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无锡市新安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潮流的召唤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因此“智慧教育”是近几年来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
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我校进行 “构建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2、地域文化的熏陶
新安中学地处“中国慧谷、智者天堂”的太科园,鉴于时代机遇的召唤和地域文化的熏陶,新安中学定位在打造“智慧校园”这一发展特色上。“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与“中国慧谷、智者天堂”可谓 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我们可以在智者的天堂了尽享智慧、沐浴智慧、孕育智慧、提升智慧。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培育更多的智者人才,为太科园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并因此来回报地方政府、家乡人民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怀和厚爱。我们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推进学校跨越,以德立校以德育创新培养智慧人才。”打造“智慧校园”,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之要义,也彰显了新安中学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智慧校园必须有智慧的课堂。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新安中学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最终达到“在乐学中启智,在成功中开慧。”的教育理念。
3、校本教研的传承
2009年5月期间,我校承担了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总课题和省重点课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两个课题的一个子课题《合作探究与生成的和谐关系研究》,学校语文教研组从语文学科这一层面探讨了课堂教学。在课题即将结题的今天,我们欣喜地发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必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必定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真情,洋溢着好学乐思、勇于创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也必定会在有智慧的教师有智慧地引领下,彼此在多角度有层次的智慧交融、碰撞中,师生共同不断提升着的智慧。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承担的语文子课题收获了课题预期的目标。本课题我们提出智慧课堂实践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延续拓宽学校以往的研究主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全校教师对智慧课堂的认知,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我校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智慧
孔子在论述关于完美生活的两个标准——“智”和“仁”时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他用极具韵律的文字,形象地告诉我们:智者喜水,是活泼的、快乐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1912年,美国一些研究者认为,智慧是一种能力,主要是:抽象思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和美国研究者对“智慧”解释的核心都是“能力”。把智慧定义为能力,是提示我们智慧并不虚空,而是实实在在的,既可意会又可把握,可从培养能力开始。《辞海》中对智慧的解释是,“智慧是指对事物认识、辩解、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初步概括了智慧的要点: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
我们对学生智慧通俗地理解为: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心理品质和价值观为保障、以机智为重要表现形式的人的整体素养。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
2、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设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课堂。
3、“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其涵义就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借鉴其他相关的研究成果,以课堂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如何创设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发展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智慧课堂”这一平台的实践研究,提高对学生智慧发展的一些基础性或关键素养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观、发展观、课程观等的正确认识,进一步丰富我校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课堂教学理念。(基础性层面)
2、通过实践研究,致力于教师智慧和学生智慧的同步发展。结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全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同时也使本校学生在课题理念的指导下,在学校课程的影响下,能得到主动活泼的发展,并形成有利于今后可持续智慧发展的个性特点。(个体性层面)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一线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智慧课堂课型的构建,发掘案例,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并初步构建校本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一个层面,推进落实新安中学“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层面)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题词是“智慧课堂”和“实践研究”。据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
1、从理论层面上,研究智慧课堂的共性特征和个性范型。什么样的课堂可以称得上有“智慧课堂”?我们要从课堂教学的几个要素入手,在教学目标的预设、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学习环境管理、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研究、归纳“智慧课堂”的共性特征,并研究智慧课堂的个性范型。
