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文化典故(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道教文化典故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以及在坐的同学们大家好(视情况而定).今天我参赛的主题是道教的文化与其哲学思想。
众所周知,道教是我国的传统教派之一,从其古老的历史到深远的影响,道教可谓是中国宗教文化的执牛耳者(或是集大成者,这个比较通俗)。如今道教文化也早已是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而其中的精华也早以深入到了这个民族的骨子里。
因为不干于这个世界的黑暗,盘古以其大无畏与追求光明的意志开辟出了一个满是光明的新生天地。因为普天之下的人民对明悟的渴望,原始天尊历尽万难终立道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的道路是艰难的,可是真理的光芒并不会因为艰难而失去半点颜色。先祖黄帝崆峒问道,老子西出函谷,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朗的道路。
何为道德,道的最高体现就是德(德是道的最高体现)。先有重道,之后贵德,二者必不可分。
道教的著作有很多,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数道德经了。(一句人法地。。。。)就道出了自然变化的道理。道的运行是以自然而然为法则。简言之,“道”取法于“自然”,以自然为法则。简言之,道的运作是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古之经典,我们不得不为之折服。
老子是道教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也是道教的主要哲学思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道家的思想,老子的哲学,(一般称为普通辩证法,主要是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很崇尚自然。)(更主要的是道在阐述一切在告诉天地万物产生发展。这三个思想,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这就是对老子思想的总结。虽然无为,但却无不为。(就是以静胜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上善若水,(道家思想认为水是最高境界,以柔克刚,水载万物。)(然后就是凡事都是相对,也就是辩证)有阴就有阳,正负,柔刚,好坏,正邪。
(事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时至今日,对我们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八卦图是道教文化的标志,一副简单的图演变出千种变化,道尽千古至理。(。。。。。。。)阴阳二级相生相克,从图中的内容来看,直至今天,道教的文化仍是经久不衰。
希望大家对道教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最后谢谢,拜拜。
中国道教文化典故篇二
中国道教史话
第五章:晚唐至北宋时期道与术汇聚阶段的道教
1、皇道之宗
中唐至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秩序的混乱引起了道教中人的关注,陆希声、无能子、李约、王真就是比较突出的。经过他们的努力,这一时期的王道之术有了较大发展。
陆希声是晚唐道教学者,著有《道德真经传》等。他的思想以儒道调和为特色。他的思想特色首先体现在对体用关系的阐发上,提出“体本无用”“用因体生”,道为体,名为用的观点。在道物关系上,提出了道实用虚的观点。他还根据“道体名用”的本体论思想提出了“体道用名”的方法,“体道”就是循顺物之理,“用命”就是适应事变。这个体用模式还被他运用到了解释道与德、无为无不为的关系上,提出了道是“真精之体”德是“妙物之用”,体可以兼用,用不可兼体。道可以兼德,德不可兼道;以及“以无为为体,无不为为用”。关于如何在形而下的现实中把握道,他提出了“事理冥会”的观点。从事功践履来说就是要“动以照事”“静以照理”,“事理俱照”二者均不偏废。他还认为在实践活动中把握好事理关系的关键就是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种事理观对宋代程朱理学影响很大。
在王道之术方面,陆希声强调必须“以爱民为本”宽政于民,“上下相亲”“爱民如赤子”。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按照天道治理天下贯彻到身心性命层次,要“以百姓心为心”。权实关系是王道之术的另一个方面,他首先界定了权与实的内涵。“权”就是使偏离“正”后返还于“正”;“实”也就是“正”,就是清净无为之道。权出于实,自然也要反归于实,在权实关系中“实”是根本性的。《无能子》是晚唐因躲避战乱而不愿留下姓名的一位隐者的道家类著作,其宗旨是“明自然之理,极性命之端”,把宇宙论和性命观融会贯通,最终落实到社会、政治思想上。《无能子》认为,道浩荡无边,虚静应物,心本来的样子是如此。“自然”的心就是“无心”,无心首先是无是非、非别之心,其次是无欲、无私。无心而顺应时势就是无为,必定能无所不为。他还认为无心就是使气聚神和,为此就要顺于性,安于命。
李约是公元九世纪一位道家学者,著有《道德真经新注》。在王道之术方面,李约提出“以民为本”“爱国理民”的思想。
2、张万福与杜光庭的科仪之术
张万福是活动于唐玄宗时期的太清观道士,是继陆修静之后道教科仪的集大成者。他以“修道即修心”为指导思想,视上清经为最高品位的道经,认为持戒重在心戒,即在心中断除情欲,修善止恶。对蘸仪,他同样强调要落实到心,即必须心“诚”。
