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解释(4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01 00:00:00    小编:你好打工人采访

2025年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解释(4篇)

小编:你好打工人采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解释篇一

2、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体制呈现的特点:

福利资源稀缺化;福利资源的单位占有;福利资源的行政性配置

3、财务行政的特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类型复杂

4、社会工作行政控制类型:过程控制、冲突控制

5、行政控制的过程:确定标准、评估成效、纠正偏差

6、行政协调的具体操作形式:会议协调、信息协调、谈话协调、网络协调

7、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组织协调、公共关系协调

8、绩效评估的主要类别努力评估、成果评估、效率评估、影响评估

9、冲突控制的方法:加强沟通参与;激励意愿潜能;善用管理策略;科学设计社会工作机构的设置体系;回避;妥协;合作;强制解决10、11、12、13、14、15、16、17、18、19、20、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选举制、任命制、考任制、聘任制 选拔任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平等、公开、择优录用、因事择人 选拔任用的方式: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 面谈目的:获取资料、提供资讯、充分沟通,彼此影响、资料处理 面谈注意事项:避免谈话内容不集中,避免主持面谈者自己滔滔不绝,避免会谈气氛的不和谐 测验类型:智能测验、性格测验、才能或成就测验、性向测试、兴趣测试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艺术的特点:灵活性、经验性、科学性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艺术的类型: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选材用人的艺术、授权的艺术 马克思.韦伯的权威类型:传统权威、感召权威、法理权威 绩效评估的标准:质量标准、数量指标、时效标准、费用指标 社会工作行政绩效测定的方法:

①根据投入与产出的有形无形分:

直接测定:预期效率比较法、行政费用测定法、时效测定法

间接测定:行政功能测定法、行政要素评分法、标准比较法

②根据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分:投入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效率评估

21、社会工作行政的组织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科层组织、人际关系、组织协作、系统理论与权变、制度学派理论

22、双因素激励理论:

揭示了激励方式大体分为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外在激励方式是对符合某种期望行为或工作表现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奖励,增加薪水,提高福利待遇。内在激励方式包括提供组织成员参与机构决策,提高他们工作自由度和职责增加挑战性工作,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等。

23、正式沟通:

其优点在于沟通效果比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缺点在于沟通速度较慢,且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24、非正式沟通:

优点在于沟通速度快,有些信息是在正式场合无法得到的,缺点在于容易使信息被严重扭曲,造成失真现象。

25、我国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政府机构不断膨胀,人员逐渐增多,管理效率低下;

集权化的社会工作管理模式极易造成腐败,从而形成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无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传统的社会工作管理模式政社不分;传统的社会工作管理模式也使社会自治与自制能力受到剥削和抑制;传统的社会工作管理方法和手段亟待更新

26、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异同:1职位分类是以事作为分类评估的基本标准,以事设职,因事择

人,视事给酬。品位分类则以员工个人的资格条件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以品位的高低来定待遇。2职位分类制中,员工的等级是随职位而定,职位变动,等级也变动。品位分类制中,官与职分开,既可以有官无职,有职无官,更可以官大职小,职小官大。3职位分类制中,工资待遇与工作的难度、责任大小和资格深浅成正比,同工同酬。品位分类制中则以品位等级定工资,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4职位分类制重视专家作用,实行专才专用,考核晋升原则。品位分类制则按员工的资历来晋升,而且晋升的幅度较大。5职位分类制中,任何职位都经调查、评价和划分等级,对每一职业都有规范性的职位要求,员工的流动和调换职位的限制条件较严格,因而流动范围较小。品位分类制下,人事管理机构拥有灵活而富有弹性的管理权限,但人事主管对员工管理常常有主观偏见。6职位分类制中,员工分类较复杂,办理职位分类的程序较复杂,技术性要求较高。品位分类制中,员工分类较简单,不需很高的技术性

27、选拔任用的程序:

1制订机构现在和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2工作分析3招募通知4收集申请者资料5初步评估选择6最后录用7安排职位

28、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应用:

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总是是尽最大努力满足社会有需求的人士的各方面的需求。但社会工作机构并不是一个资源充裕的组织,他所提供的服务大多是非营利性性质的。因此,在社会工作服务的这类机构,应更多采用内在激励方式。

29、如何创造理想的“工作生活质量”:

1将工作范围扩大2增加工作的深度(1在机构里实施职位轮调2实行工作扩大化3实施工作丰富论4提供员工参与机构决策的机会5建立完善的考绩制度和良好的奖励、晋升制度6帮助员工挖掘其工作潜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30、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社会会工作服务机构,其服务对象是人。服务从业人员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特性及需要,灵活的运用它们的工作技巧去提供服务,并无一个固定的方式。机构的服务效能,往往取决于员工的表现,需要一种机制去确保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能达到一定的质量,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应是一种有效的机制。

31、员工考核的方法:

1比较方法:排列法和强迫性分配法2绝对方法:短报告,检查例表,比重检查列表,特殊事件发,图表尺度法,行为排列登记方法。3成效量度:目标管理法,结果管理法

32、社会工作机构资金管理的作用:

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资金募集和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效率的提高;促进社会工作机构员工遵守财经纪律,廉洁奉公

33、社会福利经费的主要来源:

政府承担的部分、保险费、受益者负担的部分以及社会民间的慈善捐款。分类:经常收入与临时收入,直接收入与派生收入,强制收入与非强制收入

34、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制约因素:

①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制约;改革配套程度的制约。

②内部组织管理体制的制约:一是来自已有制度的方面的阻力;二是来自政府既得利益集团及其成员的阻力;三是来自行政技术能力的制约。

35、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动力因素:

①外部动力:社会工作行政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②内在动力:一是政府社会工作行政主管部门改革人士的推动;二是社会工作机构雇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三是新的技术方法的推动。

36、西方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构成方式及特点: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专业化;社会工作行政人员的职业化(行政人员、业务人员、事务人员、研究人员);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机构的多元化;政府对社会福利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

37、社会福利经费的财政支出:

①含义:就是指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收入有计划的进行分配和使用,转化为政府实现其社会福利政策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或其他支出的过程,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②分类:支出项目:经济保障、健康保障、精神保障。是否直接补偿: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支出的目的:治疗性支出与预防性支出。③原则: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调整原则。

38、组织变革应能实现的目标:

①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②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促进组织及其人员知识技能的更新③使组织承担更多的责任或更好的完成行政事务④不断完善组织服务体系,建立一个政府企业与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共同互动的良好组织架构

39、国家社会福利资金的财政预算:

①含义:政府为实现职能,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筹集和利用资金的计划。

②内容:预算收支的种类、数量及收支的性质与作用;各级政府处理财政收支问题时的关系;执行和实现收支计划的法定程序、具体措施和规章制度。

③原则:发展性,公开性,可靠性,统一性,综合平衡性。④程序: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

⑤方法:绩效预算、计划规划预算、零基预算、单一预算

40、领导涵义的代表性观点

①领导中心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量,依靠权力或人格去指导下属实现组织目标

②互动说:领导是影响他人使其合作无间公共趣向于他们所期望的目标和活动的力量

③结构说:领导是一定组织结构中或人际关系结构中展开的一种特殊互动,这一结构要么是权力、规章所构成的正式结构,要么是由人际关系,感情纽带所构成的非正式结构

④目标说:领导活动的焦点在于实现一个符合群体需要的公共目标

综上,领导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中,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影响下属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行为过程

41、更多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解释篇二

1、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4点:1-4。p65-671、政府统揽而缺乏团体中介

2、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但专业水平较低

3、福利资源短缺

4、行政作用突出而法制配套不完善

2、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4点:1-4。p68-691、形成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

2、转变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观念

3、调整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职能与范围

4、规范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为

3、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的一般意义:1从宏观的角度看3点:p186、188;