2、从实践层面上,探索建构智慧课堂策略。智慧课堂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要从师生关系、教学行为方式、教学评价等多角度来探索建构智慧课堂策略。
(三)研究重点
在“智慧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在大量的课堂实践的基础上,重点探索“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并通过对“智慧课堂”的听课调研、专题研讨,初步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同时,用心探索总结“智慧课堂”的理论层面。并拟设三个子课题:
1、“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探索。
2、“智慧课堂”的基本评价标准。
3、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
四、题研究步骤和方法
(一)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9-5---2009-12)文献调研、资料整理;制定方案,专家论证。健全本校的课题研究组织,组织教师学习经典智慧理论,加强对课题内涵的学习和研讨,以更好地把握课题思想、完善实施步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方案,提高对课题理念的认同,落实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2010-1---2011-5)分块落实、重点实施;资料积累,成果整理,中期评估。学校将采用行政推进和科研骨干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分条块结合课题思想、指导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动员各学科骨干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制定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其中将 “以课堂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展示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 为核心研究内容,来推动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和重点问题的突破。
第三阶段:(2011-6----2012-5)总结经验,整理成果。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特别是通过开展研究工作情况的反思评估,初步总结提炼学校公认的“智慧课堂”的个案,初步行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初步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并形成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有较高水准的理论性文章。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总结报告,组织专家鉴定,举办课题结题活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些经典智慧理论的再学习,特别是同类学校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建设案例材料的学习,包括渗透对一些企业中的管理智慧的了解,提高对“智慧课堂实践研究”内涵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探究、边反思。定期开展研究沙龙,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和调控研究进程。结合本校过去传统,要求教师继续写好《校本系列培训心得体会》、《课堂教学反思随笔》等。定期通过校园网络、橱窗、校报等形式展示智慧课堂成功案例、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每学年召开科研交流会,展示教师智慧课堂的录像以及评比相关的专题研究论文等。
3、调查研究法。通过案例剖析、问卷访谈、课堂教学实录等形式的调查分析,归纳出“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以及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等。
五、研究的实施保障
1、学校有一支新组建的富有朝气和智慧的年轻领导班子,我们内有梅村高级中学太科园分校的依托支撑,外有新组合的友好学校——无锡市名校江南中学的协作支持。我们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3.8%,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8.8%,有区、市级教学能手各一人,还有省特级教师一人。(组织保证)
2、学校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我们每个教室都具备了多媒体功能,学校每位老师配上了电脑,校园内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校还被列为首批无锡市“家校通--同步课堂”实验基地。(物资保证)
3、学校将健全并执行各项科研制度,加大科研培训经费的投入。每学期组织2—3次专家讲座,每学期选派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不少于5位。每月组织一次课题学习活动,各学科组每学期组织3--5次校内的智慧课堂研究展示观摩,并逐步向校外推开。在期末教师考核中还将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经费保证)
六、课题成果显示
1、智慧理论材料结集。
2、实验成员实验报告材料(含智慧课堂教学随笔)结集。
3、智慧课堂实录影像资料。
4、过程管理资料。如:各类调查表;初步形成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各学科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材料;“智慧课堂”的听课调研、专题研讨,专家报告等辑录以及“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等材料。
5、教师个人专项课题成果集
6、《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7、其他
七、题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拟各科任老师全员参与。学校设课题责任机构,名单分工如下: 课题总负责人:张平校长
课题领题人:夏春生副校长(领衔主持,全面掌控)课题常务主持人:王重奋主任(负责开展日常课题研究)吴英亮(协助处理常规课题事务)课题组成员:教务主任、各学科组组长、各备课组组长(名单略)
2009年4月18日
2012-2013学年洛阳市第二十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校本培训材料(之二)
在“三三制”理念下“因学施教”打造智慧课堂
当前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就是学校的竞争,而学校竞争的核心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竞争。审视我们当下的课堂,新课改已启动多年,但是新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在课堂上,还强差人意。满堂灌者有之,一言堂者有之,满堂练者有之,满堂问者有之,缺乏激情、缺乏智慧、缺乏趣味、缺乏效率,学生很难回味也不想回味,更有甚者学生想逃离课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全部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重要的阵地,学生在课堂这个生活空间中不仅是以认知、记忆存储的智能有机体,而且是有灵魂的生命有机体。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智慧,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学校,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课堂应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教与学的规律之把握、创意之驾驭、及时的洞察以及灵活机智的应对,并实现了效益优化的课堂。智慧课堂是课堂教学在整体上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品位,是课堂教学的优质格调和总体属性。智慧课堂是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以教师的智慧开启学生探究的智慧,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师生智慧共生的一种课堂。