杜光庭是唐代末年另一个道教科仪的集大成者,其成就超过了张万福,对后世影响更大。杜光庭强调通融三教:“三教圣人所说各异,其理一也。”他顺应内丹心性修炼思想鼎兴的潮流,把得到成仙的修炼归结到心性功夫上,提出了“灭心”的主张,就是使心静如明镜,不起波澜不产生欲念。“炼心”就是要处理好性与情的关系,断绝贪念欲望,驾驭住情,使它返回性,合于道。
杜光庭对于道与术的关系有自觉的认识,道非术无以自致,术非道无以延长,道与术相辅相成。修道成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伦理道德的涵育,他的《老子》
注释不同于前人的突出特点是非常强调伦理道德,这开启了宋代之后道教伦理之术的先河。在王道之术方面,杜光庭融会儒家的“仁政”“怀柔致远”和道教的“崇道”“尚柔”“清静”“无为”等思想。
唐代以来。道士们对斋蘸别出心裁,花样翻新,斋蘸仪式变得异常混乱。杜光庭本着天人感应的思想,把道教各派的斋蘸仪式统一起来,进行了整理和修订,使之规范化。他可以说是道教科仪的完成者。
3、钟吕陈抟学派的内丹学理论建构
晚唐时期,内丹术的理论逐渐成熟,到了唐代末年,诞生了钟吕陈抟学派,他们以《道德经》《周易参同契》《阴符经》的思想为主体,通过《庄子》与佛教禅宗沟通,吸收消化了佛教心性论的一些思想,再纳入儒家的一些伦理道德观念,借鉴、改造外丹学的理论模型,初步把内丹学的理论体系建构起来了。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
钟离权、吕洞宾的思想大同小异,他们都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位方法,系统地把前人关于内丹修炼的一些零星的思想总结糅合在一起,初步建立了钟吕派内丹体系。到张伯端集大成而著《悟真篇》使道教内丹学完全确立起来。概括起来,钟离权吕洞宾的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周易参同契》《道德经》为本,内炼成仙的原理是以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为基础。内丹修炼涉及性和命两个方面,必须性命双修才能成功。他们是道教内丹派的开创者,对后来王重阳的北派全真教影响很大。
陈抟著有《阴真君还丹歌诀注》《易龙图序》等。他以象数的形式来表达他的宇宙自然观,就是以最简单的数和象显示世界在奇偶性、有序性、同构性、对称性等方面的秩序。陈抟的思想对后人影响极大,他在《易龙图序》中的河图、洛书成为此后周易象数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图式。他力图用象数的方式去描摹宇宙,对宋代理学、周易象数学和道教哲学影响很大。通过邵雍、周敦颐,陈抟的思想对宋明理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4、晚唐至北宋道教的总体特点
首先,在这一时期,受政治失范、社会失序的影响,在道德阐释方面,皇道之宗取得了与重玄之宗并驾齐驱的地位。
其次,外丹术明显由盛转衰,内丹术逐渐得到重视而取代了外丹术的优势地位。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外丹和内丹并存交替的时期,内丹术深刻影响了道教理论的发展,使得道教关注的重心由外在的天道自然向心性义理方面的转化。
在内丹学催生的历史背景下,涌现了一大批道教理论家,这些道教理论家的工作深刻地影响了宋明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渊源。
但是,道教此时已埋下了衰落的根源,以林灵素为代表的神霄符箓派道教徒腐化堕落,引起了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的憎恨和不满,这是符箓派道教失去士大夫阶层信仰的开始。再则,就整体道教而言,从宋徽宗时起,道教彻底蜕变为帝王维护统治秩序的御用工具,道教鲜活的生命力开始下滑了。
总之,晚唐至北宋是道,术汇聚的阶段。
第六章:南宋至明代中期道与术圆融阶段的道教
1、太一教
太一教是金代在北方出现的一个道教宗派,并在元末衰微绝传,他的创始人是萧抱枕。太一教很强调儒家伦理规范,掌教者一律改姓萧,以示师徒之间尽父子之礼,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太一教具有浓厚的民间宗教的特点,教徒文化、宗教素
养甚为低劣。
2、大道教
与太一教产生几乎同时在黄河流域出现了另一个新的道教派别——大道教,其创始人是刘德仁。大道教的创教宗旨是让人在谋生活动和伦理实践中“清净其心”,归返“众妙之门”的大道。它的戒律也很简单适用,基本上是伦理规范和处事信条。大道教实行出家的教团制度,历任掌门多出身贫寒,作风平易朴实,这决定了它难以普及到上层社会,到元代末年已基本衰微了。
3、全真教
全真教分为王重阳创建的北宗和以张伯端为始祖、由白玉蟾创建的南宗。在教义上,又存在着清修和阴阳双修两派的区别。全真教以中下层知识分子为主体,教徒的文化宗教素养很高,著述甚丰,他们的政治、社会活动能力很强,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1)南宗
张伯端著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等,他的思想仍属于钟吕一系,他明确反对烧练外丹,主张修内丹功法。张伯端的思想以《周易参同契》《道德经》为根本。《悟真篇》的体例结构师仿照《周易参同契》所运用的易学象数模式,它的内丹理论的框架同样也与《周易参同契》中的易学象数模式相同。
