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题目(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题目篇一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
一、重中轻镙帽各一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3、揭题:摆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3、学生小组实验研究搜集数据。
4、集体汇报。问: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
5、小结。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行推测。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白天和黑夜 3.昼夜交替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昼夜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主要教学内容有:
一、从同一地区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维。
二、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昼夜的成因。
三、推算昼夜区域和某地时间。
四、列举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集中昼夜成因观点,进行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教育。预期教学效果
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4、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课 题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和嘈杂的不同。
2、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3、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4、使学生了解噪声危害身体健康,懂得要保护环境。
重难点 能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并了解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教学准备
1、能反映出各种各样声音的挂图或录音、录像。
2、大鼓、哨子、竖笛、橡皮筋、二胡、盛有不同理水的烧杯。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个科学探究过程;●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够做实验、查资料等方法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教学流程:
1、引入(1)(出示标题)看了标题,你能猜一猜这个单元我们要研究什么内容吗?(2)听一听,周围有没有声音,都是些什么声音?
2、准备阶段
(1)利用周围的物体制造声音,把你制造声音的方法记录在活动记录上。(2)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3)置身于这样一个声音王国里,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3、假设阶段:根据平时的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原因作出假设。
4、实验阶段(1)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汇报验证结论,通过再实验,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反思:说一说你的研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5、验证阶段(1)提问:我们能“看见”声音吗?(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空气是会流动的吗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有依据地对空气具有流动性作出假设,并能自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会记录。
2、能借助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并能描述。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流动的及流动的常见原因。
2、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3、了解风的成因。
4、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利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好处。教学准备
1.证明空气的流动:气球,塑料袋,纸,扇子,小风车,蜡烛,火柴。2.热空气比冷空气轻:(1)大小相同的两个纸袋,支架,横杆,蜡烛,火柴。(2)有关孔明灯,热气球的多媒体课件。3.寻找空气流动的路径:透明水槽,线香,火柴。
教学过程1.探究空气是否会流动(1)对“空气是否流动”作出假设。(2)证明空气会流动的实验:让学生用气球,塑料袋等做实验,把重点放在热风车实验上。(3)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说明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流动的常见原因;把手放在烛火周围不同位置有什么感受。2.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1)出示实验器材,组织学生讨论:两只纸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点燃蜡烛后两只纸袋又有什么不同?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演示实验,分析结果,形成“热空气比同体积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的结论,同时实验也证明冷空气会下降。
(3)使用孔明灯,热气球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提出“它们是什么”,“是谁发明的”,“利用了什么原理”等问题,简介孔明灯,热气球发明或发展史。(4)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冷空气会下降:观察打开的冰箱,会看见什么现象?冰糕冒出的“白烟”3.探究空气流动的路径
(1)想像: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室和倒扣在桌面上的水槽里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空气看不见,怎样才能知道它流动的路径呢?(2)出示实验器材,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3)分组实验,同时提出观察与记录要求。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知识与技能: 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想知道,爱提问。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2.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1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 颈 躯干 四肢
我们的考察计划
一、教材设计说明
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由《考察前,我们要„„》和《考察计划展示会》两个活动标题组成。“计划与组织”是本学期探究能力的训练要项,本单元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这一活动载体,使学生了解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这是本单元探究能力培养的“二级目标”。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我们将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培养内容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使教材设计和教师的教学能有的放矢。
在设计和编写本单元教材时,我们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探究能力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规律,着力凸显“计划与组织”的指导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计划与组织的过程,体会计划与组织的意义,讲究训练的渐进性和系统性。教材首先设计了“合作方块”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准备、实施和反思的过程,体验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考察计划展示会”这一活动着力指导学生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帮助学生体验计划与组织的过程与方法。为了充分展开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教材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组织学生讨论“考察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并用小组讨论的场景图和记录讨论结果的例子展开这一教学过程;第二是分组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并组织“考察计划展示会”,教材里呈现了四个不同内容的例子,组织学生围绕“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考察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等问题,讨论与总结,同时教材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的形式展开指导和训练;第三是在学生明确“计划与组织”的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制定完整的考察计划,并评出最佳考察计划,促进他们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计划与组织能力。1 考察前,我们要„„ 要点
