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节日饮食(模板14篇)
亲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下面是一些写作范文和练习题,供大家进行写作训练和提高。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一
我们中华人民都知道,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清明节的饮食有哪些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节日饮食习俗及习惯,供大家参考。
晋南人:
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人:
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清明饼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浙江人:
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返回目录。
青团子: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糰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糰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据考证,青糰之称大约始於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糰,虽然青糰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糰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北京近些年清明节前应时售卖青糰的也渐多,南味糕点铺或者超市都见有售。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鸡蛋: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闽台润饼:
清明吃润饼,在潮汕、福建和台湾很盛行,其实润饼的正名还是春饼。泉州、厦门的润饼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香菜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清香可口。晋江的润饼复杂得多,包馅儿多种多样,甚至能摆得满满一桌,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可能在里面出现: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香菜、蒜丝。
浙江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北京春饼:
其实北京没什么特别的清明食物,但有一样食物贯穿北京人整个春天,直到清明。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一咬咬到二月二龙抬头,还要叫回嫁出去的姑娘一起吃,再一咬就咬到了清明。春饼饼皮比烤鸭饼皮要大,并且有韧性,更有嚼劲儿,北京人称为要有骨力劲儿。卷的多是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豆芽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葱花鸡蛋等。油锅里一炸,就成了老外眼中大名鼎鼎的中国春卷。
返回目录。
南方清明节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南方清明节吃——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南方清明节吃——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南方清明节吃——乌稔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南方清明节吃——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南方清明节吃——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南方清明节吃——吃子推馍。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开始的那一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和壮、朝鲜、苗、侗、仡佬、毛南、京、畲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萌发,一扫冬日枯黄的景象。江南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又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对江南农民来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诗里描写过的纷纷细雨,就是这大忙时节的催化剂。其实,在那时的雨雾中,不仅应该有欲断魂的路上行人和迎风摇曳的酒店幌子,更应有忙碌在田间地头扶犁耕作和弯腰插秧的农人。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返回目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返回目录。
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返回目录。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二
style="color:#125b86">。
青团子: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糰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糰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据考证,青糰之称大约始於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糰,虽然青糰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糰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北京近些年清明节前应时售卖青糰的也渐多,南味糕点铺或者超市都见有售。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鸡蛋: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闽台润饼:
清明吃润饼,在潮汕、福建和台湾很盛行,其实润饼的正名还是春饼。泉州、厦门的润饼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香菜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清香可口。晋江的润饼复杂得多,包馅儿多种多样,甚至能摆得满满一桌,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可能在里面出现: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香菜、蒜丝。
浙江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北京春饼:
其实北京没什么特别的清明食物,但有一样食物贯穿北京人整个春天,直到清明。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一咬咬到二月二龙抬头,还要叫回嫁出去的姑娘一起吃,再一咬就咬到了清明。春饼饼皮比烤鸭饼皮要大,并且有韧性,更有嚼劲儿,北京人称为要有骨力劲儿。卷的多是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豆芽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葱花鸡蛋等。油锅里一炸,就成了老外眼中大名鼎鼎的中国春卷。