二、怎样才能打造智慧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备课中的智慧、课堂导入中的智慧、问题设置的智慧、科学分组的智慧、学生展示中的智慧、课堂总结的智慧、课堂演练的智慧、课下拓展的智慧等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1、备课中的智慧。智慧课堂必须是精心准备的课堂,“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但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一堂课”。认认真真去准备与马马虎虎去准备一堂课的效果肯定是天壤之别。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最高要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育智慧,而成就智慧课堂的最好方法就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包括情景导入、问题设计、预设拓展、思考留白、预见生成、典例分析、课堂演练等都要充分准备。我们在备课时,最好从本节课在章节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中分析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知识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观点辩论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课堂实验法、模拟实践法等等),从课标中分析本节课要把握的重点和该注意的易混点,从学情分析中设计最合适的课堂导入、最佳的探究问题、以优带差的学习小组、课堂练习的分寸把握和课堂小结的预设人选,从教材分析中可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详略得当的活动安排、承接过渡的巧妙设计、重难点的时间分配、课后练习的最简策略。当然,备课中的智慧还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有拿来主义的勇气和智慧,好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机,采用百家之长弥补自己备课中的疏漏。
2、课堂导入中的智慧。每节课的课堂导入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课堂导入起到收拢学生关注点迅速进入本节课的作用(收心,激情,启疑)。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当前最为热点的问题、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高考试题等视频资料或图片作为导入的素材,关键在于利用素材中的内容迅速推出本科节课的学习目标。所以就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业务素养、广泛涉猎的阅读习惯、关注学科前沿的科研意识和细心观察的生活习惯。
3、问题设置的智慧。一个设置巧妙的问题,可以为课堂增色,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去尝试、猜测、实验、类比、推理、去合作交流,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设置必须基于本节课重点内容(主干知识),同时必须具有探究性(有味道),有一定的深度(值得探究),但是学生通过借用旧知可以解答或可以理清思路(可以探究)。问题素材可以基于生活、可以基于教材、可以基于图表等等。
4、科学分组的智慧。合作学习中小组组建是很关键的,不恰当的分组可能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挫伤后进生学学习的积极性。分组学习要坚持就近分组原则,不能让学生大幅度的移动座位,同时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同时每个小组内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人数以4-6人为宜。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助、“兵”教“兵”,相互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化,继而去伪存真,逐步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5、学生展示中的智慧。智慧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体验研究的技巧和乐趣,并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方式,不断促进学生求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时,会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观点显现出来,教师的智慧体现就在于抓住学生展示中的闪光点,让它发扬光大,成为所有学生的共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6、课堂练习中的智慧。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为巩固学习成果和反聩学习效果,课堂练习是必要环节,但是我们预设的练习也要随着课堂发展而变化,如果学生对某一类问题已经研究十分透彻,就要适当缩减练习内容,如果学生在某一类问题上还存在熟练和加强的必要就要适当增补一些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收集足够的材料。同时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巡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如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这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乘热打铁,效果突出。
7、课堂小结的智慧。为落实课堂学习效果,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课堂总结就是重要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预设章节知识体系,带领学生重温学习过程,其实最智慧的方法是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当课堂结束前,让学生争先发言,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用知识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当节课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是否已经理顺,又可以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进行提升。
三、怎样成为智慧型教师?智慧的课堂呼唤智慧的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智慧的教师呢?
