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篇一
很快的,署假又过来了,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署假,紧张沉默之后更多的是感慨,印在脑海里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的深,真的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伴着时间,就像是在和自己的影子赛跑,不可能从真实的两面去看清它,只是经意不经意的感受着有种东西在过去,也许更适合的只有那句话:时不待我,怎可驻足
工人日报的新闻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般没什么人在办公室,以至于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在办公室见过每个人。他们一般都在外面跑新闻,只有赶稿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办公室,或者说,只是来交稿的时候出现在报社。跟着“来无影,去无踪”的老师们学习,确实有点难度。
每天上班,办公室是我开门,总是要等很久才有记者来上班。初来的几天,我每天第一个去,坐着看半天报纸,然后上网找料,经常找不到新闻线索,我心里很着急,几乎都是老师给我一个电话,联系一下,就开始出去或者电话采访。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彷徨。
才来了一天,也还不认识什么老师,带我的老师又常年不在办公室。史老看我们有点小空,于是,让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去外面采访一下高温下的务工人员。我们在九莲社区门口发现了一个缝衣服的阿姨和两兄弟的修鞋铺。一翻生疏的招呼后,就开始和他们聊了起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多讲,更不愿意我们把他们写到报纸上去,但最后也勉强地了解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回来努力写稿,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记得还没吃饭。
夏老师常跟我说:“自己去找找有什么好写的,然后发到我邮箱。”由于我还没有自己的消息网,所以,我经常去论坛找还没被发掘过的消息。突然被我发现了有关移动集团彩铃的帖子——“我的彩铃都被和谐了!”心想着终于找到可写的了,于是我打电话去了移动的人工服务台,以办业务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写了一篇稿子,心里很喜。第二天,夏老师就来办公室说这篇稿子不能发,因为报社的领导和移动的老板关系很好。这样的理由我很无语,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种体会。
电话采访是采访中经常会用到的,而最经常用的号码就是114查询台。在这期间,我电话采访过游泳池的水质检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师傅“自来水事件”。电话采访最容易吃闭门羹,打过去不接或者告诉你应该找哪个部门,采用迂回战术是常常碰见的。“康师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去各个公司,比如统一,都只有“嘟嘟”的声音,看来还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绪。
据说,我们报社实习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却偷偷地去了,还是代表整个报社,说来心里也挺慌的。我们报社和杭州电台、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个“和谐中秋”的活动,主要是在全省评选最感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夏老师突然有事,我战战兢兢地一个人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菜鸟,就这样跟着他们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采访了三个人,一切还算顺利。这种处在初级阶段的人,还是在旁边多学习老师们才是对的。
经过这四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在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怎么跟不同的人相处,怎么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怎样处理突发的状况。还有一些是我将要学的知识,比如摄影和新闻写作,这些我都在实践中提早得到了锻炼。社会实践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行不行,实践中看!
通过实习,我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1、做记者,深入到工作第一线采访,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并对采访的准备、技巧和总结整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学习借鉴他人、分析内外因素、克服内外矛盾。
2、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上至报社社长、主任下至普通记者、编辑员、广告员,形形色色,各具特点,同时也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的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3、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
4、经过报社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我懂得了做工作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了才能干好这项工作,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5、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从报社老师们身上不仅学到了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奉献精神。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
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篇二
xx年1月15日是今年寒假我在合肥过桥缘(中国自己的快餐店)开始社会实践第一天,前两天是实习期和试用期我用来适应环境,而单位方面同时也在考验我的综合能力是否达到他们理想的标准!
很快我就正式的成为工作小组中的一员,两天时间过得很快。当初打工的动机就是在期末考试之后过了一个星期自己所谓的理想生活,电视/电脑/吃饭睡觉都在肆无忌惮地进行着。刚换过神来告别前些日子那些疲惫感觉,我就开始觉得这样的自由是自己并不快乐,觉得精神上很空虚,甚至有些六神无主了。于是萌生了打工的念头,这也是替奶奶到超市买菜时看到招聘启事和在里面收钱的老同学才决定的。
可是这家超市已经不缺人了,在非常偶然的巧合下我找到了过桥缘!当时奶奶也劝我算了吧,这或许是你最后一个无忧无虑的寒假了。我却没有动摇,毕竟在过完生日我就20岁了,已然开始了"奔三"的行列,既然决定了就要干的轰轰烈烈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餐厅经理很快就给我安排了2个师傅,一个是打我一届的职业学院学姐教我作为服务员的基本服务礼节方面的问题,如:服务七步骤:
1、欢迎顾客——欢迎光临过桥缘,您几位,这便请;
2、点餐
3、建议销售
4、确定点餐内容——当然所有食物的价格和介绍都要记熟了才行;
5、找零
6、上餐,确定点餐内容
7、谢谢顾客的光临
虽然这些有些模式有些僵硬,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得,加上礼貌服务却能够换来客人们客气的微笑。这在人多忙碌时上餐不及时这是很可贵的,毕竟等得着急也不引发争吵!由此目睹了大千社会不轻易向学生吐露的一面——人间百态。这不是自己安静的生活,按时上学回家,一般的玩闹中所能发现的。在还没有正式踏足社会之前我对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深刻的领悟到了,为什么吃是民生的根本!
