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实用10篇)
总结是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宝贵知识。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得沟通更加流畅和自信?阅读总结范文可以扩大我们的思维视野,为我们的写作带来新的灵感和想法。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一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其中王宽很让我感动,他是郑州戏曲圈里的一位老艺术家,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他的颁奖词是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二
拂去岁月的尘雾,打开历史的启示录,便会看到:只有与祖国荣辱与共,以坚定的爱国信仰紧紧把握住今天,不辱祖国使命的人,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永生的机遇、化为永存的浪花。
是的,祖国的强盛才是我们自豪的源泉,我们的自豪又是祖国强盛的士气。这士气是一种共同的信仰。她的名字叫爱国。
爱国在哪里?爱国凝在慷慨激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写在“诗圣”杜甫铺开的白纸上;爱国从勇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鲁迅的笔尖流出。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爱国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后继的执着。正是无数先烈在他们自己的时代用满腔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唱响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曾几何时,我对爱国懵懵懂懂,当我经历了“08年的感动”之后。再一次打开历史史册,才发现到处都是两个大字——爱国。于是我恍然大悟,爱国才是永恒的主题。
同学们,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写成激情的诗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让我们的人生之船远航!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三
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妈妈看《感动中国》,一个个事迹让我热泪盈眶,同时又是让我受益匪浅的节目,其中让我最感动。
陈斌强,浙江磐安县冷水镇的一名语文教师,他9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扶养三个女儿,2007年,母亲得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母亲刚开始犯病时,神智并没有那么糊涂,曾有人问她:“把你送到敬老院好吗?”她说:“我要和儿子在一起。”当时陈斌强就流下了眼泪,他下定决心,要带着母亲去上班。他五年如一日,每天从家到学校要骑30公里的路,细心地照料母亲,帮助母亲梳头,擦身子,穿衣服……陈斌强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小时候,这根布带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通过观看这个节目,我被陈老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今后,我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不惹父母生气,做一个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好孩子。
“百善孝为先”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陈老师的这种精神,从自我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关心家人,关爱社会,让社会充满爱的味道。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四
2月19日,《感动中国》如约而至,读高中时,观看《感动中国》是觉得那是高考作文不错的素材,反反复复观看。现在再看《感动中国》收获的就不是一个个高考作文“素材”,而是内心的激烈碰撞和神圣洗礼。获选感动人物和群体来自不同的岗位,也用着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你我,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人格的力量。他们所表现出来令人感动、为人景仰的高尚精神,奠基和构造着和谐社会。
作为基层工作一员,在感动和眼泪交织的背后,除了内心的震撼,还要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将这份动容转为行动,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学习他们坚如磐石的品质。复旦大学教授钟扬,16年来,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即使在身体多次亮起红灯,被医生告知不在适合上青藏高原的情况下,他仍然踏上青藏高原的征途,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誓言和末了的心愿。开山岛守岛夫妻王继才和王仕花,在他们接受守岛任务前,有10多名民兵都因开山岛条件恶劣而未能坚守,可王继才夫妇却在没水没电、植被都难以成活的条件下,守岛32年,一次次完后才能守岛“升起”仪式,那两百多面收藏的国旗就是他们守岛的见证。青藏高原、开山岛的条件都是那么那么的恶劣,可他们以磐石般的坚韧客服困难、坚守工作,已坚韧的品质去丈量、守卫国家领土。
学习他们甘于奉献的品质。乡村教师张玉滚,师范大学毕业后,老校长3次登门请求他留下来教书,这一待便是18年。他接过老校长的扁担,将课本和学习用品从山外挑进山里。18年,他教的学生有22名考上了大学,自己却从一个21岁的年轻小伙变成了39岁的中年大叔,长期的劳累更让他看起来像一个快退休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的研究条件,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为中国制造国之重器,他毅然前往西北荒漠隐姓埋名20余载。正如他所说:“而我现在所做的这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的正是像他们这样甘于奉献的人,也正是有他们这些甘于奉献的人,我们的国家才能够这么快速发展起来。
学习他们尽职尽责的品质。扶贫干部张渠伟,由于常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医生让他尽快住院做手术,他却心系贫困人口,买了几瓶眼药水就继续回到工作岗位,走访入户,实地查看了解贫困人口生活情况,让13万多贫困人口摆脱贫穷。习总书记曾讲过“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帮扶的贫困群众在镜头下流下的感动的泪水就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扶贫工作的肯定。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极为关键的一年,广大扶贫干部、基层工作人员就要学习他这种坚如磐石、甘于奉献、尽职尽责的品质,在扶贫岗位上尽职恪守,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苦干实干。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五
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以祖国为荣。
中国有许多著名爱国人士。他们的丰功伟绩让中华走向富强。比如说:霍去病、诸葛亮、岳飞、袁隆平等。
西汉时期的霍去病,18岁从军作战,他曾经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他死后,汉武帝还特意为他建造了一个墓。有一次,汉武帝路过他的墓,还特意下马,从此,他的墓被叫做“下马陵”。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茅庐感动,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禁使我肃然起敬。
也许有些人认为爱国是为祖国做大事情、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但对于我们来说,爱国其实很简单。比如:努力读书。因为读书是为了实现爱国。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吧。努力读书。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六
