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短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3000字(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短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3000字篇一
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解
那么班级常规的含义是什么?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指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更顺利地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虽然微小,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施及方法
1、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蜗牛走路、小猴子踩钢丝等动作,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地慢慢地走着,有的孩子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洗手后不擦手也是个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巧有一段时间,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灵机一动,把洗手变成给手洗洗澡。我说:“不擦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就:“不擦手,小手应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之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学遵守。
3、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午睡前要叠好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叠,有的孩子在地上叠,很不卫生。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别是“系扣或拉锁上衣怎么挂”的问题,有的说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叠起来……其中一名幼儿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把上衣挂在椅子靠背上,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中午脱衣服时,没有一名幼儿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叠,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
出得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幼儿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幼儿在喝水时有说有笑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一天,在喝水前笔者提了“喝水时请轻轻做事,不要影响别人”的要求,然后放小红帽的故事录音。一个叫明明的小朋友忘了老师的要求,放回水杯后跺着脚回到座位上。我连忙用夸张的语气告诉他:“哎呀,明明,你刚才的脚步声吵到我了,小红帽是怎样被大灰狼吃掉的,我都没听清楚。”于是,又重新放了一遍录音,非常专注地听着,孩子们看我认真的样子,都不由自主地轻手轻脚做事。抓住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开展氛围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5、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在日常生活,千万不要因事小而吝啬你的鼓励与表扬。发挥小班幼儿主动性进行常规培养的方法实在很多,我只是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如果我们要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相信孩子们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6、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必须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7、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行为常规意识。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经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发展。在幼儿进餐时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重纠正幼儿进餐的习惯,以表扬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净等的具体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进餐文明,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意义
1、良好的开端,创设全新的环境
开学第一天,我们侨情接待了每一位孩子,带着孩子参观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让他们说说大班教室和与原来中班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哪里变化了?孩子在新奇的氛围中我们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十分地自豪,自信也由然而升。看着他们乐呵呵的样子,我俩知道他们喜欢上了这个班级。紧接着我们给孩子提问了:每天你们进入幼儿园怎么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呢?做了一名大班小朋友你会怎么参加集体活动呢?和同伴怎么游戏呢?吃饭时候应该怎么样呢?离开幼儿园前应做什么呢?在回答问题时孩子都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老师倾听着每个孩子的答案,给予及时肯定。我班的一日常规也随之形成了。
2、良好的常规利于为孩子实际操作服务
对于大班的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提高了,在班级常规的指定上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如我班给每个孩子安置了一个“小书柜”,自从有了这个小书柜,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就能自己安放得整整齐齐了,而且给我们教学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如开放式的区域环境,让孩子有玩、能玩,区域里的规则图示在区域值日生的带领下能如实执行了,从此班上杜绝了你追我赶的坏习惯。
3、幼儿园常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未来的幼儿将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学习、懂得与他人共同生活。
常规训练中老师的榜样和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是幼儿的领导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领导者,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当然,常规训练中所用的更好方法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们每个幼儿园教师,都有义务根据幼儿本身的各种变化,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幼儿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的知识、规范行为,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的常规,是一个班集体形象的展现,也是带班老师班级管理水平的体现。我想,只要有爱心,拥有恒心,一个班集体一定会积极健康地发展,成为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参考资料: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6月版。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短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3000字篇二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
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解
那么班级常规的含义是什么?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指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更顺利地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虽然微小,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施及方法
1、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蜗牛走路、小猴子踩钢丝等动作,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地慢慢地走着,有的孩子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洗手后不擦手也是个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巧有一段时间,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灵机一动,把洗手变成给手洗洗澡。我说:“不擦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就:“不擦手,小手应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之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学遵守。