将来,攒足了经验,说不定我也会开一家过桥缘,来过一回老板的瘾,当然届时还要考虑一些多方面的问题!
另一位,同样是本地人的姐姐教我彻桌和卫生方面的活。从擦桌扫地擦地整理吧台,打扫卫生间(镜子、墙面、地面、水池便池、纸篓、保证卫生纸供应、防止厕所堵了),刷碗筷碟子通风机的清理,醋壶辣椒灌整理,垃圾分类。
虽然从高三的暑假开始打工就没有间断过(只在假期中),但寒假还是第一次,,同样也是第一次这么系统化的从事服务行业。高三的暑假在厂里的冰糕厂干的,有活就去,没活就歇着,一吨料干半天,2吨一天,有时候一周才干两天。也是根据厂长的安排负责不同的流程:或下料,或装袋,或插棍,或提冰糕,或装箱由于刚开始我最年轻所以每个流程都干过。一个暑假挣了200多,奶奶批准作为了零用钱。
大一的暑假为物业公司的暑期辅导班招生风雨无阻暴晒口干却也只是体力劳动挣了600,在亲戚那里帮忙一周挣了50,一共650加上平时省吃俭用的零花钱压岁钱有了现在的手机和自行车!
这些与在过桥缘的社会实践都是不同的,他们只能说明一点内容:打工的不容易,体力劳动没有脑力劳动挣得钱多。年轻时我们现在最大的资本!家长的辛苦和我们的熟视无睹。
直到2月16号我才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正式提出不干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学到的东西几乎涵盖了生活中很多方面。此时此刻才体会到为什么"劳动人民最光荣"要想得到回报就要付出,要想得到果实就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自己干得算不上优秀,可能由于自己是学生把,还有许多挂心事,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毕竟现在还不失为事业奋斗的时候。每天睡到九点起来洗漱吃饭准备10:00离开家5分钟左右到达工作地点换好工作服开始干活,说是一点半下班哪次都会多干些时间,从来没有卡点下班过,有时甚至多干一小时算半小时的加班。低于30分钟的更是忽略不计!这就是现实社会谁都像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效益!
及时到了时间你手里的活忙完了,别人的没干完,想下班也会被喝斥。依旧是回家,吃饭睡觉(因为疲倦,和突然增大的劳动量)洗把脸4:30离开家来上班,换工作服直到9:30,当然也不会总是卡着点让你下班!
手在84消毒液、洗洁净、冷热水的循环作用下粗糙甚至裂(在关节上不方便活动的)口子,和脸上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开始理解家长们沧桑的样子!开始明白生活中不易的另一种形态,无论是餐厅经理还是值班经理都比我小却早已经被社会洗礼透彻,没有半点同志的样子。
也许只有山铝的孩子,才可以在家长的呵护下到我这么大依旧单纯有点冒傻气!看着那些纨绔子弟为了面子点那么多餐,缺吃了寥寥,收桌的时候不禁心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集约型社会,80后作为祖国未来如此下去国将不国!让人痛心疾首啊,如此之时物价飞涨,不承认通货膨胀都不行了,哎-不尽叹惋之老百姓涨工资的速度可不比鸡蛋肉价和油价飙升的速度啊!到现在国家元勋级别的人才还是文革后幸存下来的革命前的大学生啊!让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继往开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除了立春前休息了一天用爸爸,大姑小姑(我是长孙女跟着奶奶爷爷住)孝敬2老的钱给奶奶爷爷办了年货扫屋,筹备春节用度外。就一直没休息过,这也是大应用我的一个先行条件!小年/三十/初一/二都没在家过还是有生以来头一回,看着人家一大家子来用餐,心里有些凄楚的味道!不过一忙起来就忘了,忙了就是好,让自己不会胡思乱想!
这样也好虽然都是忙,自己在外面忙还能挣点钱为奶奶分忧。在家里虽然能独当一面应酬一类的事情还是有些插不上手。步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的痛快!
在qq(里几乎全是同学校友邻居亲戚)个性留言里告诉老同学们自己在过桥缘打工,还真有去看我的当时穿着工作服的自己真的想和他们一起离开!可是却不能,理智战胜了一切,思绪却在纷飞,那种感觉像是责任和年龄交织在一起的味道!
在过桥缘像是一个小型集体,你被完全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而不再是家里备受合乎的,长辈眼里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仿佛工作中的自己才是完整的!奶奶也没想到我会坚持下来。有时奶奶很累,我给她拖房间的地(老人一般很爱干净,只是有时干不动了)她不让我干,我说200多平米的餐厅都打扫了何况自己家的地小菜一叠,呵呵!
