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篇一
private education in china:
the best option is development
——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寻利性和公益性间的哲学思考
——focus on the philosophy
of benefit or non-benefit orientations of private education
成永笑郑延才(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066004)
方慈(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cheng yong-xiao, zheng yan-cai(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fang ci(shijiazhuang economy insititut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
摘要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借助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背景,从教育的基本属性出发,阐述了服务是教育的第一属性。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寻利性和公益性间的哲学探讨,在描述了绝对发展的同时,分析了相对的差异;在描述了生存的危机的同时,阐明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向。结论是在保证我国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只要有利于发展就是硬道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民办教育教育属性寻利性公益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present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marxist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means of systematic scientific ering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it argues that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education is to serve the customers, with rel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llustrates the inevitability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ve differences, by the discussion of benefit or non-benefit orientation of china’s private higher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conjuncture of survival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est option is development, provided the preserval of our educational wor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ivate education, nature of education, benefit orientation, non-benefit orientation
0 引言
对于加入wto,中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做了充分准备,各行各业都在审视wto给本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对此反映尤为强烈。2002年4月3日由厦门大学高教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 “中国十大万人民办高校联合形象展示新闻发布会暨民办高等教育论坛”。展示了20年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果和中国优秀民办高校佼佼者的非凡实力,著名教育学专家潘懋元教授、邬大光教授
*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2001项目燕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1项目 项目名称: 河北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200104012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理论问题的研究1
等对入世后中国民办高校面临的现状、生存条件及发展走势进行了剖析;2002年7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界酝酿已久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京开幕。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中科院所属有关高校的82位现任校长参加了论坛,论坛同时邀请了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16位校长和部分专家,就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和高校办学经验做了专题性演讲。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致辞中说:“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正在经历着自她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面对wto,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站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找出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这正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1从教育的属性看服务的定位
关于教育的属性问题,是教育理论界长期研究的基础课题之一,有关教育的“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培养说”等学说,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了教育的一些基本属性。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为了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教育的公益属性与教育资本的寻利属性、再从教育对象到服务对象看以人为本的教育属性,人们对教育属性问题需要有个再认识的过程。即,教育的属性也该得到不断完善和充实,应该通过对教育的分析来定位其服务的属性,进而从多视角证明教育具有多维性的属性。
wto的核心是贸易自由化,按照wto总协议,服务贸易同其他类服务贸易一样把教育视为一种服务贸易产品。在进行服务贸易磋商谈判时,各国在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要按照不同的服务行业(教育类别)分门别类地做出具体承诺,并列入各国的减让表;同时允许各国依据国内立法对有关服务的开放做出限制和保留。
“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早已在国际上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已经把教育看成了一种准公共物品,由此,服务已成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日本、韩国及欧美一些国家,甚至提出了“以客户为导向”的教育。这是9o年代以来以“消费者为中心”和“质量的持续提高”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移植进学校的结果。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这是教育观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伴随着中国的入世,教育作为服务贸易中的一项会逐渐走向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最终将走向“以人为本”。我国几十年的大学教育多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过于遵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思想,惯以一种教育者的身份出现,教师在“师道尊严”的理念之下,仿佛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一种容器,教师把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作是一种主宰性活动,迫使学生的学习及思维模式等都必须遵循教育者预先设定的千人一面的模式,这与入世后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的要求相去甚远。加入wto后,学校只能成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主体,另一方面,教育作为服务产品意味着每个学习者将变被动为主动,家庭、学校和社会有义务为每个人提供从生存、享受到发展等多方面相应的教育服务。根据中国(公办、特别是民办教育)现实的教育环境,若实现这种“教育的服务”,无论是在教育的观念及教育法规的健全程度上,还是在教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上,加之对教育方法、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材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深刻的变革。
