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为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做到班组各项安全工作全员参与,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证车间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活动要求
1、每个班组每天选一名安全员,并由当班班组成员轮流担任,交班时交接安全工作及注意事项。
2、交接班时班组安全员交接“安全员红袖章”,班组安全员当班期间必须佩戴安全员红袖章。
3、认真履行安全员职责,全面负责监督检查当班期间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安全员对未解决的隐患和问题进行交接班,持续改善
4、班组长负责监督安全员当班期间安全落实工作,并根据工作表现在安全员安全工作总结上评分和进行评语,作为评选模范先进的根据。
三、考核评比
1、对不认真履行安全员职责的员工,进行通报批评和根据车间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处罚。
2、每月对班组安全员进行考核评审,评选出班组级模范安全员三名和车间级模范安全员一名,并给予相应奖励。
附:班组安全员安全工作考核表 班组建设:“创先争优”班组考核综合评比栏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班组工作效率,促进班组建设,细化班组考核。
二、活动要求
每月根据车间《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汇编》对班组进行综合考核,分别从安全环保(30分)、设备管理(20分)、现场管理(20分)、精益生产(10分)、劳动纪律(10分)、装卸车量(10分)六个方面计分,其中装卸车量第一名按100%考核,第二名按80%考核,第三名按60%考核,其他五项由分项负责人进行计分。
三、考核评比
月底统计班组考核,评出月度先进班组和月度优秀员工,对月度先进班组和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年终根据总考核情况,评选出先进班组和优秀员工。
附:月度“优秀员工”、“先进班组”评选方案
月度“优秀员工”、“先进班组”
评选方案
一、评选周期
每月评选一次,次月5日前将班组考核得分和最终评选结果进行公示。
二、评选方法
1、“先进班组”从安全环保、现场管理、设备管理、精益生产、劳动纪律、装卸车量六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最终成绩,综合得分第一名的班组即为月度先进班组;
2、优秀员工从先进班组中评选一名,由先进班组成员、班长、负责技术员投票进行评选,其中班组成员投票数占40%,班长投票占30%,技术员投票各占30%。
三、优秀员工评选标准
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当月无任何安全事故;
2、遵章守纪,当月无迟到、早退、旷工和任何违规违纪现象;
3、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勤恳踏实,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4、能够主动学习,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奖励办法
1、优秀个人奖励100元;
2、先进班组按当月扣罚金额的10%进行奖励;
3、当月扣罚金额的90%进行班组考核二次分配(第一名40%,第二名30%,第三名20%,第四名10%)。
爱心栏策划方案
初步想法把爱心栏分设为三个版块。内容所占比例分别是50%、30%、20%。
第一块:天使在身边(50%)
宗旨:给大家一个互相关心的平台,用以提高大家的幸福感。宣传语:
一路走来,驻足于这个城市的边缘,望着如花世界,内心是否会感觉全是感动:作为尘世中平凡的一员,我们一样拥有着如此美丽人生!虽然没有了家人的娇纵,身边却不曾却少温馨的友情。岁月不断流逝,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我们遇见很多的人,虽然只是相视的一笑,便有温暖常驻心中。
漂流在异乡的日子,也许有过孤单和无奈,也许会有莫名的伤感和无助,在你生命里重要的日子里也许我们渴望有人给予祝福…………其实,用你的慧眼可以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其实一直都不曾缺少关注的眼睛。守护的天使一直都在左右,陪我们一起体会生活的滋味,一起打造美丽的人生。
爱心天使,捧在手中的是一片真诚,给我们前行的力量,做我们快乐的见证。让我们用真心来分享这份友情,一起来做守护的天使,为你要关注的人撑起一片晴空……
实施计划:
你是那个被关注的人吗?你最关注的人是谁?想知道吗,想说出来吗?那么来吧,请把你的关注大胆的贴出来,我们会定期搜集被关注的话题,代你大声说出来。(尽量顾及全面,每日抽出十张或更多的播读。让每个人切实的体会被别人关注的感动,同时也给予关注与被关注者双方被重视的感动。)第二块:心情驿站-----------聆听你心灵的语言(30%)宗旨:给大家一个倾诉的平台,做大家的情感垃圾桶。宣传语:
生活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付出不一定就有回报;有好的结果,人们称之为---幸福;反之,人们称之为---痛苦。
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就如同刺猬;距离远了,彼此就生疏了;可离得太近,又会彼此刺到对方。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怕疼就彼此生疏了,对吗?
