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森林小镇汇报材料(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创建森林小镇汇报材料篇一
森林乡村创建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森“十大工程”之一,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森林的总体部署,**街道积极响应创建森林城市的号召,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体系,按照上级工作要求,街道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创森”工作,目前己初见成效。下面将**街道的“创森”工作汇报如下:
一、积极响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我区11月24日召开的创建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后,**街道高度重视,立刻行动起来。迅速成立了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森林城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为主任。
根据区委区政府文件要求,**街道在“创森”工作中主要任务是绿化精品村1个、新建村3个、提升村3个和5公里的农田林网建设。涉及的村有:绿化精品村1个(平杨村)、新建村3个(周村村、芝坑桥村、茶埠村)、提升村3个(乌溪桥、花园新村、平塘村)和5公里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大安村、平杨村)。我们结合街道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将工作细分到村,将责任分摊到人,并以此制定“实施步骤及建设标准”制订《**街道创建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该方案还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森林、民生”为主题,围绕建设绿色生态衢江,深入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的指导
思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总体推进、分期达标,城乡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全街道绿化率,重点抓好新农村绿化,村道绿化,提升村庄绿化档次,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及农田防护林建设,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工作目标。方案还明确了工作的实施步骤建设重点及建设标准,将“创森”工作细化到村,明确到人,并将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
二、高度重视,迅速展开创建森林城市进程
为进一步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全民搞绿化”的良好局面,街道党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植树,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投身植树造林和创建森林城市之中。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街道党工委书记巫建民和徐主任的带领下街道全体班子成员冒雨来到平杨村进行义务植树。街道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两委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植树活动,共计植树150余棵。2月13日下午,在区四套班子的带领下,**街道全体干部和村里党员们一道来到平塘自然村,区、街、村上下联动进行义务植树。大家挥锹培土,扶正固苗,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共计植树1860余棵。
经街道上下努力,创森工作初见成效,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一,精品村建设。平杨村种植树种为银杏、香泡、广玉兰、香
樟、桂花、红叶石楠等,目前已种面积约7亩,完成计划的70%。第二,新建村建设。芝坑桥叶家自然村200米双排绿化已完成;塘坑自然村污水塘在治理中,治理后周边将进行绿化,现种植绿化工程完成50%工程量;周村村、茶埠村创森工程正在启动(由于下雨搬运泥土有一定困难)。第三,提升村建设。衢江花园新村种植树种为桂花、杜英、柏树、红叶石楠,目前已完成计划的60%;乌溪桥村土地已平整好,完成20%的工程量。第四,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涉及大安和平杨两个村,为了做好前期的规划,2011年12月20日,**街道办事处主任徐强才一行到村就街道创建森林城市—农田林网建设工程进行现场规划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在大安村种植4.8公里、平杨村种植1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
三、提高执行力,努力完成余下工程
创森工作在街道上下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任务还很艰
巨。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森林城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打造宜居城市、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街道上下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与推进新型城市化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创建,彰显衢江特色。**街道将进一步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精心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街道各部门间紧密配合。街道“创森”方案已将任务细分,明确责任人,在“创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责任人各负其责,保障创森工作的胜利开展。为进一步确保创建森林城市各项任务的落实,由街道“创森”办定期
或不定期地对涉及此项工作的相关村进行检查,每星期一通报,确保按照前期调查研究确定的方案,全面开展绿化项目建设。2012年3月底将完成全部创建任务;4月份,对创建工作进行查漏补缺。
四、取得成效,但问题仍存在相关村创森工作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问题仍然
存在,有些村经济基础薄弱,要达到上级提出的创建目标任务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差距。
总之,**街道一定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的紧迫
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谋划,牢牢把握创建森林城市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齐抓共管,形成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创建森林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街道创森办