道教历来强调无为,晚唐以来的内丹学派则多谈有为,这就遇到了如何处理无为有为的关系问题。张伯端明确了这一点,认为在命功阶段是有为,在性功阶段是无为,要以有为求无为。张伯端继承了钟吕的性命双修思想,又结合了陈抟的《无极图》的内丹思想,把性命双修思想作了发展。钟吕的“和光同尘”思想也为张伯端所接受,他把行善积德的伦理实践作为内炼成仙的基础。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张伯端直截了当地宣称“三教合一”。禅宗讲“明心见性”、内丹学讲“全性养命”,儒家讲“复性明理”,三者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心理上追求清净虚明,无私无虑;生活上追求自然恬淡少私寡欲,也是三家一致,所以张伯端认为“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张伯端把内丹修炼划分为“先”“次”“终”三个阶段,始则由儒入道,次则由道参禅,终则摄禅释性,从而把性命双修的思想完全贯彻到三教合一的观念中去,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内丹学说。
白玉蟾是张伯端的弟子,他建立教团组织,是全真教南宗的真正创立者。白玉蟾和张伯端一样援禅入道,并把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思想发展的更加周密细致。他的内丹学说以精、气、神的修炼为核心,并认为“神是主,精气是客”,强调炼丹就是炼心,也就是炼神而归性、复命、合道。白玉蟾反对传统的肉体飞升的说法,认为肉体是要死的,不死的是“神,修炼的目标就是“圣胎圆成”“阳神出窍”。全真教南宗继承张伯端和光混俗的思想,不做职业道士,居家修炼。
(2)北宗
全真教北宗的创始人是王重阳。北宗全真教倡导三教一致、三教平等、三教合同,并在初期奉行简朴的生活方式和绝对禁欲主义的信条。北宗在修炼上强调清静自然、淡泊无为;在修炼的目标上,北宗认为修炼到阳神出窍后,一旦天帝召见,便可抛下皮囊,飞升成仙长生不死。这实际上否定了传统的肉体飞升的观点,变为追求精神即阳神不死了。在实际的修行上,北宗主张先性后命、重性轻命,并且非常重视实修实证,将心性内丹修炼称为“真功”,把济世度人的践履称为“真行”。
(3)南北宗合流
在元代统一后,由于北宗受朝廷褒扬而位尊势重,南宗不得不在元代中期以后
并入北宗。李道纯、李月溪、陈致虚等人在理论方面推动了南北宗的融合。李道纯是元初著名道教理论家,他把全真教的三教合一宗旨从传教的权宜之计推进到了思想理论圆融的程度,他的《中和集》的主旨就是三教合一,教虽为三,其源则一。陈致虚的《金丹大要》在内功丹法上融南北二宗丹法为一体并做了细致的阐述,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把北宗祖师王重阳和刘海蟾并列(二人同师吕洞宾),而把南宗尊为祖师的张伯端等南宗五祖作为王重阳的晚辈,这个谱系为二宗合并后共祀祖师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二宗的合并。
4、净明教
净明教是尊崇许逊为教主的一个道教宗派。南宋末年以后,理学被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在社会上的地位上升,影响日益扩大。净明教受理学影响非常深,几乎可以说是理学在道教中的翻版。净明教用朱熹的正心诚意来诠释获得净明大道境界的方法,吸收了理学惩忿窒欲、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他的修炼目标就是净明的精神境界。净明教作为一个道教宗派的活动并不成功,但它的思想却在社会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元明两代的统治者及士大夫对它的教义都颇加赞赏。
5、新符箓派与正一道
正
一、上清、灵宝是道教中的三大符箓宗派。南宋时期正一派受命统领三山符箓,元代之后正一教进一步壮大起来。除了三大宗派以外,南宋至明代中期的符箓类道教宗派还有神霄、清微、天心等小的宗派。江南道教诸派联合形成正一道。正一派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以娶妻生子。正一道以《正一经》为共同信奉的经典,主要法术是画符念咒,斋蘸祈禳。江南各派的教义、法术差别不大,这些符箓派别逐渐走向融合,向全真教靠拢。就全真教而言,这一时期也大搞符水祈禳。所以,总体来看,元代以后,道教诸派逐渐走向融合。
6、南宋至明代中期道教的总体特点
南宋至明代中期,道的阐释有明显向老庄道家复归的色彩,这一时期融汇三教的程朱理学在南宋末年后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三教融合实质上变为儒学为主,佛道为辅。
这一时期外丹术继续衰落,内丹术是道教法术的主流。随着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王道之术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氛围。这一时期道教伦理之术去的重大发展,每个宗派都大讲伦理道德。
道的圆通,术的整合与精深,使道与术之间达到了圆融,这是南宋至明代中期道教发展的总体特点。
第七章:明代中期以后遁道化术阶段的道教
1、正一派的衰朽
这一时期,正一派道士的品行修养和理论素养大不如前。上层道士聚敛财富、腐化堕落,下层道士则不思学道,利欲熏心,以法术坑蒙拐骗,自欺欺人。在法术的灵验方面也大不如前。
2、全真教与东西南北中五派
全真教从元代时“七真”就各传一派,但这些支派在社会上影响都不大。明朝廷不重视全真教,全真教中也很少出现高道,因此在明代全真教就比较萧条了。总之,在明代中期以后和清代,除了与官方关系密切的正一派外,在野的道教宗派就是与全真教关系比较密切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支派,但都比较萧条。
3、道教理论的普及
明代中期以前,道教的道已圆融,道与术的关系也已圆融,明代中期以后从总体而言道教学者们进行的是道教的普及工作。明清两代,道教义理通俗化、世俗
