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材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第一个知识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在本课学习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运动及水平运动,运用大气环流形成原理和地转偏向力知识,分析三圈环流形成,利用大气的水平运动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增加“北半球单圈环流形成”示意图,更利于理解“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
4、本课的内容具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季风环流”的基础,还对理解后面洋流的形成和分布以及自然带的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绘制全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从而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心灵,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a、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
b、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
2、难点:三圈环流的成因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不考虑地球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匀,让学生在图中(黑板上)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图示:
2、学习新课(板书)
一、“北半球单圈环流形成的示意”图(增加)
在“引导新课”部分引导学生用箭头在黑板上画出大气运动方向。
大气环流特征: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平均状态 问题思考:
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二、“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 假设的条件与前提:
1、考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2、不考虑实际地球表面的海陆差异
老师示范完成低纬度的大气环流示意图,两个高纬度示意图由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完成。
图示:
问题思考:
让学生画出南半球自己动手画出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 难点:(1)如何画出空气上升箭头和下沉箭头;
(2)为什么空气会上升或下沉(成因分析);
(3)空气上升或下沉又如何形成高气压带或低气压带;
(4)三圈环流图中近地面的风带(风向)如何转画到平面图上,形成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小结三圈环流
将学生的注意力从集中在三圈环流的全部到近地面部分,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并借助手势进行形象地理解和记忆: 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
三、依据“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移动的规律。 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注意以下的问题:(1)地球表面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应该在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根本原因:地球的公转运动,直接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
(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 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
记忆方法:如右图
3、课堂总结
1)、根据“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图2-32),说出三圈环流与全球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2)、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图2-23),说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 季节移动的原因及其移动的规律。
4、课堂作业
假定课本图2-23中各气压带的宽度大致为10个纬度,尝试画一幅以北极为 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并在夏至日时的气压带、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小结:
1、教材内容处理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有增无减,力求丰富饱满。
2、教学策略:
a、现场模拟,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体验。
b、组织学生开展诱导式学习,依照“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探究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课堂气氛热烈,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特色。
c、借助手势进行形象地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来理解和记忆全球的风带的方向,有事半功倍之效。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新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方式。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③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②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②把分析归纳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与表达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3、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二)难点1、综合分析说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五、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一)第一课时:地质作用的概念,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第二课时: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
第一部分课堂实录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印尼海啸的相关内容,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海啸形成的原因。(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地表形态的变化,为本课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一、(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做好知识铺垫(一)印尼地震改变了印度洋上部分岛屿的位置和地形在2005年1月8日,印尼海域发生了
9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的各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而据地质学家的发现,这次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不仅造成了破坏力惊人的海啸,还改变了印度洋上部分岛屿的位置和地形。巴群岛可能发生了永久改变。(二)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化石,说明那里曾经是海洋。二、(师)播放图片(平原、丘陵、高原等)【承转】(师)教师组织和引导好学生的讨论,教师总结并指出:以上文字共同说明一个问题—
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的时候发现了海洋生物的使苏门答腊岛发生了移动,安达曼-尼科—地表形态是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学习新课】教师提问: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师)解释: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的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即地质作用营造了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学生活动)观看视屏、图片,阅读课本的文字及案例,思考如下问题:①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②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③内力在表现形式上有何差异,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的影响?④内力作用中,哪一种形式是塑造地表形式的主要方式?为什么?生都能自己弄明白)3、(师生互动)引导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三种表现形式的名称能够说出来,但未必都能理解,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解。