二o一二年三月八日
附:
1、市、区共建绿化示范村活动联系结对表。
2、**街道创建森林城市挂图作战表。
表一
市、区共建绿化示范村活动联系结对表
**街道创建森林城市挂图作战表
表二
创建森林小镇汇报材料篇二
马市镇创建森林乡镇汇报材料
马市镇地处泰和县西南,距县城15公里,辖21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3.6万人,全镇国土面积137平方公里。近年来,我镇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和谐崛起,强县富民”发展战略,按照“打造卫星乡镇、提升三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起“思路决定出路、操作决定成败、共为才有作为”的工作理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乡镇建设,并把创建森林乡镇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抓实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1年8月,全镇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2个,占全镇21个行政村的10%;林地面积5279公顷,森林面积515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7.6%;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7%。镇政府驻地城区面积21.3公顷,常住人口1900人,有绿地面积7公顷(其中乔木绿地面积4.97公顷,占71%;公共绿地面积1.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8.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1%,境内道路绿化率达100%,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1600个/㎝3;2010年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天数360天,达98.6%。
一、领导重视,宣传到位,科学引领创建工作
(一)组织到位。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森林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谢启龙担任组长,镇长张余清及分管领导康秋生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工作站长杨建泰担任办公室主任,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抽调工作人员专门组织森林乡镇创建工作;制定了《马市镇创建森林乡镇活动方案》;将创森工作摆上了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指导协调全镇森林乡镇创建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研究解决森林乡镇创建中的重大问 1
题,真正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2010年12月 日,全镇召开创建森林乡镇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具体工作方案,镇长张余清作了重要讲话,动员全镇各村紧扣省级森林乡镇创建主题,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同时,制定森林乡镇创建指标考核体系,规范对各部门、各村的考核内容,确保各项目标不折不扣的完成。
(二)宣传到位。创建森林乡镇,是一项造福子孙,泽及后代的大事,我镇通过电视、网站、会议、宣传横幅、宣传栏等平台对创建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形成“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多点开花”的宣传格局。2010年发放各类绿化手册5000余份、倡议书15000余份,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促进了我镇创建森林乡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三)资金到位。按照《马市镇圩镇建设总体规划》和《马市镇创建森林乡镇活动方案》的要求,镇财政从2011年开始安排100万元,三年按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森林乡镇创建工作。并结合村级工作年度考核实绩对森林村庄验收合格的每个村奖励1万元,以提高村级创建的积极性,保障森林乡镇创建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举措,有序实施,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结合实情,我镇始终坚持改、扩、建齐头并进,大力实施公共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建设,把创建森林乡镇工作纳入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出了以绿化示范村为重点,以“三园”(绿地公园、生态田园、休闲果园)为主线,以“三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防护林网)为基本面,以森林进镇、森林围镇为主体的森林乡镇创建战略布局,坚持点、线、面整体推进。
(一)以绿化示范村为建设重点,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我镇各村以绿化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清洁村庄、绿色村
庄、生态村庄。重点抓好了大广高速公路、105国道沿线、圩镇景观河休闲广场三大绿化工程;投入30余万元对新农村建设点进行绿化,打造水清、景美、路通的村庄新形象,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在蜀口村投入200万元,兴建村级绿色走廊和200亩的观赏茶园,打造乡村休闲游产业,目前,该村正在申报aaa级风景区。同时,紧密结合我镇历史文化,深度挖掘蜀江古村、马家洲集中营、乌鸡发源地等文化底蕴,把历史文化融入到森林乡镇生态文化建设中来。近5年来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其中2011年新增绿化面积1220亩。
(二)以“三网”绿化为基本面,精心编织乡镇绿网。我镇以城乡道路、水系、农田林网为框架支撑,合理布局,统筹绿化,打造了覆盖马市城乡的绿色林网,主要道路、主要河岸绿化率达100%,农田林网绿化率达91.8%。一是打造道路林网。我镇交通发达,区位优越,境内有105国道、大广高速等通道。我们坚持沿路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建设了长13公里、宽40米的绿色长廊。高标准建设了近4公里的105国道景观林带。在通村公路全部进行了绿化。二是打造水系林网。蜀江、赣江河岸两侧种植了樟树带,村庄内河道种植了垂柳、水杉等树木,形成了林水结合的生态系统。三是打造农田防护林网。坚持因害设防、经济效益和防护效能并重,建设了高标准的防护林网,营造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农田林网建设景观。
(三)以“森林进镇、森林围镇”为主体,致力构建乡镇生态屏障。依据规划建设绿地、提升乡镇品位的原则,积极引导森林乡镇创建工作,让森林走进乡镇、走进村庄、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构建一道道遍布全镇城乡绿色屏障。
三、加强管理,改善制度,完善森林乡镇保障机制
(一)完善林木养护培训制度。近几年我镇专门开展了绿化、养护等知识讲座,邀请相关专家莅临指导,讲解绿化、树木管理等专业
