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它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5月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第五章第一节。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环节进行说课。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节内容有初中生物学作为基础,与化学也有一定的渗透和联系,因此应做好旧知识的调动和学科之间知识的迁移。这即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代谢作用做好铺垫,本章节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主要内容
本章节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问题式探究模式,以问题为纽带。
本节从开头就创设了“问题探讨”的情境--200多年前斯帕兰札尼有关探究鹰消化食物原理的著名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明确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酶起了重要作用;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没有平铺直叙地讲述,而是引导学生对有关前人的认识科学家对酶的认识过程的一系列资料进行分析;最后又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这使得学生基于问题解决构建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本教材的编制合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3、教学目标
教育总是具有教育性的,随着生产、科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教师更应该重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我国素质教育要求把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a、细胞代谢的概念。
b、酶的作用和本质。
c、酶的特性。
d、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b、介绍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理解掌握设计对照试验的原则;
c、让学生理解欣欣向荣的生命体所需的能量,需要复杂的化学反应。
(3)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不畏艰辛,追求真理的态度,树立坚韧的人生态度;b、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1、教法运用
在确定了教学任务,具备了相应教学内容之后,教法选择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坚持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讨论、谈话、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2、学法指导
根据不同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具体学法;通过指导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展开的,我分3个层次来设计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言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本节课我采用设疑的方法,提出问题:
(1)人体内每秒钟要进行上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为何能如此快速、高效、有序、顺利进行的呢?
(2)化学反应需要能量,使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要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那么酶是否提供了能量而加快了反应速率呢?
(3)酶是如此的神秘,但科学家们还是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你揭开它了吗?
2、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引导学生总结酶的作用。
(2)通过形象比喻,使学生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通过一系列以往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解释酶本质及树立学生的人生态度。
(4)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和形象比喻是学生理解和运用酶的特性。
3、深入钻研,总结提高
将知识系统化,明确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酶的作用)。
酶的本质。
酶的特性。
( 2 ) 教学难点
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
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3)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练习突出最本质、最主要的知识、一句因材施教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的原则,再出示练习,分为巩固题和运用题。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活细胞
酶的产生
催化
酶的作用
大多是蛋白质,少数rna
酶的本质 大多是蛋白质,少数rna
酶的特性总结: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但还必须要有一定的适宜条件。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二
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尤其是以某一知识为中心的专题知识,基于这点考虑,本人认为“细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以此为中心,构建知识体系;广泛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后面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今年的考试说明中也体现它的重要性,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15%。所以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紧紧围绕细胞这个核心概念构建知识网络,将是本专题最重要的任务。
维果斯基说过:“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初步了解,对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各种细胞器能初步识别,掌握了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平时学习生活中也积累一定的有关细胞的知识。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不能将已有的知识很好进行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个专题进行整理,学生就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理顺知识点间的关系,找出它们的联系,编织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做,学生就能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就能对知识的记忆和检索,就能在高考解题中确定解题思路,寻找解题突破口,确定解题的知识范围和答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理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各种方式,
(2)知道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对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识别和运用,理解各细胞器生理功能
(3)学生能列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具体例子
2、过程与方法:
(1)描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以及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关系
(2)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列表描述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结合例题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学会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建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各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2)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识别和运用,各种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2、难点:
(1)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2)细胞膜上脂质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教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
主要教法:
1、问题情境教学法
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如细胞进化趋势越来越小吗?为什么?给你磷脂分子,你将如何做出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温度对膜厚度有何影响?为什么无细胞质的核很快死亡,而无细胞核的细胞生活一段时间后才死亡?等等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决情境问题。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回顾知识,形成技能。同时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建构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同化,能力的训练。
2、直观教学法:
通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节课利用视频是人和老鼠细胞融合过程,从直观上对细胞膜的流动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对该过程的细胞融合方法有哪些?影响流动速度的因素。
有?做一归纳,还通过flash动画,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的动画模拟,让学生很快的回忆其他们之间的区别点,然后再通过三个曲线图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理解和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思维强度。
主要的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搜集有效信息,使用这些信息来同化新知识,并将新知识放置在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适当位置,形成学习生物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方法。本节课主要对以下学法进行指导:
(1).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细胞膜的结构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来推演结论,另外我增加了一个有学生独立完成探究的实验设计,课堂练习例1,通过呈现水通道的素材,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该水通道就是膜蛋白。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取一定的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分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内容时,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
总之,具体做法如下:
①、教学生读图:通过指导识别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②、让学生讲: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对那些容易比较繁琐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去归纳,对于难于掌握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例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这一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在讲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出现的差错、漏洞,帮助学生归纳。
③、引学生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渠道去思考;运用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去讨论,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细胞器与物质代谢的关系,细胞器与生殖发育关系,细胞器与遗传变异及进化联系,去总结:细胞中的三个子系统:膜系统,遗传系统,细胞骨架系统,元和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④、带学生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题,在每个难点的和重点的内容中都穿插了典型的例题,来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突破口,确定解题思路,这样学生就能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例如:
课堂练习1、2、3。
(一)、整体把握,明确专题思想
首先对整个专题作个简要介绍,牢牢抓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重要思想,所以第一环节先让学生走近细胞,宏观认识细胞。再让学生走进细胞,由外至内逐一回忆和总结细胞的各种结构,同时还是抓住学生思维的薄弱点,就是结构如何决定功能,结构和哪些功能相适应,教师可以通过例举具体例子说明,例如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是它完成各项功能结构基础,如变形虫的运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等等。第二点就是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但细胞功能的完成必须由细胞各结构的配合才能进行,必须强调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核质关系,各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等。分析清楚专题思想之后,通过设计几道典型的习题,比如:通过课堂练习2,反馈学生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二)、搭桥牵线,细化专题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这部分知识点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一:介绍细胞膜有关知识之后,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写出与之有联系的内容,燃后教师总结,例如:与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联系,与细胞融合的联系。
第二:从细胞器上看: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细胞器与物质代谢的关系,细胞器与生殖发育联系,细胞器与遗传变异及进化的关系,让学生从纵向上进行练习思考,还可以,通过设计表格比较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在横向上的比较,建构立体概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点可以这样归纳和总结,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
第三:有关细胞核可以引导学生想到:核移植,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的例3来巩固。
(三)、总结归纳,建构知识网络
用概念图可以有效地组织课程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使知识概括化、网络化,并能灵活地迁移,以概念图的形式,让学生对本专题的概念及重点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走出细胞来看细胞之间的联系,概念图的好处是可以让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为以后的复习提供方便,对于这部分的处理主要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我仅仅是查漏补缺的作用。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三
说课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生物人教版说课稿,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矿质元素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反映了《新大纲》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相关联,具有显著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这节内容所介绍的实验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还为将来学生设计实验做好铺垫,为此,我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设计,观察想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较,学习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介绍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分析影响矿质离子吸收的环境因素的教学中,联系合理施肥、无土栽培技术、中耕松土等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有关元素的知识,但只是在认知水平上,不能进行系统的分类,并且潜意识里总有水和盐相伴而行的观点,认为是水把盐带进去的,这就为理解“相对独立”的观点设起障碍,所以我把“对水的吸收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作为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引入新课时宜采用实验方法导入新课,通过实验现象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教学中首先从一个实验观察引入,请学生观察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的植物,问:“它们在长势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土壤浸出液中的植物长得好?”引出植物要生长得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从而提出课题。这样导入能造成学生急切期待解释现象的心理,从而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力,创造学习新知的良好氛围和激发探求知识的渴望,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很快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精心设计好导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讲授新课:(30分钟)
2.1介绍灰分元素,由此引入矿质元素,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2科学家们通过溶液培养法研究得到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种类。这段内容的处理,我采用请学生设计实验找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通过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逐渐形成较为成熟合理的实验设计,教师借机引导出对照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对照的思想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告诉学生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即溶液培养法找到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
2.3根吸收矿质元素过程
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的过程,这一概念的建立在科学史上走过一段弯路。人类最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后来经过分析大量的实验事实才认识到:“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主动运输的过程”。处理这段教材时,我先请学生提出猜想,“矿质元素是如何进到根细胞内部的?你能提出你的猜想吗?”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个错误的猜想,即认为:“矿质元素离子是随着水进入根细胞内部的(假设一)。”同时,有的学生会根据前面章节所学过的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认为:“矿质元素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内部的(假设二)”。
教师提供资料(二组实验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共同否定了假设一,这段讨论设计的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人们认识问题的本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是科学本身具有自我更正的特性。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证明假设二,即科学的结论不能仅从理论到理论,一个假说要成为理论,一定要有充足的实验证据。在这里请学生提出证明假设二的研究思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并在教师提示下,能够提出问题和假设。
最后通过cai课件的演示,把微观粒子的运动形象化,直观化,增强了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动感。使学生理解主动运输是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和根系通气状况等,最后得出结论:凡是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这与生产实践很贴近,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