关于三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要求学生思考,并不是要学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掌握,故在引导学生回答的时候穿插动画和视频以及演示来突破:①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播放火山爆发录像,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火山爆发对地表形态带来的影响。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地貌和火山。②讲解什么是变质作用:
岩石在地壳深处,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
结论:变质作用形成变
岩浆喷发,经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岩,结论:岩浆只有喷出地喷出地表的可形成熔岩流质岩,由于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处,它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③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图片,介绍背景资料:喜马拉雅山,经过世界最高的山脉。这个世界最高山脉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着。b、学生讨论:喜马拉雅山上升的原因。c、播放六大板块及其褶皱山形成示意图,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褶皱山。d、教师演示:用一本书当作地壳,演示它怎样运动才能形成喜马拉雅山?(向中间挤压)
教师继续演示:如果把这张白纸向两边拉,地表会是什么样子?(举例:东非大裂谷)教师提问:挤压运动的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方向与地表呈水平的关系。教师讲解:这种岩层沿平行地表方向的运动——水平运动。【教师小结】:地壳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断裂带。e、引导学生讨论课本活动
1:图4.2意大利那不勒斯岸边的三根大理石柱。
4000万年的抬升,才成为今天的现在每年仍以0.5---
1厘米继续升思考:①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学生回答:下沉运动②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又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学生回答:上升运动③那不勒斯海岸地壳的运动方向有几种?地壳的这种运动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两种:向上或向下运动。其方向与地表呈垂直关系。这三个问题设置的比较简单,作解释。
学生一般都能从图中直接读出,所以有学生讨论之后回答,教师稍【教师小结】:这是地壳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垂直运动。投影垂直运动的概念。垂直运动常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拗陷,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
并举例说明地壳(如台湾海峡的形成,是地壳下沉得结果;如沧海桑田讲的是地壳的垂直运动。)教师提问:这两种运动到底哪个为主?哪个为辅呢?学生看书回答,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混淆,平运动为主,应该说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但是在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主次,比如:马拉雅山的形成是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但那不勒斯海岸却以垂直运动为主。
喜
所以不同
教师得配合案例详细解释。
在全球范围内是以水时间,不同地点这两种方向的运动有主次之分。但全球范围以水平为主。【结论】: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质作用
只要表现形式
运动方向水平挤
水平运动
压水平张裂地壳抬
垂直运动
升地壳下沉
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形成裂谷和海洋
举例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一)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岩浆活动为辅
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
未喷出地表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形成岩熔地貌在地壳深处形成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成的富士山台湾海峡
变质作用变质岩,对地表影响不大结论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和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承转】下面我们做个计算题:0.05cm,最快的速度后来达到年的上升喜马拉雅山为多高?学生计算、回答:2万多米
4000多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年平均上升速度为5cm。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若按最慢速度来计算,经过
4000万教师讲解:理论高度与实际的相差太大,说明喜马拉雅山在上升的过程中海伴随着其他的运动?
而且相互影响,运动结果往往渗即下沉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是同时存在,透在一起。教师提问:除了下沉运动外,还有没有受到其他运动的影响呢?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讲的外力作用。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的文字及案例,思考如下问题:①外力作用能量来源?②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每种表现形式之间有何联系?各对地表形态有何不同的影响?外力作用中,哪些形式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为什么?己弄明白)
(要求学生思考,并不是要学生都能自2、(师生互动)引导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四种(或五种)表现形式的名称能够说出来,但未必能理解,教师同样要先引导学生回答后通过演示实验以及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一步一步展开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以此来突破教学的难点。①实验演示:用厚纸板做成一个演示台阶,如图所示:实验1:选择一块非常完整和坚硬的岩石,用花洒在花石头上淋水片刻,观察岩石有何变化?实验2:把岩石换成一块结构疏松的大土块,用花洒在土块上淋水片刻,观察土块有何变化?②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结果。
找出主要原因是实验的石块和土块的性质不一样,实验1的石块没有被风化,难以被侵蚀,而土块已被风化,易被侵蚀,由此理解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了条件。③视频:昼夜温差使岩石破碎。(举例塔里木盆地晚上因为温差而崩裂的石块,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风化作用的概念。理解风化作用为侵蚀、的条件。④在重复一次实验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理解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整个变化过程,思
声音就像放炮竹)
搬运、堆积作用的进行提供了有利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⑤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如图所示:⑥根据景观图片做出判断:投影一组图片(海蚀崖,风蚀城堡,沙丘,珠江三角洲)请同学们判断哪些属外力侵蚀作用,哪些属外力搬运作用?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讨论后,交流看法,老师加以点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基本特征。⑦根据景观图片做出判断:投影一组侵蚀地貌图片(风蚀蘑菇;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海蚀崖、海蚀柱;冰斗、角峰、u型谷;溶洞),请同学们推测以下,上述侵蚀地貌中,哪些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哪些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哪些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哪些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⑧根据景观图片做出判断:投影一组堆积地貌图片(新月形沙丘,河口三角洲,冰积湖),请同学们推测以下,上述堆积地貌中,哪些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哪些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哪些是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小结:在外力作用下,对岩石不断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日复一日,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缓。【第一课时小结】:地势起伏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而外力作用有对地表进行不断的修饰。总之,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让学生填表: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影响