知识,镇政府还派专业骨干深入农村、学校开展科普讲座,普及广大群众的绿化养护知识,提高群众种植养护树木的兴趣,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森林乡镇创建的热情。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强化依法治绿水平,健全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制度,落实专人保护、管理、养护工作,加强了森林乡镇创建工作。
(二)提高护绿养绿管理水平。创建森林乡镇不仅要注重建设,更要注重管护。我镇紧密结合实际,建立了绿化养护考核制度和巡查监督机制,确保了全镇建成区和农村绿化存活率达97%以上,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成立镇机关30人、各级单位20人的半专业森林管护队伍,有效应对和处臵了突发森林火灾,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多年来未发生较大的毁林事件。
森林乡镇创建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的工作,需要全民动员,常抓不懈。我们要认识再提高,思路再拓展,力度再加大,并以此次省级森林乡镇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绿化工作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乡镇绿化建设档次品味,使绿化建设格局更趋生态化、科学化,力争把马市镇打造成全省领先的“宜居宜游宜创业”的森林乡镇。
中共马市镇委员会
马市镇人民政府
2011年8月25日
创建森林小镇汇报材料篇三
阜城县教育局
关于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汇报
全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将创森工作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以增强师生生态文明意识为重点,在学校广泛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统一部署,推动创森工作有序开展。
《阜城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方案》印发实施后,县教育局及时启动了全县教育系统创森工作,保障创森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全县教育系统创森工作。全县各中小学校按照县教育局要求,普遍形成了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的创森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政策指导。
根据创森目标任务,县教育局制定了《阜城县教育局关于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创森工作。二、落实措施,推动创森知识进校园。
一是多学科渗透。
各学校将创森知识元素有机融入到生物、地理、化学等学科教学当中,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生态科普知识。比如在德育课程中,将保护森林作为学生的基本品德要求,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在化学、生物等自然课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植物的意义及环境价值。二是开展宣传教育。
县教育局利用衡水市阜城教育公众号并印发创森宣传资料进行创森知识宣传,各学校普遍在校园设立了创森知识宣传栏,并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板壁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创森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师生创森知识知晓率。三是开展创森主题实践活动。
教育局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创建森林城市我先行”活动,积极营造植绿护绿良好宣传氛围。全县各中小学通过线上植树节教育主题队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们介绍植树相关知识,开展“为小树除草、松土、浇水、剪枝”等活动,制作手工作品、绘制主题宣传画,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下一步,县教育局将继续通过加大“创森”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途径,在全县中小学校张贴创森宣传标语,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等形式,开展创森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创建森林小镇汇报材料篇四
以森林城镇创建为载体
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o一o年五月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地处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稠密、交通网络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浙东旅游网络的中心节点,紧邻宁波市中心城区,到达宁波市区和栎社机场分别为10分钟车程,进入沪杭甬高速公路和同三线高速公路仅需10分钟。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建成后,宁波进入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区内资源丰富、风光秀丽,交通便捷,自古以来就是风景旅游胜地,一张美丽的“绿色名片”。区内有被郭沫若先生誉为“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钱湖的开发建设,致力于把东钱湖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长三角著名休闲度假基地、华东地区重要国际会议基地和国际性高端总部经济基地。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建设,东钱湖业已成为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居住生活的理想之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湖、城市之湖、生态之湖、休闲之湖。
东钱湖镇面积134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4.53万,下辖36个行政村(其中马山、上水、青山、光辉、湖塘等五个村已拆迁并入社区)、4个居委会、5个社区,4个渔业社。全镇有森林面积11万亩,生态公益林5.3万亩,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种类三百多,生态环境优美,湖面开阔,岸线曲折,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苍郁,山地森林覆盖率92.4%。近五年来,区、镇两级投入绿化建设资金5.26亿元,用于道路绿化2.17亿元、公园绿化2.34亿元、村庄绿化0.15亿元、林相改造0.6亿元,仅今年投入资金就达1.8亿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省市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为载体,以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实施“森林进镇、森林围镇”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工程,着力塑造“碧水抱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的森林城镇风貌。据统计,全镇森林覆盖率55.76%,城镇绿化覆盖率30%,绿地率35.5%,通道绿化率96%,河道农田道路绿化率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浙江省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标准,在全镇形成了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城镇森林化的城乡绿化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创森工作持续化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着力创新领导、管理、投入、管护四项机制,保障创森工作持续化,有效巩固了浙江省森林城镇建设成果。
