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4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01 00:00:00    小编:矮人爷爷带你学电

2025年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4篇)

小编:矮人爷爷带你学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篇一

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规划

二、规划背景

苏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城市,是长三角都市圈的地理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是苏锡常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为支撑苏州市经济和社会稳健发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苏州太湖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光福历史文化名镇、光福景区和西山风景区,促进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的产业培育和城乡统筹发展,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交通设施急需提升服务水平,急需与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设施一体化发展。

三、规划和参考依据

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2、《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3、《苏州市城市交通发展报告》(2008)

4、《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5~2020)

5、《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2008~2020)

7、《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2006~2020)

8、《苏州市金庭镇总体规划》

9、《苏州市快速内环放射线平面与关键节点规划》

10、《苏州市快速内环放射线重要节点规划》

11、《苏州市城市交通白皮书》

12、《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研究与规划》

四、规划内容

第一部分 道路交通发展现状分析(1)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车辆发展现状分析(2)居民出行特征分析(3)现状各交通系统分析(4)交通相关管理体制和机制现状(5)现状交通总体评价 第二部分 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1)交通发展前景分析:提出支撑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交通发展战略构思,分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交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总结国内外经验,提出对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交通发展的有益启示

(3)交通发展战略模式分析:分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模式,分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交通发展战略的可选模式

(4)战略模式的测试与选择:分析备选战略,提出推荐用地和交通发展战略

(5)城市交通战略目标与基本控制指标制定

(6)交通战略支持对策:提出支撑战略目标的用地、道路设施、客货运体系、停车、慢行交通、交通管理、交通投资等对策

第三部分 中远期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提出公路、水运、港口、客货运枢纽等规划方案,提出不同对外交通方式间的衔接方案

(2)道路系统规划:深化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道路网规划方案,提出路网布局、道路横断面、交叉口控制、步行区等规划方案

(3)道路交通设施对接规划: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道路交通设施对接规划

(4)旅游交通规划: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山风景区、光福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规划,提出支撑旅游发展目标的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方案

(5)公共交通规划:提出公交优先保障措施,研究代表年份公交车辆、线路、场站等发展规模;提出轨道交通接线规划方案

(6)静态交通规划:提出静态交通发展策略,预测停车需求,提出社会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方案

(7)慢行交通规划:研究慢行交通发展策略,提出重点区域自行车系统、步行系统规划方案

(8)交通管理规划:提出交通需求管理方案

(9)交通预测及方案评价:采用宏观和微观模型测试规划方案

第四部分 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道路交通发展目标(2)近期对外交通建设规划(3)近期道路交通建设规划(4)近期旅游交通设施建设规划(5)近期公共交通发展规划(6)近期停车设施建设规划(7)近期慢行交通建设规划(8)近期交通管理规划

五、规划期限

近期2015年,远期2020年

六、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光福镇、金庭镇。其中,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面积为24.78平方公里;光福镇面积为62.20平方公里;金庭镇面积为79.82平方公里。

七、工作深度

1、确定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红线、道路横断面和道路交叉口形式

2、全面整合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中心城区的各类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接道路红线

3、可操作性强,可指导下阶段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和相关城市规划编制

4、满足城市规划管理要求

八、规划成果

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和相关图件、附件。其中最后成果20套,另附:dwg电子文件2份(含电子文件说明书)。

九、规划编制进度安排 1、2009年12月底,落实编制单位; 2、2010年3月底,完成现状调查及资料收集与分析; 3、2010年9月底,提交规划初稿,组织汇报、论证; 4、2010年12月底,完成规划评审成果,组织专家评审。

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篇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旅游度假区的给排水规划设计

作者:李芝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结合某旅游度假区的给排水设计,介绍了污水再生利用、景观水循环处理和雨水利用等技术在新建旅游度假区和小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给排水中水回用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25-011 引言

度假区位于湖南省长沙某乡镇,距镇区约2km,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现状有一小型给水厂供乡镇居民用水,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总体规划用地面积7km2,规划人常驻人口约2万人,高峰日旅游人口约4万人。由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大型综合游乐场、优质果木花卉基地、群众体育休闲健身中心、酒店式温泉洋房五个主要项目组成。度假区给排水规划设计