有一种感动,让我们心潮澎湃;有一种感动,让我们为之鼓掌喝彩。这一种感动叫做——人间真情。读了《感动中国》,再度重逢了这种感动,了解了那些平凡中又透着不平凡的人物,他们,正如春天那和煦的阳光,折射出靓丽的七彩光芒,璀璨的让所有人肃然起敬。他们,激发人们向上的精神,暖人心脾。没错,他们暖到我心里,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谁也不会料到,年轻的军官孟祥斌一家在给女儿买红皮鞋的路上,不幸降临了。幸福的团聚瞬间变成了残酷的永别。走在婺江边上,孟祥斌因下水救一位轻生女子而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谁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谁都知道,生命是无比珍贵的。而孟祥斌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人,他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为什么他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说:“孟祥斌是一个道德的楷模,他的壮举,潜移默化地深深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是的,道德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资源,它推动着社会更好,更健康,更良性地发展,孟祥斌的壮举应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孟祥斌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孟祥斌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一个生命。这,难道你的内心不掀起波澜?原来,社会上还是有值得人敬佩的事情。
还有一些获奖人物,和他们引人深思的事迹。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来的事迹也许也称不上伟大,但他们的执着与坚持把我彻底折服,在他们身上,能看见小草般坚韧不拔的品格。
让我们牢记这些精神,牢记这些事迹,牢记这些感动吧!让我们在被感动的同时,也去感动别人,让中国充满感动!让我们以那些人物为榜样,学会感动,付出行动,让我们的祖国更强,更大,更繁荣!
这件事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也感动了我。我真想对朱老师说一句,你真棒!尽管我还小,但是我特别想学习朱老师身上的良好品质,不管长大后我会做什么工作,我都会付出自己的真心!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七
前往山区支教,是周秀芳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也与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十岁时,周秀芳因家贫面临辍学,她的老师主动承担了周秀芳的学费。之后,周秀芳半工半读完成了初中学业。初中毕业后,周秀芳参加了工作,凭着勤奋刻苦的劲头,又完成了高中和师范专业的学业。“当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你这么喜欢看书,又对孩子有爱心,你以后当老师的话,肯定是一位好老师!”在周秀芳的学习生涯中,几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是她前进的动力和立志成为老师教书育人的初衷。
已经退休12年的周秀芳偶然得知湖南溆浦山区有不少贫困学生,童年时的亲身经历让她做出决定,前往溆浦山区支教并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从周秀芳开始支教到现在,她已经发动爱心人士筹建了22所希望小学,将价值2000多万的物资运往溆浦山区。周秀芳介绍,大部分的捐助,来自她曾经的学生。
周秀芳和在场的“未来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育人心得。她说:“在教育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发挥他的长处。我曾经有一位学生是从别的学校被退学后转来的,我时常鼓励他,还让他担任班干部增加信心。如今他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人了。”
“现在的支教工作,很缺乏教师。”周秀芳说:“现在,不少支教教师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很辛苦。今后,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偏远山区的教育情况,吸引更多的专业学生加入到支教队伍中去。”周秀芳还表示,现在的学习教育学的同学们,知识储备与技能更为丰富,能够为需要支教地区的孩子带去更多的教育形式和理念。
今年暑假,有三位周秀芳曾经的帮扶对象从贵州来到了宁波交流。最让周秀芳感到欣慰的是,这三位学生目前都就读于贵州师范学院,将成为教师反哺故乡。
“周老师,如果我们也想为支教事业尽一份力,该怎么做呢?”现场,一位教育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问道。周秀芳笑着:“你尽管来找我!”说着便拿出了手机要和场下的同学加微信。
“知足、感恩、乐于奉献,这些品质是支教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在支教过程中,有所获益。”分享的最后,周秀芳说。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八
她,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好好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她,本可以往着高楼别墅,过着出入轿车接送的生活;她,本可以和老伴唱唱歌、听听曲,惬意地打发退休时间。但她却毅然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离开宁波,远赴千里之外,走进大山深处,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支教之路。
她无私奉献、用爱心为山区的孩子圆了“明亮教室梦”;她用大爱情怀、用温情为贫困山区孩子点燃了希望与梦想之灯;她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在北斗溪镇偏远山乡修建了爱的堤坝、铸就了情的长城。如今,她已经成了山里孩子们的亲人,是他们的周老师,也是他们最爱的周奶奶。
从贵州到湖南,千里支教燃尽夕阳余晖。
周秀芳今年已是70岁高龄,10多年前就已从教育岗位上退休。但她人退心不退,一直关心关注着教育事业,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20__年春节,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一个朋友讲起湖南省溆浦县北斗溪镇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大部分教师都会被艰苦的条件吓跑,孩子们没有明亮、宽敞的教室学习,没有合适的地方锻炼,教育力量十分薄弱,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周秀芳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个事情,并下定决心要去看看山里的情况和那些孩子。过完年后,周秀芳就只身跑到千里之外的湖南进行考察,所见所闻令她深感震惊。当时的九溪江乡(现已合并到北斗溪镇)只有一万人口,却分布在海拔六百米的大山深处,有些村子连公路也没有。“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考察的情景。当时正下着雪,三十多个孩子挤在教室里,即使生了三个炉子,孩子们还是小脸冻得发红,浑身瑟瑟发抖。”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周秀芳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她决定留下来支教。
漫漫助学之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来回学校的路坡陡弯急,有恐高症的周秀芳上山下山坐在车上都要闭着眼睛;山上的学校简单得难以想象,教室是茅草棚子,四面透风;山里的学生住得分散,走访一个学生都要走半天路,多少次她一回到简陋的宿舍累得倒头就睡……但只要看着一张张对知识充满着渴望的炽热双眼,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甜甜地喊着“周老师”、“周奶奶”,她就觉得她的选择十分正确,十分值得,她就会觉得非常幸福!