1、创新领导机制。为加强对创森工作的领导,区管委会成立了创森工作领导小组,把创森工作作为近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镇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创森工作,实施了“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群书记任副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抽调相应办公室同志组成工作班子,统筹指导协调全镇创森 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研究解决创建中的重大问题。今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年初就出台了关于在全镇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召开全镇干部群众动员大会,通过宣传册、广电中心、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根据大、中、小村,分别设立了10万、8万、5万的考核奖金,同时环境整治督查小组每月不定期对各村卫生情况进行暗访,党、政、人大班子成员带班每季度分组对各村卫生情况进行大规模检查,把明察暗访的结果向全镇进行通报。镇党委政府把创森、环境政治工作列入考核指标,形成了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领导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创森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创新管理体制。过去,我们的森林管理体制是城建办管镇区、农办管山林。在森林城镇建设中,我们越来越感到这种体制的弊端。为强化城乡一体绿化建设职能,我镇将农村绿化和城镇绿化管理职能合并,由政府出资500万元组建了东钱湖丽苑园林公司,公司现有工作人员23人,专业从事绿化管护,构建了镇村管理体系,从体制上,彻底改变了过去城乡绿化规划不协调、建管分离、职能交叉的现象,为浙江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为保证城乡绿化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在不断加大森林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大胆进行投资体制改革,打破了过去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把城乡森林建设投资纳入镇财政统一考虑,年初预算资金6000万元。在投资方式上,采取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土地权属单位独资等 多种途径筹措建设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保障了创森工作的顺利推进。
4、创新管护机制。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巩固森林建设成果,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管理和挂牌保护;全镇有护林员23人,按照分工,实行全天制巡山护林工作。近年来,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森林防火林带30公里,强化了护林防火;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力度,近年来投入资金317万元,专门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巩固了森林城镇建设成果。
(二)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城镇建设生态化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引领发展。我镇按照管委会提出了“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以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的总体思路,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创建。今年是我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冲刺之年,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把森林城镇的创建看成是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探索深化林业生产和创森工作的理念、意识,“让森林走进城镇,让城镇拥抱森林”,“抓绿化就是抓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态建设的重要理念。在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活动中,我镇正是通过发展理念的大创新,实现了城乡绿化面积的大拓展、绿化质量的大跨越和管养水平的大提升。
1、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打造优美环境作为城镇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把森林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拉动经济、建设宜居城镇的重要工程来抓。在制定规划时,充分考虑东钱湖产业特点,融入“绿色、健康、安全” 理念;在创建过程中,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努力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旅游、房地产、酒店宾馆等产业快速发展,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2、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广大群众生活品质,一直是我们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城镇森林建设中,我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亲民绿化,广泛开展园林式单位、庭院(小区)、道路、公园等达标评比活动,直接在百姓身边增绿。通过实施规划建绿、腾地造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细胞工程,让广大群众“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让东钱湖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营造舒心舒适的宜居环境,真正把生态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特色的理念。特色是城镇的名片,是城镇的灵魂,有特色才能有魅力。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从东钱湖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地理特点和文化历史传承出发,因地制宜,走本地化的建设之路,确立了“突出东钱湖城镇特色、培育绿色文化景观、统筹城乡一体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名镇”的森林城镇发展定位。在森林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凸显“水”和“绿”两个主题,用遍布全镇的绿来美化水,以抱城的水来提升绿,彰显了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东钱湖特色”。