1、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有助于社会福利管理体制的转变

2、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绩效的提高

3、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能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赢得民众对社会的信任与支持

2从微观的角度看4点:p188-189。

1、有助于社会工作机构做出正确的行政决策

2、有助于机构改善服务的品质

3、有助于机构获得政府及资助团体的进一步的财政支持

4、有助于机构员工个人绩效的提高

4、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3点:p237第二段-239.1、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

2、内在运行机制的完善

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5、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6点:p240-2411、人事职位体系由大一统型转变为分类型

2、人事管理模式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

3、人事权力形态由集中型转变为分散型

4、人事管理行为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5、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型转变为市场型

6、人事管理机构的管理行为由微观型转变为宏观型

6、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意义2点:p3312点)

1、社会工作行政监督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2、社会工作行政监督是查处社会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法犯法,违反乱纪,失职渎职,依法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工作机构的合法权威,保证社会工作行政人员行使合法权力的重要手段。

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深远意义(3点)。

1、社会工作行政监督可以促使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2、社会工作行政监督可以提高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法律规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社会工作行政监督可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行政发展所必需的民主和法制社会环境的形成。

7、社会工作行政监督制度:p333-3371、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体系

⑴社会工作机构内部的专门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

⑵社会工作行政机构内部的专门监督

⑶社会工作行政机构外部权力监督:政党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司法监督

⑷社会工作机构外部非权力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审计通报制度、社会公众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

2、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原则合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公正原则、时效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竞争的原则

8、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核心内容与措施3点:p362倒数第二句、3641、社会工作行政系统的功能更新⑴科学的界定政府职能

⑵将市场机制逐渐引入政府社会工作管理部门

⑶增加公众对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参与

2、社会工作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改革⑴组织重构

⑵自上而下的分权、合理调整权力结构

⑶发展民间非政府组织

3、社会工作行政制度的创新

⑴政府社会工作决策体制的创新⑵完善政府的公务员制度,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专业水平

⑶加强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监督体制建设

9、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制约与推动

因素2点:p366、3681、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制约因素

2、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动力因素⑴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外部动力⑵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内在动力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解释篇三

五位一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天津“一基地三区”

按照国家部署,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是“一基地三区”,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档案的“三个体系”

一是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二是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三是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

档案的“三大战略”

一是“以人为本”战略,即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来谋划档案工作,在资源建设方面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收集与保管,在档案利用方面重视所有人特别是普通群众的利用需求,在队伍建设方面重视人的价值和发展潜能;

二是“服务先行”战略,即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档案工作,自觉为各级领导服务、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以服务带动工作发展;

三是“安全第一”战略,即始终抓住档案的安全保密不放松,把安全保密作为第一责任和基本职责,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安全保密万无一失。档案馆五位一体

档案馆五位一体是指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的功能定位。即国家档案馆的功能: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档案安全保管基地,3、档案利用服务中心,4、政府信息公开中心,5、电子文件管理中心。这就是所称的档案馆的“五位一体”。

五大发展理念

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解释篇四

社会工作行政

一、单选

1.广义的社会工作行政是指社会工作行政主管机关及其行政机关。

2.狭义的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结构及社会团体对其辖区内的人民和社会事务进行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方面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3.社会工作行政的根本任务在于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行动。4.1993年,以艾顿·梅奥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文为标志。5.1938年,切斯特·巴纳得出版《经理的职能》一书。6.制度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斯尼克。

7.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的名义、实际归宿及其运用。8.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权力是组织实施管理的基础。

9.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从属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因此在对社会工作行政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行政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10.履行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职责,是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涵义的实质和核心。

11.决策这个概念首先由决策理论研究的经典作家h.a.西蒙用于分析企业管理,然后用于研究行政管理。

12.国家行政决策理论众多,较大影响的有:西蒙的决策程序论;c.e.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y.德罗尔的综合决策理论。