合作方块游戏活动;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过程的锻炼。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2)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怎样进行(1)引入活动
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利用考察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考察计划。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下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本单元首先安排了“合作方块”游戏活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准备活动材料,周密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玩得高兴,玩得有序,玩出体会。(2)关于“合作方块”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教学过程:
游戏准备:准备大小相同的纸,剪刀,每位学生取一张,分别剪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图形,然后分组装成一袋,小组之间交换,作为拼图用的卡片。
游戏规则:小组成员都拼出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时,就完成了任务。率先拼完的小组获胜。游戏要求:游戏前,小组先讨论协商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游戏时小组成员都从袋内取卡片,拼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游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和总结经验与教训,并进行集体交流,特别强调认真作好活动计划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3)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走出教室去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这是令学生欢欣鼓舞的事。教师宣布下周六到大自然中去考察的消息后,启发谈话“刚才的游戏活动,我们已经体会到认真作好计划与组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考察活动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商议,并作好记录。
由于这是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一课,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制定考察计划的方法做了适当指导,它是以卡通对话和样张的形式体现的,教学时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一编写意图。这节课的下半时教学重点是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如果教学时间不足,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并告诉他们下节课要举行“考察计划展示会”,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考察计划展示会 要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出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从“天圆地方”说起
课标要求:通过科学学习,知道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的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地球“变脸”带来的„„
教学目的: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铁架台、线、一罐饮料、彩笔、白纸条、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引入
地貌在变化过程中,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阅读65页的内容。
二、表达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2.自学66页的内容。
了解天然气、石油、煤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
3.拓展活动
鉴别本地的岩石
大家了解周围的岩石吗?利用双休日在家或学校附近搜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对岩石的破碎程度、外观、硬度、条痕和遇酸反应等进行检测。
4.自学68页的内容。第二课时
一、鉴定岩石
把学生搜集的岩石,通过从破碎程度、外观、条痕、硬度、遇酸醋反应几个方面去鉴定。
二、把学生搜集的岩石整理成岩石标本盒。
三、拓展活动
1.地震的测量
2.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教学过程】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的“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植物的共同特点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的结构特征等。(这样的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
一、引言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新课标第一网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教学后记:
一、导入、播放flash 苏轼《水调歌头》
师:在前一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所以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在古代,当人们举头望明月的时候,衍生出无尽的遐想,从而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诗篇,月亮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相思。现在,我们依然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同学们肯定也看过月亮吧,那么你所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形状呢?同学们不妨来画一画吧!师:哪些同学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看到的月亮?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不错,画出了这么多月亮,而且都画得很认真。老师也忍不住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看到的月亮的样子,同学们,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展示月相图片)师:的确,月亮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不断地变化。我们把这种月球的圆缺形态叫做月相。、引出课题:月相师:看着这些月相图,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师:老师也很想知道月相是怎么形成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月相的成因吧!
学生画月亮,教师巡视。生展示。
生:偷偷地在改变。
生: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不一样呢?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月相形成的原因。师:探究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呢? 师:很好,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探究,老师现在将大家分成几个小组,希望各个小组成员通力合作,积极探索,共同填写好探究成果报告单。看一看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好不好?那接下来我们就要建立假设。同学们,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月相的变化呢?、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视频资料)月球绕地球公转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师:那么你们的假设是„„请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看到了很多的细节,也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正如同学们所设想的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模拟月相变化的小游戏吧。、设计方案,着手实验小游戏]模拟月相变化小游戏师:在大家行动之前,老师想先邀请三位同学上来和我配合一下玩一玩这个游戏,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仔细看示范,并且要明确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演示]教师手托一半涂黑的排球绕扮演地球的同学转动,边转边提醒扮演地球的同学应紧随月球观察看到的形状,并及时告诉记录员进行记录;还要提醒扮演太阳的同学要时刻盯住月球,让它白色的一半始终朝向自己。师:三名同学和老师配合得很默契,希望各个小组也能够明确分工、四人协作,顺利完成这个小游戏。
师:你观察到月相的变化了么?你们的假设能成立吗?