化,脱离道教教团而普及到民间,大部分人不进道观、不依靠道士,只是在日常生活中靠道德修养信奉道教。这一点的重要表现是劝善书的流行,流行的劝善书主要是《太上感应篇》《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理》等。
4、道教的衰落
明代中期以后道教开始步入全面衰落,清代道教势力单薄,组织松弛,系统教义无人继承,道术流于歧途和浅陋。
道教的衰落是一系列原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外部原因主要是道教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依附于统治者,为统治者所利用,形成了适用于统治者需要的封闭、保守模式,从而丧失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内部原因是道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传播必须通过语言进行,但道教的道具有抽象性、玄虚性、模糊性、非本质定义性,从语言固有的局限性来说是确实不可能讲清说透的;道教的术也是隐语漫天,具有操作的个体性、不可重复性,表述上的语言模糊性逻辑随意性。总之,道教最后留下来的就是内丹术。但是内丹修炼是个人在私人空间内就可以进行的,基本上不具有社会性。作为一种社会性德宗教,道教的寿终正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明代中期以后道教的总体特点
明代中期以后,道的因循、术的精致与深化,是道教趋于衰败堕落的总特点。
第八章:未来道教的诠道改述
1、道教的精髓
热爱生命、崇尚科学、追求实证、向往自由、讴歌太平,追求畅通无碍和整体完善,是道教的真精神。
2、道教对构建新的价值、意义体系的意义
道教未来的复兴,取决于道教界在对道的阐释上能否因应西方哲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挑战而进行综合创新,并符合现代条件下中国人的精神需要,还取决于道教界对自己术的改造。
道的创新,术的改弃,诠道改术,是道教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
中国道教文化典故篇三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道教是我国汉民族自已的创立的一种宗教,它的中心思想来自道家,而“道家之源,出于老子”(《魏书释老志》)。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十分活跃,南方有葛洪、陶弘景、陆修静,北方有寇谦之,都是中心人物。它的兴衰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体现。
1: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古代鬼神思想
巫术和神仙方术
谶纬之术
黄老思想
2: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道”原先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是“神异之物,灵儿有性”, “为一切之族首,万物之父母”。道教发挥道家的思想,并把道和老子合而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变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
六朝时又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了三清尊神。
以后道教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祗、人鬼在内的神仙系统。3:道教的诸神
诸神:
三清:道教最高贵的神,依次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像主要供奉在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内,中间是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
四御: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四方之神,八仙。
4:道家仙境
一:十洲三岛
二:十大洞天
三:三十六小洞天
四:七十二福地
5:道教奉祀建筑的起源
源于华夏先民的墓葬祭祀活动。最初的祭祀是在室外进行,以后便逐渐转向室内祭祀祖先神灵。
源于清寒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最初普通建筑,逐渐发展变成祀神之所。6:道教建筑的种类
狭义上是指道教徒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蘸等祝祷祈攘仪式的建筑,包括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阔、门、台、亭、塔、榭、坊、桥,可分为供奉祭祀的殿堂,祈禳的坛台,修炼调经的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五大部分。
广义上的岳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等,也是属于道教建筑。
祠:祠用作建筑上的专称开始源于祀祖。道教建筑之称祀,也许与儒学有关。但是儒家之祀与道家之祀有所不同,儒家祀内仅设木主儿无神像,道家之祀皆有神像。
庙:凡祀外神者亦成庙,祠庙二字多连称。祠原为儒家产物而非道教建筑,但自从
真宗对辽战争失败后提倡“神道设教”粉饰太平,到处修建寺庙,有的就利用原有的祠予以扩建二仍称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算是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麓的“晋祠”。