13.a.埃兹奥尼提出了综视决策模式。

14.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工作行政决策在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15.社会工作行政决策体制是指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16.智囊系统是社会工作行政决策软技术的组织保证。17.决策系统是社会工作行政决策的核心主体。

18.决策条件和结果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19.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前提是人们对社会问题及其社会需求的各种信息加以分析、处理、提出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20.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基础是决策。

21.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制定的程序先后来分类: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可分为策略性计划和管理性计划。22.社会工作行政指挥领导者为完成任务,指导、协调下属实施活动的过程,其宗旨是落实决策规定。23.正式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24.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的类型: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

25.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行政效率。

26.萨奇曼将它分为四种类型:努力评估,成果评估,效率评估,影响评估。27.预算管理是全部财务行政的中心环节。

28.内在运行机制的完善:竞争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

29.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公平性,公开性,客观性,具体性,适应性,专业性。30.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

31.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人事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人事行政的总体水平不高,人事行政的几个主要制度如任用、考核、职位分类、工资、培训、退休等还须不断健全;我国社会福利资源有限,社会工作事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较差。

32.要能更好地了解职位分类的内容,必须弄清几个相关概念:职系;职组;职类;职级;职等。

33.最后录用是指经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计划的制定,工作岗位分析,申请人资料汇集,评估选择,最后选定最适合的人员以填补岗位的空缺。

34.西方国家的人事管理已发展出一种技术“情境的测试”即通过申请者展示有关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工作情况;模拟实际工作情境。

35.培训的步骤:评估员工的学习需要;决定培训的优先顺序;制订培训方案目标;拟定培训方案;设计和实施培训计划;预算培训方案成本;评估培训方案。

3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揭示了激励的方式大体可认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37.在传统的“强国家——若社会”的模式下,从政府行政机构中分离、成长起来的一些社会福利民间服务组织和机构,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与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合法性地位的确定。

38.行政评价是指对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39.行政监察,主要是指政府专设的监督机关实施的监督以及各类专业性监督。

二、多选

1.(单/多)静态的组织结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泰勒、古立克、威罗比、韦伯、法约尔、厄威克等。2.(单/多)在行政沟通中,大致有三种关系模式,他们是聚联式,单联式、互联式。3.社会工作行政按其运作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4.动态的组织行为过程。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梅奥、罗特利兹伯格、赫茨伯格、麦格雷戈、巴纳德、西蒙等。5.系统的组织过程。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桑斯、伍德沃德、劳伦斯、菲德勒、豪斯等。

6.行政组织是静态结构与动态过程的统一体,它通常由四大要素组成:物质要素;精神要素;环境要素;目的要素。

7.科学管理理论。1887年,以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为标志;1911年,以泰罗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为标志。

8.马克思·韦伯,它把权威分为三种:传统权威、感召权威和法理的权威。9.科层制也有其非人格性、非合理性、非道德性的缺陷。

10.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动态设计原则:职能与知识的结合;集权与分权的权衡;组织与地位的弹性。11.社会工作行政组织设计的权变原则:工作任务;环境与组织结构。

12.第三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政府职能的转变;体制因素;经济主体的需要;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13.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构的改革;政府行政权力的调整;人事制度的改革;行政行为的规范。

14.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行为的内容;客观环境。15.行政领导的产生方式有:选举制;任命制;考任制;聘任制。

16.按领导贯彻意图的不同方式分类:强制性方式;说明方式;激励方式;示范方式。

17.按领导工作目标的不同侧重点分类: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18.根据社会工作行政领导对下属管理的宽严程度分类:独断型的领导行为模式;放任型的行为模式;民主型的领导行为模式。

19.社会工作行政决策区别于其他决策的特征:权威性;广泛性;政治性。

20.社会行政决策的组织体系包括着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的密切配合和合作。21.社会工作行政决策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分为组织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22.从纯粹的指挥形式来看,指挥的方式可分为:口头指挥;书面指挥;会议指挥。23.沟通的过程涉及的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信息、沟通途径及反馈。