课件演示:从整体上展示月相变化的过程并介绍一些月相的名称。
师:同学们的探究很成功,各小组的展示也相当精彩。不过老师还有一个小问题,试想月球是透明的,那么我们还能看到月亮的脸吗? 师:为什么呢?
师:所以月相的成因完整地说是„„师:月相的变化到底是存在什么样的规律呢?让我们继续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
师:其实,月相变化是连续的,我们取典型的四个月相进行研究。比如月球在新月位置时,刚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这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边背着地球,人类观察不到,表现在视觉上就是月亮从夜空中消失了。这时正好是农历的初一,称为“朔”。讲出课本50页画出月相的名称师: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我国的一些重要节日也是根据农历确定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节日是根据农历确定的吗?
师:月相的规律比较复杂,为了使同学们更快记忆,老师介绍给你们一篇顺口溜: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在日地间。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师:月相规律不仅跟日期有关,而且它的东升西落也很有规律。
课件演示]月亮在上弦月、下弦月时东升西落的大致时间即夜间观察的方位。小结] 月相变化规律:
师: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半边明
播放《闪闪的红星》主题曲,大屏幕呈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鲜活画面。
(播放动画:画面上有河水中航行的船只,天上飞行的飞机,岸边有房屋、树木等,远处是初升的太阳。)师:画面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师:平时,大家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能举几个例子吗?先说静止的物体吧!师:运动的物体呢?
师评价。生:岸边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
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生:教室里的钢琴、教室里的墙、桌子、椅子„„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转动的地球、跳动的心脏、走动的钟和手表、航行的轮船„„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
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能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积极思考师:例子举得很好!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让我们再看一段电梯运行的录像。
师: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电梯里的红衣男孩,他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 师:分析的相当到位,非常好。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师: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的位置改变了?让我们再看一段录像:正在行驶的车内,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然后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再做出判断。这个被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我们通常称它为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
师: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怎样的?
师:回忆刚才观光电梯的问题,以电梯外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改变了,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师:以电梯内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没有改变,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师(播放列车运行的情景):火车从学生身边开过,小孩坐在火车里观察坐在一旁的大人和窗外的树木,请你确定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并判断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师:下面拿出你们的玩具汽车,两个同学一组,玩一玩,并分析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师:根据以上分析,说一说怎样描述运动和静止?
师: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播放动画:飞机的相对运动)师:以“天空的某物如白云”为参照物,运输机和直升机的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师:非常好!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很清楚!如果以运输机为参照物呢? 师:很好!那么,如果以直升机为参照物,运输机是向右运动,而白云是向左运动的!
师:好!如果这时候我要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怎么办? 师:很好!我们这就进入飞机的空中加油问题!
师:课前播放的歌曲中有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是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最好写照。先判断哪个物体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然后判断第1句以()为参照物;第2句以()为参照物。
师: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它是任意选取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一般的说,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教师出示浩瀚无际的大海图片)师:为什么船在茫茫大海中经常会迷失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推理得出:因为在茫茫的大海上是找不到合适参照物的,所以很难把握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位置和运动情况。所以事先不选定合适的参照物是无法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惊险的杂技,(师展示装置)玻璃杯口上放一隔板,板上放着一个正对着杯口的鸡蛋。如果我用手快速的抽出隔板,同学们想一想鸡蛋会有什么现象? 教师随后演示。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看法:
鸡蛋掉到地面„„鸡蛋掉到杯子„„等学生表情各异。有的赞叹,有的惊讶„„师:这样的杂技你想学吗?
师:那好,咱们先来练一下基本功,师给每组一个棋子和一条纸条,用棋子压住纸条的一段,如果用手迅速抽取棋子下面的纸条,棋子会不会随纸条一起运动?