福州人: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北方: 吃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返回目录。 style="color:#125b86">。 谈到清明节,我想有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历史故事:史书记载,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快要饿死的时候,跟随他的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于是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一直效忠于他的随从们,可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而是选择带母亲隐居山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了。 故事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清明养生,当然不能吃“寒食”喽,实际上,清明开始,气候上基本上不会再有寒流出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季又开始出现,气温会随着降雨而略有降低,但是雨后天晴,气温又会不断升高。在这个节气里,大家千万不要整日窝在家中,要经常外出到树林河边或者公园,绿色植物多的地方散步,保持乐观的心情,多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当的运动。 饮食方面,清明时节的饮食仍以春季养肝、养阳、护脾胃为主,但要开始增加补益肺气的食物了,这是因为4月已经接近春季的尾声,夏季的主气是火,五行中心火克肺金,因此要补益肺气,未病先防啦。 服一些适时的滋补品,如煲点银耳汤(银耳甘平,无毒,能润肺生津,益阴柔肝);泡杯菊花茶(菊花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也算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心之主气做做准备。这个季节常会有新鲜的桑椹儿上市,有条件的朋友可拿它与菊花一起泡茶喝,桑椹益肾润肺,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2、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3、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4、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5、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6、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7、朴籽粿。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8、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9、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10、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洊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注意保暖: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人们脱去臃肿的冬装,任凭“吹面不寒杨柳风”拂抚全身。然而,在享受轻松与温暖的同时,可别忘了一句俗话:“二、四、八月乱穿衣”。四月气温尚不衡定,仍必须随天气变化而及时增减衣着,如果贪图轻简方便,穿着过于单薄,则易受凉而染疾。 重视防湿:“清明时节雨纷纷”,空气湿度过大,能使人困乏无力、心胸郁闷、食欲不振,很不利于健康。因此,此时需视天气情况,加强防湿工作,即晴天时适度开窗,使住处通风;阴天回潮时,要关窗;有条件(如空调等)时,可提升室内温度、除湿,以保持干燥;外出要随身携带雨具,防止淋雨。若遭淋雨或运动出汗时,要及时更衣,以防遭寒湿侵袭而致病。 调理饮食:清明是春天里的节日。根据清明多雨湿、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饮食宜温,忌油腻生冷之物,可多吃此时盛产的偏温蔬菜,如韭菜、菠菜、大白菜、芹菜、薤头,既芳香鲜嫩,又温胃祛湿,调养脏腑,有益健康。 外出防病:清明的习俗活动多在室外进行,祭奠、聚会、娱乐、踏青等等,大大地增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接触。因此,必须加强防病工作。为防止劳累过度致身体内虚而引入时令之邪,应重视自身保健,注意外出活动中的衣食住行调摄,做到劳逸适度、生活有节、心理平衡。 style="color:#125b86">。 古代清明也放假唐宋七天“黄金周”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时节。此时,飒飒东风细雨来,大明湖外有轻雷,数点雨声风约住,便是树底草齐千片净。”整得太文艺,其实只想说一句,还好清明有假,除了祭奠先人,还可去郊外感受大好春光,不过,总觉得三天太短。据民俗学家研究,古人们清明也放假,而且比咱长得多。 说起这个,先普及两个概念,一个是古代休假制度,一个是清明节的由来。在古代,休假不叫休假,叫“休沐”或“洗沐”,意思就是说,公务员得定期回家洗洗澡,不然满堂朝臣,一整年不洗澡,那得什么味儿啊,君王肯定不早朝。而除了洗澡假,还有一个例假,就是现如今的法定节假日,比如汉朝有两个例假,一个是夏至,一个是冬至,各放五天。而到了唐朝,除了洗澡假,法定节假日大大增多,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清明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不过准确来说应该是清明和寒食。有人说清明节就是寒食节,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清明,起初只是一个节气,寒食则是冬至后第105天,又称“百五节”。 一种说法是,这两个节都起源于一个叫介子推的人。介老兄是晋国人,有股拧巴劲儿。根据《韩诗外传》记载,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时,有一年,他逃到卫国,有个随从背叛了他,偷了他的钱粮逃入深山。重耳饥饿难忍,为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煮成汤给重耳。重耳吃后,才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后来公子重耳真成了晋文公,就想请介子推出来当官,介子推不去,他认为,自己忠于重耳是应该的,没必要受奖赏,于是介子推就藏进山里。晋文公为逼他出山,便放火烧山,谁知道介子推就真的被烧死了……晋文公很后悔,从此,每到放火烧山这一天,宫中便禁止生火,饭都吃凉的,以此怀念介子推,慢慢形成了寒食节。寒食节后,晋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为他扫墓,也就有了清明节。 作为一个“综合性节日”,假如只有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清景象,那肯定是不符合人性的呀?外有花红柳绿,又是“黄金周”长假,假如只趴在被窝里哭,岂不浪费,况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与死的并置,更是一种高大上的哲学,因此,在古代,清明节就变成了文青小资和吃货们最爱的节日,“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 借着扫墓外出踏青一定是社交必备,而且还要有高逼格的游戏,其中团聚野餐的级别莫过于王羲之的曲水流觞,虽然东晋时,清明还不放假,但翘班也得去春游啊。于是公元353年的上巳节(三月三),王羲之就邀请了谢安、谢万、孙卓等名士及亲友41人到现如今的绍兴兰亭,在兰溪岸边尽情地享受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自然风光,他们围坐在曲水之畔,将盛有酒的觞(酒杯)置于水中,任其顺水漂流,酒杯漂到谁的面前,谁便要饮酒赋诗。做不出者罚酒三杯,一直到日暮已近,雅士们还意兴不减,把当日所作的37首诗歌,汇编成集《兰亭集》,王羲之撰序并写成书,便有了这名噪天下的《兰亭序》,而这一高大上的游戏也在不断被后人模仿。 