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一、目的二、受末位淘汰制度考核的人员
三、末位淘汰考核标准
四、被淘汰善后处理
一、为了达到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大化的体现,销售部为公司创造最大的销售价值,将能力不足、不适应销售部工作、达不到销售业绩的员工调整出该队伍。对其他销售人员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使销售部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二、受末位淘汰制度考核的人员
销售部销售人员
三、末位淘汰考核标准
(一)考核期限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二)考核内容
考勤,日常工作达到销售任务的销量
(三)淘汰细则
1、考核的2014年6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2、考核具体涵盖日常考勤、日常工作,销售任务的排名,考核评分共计100分,三个类型方面,日常工作占15%,日常考勤占15%,销售任务占70%。
3、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例: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为一个考核周期,销售经理级销售主管将考核的结果评分,例会公布,将评分最低的销售人员调整出销售队伍。
销售部末位淘汰管理制度
一、目的:
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原则。体现优秀者升、平庸者下、违纪者罚,员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点燃员工工作激情,提升组织绩效,为优秀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潍坊天元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销售部销售人员
三、淘汰机制 1、1员工末位淘汰实施积分制,对于所有销售人员进行月末综合评分制。
1、2末位淘汰积分依据:月销售报表、专业试题考试、日常行为考评表等。1、3考核期限自2017年9月1日起执行,每个月考核一次。1、4考核具体涵盖销售任务达成、专业技能、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三个方面,考核评分共计100分。销售任务达成占40分,专业技能占30分,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占30分.四、末位淘汰形式
拼搏期(观察期)、解除劳动合同两种形式。
五、考核依据
考核主要是从思想品德、遵章守纪、工作业绩、创新意识(工作技能)四个方面进行考评,对综合考核列末位的按比例予以实施淘汰,对严重违章违纪的直接予以淘汰。为突出考核的量化和刚性的要求,按下列标准进行考核。
1、对有下列行为(严重违章违纪)之一的,直接进入淘汰。即解除劳动合同。1、1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使企业在遭受经济损失超过2万元以上的(包括工作失职造成的损失,以及弄虚作假将不合格品蒙混出厂,给企业造成的损失)。1、2擅自将公司的技术资料和网站运营情况(工艺流程、工艺配方、设备图纸、网站建设、客户资料等)转赠或转卖他人或其它单位,使企业造成损失的。
1、3一个月内旷工超过4天或连续旷工超过3天的。
1、4上班时间喝酒、打架、赌博,性质恶劣的。1、5故意损坏、浪费、盗窃公司财物,造成损失3仟元以上的。
六、实施过程
1、每月各销售组主管统计组内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考试得分+销售人员日常考核,算取总分,成绩最低者下月进入拼搏期。
2、进入拼搏期人员如下月底综合考评还是最低者,进行淘汰,淘汰者有自行决定走留权,但公司在第三月不在发放当月工资(第三个月无业绩不发放工资),业绩提升后正常发放工资。
3、在拼搏期内的销售人员严禁借用他人业绩,一经发现进行淘汰。
4、参与末尾淘汰制的员工是公司配备个人专门通讯电话的人员,未配备公司个人专属通讯电话不参与销售部末尾淘汰机制。
东莞市永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销售部末位淘汰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实施员工末位淘汰激活公司人力资源,点燃员工工作激情,提升组织绩效,建立良好的员工进退机制,为优秀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东莞市永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部销售顾问,不包括实习生、销售助理和试用期销售顾问。
3.淘汰机制及评定依据:
3.1员工末位淘汰实施积分制,对于所有销售顾问进行实时打分月度累加,季度末时分数排名最后者实施淘汰。
4.末位淘汰积分依据:
4.1有触犯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如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等行为,所属部门不得隐瞒,立即上报公司直接对其进行淘汰。
4.2考核期限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每3个月考核一次。
4.3考核具体涵盖销售任务达成、销售顾客满意度、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三个方面,考核评分共计100分。销售任务达成占40分,满意度占40分,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占20分.4.4淘汰积分的具体标准参考销售部业务考核标准、客户关爱部组织的各销售顾问内测满意度成绩以及部门主管/经理对销售顾问日常工作态度和表现的评价.确保可操作、有公信力。5.员工进退机制:
5.1综合整季度的各销售顾问的评分表现,营销部需在本季度第三个月25日前向人力资源部提起人力资源信息报备流程,在季度末确认需淘汰人员名单,经销售部经理批准后,进行公示,人力资源部可进行补员招聘。
5.2在季度末确定需淘汰人员人选,经销售部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淘汰,予以解除劳动关系。
6、员工申述管理:
6.1在公示后三日内,当事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需提起书面申述申请逐级解决,无书面异议的,视为认同公示结果,服从公司安排。6.2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销售部所有。
7、本制度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6、附件:《销售部末位淘汰上报表》《销售部末位淘汰申述表》
表一:
东莞市永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部季度末位淘汰上报表
制表:审核:批准:
表二:
东莞市永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部末位淘汰申述表
制表:审核:批准:
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人们对末位淘汰制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它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力避免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状态;有人则认为末位淘汰制不符合人本管理的思想,容易造成员工心理负担过重、同事关系紧张等恶性情况。那么,末位淘汰制的科学评价什么呢?对于这种制度的出路又如何呢?笔者围绕这些问题,力求全面看待末位淘汰制,并对末位淘汰制这种制度的出路做了一些探讨。
一、从积极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制度在适当的条件和环境下有其积极作用:
(一)激励员工,避免人浮于事。在任何部门的工作中,激励必不可少。缺乏激励的单位是效率低下的单位,而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强势管理,旨在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有力的竞争使整个单位处于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克服了人浮于事的弊端,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部门效益。
(二)精简机构,有效分流。企业在处于人员过剩的情况下不免会有人浮于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精简机构、有效分流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和直接的办法。通过末位淘汰制,对不同绩效级别的员工实施淘汰,这样既兼顾了公平,又实现了机构的缩减(downsize)。可见,在企业人员过多的情况下,实施末位淘汰是分流员工、缩减组织的有效手段。
(三)推动当前我国企业向前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力成本阶段。企业认为员工是成本,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出效益,一味把员工工资压低,这种阶段是最原始的。第二阶段,人力资源阶段。企业逐渐认识到员工自觉干和被动干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开始重视培训,重视提高员工的能力。此阶段的企业会制定各种有关员工激励的制度,出台不同的考评办法。第三阶段,人力资本阶段。企业认识到要把人当做资产,实现资产增值。这时员工的革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现在国内许多企业正在从第一阶段走向第二阶段,有的还没有走到。所以,目前实施末位淘汰制适应当前我国企业员工管理的现状,能够推动我国企业向前发展。
(四)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在机关单位中干部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在机关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入人民群众评价的因素,使人民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使领导干部在任有压力。这样可以使领导干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可以有效的把干部和职能部门臵于群众监督之下,可以使清廉而有能力的干部等到应有的晋升。可见,末位淘汰制在推进我国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功不可没。总之,在企业中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能给员工以压力,能在员工之间产生竞争气氛,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公司更富有朝气和活力,同时有利于组织精简,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在机关单位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对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都有好处。末位淘汰制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二、从消极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
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的。尽管末位淘汰制在适当的条件和环境下会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末位淘汰制也有它的负面效应:
(一)从法律的角度讲,末位淘汰制有违法的可能性。对于企业和员工共同签定的劳动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这是在双方意愿的基础上行为,一旦订立就对当事人双方产生约束力。在合同期限未满前,任何一方单方的解除合同,都必须有法定的理由,否则就视为违法。而在末位淘汰制中,企业与员工解除合同的理由仅仅是员工的工作表现,法律依据是不足的,因此企业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对于企业来讲,适用末位淘汰制是有违法的可能性的。当然,在机关单位中,干部职务的任命、降低和撤消都是由单位单方可以做出的法律行为,这里并不涉及法律问题。总之,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末位淘汰制可能造成违法。
(二)从科学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欠科学。各个单位、部门的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在同行业以同样的标准去评价员工,有的单位的末位可能是其他单位的首位或中上位,这正是“末位不末”,如果淘汰掉他们,即使招入新的员工,实际效果并不如以前,从这个角度说,末位淘汰制是欠科学的。相反,在总体水平不高的单位里,实际上“首位不首”,需要大刀阔斧的彻底更新换代,而此时末位淘汰制会起到保护这部分“首位不首”的人。从上可以看出,末位淘汰制有不科学因素存在。事实上,做工作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如果大家干的都很合格,或干的都非常优秀,那么还一定要去淘汰一部分是不科学的。
(三)从人格角度来看,末位淘汰制有损人格尊严。这种制度的实施必然淘汰一部分人。而作为一项制度既然存在就必须严格执行,个人不可对抗一个制度。人的先天因素是不一样的,有的天生聪明一些,有的愚笨一些,有的情商高,有的情商低……,人和人是存在差别的,而这些先天的差别会反映在以后的工作成效中。再看后天因素,每个人的家庭教育、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各有特色,而这些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具体到每一项工作的成效出现后,有这个人对工作的敬业与否、方法科学与否的因素,但是前面提到的先天和后天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人和人总是有差别的,作为管理者必须正视这种差别,包容这种差别,给予员工机会。而末位淘汰制从人格的角度来讲,过于残酷,对人的尊严是一个挑战。尤其现在学校中也引入了末位淘汰制,这对于孩子的自尊心的刺激是不可忽视的,有可能会使孩子心理扭曲,影响一生。