第二部分一、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1、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有流畅的教学内容流程与教学组织流程。2、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3.、能够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象。4、教学过程中能将学生已有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了地理规律和原理,学会了分析解释地理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
进入新世纪,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掀开了中学地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序幕。在国家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设中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多样化的地理教学方法。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侧重叙述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00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和墨里()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2004),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2005)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2006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2003),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2005),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地理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地理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地理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地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地理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地理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本论文的基本内容、要突破的难点以及待解决的问题 (1)基本内容
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地理学、建构主义、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地理教学设计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质,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既具有教学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地理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2)要突破的难点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研究尚处在粗浅阶段,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研究,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学生起点分析研究较为肤浅;地理教学策略设计研究中“地理性”体现不足以及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地理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3)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地理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7.r•m•加涅 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陈澄, 樊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9.王策三:《教学实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r•m•加涅 l•j•布里格斯:《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3.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协会’95学术会议论文集》(大会特邀报告),1995.10。
14.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j ].课程·教材·教法, 2004(1).15.王向东,袁孝亭.对地理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j ].地理教学, 2002(10).16.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北京,中国电化教育,1998,(10-12)。18.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9.陈琦:《认知结构理论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0.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2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期。23.鲍嵘:《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j].教育评论,1998,(3)。2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1999,(4)。25.杨开城:《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2001.6。26.杨开城:《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构想》,《教育研究》,2001.11。
27.刘世清:《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与基本模式》,《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28.刘毓敏:《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2,(2)。29.王军锋、肖晓飞:《几种教学设计理论浅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第7卷第1期。30.李向荣 杨开城:《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的再认识》,《中国电化教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题: 翼城县第二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环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理解:太阳辐射的基本规律、太阳活动的特征。使用: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归纳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和世界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点。提升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水平。2.通过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3.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太阳黑子耀斑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理解日、地、月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观和科学的态度。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水平。3.通过观察图片、影像资料,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行星地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个方面来阐述,通过图片的形式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可归纳为:(1)直接或间接(化石燃料)为地球提供能量。(2)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以案例分析实行阐述。对太阳大气层的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现象对应关系要弱化。使用了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并从地球磁场、地球电离层和气候异常等方面归纳。
三、学情分析
通过《宇宙中的地球》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本框题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所学知识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学生能够由对事物、现象的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对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本框题的学习学生难度不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外在教学资源使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活动、案例等材料。 2.关于太阳活动的彩色图片课件。(二)学生认知规律的使用
1.学生对太阳的理解很多,所以在讲授此课时,主要环节是情景设计——引出问题——学 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归纳知识点——找出规律——使用于实际问题上。
