚问题的措施
1、阿盟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
自从叙利亚问题出现以来,阿盟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态度逐步升级。先是谴责武力事件,后是终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并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与政治制裁,再后来,就是讨论承认反对派,并要求在联合国讨论叙利亚局势。2011年11月,阿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
(1)停飞往返叙利亚的商业航班、暂停与叙利亚中央银行的往来。(2)对部分叙利亚高管官发出旅行禁令、冻结叙利亚政府银行账户并终止金融交易。
(3)阿盟将终止于叙利亚政府的商业贸易,撤出在叙利亚的投资。
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叙利亚问题的决议
有137个国家对这份由阿拉伯国家起草的决议投了赞成票12个国家投票反对,17个国家弃权,中国亦投了反对票。这份决议主要是对阿盟最近提出的有关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倡议表示支持,同时对叙利亚政府镇压反对派的行动表示谴责。决议还向叙利亚政府提出5点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动,释放所有近期被拘禁的人士,从叙利亚城镇撤出所有政府军,保障和平示威的自由,确保阿盟和国际媒体人士自由进入叙利亚。决议呼吁联合国任命一位特使,为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进行斡旋,并通过提供技术和物质援助的方式,为阿盟处理叙利亚危机的努力提供支持。
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派遣调查组
人权理事会4月29日通过决议,谴责叙利亚当局对和平抗议者使用致命的暴力以及阻碍医疗救助渠道,并敦促叙利亚政府立即停止一切侵犯人权的行为。并紧急向叙利亚派遣一个小组,对所有被指称的侵犯国际人权法的行为和罪行进行调查,要求安理会授权联合维和部队“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并敦促阿盟成员国中断与叙利亚政府的各种外交合作。
4、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
中国在表决中投了反对票。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充分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叙利亚人民的自主选择,尊重叙各方政治对话达成的成果,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国际社会及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行动,应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而不是使问题复杂化。
中方谴责一切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为,敦促叙利亚政府和各政治派别立即、全面停止所有暴力活动,尽快恢复国家稳定和社会正常秩序,呼吁叙利亚政府认真倾听人民要求变革、发展等合理诉求,呼吁叙利亚各政治派别通过法治和非暴力途径表达政治意愿。
六、叙利亚的未来
阿萨德家族可能消失在政权舞台上,总统亦可能退台,面对着这一切的不确定性,叙利亚人民充满了信心。“真正停火”对叙利亚人民来说似乎仍是一种奢侈,叙利亚人民以紧张心态对待“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炮制的“叙利亚危机”已成中东动荡的最新火药桶未来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和中东影响力版图的重塑,无不与它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正如中国所倡导的,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叙利亚人民的自主选择,尊重叙各方政治对话达成的成果,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尊重人民的意愿,那么叙利亚将不会咱有战争和争斗了,有的只是一片祥和!
浅谈叙利亚问题
叙利亚的问题 谈谈叙利亚的局势篇四
叙利亚难民问题论文-有关叙利亚问
题的论文
一.叙利亚简介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二.叙利亚问题的由来
首先,反对派可以说是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导火线。自从三月十八号政府与民众发生一定程度的流血冲突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的人数日渐增多,实力也就日渐壮大。虽实力悬殊,但已骑
虎难下。
其次,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叙利亚政府本身,叙利亚政府在世界上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叙利亚政府若能处理好与反对派的关系,并加快改革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么叙利亚的局势或许能够停止恶化。
另外,从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如此看来,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所以,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
从主观来说,叙利亚的动荡不仅是由于叙利亚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起的,还有叙利亚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叙利亚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其实在本质上
说,叙利亚当今局势的造成,和西方国家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就是,叙利亚反对派有到国外接受一些培训,这就说明叙利亚反对派有一些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给他们撑腰,所以他们的腰杆自燃就硬了,他们认为他们有更多的筹码来推翻叙利亚当前政府的统治。
三.叙利亚现状
叙利亚危机爆发之初,很多人曾认为巴沙尔总统必将紧步本·阿里、穆巴拉克的后尘,很快被街头革命者赶下台。然而,近一年过去了,巴沙尔政权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所预料的那样迅速倒台。至少到目前为止,巴沙尔仍能有效控制军队和行政系统,军政高官至今无一人叛逃。而据一份民调结果显示,巴沙尔政府在民众中依然保持50%-60%的支持率。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叙利亚反对派仍处于山头林立、各自为战的状态。
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26日称,25
日发生在霍姆斯省胡拉镇的袭击事件至少造成92人被杀害,其中包括32名儿童。这是叙利亚上个月宣布停火以来死伤最严重的暴力事件。该组织军事观察员和民事观察员当天上午前往胡拉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32具不满10岁的儿童尸体和另外60具尸体”,在这一事件中共有92人死亡。
看到这里,令人深感震惊,对92名无辜死者表示沉痛哀悼,对这种赤裸裸的屠杀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呼吁联合国驻叙利亚督导团彻底调查此事,不论涉及谁,都应该拿出坚决有力的惩处措施,坚决打击这类反人类行径。
四.叙利亚问题争论的焦点
究其问题本身的焦点,有如下两点。
一是,主权与人权那个大的问题?