所以人与人之间就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忍耐,只有彼此都忍着那一点点的疼,我们才能贴得紧紧的,彼此的心也暖暖的。
把你开心的、快乐的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让快乐翻倍;
把你压抑的、郁闷的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担,让痛苦减半;
愿大家都快乐、幸福!
实施计划:
你可以说出生活中的烦心的或开心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几句简单的倾诉,还可以是自己许下自己的愿望……在投稿的这些文章中我们会搜集起来,让大家一起做你的心情垃圾桶。(在播读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分析以及安慰或鼓励。)第三块:你说我说(20%)
宗旨:为员工提供一个与公司对话的平台。
宣传语:
您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或对公司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如果不愿直接面对我们讲诉,也可以选择用文字交流的方式提出,这里是为您排忧解难的地方。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帮你解决或帮你想出一些解决方案,确保每一位员工所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实施计划:
每日收集意见贴,对问题能及时解决的给予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给予解决期限。好的意见或建议给予肯定。(估计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试着化解。)
反馈计划:
充分利用全厂广播的优势将以上三个版块的内容定期(实施前期预计三天或一周播报一次,每次播报时间预计在30分左右,实施后期视成效来定)。
你会签合同吗?.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冰点】1999年10月11日星期一你会签合同吗?本报记者 王伟群
“像我这样在单位有名的好人,今天也被人当成了恶人”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正式实施了。真巧,我碰上生平第一次需要认真签合同的事。
一位好朋友z买了一套房子,于是想把前不久刚买的一套一居的房改房租出去,用租金填补一部分每月的按揭。挺好的想法。我于是就成了中人。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她找房客,房客还得是靠得住的:外地人不行,单身男性不行,单身女性也不行,有孩子的人家还不行,所以只剩下一种:二人家庭。
我找了一张《精品购物指南》,在密密麻麻的房屋租赁广告栏里,找出几个貌似靠得住的中介公司,挨个给他们打电话,通报z的房产信息。果然,从这之后的两个月中,我的电话就响个没完。就跟相对象似的,你相中了他,他未必相中了你,就算双方都对上眼了,可还有一个价格问题。你来我往,数十个回合之后,终于到了该交钥匙的那一步。
z说,没完呢,你得帮我起草一个合同。大概是她们单位新近普法教育刚刚学习了新颁布的《合同法》,所以就立竿见影,现买现卖了。于是我的身分就从经纪人过渡到了律师。反正当记者的是万金油。
这天晚上,我到互联网上搜寻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找到几篇与房屋租赁有关的文章,然后又把新的《合同法》荡下来,认真学习了“租赁”那一节之后,写下了我此生拟订的第一份合同,共一十三条,用的都是特专业的语言。然后我给z未来的房客打电话:
“陈先生,您看,咱们还是先小人后君子,在给您钥匙之前,咱们签一个合同,这也是z女士要求的,免得日后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啊?私人之间签什么合同啊!用得着嘛?”
“还是„„还是签一个吧。”我自己底气儿也不足。
双方终于约定在燕莎商城楼上卖家具的地方见面,那儿有沙发,可以坐着谈。我和z都没有见过陈先生。他在电话里说:“我戴眼镜,你们一看就会相信我一定是个好人。”
第二天傍晚,我和z如约到了燕莎。见一个高个、白衣服蓝裤子戴眼镜的30岁左右的先生正左顾右盼。果不其然,就是陈先生。
我拿出昨晚打印好的两份合同,交给陈先生一份,然后说:“这里共13条,您如果觉得此合同对甲方也就是z女士的利益考虑过多,而对乙方,也就是您的利益考虑得太少了的话,您尽管提出,我这里留了很多空白处,我们可以再谈。”
我发现陈先生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脸色变得有点难看。
“你们觉得咱们之间还有必要做这样一件事吗?你们不觉得我是一个好人吗?跟你们说吧,我租房子租了好几年了,走到哪儿,房东从来没说我半个不字。我哪怕有一个月房租晚交了,人家从来不催我,知道我不会赖账。你看你们这儿,房租还得季付,晚交了就算违约,还得罚款,太苛刻了吧?我既然租了您的房子,就说明咱们有缘分,将来就是朋友,朋友之间用得着这个吗?”