2.1 用水量预测

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规划人口及其用水量指标进行用水量预测,其中用水量标准取值城镇居民用水350l/(人·d)、宾馆(五星)700l/(床位·d)、餐饮服务20l/人、餐、洗车50l/辆、园林绿化2.0 l/(m2·d),经过计算得出生活用水量8200m3/d、冲厕用水400m3/d、洗车用水200m3/d、绿化用水为4000m3/d,道路洒水为800m3/d,景观水补水量2000m3/d,共计为15600m3/d。

2.2 给排水规划

从用水量预测结果可知,度假区的用水总量相比一般的居住小区大,绿化、道路用水量和景观补充水的比例占45%。为了减少从度假区外部取水量,给排水规划生活用水由附近乡镇给水厂供给,非生活用水尽可能充分利用中水和雨水。在旅游度假区设置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深度处理后全部回用,既可以减少污水排放污染周边水体,又可以满足大量的绿化、道路和景观等用水需要。在充分利用中水的同时,将雨水收集处理后作为景观的补充用水[2-3]。

2.3 中水处理

为了满足环境保护和中水回用的需要,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10000m3/d,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对污水进行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1。由于污水处理后用于冲厕、洗车、绿

化、道路浇洒和观赏性景观用水[4],根据这一特点,出水需要同时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50336-2002)中城镇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控制标准,主要水质限值为:浊度5ntu、bod510mg/l、氨氮5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mg/l、总磷0.5mg/l。

2.4 景观水循环处理

为了保证度假区内水体景观效果,设置景观水循环处理系统和生态自净系统[4]。景观水体需水量共计139564m3,按照一周循环处理一次计算,景观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为20000m3/d。循环水处理系统采用除藻和高效过滤工艺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2。景观水体水质控制在《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5],主要水质限值为:溶解氧2.0mg/l、bod510mg/l、氨氮2mg/l、总磷0.4mg/l、粪大肠菌群40000个/l。

2.5 雨水利用

雨水由于其水质相对较好,处理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利用前景。屋面雨水就近汇入建筑附近的低势绿地,低势绿地按低于路面5~10cm控制,达到明显消减雨水径流量、去除初期雨水污染物和节约绿化用水的目的[5]。低势绿地设有溢流口与排放雨水的浅沟连通,或通过自然坡面排向排水沟,避免局部过量积水。

2.6 管网设计

度假区的生活用水全部从市政供水管网引入,采用统一给水系统,呈环状布置,按照规划道路网进行配水管网布局,在市政主干道和次干道的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留出给水干管位置,并尽量避开污水干管;配水管网敷设到整个供水区域,同时配水管网的敷设应结合道路建设进度进行修建。排水管道原则上沿规划道路网布置。污水管道沿靠近建筑、污水排放量大的一侧敷设,覆土深度控制在3.5m左右。各地块污水收集后由污水干管送至中水站进行处理。雨水管道敷设在道路的车行道下或沿腹地布置,覆土深度控制在2.5m左右。各地块雨水收集后流入雨水净化区,净化处理后进入保留水体蓄积起来以便回用。中水管道沿道路网布置,就近接至各中水用户,中水管道应有明显的标识。效益分析

以生活用水量8200m3/d,中水处理量6970m3/d,自来水水费按2元/吨计算。如果规划区用水全部由自来水供应,每年水费为15600m3/d×365d/年×2元/m3=1138.0万元/年。如果绿化、景观等非生活用水改由中水站提供,中水站的建设成本为6970m3×2000元/m3=1394.0万元,运行成本为6970m3/d×365d/年×1元/m3=254.4万元/年。旅游度假区实现污水零排放后可享受优惠政策,减免0.8元/m3的污水处理费用,每年水费为6970m3/d×365d/年×(2-0.8)元/m3=305.3万元/年。投资回收期为1394.0/[1138.0-(254.4+305.3)]=2.4年,以后每年节约成本1138.0-(254.4+305.3)=578.3万元。另外采用中水后,减少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采用中水和景观水处理措施后,可以收到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语

景观水、中水回用与雨水利用相结合,有效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及景观水体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不仅极大缓解了度假区用水与乡镇居民生活用水和下游农田用水的供水矛盾,也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减少了市政雨水管网的建设成本,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大型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居住小区等地方推广和应用雨水和中水系统具有积极作用。参考文献

[1] 韩法昌,李杉,等.许昌市中水回用及效益探析[j].许昌师专学报,2002,21(2),89~93.[2] 霍建.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现状分析及远景预测[j].市政技术,2002,2,30~33.