师评价生做的情况。
同学们都做得很好,说明具备学习杂技的能力。老师课前给你们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自由选择材料,表演类似的杂技。把你再好的一面过一会展示给大家。
师巡视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试验并思考如下问题:
用尺子击棋子,其他棋子跟着动吗?它们仍然保持什么状态?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其它棋子未发生改变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开始鸡蛋掉进杯子的原因,并让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随后组织集体研讨运动着的物体有没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呢? 学生假设,交流。
教师演示小车遇障碍实验。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想学。生先猜测后试做。学生动手选材料,表演。
学生分组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用尺子快速击打棋子时,其它棋子并未发生移动,仍在原来的位置。
学生按照分组分别说出自己小组的看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由于棋子存在惯性,所以其它棋子并未发生位置的变化。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鸡蛋掉到杯子里的原因同样是由于鸡蛋存在惯性。教师指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惯性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本课是在热空气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空气流动的原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认识空气的基础上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空气流动产生风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能运用已有的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
3、能初步用实验产生的结果来验证某种假设的结论,并运用类比探讨风的成因。
4、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空气流动的原因,以及自然界中空气流动的条件。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流动是风的形成原因。
难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演示门缝飘纸片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
启迪思维
师:夏天,我们用扇子扇,有没有风? 学生回答:有。
你有没有想过方式怎样形成的? 学生猜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猜测。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师: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如何做? 生:做实验。
师:下面我们设计实验一起验证我们的猜测。(师出示实验提示卡)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流动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集体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师:当燃烧的蜡烛放在塑料瓶内,使得里面的温度升高空气变轻,瓶内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形成风,我们就看到蚊香的烟飘起来,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风的。
(三)联系生活、应用实践 师:谁能举出生活中利用风的例子。学生举例。
师课件演示的风的危害资料。师: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风的利弊)
(四)总结评价,巩固拓展
1、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3、帆船是怎样借助风的力量行驶的?想办法了解。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题目篇二
小学科学课《骨骼》教学设计
高楼河镇中心小学 李秀选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第二课 骨骼关节和肌肉
设计理念:“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本课力图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有效的课堂交流对于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整体把握师生有效交流的对策,做到:课前精心准备问题,制定问题列表,确定关键问题;实施提问时的等待时间把握、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回应时的倾听和追问;运用良好的组织方式,将极大地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人体结构的作用。科学知识:
1、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2、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骨的总和。
3、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
4、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作用。
5、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2、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3、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懂得骨骼的作用以及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教学准备:
1、演示活动材料:人体骨骼模型,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 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2、小组活动材料:小动物骨头,(如:鸡爪骨、鸡脖骨、鸡腿骨、鱼骨等)。
3、活动记录单:每组发一张正确的骨骼图片作为参考,参照这张图片修改你们组的拼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我们平时吃鱼、吃鸡的时候,剩下的是什么?
2、建立骨胳的概念。
(1)在鱼或鸡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
(3)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有多少呢?
2(4)你知道我们人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
(5)你能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吗?(6)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通过书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
(设计意图: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安排了学生想象描述的情境,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经验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
二、组织讨论,设计方案:
1、认识骨的作用,在人体当中,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吗?