此外,古人还有插柳、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斗鸡、拔河、斗草等很多种玩法。话到这里就不得不插一句,因为踏青,我国文化界创造出了《清明上河图》《兰亭集序》等一批经典佳作。 而古代清明节也是美食节。因为新时令到来,加上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巧手的古人便创造了很多美食,简直可以做一期“舌尖上的清明”,比如南方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用桃花煮粥,用乌桕汁染乌饭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还有挑荠菜做馄饨,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黄花青果糕,光想想就口水流了一地。 古代清明节也是“情人节”成全了汉武帝跟卫子夫。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当然,爱情也一定会一起生长,由于上巳节风俗的加入,清明节也变成了古代“情人节”。 回顾中国历朝历代,男女结婚大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这样,如《诗经·南山》的《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意思就是说,当时没有媒人牵线不可嫁的现实。但有了清明节,妈妈们就再不用担心女儿们出嫁的问题啦,因为这一天,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们也可以外出踏青,顺便觅得自己的意中人,而且这一天“男女授受相亲”也是不违法的。 在我国历,特别是汉唐时期,流传踏青寻爱的故事相当多。汉武帝就是在19岁那年上巳节例行传统的“修禊”礼后,遇到才貌双全的歌女卫子夫,从此产生爱情,从而相伴50年。德宗时的诗人崔护,在清明时节踏青至西安城南的桃溪堡遇美女桃小春,有了“借水赠钗”的故事,后来被编成传统戏曲《金琬钗》,深受人们喜爱。据说,当年崔护在长安城南踏青郊游,途中见花木环绕一户人家,便上前讨水喝。一美貌女子闻声开门,让座递水。女子伫立桃树边,与桃花相映成趣。两人一见倾心,互生爱慕之情。次年春天,崔护因思念女子而再去拜访,却是桃花依旧,独不见女子。崔护只好题诗于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外,这一天还有很多浪漫的求爱方式。比如,一些才子会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求爱诗,等风筝随风飞扬时,剪断风筝的线,让它落到哪家是哪家,如果有缘,捡到风筝的那位姑娘恰好为情诗所感动,这姻缘就成了。还有男子们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用荷叶浮载词文笺等,荷叶顺水而下吸引意中人的注意,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 在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而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大家对其重视起来。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予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而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踏青时,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较少活动的人群,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大。老年人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钟以内,呼吸控制在24次/分钟以内,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节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凭吊先人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健康。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同时也利于心理健康。但是在这段时期,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清明节很容易触景伤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大家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这段时期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宜过度伤心,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需要找亲人、朋友陪伴,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清明时节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青团子: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糰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糰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据考证,青糰之称大约始於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糰,虽然青糰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糰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北京近些年清明节前应时售卖青糰的也渐多,南味糕点铺或者超市都见有售。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鸡蛋: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闽台润饼: 清明吃润饼,在潮汕、福建和台湾很盛行,其实润饼的正名还是春饼。泉州、厦门的润饼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香菜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清香可口。晋江的润饼复杂得多,包馅儿多种多样,甚至能摆得满满一桌,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可能在里面出现: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香菜、蒜丝。 浙江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北京春饼: 其实北京没什么特别的清明食物,但有一样食物贯穿北京人整个春天,直到清明。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一咬咬到二月二龙抬头,还要叫回嫁出去的姑娘一起吃,再一咬就咬到了清明。春饼饼皮比烤鸭饼皮要大,并且有韧性,更有嚼劲儿,北京人称为要有骨力劲儿。卷的多是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豆芽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葱花鸡蛋等。油锅里一炸,就成了老外眼中大名鼎鼎的中国春卷。 返回目录。 青团: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汆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现在青团主体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草头汁)调和而呈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藕:清明节,上海江浙一带居民有吃藕的习惯,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莲藕取莲断丝连之意,表达了对祖先及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也是祭祖菜式之一。 