2.4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把蕃茄和水稻实验前和实验后ca和si浓度绘制成图像,用投影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蕃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提问:为什么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学生通过吸收过程的学习知道吸收的第二步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因此,吸收什么样的矿质元素离子与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有关。吸收离子的数量与载体的多少有关。
2.5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请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出离子在植物体内的三种存在形式及能否被再度利用。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补充、修正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6介绍无土栽培,引导学生分析无土栽培的好处及在我国发展的前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相关联的思想,激发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兴趣。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最后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节课采用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创设问题的讨论、回答,对学生进行直观性评价。
2、 在学生完成比较表格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通过练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终端量化。根据习题正确率,进行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反馈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从而调整下一节课的内容(如课前复习的侧重点)及课后作业的布置
4、 通过研究性活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我说课的内容是《基因的结构》,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教科书选修第三章第二节《基因的结构》。本次说课包括四个部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指出:“高中生物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学生的必选课,要为理科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生物学基础。选修课课程内容的安排侧重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的基础知识,……以上选修课教学内容,与必修课内容既不重复,又有密切的内存联系,而且是必要的延伸和提高,力求做到从理科学生升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着重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新进展的内容,并且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我国生产、生物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实际”。
1、本章教材承接了高中生物必修课中有关遗传学基本知识。
本节是对必修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部分知识的补充,并使学生对基因在遗传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基因的结构》涉及到dna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基因的概念、结构,复制及其表达,中心法则等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基因及其遗传机理在高二基础上取得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2、为学习《基因工程简介》打好基础。
本章教材共包括三节:《细胞质遗传》、《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工程简介》。有关基因工程的内容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基因工程技术是四大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的核心技术。基因工程的学习又是在掌握基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从其所处的地位来看,本节教学内容对理解基因工程以至于第四、五章教学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精神,本节应该达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知道人类基因组研究
2、能力目标:
1、通过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学习的方法。
2、理解编码区,非编码区和rna聚合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3、正确认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价值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艰巨性,通过阅读分析有关新闻报道,理解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否则会误导公众。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落实方案:用多媒体课件说明原核细胞基因结构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区别。
2、教学难点:原核和真核细胞基因非编码区上游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作用、真核细胞基因的间隔序列。
突破策略:
1)安排学生预习,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熟悉教材。
2)使用多媒体直观显示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第二部分:教法分析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为“引导—发现”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学习,积极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基因的结构》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所讲述的知识大多是微观的,知识难度较大,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微观结构宏观化,以形象思维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信息时代的学生要有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再发现”,增强思考和创造力。“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当前生物科技发展热点课题,媒体上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很多,而且各方面的论述都有:正面的、反面的,悲观的、乐观的……我收集了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讨论,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三部分:学法指导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习方法:确立学习目标——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练习与提高。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运用概念规则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本节内容不强调学生对基因的结构的死记硬背而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生物概念,真正理解,熟练应用,更注重第三层次的学习,目的是发展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
我认为。一个能鼓舞自己的学生学习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_。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
烈的学习愿望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温故知新,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原有知识经验,生成对本节相关内容的问题情景。精心设疑,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主动积极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1)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2)基因有什么功能?
3)思考:唾液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基因存在于人体的什么细胞中?为什么细胞含基本相同的基因,但只有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唾液淀粉酶、胃腺细胞中合成胃蛋白酶呢?这与基因的结构密切相关的,那么,基因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
二。阅读自学,分析问题
带问题阅读教材,观察课件,通过类比、推理、归纳,很自然就可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因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要求学生带着下列思考题阅读教材《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部分内容
出示思考题:
1、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2、什么叫编码区?
3、什么叫非编码区?其重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4、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分别是什么?它是如何催化dna转录rna的?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教师归纳。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_段,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遗传效应是指能转录为
mrna,继而翻译为蛋白质,或转录为核糖体rna.转运rna的功能。
3、rna聚合酶:位于编码区上游,其作用是催化dna转录成rna。
(二)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部分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如何?