一般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主权大于人权,这样理念下,如果有国民示威反对政府,政府为了主权可以对民众进行镇压的,去侵犯人权的也是正当的。
持这样理念的国家,象中国,一般都奉行“不干扰他国内政”的政策的,偶以前批过,持这样政策的国家,实际上缺少道义的;奉行这样政策的国家,往往是自私的不重视人权的,他希望自己在国内侵屠杀人民犯人权的时候,其它国家也不要来管它。因此,持这样政策的国家,地球上没有国家会认你做领袖的。而民主国家,都倾向人权大于主权的,对叙利亚态度上,他们认为巴沙尔必须立即下台。
二是,巴沙尔不下台,是否符合正义原则?
看到过中国支持巴沙尔的理由,中国也说为了叙利益人民利益的,是为了叙利亚的和平稳定,按照中国的观点,叙利亚已经通过民主宪法了,因此,反对派也不用闹了,西方如果继续支持反对派,那对叙利亚稳定破坏,这才是破坏和平不义行为。
在这个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哪些潜在的,可能导致更多变数的方面呢?
首先,不可忽视的便是叙利亚与伊朗的关系问题。叙利亚表面虽然是世俗性质共和国,但当权的阿萨德家族是阿拉维什叶派穆斯林, 经济上,政治上都和伊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叙利亚在中东算得上个军事大国,但80%的武装部队都是阿拉维派的人,现在国家暴力机器里叛变的都是少数。这样,在某些西方国家煽动下的分裂势力是否能够得逞,值得思考。你也会发现,为什么伊朗要给埃及的革命添油加醋,而对叙利亚的事态保持了相对的安静。
叙利亚问题和伊朗问题是绑在一块的。美国3艘军舰已经开到了海湾,俄罗斯的军舰也开来了。美国是先对伊朗动手还是先对叙利亚动手?我们判断美国暂时对谁都不会动手。因为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不会给自己添乱。美国现在不过以这种方式刺激伊朗内部发生**,以军舰威吓伊朗老百姓,给老百姓造成压力和恐慌。叙利亚和伊朗的军事力量在中东地区还是名列前茅 的,但是无论如何是打不过美国的。凭卡扎菲的力量当时收拾反对派是不在话下的,后来是因为北约的介入,卡扎菲这才惨败,叙利亚和伊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美国在短时间内对叙利亚和伊朗都不会动手,现在都只是一种外交战、威胁战、舆论战。
伊朗和叙利亚这两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是一样的。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几个阿拉伯大
国都倒下了,海湾君主国冒出来,还要在阿盟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它们主要是针对伊朗,希望叙利亚与伊朗断绝密切关系。叙利亚如果倒下了,伊朗在阿拉伯国家就没有后盾了,击倒伊朗就变容易了。
其次,也需注意到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的背后原因,并以此来指导以后的应对措施与发展方向。制裁起因是叙利亚日益恶化的暴力局面和总统阿萨德未能实施阿盟提议的地区和平计划,因此制裁叙利亚的原因是由于叙利亚政府没有在阿盟规定的最后期限内签署同意向
其派遣观察团的协议。阿盟部长们批准了一项惩罚叙利亚当局镇压抗议民众的大规模经济制裁方案。方案中包括禁止叙利亚政府高官的旅行、以及冻结和阿萨德政府有关的资产等等,停止和叙利亚中央银行作交易、以及停止在叙利亚投资。
五.叙利亚问题前景发展
第一种可能: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
从目前来看,并非不存在和平解决的条件。与偏处北非,远离中东核心区的利比亚不同,叙利亚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周边国家形势脆弱而复杂,叙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西方以及阿盟而言,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选择。
第二种可能:叙利亚问题长陷僵局。
在此种情形下,叙内部继续抗议不断,外部遭到最严厉制裁,将成为当前
形成,但恐最终难以持久。随着反对派的不断壮大,外部介入力度加大,这一僵局可能被逐步打破
第三种可能:叙利亚陷入内战之中
当前爆发内战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来,反对派已积极筹建武装,并频繁对叙军警机构发动袭击,和平抗议日益向武装对抗发展,第四种可能:复制利比亚模式
当前叙利亚尚不具备复制利比亚战争的条件,但形势正向那一方向发展,有关国家和组织也在积极向该方向推动。据悉,部分阿拉伯国家和西方国家正酝酿国际干预叙利亚问题。这与利比亚战前国际干涉步骤几乎完全一致,提交安理会实际上就是为下一步国际干预提供合法性。
综合上述四种情形,从目前来看,都不能排除可能性。从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来看,第一、三和四种情形实际发生可能性最大。但是,无论上述何种情形发生,巴沙尔未来前景都堪忧。
六.各方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
阿盟:对叙利亚实施制裁。自从叙