1、做智慧型的教师,用智慧点亮教师的职业生命尤为重要。智慧型教师要超越单纯的功利追求,达到忘我的自由境地。教师的职业信念应该是摆脱浮名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漂浮无根的惶惑,使平凡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乐趣,而且是乐此不彼。智慧型的教师不一定是学历最高的,但肯定是常有独到见解的;不一定是分数最高的,但肯定是学生负担较轻的;不一定是收入最高的,但肯定是讲究生活品质的;不一定是荣誉最高的,但肯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智慧型教师会从职业生涯中获得满足、快乐、充实和自由的品味。
2、做智慧型的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人文涵养是基础。教师具有丰富的学识和人文涵养,掌握了教育发展的学术、实验动态,知晓教育教学的原理原则并善于以此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丰富的学识底蕴,是教师智慧的基本源泉,是教师能够成功的基础。
3、做智慧型的教师,善于反思最为关键。反思会使你更加完美。反思是一种优秀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很实用的行动研究方法。一个人,只有善于反思,经常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有反思习惯的人,一定会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和策略,不断的产生新的思路和措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优化,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智慧型教师就是不断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查漏补缺,纠偏提升。教师要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有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智慧型教师。有位名师这样说过:“保持教育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师就是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他们在反思宏观的教育,也在反思教育的细节;他们在反思历史,也在反思现在,尤其总在反思自己。名师是我们教育界反思状态的发动机——他们启发我们,这便是名师的价值”。
4、做智慧型的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我。首先,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的需要,这种复杂多变的学生需求就要求教师必须视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因学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其次,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劳动。虽然课程标准和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实际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却是由教师主导的,整个教学设计都带上教师显著的个性风格。其中创造性是关键,它关系到教师能不能始终以一种创新的思路区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再次,教育本身是一门艺术,其灵魂就在于创新。能不能从传统的、僵化的常规中发现那些灵动的、能减轻学生负担的东西,能不能将教学营造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并不断赋予教学内容以新意,“一叶之中见世界”,关键就在于教育艺术的创造性。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教学不仅可以更富有成果,而且能给教师带来更大程度的内心满足和愉悦,触发新的创新动机。
5、做智慧型教师,就要善总结,勤动笔。人是一种容易遗忘的动物。智慧型教师就会把教学中的一个个闪光点记录下来,不论是预设的有效性或者是生成的生动性,不论是预设问题的精密处或者是派生问题的巧妙处,不论是教师精妙绝伦的点拨处或者是学生突发奇想的创新处,点滴积累,不断总结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教师也就会从名师成为大师。对于教师来说,勤于笔耕,是一种自我释放,也是自我倾听;是心灵的舒展,更是素养的升华。
老师们!我们都希望拥有智慧人生,智慧人生——意指人的一生充满智慧,或智慧地生存。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师生活动的主战场,我们为何不去打造“智慧课堂”呢?我们教师为何不去做智慧型教师呢?让师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智慧、尽情地互动互助、尽情地在知识的原野上和在能力的快车道上奔驰吧!
用智慧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城中学 刘永英
摘要:面对索然无味的英语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借助多媒体等激活教材、打开学生语言和思维之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把知识融入到美好的情感里,知识会快乐地扎根在孩子们心中,达到情智共生;针对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需要背诵课文这一难点,开发超右脑,利用形象记忆和思维记忆等方式,帮学生轻松愉快背英语;课堂上采用竞争机制,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绽放生命光彩。
关键词:多媒体 点燃激情 情感教育 开发超右脑 竞争机制
初中英语是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学科,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是生命的载体,而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把课堂当成了“知识传输场”。事实上教师应首先对自己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激活教材,激活思维,让知识走近生活、走进生命。把课堂当成 “生命发展场”。
我们是处于城乡交接处的一所普通中学,因为近几年成绩较好的学生纷纷进城读书,我们面临的都是家长不报任何希望,成绩较差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部分学生根本就不会听课。传统的语言传授的教学方式对这些学生已经不适应。连语言文字课都很难上,更何况英语课?针对这种现状,在英语课上,我采用了以下做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借助多媒体,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我抓住十几岁孩子们最敏感的视觉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激活单词和句型。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单词和句型。如:我在教七年级上animals模块时,收集了所有动物的彩色图片,并在每张图片下面输入各自的英文单词,然后在幻灯片的最上面展示句型:lions eat s eat fruit.接下来,我会给学生做示范,重复说出这两个句子,让学生听后模仿。教师让学生展示时要注意其中的技巧:可以先让好学生展示,从好到差,给差生多留点时间,让他们跟上,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此时,同学们情绪很高亢,我会乘胜追击,与好学生再进行pair work的练习:do lions eat meat? yes, they monkeys eat meat? no, they don' do pandas eat? they eat .通过这种视听说结合的方式,打开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闸门,让学生潜意识的记住了单词和句型,帮学生扫除了英语学习的词汇障碍,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信心,为英语学习打开了兴趣之门。
二、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情智共生。
为了让学生保持这份学英语的热情,我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应播在情感这块土壤上”.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积极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比如,我在hobbies unit1中引入我的爱好读书时,用漂亮的扇子展示了李苦禅的读书经典:“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激活单词as时,结合betty喜欢邮票的爱好,送给她“泰坦尼克号这对恋人在船头比翼双飞”的那张邮票作为礼物;结尾在情感目标达成时,我设计了“茫茫大海中一艘扬帆起航的小船”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我把知识融入到美好的情感里,让孩子们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知识将会快乐地扎根在孩子们心中,使孩子们的情智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课堂效果。
