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情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常州市情杀篇一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濒临黄海,南邻苏北。现辖9县3区,180个乡镇、街道,7151个行政村(居),1036万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平原、山区、丘陵各占三分之一,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临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地热城、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市场名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
临沂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临沂有25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1950年设临沂专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设地级临沂市。临沂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于临沂城。孔子72贤徒中有13人生长在临沂。历史上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在临沂。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和珠算发明家刘洪等都出生或曾生活在这里。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1940年8月,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5年改称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党政军机关、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八路军第一纵队、新四军、华东局机关、华东野战军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过。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10位元帅、1604名将军中,有3位元帅、400多名将军在此战斗过。当时根据地420万人,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0多万人次拥军支前;有10万多名革命烈士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生命。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红嫂、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
临沂是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农副产品产量大质优。有花生、黄烟、桑蚕、柳编、银杏、金银花、板栗、茶叶八大特色基地和蔬菜、果品两大优势产业。脱水蔬菜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2种,其中,金刚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石英砂岩、陶瓷土、白云岩、花岗石矿产储量居全省第一位。淡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总量为55.36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六分之一,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9万多处,其中大中型水库37座,总库容达34.1亿立方米。旅游资源富有特色。目前全市四a级旅游区已有8家,三a级旅游区已达11家。蒙山主峰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素有“亚岱”之称,是国家4a级风景区,被誉为“天然氧吧”和“养生长寿山”;全长3800米的莒南天然卧佛被誉为“世界奇观”;沂水地下大峡谷全长6100米,被誉为“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沂河小埠东橡胶坝长1247米,均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王羲之故居、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山东天宇(平邑)自然博物馆等一批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临沂是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商都。目前,全市各类市场1004处,预计2008年成交额达933.7亿元,已成为系统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集散地。其中临沂批发城拥有68个专业批发市场,仅在批发城经商的浙江人就有近7万人,批发城日客流量30多万人,日车流量5万辆,2008年成交额达538亿元,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产业特点突出。依托商贸物流优势,实施“以商兴工”战略,延长加工业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建材、食品、木业、医药、化工、纺织、冶金等八大支柱产业。
临沂是区位优势明显的枢纽城市。京沪、日东两条高速公路和兖石、胶新铁路在我市形成双十字交叉,公路通车里程达2万公里,位居全省前列;距岚山、日照、连云港三大港口均在100公里左右,距青岛港200公里;临沂飞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开通了多条国内航线,立体交通大格局已经形成。
临沂是后发优势强劲的成长型城市。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临沂1985年有7个县被列为贫困县。经过10年努力,到1995年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脱贫。近年来,临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后发优势日益显现,特别是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山青水秀的环境优势、民营经济活跃的体制优势以及沂蒙精神所锻造的政治优势,推动着临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958.2亿元,增长1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84.2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7.5亿元,增长26.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9亿元,增长23.6%,增幅创近年来新高。全年进出口总额39.9亿美元,增长27%;其中,出口26.3亿美元,增长17.1%;进口13.6亿美元,增长51.6%。全市地方财政收入80.2亿元,增长16.7%,其中税收收入58.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3.3%。国、地税收入合计135.4亿元,增长13.7%,其中国税收入84.7亿元,增长12.8%;地税收入50.7亿元,增长15.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8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5383元,增长14%。在2008年末中科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临沂位居第五位,在人民网评选的“改革开放30周年最受关注的30个城市”中,临沂排第27位。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2亿元,增长2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50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7.7%。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总的工作思路是:围绕建设富强美丽“大临沂、新临沂”的总目标,坚持打造与人口大市相匹配的经济大市、“物流天下”的商贸强市、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滨水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城市“四项发展目标”,积极推进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由传统商贸大市向现代物流强市、由内向型经济大市向外向型经济强市、由生态资源大市向生态园林城市、由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五个转变提升”,努力在鲁南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三个率先发展”。力争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三千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0亿