这一通话把z说懵了。
我没想到陈先生对合同竟是那么的反感,似乎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伤害。我说:“陈先生,这是合同,只有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签字才能生效。您如果不同意合同中的条文,您可以指出,咱们可以继续谈。您说我们苛刻,请您仔细看好了,我们对自己同样苛刻,我们对自己同样有违约行为的处罚。我昨天说了,咱们先小人后君子,日后处好了,可以是朋友,可今天咱们是租赁双方,您就算是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在法律上,您也不过就是承租人,而且您并不了解我们是干什么的,假如我们俩就是诈骗犯,假如我把不能出租的房屋租给您,拿了钱我们就跑了,然后让真的房东来跟您要房子,吃亏的是您自己呀„„”
那天晚上,我们仨在燕莎商城四层的那块地方,站了足足两个小时。我后来发现,这绝对是高效率的普法教育课,陈先生应该向我支付学费。在后来的这段时间里,他比我和z加起来都精明,一条一条改进和增加合同条文,充分体现和保护了乙方的利益。到最后双方终于同意签字的时候,合同条款已经增加到了21条。
临挥手告别的时候,我对陈先生说:“市场经济实在不可爱,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都变得那么冷冰冰的。”
“是啊,像我这样在单位有名的好人,今天也被人当成了恶人。”
合同,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里到底起着什么作用?有什么陷阱?有什么学问?我开始了一场对“合同”的采访。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跟合同不沾边”
我找到了北京朝阳区安贞法庭。
法庭的马庭长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跟合同不沾边,几千年就这样了。邻里借个什么东西,拿走,拿走,还打什么借条啊。就这么拿走了,就不还了。最近还有一个案子呢,人家借给她钱看病,过了几年,这边老人也住院了,急等着用钱。好,开始耍赖了,不承认了。有些碍于面子,没有书面的契约,连简单的借条都没有,到我们这里就很难立案了,如果对方承认还行,如果不承认就真的没有办法了。谁知道你借没借。估计90%是借了,可是你拿不出证据啊。”
越来越多的人学得聪明了,借钱的时候,打张借条。但借条中也有学问。
我听说了这样一个案子:陈先生要开一档买卖,想借10万块钱,找了一个挺体面的姓林的朋友。朋友说,我可没这笔钱,不过我的一个哥们儿可能能帮你,他炒股刚赚了一笔,正琢磨着干点什么呢。这样,三人坐在一处喝着酒,就把这事办了。
合同挺正式的,有借款的数额,还款的时间、利息,还有借贷双方的签字。那位朋友在“保证人”一栏里签了自己的名。
还款的时间到了,陈先生的买卖却做砸了。陈先生悄悄地打起行李,到南方讨生活去了。10万块钱怎么办?
那哥们儿把林先生告到法庭上,说,你既然是保证人,对方还不出钱,我当然要找你了。林先生大声喊冤,我只是个中间人,我不是什么保证人。我本来是想做件好事,让你们双方都能赚点,我自己一点好处没捞着,反倒得搭钱,天底下还有没有说理的地儿!
最后法院判被告败诉,林先生必须偿还10万元钱。因为林先生在保证人一栏里签了字,这就是担保行为,债权人完全可以直接起诉保证人。
在我们周围,热心肠的人挺多的,可是千万记住,中间人、担保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责任。
去年冬天的时候,北京一家著名的演出公司策划了一个活动,邀请俄罗斯某艺术团到京演出。一位姓崔的副总经理找到了某乐团吹小号的g先生,向他借款22万元,并约定,4天之内一定还钱。
借据上签了崔的大名,还盖上了演出公司的合同专用章。
g先生很放心地把钱借给了崔副总经理。
4天很快就过去了,可是崔副总从此却杳无音讯。g先生急得直冒冷汗,找演出公司交涉,公司说,崔××只不过是我们这里临时聘请的业务员,现在已经不在我们这里工作了,谁知道他去了哪里。
一气之下,g先生到法院起诉演出公司,要求公司偿还全部22万元欠款和利息。第一次开庭没有结果。
第二次,原告方出具了演出公司给崔××的授权书以及聘请崔××担任副总经理的聘书。从聘书、授权书和借据的印章上,法院认为,崔的行为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公司行为,所以,演出公司应该清偿g先生的债务。