就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而言,公立大学民营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美园9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学校——“赢利教育学校”(for-profiteducation),这里所说的赢利教育、赢利学校是指由赢利
性的私营公司管理的公立学校及其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就读的学生应该享受其他公立学校享受的待遇。根据《教育法》第53、46条规定,鼓励社会投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究竟如何理解学校的公益性和投资教育资本的寻利性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根据教育的准公益性原则,办学者应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视其办学效益按市场运作获取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就是说可以赢利。而判断“赢利”与“非赢利”为目的,需从两方面来考察:首先,民办学校的出现总是增进了当地社会的公共利益。这说明,民办学校的公益性在总体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其次,如果不允许投资人获得及合法又合理的回报,那就等于要求办学者捐资,这是超越中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其结果必然使民办学校的消亡或成为公立学校的点缀,这将意味着重新回到公立学校的一统天下,而这恰恰不是中国改革的出发点。因此,应辩证地对待学校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的矛盾。“教育以赢利为目的”和“教育需要赢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前者是将利润作为终极目的,可不择手段,不顾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后者是说:教育作为实业需要赢利。前者似乎在强调教育的公益性,后者似乎在强调赢利性。笔者认为,对一个主权国家、一个民族对所办教育不能不讲公益性,不讲公益性的教育也许就像缺少灵魂的躯体。同时,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掌,离不开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一个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机构不能没有赢利,因此,公益性和赢利性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属性。
不以赢利为目的,意味着举办者应将办学作为公益事业来对待,但事实上,这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冲突,但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实际上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很少;办学模式的高度集中、市场经济的不平等竞争与开放性及效益原则表现出明显的冲突。这些冲突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加快发展不相适应,在本质上则是向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民办教育是一种选择教育。因此,民办教育在定位上应不仅仅是公办教育在数量上的补充。在市场条件下,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处在相同的竞争位置,两者都只有在满足家长和学生需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民办教育促进法》有望在2002年底或下年初出台。在对教育主权、方针、目的及服务功能做出相应界定的前提下,新法或许突破允许民办学校办学赢利,允许部分赢利性教育集团的出现,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民办教育春天的来临。[1]从绝对的发展看相对的差异
就世界高等教育而言,近50年来,在校生总数增长了5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1995年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700万人,2025年将增至一亿人。发展大规模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将是21世纪的主要趋势和巨大挑战。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都经历了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型,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全国普通高校598所,在校生86.7万人,同年龄进高校的只有1.4%; 扩招前夕1998年招生数为108人,1999年招生数为164万人,2000年招生数为220万人,2001年招生数为260万人,2002年招生数为290万人,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也由1998年的341万人,到目前高校各类在校生人已突破1400万人,毛入学率已超过13.2%,其中,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共计6万余所,每年招生量和在校生量接近国办高等学校的一半。到2005年全国高校在生将达到16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要达到15%,2020年这一指标将达到30%,届时全国年招生规模将达到500万人左右。
[3][2]
私立院校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备受重视的领域。其中,美国私立学校发展有悠久的传统,名牌大学50%以上均为私立;日本的543所大学中,有390所是私立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学生在私
立院校学习,如菲律宾为86%,韩国为75%,孟加拉国、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约为60% ;中国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亿人,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受教育总人口的20%,而公共教育经费为170亿美元,仅占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总数11500亿美元的1.5%。以占世界1.5%的教育经费支撑占世界20%的教育人口,真是穷国办大教育。所以,民办教育发展空间巨大;中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84名,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5和发达国家的1/9;再如印度的软件产业,前几年出口就已达到50亿美元,而我们只有2-3亿美元,都是因为缺乏的人才。
近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并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等重要法律,即将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定会对中国的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教育督导制度不断完善。实践证明,民办高校培育的人才已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仅北京就有150万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4]
3从生存的危机看发展的机遇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本来就面临着公立大学近年扩招的极大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兄弟民办高校的激烈竞争。面对加入wto,意味着我们的民办高等教育已驶入国际轨道,所面临的是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挑战,这真可谓雪上加霜,因此,如何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这是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生死存亡的大课题。总之,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道理指明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加入wto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的行动策略。