三、开发超右脑记忆,帮学生轻松愉快背英语。
英语专家陈琳教授说过:“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背诵是英语学习的最行之有效地途径。”但是要求现在的孩子们背英语课文,他们觉得难以上青天。因此,降低教材的难度,灵活地使用教材成了课堂解决的首要问题。
1.把语言用形象的图片展示出来,培养形象记忆。
我把需要背的对话和课文,进行语言浓缩,运用想像力,做成图片,让学生们借助图片进行形象记忆。如在学习cartoons 模块时,为了激活孩子的形象思维,我分别做了superman、spiderman、tom and jerry、monkey king、tintin、snoopy等许多图片,在形象化图片的帮助下,语言跃然纸上,变得非常容易,学生记得非常快,并且记得牢不易忘。这种左右脑结合的全脑记忆法,无疑是给学生的记忆力插上了翅膀。2.运用图表和表格,培养思维记忆。
我预先把课文中的共性提炼出来,做成图表和表格, 使知识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这一方面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克服了学生背课文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背诵课文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架,便于记忆。例如七年级上my school day.我把它做成表格,帮学生背诵课文。先让学生听后完成表格,然后朗读并背诵展示。那一次真的是令我很吃惊,就连程度很差的马若男都能背过。
从此后,我便把形象记忆和思维记忆当成法宝,几乎每天都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备课授课,尽管图片和表格的制作需要课下花费很多时间,但在课堂上确实省时省力,使我尝到了甜头,给学生背诵课文带来了方便。形象记忆和思维记忆降低了学生学英语的难度,解决了学生平时使用左脑死记硬背的困难,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学英语,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
3.巧设问题,进行思考记忆。
在英语课堂上我也常用“五何问题法”整编教材,合理地设置问题,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七年级下holiday journey模块,我采用了where、when、how long、who、what and how这种提问的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经常带着“问题意识”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四、引入竞争机制,彰显生命活力。
我把全班分成了红黄蓝三个对,并且各队起了各自的口号。为了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我把课前5分钟的复习改成了学生自我展示。让每组出代表,进行英英单词竞猜、对话和课文的精彩展示等,鼓励他们“努力创造奇迹”,进行个人潜能的挖掘和开发。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各对之间的竞争和团队合作精神,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更主要的是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触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力,提升了课堂效率。
方法就是智慧。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是高效课堂的体现。教师掌握了这些有效的策略,就会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能四两拨千斤。高效课堂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多年来我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践行着。高效课堂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教师只有用智慧才能打造出师生共同享受的课堂。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享受做教师的快乐。
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实验报告
邹城市杏花村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教育改革主要目标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我校是一所文化底蕴浓厚的老校,办学特色凸显,育人环境优雅。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智慧育人,创新育人”和办学思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智慧引领科学育人”,并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提出办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造就有思想、有智慧、有创新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培育智慧型创新型学生”。我校在实施智慧化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由教师的智慧研究,走向课堂的智慧研究。前几年,我们围绕智慧课堂在多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双师型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综合实践课开设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而有效地探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据此,我们提出了研究课题,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形态,搭起现代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员、全面与主动的发展,并使这种发展趋于最优化与可持续,这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概念界定
“智慧”是一个质点系统组织结构合理、运行程序优良以及产生的功耗比较大的描述。无智慧的质点组合搭构成某种空间结构,在外力场作用下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方向运动,同样质点数的情况下,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内耗与功效的大小决定了系统智慧的高低。结构越合理,内耗越小,功效越大,系统的智慧越高,反之越低。人的智慧的高低,其本质也是取决于其脑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思维方式(精神场的波动属性)优良与否和由精神场引导的行为结果功耗比大小。人的智慧是内精神场与外精神场相互作用内精神场优良性波浪式上升的结果。
“智慧课堂”,我们的界定是,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创造一切有利因素,遵循学生各学科认知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学生认知的实际起点,动态真实地展现学生综合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并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施教,摒弃教师僵硬死板的灌输和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从而促使各学科建构学习主动发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不仅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相对于普通的课堂,智慧型课堂教学更关注师生的角色定位,更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策略与操作方式的合理设计,以及其它课堂教学因素的有机融合、和谐统一。通过生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教师、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体独创的自由的发展。