最后,在法庭的调解下,双方和解了,演出公司同意在1999年年底前偿还原告g先生人民币22万元。利息就免了。
尽管这样,g先生已经是额手称庆了,好在崔副总还有一个单位,好在这个单位不是一般的野鸡公司,好在这个公司还有能力还钱。如果不是这样,22万元的血汗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我和清华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陈建民谈起这个案子,她大声地说,这种事太多了,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委托人授权不明,业务员可以拿着合同到处走,随便就跟人签约。别人来找你履约了,总经理这才发现,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这时候已经晚了。
在这个案例中,g先生实在算是个聪明人,尽管没有律师介入,尽管没有经过公证,g不仅要求崔副总在借据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而且要求他盖上了公司的合同专用章,这后来成了他在法庭上获胜的最有利的证据。
也有的人觉得自己挺聪明的,但还是犯了傻。
安贞法庭的赵华珍副庭长给我介绍了一个案例。
一位小伙子通过婚姻介绍所认识了一位姑娘,小伙子对姑娘挺有好感。于是一听说那姑娘家中老人病了,急等着钱住院,小伙子立刻把他这几年积攒下来的4万多块钱都拿了出来。姑娘和她的父亲千恩万谢,承诺一年之内一定还。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小伙子和姑娘的感情没有继续发展,恋爱关系中断了,可是那笔欠款只还了1万块钱左右。小伙子找到姑娘的父亲,索要欠款。可对方一时拿不出这笔钱。双方立下一个字据,上书:1997年1月,向张××借款42000元整,已偿还11300元整,尚欠30700元,原定还款计划没有实现,经重新商定,定在1999年5月1日以前还清,否则将以现住房部分抵押补偿(中国××工业总公司,已购居住权)。特此承诺。
虽然没拿到钱,可毕竟有了一个字据,小伙子放心多了。
这样的借据有问题吗?
“太有问题了!”赵庭长说。
“他就没想到,抵押也不那么简单,如果在借贷之前没有办理抵押手续,这种抵押是无效的。尤其现在自然人之间拿自己的房屋作抵押的很多。有的只买了房屋的使用权,没有合法的产权,更没有处分权,这就根本没有抵押的资格。这个案子就是这种情况。还有的房屋虽然抵押了,但执行上是不可能的,老少一家子还住在里头呢,怎么执行?国家优惠购房,有它特殊的政策,有的必须优先卖给原单位等等。但老百姓觉得反正有房子,我们拿房子说事。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你把你父母的房子押上了,其实你根本无权处分他人的财产,法院就更不可能执行。民间借贷如果要用房产作抵押,应该先到房管部门办手续。”
“你们这简直就是霸王合同!”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提供的数据显示,商品房已成为自1997年以来的投诉热点。在这一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共接到250起有关购买商品房的投诉,商品房投诉率上升了110.9%。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统计,1993年以来,上海市房地产案件收案数年递增达28.4%。市高级法院民庭所受理案件中,90%以上为房地产纠纷案件。
在房屋买卖中,合同的游戏成了买卖双方考验智力的战场。
我采访了一位到消协投诉的女士,她姓樊。樊在北京三环路附近买了一套高级外销公寓,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在楼的建设期间定期将款额划到发展商的账户上。
离规定交楼的时间已经很近了,樊女士怎么也搞不明白,一个还没有封顶的楼,怎么可能在剩余的一个月内交付给业主呢?外装修、内装修、精装修,这都需要时间啊。
她找到发展商提出,如果不能按时交房,她将拒绝支付剩余的款项。
对方毫无惧色,好啊,你如果不按时付款,就必须支付违约金,每延期一天,必须支付全部房款的万分之三的违约金。
可是你不能按时交房啊?