充实的社会实践生活,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的细腻之处!社会的复杂,现实生活的残酷。所以开学后我没有继续干下去,太牵扯精力了!我要利用好最后在校的这段时间好好的充实自己的思想。精神食粮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面对社会的时候才不至于手足无措!社会是一本大书我们永远也读不完,相信接受岁月的洗礼后,迎接我的是成熟,而不是一颗麻木不仁的心。
于丹教授说过,社会像是一锅不断煮开的水。当水开时,你把一只青蛙放进去他一定会烫得跳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不适应。还有两外三种情况,可以将孔孟之说古为今用:第一种,把青蛙放进程满清水锅里,在开始加热。青蛙会慢慢的死去——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二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同样的环境里,但会被煮熟能吃了——你也就被社会同化了;第三种,如果你是茶叶,会怎么样能?变成茶水——你感染了社会引发屡屡茶香,自身也得到了升华!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想比之下,假期剩下的几天调整生物钟的同时,也让自己苦尽甘来般的又一次降低了自己吃苦的底线。重新回到了学生的身份里,收起有些疲惫的心,回到熟悉的校园丰富自己的内涵去也!虽不能改变命运,却能够把握自己是在幸福不过的事情了!努力丰富自己文化内涵,准备迎接明天新的挑战!
心忍不住说:"年轻真好,充满希望,才能活得潇洒"。
大学生报社社会实践报告篇三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大学生活已经度过了一半,但在自己的意识中似乎只是不经意的一瞬。
回首往事,不禁一种强烈的紧张感涌上心头,于是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假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无所事事了,我必须做点什么。同时,经过自己十余年的知识积淀和两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我也确实需要一个平台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实际水平,既能总结过去,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找点支撑。
于是期末考试刚结束,7月5日——假期开始的第一天,我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黄冈《鄂东晚报》报社参加实习。俗话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我可以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实际的新闻采写,而真刀真枪的实践也能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升华、丰富自己理论知识。实习也就成了我这个假期的重头戏。
来到报社,我被分配跟随《鄂东晚报》采访中心副主任熊庆萍老师。后来,熊老师又带了一个实习生——一个来自华科的女孩,自然我们俩成了搭档。像其他实习生的经历一样,开始的一两天我被要求去看报社以往出版过的报纸,我发现我不再像以前实习那样视其为一件不可推脱的负担,通过看报纸我熟悉了《鄂东晚报》的一贯办报风格,了解了报纸所注重报道的新闻类型,掌握了报纸基本排版规律、新闻稿件构成等诸多的信息,在我以后的实习过程中证明这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提高了我写作稿件的成功率。
在随后实习的日子里,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黄州各小区物业管理情况调查的选题。这次稿件的采写过程成为我本次实习中最难忘的经历,并且这篇稿件也成为了自己实习中所撰写的众多稿件中甚为自豪的一篇。
实习那些天,正是黄冈天气较为炎热的一段时间,每天气温都是35度以上。为了搞好采访,我和搭档头顶烈日,常常是挥汗如雨,总共花费了四五天的时间去深入到黄州各小区采访第一手资料。我们的足迹遍及城区东坡、东门、八一、大地、安居等七八个小区,几乎走遍了黄州城区的大街小巷。
因为之前实际采访经验并不是很多,加上进入各个小区采访我们也真的是人生地不熟,更为难的是好多时候采访对象根本就不跟我们记者合作,不是“不知道”,就是不理不睬,我们俩一度都失去了采访下去的勇气,但是那些迫切希望盼望改变如今物业管理混乱局面而能够安居乐业的小区居民那渴望的眼神,一次次给了我们继续工作下去的勇气。
自古英雄多磨难。这篇稿件也真是做到了三易其稿。采访完成后,我梳理资料,借鉴网上的信息,查阅有关书籍,把稿件整理好,一次次送到《鄂东晚报》房产周刊的谢老师那里去审查,严格的谢老师总能从中找出很多不足,于是我就一遍遍的在拿回来改,心里真是很不情愿。但是,可喜的是,一次次稿件的失误之处越来越少,稿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专业,黄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一篇高质量的稿件见诸报端。
此后,我在报社又相继参与并撰写了农民工受伤、未成年人进网吧、区工商局表彰大会、夏季饮料消费调查等一些稿件(具体数量并未清点,也并未留有底稿),我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屈指算来,从7月5日开始,一直到8月4日结束,我总共在《鄂东晚报》待了一个月,自己是受益匪浅。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外,我觉得最宝贵的就是我在报社里边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几个实习生既从各位报社准记者那里学到了很多教科书里根本就没有的东西,并且我们几个人还在一起玩得很好,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实习结束后,我就回到了青岛老家,在家里一直是挺无聊的,没有什么愿意做的事情,也很少有事情需要我去做,每天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看看电视什么的,偶尔也会出去上上网,但是不经常,因为父母在身边,不能表现的太堕落了,装装乖孩子还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