我国加入世贸时对教育曾做出这样的承诺:除军事、警察、政治、党校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外,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方面做出了承诺,允许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wto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目前有40个国家签署了开放教育市场的协议,而更多的国家则是通过对教育提供方式的实质规定,不同程度地开放教育市场。虽然wto主要是一个侧重于经济贸易方面的协议,但从根本上来说,对我们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是深远的,全方位的。加入wto全面地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这一切表明,一个世界性的开放的教育大市场正在悄然形成。
当中国刚刚步入(wto)国际轨道的时刻,由于接轨此刻发展速度差的存在等原因,难免出现许多不适之症。中国的民办教育实际是在一个不成熟的产业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大多数民办高等教育而言,具有“先天性营养不良”,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缺乏发展后劲。他们首先遇到的是如何摆脱生存中危机,只有有能力摆脱危机者才有发展的可能。对民办教育的生存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种:
(1)随着公立大学的扩招,加之由于出国留学热而流失了部分教育消费份额,这都对民办大学生源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迫使一些弱势民办大学难以维系甚至濒临关门,同时,对其就业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当然,对一批在规模、设施和办学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的院校,虽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
响,例如像西安翻译学院等十二所民办高校的在校生超过万人,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看好。他们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2)近年来,教育经济主义思潮对民办教育产生了不小的负面效应,虽然它在许多方面揭示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客观规律,并在教育发展和改革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其贡献是需要充分加以肯定的。但是,它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本身带有很大的线性函变特征,而没能看到或很少看到教育的政治和文化功能。而失去或削弱这种主权的功能,意味着对教育属性的脱离或反叛。因此,这种思潮对民办教育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3)入世贸后西方跨国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对我高校的科研投资,或建立实验室,或直接资助科研项目,以期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为其开发高技术产品。少数著名跨国公司已陆续在我国一些高校设立科研“基地”或“实验室”。同时,海外教育机构将纷纷要求来我国投资办学。允许海外机构来中国投资办学,这无疑对我们的教育是个促进,也为我们进入国际教育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有助于尽快培养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的人才,这正是我们入世的主题和宗旨。但从近期看,将会严重冲击着我国教育主权和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而对发展还不很成熟的我们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更是难以应对的。
(4)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维的。
(5)在办学经费不足的前提下,一则我们的立法相对滞后,已有的一些规章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另则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执法缺乏可操作性。加之潜在的另一个风险是我们多数学校对wto的规则不熟悉。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2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构建国有、民办、外资入境办学“三足鼎立”的办学格局。在我国已涌现出一批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独树一帜的学校,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民办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更有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民办高校陆续兴起。诚然,对绝大多数民办高校而言,首先应明确自身的办学理念,在wto的背景下找准自己发展的视角。4 结束语
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衡量一切工作和辨别是非的最根本的“三个标准”:“是否还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和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我国民办教育而言,加入wto后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改革开放进程,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管国办、民办教育,只要在保证教育主权的大前提下,都应该以是否办学效益好、是否对增强国力有益为标准,一切看效果,其实,发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注释
1瞿延东.民办教育的投资主体与校产属性.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29日第4版.2
3http://
4http:///20010829/
参考文献蔡克勇.高等教育研究史[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译.东西方教育丛书,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8月.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重文科 译.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5次印刷.潘懋元 等.试论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潘懋元 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november 13, 2001邬大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政府的责任[j].教育研究,2002年;总第266号(第3期);24~27.7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总第269号(第6期);77~79.赵庆典.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2年;总第266号(第3期);28~32.瞿延东.民办高教的发展模式.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30日第4版.瞿延东.民办教育的投资主体与校产属性.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29日第4版.汪晓东.民办学校的法律难题.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2年01月18日.蒋国华.西方教育市场化:理论、政策与实践 [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9期).许明等.当前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j].民办教育动态,1998年,总第269号(第8-9期),p28.顾美玲.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j].教育评论,2001年(第3期).萧灼基.论大学的产业性.光明日报,2000.1.19.杨明.中国教育离现代化目标有多远[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8期.岑建君.加入wto,教育事业需主动应对 [j].中国教育报,与中国民办教育国际化.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25日第4版.傅志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上海教育,2001年第9期.郭扶庚.民办学校的曙光在哪里.光明日报,:///20010823/毕淑芝、王义高 主编.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当今世界教育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225/
24傅志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上海教育,2001年第9期.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篇二
中
后国勤高等 管教理育分学会 会 关于举办“2008年全国高校节能工作高峰论坛”的通知
中高后会(2008)2号
