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污染防治工作
紧紧围绕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在全面完成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设备配套,全面实现规范运营,全面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完善企业环保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及专业培训,环保制度建设等,推动企业重点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后半年聘请省级以上专家队伍,对全县各类企业绿色发展、绿色企业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评级,奖优罚劣,整体推进全县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1、大气防治要再创新业绩
(1)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
(2)积极推进县城建成区燃煤土小锅炉淘汰,进一步推动郭道镇等乡镇实施居民清洁取暖工程。继续淘汰乡镇机关、站所、企事业单位燃煤锅炉。
(3)抓好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3家焦化企业在20_年9月前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4家砖瓦窑生产企业完成脱硫除尘升级改造,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并与市、县监控平台联网。
二是监督企业进一步完善厂区道路、停车场、物料堆放场的扬尘防治设施。
三是强化重点行业vocs排放控制,加强面源vocs治理与管控。
(4)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治理,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
(5)全面落实秋冬季取暖季错峰生产及运输、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6)加强施工场地、_土_地扬尘综合治理,强化禁燃禁放措施,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
(7)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严禁死灰复燃。
2、水环境治理要再上新台阶
(1)完成市下达的水环境治理目标。
一是全县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龙头国控断面、孔家坡省控断面保持ⅱ类、龙凤河东沟断面达到ⅲ类。
二是1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1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三是全县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四是全面完成市下达的水污染减排任务。
(2)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一是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已批复的10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的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
二是报批王陶、王和、聪子峪、韩洪4个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三是开展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环境状况调查,完善地下水“双源”(污染源、饮用水源)清单。
(3)加强企业水污染防治。
实施煤矿外排矿井水提标改造(cod、氨氮、总磷、氟化物、石油类、ph值、总悬浮物、总铁、总锰9项指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完成3家煤炭企业外排矿井水自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4)实施保护沁河、龙凤河行动。
一是实施沁河曹家园人工湿地公园水质净化工程、实施龙凤河简易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二是开展沁河流域水环境风险防控工作。确定风险源清单,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和保障机制。
(5)加强农村水环境改善。
一是建设郭道镇污水处理厂。
二是按照沁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和规划,结合全县乡村振兴规划,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3、土壤、固废、辐射污染防治迈出新步伐
(1)全面开展医疗废物调查评估,推进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
(2)加强对煤矸石处置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煤矸石井下充填开采示范工作,解决历史遗留煤矸石治理问题,杜绝二次污染。
(3)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4)加大危险废物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转移,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5)加强放射源及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
(三)生态建设要打造新亮点
一是完成全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二是完成我县煤矿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工作;三是落实生态环境红线划定工作。四是强化生态保护,严格落实企业生态恢复治理标准,加强煤矿、非煤矿山企业生态恢复治理。五是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村镇”“绿色家庭”等评审,激励全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实践。六是力争申报成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宣传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切实防止计划外生育现象的发生,定期核查户籍、流动人员资料,及时掌握本辖区居民的变动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难通户、困难重户、重点户的随访工作;同时勇于创新,深入宣传,充分发挥协会成员的作用,认真履行居民参与和居民监督职能,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大事着眼,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确保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抓实。
(二)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驻地单位、门面房、居民楼院等监管,我社区工作人员将不定时的入户排查摸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和楼层将及时发放安全整改通知书,对长期存在安全隐患给予多次要求整改不按时整改的单位上报街道,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清理整治辖区内违章搭建和违规经营店铺,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发现辖区内消防隐患,做到发现一家整改一家,并做好资料收集和上报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以确保辖区群众的人生安全得到保障,为争创安全文明社区而努力。
(三)继续加强民政工作,做好辖区残疾人、困难户等社区福利救济工作,不定期的进行上门随访,了解居民需求,摸清和上报孤寡老人、失业人员、困难户、残疾人、特种人群的基本情况,为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落实各项老年人保障服务,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安享晚年。