(2)“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提出了现在已广为人知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出教学促进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教学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的形成推向前进。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所以,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是不合理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能够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配合。每个学生都有挖掘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4)建构主义理论。在怎样看待知识方面,建构主义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个体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基于学习者自己的经验而建构起来的;在怎样理解学习活动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在怎样看待学习者方面,建构主义者把学习者看成是有特定经验背景的个体,学习者对问题的解释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
(5)人本主义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人本教育理论中的师生论认为,教师的作用,如同学生的一位向导,如同解决问题的模范,如同一种发动学习过程的催化剂,如同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助力,如同学生能带着他们的问题前来拜访的朋友,一句话,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与促进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更高水平发展的过程,现代认识心理学对自主学习特征更为具体的刻画,是从学习的操作系统、学习的控制系统、学习的期望系统和学习的环境因素四个方面进行的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致力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打造科学、和谐、高效的优质课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2、通过研究,探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以及课堂评价体系,寻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3、通过专家引领和行动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生命质量。
五、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学科内容
1、小学语文智慧型课堂教师教学方式优化的研究。有效的教学需要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理念与策略操作化,即研究用具体的“课例”来鲜活地呈现什么是“智慧型课堂教学”。
2、小学数学智慧型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遵循“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样一种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探讨将数学智慧课堂与生活融合起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3、探求如何利用英语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智慧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英语智慧应用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英语、用英语的基本素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些经典智慧理论的再学习,特别是同类学校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建设案例材料的学习,包括渗透对一些企业中的管理智慧的了解,提高对“智慧课堂实践研究”内涵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探究、边反思。定期开展研究沙龙,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和调控研究进程。结合本校过去传统,要求教师继续写好《校本系列培训心得体会》、《课堂教学反思随笔》等。定期通过校园网络、橱窗、校报等形式展示智慧课堂成功案例、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每学年召开科研交流会,展示教师智慧课堂的录像以及评比相关的专题研究论文等。
3、调查研究法。通过案例剖析、问卷访谈、课堂教学实录等形式的调查分析,归纳出“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以及构建杏花村小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定势等。
(三)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制定方案,专家论证。
健全本校的课题研究组织,组织教师学习经典智慧理论,加强对课题内涵的学习和研讨,以更好地把握课题思想、完善实施步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方案,提高对课题理念的认同,落实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分块落实、重点实施。
资料积累,成果整理,中期评估。学校将采用行政推进和科研骨干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分条块结合课题思想、指导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动员各学科骨干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制定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其中将 “以课堂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展示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 为核心研究内容,来推动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和重点问题的突破。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理成果。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特别是通过开展研究工作情况的反思评估,初步总结提炼学校公认的“智慧课堂”的个案,初步行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初步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并形成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有较高水准的理论性文章。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总结报告,组织专家鉴定,举办课题结题活动。
五、研究的实施保障
1、学校有一支新富有经验和智慧的领导班子,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占62.3%,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7.8%,有市、县级教学能手各四人。
2、学校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我们每个教室都具备了多媒体功能,学校每位老师配上了电脑,校园内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校还被列为山东省教育教学示范学校。
3、学校将健全并执行各项科研制度,加大科研培训经费的投入。每学期组织2-3次专家讲座,每学期选派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不少于2位。每月组织一次课题学习活动,各学科组每学期组织3--5次校内的智慧课堂研究展示观摩,并逐步向校外推开。在期末教师考核中还将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
六、课题成果显示
1、智慧理论材料结集。
2、实验成员实验报告材料(含智慧课堂教学随笔)结集。
3、智慧课堂实录影像资料。
4、过程管理资料。如:各类调查表;初步形成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各学科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材料;“智慧课堂”的听课调研、专题研讨,专家报告等辑录以及“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等材料。
5、教师个人专项课题成果集
6、《打造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5年11月
打造理趣相生的智慧课堂
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维度,就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在教育教学中,求真就是要崇尚真理,上达天理,下合人理。当然,“理”总是相对刚性的,理的贯彻,需要柔性的“趣”来调和,而这正是善的体现。真善生美,故循此而进,就能架构起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的完整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何尝不需要这理与趣的高度谐和?