利亚问题出现以来,阿盟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态度逐步升级。先是谴责武力事件,后是终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并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与政治制裁,再后来,就是讨论承认反对派,并要求在联合国讨论叙利亚局势。
俄罗斯:反对偏袒叙反对派。俄在叙问题上态度鲜明,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叙危机,反对外部势力偏袒叙反对派并向反对派提供武器。俄认为,不仅应该向叙政府,也应向叙反对派施加压力,迫使双方展开对话。俄反对阿盟中止叙成员国资格的决定,但支持阿盟向叙派遣观察团。作为“前强国“,俄罗斯一直在争取不激怒美国的前提下遏制美国为首的西方力量,这无关正义,而是预防。但俄罗斯的反对是有底线的,正如前南战争,一旦涉及军事对抗美欧,俄罗斯只有退却。即使在冷战时期俄罗斯也很少直接军事干预,充其量运送点武器什么的。
美国:推动颠覆叙政权。一方面,美国积极展开外交攻势,联合欧盟、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等,加强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试图动摇巴沙尔政权的根基;另一方面,美国正悄悄向叙反对派提供各种支持。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影响力的理想做法就是让自己成为”道义“的代言人。凭借压倒性的武力优势支撑对外政策,它的根本目的当然是维护国家利益,至于同时是否促进了国际社会”道义“的发展,目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一些国家追随美国一方面是跟美国有着同样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冷战的惯性思维,还有就是”民主“确实是在国内说的过去的普遍认识。人吃饱了才会找事做,这些国家经济上过得去就想做点”慈善“事业,济世救人了。
法国:希望强化对叙制裁。叙局势发生动荡以来,法国反复谴责叙当局的行动,但也多次表示不主张武力干涉叙局势,而应通过制裁来迫使叙政府就范。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推动叙利亚
问题和平解决,促进中东地区局势逐步走向稳定,是中国一贯原则立场。这充分关照了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的高度责任感。中国不支持武力解决,中国希望叙利亚接受与执行安南的六点建议。
七.中国的应对方法 中方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片面向叙利亚政府施压,预断对话的结果或强加任何解决方案,都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的复杂化。这是一次气氛激烈的表决,联合国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赞成还是反对,每一个成员的选择都会给当前的叙利亚局势带来巨大影响,2月4日,针对这份已经辩论数月的,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中国和俄罗斯都投了否决票。为什么投下反对票,中国政府已经在多个场合明确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中方始终认为解决叙利亚问题不能指望一份闭门磋商出的对叙决议草案,中方还认为各国还应该遵
守《联合国宪章》,应该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应该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和矛盾。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叙利亚保持与稳定,符合叙利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2月6日,在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记者们提问最多的依然是叙利亚问题,而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也不断地重申着中国的态度。
相隔4个月,两次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反对票,都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通过,面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一个复杂的国际敏感问题,中国的态度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世界。
应该说从目前的局势看,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上,但是未来局势到底会如何发展,有赖于各方推动这样和平进程的动力有多大,而且我们也希望各方能够尽最大努力进行
政治展开。
事实证明,这样的套路不但会严重伤害平民百姓,更会留下长期动荡不安甚至分裂的恶果。
叙利亚的问题 谈谈叙利亚的局势篇五
叙利亚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吗?