是你违约在先。更何况,你在合同上并没有对不按时交房提出任何异议。所以,樊小姐,我们并不会拖太长的时间,只不过是目前资金一时周转不开,再过两个月肯定能交房。樊小姐愣在那儿了。
她让我看了她的那份合同书。上面对乙方的违约责任规定得十分详细,而对甲方、也就是对发展商却没有一条违约的约束条款。
我问她:“你怎么会签这样一份合同?这明摆着是欺负人嘛。”
“我哪儿懂这个!那天他们的售楼小姐打电话给我,说是今天要签合同,让我去。到了那儿,她们递给我好几份厚厚的打印好的合同文本,告诉我说,你在这里那里签名就行了。那合同印得很漂亮很正规。我想这是外销公寓,发展商都是香港来的,绝对不会有错。所以连合同内容都没看就签了名。”樊小姐一脸的委屈。
陈建民说她的一个朋友也是在那里买的房,但朋友请她去售楼处帮助把关。看到这样的合同之后,陈建民又好气又好笑。说,你们这简直就是霸王合同!售楼小姐也笑了,您是律师,您看着哪儿不合适您提呀。随后陈律师和售楼小姐一条一条逐一增加了补充条款。陈说:“《合同法》有一条规定,如果你发现对方明显不能按时履行合同,而且对方的经济能力明显有问题,在先履行的一方可以要求另一方给予担保,或者中止履行,这叫中止履约。在这种情况下,樊小姐完全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而无需承担违约的责任。”
人们常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虽然大家都已经明白买房之前先看“五证”,但这远远不够。售楼合同中的陷阱很多,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没学会怎样看合同,为此已经有不少人付出了代价。
从今年开始,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上都采纳了建设部统一制订的商品房预售契约,这就避免了很多可能发生的问题。但法律专家说依然要警惕隐性的不平等条约。
合同的第七条规定:“除不可抗力外,甲方未能按期将房屋交付给乙方,乙方有权向甲方追索违约金”。
最近发生的大量房地产案件中都牵扯到了“不可抗力”的问题,尤其在开发商不能按时交房时,“不可抗力”是最经常被提出的借口。一些发展商还在补充契约中规定了所谓“不可抗力”的情形。比如在京的一家南方地产商在补充契约中这样规定: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其他事故,及售房方所不能控制的其他原因造成交房延期的,销售方不承担责任。那么,究竟什么是不可抗力?
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火灾、战争等。”
北京明德法律事务所张翔说:
商品房预售中的“不可抗力”应当是发展商与置业者签订商品房预售契约或者补充契约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些客观情况包括:1.人力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灾害等;2.人力不能抗拒的社会事件,如战争、社会**等;3.开发商或者销售商不能抗拒的国家行为,如国家对房屋的征用或者对房屋建筑材料的征用导致在建房屋不能如期竣工等。
而经常在合同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并不应该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1.房屋在建过程中的天气异常。如北京某开发商将“因冬季寒冷致使房屋不能如期完工”情形作为“不可抗力”,实际上,北京的冬季肯定寒冷,这是双方在签订预售契约时都能预见的情形;
2.房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改变。房屋在建过程中的设计改变是开发商完全应当预见和避免的情形(当然,如果设计改变是设计单位的过错引起的,则设计单位的行为已经构成对开发商的违约);
3.房屋在建过程中市政工程施工。许多商品房预售争议发生后,开发商往往以市政工程施工影响其房屋建设为由请求人民法院认定其为“不可抗力”,但是,市政工程施工是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的,开发商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就应当知晓和预见到这种情形,因此这是应当预见的情形,而不是不能预见的情形;
4.商品房在建过程中因承建单位的原因导致房屋不能如期交付的,这种情形是开发商完全能够预见的;
5.商品房在建过程中第三人不能及时提供有关设备的情形;
张翔说:“在合同中如果出现以上规定时,购房人应该据理力争,将这些情形从合同中去掉,使‘不可抗力’公平合理地保护双方利益。”
高档精装修的物业中,还会存在着装修的陷阱。发展商通常会用极有诱惑力的条件吸引客户。比如在合同中承诺“铺装进口高级木地板、赠送豪华厨卫设备”等等。我曾经在北京东三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某“城”中,参观他们的样板房,售楼小姐对我说:“你看这组衣柜,是从意大利进口的,市场价格3万元。”也许是我少见多怪,反正我当时没搞明白它为什么能值3万元。
据悉,高档公寓这类带室内装修销售的房屋,几乎所有客户都遇到了麻烦。位于西三环的某外销公寓一位客户曾经投诉说,其室内铺设的所谓“高级木地板”和墙地砖大部分都是用劣质产品顶替的,几乎所有装修都没达到合同中约定的标准。
如果在合同中只有“高级进口木地板”这样的字,而没有对此进行更细致的约定,上面的纠纷就一定不可避免。其实解决起来很容易,只需让开发商在补充合同中标明地板、地砖及厨房设备的品牌、规格、价位及装修质地,问题就会简单得多。
房屋销售合同中另一个最可能成为陷阱的是房屋面积和总价格的问题。通常客户都会担心房屋面积缩水,交了100平方米的房钱,住进来之后发现只有95平方米,差5平方米就可能差上好几万块钱。把拿出去的钱再拿回来不那么容易,开发商总是有很多的说词。所以当购房者在合同中看到这样的条款:“房屋交付使用时按实测面积为准,据实结算。”便觉得开发商不错,蛮讲道理的。殊不知,缩水固然不该,可若是房屋面积像面团似地长起来更是令人尴尬。
北京某发展商在几年前向建筑设计院提交了一份楼房草图,请求他们设计正式的施工图。在此同时,发展商将楼房推向市场。按照草图,每套房屋的建筑面积为188平方米。一位姓关的先生与发展商签订了购房合同,并约定一年后入住。7个月过去了,关先生喜滋滋地到现场看看已经是自己的财产。没想到,售楼处的人告诉他:“您的房子的实测面积是262平方米,您还需补交74平方米房款。”
关先生大吃一惊,这不是又买了一套房吗?