2、这些骨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的不同作用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让学生上台来指着模型,举例说出。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事先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活”有所“长”,“动”有所“获”。故本环节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制订出具体详实的实施计划,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活动探究,深入感知:
1、认识骨的构造,很多动物和人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髓,你们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
2、出示鸡骨和鱼骨,你们见过这样动物的骨头吗?你能猜出这是动物的哪个部分吗?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科学教学尤为如此。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 3 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说明】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能够体验到骨骼的不同作用,但他们在交流体验时往往周旋于事实本身而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把握交流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人体骨骼具有的多种作用。
2、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课堂随机评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正确适时的评价,有还能促使学生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发扬优点。] 拓展延伸(根据教学时间安排调整)
1、投影。出示人与马的骨骼图片。思考:人与马的骨骼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通过学生思考、总结得出人与马的骨骼大体分为三大部分: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3、课堂延伸:为什么人的骨骼和马的骨骼有很多区别? 板书设计:
1、人体的骨头有206。骨骼
2、组合成一个支架。
3、支持、保护、运动。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形成科学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总体上基本体现了教材的宗旨。但由于对学生情况的不了解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由于学生对骨骼知识的了解要低于我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因此在对骨骼组成的环节中出现了学生不知所以的情况。作为教师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学情,更要提高自己灵活应变得能力,在处理不同情况才会有的放矢。本课的两点就在于用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使学生了解了不易了解的内容,达到了教学设计中的预想目标——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题目篇三
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与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很大的差距:仪器设备少,没有规范的实验室。给老师上课带来很大的不便。一些抽象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很难讲明白,学生怎能将所学知识掌握好?我们农村学校大多数老师一个人担任语数两门以上的课,还要兼科学课,作为一个农村科学的老师,不仅要转变观念,改变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挖掘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一、就地取材,挖掘身边资源,选择适应教学所学的材料。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科学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为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观察、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场所;科学课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农村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学生对农村的自然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等等。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农村学校还是有许多有力的教学条件:农村学校还是有许多有力的教学条件如教关于花的知识,第一次上课时,我叫学生课前采集一些花,课堂上进行仔细观察,虽然也能掌握有关花的知识,但跟我第二次带学生去野外上课相比,无论是兴趣也好,还是创新发散思维也好,都比第一次关在教室里上好得多。课前学生一听说要各自带好自己所需的观察工具去校外观察,上课铃声前,他们早就带好工具,排着队等候发“兵”了。一到观察地,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观察工具,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认真仔细观察,有的用放大镜观察,有的干脆用手摸一摸花柱柱头有没有黏液,闻一闻花香,还有一位学生非常认真地观察小蜜蜂采花的过程„„,总之一句话,学生非常投入,组员之间配合默契。我从他们的课堂反馈中发现,他们不但知道了花的结构,而且了解了花的几种传粉方式(风媒传粉、虫媒传粉、人工传粉),并懂得了什么样的植物开什么花,花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学习,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材料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和学校,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应采取的办法是:
对教材中和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进行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材料,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补充(如用红薯藤替代天竺葵学习“扦插”,用菜青虫替代蚕学习“养蚕”等),并列成“教学材料结构表”,以便教师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
对于有些学校实验仪器没有的,可组织学生搜集并自制:例如:用青霉素药瓶可以装收集到的植物种子;葡萄糖瓶制作量杯、盐水管
作导管、灯泡烧制烧杯、一次性针管作滴管、透明塑料桶或金龙鱼油桶制作水槽,对于以上收集的实验仪器一定要教师组织收集制作。
科学观察和记录,还可以使用手机拍摄,然后在电脑上展示。科学教师要积极收集学生的实验成果,充分利用手机、数码相机将其拍摄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这样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上电视,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教学材料结构表”实用性强,易操作,便于兼职教师课前作准备,同时也改变了因缺乏教学材料,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二、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调查和综合实践探索活动虽然农村小学购买了很多实验教学器具,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现象仍然时时制约着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如何立足于现实,在进一步加大力度装配、建设实验室和仪器室的同时,走自我创新之路,探索出一条既适合于现代实验教学的需求又富有个性特色的地方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呢?我们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了教师自制教具、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不但解决了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开设率。比如《肺呼吸活动模拟器》、《自动转臂吊车》等教具都可以自制,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到沙堆中捡鹅卵石、到石子中捡有植物及小动物化石的石片也是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趣事。这些带“土”气的教学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学具相结合,确保了科学课教学规范化、现代化、一体化的优化运行。
四、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自然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