各有关单位: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要完善和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推进建筑节能、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的先进适用技术,动员全社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也将于今年4月1日施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教育部和有关部委对高校的节能工作极为重视,已着手研究制定全国高等学校节能规划和指导意见,着力推进全国高校“十一五”期间节能工作。为了帮助高校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工作部署,推广节能示范项目、新技术应用和先进管理方法,及时总结交流节能工作的经验,研讨节能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高校节能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决定于2008年5月10日—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2008年全国高校节能工作高峰论坛”。届时将邀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节能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对最新节能政策进行解读;邀请部分节能先进单位进行经验交流,同期还将举行节能示范项目介绍、重点推广节能技术发布、展示交流和洽谈活动。请各有关单位选派人员参加。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日
一、论坛时间及地点:
2008年5月10日报到,河南省郑州市。
二、论坛主题:
宣传最新政策,交流成功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合作共赢。
三、论坛内容: 1.政策解读
○2008年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与举措
主讲人: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专家 ○2008年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高校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要点
主讲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节能工作相关负责人 2.“节约型高校”建设工作交流
○高校建设和管理中的节能规划编制与实施主讲人:知名节能规划专家
○“节约型高校”建设工作典型经验交流○高校节能优秀示范项目介绍
主讲人:部分高校相关主管领导和节能技术专家 3.节能融资专场
○“合同能源管理”中的世行贷款担保项目及成功案例主讲人:中国投资担保总公司世行项目部专家○中国节能项目进展与esco成功案融资例
主讲人:国际金融公司中国能效项目发展官员○关于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
主讲人:华夏银行总行营业部负责人○高校节能投融资项目洽谈 4.节能技术专场
○节能新技术发展与高校节能技术解决方案介绍主讲人:中国节能协会专家
○高校“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广节能技术和示范节能项目发 布
主讲人: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负责人和技术专家 ○最新节能技术展示,洽谈(能效管理、高效照明、节电技术、燃气节能、中央空调节能、锅炉节能改造、管道清洗等新技术)
四、参会对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高校有关主管领导和节能办、后勤处、基建处、后勤实体、水电管理、饮食服务、物业管理等部门的负责人。
五、报名及联系方式:
1.报名者尽快填写回执,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发回。由于会议人数较多,大会筹备处将根据报名先后发出报到通知书。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市高校后勤研究会如统一组织报名,请提前电话预报人数,以便安排。
2.会议注册费680元,报到日交付。会议食宿参观统一安排,费用各单位自理。
3.报名电话:010-***9(后勤管理分会网站)
传真:010-62***179
e-mail:cnhqxx@联系人:任薇何珊 4.后勤管理分会咨询电话:0571—88206888(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内)
附件一:
《2008年全国高校节能工作高峰论坛》报名回执
(请各单位用正楷字认真填写,并传真至010—62130151或62130179)
附件二:
《2008年全国高校节能工作高峰论坛》日程安排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篇三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值得研究的广泛性
2006年09月12日 11:09:28来源:中国教育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email
推荐:】
■宏观管理与区域统筹应更加注重区域均衡;
■高教多样化发展需要一定程度的广泛性;
■应兼顾已有高等学校功能提升与新设高等学校功能实现两方面。
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到快速发展的轨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迅猛。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这一阶段既有机构的多样性问题,又有布局的广泛性问题,需要二者相互协调补充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在统筹发展高等教育的时候认识到了前者的重要性却还未认识到后者。近年来,教育部领导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支持欠发达地区的高教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的支撑和保证。
一、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广泛性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促进其多样化进程。目前,那些已经进入大众化或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套由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高等教育体系,并呈现出以下几个共同的趋势:第一,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趋于多样化;第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第三,各类学校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
在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过程中,传统大学将不能再承担高等教育的所有职能,在传统大学之外派生出了新的办学形式。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多样性的重要实现路径,高等学校在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了出来。
美国在经济发展和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社区学院几乎遍及全美各社区,按人口密度分布设立。随着赠地学院、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的兴起,美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各地相继成立了十余所新大学和三十多所多科技术学院。新建大学全都设在中小城市的郊区。德国《基
本法》规定,各个地区的居民具有享受相同生活条件的权利,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因此各州高等学校的发展比较均衡,甚至对新建筑物以及一定额度以上的设备投资都由联邦和州各承担50%的费用;法国高等教育实行中央集权制,管辖范围按学区划分,1968年以前一个学区只准设一所大学,之后开始改变和扩充;二战后,日本在“一县一大学”的名义下,在没有帝国大学的39个县重新组建了新的国立大学。
二、经济历史环境的原因导致了我国高教广泛性的缺失
我国高等学校传统上是面向大区设置的,存在着按省分布不均的状况。在建国后至1992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华北地区高校以北京居多,东北地区高校以辽宁居多,华东地区高校以江苏居多,中南地区高校以湖北居多,西南地区高校以四川居多,西北地区高校以陕西居多。此时期可称为高等学校布局的“计划配置期”。
在1993年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特别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部分省市的普通高校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河北、河南、湖南、安徽、四川的高校增量较多。但总体上东部地区高校多、西部地区高校少的不平衡格局没有彻底转变。
1993年后的高等学校布局调整总体上可称之为“市场扩张期”,产生和发展了一些新的办学形式,如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高等学校分校和大学城等。但这些新的办学形式,或依附于已有大学、或瞄向于好的区域、或建立于大的城市,对学校布局的广泛性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虽然其结果是促进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全国高等学校布局不平衡有一定的改进,但却没有根本改变部分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不平衡状况。为此,国家实行了教育对口支持策略,向西部每省重点支持一所高等学校的发展,并在过去的5年内使用了十多亿元的国债专项资金支持西部高校建设。