3、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午睡前要叠好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叠,有的孩子在地上叠,很不卫生。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别是“系扣或拉锁上衣怎么挂”的问题,有的说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叠起来……其中一名幼儿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把上衣挂在椅子靠背上,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中午脱衣服时,没有一名幼儿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叠,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出得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幼儿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幼儿在喝水时有说有笑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一天,在喝水前笔者提了“喝水时请轻轻做事,不要影响别人”的要求,然后放小红帽的故事录音。一个叫明明的小朋友忘了老师的要求,放回水杯后跺着脚回到座位上。我连忙用夸张的语气告诉他:“哎呀,明明,你刚才的脚步声吵到我了,小红帽是怎样被大灰狼吃掉的,我都没听清楚。”于是,又重新放了一遍录音,非常专注地听着,孩子们看我认真的样子,都不由自主地轻手轻脚做事。抓住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开展氛围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短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3000字篇三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
磻溪中心幼儿园:张雪丹
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规则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理解
那么班级常规的含义是什么?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指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更顺利地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虽然微小,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施及方法
1、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具体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多次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尝试换了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蜗牛走路、小猴子踩钢丝等动作,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地慢慢地走着,有的孩子告诉我,小乌龟和小蜗牛走路是不一样的。拟人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这就将老师让我散步,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散步的自愿活动。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洗手后不擦手也是个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正巧有一段时间,幼儿感冒生病的很多,我灵机一动,把洗手变成给手洗洗澡。我说:“不擦手,小手会感冒生病的。”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孩子边擦手边对我就:“不擦手,小手应该咳嗽了。” 常规培养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之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学遵守。
3、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
午睡前要叠好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叠,有的孩子在地上叠,很不卫生。抓住矛盾,我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特别是“系扣或拉锁上衣怎么挂”的问题,有的说把扣都系上,有的干脆叠起来……其中一名幼儿的主意简便易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把上衣挂在椅子靠背上,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前面。当天中午脱衣服时,没有一名幼儿再把衣服放在床上或地上叠,所有的上衣都挂在小椅子,并且不忘把两袖交叉放好。看来,幼儿自己出得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4、用教师的情绪感染幼儿
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幼儿在喝水时有说有笑的情况比较突出。有一天,在喝水前笔者提了“喝水时请轻轻做事,不要影响别人”的要求,然后放小红帽的故事录音。一个叫明明的小朋友忘了老师的要求,放回水杯后跺着脚回到座位上。我连忙用夸张的语气告诉他:“哎呀,明明,你刚才的脚步声吵到我了,小红帽是怎样被大灰狼吃掉的,我都没听清楚。”于是,又重新放了一遍录音,非常
专注地听着,孩子们看我认真的样子,都不由自主地轻手轻脚做事。抓住幼儿情绪易受感染的特点,开展氛围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5、多鼓励表扬,正面引导幼儿
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千万不要因事小而吝啬你的鼓励与表扬。发挥小班幼儿主动性进行常规培养的方法实在很多,我只是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如果我们要这方面多留意、多运用,相信孩子们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6、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必须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7、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行为常规意识。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经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
正意义的发展。在幼儿进餐时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重纠正幼儿进餐的习惯,以表扬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净等的具体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进餐文明,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意义
1、良好的开端,创设全新的环境
开学第一天,我们侨情接待了每一位孩子,带着孩子参观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让他们说说大班教室和与原来中班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哪里变化了?孩子在新奇的氛围中我们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十分地自豪,自信也由然而升。看着他们乐呵呵的样子,我俩知道他们喜欢上了这个班级。紧接着我们给孩子提问了:每天你们进入幼儿园怎么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呢?做了一名大班小朋友你会怎么参加集体活动呢?和同伴怎么游戏呢?吃饭时候应该怎么样呢?离开幼儿园前应做什么呢?在回答问题时孩子都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老师倾听着每个孩子的答案,给予及时肯定。我班的一日常规也随之形成了。
2、良好的常规利于为孩子实际操作服务
对于大班的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提高了,在班级常规的指定上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如我班给每个孩子安置了一个“小书柜”,自从有了这个小书柜,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就能自己安放得整整齐齐了,而且给我们教学活动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如开放式的区域环境,让孩子有玩、能玩,区域里的规则图示在区
域值日生的带领下能如实执行了,从此班上杜绝了你追我赶的坏习惯。
3、幼儿园常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未来的幼儿将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学习、懂得与他人共同生活。
常规训练中老师的榜样和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是幼儿的领导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领导者,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当然,常规训练中所用的更好方法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们每个幼儿园教师,都有义务根据幼儿本身的各种变化,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幼儿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的知识、规范行为,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的常规,是一个班集体形象的展现,也是带班老师班级管理水平的体现。我想,只要有爱心,拥有恒心,一个班集体一定会积极健康地发展,成为每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参考资料: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6月版。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短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3000字篇四
撕纸让幼儿“心灵手巧”
赵 云