2.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实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入上课 起立,老师好~ 状态,拿出课本及笔同学们好~ 记本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阅读课本 导入新课:我们做个实验,同学们闭上 眼,能看到东西吗,设想:睁开眼蒙上 学生分析回答问题 情景假设 黑布,又能看到什么,为什么,光从何 来,可见太阳的重要性,我们这节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讨论交流.设想: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讨论交流.设想:如果没有了太归纳太阳对地球会怎样, 阳,地球会怎样, 的影响后,引出太阳归纳:太阳与地球休憩相关,正因为有归纳:太阳与地球休憩相关,正辐射概念,并通过活了太阳,才有了各种自然景观。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各种自然景观。动让学生归纳太阳辐 2.太阳通过什么影响地球的, 2.太阳通过什么影响地球的, 射的分布规律以及太其实就是——太阳辐射(解释概念,并其实就是——太阳辐射(解释概阳辐射对地球景观的介绍太阳的成分,能量来源等)念,并介绍太阳的成分,能量来源等)影响
学生阅读“图1.8北半球大气上通过活动让学生探究活动: 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图1.9 热带归纳太阳辐射的分布完成教材第9页活动,探讨到达大气上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规律以及太阳辐射对界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学生分组活动,并回答活动的问题,地球景观的影响,加 得出规律讨论分析问题。强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的大气层自学整理:要了解个中原因,我们先学生阅读“图1.10太阳大气是作为背景知识层的结构”了解太阳的结构及各了解太阳的结构(太阳结构图)分成日出现的,只要求知层的特点 冕、色球、光球层。道即可
学生看教材总结归纳 借助太阳黑子点评指导:展出太阳黑子图,仔细 1.太阳大气的变化或激烈变化图,让同学们观观察太阳表面,由太阳黑子图引出太阳通称为太阳活动 察、发现暗的地方活动、黑子和耀斑的定义,以及黑子和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和
——黑子(图示),耀斑的特点,并说明耀斑与黑子同步发耀斑
生,带来大量粒子流。根据这些解释上(1)黑子:概念——太阳光球层然后点出太阳活面的案例:埃及受到什么干扰,我们把出现的暗黑的斑点 动的定义,再补充影响埃及的干扰称为磁暴现象,由太阳原因——温度比周围低(黑子不另一种太阳活动活动带来大量电子引起的,并有可能引黑)——耀斑,并说明起极光、通信中断等。这都是带电粒子活动周期——11年,黑子的多少
耀斑是太阳活动闯进电离层引起的。和大小能够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 最剧烈的表现 标志
——带来大量带耀斑:现象——太阳色球层 电粒子 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 示
学生根据太阳黑子活动与降水关
系图讨论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这个活动中的承转:据了解这些影响并非经常发生,响。并总结归纳: 问题,采取了比较似乎有规律可寻,那太阳活动规律是怎(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开放的设计,主要样,并且除了上述影响外还有没别的子与降水的相关性 是让学生观察曲影响,下面请根据活动“图1.13太阳(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使短线图,提供有效信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的波无线电通信衰减甚至中断 息,分析问题的能相关性”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力
“磁爆”的现象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是新课标教材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学生水平的培养,在第一部分:太阳对地球的活动中,课本加了很多插图,希望学生更直观了解太阳对我们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活动来让学生自己归纳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并讨论、对比得出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成正相关的结论。在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教材简单介绍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重点放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上。这部分适宜结合案例来分析。并且教材把这个问题安排成开放式的问题,也就是除了课本提到的影响以外,还有很多有赖于学生来探讨,设计课后活动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概况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的分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以下就是全部预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决不是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辞旧迎新,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教育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受系统科学、传播学、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的启发,不断探索现代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式,现代教学设计的研究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摒弃无效教学,改善低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实践问题的挑战,也是国际教育比较的启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有效性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有效性教学成为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热点。
二、对有效教学的初步认识 (一)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即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咨询、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如chriskyryacon提出的“背景变量(教师、学生、班级、学科、学校、社区、时机)→过程变量(教师观念、学生观念、学习的任务与活动的特点)→产出变量(认知或情感方面的短期结果或长期结果)”。
(二)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
1、基础性:①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②是否注重个别差异;③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④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2、发展性:①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②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③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④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①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②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三)有效教学的理论:
m·希尔伯曼--有效教学的量化理论: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
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 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 学生教别人:90% 为什么我们讲课的效率那么低?由“教师讲授:5%”可窥一斑。
为什么洋思中学的“兵教兵”方法效果比较好?由“学生教别人:90%”深受启示。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无论教育多么快速的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的宝贵思想还是不能少。
希望通过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达到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光辉使命。(三)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有效教学指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称之为“有效教学论”。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也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的认识