琅琊的由来
临沂城古代的时候被称作琅琊,但是有的客人可能要问为什么
叫这个名字,稍微懂一些的客人或许要问“琅琊不是在青岛胶南吗?”“琅琊不是在安徽滁州吗?”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琅琊名字的变迁。
琅琊两字分开来讲,“琅”字指像珠子样的美石,“琊”字指似玉的骨。琅琊两字最早出现始于山名,琅琊山位于胶南市区西南26公里,由于这个地方港口优良,早在齐桓公的时候就是齐国有名的港口,后来越王勾践在此建立琅琊县,后迁都琅琊,因思念故乡在此建琅琊台远眺南方的故乡,这是因该是琅琊最早的行政建
制,而这时的琅琊,应该讲就是指胶南。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国设三十六郡,其中就有琅琊郡,这时的琅琊已由一个县升级为一个郡,而且在秦朝的时候,琅琊是当时大秦帝国最大的港口,琅琊郡也是当时非常富庶的一个郡。西汉时期,当地发生数
次地震、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致使琅琊郡治所迁到了东武(今诸城)。
东汉建立后,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封自己的儿子刘京为琅琊王,国都设在今莒县。刘京的前半生经历光武帝和汉明帝两朝,两个皇帝一个是疼爱自己的老子,另一个是喜欢自己的一母同胞的兄弟,有这两个人罩着他,可谓一帆风顺,直到他的侄子明帝的儿子章帝即位后,权力重新分配,当时富庶的琅琊国成了人人眼红的肥肉,于是狡猾的刘京主动提出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临沂两县,并且让出坚固的莒县,把国都迁到了启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沂城,琅琊这个名字也随之迁到临沂,刘京之后,琅琊王又传六代,一直到曹操时期,最后一位琅琊王刘熙被废。自此以后,无论是琅琊国
还是后来的琅琊郡,郡治所在地都是在现在的临沂城,可以说刘京在权力斗争下的一个无奈之举成就了临
沂城近2000年的琅琊美名。
常州市情杀篇二
绵阳市情简介(2011年)
绵阳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幅员面积2 万平方公里,辖9 个县市区,总人口540 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106 万,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名“涪城”、“绵州”,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这里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中华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缔造者、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诗书画家文同、清代才子李调元、现代作家沙汀、“两弹”元勋邓稼先、小麦育种专家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
绵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市区距四川省会成都98公里,宝成铁路和成绵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绵阳机场开通直达全国主要城市的12条航线。在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西客运专线等4 条快速铁路和绵遂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成绵巴高速公路等 5条高速公路建成后,绵阳陆路到成都只需半小时,到重庆、西安只需2小时。拥有完备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有二类铁路口岸、公共保税仓库、集装箱货栈和西部地区地级市中唯一的出口加工区。
绵阳科教实力雄厚,高端人才荟萃。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2万。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12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8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6所,基础教育全省领先,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规模居西部地级市前列,教育园区初具规模。
绵阳工业基础坚实,产业体系完备。是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西部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现有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大中型骨干企业50 余家,长虹、双马、湖山、利尔化学、富临运业等上市公司7 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以冶金机械、材料、化工、食品等产业为支撑的完备现代工业体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配套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产业承载能力,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广阔。
绵阳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蜀道文化、羌禹文化、白马藏族文化资源富集,李白故里、七曲山大庙、翠云廊、富乐山、越王楼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窦圌山、猿王洞、涪江六峡、小寨子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区,以仙海湖、罗浮山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景区,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跃进路1958、芙蓉汉城、新北川“巴拿恰”为代表的特色街区。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感天动地,北川老县城遗址、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正在成为“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示范区,特别是北川新老县城的鲜明对比,成为广泛传播“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灾后重建好、对口援建好”的鲜活教材。
绵阳人居环境优良,城市发展空间广阔。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备,建有4 星级以上酒店6家,三级甲等医院3 家,九洲体育馆等大型体育场馆2 个。城区三江汇流、群山环抱,四季分明、气候温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5天。随着二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游仙经济开发区和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三新城”等产业发展新高地和仙海水利风景