桃花粥: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清明,是桃花开得最盛的时节,也是祭祖怀古之日,在广为流传的清明风俗中就有“桃花粥”这一项,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这原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日期相近,于是二为一后,食“桃花粥”便成为清明的风俗延续下来。 寒食节的所有特色食物中,桃花粥人青睐,这跟桃花所代表的美好寓意是离不开的。桃花粥的原料和做法都很简单,原料是桃花、粳米和红糖,也可以用冰糖代替,先将粳米熬煮成粥,再加入桃花瓣数克,最后放入冰糖熬至溶解即成,正宗的桃花粥用的是新鲜的桃花瓣。 紫笋茶:上海旧俗在清明节吃桃花粥、紫笋茶,并有祭厉台、迎城隍出巡的习俗。紫笋茶亦称湖州紫笋、长兴紫笋,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浙江省的长兴县。早在1200负盛名。由于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 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其制作,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制成的茶芽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挺嫩叶稍展,形似兰花。冲泡后,茶汤清澈明亮,色泽翠绿带紫,味道甘鲜清爽,隐隐有兰花香气。 鱽鱼:江南素有在清明前食江鲜的习俗。说到春季最美的鲜味,素菜恐怕有诸多争端,但是在肉食中“开春第一鲜”的称号则当之无愧地属于长江三鲜之一的鱽鱼。南方人,尤其是上海人非常讲究吃鱽鱼的时间。食鱽鱼,以清明为分界线,清明之前为时节,清明之时已是食鱽鱼的“尾季”,时间十分之短。 鱽鱼有着清蒸、花雕等诸多的吃法。鱽鱼味美,做法却简单。小葱姜丝,加上酱油盐清炖即可,没有什么大菜的讲究。清蒸鱽鱼,鲜嫩而细腻,含在口中,鲜香的味道久久回荡在齿间。 清明节南方吃什么传统食物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南方清明节吃——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南方清明节吃——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南方清明节吃——乌稔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南方清明节吃——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南方清明节吃——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南方清明节吃——吃子推馍。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开始的那一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和壮、朝鲜、苗、侗、仡佬、毛南、京、畲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萌发,一扫冬日枯黄的景象。江南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又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对江南农民来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诗里描写过的纷纷细雨,就是这大忙时节的催化剂。其实,在那时的雨雾中,不仅应该有欲断魂的路上行人和迎风摇曳的酒店幌子,更应有忙碌在田间地头扶犁耕作和弯腰插秧的农人。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返回目录。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糰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糰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据考证,青糰之称大约始於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糰,虽然青糰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糰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北京近些年清明节前应时售卖青糰的也渐多,南味糕点铺或者超市都见有售。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鸡蛋。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浙江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艾叶我们都见过,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馅儿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有熏肥肠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团子的,有做成圆饼的,也有包成饺子样但更精致些的,那皱褶的花边一个个碧绿剔透,美丽极了。 北京春饼。 其实北京没什么特别的清明食物,但有一样食物贯穿北京人整个春天,直到清明。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一咬咬到二月二龙抬头,还要叫回嫁出去的姑娘一起吃,再一咬就咬到了清明。春饼饼皮比烤鸭饼皮要大,并且有韧性,更有嚼劲儿,北京人称为要有骨力劲儿。卷的多是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豆芽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葱花鸡蛋等。油锅里一炸,就成了老外眼中大名鼎鼎的中国春卷。 闽台润饼。 清明吃润饼,在潮汕、福建和台湾很盛行,其实润饼的正名还是春饼。泉州、厦门的润饼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香菜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清香可口。 晋南人: 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人: 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清明饼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浙江人: 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返回目录。清明的节日饮食篇三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四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五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六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七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八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九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十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十一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十二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十三
清明的节日饮食篇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