现在对教学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教学设计这一概念却能够达成以下一些共识:⑴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⑵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⑶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有效教学理论”的引领下,我几年来积极在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从提出至今历经“有效教学规模”、“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设计”三大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同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这三大环节。
我所进行的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立足于“有效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着力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备课、指导、激励方面的设计,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构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目的的思考和实践。
四、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一般策略
(一)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都属于高度综合性学科,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征,解决地理学的问题要通过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和政治、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来实现。但是,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在高中的开设相对地理学科而言,相对滞后,所以,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高难度的体验,可能对地理学产生畏惧感,也让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可能泯灭在学科难度的体验中。
“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让简单丰富起来,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做法是:(1)提炼核心问题、层层剖析;(2)运用“几何地图”教学法和“what?where?how?why?more?”的探究模式。例如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在众多难点的课时体系里,紧紧抓住“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描述季节?”两个核心问题;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在多和杂的知识点中,紧紧抓住了“地球上有哪些水体?地球上的水如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学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有方法、有可能、并有“完成”和“成功”的体验。运用“几何地图”把复杂的区域问题展现在简单的几何地图上,在用几何地图构建起区域知识的基本构架后,再通过“what?where?how?why?more?”即“这块土地是什么?这块土地在哪里?这块土地怎么样?这块土地为什么这样?在这块土地上过去发生什么、现在发生什么、将来会怎样?”的探究模式,用几何地图把区域知识丰富起来。
(二)追寻地理美学——引领地理学习的思想和行为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因此,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向学生介绍学科知识的体系,让他们了解学科的优势,也让他们洞悉学科的缺陷甚至弊病;但是,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更懂得要使我们的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必须先激发其求知的原动力——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地理学的教师,我深知地理学很美,而美孕育着兴趣,因而在地理美学的追寻与体验中,着力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正确性,而首先是十分有趣;在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中,我不能强求体系的完备无缺,却也努力在各方面多做追寻探求,在哲学中、在逻辑学中、在自然科学角度、在人文科学角度、在几何图形中等,最大的目的是恢复兴趣在学科建设中的“导师”地位,从而使读者进而产生一窥其知识领域的强烈愿望,并在以后一旦进入体系后,不仅能较容易地掌握它,而且能够重新审视它!对地理美学的追寻和体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⑴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哲学观点
⑵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方法论
⑶实用的、与学生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其他美学要点
例如在高一年级,学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观点还远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生活体验。但是高中地理必修1要描述和探究的是“自然地理”,直接面对的是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课程背景下,清晰地并且不做深入要求地提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并提示学生要认真记录,日后必是大有用处──当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时,老师重新提出这个哲学观点时,学生便有所警觉;当学生学习《大气运动》时,便对这个哲学观点进行有所讨论;当学生学习《水的运动》时,学生已经恍然大悟;当学生学习《地壳运动》时,学生已经对“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哲学观点深信不疑。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更可贵的是,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同时,运用了哲学观点,把“自然地理”的行星地球本身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这地球的四大圈层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哲学观点有机地串成了一条主线,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世界观体系。
在高一年级,学生也没有正式地接触过方法论,而在教学正式进入“自然地理”体系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在回顾和总结相关生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在“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这个专题上给学生提出“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并强化学生必须把这个方法论作为“自然地理”学习的主干线索,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明确当时所进行到主干线索的哪一个环节。当学生完成了《行星地球》──整体、《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局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学生便完整地掌握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论,同时也深刻地掌握了自然地理的学习线索,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例如在讲述“中国地貌”时,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多种多样,强化记忆不是最好的办法,也不能更好地完成高层次的课标要求——为祖国秀美河山而自豪。但是,地理美学,地理的几何美就能很好的解决基本的知识体系要求和高层次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中国地貌中,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构成了一个网格平面,网格平面的线条就是山脉、网格平面的每个小格不是高原就是平原、盆地、丘陵;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也能展现着美妙的地理几何美学。
(三)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强化地理细节——落实地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来落实,强调以下主要环节:
⑴学习思路(或本课时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⑵知识准备
⑶学习过程(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第三个问题……)
⑷课后疑问(“我的疑问”、“我想更多掌握的问题”……)通过学案,落实地理学习的思路、核心问题、准备、过程、练习巩固和疑问等细节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双基落实上基本达到“节节清”的预期要求。