区、城南新区等城市发展新组团加快形成,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正在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绵阳政策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的重点城市,绵阳科技城享有19 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国家、省给予绵阳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许多特殊政策,支持绵阳在“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在西部城市中拥有明显政策优势。对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和“绿色通道”审批,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vip服务,对各类人才和企业家关爱有加。世界500强艾默生、飞利浦等纷纷落户绵阳。
绵阳是“5·12”特大地震受灾最重的地区,全市因灾遇难21963人、失踪7795人,经济社会遭受巨大损失。两年多来,我们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2亿元、增长15.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343.4亿元、增长34.2%,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6亿元、增长19.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9 亿元、增长2.3%,财政收入119.4亿元、增长3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2亿元、增长34.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84.5亿元、贷款余额85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16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39.9元、增长15.3%。
我们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全市重建规划项目7318个、总投资2266.3亿元,目前99.9%开工、92.9%完工,完成投资92.3%。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狠抓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建,50.7 万户永久性农房重建和67.6万户农房维修加固全部完成,6.3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开工、98.6%完工,751所学校重建全部开工、97.3%完工,381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全部开工、91.9%完工,882个工业重建项目99.5%开工、95.9%完工,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坚持科学选址、科学避灾、主动避灾,成功战胜震后多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成果经受住了考验。加强灾后重建监管,推进廉洁重建、阳光重建,确保重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确保工程建好、干部不倒、群众说好。
我们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向好态势。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全力打造从市到各县的四条产业带。加快培育扎根型企业集团,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去年产值分别突破540 亿元、100 亿元、60亿元、40 亿元。加快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大力发展冶金机械、材料、化工、食品产业,推进“民营经济千亿工程”。建设科教绵阳、畅通绵阳、森林绵阳、宜居绵阳、和谐绵阳、清洁绵阳“六个绵阳”,打造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积极争创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居西部第1、全国第9。开展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会战,已建成市到县1 小时交通圈,到2015 年形成至少包括5 条快速铁路、9 条高速公路、9 条快速通道、16 条航线在内的“铁、公、机”进出境立体大通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双汇、梅林、雨润、铁骑力士、北川维斯特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被邓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引工程武都水库下闸蓄水,投资44 亿元的武引二期灌区工程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可惠及一千万群众。
我们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坚持科技城建设根基在军工、出路在发展,加快建成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汇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和高新产业集中地。优化科技城“一城三区”总体布局,打造以科教创业园区、西南科技大学、教育园区及“三新城”为载体的科教创新区和以高新区、经开区为
载体的两大产业功能区。加快“三新城”建设,积极争取中物院重大专项,建设科学新城,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研发生产基地;依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灾后新区项目,开工建设空气动力新城,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新型国家空气动力中心;依托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航空新城,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和我国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坚持“一院所、一企业、一产业、一特色”,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利尔化学、九九瑞迪、西普化工、科莱电梯等一批军转民企业快速成长。深入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努力为全国“三网融合”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十二五”时期,是绵阳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灾后重建这个发展高点上,乘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的东风,我们将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扩大内需的长期机遇、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的现实机遇、科技城建设的独特机遇,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努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我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全省领先,确保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翻一番以上。当前,我们正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强化“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和“充分开放合作年”,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优科教、做实民生、做好环境,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开放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欢迎您!