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为我们大学生打开了迈向世界之门,推开了智慧之窗,架起了沟通我们与外界的桥梁。过去一年半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让我们学习和了解了形势与政策的需要,呈现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他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我国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外交和军事等多方面的材料;帮助我们深入把握形式,洞察蕴含在变化万千的形势与政策背后的规律,提供有关领域的理论、历史、和前沿的知识;帮助我们成长成才。
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我们了解了很多国际问题,我最感兴趣的是叙利亚问题的发展动态。
利比亚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叙利亚仿佛成了中东地区的又一“热点”。一时间,在叙利亚这块号称“中东的心脏”的土地上仿佛囚禁了某些“不祥之物”,“列强”的虎视眈眈、利比亚的前车之鉴、“不靠谱”的“仗义盟友”、国内的持续骚动及外界的舆论压力,足以让我们对这“不祥之物”能否冲破“封印”展开联想——叙利亚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吗?
一、叙利亚与利比亚问题的相似点
纵观叙利亚动荡的局势发展,和利比亚何其相似。
2011年3月中旬,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15名年幼的学生在公共场所涂写反政府标语遭到逮捕,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政府抗议。叙利亚政府的平乱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丧生,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安理会闭门磋商。叙利亚境内外多个反对党和部分反对派独立人士组成“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以统一叙利亚反对派的立场。与此同时,在西方支持下,叙利亚国内出现新的反对派组织,与境外反对派一起以推翻现政权为宗旨,拒绝民族对话。
2012年1月16日,叙利亚宣布大赦被捕示威者,在这种局势之下,多方称暂无打算派兵叙利亚。但是到了1月26日,以安全原因为由,阿盟暂时中止了观察团行动,安理会随后就叙利亚问题闭门磋商。
1月31日,美国就叙利亚问题发表谴责言论,其言辞之激烈令人吃惊。同日,俄罗斯称,叙利亚同意与反对派对话。
2月4日,中俄联手否决安理会涉叙草案,4天以后,欧盟就对叙利亚实施新制裁。
从政治打压、外交孤立,到经济制裁,阿盟和西方国家正对叙利亚步步紧逼。结束利比亚作战任务的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并未急于离开地中海,叙利亚周边的以色列、约旦和土耳其3国均已宣布进入战备状态。这一切似乎都已透露出“利比亚模式”的影子。
外媒猜测:环环相扣 欧美只等“出师之名”
2月4日,安理会涉叙决议草案被否决后,“德国之声”曾假设称,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将绕过安理会,直接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推翻巴沙尔政权。而事实上,几天后,这样的假设就得到了验证。
2月12日,联合国大会主席发言人尼哈尔·萨阿德宣布,联大即将举行全体会,讨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有关叙利亚局势的报告。不妨对比一下,在去年欧美打击利比亚的模式中,从联大人权理事会谴责利比亚起的第17天,西方决定对利比亚实施禁飞;第19天,欧美开始空袭利比亚的黎波里。
外媒猜测称,在中俄联手否决安理会决议后,西方已启动对叙利亚的“b方案”,即由土耳其提出的绕过安理会的“对叙禁飞”决议。外媒评论称,欧美初步行动已开始,几个步骤环环相扣,只等联大人权理事会的“出师之名”。
如果按照“利比亚模式”来算,欧美对叙利亚开战只剩不到20天了。叙利亚问题b方案”:绕开联合国,拉拢“反巴沙尔国际阵线”,全方位支持叙利亚国内外反对派。
英国广播公司(bbc)进一步猜测称,西方所谓的“b方案”,具体条目将有可能是由土耳其提议的、在叙利亚西北部城市伊德利卜四周设立禁飞区。
半岛电视台也猜测称,估计西方已经做好了封锁和围困叙利亚的准备。而所谓“人道主义的狂轰滥炸”只是前奏曲,他们已经秘密或公开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装备,为军事干预做铺垫。这几个步骤环环相扣,一旦联大全体会人权理事会的“出师之名”到位,最后的军事选项便不可避免。
二、叙利亚与利比亚问题的不同点
唯一变数:积极斡旋,中俄正努力平复危机
与利比亚有所不同的是,对叙利亚的危机局势,俄罗斯和中国积极斡旋,强硬的透出发对票,试图平复危机。
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俄两国联手投否决票,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俄罗斯政府2月10日重申,支持国际观察团返回叙利亚,希望观察团可以帮助缓解叙利亚紧张局势,并于2月7日紧急派出外长出访叙利亚。中国外交部也表示,近期会派出外交官前往西亚、北非,斡旋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