晋祠:
晋祠圣母殿是为奉祭叔虞的母亲邑姜所建,以前叫做“女郎祠”。点南北宽七间,东西深六间,重檐歇山顶东向,四周围廊,此为宋“副阶周匝”的现存最早实例。殿内塑有侍女像,姿态灵活秀美,是宋塑中的精品。
陕西三原县城隍庙:
建于明洪武八年,是明早期的代表作,正点宏伟,钟鼓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还有寝宫,大门做工奇巧,水磨砖砌照壁亦为精品。
观:本来帝王居所称为宫,城堞可供眺望处称观,封建时代统治者崇奉天神所以祭祀之所也称宫,迎候天神知所也称观。
道观初名“馆”亦称“庵”,唐宋时期观之大者称“宫”,唐玄宗天宝二年做太清宫以祀老子(在长安,亦玄元庙改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做玉清昭应宫以奉天书,史称:以夜继昼,每绘一壁给二烛,七年乃成,饭二千六百一十楹,制度宏丽。
唐时改庙称宫,当时道教画像较盛。观亦称“道院”乃是规模较小的观。
宫观地点的选择都在风景优美、人迹罕至之处。道家谓神仙所居之处率在名山洞府之中,股以天铭,称之为“洞天”,“洞天”成了宫观的代名词。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在河南鹿邑县城东五公里处,传为老子故里。唐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称为紫极宫,天宝二年改为太清宫。现存正殿五间,古柏二株,铁柱一根,唐宋诸代碑六通。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外滨河路,唐玄宗元二十七年,建天长观,金正大元年丘处机西游归来,主持与此,改名长春宫,后毁于战火,后在其下院加以扩建。
白云观是全真道第一祖庭,现存邱祖殿、灵宫殿、玉皇殿、老律殿、四御殿,戒坛等建筑。
寺:一般人的心目中“寺”是佛教建筑的专称,其实在道教建筑中也有名寺。
南北朝时,宋明帝与泰始三年在京城建康北郊为陆修静建崇虚观,至孝文帝太和十五年秋,八月“戊戌移道坛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此为道观称寺的唯一特例。
7:道教建筑选址与特点
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宫观规不大,则一般称“院”,即道院。宫观形制来自祠庙,营建之始先是选址,自古以来凡为道者多在山林选择名山洞府,所谓“洞天福地、古迹灵坛”“之地”,“天伦之
一、效法自然”这是道门古教的首要条件。除道德之士外,还有“宫宇示教”和“山水远俗”也是必要条件。宫宇即今日所称的道教建筑庙或观,山水即今日所称自然风景区点,其环境必须僻静,这样才能远俗而利于修道。我国最早出现的道教建筑,应该是长安终南山(周至县东南)的函谷关令尹喜草创的“终南楼观”,它与佛教的洛阳白马寺相似,一为道教祖庭,一为佛教祖庭。
道教正式成立是在东汉顺帝时期,即公元126—144年由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开始,“后又称天师道”,南方多学之。所谓楼观乃尹喜的故室,一如佛教的“舍宅为寺”,此则是“舍宅为观”。山居修道者,大都沿袭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结合深山茅屋土阶,甚至栖宿洞穴,反映了他们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旨趣。
在风景名胜点的道观建筑,除了奉祀系统的建筑为服从宗教需要显得比较刻板外。大都利用奇异的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楼、亭、阁、谢、塔、坊、游、廊等建筑,造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系统,配置壁画、雕塑和碑文,诗词题刻等到,供人观赏。这些建筑充分体现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势;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8:道教建筑结构类型与形制布局
结构类型唐、宋两代是道教的鼎盛期,恰好这一时期以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高度统一,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木质结构建筑,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论从建筑形制到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帝王宫殿陵寝以至王公官吏和庶人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道教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唐六典词都》记载,当时天下宫观总一干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历唐、宋两朝六百六十多年间,也是儒、佛、道三教建筑相互影响,彼此吸收的大圆融时期,儒家的宫、殿、堂、厅、门、阙等宫方建筑己被佛道大量移入神堂佛殿建筑,即佛道的山门、藏经楼牌坊等也和孔庙、书院等的同类建筑,在形制和布局组合上都有相似之处。元明之后,道教衰落,在建筑上也墨守成规,设有大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后来扩及到南方。
形制和布局道教宫观建筑的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制,一: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敞开的传统建筑手法;