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自然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本节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果。如学生通过科学课里的《水》的学习,自觉应用于实践,主动考察研究本地水资源循环情况,找到了本地居民生活用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中,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意识不断得到了增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本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例如在《物体颜色》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分别研究七色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的情形及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两个实验都是学生在自主地探索现象,整理分析现象,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再如在《凸透镜》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收集事实、分析研究、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推广应用”的多种方法的组合,从而使学生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凸透镜距纸屏近,可以成缩小清晰的像,凸透镜距纸屏远,可以成放大模糊的像,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很容易认识平面镜是由玻璃和一层银粉构成的,再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使学生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与像的大小相同,物与镜和像与镜的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左右方向相反,并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作潜望镜。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于城区学生,我们农村的孩子更熟悉大自然的环境,在某些科学知识学习方面更胜于城区学生。农村学生的周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他们经常见到一些动物和植物,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养殖过程,熟悉大自然中的山川地貌和岩石。如:《稻谷的观察》、《植物的一生》等教学内容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农村学校更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环境,具有城区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天然教学资源。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课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各种地貌等。
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还需要上级部门的鼓励支持。原来小学升学考试中是科学品德合卷各占50分,现在将数学和科学合卷,并且科学只占4-6分,我认为对科学教学有点打击,这样做不合理。这样显得科学不重要。但是为了孩子,使科学这门课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最关键还在于我们的科学老师。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好。(冈面中心小学钟水明)
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题目篇四
一学期结束一学期开始,也是时候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了,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学科学课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科学课教学计划范文
1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能力方面
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方法,对比实验,模拟实验.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制作能力,创造能力.3、德育方面
(1)通过讲述我国的珍稀生物,我国古代在天文科学方面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自然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四、相关措施
1、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自然课仍然要加强直观,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作.2、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3、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探究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原因的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或”“问题――假设――观察实验――结论――应用”的结构;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
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
5、注意发展儿童智力,培养能力。
6、注意与其它年级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五 基本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小学科学课教学计划范文
2一、课程标准对《科学》的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获得浅显的生理卫生知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等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识等科学态度,热爱大自然,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本册教学目的要求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地球上的物质及变化、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机械与物体的运动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共23课,外加两课《研究与实践》。从知识结构上分七单元:《物质的变化》、《人的一生》、《微小的生物》、《地球和地表变化》、《物体的运动》、《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变化。
《人的一生》单元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从微观处认识生物的基本的构造和功能,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呈现出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强化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高,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突出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3课时
第二单元 人的一生 3课时
第三单元 微小的生物 4课时
第四单元 地球和地表变化 7课时
第五单元 物体的运动 2课时
第六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6课时
研究与实践 2课时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引导学生借助他们不断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不断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题研究题目篇五
小学科学课与科普教育分析
单位: 三贤学校
姓名: 闫武宏
性别: 男
联系电话:*** 邮编: 030062
小学科学课与科普教育分析
【内容摘要】小学课外科普活动是科学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开展课外科普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丰富知识,拓展视野,锻炼思维;可以充实课内所学的知识,从而学得更有趣、更智慧;可以培养学生科普阅读的习惯,提高全体学生科普阅读能力及部分学生科普童话、科幻小说的撰写能力。找准科普活动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学习策略,开展有效的科普活动有助于完善科学课程,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科普活动 科普教学 科学学习科学课
小学课外科普活动是科学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开展课外科普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丰富知识,拓展视野,锻炼思维;可以充实课内所学的知识,从而学/得更有趣、更智慧;可以培养学生科普阅读的习惯,提高全体学生科普阅读能力及部分学生科普童话、科幻小说的撰写能力。找准科普活动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学习策略,开展有效的科普活动有助于完善科学课程,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一、科普活动与科学课程
在科学课程逐渐得到重视,学生对于科普知识、科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烈的今天,小学课外科普阅读活动作为科学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同样是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开展课外科普阅读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丰富知识,拓展视野,锻炼思维;可以充实课内所学的知识,使学习更有趣、更灵动;可以全体学生科普阅读能力科普文章的撰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科学探究,当学生不知道的时候,就需要去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可以是动手实验,也