4、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的理念。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生态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文化丰富、品位高尚、管理先进等一系列的要求。生态环境是否 5 优美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是前提条件,是硬杠杠,生态环境如果没过关的话,其它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是空的。我们全镇上下齐抓共管,大力营造爱绿、造绿、护绿的良好创森氛围,就是为了更加美化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打造奠定扎实的生态基础。
(三)创新战略举措,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近年来,我们把创建森林城镇工作纳入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提出了以“三园”(森林公园、生态田园、休闲果园)为重点,以“一湖”(东钱湖)为主线,以“三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防护林网)为基本面,以“森林进镇、森林围镇”为主体的创森战略布局,坚持点、线、面、体整体推进。
1、以东钱湖生态景观带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湖滨生态长廊。我们依托“水”字做文章,围绕“湖”字绘蓝图,大力推进沿湖开发建设,精心实施沿湖布绿、依湖造林、围桥造景、设景建园、开辟绿洲等绿化美化工程,去年投资2300万建成了半山忆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8万平方米,种有香樟、梅花、马尾松等乔灌木1200余株,已成为我市集观光、休闲、亲水于一体的标志性旅游景点;08年始建的,以“回归自然”为主旨,以“运动休闲”为主体的环南湖岸线公园总投资17.6亿元,总长8.3公里,规划面积122.6公顷,计划种植乔木4.1万株、灌木332.9万株、水生植物136.8万株,草坪21.4万平米,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基本建成。为改善林种结构、美化山体,进一步发挥生态效益,我们对全镇沿湖山林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实施林相艺术改造。从2002年开始至今,我们累计投入改造 资金6000万元,种植桂花、红豆杉、木荷等树种140万株,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沿湖景观带5000米,形成独具湖滨特色的生态长廊、风景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彰显了湖泊、森林、花园、精品建筑交相辉映的城镇风貌。
2、以“三园”建设为重点,丰富森林城镇文化休闲内涵。在“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这一思路的引领下,我们坚持城镇、近郊、远郊三位一体,公园、果园、田园三园共建,不断丰富森林城市文化内涵,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感受生态文化的广阔平台。一是建设城镇森林公园。我们紧密结合东钱湖厚重历史,深度挖掘史家文化和王安石、沙孟海、周尧等名人内涵,把历史文化融入到森林城镇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建设了福泉山景区、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半山忆公园、绿野谷休闲度假园等森林公园,建立了奇奇田园、周尧昆虫博物馆、沙孟海书学院等3处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启动东方花博园、清泉庄园建设,另外我们规划新建马山、下水2个湿地公园,完善提高了公园的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功能,使之成为追寻东钱湖历史的绿色标识、学习生态文化的特殊窗口,致力提升森林城镇文化品位。二是建设近郊生态果园。注重发展近郊观光、采摘等森林休闲产业,建成前堰头村、陶公村的千亩杨梅园,下水的千亩优质桃园,旧宅、下王的千亩葡萄园,洋山、绿野村的千亩茶园等四大千亩休闲采摘生态果园示范区,促进了森林生态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建设远郊绿色田园。在远郊乡村,我们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集认养、种植、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绿色田园观光区,如投资2000万元建 成了奇奇田园,占地面积140亩;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清泉庄园,有红豆杉、薄壳山核糖等珍贵树种800余株等。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欣赏田园风光的好去处,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创收致富的好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坚持“以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使他们有能力适应和把握这个致富平台。
3、以“三网”绿化为基本面,精心编织城镇绿网。我们以城乡道路、水系和农田为框架支撑,合理布局,统筹绿化,打造了覆盖东钱湖城乡的绿色林网。一是打造道路林网。东钱湖交通发达,区位优越,境内有71省道、鄞县大道、环湖道路、东钱湖大道等主要通道。我们坚持沿路造林,从06年起,投资2.17亿元,在主干道路建设了全长60公里、宽20到30米的绿色廊道;在连接城乡的道路上,高标准建设了近200公里的防护林和风景林带。二是打造水系林网。投资1100万元,在沙家垫、莫枝、方水、耷河、高钱等主要河渠两侧种植了杨柳、水杉等树木,建成了12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形成了林水结合的城镇生态系统。三是打造农田防护林网。坚持因害设防,经济效益和防护效能并重,投资150万元,在1.6万亩农田种植了水杉、柏树等树11万余株,建立了高标准的防护林网,营造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农田林网建设景观。