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篇三

生态养生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山合水易“山东庆云国际道文化养生度假

区总体规划”

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原生态、养生度假,这是人们现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一个标准和要求。因此,投资商在进行项目规划时,也希望将生态养生的元素注入到旅游项目开发中。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山东庆云国际道文化养生度假区总体规划,就成功将生态养生元素注入项目规划中。

项目地位于山东省庆云县东南部,马颊河与德惠新河两河之间,水资源充足;紧邻205国道,交通较为便捷;地处环渤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之内,市场前景良好;有特色民俗资源,但未得到有效开发。项目地占地面积900亩,地处平原,有温泉资源,内部以尚处建设中的庆云宫为核心开展建设。项目通过策划、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完成,未来该区域将建成以庆云宫道文化为核心,以田园风光和水景观为依托,结合温泉、民俗等资源为一体的养生休闲度假胜地。

结合本项目的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温泉资源以及外围的古河水域景观,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多次实地考察之后对项目地功能布局、游线设计、景观及建筑设计的打造上都着重文化色彩与景观特色,同时也创意了很多思路和方案。

空间布局:

一心:庆云宫道文化核心; 两带:湿地景观带、田园风光带。

四区:民俗风情区、温泉体验区、清修疗养区、田园养心区。

(一)一心:庆云宫道文化核心

主要是在庆云宫主体建筑及其周边地区,主要作为道文化的展示区域,集观光、体验和中医养生为一体。这部分区域主要是对于外开放的,可接待来此观光、求福的游客。

这一区域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主要设计的产品既有传统道观所具有的宫殿和景观,同时还增加了一些供祈福的游客短期居住的客栈、禅修中心、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及中医养生的地方。此外,每年这里还会举办一些道教祈福节,以聚集人气。

(二)两带:湿地景观带、田园风光带

主要是依托马颊河和德惠新河这两条河现有的十里长堤,打造湿地、花草、树林、田园于一体的景观带,为度假区提供养生环境配套。同时还在沿河区域增加一些垂钓点、凉亭,可供游客在此野餐、垂钓。河中根据季节种植一些荷花、莲花,游客可泛舟之上,在莲蓬成熟的季节可来次采莲。

(三)四区

四个区分别为民俗风情区、温泉欢乐区、清修疗养区、田园养心区。兼具入口综合服务功能,同时以恢复渐行渐远的民俗文化为契机,打造特色民俗商业街区,集中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1、民俗风情区位于入口处,也是对游客开发的一个区域,主要是兼顾入口综合服务功能和民俗展示功能。其中民俗展示功能主要是再现庆云民间工艺,主要是通过实景再现的手法来打造,让游客仿佛置身庆云老街,随处可以看到、买到、吃到、参与到民俗中。民俗风情区包括民俗工坊、庙会风情街、花鸟鱼市、福禄寿喜四园。

2、温泉体验区打造温泉为卖点,集疗养、美容、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温泉的功能最大化。核心产品温泉水游乐、温泉水疗、温泉spa、温泉餐厅和温泉酒店,让它成为成园区引爆市场的亮点。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温泉餐厅的“吃”温泉,让温泉不再仅仅局限于“泡”。

3、清修疗养区是一处集企业会所、酒庄及高端户外运动为一体的疗养谷。其中特色的就是枣酒庄的设计,既可充分利用当地大片枣种植的资源,继而在庆云扩大私家酒堡的概念,为高端客源提供服务。迷你高尔夫也将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另外还在此开设自驾车营地。

4、田园养心区利用改区域内的广阔的良好生态环境,打造以养生、养老、生态种植、养殖为主题的生态宜居体验区,形成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养生类产品。其最大特色就是引泉入户,同时配有温泉泡浴的各项设备。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山东庆云国际道文化养生度假区的总体规划,成功将生态养生元素注入乡村旅游规划之中,为乡村旅游规划开拓了思路,也为山东庆云的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

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篇四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度假可以说既是一种旅游活动,同时又是一种休闲方式和生活经历。区别于其他相近行为,度假需要度假者具有自由的休闲支配时间;度假者利用闲暇时间、离开常驻地,有计划地以休闲方式参与进行的观光游览特征不明显的游憩、旅游等活动的行为或经历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并具有丰富休闲度假内容的,环境良好的旅游地。