这个案例比较特殊。但在大量的房地产纠纷中,房屋面积悄悄地长大几平方米的事比缩水还要多。拿出数十万元买房本来就属不易,面积一涨,还得往外掏几万。
所以在签署房屋销售合同中,一定要就实测面积与暂测面积的误差作一个限定,这个误差通常不超过3%。在规范合同中,这种限定是写在合同里的,但是要警惕发展商在补充合同中就此钻空子。
警惕信息欺诈
那天,陈建民给我介绍了一个由她代理而败诉的合同纠纷案。这个案子令她无比气愤,以至于不得不上书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请他们认真监督关于合同欺诈的行为。
北京的一家某信息公司在国内一些最重要的报刊刊登广告,说急需锹把5万个,纸箱
2万个。后来大概有80多家偏远山区的小学校和小作坊找到了这家公司,请求帮助加工。信息公司说,不是我要货,是苏州的一家公司要这批货,我可以带你们去考察,如果你们签了合同,你必须支付我5%的中介费。如果没有签合同,我一分钱不要。于是这80多家小企业的代表就随信息公司的人到了苏州,看到那边是一个正规的公司,有执照、有办公场所,墙上还挂着和中央领导人合影的照片。人们相信了,于是就纷纷与苏州公司签订协议,转身就向信息公司支付了数万元的中介费。
人们回到北方的家乡,就等着履行合同了。可谁知合同的另一方要么就再也没有消息,要么就大大压缩需求。有的人按照对方的要求制作出样品,而这个样品却永远不合格,所以合同被解除了。
被欺骗的人们愤怒地去找苏州的公司,那边已经无影无踪。人们转而来找中介信息公司。公司说,不关我的事,是你们亲自去考察的,你如果信不过对方,你可以不跟他签约啊。这样你就可以不付给我中介费。我作为中介,只能保证你们能够签约,并不保证你们能够履约。受骗者只好把信息公司告到法院。法院说,对啊,你们的合同就是这么约定的啊。中介机构不能代替履行合同,你应该找到合同的另一方。代理律师提出,信息公司提供虚假信息。法院说,是你自己亲自去考察的啊。
案子败诉了。面对这样的恶意欺诈,法律有时候真是无能为力。我们只能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说来也巧,在我采访了陈建民的那天晚上,我偶然从一份北京的大报上,发现了这样的广告:
求购:编织袋200万条,松木箱1万只,锹把20万根,工作服5万套,铸造井盖800吨。
联系电话:„„
我立刻给他们打电话。对方说:“不是我们要货,是别的公司,我们只是中介。你如果和对方签了协议,只需给我们支付中介费。”
“那么那边是一家正式的公司吗?不会到时候又不要货了吧。”
“我带你去考察啊,你自己来决定要不要签约,如果你信不过对方,没有签约,我一分钱也不收。”
我呆住了,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台词。我记得那天陈建民告诉我,尽管法院没有判罚那家信息公司,可是工商局还是严厉处罚了他们。是他们又死灰复燃,还是又产生了新的苗子?咱老百姓不可能个个都是法律专家,不过,我采访了一圈,悟出一个道理:有交易活动的时候还是签个合同保险。中国人常说,口说无凭,有字为证;再有,你拿不准的时候,要进行大数额交易的时候,要签重要合同的时候,还是找个律师保险。虽然得花点钱,但总比让人骗了好得多。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