2、与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投影原、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补充,教师归纳。
2、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特点: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基本相似,只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可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外显子)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即内含子)隔开。而且外显子序列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3、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4、由旁栏思考题的解决过程加深对上述内容的理解。
指导学生计算旁栏思考题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比例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外显子序列在整个基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从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因中调控序列的重要作用。
(三)提供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有关内容,并分组讨论银屏出示的思考题,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归纳。
1、研究对象:人体1—22号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22+xy)
2、研究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即: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3、启动时间:1990年
4、参与国家:美、英、法、德、日、中(我国承担其中1%的测序任务)
5、研究意义:
①对各种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进一步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个体发育的机制,以及生物的进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③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疑难分析
通过疑难分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1)编码区和编码序列的区别
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是非编码序列,编码区不一定都是编码序列,编码区中也存在非编码序列,如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
2)外显_基数目与对应蛋白质数目的关系,其核心是“碱基配对原则”及中心法则的应用。同时注意由已知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只能计算出基因中编码区的外显子所含的核苷酸数目,而非编码区和内含子中的核苷酸数目是计算不出来的。
3)水稻基因组为什么只要检测12条染色体?而不像人类基因组那样需检测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
水稻是雌雄通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人是雌雄异体的生物,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所以人类单倍体基因组就由22条常染色体dna分子和xy两条性染色体dna分子组成,而水稻的单倍体基因组只有12条染色体dna.。
四。小结与练习,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重要知识进行总结整理,查漏补缺。形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堂练习的处理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布置课后活动,搜集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报道。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并结合多媒体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仅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也要学生自主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学习。总之,努力改变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弱点或缺点,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第一课时精子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在高中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二小结,在初中有关生殖知识的基础上,简明提出生殖的概念,介绍生殖的种类。从有性生殖概念和种类引出了重点讲授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它以第一章细胞分裂为基础,又与第五章遗传变异的知识有着密切关系,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减数分裂过程较为复杂。先通过概念的叙述,使学生有一个印象,然后详细讲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点,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减数分裂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最后减数分裂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从而保持了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知识点)要求,根据教学层次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一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对知识综合运用 能力。
三 、德育目标: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以精子形成过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内容,而且前面涉及有丝分裂,后面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学习。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形象思维模糊,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感到枯味,难以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及染色体动态。
在教学程序上的总体思路是: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学校具体情况,增加授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
用设疑导入法提问"什么是卵式生殖?"然后师生教学精子和卵细胞的特点,展示团藻的有性生过程(教学课件),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开始介绍〈〈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板书)。什么是减数分裂呢?这节课以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为例来讲述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导入新课)
这样导言,使学生产生一种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1. 本节课共交代4个概念: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减 数分裂。 这4个概念对于理解减数分裂整个过程尤为重要,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背下来,并没有真正体会理解,易造成失误。概念清,思路清;概念混淆,则张冠李戴。因此,我在教学中打破课本原有的教学结构,首先明确概念(板书)。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三个概念,老师先讲解演示(模型),再出示目标,最后让学生利用自制的染色体模型,动手操作演示。操作错误的及时纠正,老师归纳总结,提示注意的地方
如同源染色体不可顾名思义认为来源或起源相同的染色体。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演示,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训练思维,加深概念的理解,确立正确的概念。减数分裂的概念放在最后学习精子形成过程后,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这样的目的,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含义,做到真正理解掌握。明确了概念,那么,精子的形成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2. 过程
(1) 边讲边贴剪贴图,贴图与所讲的内容要相对应(贴图)。在讲解过程中 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利用剪贴图,将染色体动态变化形成具体、形象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老师的"讲"与"演",学生的"听"与"看",按老师的叙述、谈话,找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线索,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新的信息进入学生头脑中,并与原知识结构挂上钩,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体现老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2) 层层设疑,设置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再逐一解决。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掌握减数分裂的关键。
提问:
1、联会时染色体复制没有?
2、复制为何看不出来?
3、什么叫四分体?
4、图中有几个四分体
5、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有丝分裂中期有何区别?
6、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有丝分裂后期有何不同?