24.沟通的途径有书面的文件资料、报告、口头的交谈、手势语言,甚至一些行为,反馈的方式也同样是多种多样。

25.导致沟通障碍的原因:语言符号方面的障碍;认识和理解上的障碍;组织和地位上的障碍;空间距离的障碍;信息量负荷过重的障碍。

26.社会工作行政协调的具体操作形式:会议协调;信息协调;谈话协调;网络协调。

27.英国政府运用绩效概念去评估政府行政活动的效果,它包括经济、效率、效益三个主要内涵。28.财务行政的一般特点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类型复杂。

29.社会福利资金管理的一般职能:宏观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了国家社会福利财务行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微观职能,开拓资金来源渠道的职能,制定机构财政预算的职能,加强对财务行政的审计。30.社会福利财政支出的原则: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调整原则。

31.国家社会福利财政预算的原则:发展性;公开性;可靠性;统一性;综合平衡性。32.政府审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审计分析、审计检查、审计调整和审计报告四种方式。

33.人事行政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力求“人与事”的最优结合;量才录用,任人唯贤,实行公开竞争,保证机会均等;考、训、用三结合,即举即用,边训边用,定期考核;有奖有惩,赏罚分明。34.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具体体现在:功绩精神;法治精神;人才精神;市场精神;分权精神。

35.一般说职位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职位是公共部门和社会团体执行公务、推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位;职位是以事为中心而设立的恶,不因人而转移;职位的数量是有限的;职位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是临时的。36.评估培训方案通常有4个测量指标:反映测量;学习测量;行为测量;结果测量。

37.退休金的种类:

1、普通退休金;

2、退休津贴;

3、一次性退休金;

4、残疾退休金;

5、遗属退休金。

38.社会工作机构外部非权力监督包括(社会监督):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舆论监督、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监督、人民群众监督。

39.社会工作机构监督的功能:

1、行政的功能;

2、教育的功能;

3、支持的功能。

40.员工问题的处理原则:

1、搜集足够的资料和证据;

2、针对员工对工作的影响;

3、处分问题员工时应一视同仁,贯彻始终;

4、处罚员工应有预先警告;

5、不公开指责下属;

6、态度要平和;

7、要留存记录。

41.社会工作行政法制化的基本原则:

1、社会工作行政的法治原则;

2、社会工作行政的合法原则;

3、社会工作行政的适当原则;

4、社会工作行政公开原则。

42.“官本位”、“政府中心论”的思想对行政立法的影响:

1、对行政立法的忽视;

2、社会工作行政立法权限不清;

3、社会工作行政立法质量不高;

4、社会工作行政立法程序不严格。

43.社会工作行政立法的法律法规体系的确实主要包括:

1、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方面的法律规定;

2、社会工作机构内人事方面的法律规定;

3、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

4、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监督与救济方面的法律规定。

44.员工考核的原则:

1、坦诚原则;

2、积极原则;

3、客观原则;

4、持续原则;

5、公平原则(考核制度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

6、严守秘密原则。

三、名解 1.(名/单)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机构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社会进步所要采取的基本原则或方针。2.(名/单)领导中心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量,即领导者依靠权力或人格指导下属实现组织目标。

3.(名/判改)时效包括时机和后效,决策不仅要正确,还有一个时机的问题,决策要不失时机、果断决定,才能使决策所产生的功能、效用充分得到发挥。

4.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

5.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泛指一切社会工作服务的组织,其中包括政府工作服务组织、社会的工作服务组织。6.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权力是指特定情境的相互作用的体系中,作用者按照自己的意图成功地影响作用对象的能力。

7.第三部门也可称为社会中介组织,它是一个在特定政府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功能性概念。它是指能够在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沟通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协调各方行为的中介作用的组织。它能够很好适应利益多元化为前提的市场经济体制。