美术是人类高级活动的产物,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孩子最初的涂鸦,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一次美术活动中,老师带孩子们已经进行了前期的知识积累,可到操作时,总有小朋友因为不自信而产生胆怯的心理,一个小朋友喊:“老师,我不会。”往往会引起一大片小朋友的共鸣。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的天性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小时候,当他们想玩泥巴是,大人说:“不行不行,太脏了,要把衣服弄脏了。”当孩子捡到一块石头在地上划来划去的时候,大人说:“不要不要,石头太尖,要戳破手的。”当孩子想要堆一堆沙子的时候,大人说:“算了算了,沙子里藏了许多细菌,万一弄到眼睛里怎么办?”当孩子想要„„,太多的想要就这样给成人扼杀了,孩子只剩下了“不敢、不会”。
中国有句俗话:“心灵手巧”,就是要想心灵敏就要手灵巧,心与手是有联系的,即为手巧心则灵。老祖宗总结出来的好经验,我们却在慢慢地丢失,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展美术活动就是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好方法,其中,幼儿撕纸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一、初尝撕纸成功的喜悦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纸,总是喜欢把只撕得乱七八糟,这是孩子最初的撕纸活动,是一种无意识的创作。在幼儿园里,我们老师就要将孩子的这种无意识培养成孩子自身的有意识行为。首先,我让孩子们从最简单的开始练习,如:撕“面条”,就是撕成一条一条的。撕得宽的叫“宽面”;细的叫“细面”;歪歪扭扭的叫“方便面”;螺旋的叫“意大利空心面”;宽宽短短的叫“面片”,还可以撕出新的面条造型。每一个小朋友都撕出来了,我们一起夸一夸、赞一赞,让他们初步尝到了撕纸成功的喜悦。几次活动后,孩子们自信心大增,喊“我不会”的变少了。
二、体味撕纸的乐趣
当孩子们不再害怕撕纸活动后,我就开始辅导孩子撕一些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教他们尝试用指尖控制纸的开口处,慢慢地撕,渐渐地孩子们的手指越来越灵活。掌握了撕纸的基本技能后,就开始动手贴和添画了。我先请孩子把撕好的纸片玩玩一玩、拼一拼,看看撕出来的图形象什么?添上什么就更象了?比如,方方的纸片可以变房子、汽车、空调、洗衣机、杯子;圆圆的纸片可以变皮球、蹦蹦球、呼啦圈、车轮子;三角形的纸片可以变小旗、小山、帽子、皇冠、房顶„„。最高兴的是变窗花,一张方纸折几折、撕几下,打开一看,是一张美丽的窗花,还可以打扮教室呢。孩子们开始了无意识的创造性撕纸活动,一次又一次体味到了撕纸的乐趣。
三、品尝撕纸成功的果实
孩子们有了一次又一次创作的体验后,我组织孩子们发动家长,收集各种有关撕纸的资料:有撕纸的历史,民间撕纸艺人的介绍,撕纸作品的欣赏。让孩子们拓展了视野,丰富了创作的灵感。接着,我要求他们先构思,再创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鼓励他们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自由挥洒、自由想象,超越眼中的世界,走向心中的世界。有的幼儿创作出了一片“森林”,有着千奇百态的树、花、草;有的幼儿创作出了各种“图形娃娃”,在进行杂技表演;有的幼儿创作出了“蘑菇大厦”等等。
《纲要》中提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立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通过开展创造性的撕纸活动,由“巧手”促进了幼儿的“心灵”,开发了他们潜在的智力,从而为他们开启了一扇智慧的大门。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短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论文3000字篇五
幼儿园中班总结论文
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而办好家长学校是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家园互动、密切联系 1.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共育意识
家园互动有利于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有利于幼儿园加强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每个月一次的“幼儿成长档案”是老师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并反馈孩子在家表现,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提供了依据。我们通过家访、电话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家长工作。我们积极利用网络向家长介绍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进程,每周的活动安排及根据不同的主题家长需配合的具体工作。发放告家长书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另一个有效措施。一方面可以使不经常来接送的父母更深入的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使全园的家长能更清楚的知道近阶段需要配合的工作。如:开学初的家长配合工作、有关交通安全、宣传世博、门禁令以及其它常规工作。我们还继续利用幼儿园网络的平台做好家园沟通工作,通过班级qq群,老师将每周的主题教学内容与幼儿活动场面上传至网站,对班级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位家长,使网络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老师、幼儿园沟通的桥梁。2.积极开展亲子活动 我们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通过老师和家长的互动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这一次次精彩的家园活动,都融入了我们的智慧与心血,也把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3.开展丰富的家长活动,促进家长协作 我们组织了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分别参与了各种亲子制作活动,此外还有我们的家长助教、家长志愿者来园护校活动等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内外环境。
同时我们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二)、发挥特色、争创优秀 1.开展家长活动、提高家园互动
每学期我们会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半天的时间里,我们安排了幼儿晨间锻炼,教学活动。我们不仅充分利用了有特长的家长资源来展开家长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还让幼儿增长了见识,对家长产生了钦佩的情感。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机会,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同时也会安排家长会,让家长清楚的知道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及幼儿的学习内容。通过家长开放日的活动与家长会的活动,家长懂得了怎样和教师主动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从家长反馈表可以看出,家长对我们的活动都非常满意也表示以后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三)、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渠道
幼儿园的社区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保证。《纲要》指出:“家庭、社区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有利于帮助提高教育能力。”如今,无论是家庭活动、社区活动还是幼儿园本身的社会性活动,都可使幼儿从教育中获得的益处持续的更久。家长、教师、社会的群众为促进幼儿的发展,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已成为需要。“家庭、校园、社区一体化”指导思想不仅是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更是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以社区基地为抓手, 开设幼儿社区实践活动。一方面走出去,将优秀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另一方面请进来,将社区的有利资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我们在思想上,鼓励多交流;工作方法上,灵活多变,形成了一支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为做好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就我班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1.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2.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3.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4.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每学期我们组织幼儿进行消防演习,让幼儿知道基本的逃生方法。本学期我们组织开展了幼儿社区实践活动,参观了附近铁道技术学院。让幼儿走出幼儿园的大门,多去了解大学的生活,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发现大学的秘密。通过开展幼儿社区活动,也拓宽了孩子们学习的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家园共育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步同向才能产生出1+1>2的合力。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相信在家园工作中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和无限的关爱,一定会征服家长的心,达成共育共享,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