(四)继续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充分发挥片区民警和社区网格员的作用,及时掌握辖区内人口变化情况,杜绝不安定因素的发生,确保社区治安稳定,为住户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五)继续做好社区_工作,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环境卫生,继续与单位、门店、住户签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并建立了管理台帐,_专干每天对辖区内责任单位、门店、住户履行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在检查中发现影响市容市貌的违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责令责任单位、门店、住户整改,对不及时整改的及时报告_执法大队;积极配合_执法大队查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违法行为。
(六)继续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加大社区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氛围,通过社区宣传栏、组织活动等渠道广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党员的活动性;继续做好“党员驿站活动”、“驻点团队工作”方便辖区群众,方便辖区群众。
(七)继续做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做好网格内计划生育的人口登记,在上门走访工作中进行信息采集及相关计生信息的收集,且宣传社区免费妇检,免费上环等计生惠民政策,参与计生检查工作。
(八)继续做好各窗口的_工作,充分发挥a.b角工作职能,全面提升窗口的服务水平,树立办事高效快捷的良好形象,同时努力做到以饱满积极微笑的态度对待前来_的辖区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并不断强化窗口人员的责任意识,保持窗口良好的工作作风,继续坚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好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把生态环保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一)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全方位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一是认识把握到位。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保优先战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的重大决策。二是研究部署到位。市党代会明确提出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作为全市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聚焦关键环节、问题整改和重点领域,坚定不移抓环境提升,巩固治理成果。三是组织推动到位。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主任,并直接分管环保工作,8名市级领导任副主任,分工负责、分线作战,30余个行业部门为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党委政府统揽、分线作战”“谁分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大格局。
(二)强化督查问责,倒逼环境保护“两个责任”落实。一是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和上级决策部署,出台《德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分别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进一步明晰化、清单化。二是强化督查问效。出台《德州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关于强化环境保护领域执纪监督开展专项问责行动的实施意见》《德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实施细则》,明确了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实施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及追责问责的情形、认定程序和结果运用,以强有力的督查问效手段守住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责任红线。三是接受各方监督。20_年答复办理人大建议24件、政协提案21件。省人大城环委先后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情况、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回头看”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四是严肃责任追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环保领域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持“一案双查”,强化监督问责。20_年全市因环保问题问责520人,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三)动真碰硬铁腕执法,提升环境综合监管能力。一是深化执法监管。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着力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20_年出动执法人员7.2万余人次,检查企业3万余家次,查封扣押72起,行政处罚3364起,罚款总额8600余万元。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行刑衔接”。公安环保部门联合侦办环境刑事案件131起,刑事和行政拘留164人。二是创新环境监管机制。制定《关于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把生态环保作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了2.6万余人的网格员队伍,完善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打通了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开展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与河北沧州市、衡水市实施联动执法。三是提升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市县财政投入2亿元,建设空气质量监测超级站、颗粒物源解析实验室、预警预报平台等,启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市空气监测点达到188个,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_年,将按照每个乡镇(街道)都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标准,全力织密基层监测体系。
二、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治,着力构建科学治污新体系
(一)大气污染治理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围绕贯彻落实“两个15%”改善目标和省攻坚方案要求,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主持制定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十大项28条具体措施,目前26项工作已全面完成,2项正在按时间节点稳妥推进。
1.全面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全市212个重点排放源排放口,已全部完成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全市清单内7953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取缔整治任务。