可以是去收集资料,进行加工。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寻找知识,实验观察是直接经验,尽量给孩子提供直接经验的机会。一个人的知识架构,直接经验不能占最多的,更多的是间接经验,是前人的研究成果,要教会孩子是如何寻找知识。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另外,《科学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科学能力中提到“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如上表明,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科普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学课不能完全摒弃科普教学。小学科学课开设已经历了十多个年头,从最早的常识课到上世纪末的自然课、再到本世纪初轰轰烈烈开设起来的科学课,课程名称的不同,不是仅仅一个叫法的变化,更体现课程标准、课程设置发生了变化:从昔日的以知识为目标任务的常识课,到如今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课,体现出了人们对科学素养认识的不断演变。但我们在追求科学课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导向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科普教学。2.科普教学仍可以纳入探究活动。通常,学生在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精华,丰富自己的心智与灵魂时,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他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建构,但也不是意味着间接知识的接受式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有关的已有知识),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仍可以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之中。
二、科普阅读与学生进行科学学习
科普阅读的根本目的是丰富学生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等。于是,构建课外科普阅读体系,创建科普网络阅读平台,开展课外科普阅读部落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营造科普阅读氛围,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
学校图书室开辟“科普角”,广泛实行开架借阅,大范围提高图书室科普书籍的利用率,加大流通面,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班班建立科普图书角,动员学生把自己的一部分科普书搬到班级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可以随时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科普网络阅读平台上开辟专题栏目,一方面给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科普阅读资源,一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2、组建科普阅读部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设立个性化的课外阅读部落。科普阅读部落根据文学作品的体裁分又细分为“科幻小说部落”“科普童话部落”“异想天开部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由选择一到两个部落。科普阅读部落由科学老师和活动优秀的同学共同管理。
(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阅读部落活动。为了使学生更为强烈地感受、分享科普阅读的欢乐,我们在科普部落中定期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学生体验科普阅读的愉悦提供平台。例如:组织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不知道的世界》等书籍并举行智力竞赛;观看《南极大冒险》等科幻影片,写观后感;组织学生阅读科普童话、科幻小说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写作,优秀作品还向《全国学习方法报》科学版专栏投稿,一学期就有十几篇稿件被录用。
(3)推进网络阅读平台的交流。为了促进科普阅读部落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学校开发了“科普网络阅读平台“。网络阅读平台上以专题的形式开设了各个阅读的专页,设立了相应的书架。我们还把网络阅读平台链接到“电子图书馆”,学生可以在网络书架中尽情阅读,学生通过积累科普阅读量、交流阅读心得。这样,把每一个学生的科普阅读情况展现出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使他们在不断地竞争、收获、被肯定的氛围中快乐阅读。
(4)推荐课外阅读部落的书目。科普部落会向学生推荐适合不同年龄
和知识水平的书籍,指导学生阅读。我们推荐的科普书籍,题目新颖,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还有最新版的《地球家园》《环游世界》等书籍,大大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此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断充实推荐书目。
三、相关学科科普知识学习与科学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们要利用科学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自己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并初步运用。所以,我们应充分挖掘实验器材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内尽量多地进行科学探究,在“玩”中取乐、乐中有悟,并努力把这种研究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觉开展探究。
在小学教育中,仅仅依靠科学学科的力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机渗透。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也要在教学中担负起责任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有几篇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晶,科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增加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为导向,更加深刻,并能更直接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
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初读、精读课文,知道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分别是:蒙住蝙蝠的眼睛、封住蝙蝠的嘴巴、塞上蝙蝠的耳朵。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为什么不做有关蝙蝠鼻子的试验?是蝙蝠没有鼻子呢,还是科学家的疏忽?学生一听,的确是呀!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去观察、查阅资料。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寻找答案,在亲自翻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索的乐趣。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
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科普实践与科学学习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每年全区组织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自我操作以及参观别人的作品中产生创新思维。
1.每学年定期邀请区科协有关人员到我校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科学才华的平台。
3.组织学生参加并参观每年一度的镇级、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两年我校学生科技素养有相当大的提高和发展,科幻绘画、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在区里比赛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以科技创新大赛为平台,学生在自我锻炼中学到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二)开展科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科学精神或科学素质的培养,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或比较熟悉的现象入手,给他们提供参与探索和研究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亲自去实践,去搜集证据,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科学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树立科学思想、观念、精神,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为此,我们开展了以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针对村里的制鞋工业的发展造成学校周边环境污染状况,我们开展了“制鞋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调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采访有关人员,到实地调查,参观工厂生产情况,亲自记录数据。在我们精心设计的每个环节里,都渗透着对学生科学精神和
科技能力的培养。
总之,小学科学课中开展科普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补充,是培养科学兴趣、树立科学精神、建立科学概念、学习科学方法有效载体。将科普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有机整合,是深入实施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科学新课程标准》 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