二: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的位置,然后再绕八卦方位放射敞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
前一种均衡对称式建筑,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和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为代表。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两边设灵宫、文昌殿,沿中轴线上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四御殿。一般在西北角设会仙福地。有仙宫观还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造成前低后高、突出主殿威严的效果。膳堂和房舍等一类附属建筑则按排在轴线的两侧或后部。第二种五形八卦式建筑,可以江西省三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代表,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庙、天一水池、龙龙殿、涵星池、王祐墓、詹碧云墓、演教殿、飞仙台八大建筑都围绕着中门丹井和丹炉,周边按八卦位,一一对应排列。而它们的南北中轴线特别长,所有其他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两端一一展开,构成一个严密建筑体系。这是由道教,内丹派取人体小宇庙对应于自然大宇庙,同步协调修炼“精气神”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9:道教建筑艺术表现手法
道教与其它宗教一样它独特色的艺术性,由于道教是模仿佛教,因此道教艺术在某些方面也与佛教相类似,特别是后期,如明初时仅苏州一地就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
道教建筑艺术的表现主要在细部,即雕刻与绘画。在手法上尽量突出这一宗教的特性,使人们直接感觉到它是庙观而非佛寺。其艺术内容是广泛的,如木雕的天宫楼阁,砖雕中的背饰、瓦头、石雕中的柱、础、栏、板、杆,金属制品中的金殿、金碑以及板画、壁画等。
天宫楼阁,道教好神仙之学,其居处多选风景奇特之地,如山东蓬莱,地处渤海之滨,道教就是利用“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用木雕成天宫楼阁的建筑模型,安装在庙观壁面作为装饰物。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中记载:“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谓之仙楼。江南工匠有做小房子的绝的绝技。这种“仙楼”或“小房子”就是北方的“天宫楼阁”宋李诫《营造法式》称为小木作。
金殿、金碑、古代铜也称金,故道教建筑中无论用铜铸镏金或纯铜制成的殿堂都称“金殿”。用铜铸碑则称“金碑”。金殿象征天帝所居之处,与叫“金朔”。金碑是道教建筑中的小品,宫观内立石碑是不足为奇。
壁画,我国建筑上采用起源很早,寺观内的宗教性壁画始于佛寺,道教兴起也仿照壁画之风而出现在观宫上,审观壁画的发达与道士本人即为画家也有关系。宫观壁画题材以神像为主,此处亦涉及动物、植物、山水、楼台等到。
装饰图案,宫观建筑如布局类似佛寺,但是在殿堂本身的细廊所用装饰,彩画等图案之内容却与佛寺不尽相同。除人物是很容易分清者外,装饰图案一般八卦、太极、四灵、暗八仙、动物中的鹤、鹿、龟、植物中的灵芝、仙草等。
道教建筑的装饰,鲜明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思想。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幅和鹿作为善(富)裕、仙、福、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风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另外还直接以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变化其形体,用在窗禄门窗裙板及檐头、斜撑、雀替、梁杉等建筑构件上,其对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又如八宝图、福寿双全图,这些源自道家思想和神仙故事的图案都远远超越了佛教。
道教建筑在中国道教建筑是社会历史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技术和艺术上智慧的结晶。古代建筑的园林建筑中,占很突出的位置,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些重要建筑大部分己列为国家级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对于我们现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艺术价值。
中国道教文化典故篇四
道教与民俗文化
摘要: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几千年来,它深入人民生活,不断地演变,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习俗,尤其是很多传统节日的祭祀活动,都有着很多的道教元素。作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产生着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社会作用。它与儒教、佛教两家鼎足而立,互相融合,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关键词: 道教