常州市情杀篇三
赣州市情
一、自然地理条件:
1、1区2市15县(章贡区和南康、瑞金二市及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会昌、上犹、崇义、赣县、信丰、大余、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十五个县)
2、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
3、赣州素有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世界钨都、世界橙乡、稀土王国、千里赣江第一城、生态王国等美誉。
4、赣州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5、本市位于东径113゜54’——116゜38’,北纬24゜29’——27゜09’之间,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6、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7、赣南具有发展柑桔特别是脐橙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全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
8、赣州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钯金属基地之一。
9、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东江源头、客家摇篮”已成为赣州旅游的四大特色品牌。安远三百山(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龙南县的九连山(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成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重点自然保护区。)、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崇义阳岭、宁都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石城通天寨、二、江南宋城:
1、有2000多年历史的赣州城地处赣江源头,至今保存着众多的宋代建筑,被中外专家学者称誉为“宋城博物馆”、“千里赣江第一城”、“八景文化”发祥地。1994年赣州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宋代四古”:古城墙、古石窟、古浮桥、古窑址。
3、宋城博物馆:古城墙、郁孤台(唐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八境台(北宋嘉佑年间)、“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唐宋)、福寿沟(北宋,刘彝)。
4、南方水上丝绸之路:长江、赣江、章江、浈江、珠江共同构成“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大余县的梅关古驿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咽喉(唐代,张九龄;大余县-梅岭-广东南雄市)
5、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程璟、程颐、朱熹、王阳明、杨时。
6、历史名人:贤臣名吏(北宋名臣赵卞、南宋名将岳飞、爱国诗人辛弃疾、明代清官海瑞、兵部尚书杨廷麟)、文人墨客(北宋文豪苏轼、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
三、客家文化:
1、客家古村与围屋:赣县白鹭(国)、瑞金密溪、安远镇岗、龙南关西、寻乌周田、于都上宝、宁都东龙
四、革命老区:共和国摇篮。
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2、1934年10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赣南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
3、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兴国县誉为将军县。
一条主线是:坚定不移地实施 “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 六个重点是:
着力推进 “十大体系”建设:包括政策法规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物流服务体系,贸易服务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口岸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
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优势产业的培植扶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进一步加快赣州发展,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个提高、一个创新”:
提高政府执行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率,创新政府管理。
常州市情杀篇四
柳州市市情及特点
柳州,又称“龙城”,是一座具有2100年历史的古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直辖市,辖六县四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和三江县,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和柳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0万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是广西的侨乡之一,是体操王子李宁、乒乓球世界冠军谢赛克、奥运会冠军陆永、江钰源、著名文学家王拯和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近年来,柳州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6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9年柳州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东与桂林市的龙胜、永福和荔浦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界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
柳州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温丰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垂直温差大于纬度温差。中、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20.6℃,而北部山区则在16.5℃之间。
柳州有土地资源53万公顷,森林5.3万公顷,林木有杉、松、樟、枫、荷木、香椿等数十种,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锰、铝、钨、镁、磷、硫、滑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和稀有金属近30种。柳州盛产大米、玉米、甘蔗、花生、木薯、油桐、麻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
柳州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工业名城。全市4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5家企业上市。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柳工”牌装载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鱼峰”牌水泥和“两面针”牌牙膏等柳州工业产品驰名中外。柳州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 1 市,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今年全市的汽车产销量将有望突破100万辆。柳州钢铁产能达到1000万吨,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
柳州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南方人的祖先――“柳江人”的发祥地。柳州正式建制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公元634年始称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早年风靡一时的中国电影《刘三姐》就是在柳州彩调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近年来,柳州所编演的大型民族音乐剧《白莲》、《八桂大歌》,在中国享有极高的声誉。柳州籍体操王子李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点燃开幕式圣火,陆永、江钰源夺得两枚金牌。
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区山环水绕,柳江蜿蜒穿过,“江流曲似九回肠”,展现出“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风姿。柳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草丰”,“壮歌、瑶舞、苗节、侗楼”,简约地概括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风情魅力所在。柳宗元诗中“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徐霞客笔下“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便是柳州城市风貌最为形象的写照。柳州的北部地区和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歌仙刘三姐的传歌胜地,山歌文化源远流长。三江程阳八寨风雨桥是人类木建筑艺术的精品,2008年被美国广播公司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