7、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什么
等等,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通过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扩大思维范围,教会学生在广度上学会思维。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激疑、质疑,不断加大问题的难度,教学生在深度上学会思维。
(3) 通过"动乐爱"教学法,动手,动眼,动脑。
1、动手操作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行为特点。
2、动手操作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 体行为特点
3、分析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情况。
4、完成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教师只贴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动乐爱"教学法既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爱"的目的。此方法提出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提出,陶先生说"在你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动机,教师费力少而成功多,否则,教师收效少而学生苦恼多。此方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
激发快乐情绪,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中体会学习生物的无穷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通过概念(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和过程四个方面操作,人人动手,动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如通过动手操作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学生本身产生疑问,为什么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并能加以正确解释。
总之,选择"动"点,构思"动"作,设计"动"法,让学生在"动"中学,便产生了兴趣,"乐"了便从情感上喜欢,由浅层的喜欢日渐发展到深度的"爱"。
(4)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始终处于学习情境中,思维性大大调动起来。因势利导,据图观察分析,通过过程讲述让学生总结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规律。及时表扬肯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5)回顾过程,从四个方面范围、时期、特点、结果,让学生看书归纳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
(6)最后,利用教学软件把精子形成过程完整看一遍。让学生确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展示)。对过程形成直观化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
总之,从概念入手,以过程为主线,重点突出变化规律,最终让学生把知识形成网络。
减数第一次分裂六个字概括:联会、分离、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 四个字概括:分裂、等数。简单明了,记忆深刻。
生殖细胞除精子外还有卵细胞,卵细胞的形成也经过减数分裂,它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我们下一节介绍,请同学们预习。
为使知识得到反馈巩固,设置由易到难三种梯度题。填充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略)其中简答题部分,此题选出的目的是
1、强调联会、四分体,联会是四分体的前提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基础。
2、有丝分裂中没有的现象。
3、书中同源染色体概念由此提出。
(六)时间分配
导言2分钟,新知识传授25分钟,练习10分钟,总结2分钟,布置作业和结束语1分钟。
(七)板书设计(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六
(一)课题
新陈代谢与酶
(二)课型
探索性实验课
(三)教材内容及位置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45~48页
(四)课时安排
本节重点是理解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酶的概念是与酶的发现史联系起来的,可采用讲述法。酶的特性是通过探索性实验实验四、实验五,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得出。
根据教参,讲述和实验约2课时。如果将两节课分开,不利于整体教学,因此,我计划用两节连堂课在实验室内完成该节全部教学目标。
(五)编排意图
教材绪论说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既然是化学反应,就有催化剂。教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也是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生物学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不可缺少的。
(六)前后联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多种消化酶在食物的化学性消化的作用且做了“观察唾液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本节从酶的发现史入手,简单介绍过程,总结得出酶的概念,再通过实验得出酶的特性,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其它生命现象奠定基础。
(七)教学目标
1、酶的发现(a:知道)2、酶的概念(c:理解)
3、酶的特性(c:理解)
①实验五:
a、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b、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②实验四:
a、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效率的方法
b、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以上目标是按《大纲》要求确定的。
(八)教学重点
1、酶的概念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的特点
实验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故本节的能力培养与知识教学同等重要,同为重点。
(九)教学难点
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实验。
(十)教学关键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方法和过程,对本节内容,学生知识的获取来源于正确的实验操作而总结的结论,故应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程序,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结论是本节关键所在。
(一)现有基础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生物》时,本应有多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由于我市具体条件限制,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尤其是生物学科基础差,前后联系不强,加之高中教材前面才安排了“三个实验”,给本实验操作有一定难度。
(二)学习动力
高中学生正处青春期,好奇心强,加之才开始接触生物实验不久,所以学生对实验教学喜而不厌,兴趣是动力的源泉,又可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积极性。
(三)学习能力习惯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和其它条件限制,学生习惯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和习题解答,而不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这种状况短时间内还无法纠正,学生往往抽象思维能力强,实验技能差,实验时习惯于得出“先入为主”的结论,达不到探索性实验的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须在实际课教法上采取相应措施。
(一)实验分组
宜将操作能力强与书本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合理搭配;选择实验能力较强、组织纪律性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以带动各组实验取得好的效果。
(二)器材准备
1、实验器材: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过氧化氢2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实验现配),热水。
2、其它器材:
试管、量筒、烧杯、试管架、温度计、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卫生香等。
以上均可由实验员准备。
(三)预试实验
教师必须先做预试实验,可验证或修正实验步骤等,使实验的关键和难点能心中有数,以便调控实际教学程序。
(一)讲述法
通过教师的语言阐述,让学生知道一些有关本节内容无法验证的知识,也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实验探究中集中注意力,得出正确结论。
(二)实验法与演示法
实验法与演示法是生物直观教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法使学生手脑并用,从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从现象中总结出结论,同时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中,老师演示方法步骤的关键和难点是必不可少的。故两种方法是本节课联系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发现法与对比法
探索性实验要求课前不必预习,以避免“先入为主”,通过教师指导、设问;学生自己操作、探究,在实验中发现现象。同时,对实验前后的认识和现象进行对比,再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得出酶的高效性、专一性等,从而培养基础技能和训练思维能力,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强调规范操作
规范的实验操作具有科学性强、效率高、目标一致,节省材料等特点,故应提倡并强化操作程序,纠正错误的操作习惯,提高实验效果,以达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二)指导观察
观察是学生获取实验现象的重要环节,指导学生观察要具体、细致,且忌目无重点。
(三)引导讨论、归纳
要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地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先用讲述法学习酶的定义,再用实验法探究得出酶的特性。对酶特性部分,教师讲解宜少而精,大量时间应由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突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实验四与实验五同时进行,所以,进行实验时宜采用分段式,即讲解一段,学生独立操作一段,学生总结出结论后再进行下一个实验。具体如下:
强调几点:教学与实验一并进行,要遵守组织纪律,一切听从指挥。
(一)组织讲解酶的发现
1、酶的发现史
2、酶的概念
(二)组织教学酶的特性
1、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1)统一讲解和演示
①简析“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fe3+均可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
②简析目的要求:学会探究酶催化效率方法,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高低。
③演示规范操作:按预先标明的步骤规范演示,注意只演示步骤,不说明结果。
(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及设问
①加入过氧化氢酶液和fecl3液后,应立即用手指堵住管口,并立即观察实验现象。
②向试管内液面上方放入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时,动作要快,但不要插入到气泡中,以免使卫生香潮湿而熄灭。
③过氧化氢溶液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应提醒学生注意,加药品时切勿溅到皮肤上。如果溅到上面,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掉。
④当分别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已知数量的fe3+和过氧化氢酶分子后,哪个试管产生的气泡快、多?(加过氧化氢酶的试管)
⑤哪个试管内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熄灭的卫生香猛烈地复燃?(加过氧化氢酶的试管)
⑥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各是什么?(均为氧气)
(3)引导总结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酶的特性之——高效性
2、实验五:
(1)统一讲解和演示
①简析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均能生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有无还原性糖。
②浅析目的要求: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作用特定的化学反应,探索淀粉酶是否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③演示实验操作
(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及设问
①制备的可溶性淀粉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如果温度过高,会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②注意两支试管应放在水温为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5℃,会降低化学反应速度。
③如果加蔗糖的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要指导分析原因:
a、蔗糖液放置时间过长,蔗糖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影响实验结果
b、试管未洗干净也会影响
c、蔗糖本身不纯净
④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杜绝随意用火。
⑤在实验过程中,两支试管的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
加入淀粉的试管: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加入蔗糖的试管:浅蓝色不发生变化
⑥保温5分钟的目的是什么?(保证有足够条件供酶分解)
(3)讨论总结
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淀粉酶只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不起催化作用,从而得出酶只有专一性,也推导出酶的多样性特征。
1、通过讲述法和实验法探索,得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特征,酶的催化效率需适宜的外界条件。
2、纠正实验课中学生的不正确操作。
1、本节练习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回答在教学程序中的设问,让学生边观察边回答。
2、各小节实验的总结提问。
3、课后练习
①完成实验报告册上的练习,落实基础。
②完成一个探索性实验: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
正板书(大黑板)
新陈代谢与酶
1、酶的发现史:1773年斯帕兰札尼实→1836年施旺→1926年萨姆纳→1980年切赫
2、酶的意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3、酶的特性:
(1)高效性: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合物的反应
注:由于酶的专一性,反应也如此复杂,酶具有多样性
(3)酶需要适宜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38℃左右催化率最高
适宜的ph:绝大多数酶在ph=7的环境催化效率最高
小黑板板书
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
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七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模块三《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二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习题设计等七个方面来简要谈一下我对这节内容的构思和设计,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课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及研究意义四部分内容,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首先由能量流动的概念引入分析能量流动的方法: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科学规律的能力。在学生揭示能量流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桑基鱼塘、草原放牧两个实例分析,使学生切身体验生态学规律与现实生活及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自觉树立生态学观点,遵循生态学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努力。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巩固生态系统结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它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是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标准内容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三)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
(四)教学目标
为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本节教材内容设计及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2、在运用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
1、能从整体水平对生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2、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注重生态学观点的培养。
2、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点,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重难点及其突破
1、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圈中每一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系统,这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2)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用准确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的过程。
(3)研究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面学习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生态系统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身(调节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打好基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学观点,自觉坚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基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现实生活的需要,确定了以上教学的重点。
2、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在能量流动比较抽象和学生缺少揭示规律的方法。针对这一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突破措施:
1、采用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先定性再定量的分析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能量流动过程,归纳能量流动的特点。
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时,先由一个个体的能量输入、储存、转化和散失途径分析,逐步种群、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最终归纳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在能量流动的特点的教学中,先由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定性分析作出推测,然后以赛达泊格湖能量为例定量分析,最终得出能量流动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2、设计合理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的合作进行推理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规律。
在学生完成能量流动概念学习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一个个体的能量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一个种群呢?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学习和思考;接着提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小组探究: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第二营养级呢?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归纳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归纳: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②如何输入?③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④能量在各个营养级的来源和去路?⑤能量流动的起点和渠道?通过探究和师生互动准确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在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能量流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通过小组合作,最终归纳出能能量流动的规律。