民俗
祭祀
民族性格 正文:
道教文化在民间的习俗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道教文化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中我们体验最深的就是民间的一些节日的祭祀活动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果酒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照虚耗’„„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纸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卖乾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自入此月,即有贪者三数人为一伙,装妇人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农民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我生自农村,自己也做过一些祭祀活动。下面我们就从民间传统节日的祭祀活动说起道教。
中华民间保存着多种多样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些我们非常熟悉,有些却令我们感到奇怪。毕竟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以很多民间节日都与或多或少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有一部分道教元素,或者纯粹就是道教节日。通过这些节日,我们不难看出道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要说到传统节日,春节是最隆重,最热闹的,离家多远的游子到春节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春节虽然并不完全起源于道教,但其间充满了与道教人物诞辰有关的神仙传说和风俗习惯。春节之前会有腊八和祭灶,俗话说:腊八祭灶,过年来到。
腊八节即腊月八号,原来是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各路神灵,包括门神,造神,宅神,井神等的祭祀仪式。这一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这种粥有八种谷物组成,包括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喝了腊八粥,就会风调雨顺,谷物大丰收。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也称作小年,顾名思义,这一天主要任务就是祭祀灶王爷。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至人间监督善恶之神,一旦发现令他不满的行为,就暗地里记上一笔帐,等到腊月二十三他就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作一次总汇报,然后降灾殃于有罪之人,所以这一天要买灶糖祭祀灶王爷,南方人应该没吃过灶糖(我来自河南有这个习俗),灶糖是一种很黏很甜的点心,据说是让灶王爷吃灶糖粘住嘴巴就不会上天给玉帝说我们的坏话了,祈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还有就是当天煮的饺子要先祭祀灶王爷,记得小时候每次我对着煮熟的饺子垂涎欲滴时,爸爸都会把我面前热气腾腾的饺子端走去祭奠煮灶王爷,祈祷灶王爷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腊月二十三是辞灶日,要把灶王爷的像烧掉,这样就把灶王爷送上了天,在除夕夜重新贴一幅灶王爷像,把灶王爷接回来。
二十三过完,二十四就是“扫尘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认为鬼魂到了腊月将离开人间,人们如果不把身体和房屋彻底打扫一下,鬼魂就会藏在灰尘里,这其实源于道教。道教传说人身上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常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的坏话。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误信谣言,令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为记号,令王灵官凡遇有记号的满门斩杀。灶王爷发觉此事,便让每户人家扎个长扫把将蜘蛛网扫掉,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人间避免了一次杀戮,人们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正月初一是财神玄坛赵公明的生日,财神是民间很重视的神,人们都用最好的来招待他。财神象征着财富,不但正月初一要拜,逢初一和十五人们都要拜,对于经商的人更是每日必拜,以此保佑财源滚滚,生意兴隆。正月初一人们吃好的穿好的早早起床,以鞭炮、锣鼓和三牲酒席去迎接他的到来。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中心目中是天界最高的神,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薇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是玉皇的圣诞之日,民间在这一天多吃面条,作为长寿面为玉皇祝寿,为自己和家人祈福,这也往往是人们在新的一年第一次吃面条。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又称“上元节”。道教说,天、地、水为三元,又称三官,主管人间的祸福、鬼神的升转,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生日,正月十五就是天官大帝的诞辰。这天,道观常常举行斋会,善男信女也要去三官殿堂进奉香火。晚上,人们张灯结彩,燃放烟花,以向天官求福,愿新的一年福气滚滚。