(四)把生活经验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地理知识形象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因此,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地球和地图”时,利用学生切西瓜的经验,在学生中展开一次“经纬线和经纬度”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切西瓜的方式大致归纳为两种切法:一种是先把瓜从中间切为两半;另一种是先用刀把瓜从瓜头向瓜尾切成两半。教师分析第一种切法:平行中间切面,再切无数刀,可以切出无数个圆,每个圆代表地球上一条纬线圈,中间切面代表赤道,地球表面就有无数条纬线。给每个纬线圈上标上度数,就可以用不同的纬度表示不同的纬线。纬度实质是线面关系,即从每条纬线圈上任一点向中间切面(赤道面)圆心连线,所连线与中间切面(赤道面)的夹角就是该纬线圈的纬度,纬度最大是90度。按第二种切法,并且每刀都切到瓜头和瓜尾也可以切出无数刀,每刀切出的曲线就代表一条经线,给经线标上度数就是经度。经度实质是面面关系,即两个切面的夹角,最大只能是180度。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有用的地理,自然地开启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大门,并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五)把游戏活动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使抽象规律具体化
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就要通过各种手段使抽象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比如在讲“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一规律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每组选出两位学生,一位代表地球,一位代表太阳,在代表地球的同学腰间系一条有颜色细带子表示赤道,在代表太阳的同学相同高度的腰间绑一只发光的小手电简,表示太阳光。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侧着身体(模仿地球在宇宙空间的倾斜姿态),在事先画好的椭圆轨道上慢慢移动,让代表太阳的同学站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缓慢转动身体使手电光始终照到代表地球同学身上。这样其他同学就非常清楚的看到,代表地球的同学在椭圆轨道上移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手电光在表示赤道的细带两侧也移动了一个来回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另外,让代表地球的同学不要倾斜身体在同样的椭圆上再移动一周,这样同学们就会发现手电光始终照在代表赤道的细带上。这样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及规律,进一步认识到黄赤交角的重要性。(六)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如果设计合理,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内容。
再比如讲热力环流这一规律时,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讲到这部分内容正好是秋末,上课时把门开了一条小缝,让学生把备好的火机打着,分别放到门的上沿和下沿观察火苗的方向,大家清楚的看到把打着的火机放到门的上沿时火苗向外,当放到门的下沿时火苗向内,接着让学生探讨原因并绘出简图,这一节的难点也就很容易的突破了。总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具体、深刻,设计一定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七)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活跃课堂气氛
地理学科学习中,文字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否能用地理学专业术语来表示、描述、解释地理现象及过程。另一方面描述的文字是否符合逻辑,前后是否一致等。把学生的生活观察应用到课堂,可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讲到我国气候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设计了一道讨论题,让学生观察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谈南北方的房屋结构差异,这时学生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让各组派代表分别从屋顶的形状、房屋的材料、房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陈述,把各组的意见归纳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通风避雨;北方的房屋特点体现了透光保暖。让学生在这一结论基础上进一步推测南北方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特点,这时学生很容易得出南方高温多雨而北方寒冷少雨。
贴近生活进行地理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给学生以生活的启迪,使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八)经营有序课堂,构建有效教学
有序课堂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有效教学反过来更能促进有序课堂的建设和经营。在构建有序课堂方面,主要特别注重以下环节:
⑴认真对待每个班级的每一节地理课,负责任地上课,给学生传递积极的职业态度
⑵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用心上课,给学生传递学科教学和学科教师魅力
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学生体验学习任务可完成的感觉和成功感觉
⑷真诚热情地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你的正直、严肃、公平、真诚和热情
⑸不放任每一个必须干涉、纠正和教育的环节
教 学 论 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设计教材的“活动”板块
铁力林业局马永顺中学
地理组:王大勇
二0一0年九月二十五日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设计教材的“活动”板块
在我省现行的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湘教版)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且内容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新课标中的“活动”,注重引导并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查阅资料以及操作等)、动脑(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等)、动口(讨论问题、辩论等),突出了 “活动”教学的开放性;新课标中的“活动”,真正地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积累,突出了地理分析、综合、运用等思维能力要求;新课标中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置于体验、探究的过程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因此,处理好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教学,是正确把握新课标,实施好新课标的关键。下面我就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处理浅谈几点做法。
对于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 的教学设计与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联系教学、教材、学生实际,事实求是,并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具体如下:
一、利用活动中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平台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疑”,即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然后推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往往是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最好手段。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带有创造问题的教学情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思维始于问题,每节课后大量的启发式问题,使学生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如:必修1的45页活动题
1、读图想一想,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3、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必修3第14页中“在你的家乡,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加速家乡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第23页“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集中表现为东、西部差异。活动题
1、2题”、第38页“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等。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独立的学习能力,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他们,湘教版的教材课后许多问题的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依据,搭建了平台,如:必修3第4页的问题“分析图,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第7页中的活动1在下表的四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再如:必修3第57页活动3“请将下列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其最适宜的解决措施用直线连接起来”,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等。