“除了直接进行军事干预外,西方国家正在重演利比亚的一幕。但叙利亚与利比亚不同,阿萨德政权和卡扎菲政权也不同,发生在利比亚的一幕不会轻而易举地在叙利亚复制。”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表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陈双庆表示,由于联大会议的人权报告并非“一票否决制”,即使中俄反对,决议也可能通过。
陈双庆分析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土耳其获得安理会授权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那么外界必将采取武力干涉。但是,目前叙利亚反对派并不成熟,武器相对落后。
陈双庆认为,叙利亚和利比亚两国情况稍有不同:卡扎菲政权众叛亲离,遭到国际社会谴责;而叙利亚拥有多方支持。因此,近期内开战的可能性或许不大。
中东问题专家李国富也表示,联大的会议的确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但各成员国的态度还有待观察。
对于叙利亚局势未来的走向,更大的可能是陷入内战,即西方支持的反对派将继续要求阿萨德下台,而依然掌握军队的阿萨德不愿交权,国家陷入内战。土耳其驻欧盟大使selim yenel表示,由于叙利亚反对派存在分裂,而阿萨德还拥有国内中产阶级的支持,目前的冲突可能滑向内战。
三、叙利亚;阿盟;俄美法三方;中国;局势分析
中东乱局不断发酵之际,叙利亚也陷入动荡政局,内外势力博弈更趋激烈,俄美法三方各有立场。叙利亚政府目前接受阿拉伯联盟提出的和平计划,同意撤出军队,与反对派谈判。
首先,就叙利亚国内来说,是叙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是叙利亚问题由来的主因与核心,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间,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围绕“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虽然矛盾错综复杂,但矛盾双方的目的无非是进一步壮大自己、夺取利益。
阿盟:对叙利亚实施制裁。自从叙利亚问题出现以来,阿盟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态度逐步升级。先是谴责武力事件,后是终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并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与政治制裁,再后来,就是讨论承认反对派,并要求在联合国讨论叙利亚局势。
俄:反对偏袒叙反对派。俄在叙问题上态度鲜明,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叙危机,反对外部势力偏袒叙反对派并向反对派提供武器。俄认为,不仅应该向叙政府,也应向叙反对派施加压力,迫使双方展开对话。俄反对阿盟中止叙成员国资格的决定,但支持阿盟向叙派遣观察团。
美:推动颠覆叙政权。一方面,美国积极展开外交攻势,联合欧盟、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等,加强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试图动摇巴沙尔政权的根基;另一方面,美国正悄悄向叙反对派提供各种支持。
法:希望强化对叙制裁。叙局势发生动荡以来,法国反复谴责叙当局的行动,但也多次表示不主张武力干涉叙局势,而应通过制裁来迫使叙政府就范。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推动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促进中东地区局势逐步走向稳定,是中国一贯原则立场。这充分关照了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的高度责任感。
四、总结
综上,对叙利亚不利的因素是国内的动荡、西方“列强”无休止的贪婪、阿盟的无能和联合国的“绥靖”,而叙利亚手中的筹码只有“不靠谱的”伊朗、“难以预测的”俄罗斯、本身不堪一击的军事实力以及帮不上什么忙且不占上风的国际舆论。叙利亚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有所影响的因素还很多,但就目前来看,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并且这一答案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开始验证。
不过,在这一场场频繁的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某段“危险的历史”的影子,其中究竟孕育着什么,恐怕真的值得全人类去思考„ „
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深刻的认识了世界。最后我认为叙利亚局势的动荡,各方势力的角逐,只会更深的伤害到叙利亚人民,国际社会需要给和平更多的机会,这样做才是真正对叙利亚人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