高职高专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普通高职高专学校数前几位的省是江苏、湖南、广东、山东、河北,后几位的省区是西藏、青海、宁夏、海南;民办普通高校前几位的省市是广东、山东、江苏、上海、陕西,后几位的省市区是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贵州、天津;独立学院前几位的省是湖北、江苏、辽宁、浙江、河北、广东、湖南,后几位的省市区是内蒙古、西藏、海南、宁夏、青海。大学城的建设,一般也是选择东部环境好(如珠海)或原本大学就相对集中的周边地区(如北京、上海、杭州);高等学校分校一般也选择建设在东部环境好的地区(如广东、山东);大部分独立学院依规定按属地化原则办理,即与母体大学同地。
此外,还有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市的集中。据笔者2005年的统计,在全国近700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北京市集中了8%、四个直辖市共集中了18%、高校数量较多的前十个城市共集中了35%、高校数量较多的前二十个城市共集中了51%、三十一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集中了60%的学校。而另据统计,2003年我国共有城市660座,其中地级市300余个,由此可对照出高等学校在城市间也是不很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现象在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如青海、宁夏的普通本科高校全部集中在省会城市。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市的集中设置使毕业生的就业流向集中加剧。
三、高等教育广泛性有利于高教的均衡发展
高等教育的统筹发展应兼顾已有高等学校功能的提升与新设高等学校功能的实现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以现实高校布局为基础合理规划学校定位。在北京、上海等高校密集地发展面向全国的,以一流研究型大学为龙头的科技创新“高原”,关键是上层次、求创新;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各选一个高校集中城市,继续发展以面向区域服务为主的,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龙头的高校创新基地,关键是上水平、创特色;在各省省会城市及其重要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为全省服务的,以教学科研型大学为龙头的科技辐射中心,关键是多学科、重质量;其他高等学校关键是要突出教学特色和为地方服务。
第二,新设高校要严格标准,注意完善布局结构。在没有普通本科院校的地级市及人口超过一定数量的其他城市设立以本科教学型学院为龙头的知识服务站(或建立省级多校园高等学校联盟)时,要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和辐射功能。高校密集城市原则上不再新设高校,而主要是提升已有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优化办学结构。
第三,放弃高等学校规模经济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学校的规模经济模式。因为效益不能仅仅体现在规模大,大有时不容易创特色,小有时更“有效”。对很多大学来说,通过学校引来、留住和培养了人才,针对地方特色办学促进了地方的发展,这就是最大的效益。
【观点回眸】
大学战略管理要突出质量核心
近几年来,各个高校都开始重视和制定战略规划,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原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在2006年第6期《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学校长与战略——我国大学战略管理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除应继续重视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校园建设等关键问题外,我国大学战略管理还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将战略实施作为战略管理的主体;将提高教育质
量作为核心战略;将经费筹措放在战略管理的突出地位;树立多样化的战略规划理念;注重将校长的信仰和理念合理地转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战略构想。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6期撰文: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这三个要素在研究生教育中均具有双重性,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旨在通过和谐理念、激发理念、多赢理念的贯彻,大力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实现兼顾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作者将研究生的创新活动梳理为八个环节:进入学术前沿、掌握研究方法、形成创新意识、建设激励环境、处于高激发态、进入专注思维、演绎推广交流、总结凝聚升华,实现从培育式创新到自由创新的转变;同时指出把握研究生教育在需求、规模和质量关系的主要原则,提出研究生教育机制(包括培养机制、投入机制、招生机制、评价机制)改革和营造立体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思路。切实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荣辱观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范明在《江苏高教》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桥梁,以先进人物为示范,以人文素质为抓手,以网络媒介为平台。作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超越与现实、认知与情感、自律与他律的几个关系,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陆亭)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篇四
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作者:刘伟《光明日报》(2017年06月06日 13版)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高校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镇,也是从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五路大军之一,承担着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创造、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学校始终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长期坚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与呼,促进和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氛围,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之路。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勇做学习、宣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头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灵魂。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8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奠基性的历史贡献。
陕北公学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着力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中国革命实践的政治干部。建校初期,主要开设“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等课程,后来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又增设了“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原著选读”等课程。许多高级班的学员,如胡乔木、田家英、廖盖隆、胡华等后来成为党的著名理论家。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学校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各种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都肇始于中国人民大学,然后走向全国。《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讲义》等教材不仅用作本校学生用书,而且受到全国高等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大都发行数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哺育了共和国几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人才,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0年到1965年的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为全国高校培养了绝大多数政治理论课师资,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充分发挥了“工作母机”的作用。自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共有5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勇做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