二、利用活动中的图片直观激趣,让学生学会以图释文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示意图、分布图、景观图等图像资料,首先是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其兴趣,从而让学生在看图中发现所浓缩丰富的地理信息。例如:必修3第3页“活动3中观察三幅景观图,分别说出它们的区域特征。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个区域有哪些差别?”、“第14页活动
1、2参照13页中国政区图既可解决问题”、参照第51页“美国地形、气候类型分布图” 解决52页活动
1、2、3等。
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或图表,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图像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以图提问能起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作用。地理图像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象及其特征。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进而培养地理创新思维。例如:必修1的16页“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34页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39页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理,48页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必修3第19页“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第55页“农药污染积聚示意图”等。
三、利用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加深对课本相应内容的理解
获取、加工、信息运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因此,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教材中有关知识的资料,让学生从众多途径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应用。通过这些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生活能力和相应的兴趣。例如:第11页“收集有关人类进行宇宙探测,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成果的资料”、第41页“收集流水、冰川、风力、波浪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照片,比较它们对地形影响的异同”、第68页“收集资料,尝试解释中生代恐龙灭绝之谜”、第110页“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和灾情等资料,简要说明1998年长江洪水造成的危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必修3中第40页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44页活动题
3、5,46页活动题
1、3等。
四、利用活动中的表格归纳总结相应知识,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科学,而地理教学则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精心设计。课堂小结是地理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所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它常用于课堂的结尾。完美的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了绕,余味无穷。课堂小结形式很多,课后活动表格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例如:必修ⅰ第56页“锋面与天气”、第57页“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第67页“生物发展阶段填表”、第80页“填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必修3中第20、21页“查找有关资料,完成下表”比较中国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等。
五、利用活动中提供的讨论辩论题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发展
讨论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多看。即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实现有效学习。求异,即追求答案结论的多样性。地理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正确结果似乎是一种定势了的思想模式和僵化了的操作程序。这样的教学活动,有何创新之意?完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扼杀。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想是不限制、不规定、不统一答案和结论。这三不要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在学生学习了每个知识点后,都要问一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教材中讨论辩论活动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又促进了求异思维的发展。例如:必修ⅰ第15页“讨论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有利与不利”、必修ⅱ第10页“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辩论”、2 第14页“地球人口观三种观点的辩论”、第47页“城市规划议题”等。必修3中的27页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六、利用活动中课外实践题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当我们今天谈人的全面发展的时候,一点也不能离开人的现实性。学校不应当是封闭的场所,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正是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使参与现实活动的过程作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而目前教学上存在读死书(死记硬背),集中思维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课外活动在实现这些转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地。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必修ⅰ第9页中“观察月相”、第13页“参观大棚农业”、第18页“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经度”、第33页“野外采集岩石标本,并确认其名称、分类、矿物成份、主要用途等”、第40页“野外褶皱构造观察”、第60页“调查家乡的河流”、第69页“调查当地一家工矿企业‘三废’的排放情况,并讨论对环境的影响”、第76页“实地考察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第85页“观察当地自然环境的分异和土地利用状况,并用因地制宜原理加以分析”;必修ⅱ第34页“调查商品等级与市场服务范围的关系”、第44页“走访调查熟悉的城市或城镇,分析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第70页“调查一工厂,分析其发展优势、限制性因素和改进措施”、第78页“调查本地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情况”、第83页对“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第92页“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状况”等。
对求知欲非常旺盛的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时间,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地理课外活动是一个包括大 自然中天文、环境、人文在内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投入其中,既可开拓视野,又可让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才干得以增长。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倡导学生在学习上不要把学习的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学生在完成“活动”时,要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开发未知的知识宝库。新课标教材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学识去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教学中如果对这些“活动”运用得当,设计与处理好“活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把知识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将有利于学生获得的有效信息达到最大值,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想、做有机配合,使学生学会探究和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能力,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好“活动”,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使“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