8.行政体制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制度架构模式,包括行政组织的设置、目标的选择、职权的划分、行为运作的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的设计等。

9.社会工作行政领导是指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中的领导,是社会工作机构中主管社会福利服务职能的承担者,他 们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社会工作行政事务。

10.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是社会工作机构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是对组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负责者,是实现组织领导活动的关键。

11.强制性方式:即通过发布有权威性、非执行不可的命令和批示来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的计划和目标,这种领导方式,就是强制方式。

12.激励方式:即通过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和需要,使其发挥内在潜能,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13.社会工作行政决策是指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制定社会政策及其执行方案时,为了达到预定的服务目标,根据一定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控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

14.传统决策追求最优目标,然而决策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及其智能难以做出万无一失、面面俱到的决策。15.社会工作行政计划就是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达到行政决策目标而进行的筹划活动及所制定的实施步骤及方法。

16.策略性计划是机构决定组织目标,决定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决定政策以能支配、获得、运用和控制这些资源的过程。

17.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是指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为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所进行的全部行政活动及整个过程。

18.社会工作行政沟通就是指在社会工作行政体系中,社会工作机构内的成员之间、社会工作机构间或社会工作机构与各有关方面之间所作的信息上的传递交流与联系。

19.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大多以行政人员的交往关系为基础,具有自愿性质,其效力有时甚至超过正式沟通。

20.社会工作行政控制是指社会工作机构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21.社会工作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的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22.努力评估是为实现服务方案目标所作的服务活动及其质量。

23.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各级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24.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的财政预决算活动和会计资料进行的审计。

25.所谓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26.退休制度:是对因年老丧失工作能力的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实行的退出现职的制度,是保证社会工作机构的员工新老交替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27.社会工作机构的人事惩戒制:对机构员工违法违纪行为,工作绩效不良行为进行处理的制度。

28.社会工作行政立法:是特定的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针对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制定并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四、判断改错

1、社会工作行政的合法原则和合理原则不可兼得。错:社会工作行政既要坚持合法原则,又要坚持适当(合理)原则。

2、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一元性。错: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和人民群众等。

3、社会工作行政立法的机关不仅包括特定的行政机关,还包括各级人大及常委会。错:享有社会工作行政立法权的机关是特定的行政机关。

4、社会工作行政成本问题是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错:社会工作行政效率问题是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

5、全部财务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审核。错:全部财务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是预算管理

6、影响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环境。错:影响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环境、组织、人员、科学技术

7、财政审计通常以审计局为主体。错:财政审计通常以国家为主体

8、指挥者应具备的根本条件是足够权力。错:指挥者应具备的根本条件是足够权威基础。

9、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管理也适用于人事行政。正确。

10、职位分类是社会机构工作中人事管理的基础。错:人事分类是人事管理的基础。

11、社会工作机构人事制度中选拔任用就招聘录用新工作人员。错:选拔任用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招聘或录用;二是提拔、晋升和任用。

12、社会工作机构中员工考核的重点是考勤。错:员工考核的内容在各种性质的组织也有所不同,一般都有考核和考绩两个方面,其中以考绩为重点。

13、社会工作机构中督导者的影响力来自于其所任职位而具备的权利。错:督导者对受导者的影响取决于督导者在机构中所能拥有的权利多少而定。一方面来自其在机构所任的职位而具备的权力,另一方面,则来自督导者个人的能力及其人格魅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五、解答

1.(多/解)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职责的具体内容: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社会福利政策;主持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负责制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决策,决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建设。

2.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3.社会工作的专门化和职业化由以下4个方面的因素构成: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团体及下属从事各类福利服务的机构;有公认的职业守则和保证守则被执行的审核和证照制度;有专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和实用的系列训练教程;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工作程序和必要的职业权利保障。