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理论必须回答和解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8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1939年1月,在中共中央的关心下,陕北公学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室,由著名的历史学家何干之主持。陕北公学中国问题研究室重点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农村基本问题、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及策略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毛泽东同志撰写著名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提供了大量原始素材。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始终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校风。学校成立之初,设立了8个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法律系与外交系。这些都是新中国建设所急需的专业。1963年,中共中央召开“如何加强研究外国工作问题”的座谈会,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联东欧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为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与我国外交工作总体布局调整提出了大量决策咨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倡导师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有11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从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创新指数”和“中国发展指数”三大指数,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术品牌。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勇做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奠基者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由具体学科专业所组成的有机系统,构成了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的总体框架,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著称,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多个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发挥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大学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高学府,还是当时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才俊云集之地。华北大学成立了8个专门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室,历史学家范文澜兼任主任;哲学研究室,哲学家艾思奇兼任主任;中国语文研究室,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兼任主任;国际法研究室,法学家何思敬任主任;外语研究室,主要从事翻译工作;政治研究室,政治学家钱俊瑞兼任主任;教育研究室,教育学家张宗麟任主任;文艺研究室,文学家艾青任主任,正可谓是名家云集、大师荟萃,是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雏形。1956年3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问题向党中央请示,意见是:“中国人民大学今后发展成为一所以专门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社会科学理论干部的大学较为适宜。”毛泽东同志批示:“照此办理。”邓小平同志批示:“我觉得这样规划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是适当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在现有财政经济各系的基础上成立经济学院,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高等教育部共同负责办理。”这一重要指示明确地规划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特色与发展方向。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等学科或专业,不少都是发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大学还率先建立了信息管理系、劳动人事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院系或者中心,大力发展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在全国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先导或者示范作用。
展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勇做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中国人民大学发轫于延安的黄土高坡,长期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有浓郁的乡土味,但同时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成为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向苏联学习,培养大批建国干部,成为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就特别指出:“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任务,是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中国的各种建设干部”。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诸如教研室、“习明纳尔”、口试、四级计分制等苏联模式的教学制度,并且指导中国师生开展科学研究,为促进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学校以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视野,将眼光转向国外,率先翻译和引进了一大批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教材和著作,成为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排头兵。中国第一部西方哲学家全集中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套全国通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美第一个西方经济学交流培训项目、中欧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重大合作项目等等,都是由人民大学率先承担和完成的。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大力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举办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汉学大会、中欧合作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八十载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大学正在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齐全的学科优势,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之路而努力奋斗。
(作者:刘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