从老师到学生,师生援手捐修希望小学。
就这样周老师留在了桐林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她时不时的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当地教学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却无意引起了在朋友圈的广泛关注和传播,大家纷纷点赞,并用实际行动支持周秀芳。当时虽远在美国洽谈业务的张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昔日恩师周秀芳爱心召集后,完成业务就直奔溆浦南站,专程从上海赶到北斗溪去看望周秀芳。
“房子的门都关不住,风一刮里面冷得刺骨。并且房子看上去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晚上四处都是黑咕隆咚的,看着都害怕。”当张刚看到破烂的校舍、简陋的课桌椅和落后的教学条件,看到年迈却毅然选择在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时,他的灵魂被深深地涤荡了,他当即决定捐资30余万元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去年4月份,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开始动工了。周老师在当地一边教书,一边监督建设进展。“老师的大爱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作为学生我一定会把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传递下去。”张刚回去之后,把周老师的事迹在告诉了身边朋友和大学同学,有感于周老师的无私奉献,大家决定再在当地捐款建一所希望小学。就这样,你出5万,我出10万,一共凑了35万元。与当地政府和学校联系后,决定修建前进希望小学。去年9月,这两所三层楼高的希望小学全部建成,学生们全部搬进了新校舍。不仅如此,在张刚和他的交大校友的支持下后来又捐修了挞溪小学和凤型小学。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九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带着伙伴们用钢钎和斧头凿开岩石挖出一道长长的水渠,让村里的老百姓终于喝上了甘甜的清水。看到这一画面,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是《感动中国2017》里面黄大发带领村民挖水渠中的场面。
2017年度的《感动中国》给我们讲述了十多个感人的故事,有舍己救人的消防员,有一心报效祖国的科学家,还有做了一辈子好事不留名的医生…其中,令我刻骨铭心的莫过于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村子里一直很穷,唯一的原因是缺水。虽然有一口老井,但水已经浑浊不清,黄大发发誓要让大家喝上干净的水。于是,黄大发就带着村民们去挖水渠。虽然后来挖了快一年的水渠废了,但他也没有放弃,继续带领大家另辟蹊径,挖到悬崖了,他第一个跳下去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水到渠成。
我向黄大年致敬!向所有为社会默默坚持付出的人致敬!
观看感动中国的心得篇十
老师让我们观看了20x年的《感动中国》。里面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人物和事迹,如:黄旭华、刘盛兰、陈俊贵、杨建中、沈昌建……,他们都是由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口中说出来的普通又伟大的人民。我觉得这些人虽然并不是明星,但是同样闪闪发光。
其中有两位人物令我感触很深。第一位是格桑德吉,她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师。当时山区的孩子家庭贫困,山区的学校条件也不怎么好,校园连围墙都没有,有些山区的孩子们家离学校路途遥远必须要住宿,但是学校没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条件,格桑德吉却坚持每天亲自送路途遥远的孩子们回家。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了一种想法:我们也应该像她这样,不管生活中条件有多么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永不言弃。当主持人把她请到颁奖典礼现场时,主持人问她:“你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她说:“我的名字中‘格桑’两个字是指美丽、善良,‘德吉’两个字是指吉祥、幸福。”当她说完这句话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听了这句话,给她的评价是:格桑花开。
还有一位是年迈的老奶奶,她叫胡佩兰,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她的职业听起来很普通——医生,但她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医生,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在她的眼里从来没有病人的身份及贫富,只有病情。无数的病人被她治愈,无数的新生命在她手中诞生,就这样,她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有许多被她诊治的病人和家属都去看望她,关心她。看到这儿,我心中再一次有了莫名的感动:我们以后也要向她学习,在平凡中的生活中做不平凡的事。我知道社会上很多人是不能像她这样坚持下去的。当她被主持人请到现场时,场上的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主持人是这样评价她的:秋兰为佩。但可惜的是不久后她就离开了人间,去了美丽的天堂。
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在我眼前闪过,我觉得自己心里不仅是感动,也想像他们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生活中的有心人,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