一、理的重要性
何谓“理”,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包括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我们教学上的“以理服人”就是通过讲明道理、事理,让学生懂得掌握学习之“道”。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贯事物本真之义,说清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就是讲科学、讲真实、讲诚信;就是遵道而行,循理而进;就是不牵强、不做作、不欺诈,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发生、发展的固有规律和基本原理,善于辨析事物的是非曲直。“理”的更高层面的意义在于规范了人类的基本生活秩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基本准则,是构建人类法律法规的最基本要素,而这需要我们课堂教学中“以理服人”,尽早建立学生识理、明理的思考习惯。
学校是讲“理”的地方。教育者首先需要的是以理服人,并以此引领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用真理铸就骨骼,让求真讲理的作风深入学生的血脉。《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既有对君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要求,又执果索因,前后逻辑严谨,依理推论,步步为营。孔子历来强调的是先成人而后成才,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一个人不识字还可以做人的话,那么不讲理、不明事理就不能做人了。“瘦肉精”、“毒奶粉”、“邵阳弃儿”以及接连发生的拆迁自焚事件,都提醒我们这个社会,当务之急是要学会“讲道理”。通常情况下,“理”的回避,就是“法”的淡漠。学会做人比求取知识更为重要。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把有内在逻辑联系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生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为结果。这充分说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顺逻辑、循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理”的把握,教师通常会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不讲“理”。教师的讲授不能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不能从学生理解问题的先后顺序步步推进,不能很好地体现“理”的属性,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课堂“跳跃性”大,学生很难把前后所讲的内容有机地“关联”起来。在课堂上只有“陈述性”知识的呈现,而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导致学生无从获得提高思维能力的“程序性”知识,所认识的事物都是孤立的,只能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其二是讲不清“理”。有的教师囿于自己在应试环境下成长的认知水平,讲不清概念,于是就指望学生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由此造成学生心中无“理”路茫茫,陷入盲目操练。或者对“理”的把握不够熟练,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从而落入所谓的课堂上“念教案”、“读课件”现象。“理”的呈现或是凌乱糊涂的,或是僵化机械的。
其三是为理而“理”。从教学内容来讲,“理”是相对严谨的,一些教师或者性格使然,或者过于追求课堂效率,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不容许有丝毫的“旁逸斜出”,只考虑学科教学任务的落实,而不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和习惯。这样的教师,往往脸部肌肉僵硬,表情严肃,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不能对学生的即时反映作出即时应变。这样的课堂,往往枯燥呆板,沉闷乏味,规范有余而活力不足,了无意趣。学生享受不到课堂的乐趣,教师自己也教得很痛苦。几堂课下来,学生就胃口全无,兴趣大减。
讲何理,如何讲,要达到怎样的“以理服人”,确乎是教学中要重视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趣的必要性
“理”是严谨的,但教学是心智碰撞的生命运动,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年轻的富有新奇心的创造者,而不是纯物质的知识装载容器,课堂要有“理”的阐发,更要有情的激荡与感染。这就有赖于课堂上“趣”的适时生发。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教学中的“趣”,更多指向教师的课堂智慧和风格,适时的或风趣幽默,或旁征博引,或深入浅出,或雅俗皆备,凡其言行,能见其寓教于乐、乐中获知、乐中启智的高雅情趣。难以想像一位严谨有余、单一刻板的教师,其课堂会是生动活泼的,他的学生能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和想象力培养的。从年轻人的身心特点考虑,课堂上适度的“趣”是非常必要的。在我看来,课堂上“趣”的有效运用,起码有以下好处。