(四)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末位淘汰制不符合现代人本管理的思想。现代管理崇尚“人本管理”。人本管理以尊重人性、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努力通过创造一种宽松、信任的外在环境而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团队精神、责任感、创新性,人本思想注重长远效应,而非短期效应。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典型的强势管理,主张通过内部员工的竞争从而严加管理,员工外在的环境是紧张的,在这种环境下员工的心理压力很大,每日惶惶不安,同事关系也很紧张,团队精神差,这种环境下的员工有一种被动感和被指使感,而且末位淘汰制一般是注重短期效应的,并不是很在乎人的长远发展和潜力发挥。可见,末位淘汰制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是不符合现代人本管理思想的。综上所述,末位淘汰制就象其他任何制度一样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看到一项制度的优越性时也应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的看待它和合理的应用它。
三、末位淘汰制的出路
以上对末位淘汰制的优劣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既看到了它的积极作用,又看到了它的消极作用。那么,末位淘汰制作为一种制度的出路何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末位淘汰制的出路问题。一是用之但慎用,而是不用之而用其他替代。
(一)关于慎用末位淘汰制。鉴于末位淘汰制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用之应该慎之又慎。具体在实践的落实中应考虑具体单位是否具备适用的条件和环境,是否确定了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是否建立了合理的补偿制度。首先,必须了解本单位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如果本单位人浮于事、人员过剩,管理没有形成健康有序的机制,那么实施末位淘汰制是适合的;而一个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人员精练、素质较高、机构简单、具有活
力和创造力,硬性的推行末位淘汰制度,被淘汰的员工有可能比同类企业优秀的员工相比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造成的职位空缺是无法迅速的从人才市场得到补充,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这种企业就不适合适用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的应用是有一定的环境基础的。具体到不同的岗位来讲,不同的岗位对末位淘汰制的适用也是不一样的,如销售岗位的业绩容易量化,较适合末位淘汰制,而研发岗位则不易量化,且这种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宽松的外部环境,因而就不大适合用末位淘汰制。其次,一旦决定适用末位淘汰制就必须设定一套非常科学而合理的指标体系。否则,考评的结果就不会科学,淘汰的人员就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考评体系的制定需要单位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制度和清晰的职位职责界定。如果目标不清楚,职责不明确,考核标准无法确定,那么也就无法进行考评,也就没有根据来评定谁是末位。在这种情况下,末位淘汰很难运作。再次,关于使用末位淘汰制后应该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末位淘汰制的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人性关怀,过于残酷,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实施末位淘汰制的同时实施一定的补偿制度,如对于被淘汰的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换岗另用等,使这种制度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关于替代末位淘汰制。中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王璞公布了北大纵横的竞争机制是“只公布最好的”。就是由客户、上级、同事三者打分,对公司成员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出总分第一和单项第一的同事,加以公布和奖励。目的是把第一公布出来作为其他人的标杆学习目标,每名员工都相应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其他同事的自尊心。公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只公布最好的”在这一点上做的比末位淘汰制要好的多。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应该说任何管理制度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都有一个适用的特定范围和阶段,不分条件、时间、范围地去套用,可能适得其反。“末位淘汰制”也好,“公布最好的”也好都不是管理者的最终目标,管理者是要通过该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案例回放]
某应用软件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是本行业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公司最近从一家美国著名的电气公司挖来一个人力资源副总监w君,担任本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w君来公司后,提出了一系列公司管理上的改革方案,其中一项力度较大的措施是:实施未位淘汰法,将年终评估中最差的8%解雇。对此办法,公司老板n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采用。n君觉得公司的员工普通表现很努力了,很难从中坪出最差的8%出来。如果强制划分8%出来,n君也觉得他们不应该给淘汰。但是,w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中,末位淘汰法是一个核心内容,并且此方法在w君原来所在公司被运用得非常有效。n君不知如何是好?
[今日思考]
(1)结合本案例思考企业如何导入末位淘汰制?