2.深入推进燃煤污染治理。全部完成3690台10蒸吨以下锅炉淘汰替代和122台10蒸吨以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完成6.71万户“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全力推进125万吨清洁煤替代工作,大大减少了污染排放。
3.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聘请复旦大学专家团队对全市vocs企业进行饱和式会诊。完成了159家企业vocs治理,其中石化行业全部完成。排查整治4026家汽修企业,全面禁止露天喷漆。建立1276家餐饮油烟整治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1128家烧烤经营业户全部实现入室烧烤。市县城区253家加油站三级油气回收改造同步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迈出可喜一步。
4.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围绕建筑施工、渣土运输、商混企业堆场料场、道路扬尘等领域开展扬尘治理攻坚行动。其中建筑工地、商混企业堆场料场全部安装在线监控并实现监测联网。发挥网格监管作用,开展秸秆禁烧常态化专项巡查,基本杜绝火点发生。
5.严格移动源污染管控。中心城区全面实施中重型柴油车禁限行措施。各有关部门联勤联动联合执法,加强对不符合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货车的管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
6.深入推进错峰生产。将273家企业纳入错峰生产范围,有序落实错峰生产减排措施,取得与启动橙色预警期间排放总量相当的效果,采暖季全市重点企业排放总量不增反减。
7.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根据国家、省通知要求,结合德州实际,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各项减排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8.借力“一市一策”实现精准治污。秋冬季以来,紧紧抓住“一市一策”课题组驻点德州的重大机遇,将污染治理逐步转向科学化、精准化。与课题组密切配合,每天对空气质量进行会商,实行“双打一关注”,打站点高值,打排放大户,关注各县市区站点突出问题,建立完善了“市长批办、专班跟踪督导、县市区落实”的闭环工作模式,对科学开展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落实
1.强化对主要河流的水质监管。加大对可能影响河流水质的污染源及潜在的污染隐患、排污口等的管理巡查力度。出台落实“水十条”实施方案,印发《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达标方案》《德州市水污染防治综合督导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考核导向,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控。对全市6个地下水考核点周围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地下水污染源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安监局联合组织各县(市、区)对涉危化品企业防渗设施进行全面排查。
3.开展“一河一规划”编制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推进境内五条主要河流“一河一规划”编制工作,以市县环保部门为主,相关部门配合,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三)农村环保工作走向深入
1.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命名生态乡镇22个,省级生态乡镇65个,省级以上生态创建率由“十一五”的19%提高到66%。
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制定了县市区、乡镇、村逐级分解落实,涵盖200个建制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争取中央、省级资金2579万元,积极推进实施。
3.农村废弃物三级网络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齐河县获批山东省首个整县制推进农村废弃物三级网络试点县,获批上级资金700万元,启动了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粪污为主的农村废弃物收集、转运、应用三级网络试点。
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完成阶段任务。市环保局、市畜牧兽医局联合制定《德州市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实施方案》,建立“一场一档”、“一户一档”责任清单。全市禁养区内161个规模养殖场、1145个养殖户全部完成关搬任务。
(四)危固废和土壤污染防治扎实开展
1.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印发《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意见》,公安环保联合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开展涉危废工业企业专项检查,将209家涉危废企业纳入管理,按照“一企一档”的标准建立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做好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对全市17家进口固废加工利用企业进行验收销号,采取综合措施缩减进口数量,我市已有10家企业主动申请注销进口固体废物共计31617.1吨。
3.加快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全面调查摸排,建立全市污染地块清单。启动应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污染地块信息与国土、住建、规划部门的共享。
(五)环境宣传引导工作不断强化
1.利用传统媒体,讲好基层环保故事。市级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加密报道频次,对我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及中央环保督察、环保部强化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公开报道,每月通报空气质量数据及县市区排名,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进行公开曝光。
2.发挥新媒体作用,强化舆论引导。德州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微信实时发布工作动态、一线执法情况以及空气质量数据,回应群众关切,凝聚攻坚合力。德州环境政务微博入选全国环保系统十大微博,粉丝达58万,综合影响力稳居市直部门榜首,已成为宣传工作、增进沟通的重要平台。
3.强化信息公开。不断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在20_—20_年度_省十x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排名中,德州市位居全省第二。
三、坚持以查促改、源头防控,稳妥解决环境保护新问题
(一)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工作有力落实。20_年我市先后迎接了环保部空气质量专项督查、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和中央环保督察。我市把各类环保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组织精干力量驻县、驻厂,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导,一系列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环保部20_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交办的7批89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中央环保督察转办32批274件信访件全部整改完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交办问题正在压茬落实,20_年9月份以来我市发现问题数量全省最少。