柳州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柳州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经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柳州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仅需一个半小时车程。目前柳州已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
柳州是一座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周边省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钢材、建材、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大型批发市场。柳州食糖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食糖实物交易市场,柳州食糖价是全国食糖行业的指导价。
柳州是一座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生态城市。近年来,柳州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已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来建设。2008年柳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4%。柳江河绕柳州市区流过,河水水质是全广西最好的。2006年温家宝总理到柳州视察时,称赞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把柳江河称为“广西最大的品牌”。
柳江河不仅水质很好,而且形状也奇特,象英文的字母“u”字,把柳州城市环绕起来,“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这句口号简洁生动地概括了柳州市特有的城市景观,如果您站在马鞍山顶上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江碧水蜿蜒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天然大盆景。温家宝总理来柳州考察时曾赞扬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这样的景观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柳州市正在打造“百里柳江”景观,将把沿江生态景观廊道建设作为城市旅游功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重新展示江水环绕的壶城特色。景观带将充分利用沿江两岸城市景观和田园风光,利用柳州红花河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宽阔江面和稳定水位,建设开发出一条集现代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水上休闲、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百里柳江观光景观带。景观带将分为4个主题来打造开发:以东门城楼为中心,沿柳江向两边延伸到鹞鹰洲和萝卜洲的古城风貌景观带;从萝卜洲头到河东大桥沿江的现代都市景观带;从环江村到三门江林场,再到洛维园艺场的都市农业和生态景观带;从柳城凤山到鹞鹰洲柳江两岸的都市外围田园风光带。柳江截流蓄水后,从红花电站坝址到新圩上游总共长108公里的范围,形成一个比较平缓的水面,柳江水面豁然开朗,堤下一泓碧流,北岸的柳荫呈水天一色,南岸的“外滩”更加惟妙惟肖,龙城呈现出一派“柳江出平湖”的妖娆景色!柳州老八景中的“东台返照”、“龙壁回澜”将在平缓江面的映衬下更为突出。乘坐游船沿江而下,4个景观带将会象电影胶片一般徐徐呈现,连绵百里,气势磅礴,好似一部精美的大型风光系列片。
柳江河长年水量丰沛,已成为开展水上运动的最佳水域,2009年,在美丽的柳江河上举行了f1摩托艇世锦赛和中华龙舟大赛总决
常州市情杀篇五
常州市情
常州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全市年末户籍人口达364.8万人,暂住人口155.0万人。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交通。城市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水陆空交通便利。京沪铁路、新京杭大运河、312国道和沪宁、宁杭、常宁、沿江高速、常澄、锡宜等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城市路网功能完善,市区南北大通道无缝对接。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苏省第二大机场4d级民航常州站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2011年常州机场新航站楼、京沪高铁常州北站建成运营,沪宁城际铁路、常州客运中心建成投运。青洋路高架、中吴大道、飞龙东路、新机场路以及机场高架路等建成通车。“三河三园”工程全面完成。承办十七届省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江苏历史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最和谐的体育盛会。近年来,常州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26位和“中国城市投资环境50优”之一;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2009年中国城市政府管理竞争力报告》中,常州名列政府创新能力第1位,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20位,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9位;常州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常州市前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模范环保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年,生态市建设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第二个通过生态市建设国家考核的地级市,2012年初获得国家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常州有发达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车辆及配件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汽车及配件制造和新型纺织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三大新兴产业,并拥有软件、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新型涂料、“三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六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近年来,全市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企业集团中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11家,中天钢铁销售收入超过750亿元,居全市百亿集团榜首。常州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开发区,以全面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拥有“常柴”、“东风”、“新科”、“常发”、“华鹏”、“黑牡丹”、“正昌”、“上上”、“全无敌”、“红联”、“亚邦”等66只中国驰名商标。
2012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68.8亿元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85036元,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
目前,在常州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中,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日本东芝、富士通、韩国现代、亚什兰、博世、小松等公司在常州投资落户,累计已有5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投资。常州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达33家,这些大项目的建成及投产极大地推动了常州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常州还是科教名城,作为全国第一家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园区,常州高职基地被称为长三角的“银领摇篮”,每年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熟练技术人才2万名,园区目前已有5所高职院校和一所本科院校进驻,实施跨校就读、学分互认、资源共享,为常州及周边地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肯定。
2008年1月1日开通了快速公交(brt),是江苏省内首个快速公交系统,2011年快速公交系统成功入选全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另外城市公共交通发达,市区内100余条公交车大多可以享受空调车1元刷卡6折的优惠。是继北京以后全国第二个给与市民公共交通优惠的城市。
常州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所有公园都在改扩建后还绿与民,免费向市民敞开,常州也是全国第一家全部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城市。这几年,市政府的公园开放,建设绿地,让“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利民举措得到了市民们的称赞。清水工程的大手笔城市建设让常州的大地变得更绿了,河水变清了,公园变美了,围墙变没了,“四季常绿、鱼跃鸟翔”,常州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修复、改善和提升。全市拥有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68个,省级园林式单位1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