4、以“森林进镇、森林围镇”为主体,致力构建城镇生态屏障。近年来,我镇积极实施“森林进镇、森林围镇”工程,让森林走进城镇、走进村庄、走进学校、走进千家万 户,致力构建一道道遍布东钱湖城乡的绿色屏障。我们把创森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城市绿化的理念延伸到乡村,在村庄建立休闲林、公园林等绿地,绿化美化庭院和村落,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镇已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高钱村、象坎村2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2个,如高钱村,近年来以绿色生态发展为主线,实施了高投入、高规格、高品位的新农村建设,紧密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建设目标,以丰富生态内涵为核心,以完善绿色生态设施为基础,以增强绿色生态意识为辅助,以倡导绿色生态行为为保障,大力开展了各项绿色生态环保建设工作,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4.3%,先后获得“宁波市园林式居住区”、“宁波市十大景观村”、“浙江省美丽乡村”、“浙江省生态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按照“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的指导思路,实施“村村建景、一村一景”工程,推进景中村建设,实现“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创建目标。今年预计投入5500万元对两个村进行景中村改造,目前已邀请杭州园林设计院启动规划设计,开展景中村试点工作。在镇区内有公园面积300余亩,城镇森林绿地达到1200亩,城镇绿地覆盖率30%,有宁波天益医疗公司、效始中学东钱湖分校等绿化先进单位。镇区内绿化在植物配臵上,坚持生物多样性、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经过不同配臵方式将树木、花草、地被、藤蔓等组成森林、绿地、花园、公园、广场等,形成乔灌花草搭配合理、风景林复层混交、点线面浑然一体的复合城镇森林生态群落。
二、工作体会:
(一)科学规划是创建森林城镇的关键举措。没有科学的规划,就不会有科学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把制定规划作为创森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紧抓不放,先后制定了《东钱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东钱湖林业产业发展规划》、《马山湿地公园建设规划》、《东方花博园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聘请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科学编制了《东钱湖森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为推进城乡一体的森林城镇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改革创新是创建森林城镇的根本动力。改革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在森林城镇建设中,我们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确保收益权”为林权改革重点,大力推行大户承包造林、公司造林等形式,拓宽了造林投资渠道,激活了林业发展动力,取得了兴林富民的明显成效。目前,全镇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达到1.8万亩,年产值达300万元,走出了“城镇增绿、社会受益、个人得利”的多赢发展路子,实现了森林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全民参与是创建森林城镇的基础力量。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基础在群众。人民群众既是创森的受益者,更是创森的主力军。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我们利用广电中心、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宣传发动,编制了《东钱湖生态科普知识》,向全镇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免费发放1500余本。积极发动义务植树活动,特别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单位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开展了“护绿使者服务行动”、“春 蕾护花保果行动”等一系列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活动。早在1991年我镇就被评为全国义务植树基地,20年来,每年有市级机关干部1000余人、近万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到东钱湖参加义务植树,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市长毛光烈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曾多次前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多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营造“青年林”、“成长林”、“纪念林”等,累计植树55余万株,增加森林覆盖率3%,增加森林面积近6千亩,储材8千余立方米,种植经济林2千余亩,如韩岭杉木,前堰头杨梅年,横街葡萄,下水桃等。认建认养绿地、保护林木等活动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全镇每年有4.13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和树木认养活动,尽责率达91.2%,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建森林城镇、共享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城镇森林建设的征途中,我们种下的是花草树木,改善的是城镇生态环境,提升的是居民生活质量,收获的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们深知,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认真落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坚持把城镇森林建设作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品位、树立城镇形象、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常抓不懈,力争早日把东钱湖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镇,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创建森林小镇汇报材料篇五
打造碧水蓝天,创建环境优美乡镇
——韩桥乡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汇报材料