其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堂好课,是师生双方都能从中收获真理和乐趣的课。而一堂严谨、逻辑的课,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之以意,导之以行,坚之以信,才是学生学习、消化、吸收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才能使知识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本体。如果只是强调“晓之以理”的重要性,停留于认知层面,没有“动之以情,强之以意”的跟进,缺少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出现认知与行为的“断痕”,并影响其人生信念的确立。学生对新事物的认同、内化,总是要建立在情感接受的基础上,教师饶有兴趣、充满情趣的讲解,有利于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理”的向往、美的追求。如“口之于美味、耳之于悦声、目之于美色”一般,才能更好地将“理”赋予学生。如果老师上课过程中,只是刻板地按照知识点的形成逻辑来教学,这样的课堂往往因为缺少生趣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即使这些内容是无穷的宝藏,学生们也生不起挖掘之心。
其二是有利于学生不同思维模式的培养。课堂上,教师推因及果、执果索因,条件结论之间灵活转换,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灵动的表情、诙谐机智的比喻,有利于学生幽默思维的培养;别出心裁的视角转换、眼界开阔的知识拓展,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的课堂,能够激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出学生的乐趣。应试教育的弊病,便在于对学生情趣、兴趣、乐趣的剥夺,使得学生越学越厌学。有些时候,学生会因为学习、情感、家庭等因素而处于两难的窘境之中,就像夹在深渊与追兵之间,教师幽默的语言引发的笑声,就像突然长出的翅膀,把学生带出进退维谷的地方。这样的语言与笑声因为使学生摆脱了刻骨铭心的纠结而终身难忘。教师是操纵人的命运的职业,好教师是学生偶像,会从语言、举止、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影响学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其三是有利于学生喜欢教科书。网络文化、手机qq,都是即时的,最新的,远比教科书有趣。而教育总是用昨天的教材培养明天的人才。相对而言,列入教科书的,必定是已经“旧”了的东西。但对教育而言,“旧”的,不意味着是过时的。研经品典,启智取道。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把经典背后的动人故事生动地再现出来,把提炼得纯之又纯的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还原出来。这种还原与再现,往往需要教师理趣谐合的教学机智。
三、教之秘诀在于度
有几个机智幽默、与人为善的朋友,乃人生之大幸。与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中总是不乏风趣、情趣与乐趣。作为教师,每天和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在一起,总是生活得充满朝气,我们理应感恩于这样一份有趣的职业,理应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诠释得富有新意、饶有趣味。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些直观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设计好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把更多的快乐带给我们的学生。当然,在以“趣”动情时,要放得开、收得拢,行止得体,进退有度。倘若过了头,失之于度,或沦落为肤浅的哄笑,或因其不当而难堪尴尬,落个没趣。
所以,教之秘诀在于度。“趣”之灵动不可损害了“理”之沉稳,更加不能喧宾夺主。课堂的作用还是以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掌握和思想的领悟为主旨。“趣”的运用要有一个“度”的把握。课堂上的“趣”应该围绕着“理”来展开,因“理”而“趣”。倘若一味求“趣”,东拉西扯,漫无边际,为趣而“趣”,就丢了教学的根本。同时,还要注意“趣”求高雅。年轻人总是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图新鲜、求满足。作为教师,切不可为求一时之乐,口无遮拦,随意迎合。
简而言之,既不能“得理不饶人”,也不能“求趣而失理”。过于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将精力都用在了与学生的哈哈一乐中,一节课下来,过于展示雕虫小技,忽略了对教学主旨的把握,这便成了表面高效实际低效的课堂。这样的错误最容易在年轻教师身上发生,满腔热情却失于肤浅。
“理”刚劲如铁,“趣”柔情似水。“理”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功夫,贵在总揽全局,立足根本;“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二层功夫,重在用人性化的方式选择,优化我们的教育行为。两者的有机谐合,才是真正的智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