4.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如下原则:社会工作价值原则、整体性原则、专业责任的原则、法制原则、协调原则、行政管理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5.第三部门中的公益性组织一般具有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社会沟通功能;监督管理功能;市场调节功能。6.第三部门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总体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对公益性机构缺乏法律的规范;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职责雷同或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欠佳。

7.所有组织变革都应能实现以下目标:提高社会工作行政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的工作绩效,促进其提高工作绩效;使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承担更多的社会工作行政责任;不断完善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服务体系。

8.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构成方式及特点:社会工作行政体制专业化;社会工作行政人员职业化;社会工作行政组织机构多元化;政府对社会福利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

9.我国社会福利经费主要来源: 是国家财政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它是我国社会福利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地方各部门自筹的预算外经费;是社会志愿捐赠;是社会福利机构通过生产经营所获取的收入;是社会统筹保险收入。

10.简述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的职责和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权力机关;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要有一定的职权;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要有一定的职责。

11.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地位与作用: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消除不确定性及变化;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集中人们对目标的思考;社会工作行政计划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为人们提供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

12.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是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是决 策目标的实践检验过程;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政策是评估、判断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

13.社会工作行政沟通的作用: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目标的确定;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管理;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效果评估。

14.社会工作行政沟通的改善:创造适宜的沟通气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控制信息的流量;组织架构的设置应有利于沟通的需要;沟通技术的现代化。

15.社会工作行政协调的原则:坚持社会福利制度的根本目的;尽量将社会工作行政实施计划考虑周全,用整体发展的眼光对各项社会工作行政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到有所预见;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追求组织内外关系的动态平衡。

16.研究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的意义:社会工作行政效率化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社会工作行政效率问题是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提高社会工作行政效率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提高社会工作行政效率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17.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有助于社会工作机构做出正确的行政决策,尤其是在资料配置、员工培训模式、服务方案的确定与取消等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高机构的组织效率;有助于机构改善服务的品质,通过评估,机构可以发现现行服务的效果与机构服务计划以及公众的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到改善机构服务品质的切入点;有助于机构获得政府及资助团体的进一步的财政支持;有助于机构员工个人绩效的提高。

18.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的困难,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的单一性;社会福利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工作服务产出的非营利性和无形性;社会福利制度与实施的变动性;社会工作服务产出的中间性。

19.社会工作机构资金管理的作用: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资金募集和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工作机构行政效率的提高;促进社会工作机构员工遵守财经纪律,廉洁奉公。

20.美国赫茨伯格认为,与人的工作积极性有关的因素是:所谓的“激励的因素”,如晋升、赏识、责任、工作成就、荣誉等,这些因素可起到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工作动力的作用;是“保健因素”,如工资福利、安全保障、管理监督等,这些因素虽不能直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但可以防止员工产生不满。21.西方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趋势与特点: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职能的强化;福利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工作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社会工作管理手段的科技化和信息化。

22.增加工作的深度的具体做法是:在机构里实施职位论调;实行工作扩大化;实施工作丰富化;提供员工参与机构决策的机会;建立完善的考绩制度和良好的奖励、晋升制度;帮助员工挖掘其工作潜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六、论述

1.我国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政府统揽而缺乏团体中介。我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服务中承担了直接领导的责任,从倡导到制定,再到督促落实,乃至于具体操作都有较深的卷入。{2}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但专业水平较低。我国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管理者和服务者,加强了我国实际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3}福利资源短缺。相对与社会需求,我国社会性的福利资源是短缺的,就城市而言,不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资金明显不足,而且扶助贫困的经费也不足,社会福利型的基金也很少。{4}行政作用突出而法制配套不完善。我国目前的社会福利管理直接建立在政府强大的行政推动上,政府的政策却没有变成相应的法规。社会救济法、社会捐赠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法规尚未出台、许多已出台的法律条例,可操作性差。2.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看:{1}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有助于社会福利管理体制的转变。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管理体制是政府统一领导管理社会福利工作,从社会福利价值观念的倡导到制定政策规划,再到督促落实,乃至于具体操作都有较深人的介入。{2}社会工作行政政绩评估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绩效的提高。现代政府行政管理要取得效果,就必须对已经产生的结果进行测量,如果你无法测定当前的绩效成果,也不能确定今后的绩效改善的目标和措施。{3}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能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赢得民众对社会的信任与支持。通过社会工作行政绩效的评估,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参与政府及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