[案例解析]
绩效考评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技略。w君之所以建议
采用“末位淘汰制”,是因为他认为这种方法在原来的企业已经被证实实施得很哎功,所以他认为在本企业也应该能成功,但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管理上的任何技术都不会是解决所有企业问题的灵丹妙药。在运用时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之可以照搬。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在原则上“末位淘汰制”对企业规模有要求。在一个组织中实施末位淘汰法是假设公司员工的素质和表现符合统计学中的所谓正态分布:大多数人表现是中等,表现很好和表现不好的人都是少数。这种分布在统计对象数量巨大的时候是成立的,但是,对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公司来说,员工的表现不太可能符合正态分布。可能大多数表现很好,或者相反。正如n君所说,该公司员工的表现已经是很好了,并不存在所谓的表现很差的8%。既然这样,就不应该人为地硬性找出8%的“最差的”,把他们淘汰。
其次,“末位淘汰制”对行业特点是有要求的,进一步而言,它对所评定的工作内容的特点(包括技能要求、工作成果的可测量性等)是有要求的。所谓的“末位”,是对本组织来说的,当我们淘汰这批人以后,还要从外面招聘到同等数量的员工。通常,我们很难保证新招进来的人更合适。加上招聘成本,这种“换血”大多数是得不偿失的。比如n君的公司,是一家软件公司,公司中的人都要经过公司较长时间培养才能开始为公司作贡献。在公司外这种人才很少,不太可能像w君以前所在的制造业那样很容易找到人,并且不需要太多的培训。所以,此方法不适合这家公司。
最后,“末位淘汰制”仅适用于一定阶段的人力资源现状,也就是说,这种方法适应于某个特殊的员工群体。比如企业创业之初,管理上比较混乱,有的甚至连有关人力资源的规章制度都不健全,更谈不上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管理要讲适用不讲最佳,对于一些员工素质还不高的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未尝不可。这种办法可以激励员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实施“末位淘汰制”具体到每一个企业,是否有必要要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发展的规模:一般来说,小企业对这种需求弱于大的企业。主要原因在小企业易于管理;
2.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一般而言,垄断性行业的需求弱于竞争性行业。主要原因是缺乏竞争的压力和变革的动力;
3.企业的文化条件:在管理申崇尚“y理论”的企业,相对其他人性假设的企业,导人末位淘汰的需求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强调的管理基础不一样,如日本的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的技能和合作,较少实行严格意义上的末位淘汰,即将员工淘汰出企业,更多的是内部的岗位调配和轮换。
末位淘汰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实现公司内部职工动态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原则,体现优秀者升、平庸者下、违纪者罚,逐步建立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良性用人机制,优化干部和职工队伍结构,提升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促进职工合理流动。
二、适用范围
中层管理人员、公司在职正式员工;
三、原则
1、末位淘汰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原则;
2、动态考核原则,坚持教育与考核相结合,鼓励员工力争上游,公平竞争。
四、组织领导
成立末位淘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工作。
组长:总经理
成员: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负责末位淘汰制度的监督和决策,负责对制度执行过程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成员:协助组长进行制度的有效运行,保证末位淘汰的公平性、公正性,优化干部和职工队伍,提升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
五、考核周期
普通员工:月度;
中层干部:季度;
六、考核程序
1.中层管理人员考核;
1.1个人述职报告。报告分工作业绩、管理和技术创新、存在不足和工作计划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2民主评议。按工作计划、管理控制、组织协调、员工满意度等四个方面,由部门下属及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评议打分;
1.3直接领导测评。根据其现实表现及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测评打分;
1.4公司考评委考核审定。
2.基层员工考核;2.1个人述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存在不足和今后打算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2.2直接领导测评。根据其现实表现及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测评打分;
2.3民主评议。根据其实际表现及工作完成情况、个人言行品德等进行测评打分,由部门同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评议打分;
2.3公司考评委考核审定。
3.相关考核比例分别为:民主评议(20%)、直接领导测评(80%)。根据各层次考核最后得分确定末位淘汰人员。
七、淘汰措施
凡被确定为末位的人员视个人表现,公司将对其采取留岗察看、降薪、待岗、辞退等处理方式。
1.留岗察看。第一次被确定为末位的,留岗察看1个月,本人要写出书面报告,分析落后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2.降薪或调岗。连续2次作为末位淘汰对象的,给予降低基本工资30%。由部门负责人与其进行诫勉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限期改正,必要时调整工作岗位。
3.劝退。连续3次作为末位淘汰对象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改进自己不足,未对其岗位工作进行改进,经综合评议,认为严重不符合岗位要求的,符合国家和公司有关辞职辞退条件的,依法进行劝辞及辞退处理。
八、申诉
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淘汰决议一周内提起申诉,具体程序为:
1.员工提起申诉申请,说明申诉理由;
2.末位淘汰领导小组受理并调查处理,责成相关部门出具调研结果和调研证据,确认是否淘汰。
九、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企管运营部。
附件一:
附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