(二)以查促改摸清污染源底数。开展全市污染源状况百日摸排核查工作,抽调市县环保部门精干力量组成督导组开展地毯式、ct式检查。摸排核查与省、市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密切衔接,进一步推动地方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全面排查全市工业企业、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情况,建立起全面的污染源清单。摸排工作共出动1万余人次,覆盖所有乡镇社区、工业园区,摸排出各类环境问题1000余个。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实施清单式管理,建立“市挂牌督办、县市区整改”的工作机制,为全省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行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源头防控底线要求不断强化。把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县市区、排污企业和工程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造纸、火电、钢铁、水泥等15个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为有效监管打下坚实基础。清理整顿496个违规建设项目,倒逼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步伐。设置环评审批20条限制性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完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四项工作机制,全市259家环境风险企业全部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起市、县、企业三级应急体系。
以上工作和成效,得到了环保部、省政府及省环保厅的充分认可。环保部四位副部长先后来我市现场调研,环保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工作现场交流会、20_年超级站联盟会议、全省大气污染治理现场会相继在我市召开。江苏宿迁、河北衡水、山东济南、荷泽、滨州、济宁等地环保系统先后来我市调研学习。中国环境报、大众日报、山东卫视多次对我市借力环保督查推进问题整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法进行专题报道。
四、坚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努力开创生态环保新局面
20_年,全市将以党的_大精神为统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握一个主题、突出两个关键,推进三大行动,实现四个转变,夯实六大责任,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一)把握一个主题,践行五大理念。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为准绳,统筹环保、经济、社会三者关系,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
(二)突出两个关键,推进点面共治。一是在点上,确保点源达标排放。全面完成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积极争取全省“三线一单”试点;坚持定方向、定区域、定职责,强化对企业的日常监管,提高环境案件处罚率、媒体曝光率和问责率“三个率”。高度关注12345、12369环境投诉,及时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加大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保障群众知情权。二是在面上,确保县市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绿色引领,总量控制,严把准入关口,以环保要求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坚持抓好清洁能源替代,充分挖掘开发各类热能、太阳能,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削减煤炭总量,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坚持车、油、路、人全方位管控,优化绿色交通布局;坚持推行清洁取暖,扎实推进散煤替代、散乱污企业治理成果巩固,不断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坚持多规合一,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国土开发利用、产业结构、生态建设格局,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三)围绕三条主线,推进三大行动。始终围绕所有污染源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省要求,生态红线得到保护与生态破坏得到修复三条主线,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大气治理方面,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压煤、抑尘、控车、除味、增绿”五大治理措施,深入实施错峰生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水环境方面,强化“点线面”全方位治理,点上,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线上,坚持一河一策,持续推进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提标升级;面上,统筹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开采控制等重点工程。土壤方面,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土壤污染源调查,进一步强化危固废管理,确保环境安全。力争到2020年,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明显改善。
(四)实现“四个转变”,构建长效机制。一是由打被动战向打主动战转变。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意识,超前谋划,主动作为,防微杜渐,及早杜绝各类环境风险隐患。二是由打攻坚战向打持久战转变。在整改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等各类问题的基础上,标本兼治;借力各类攻坚行动,推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体制机制,实现生态文明持续全面提升。三是由传统思维向博弈思维转变。坚决打赢与传统思维习惯、既得利益和慵懒作风的“三个博弈”,坚决做到实事求是、扎扎实实“两个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四是由粗放型治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以环保科技年活动为起点,进一步健全科技治理新体系。
(五)夯实六大责任,构建全民环境治理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属地管理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压力由上到下逐级传导,成效由下至上逐级汇集;二是进一步细化各有关部门环保职责,确保边界更清晰,责任更明确;三是进一步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实行重奖重罚,推动责任落实,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四是进一步明确环保部门监管责任,结合环保垂改,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提升综合素质。筹建环境科学研究院,充实执法力量,在所有乡镇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五是进一步明确群团组织的环保社会责任,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六是进一步明确广大公众的环保责任,公开企业错峰生产、一厂一策、排污许可证等有关事项,强化社会监督,形成齐抓共管生态环保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