3.提高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的途径:{1}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福利的本质就是面对国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以科学而合理的制度设计,去保障国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2}树立效率的观念。由于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运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政效率的节奏较慢。{3}推进机构改善,建立合理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实现社会工作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这是提高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组织保证。{4}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使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与服务队伍。这是提高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6}实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这是提高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的物质技术保证。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性质复杂,信息量极大,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手段与方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社会工作行政任务。

4.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1}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它把人视为“第一资源”,尊重员工的需要,其制度设计更加重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2}内在运作机制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内在运行机制是指,各级各类人事行政主管围绕行政管理的需要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配套设计的一整套员工管理活动的规则或制度化措施。{3}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5.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1}人事职位体系由大一统转变为分类型。即对“干部”进行合理分解,实行分类管理。{2}人事管理模式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型。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应在职位体系分类的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的分类管理,运用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系统,追求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益。{3}人事权力形态由集中型转变为分散型。传统的集中型人事权力形态在外移和放权的调整中趋于分散型均衡状态。{4}人事管理行为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由经验型、依靠政策型转变为依靠法律管理的科学型、现代管理型。{5}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型转变为市场型。改变过去按计划调配造成的人才积压或人才短缺并存的矛盾状况,按照公开、平等、竞争、自主、择优的原则,进行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的双向选择,以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6}人事管理机构的管理行为由微观型转变为宏观型。其管理内容将注重战略性、政策性、服务性,其管理方法和手段将从过去的依靠指令性计划、行政性命令转变为借助于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间接管理,科学管人,依法管人。

6.我国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考:{1}我国社会工作机构人事管理的现状。一是合理安排从业人员的工作结构,二是解决好人员的素质。{2}我国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标志。提高认识,重视对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开发与培养;配套改革,提供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保障;健全机制,巩固和完善社会工作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

7.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意义:{1}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现实意义。a社会工作行政监督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整个社会工作行政过程的有效和高效率。b社会工作行政监督是查处社会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重要手段。{2}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深远意义。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意义在于强化社会工作行政实施过程的控制和监控,还在于监督我国社会工作行政制度化自律创造良好的条件。a社会工作行政监督可以促使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完善b社会工作行政监督还可以提高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法律规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c社会工作行政监督可以促使我国社会工作行政发展所必需的民主和法制社会环境的形成。

8.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核心内容与措施:{1}社会工作行政系统地功能更新。社会工作行政系统的功能更新涉及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具体表现为:a科学地界定政府职能b将市场机制逐渐引入政府社会工作管理部门c增加公众对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参与。{2}社会工作行政系统地组织结构改革。组织结构改革涉及政府机构与规模的改革,是行政改革中最为复杂的改革,它包括的内容:组织重构;自上而下的分权,合理调整权力结构;发展民间非政府组织。{3}社会工作行政制度的创新。制度方面的变革本身包括行政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方面的变革,它把这俩方面的改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新制度的方式保持和巩固改革的成果。政府社会工作决策体制的创新;完善政府公务员制度,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专业水平;加强社会工作 7 行政管理监督体制建设。

9.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制约与推动因素:{1}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制约因素。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阻力主要可从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组织环境两个方面去分析,主要表现为: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性的制约;社会泛指水平不平衡性的制约;改革配套成都的制约。{2}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动力因素。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说明在它的背后还存在推动的力量,表现在:a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外部动力;b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内在动力:政府社会工作行政主管部门改革人士的推动;社会工作机构雇员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新的技术方法的推动。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2025年社会工作行政组织名词解释(4篇) 文件夹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