1、总体布局原则 1.1 突出主题,强化特色

以旅游资源为主体,明确旅游区,找准并积极强化各旅游区的主题,创造鲜明的特色,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1.2 资源基础,市场导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开发规划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位、资源和市场准确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明确旅游市场、产品、形象和价格定位,合理配置资源,深刻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确保旅游业的良性发展。1.3 以人为本

从人的旅游度假行为和需求出发,注重人的活动与感受,在规划布局、规划标准等方面体现人性的思想。根据游客和度假者对环境和功能的不同需求特点,合理分区布局,游览区主要选择景观优美,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带。1.4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景区的开发规划要与资源条件、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景区的性质、区位、市场及环境条件相结合,既要突出主题和特色,又要适当筹划和建设一些新景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已有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与当地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与当地的“大旅游”战略相配套。1.5 注重效益,永续发展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开发效益,尤其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要将旅游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与环境美化、景观保护结合起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以旅游区的环境容量为定量指标和依据,建立生态、旅游、生活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2、功能及景观空间分析 2.1功能及性质

具体分析区位条件、自身及周边地区资源特征、客源市场等因素,景点建设、项目规划、环境改造等措施,建设旅游、观光、休闲、疗养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同时对城市的生态及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保护作用。2.2 景观功能分区及景观空间分析

不同区段的功能及景观特征分析,设计将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

入口景观区:入口区景观主要体现度假山庄的休闲特色,以丰富的植物景观营造浓厚的生态休闲氛围。在入口道路两侧种植高大的杜英,中间绿化带种植树形潇洒的蒲葵,形成清新、郁郁葱葱的入口景观生态廊道;“彩舞迎宾”植物景观,主要以流畅飘跃的、植物模纹丰富的园林植物形成四季各异的植物景点。如合欢、枫香、毛竹等。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综合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分为广场景观区和庭院景观区,广场景观区主要由流水广场、跃水迎宾、葵风小径等景点组成,形成了开敞、轻松、丰富、休闲的广场景观。由综合服务楼围合成丰富的庭院空间,设计以中国古典园林植物为主题,形成特色鲜明的庭院景观,如石榴园、松庭、竹园等,在庭园中配以简易的小品及休闲设施,形成意境与休闲功能兼有的组合空间。

花园别墅景观区:花园别墅景观区主要地形特征是背山面水,能创造一种良好轻松的人文居住条件,符合游客的度假心理,适合建立别墅区。为提高游人的生活质量,设计时在此区加入了服务性设施。另从人的亲水性考虑,增设了一处大型露天公共性平台,供游人休闲娱乐。

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道路联系着度假山庄的不同功能区,景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等,它在旅游景区内起着组织交通、便于识别方向、引导游览的作用,是旅游景区内的景观纽带,同时自身也是景观构成因素。道路系统规划原则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3.1 衔接自然,就地造路

考虑外部交通与景区内部交通衔接自然、完整,景区内部交通主干道、次干道、游道等级分明,能满足各自功能需求同时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可采用多种形式组成环状、网装结构,并与城市干道合理衔接,沟通内外联系。主干道平面布置、坡度、转弯半径、材料取用等都因地制宜,切实可行。道路线形应顺其自然,一般不进行大量的填挖,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3.2 保障安全,引导浏览

道路的设计必须满足保障游客安全的需要,要求道路不能太崎岖、太窄,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特殊地段必须设置防护设施。道路走向位置不得穿过有坡度、塌方、泥石流等危险的地质不良地段。道路系统在满足了必要的功能时,因考虑到其在整个景区中景观质量的互补性。如通过种植行道树,或利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改变游道的形式,提高游道自身的景观质量。3.3 主要道路应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

根据游客的游玩规律,组织游览程序,形成起、承、转、和的序列布局。游人大量集中地区的园路要畅通,便于集散。通向建筑集中地区的园路有环行路和回车场地。通行养护管理机械的园路宽度与机具,车辆相适应。生产管理专用道路不宜与主要游览道路交叉重合。

4、结束语

旅游度假区通过改造环境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和合理应用,为建设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提供了理论依据。远景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专家谈到:在对度假区环境进行景观设计时,应以环境生态保护性为原则,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融合地方人文特色,突出度假区的功能性,综合考虑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结合,力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空间。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2025年浅谈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研究(4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