韩桥乡位于淮阴区西南部,全乡现辖面积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居)、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长期以来,我乡党委、政府在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集镇,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一直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自今年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我乡干部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并且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悉心帮助下,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我乡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全乡10.41公里水泥路面硬化;河西片10000亩低产田土地改造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加之,今年实施1050亩的钢架大棚设施化蔬菜,创建活动也推动了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镇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美化了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了乡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开展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的工作,我们主要的做法和成果如下:
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促进农村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载体,为达到创建目的,我们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组织创建。一是强化领导,广泛发动。创建伊始,成立了党委书记牵头,镇主要领导、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党政一把手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
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我们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同各村、各厂矿企业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制力求切实可行,坚持跟踪考核。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组织力量编制了《韩桥乡环境保护规划》并报请乡人大批准实施。规划的编制体现在水、电立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区、生态农业区、生态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公益设施统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优美乡镇的一流风貌。
二、常抓不懈,搞好环保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乡内主街道、重点村、重点厂矿企业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组织专题活动。以乡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全乡人民“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参与环保”。
三、强化投入,全面启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投入近100万元,扩宽建设王集路1公里,扩宽改造韩陈路600余米,扩建路面4500多平方米,铺设彩砖近1500平方米,新栽绿化树木1500余株,准备架设路灯12盏,改造路灯29盏。韩陈路的改造成功,将从根本上改变了韩桥集镇脏乱差的现状,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集镇的品位,形成了示范商业街的格局。同时,建立建管并举机制。在集镇管理上,出台一系列制度,以和谐管理为本,以柔性操作为主。但在事关全局性、总体性的原则问题上,不循私情,敢于碰硬。今年来,我们共查处违规案件6起,强制拆除违章建筑12间,起到了处理极个别,警示一大片的目的。
四、乡村环保工程建设
自今年开展环境集中整治以来,我乡全方位强力推进,成立组织,制定方案,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一抓宣传发动,挂横幅,发传单,张贴标语,形成乡村抓、群众干的浓厚氛围;二抓基础设施投入,美化集镇,全乡共填埋垃圾9处,新建垃圾池(桶)60个,配备保洁人员38名,配备车辆4辆;三抓“净化”环境,取缔“马路市场”,规范经营秩序;四抓村庄环境整治,共清理垃圾200余吨,拆除违章建筑24座,整治河塘40个;
五、秸杆禁烧,净化大气,清洁田园。
今年以来,乡党委书记及时召开会议,布置工作,与8个行政村签发责任状,采取乡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组、村干部包地块的方法,明确禁烧及清运秸秆的责任,同岗同责,同奖同罚,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禁烧积极性,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好局面,乡秸秆禁烧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合乡每年麦收时间较早的实际情况,乡党委书记将秸秆禁烧工作提前部署,加大大禁烧秸秆的宣传力度,第一,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得“禁烧”问题深入农户,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第二,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意识和环保意识教育,增强对秸秆还田的好处和焚烧造成危害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从而让群众心服口服地自觉接受。第三,切实抓好联合收割机的收割质量,千方百计降低麦茬。第四,提前组织一批秸秆还田机械,深入乡村,有计划、布局合理地做好秸秆还田耕作示范推广,真正使秸秆“变废为宝”,使焚烧问题得到解决。我乡通过落实上述措施,整治了乡村环境,“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目标可望实现,六、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优化环境绿化步伐
结合我乡实际,采取因地制宜方式,狠抓村乡绿化、通道造林和保庄圩绿化。绿化覆盖率、居民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创建指标的要求。实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过去的工作里,我乡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目前我镇乡有相当数量的村由于区位优势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低劣,在客观上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难度很大,在主观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建任务还很艰巨。今后我们将以创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地工作,为不断提高我乡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开放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努力奋斗。
韩桥乡人民政府
200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