3、重视联系实际,巩固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归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4-5级?”“鲁宾逊荒岛生存策略”等实例分析,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分析实例的同时,体验了生活实际中的科学规律,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探究_,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已经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通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且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能力;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通过初、高中学习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学学习中,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以“自主、探究、合作”作为学习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加工信息、推理判断、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思考、合作、探究、归纳,教师启发引导、归纳、拓展延伸,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在乐学氛围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直观性,条理性、动态性、高效性等优点,设计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
四、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由现象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去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方法很重要。本节内容教学中教师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由个别→一般,由局部→系统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规律常用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时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途径之一。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1、问题探讨、设疑激趣
2、理解概念、问题引导,学生由个体→种群→营养级→生态系统逐步进行能量流动分析。
3、小组探讨交流,师生共同归纲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4、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能量流动,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能量流动特点并探究其表示形式。
5、实例分析,运用能量流动的规律。
6、小组探讨实例、归纳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7、课堂小结
(二)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思路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导诱,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获是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本节课一开始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置身其中;与生存挑战相联系,激发学生求知_。自觉主动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接着通过教师问题引导,指导学生进行能量流动的分析,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会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出能量流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做出定性推测:能量有逐级递减的趋势。
教师进一步提出这一推测的准确性有待验证,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_。教师因势利导转入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的能量流动,通过定量分析和小组的交流探究归纳出能量流动的规律。
学生沉浸在发现规律的快乐中,教师趁热打铁引入实例分析,使学生在分析实例中体验规律应用的快乐进而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农田生态系统与桑基鱼塘,以及小组变流如何更好的进行草原放牧,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由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规律的教学思路,容易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的几个注意点
1、注意区分摄入量和同化量
2、在讲能量金字塔时要避免学生在理解不透或知识巩固不牢时,引入其他的金字塔造成干扰,暂不拓展其他生物金字塔。
3、区分提高能量利用率与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六、板书设计
为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如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输入传递、转化、散失1.特点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单向流动
1、来源逐级递减
2、起点2.表现形式
3、渠道能量金字塔
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四、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5、各个营养级能量来源1.效利用
6、各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2.持续高效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7、能量转化过程
七、习题设计
1、课堂巩固练习
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区分易混点
2、课后探究
设计课后探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的积及性;同时通过开放性试题,拓宽学生思维。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八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膜结构的探索。而第二节内容又是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科学史的渗透,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本课所面对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化合物”、“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科的知识,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2、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
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
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1、教法
通过讲授、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诱导探究的课堂模式,使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变成一种探究式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全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内容。
2、学法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利用课本和课件提供的资源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综合了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完成模型的构建。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利用生活示例导入,多媒体展示: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症—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尿。随后提出问题,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尿液的颜色和患者尿液颜色的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随后补充,正常人的细胞膜没有破坏,具有选择透过性,引导学生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与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有关,从而引入本节的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症是生活中常见的示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目的是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并且渗透健康饮食习惯。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对这一知识点的教授,我打算采用:教师提供资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教师提供实验验证,通过这种思路,可以将课本中的结论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一个验证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1、组成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一和实验二)
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循序渐进、层层诱导。并顺势引导学生提出何种假设?又如何来证实你的假说?学生根据实验一、二,能够得出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引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随后称热打铁,继续提出问题,脂质和蛋白质又是如何组成细胞膜呢?