正月十五过后,过年的气息就淡了很多,过年期间一系列节日相传都是为了祭奠道教各路大神,如灶王爷,财神,玉帝等等,深深的打上了道教的烙印。道教不仅影响着春节,一年四季各个节日都有着道教元素的存在。
到了二月,春暖花开,春风剪刀一般剪出片片柳叶,导演一般舞动着条条柳丝。二月二也是土地诞辰。在古代农耕为主要生产力的年代里,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土地神更是被视为财神与福神。这土地神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最接近,他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因此每逢二月初二,民众莫不烧香供祀,顶礼膜拜。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为“鬼节”。小时候就听说在这一天鬼魂都会被放出来,到人间看望子孙后代,当然也有一些所谓的厉鬼来人间给人们带来灾难。中元节是道教神帝官大帝诞辰和“赦罪之日”,也就是鬼的节日,所以热门要在这一天祭祖、上坟,这一个习俗至少在我的家乡现在还保留着。而八月十五是众人皆知的中秋节,道教徒认为,这天是太阴朝元(道教月神)之辰,应守夜焚香,祭拜月神。
传统节日中的道教文化因为节日的缘故传承至今,除了节日道教文化之外还有很多,它以不同的形式隐性的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走亲访友礼仪,婚丧嫁娶礼仪,无不包含着道家文化。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影响非常广泛,深刻。中国老百姓,不论信道教与否,都对很多道教神灵很恭敬。那么道教为什么会对民间习俗影响这么大呢?
首先道教所尊崇的神灵是虚幻的产物,这些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都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很多赫赫有名的道教神灵归根结底都起源于民间。道教神仙体系中的道教俗神,如雷公、风伯、门神、灶神、城隍、土地、妈祖、瘟神、财神等等,原本都起源于民间,后来被道教吸收成为道教的神灵并被贯上各种名号。这既是道教不断扩大影响的一种方式,也是它吸引群众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是说,道教把民间所信奉的神灵吸收进来,成为道教神仙体系中的一部分,反过来,道教再利用自己的优势,将这些神灵又返回民间,进一步影响着民间的各种祭祀活动,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是因为道教深深的切入民间老百姓的生活,道教才能影响如此广泛,才能如此深受民间喜爱。
除了民俗之外,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和性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都在道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人生哲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道教徒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传统。历史上许多道教徒为了得道求道,自觉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甘于恬淡素朴的生活,安贫乐道,刻苦磨炼,主动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此外,道教思想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反对自矜、自足、自大、自伐,反对骄傲自满,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道教使得国人形成了身重于物,自然无欲的人生观,虚静守中,守弱胜强的处世哲学。结语:
道教文化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根深于人们心中。它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一种习惯,是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无价之宝。虽然中间有些封建迷信思想,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道教优良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中华佛学网
《中国道教史》 《图说道教》 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