2、磷脂分子的排布形式(多媒体课件展示磷脂分子资料和实验三)
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磷脂的性质和细胞生存的条件,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以及假设组织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并派代表在黑板上演示。教师评价,给出意见。最终得出细胞膜是一种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只有这种结构才可能稳定于细胞内外均为水的环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蛋白质分子的排布(多媒体展示资料4和冰冻蚀刻显微技术)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如果把自己当作科学家,会得到怎么样的假设?同时表述模型。学生根据扫描电镜技术和冰冻蚀刻技术的实验结果,描述细胞膜结构中的蛋白颗粒的存在状态。培养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4、细胞膜是静止的吗?(多媒体展示变形虫视频和实验五)
视频展示变形虫运动,动画展示荧光标记技术,启发诱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相应结论,并设计新的验证性实验证实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通过视频和动画的辅助,增加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质疑、创新、探索的科学观点。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展示模型)
多媒体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实验探究上进行回顾,用自己的话说出基本要点。教师纠正、展示完整内容并进行详细讲解并补充糖蛋白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进行回顾,增强口语表达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并检验教学效果。
环节三: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为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教师布置课外思考题,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中,哪些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哪些又体现了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
通过学生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有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课后以思考题的形式,既能消化知识,应用新知,又能激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下面阐述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清晰直观的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
高中生物说课稿10分钟 高中生物说课稿蛋白质篇九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努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静态微观知识为鲜活有趣的宏观再现,降低难度,缩短时间,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
《植物的矿质营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矿质元素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反映了《新大纲》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相关联,具有显著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这节内容所介绍的实验方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还为将来学生设计实验做好铺垫,为此,我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面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设计,观察想象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习惯。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较,学习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介绍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分析影响矿质离子吸收的环境因素的教学中,联系合理施肥、无土栽培技术、中耕松土等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根据高二新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有关元素的知识,但只是在认知水平上,不能进行系统的分类,并且潜意识里总有水和盐相伴而行的观点,认为是水把盐带进去的,这就为理解“相对独立”的观点设起障碍,所以我把“对水的吸收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作为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5分钟)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引入新课时宜采用实验方法导入新课,通过实验现象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教学中首先从一个实验观察引入,请学生观察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的植物,问:“它们在长势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土壤浸出液中的植物长得好?”引出植物要生长得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从而提出课题。这样导入能造成学生急切期待解释现象的心理,从而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力,创造学习新知的良好氛围和激发探求知识的渴望,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很快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精心设计好导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讲授新课:(30分钟)
2.1介绍灰分元素,由此引入矿质元素,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2科学家们通过溶液培养法研究得到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种类。这段内容的处理,我采用请学生设计实验找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通过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逐渐形成较为成熟合理的实验设计,教师借机引导出对照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对照的思想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告诉学生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即溶液培养法找到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
2.3根吸收矿质元素过程
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的过程,这一概念的建立在科学史上走过一段弯路。人类最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后来经过分析大量的实验事实才认识到:“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主动运输的过程”。处理这段教材时,我先请学生提出猜想,“矿质元素是如何进到根细胞内部的?你能提出你的猜想吗?”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个错误的猜想,即认为:“矿质元素离子是随着水进入根细胞内部的(假设一)。”同时,有的学生会根据前面章节所学过的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认为:“矿质元素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内部的(假设二)”。
教师提供资料(二组实验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共同否定了假设一,这段讨论设计的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人们认识问题的本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是科学本身具有自我更正的特性。
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证明假设二,即科学的结论不能仅从理论到理论,一个假说要成为理论,一定要有充足的实验证据。在这里请学生提出证明假设二的研究思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并在教师提示下,能够提出问题和假设。
最后通过cai课件的演示,把微观粒子的运动形象化,直观化,增强了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动感。使学生理解主动运输是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和根系通气状况等,最后得出结论:凡是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这与生产实践很贴近,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
2.4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把蕃茄和水稻实验前和实验后ca和si浓度绘制成图像,用投影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蕃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提问:为什么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学生通过吸收过程的学习知道吸收的第二步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因此,吸收什么样的矿质元素离子与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有关。吸收离子的数量与载体的多少有关。
2.5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请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出离子在植物体内的三种存在形式及能否被再度利用。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补充、修正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6介绍无土栽培,引导学生分析无土栽培的好处及在我国发展的前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相关联的思想,激发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兴趣。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5、布置作业。
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最后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节课采用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创设问题的讨论、回答,对学生进行直观性评价。
2、 在学生完成比较表格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通过练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终端量化。根据习题正确率,进行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反馈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从而调整下一节课的内容(如课前复习的侧重点)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加强目标达成较弱环节的习题练习)。
4、 通过研究性活动,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