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篇一
语文是最具灵性与知性的学科,是最富有情感性的学科;语文以其独特的工具性和审美意趣,应该是一门最具诗情画意的学科。然而,在考试的压力下,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语文课堂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练习课,文本被机械地切割成知识的碎片,师生在沉重地训练中苦苦挣扎。的确,语文的工具性,需要学习与训练,需要运用与积累;但是语文又具有人文性,语文课必须有人文色彩,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因此一节好的语文课要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要充满诗情画意,要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的韵味,感受语文的美感,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一、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诗情。
语文教学,“情”字为首。语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精心设计导语,或引用诗词名句,或一些感人肺腑的事例,或动人歌曲、书画作品,或者用多媒体营造诗情画意,让学生在上课时就带着情感投入学习。激趣导入不但能够渲染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还能够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意境,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受到熏陶。
情感是人们共有的一种心理活动,以情动人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上课唯有做到热情洋溢、激情似火,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其作品《心灵飞翔的时刻》中说过:语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不能设想语文课仅仅是词语解释和语法分析而没有对学生心灵的抚慰和激荡。朱自清沉醉于牧童短笛所吟唱的春天的赞歌,老舍迎着冬天的阳光所描绘的济南水墨画,毛泽东站在黄土高原对着北国风光所抒发的壮丽情怀,苏东坡屹立于长江之滨所挥洒的万丈豪情,还有梁衡的诗情画意,沙叶新的妙趣横生,邵燕祥的激扬文字,都应汇入语文课,或在学生心灵的大海上掀起滔天巨浪。而这些功力来源于一个人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来源于自身的文化积淀,来源于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修炼,只有做到自己胸中有墨有情,才能打动学生,使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二、挖掘语文的情感因子生成语文味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包含丰富的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语文课要上得有情、有意、有趣,语文教师本身要吃透文本,蕴育情感,善于以情激情,才能酿造出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及技能,更应当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美丽的追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用自己的个性与激情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情所动,从而把对人类情感的感悟转化为对人生真理的追求。我在教学《香菱学诗》一课时,就考虑到教师要动情、引情,学生要入情,抒情。师生共同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充分调动发挥情感的功能,对香菱这个人物形象的探析突出讲,对香菱学诗的过程剥开议,对文中有韵味的句子展开论,对薛宝钗、贾宝玉等人对香菱学诗的态度精要析,并且适时引入优美的诗歌,抒情的歌曲,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努力创造出一种情意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众多名家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一杯平淡无味的水,而融入了教师生命体验的个性化课堂,奔流激荡的则是情感的血脉,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情感的共鸣。
语文教学时情感的教学,富有情味的语文课堂,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情感丰富并会“煽情”的人,教师要能够准确抓住文本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且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凸显教学的诗意元素渲染出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富有诗意的学科,同样语文教学需要诗意的滋润,需要诗意情怀的倾注。好莱坞的一部《功夫熊猫》嫁接了中国元素,而使得它票房大增。在语文课堂中如果能挖掘出文本中脍炙人口的诗意元素,无疑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大到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运用,小到板书的设计、问题的提问、作业的布置,无处不能体现出语文的诗意元素,尤其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如果能充分考虑到语言的诗意特点,那么一定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这方面,教师首先要注意新课的导入和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导入语可以预设,而现场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则体现了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把握好这两点,课堂上的语文味就有了依托。
教师要成为善于创设诗意情景的行家里手,让学生伴随教师的引导而渐入佳境。“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的语文味就从导语开始。创设一个与文章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使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生就会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设计了这样一段精彩的导语:“春,列为四时之首,它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季节,我们很容易想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类的优美句,古今中外的迁客骚人,写下了多少春的赞歌!现在,我们正生活在阳春三月里,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们学习《春》,这就更能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请同学们仔细读”就这样,随着老师富有诗意的导入,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学生进入到一个诗情画意、如沐春风的境地,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还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诗意的激励评价,让学生的舞台灵动起来。诗意的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在进行讲解、分析、点评时,应该多采用精炼的语言,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妙语佳句或诗意名句,而不能只和学生进行“白话”式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重语言的准备,运用准确二富有文采的语言连缀课堂环节,让学生在流畅富有诗意的交流中领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语文课堂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让师生在富有诗意的课堂评价中共同成长。
三、放飞想象,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诗意的课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联系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明的画面,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情境和意,使文章所描绘的人、是、景、物立体丰富起来,让它们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这就是写意中呈现的最高境界“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是诗意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阅读《沁园春 ·雪》,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建构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壮阔画面,感受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博大胸怀;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应该领略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中一位漂泊旅人的思乡之悲„„通过这样的联系和想象,让学生将语音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由语音的感知变为形象意境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五、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也为我们语文教师创设视听情境提供了良好契机,一篇篇课文是有情、有境、有血有肉的,如果在教学时教师能够精选与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一致的乐曲,画面来营造情境,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够给人以启迪、激励和心灵的净化,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知识的渴求。如在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北风呼啸,大雪纷纷,冰天雪地的场景,只见大屏幕上阴云滚滚,狂风呼啸,大雪纷纷„„。学生的想象随着画面的展开而展开,身临其境,真正感受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担心忧虑之情。
语文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学科,语文课堂上时时处处都应该充满诗情画意,诗意的课堂是神奇的,它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诗意的课堂是灵动的,它开启学生的智慧;诗意的课堂是快乐的,它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的芬芳,也让学生的人生充满诗情画意!
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篇二
陕西省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宋
靖
边 五 小
娟
娟1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激趣为先 精彩纷呈 高效生成
靖边五小 宋娟娟
【内容提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何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道呢?这是我一直追求的语文课堂。我以为语文教学要大气,不要小气。宁要大气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气下的精雕细琢。
【关键词】 教育教学 语文 高效课堂 激情
“如何上好语文课“,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所有的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为其探索不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做为五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也不断在反思: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对 语文的热爱?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道?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在用一辈子的学习来准备上好一堂课。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敢说自己就已经能够上好一堂语文课。正如诗曰:“有好句无佳篇”一样。我在教学的路上只是有了一些粗浅、零星的感悟而已,所以,在此,我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课堂教学的肤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它关涉到教师的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怎么为学,怎么做人”吧。既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先得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能否做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提升。这是一个立体型、动态的语文课堂,我远远没有这么高的境界,很难说好,故避而不谈。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也是一个很小的话题,说来无非是课前准备、课中演绎、课后练思这样的三个过程。把这三个过程做好,就算得上是一堂充满“语文味道”的课吧!这是一个平面的、线性的语文课堂,较好把握,也不难理解,我便捡个便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这儿说起,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课前准备
1、开阔的眼界
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眼界应该开阔,要多做一些资料收集的工作,这样备起课来便会信手拈来、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如教学古诗词,课前就可以去收集一些譬如作者简介、作者写诗的背景资料及相关古诗佳句等来备课;教学《丝绸之路》则可以多搜集一些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资料等内容来备课。
有了这样的视野,我们还用担心备不好课吗?还用担心没有新意吗?
2、丰富的创意
网络的发达,杂志的丰富,书籍的充实,使得我们备课不再是 一个难题,当然,这也为教师偷懒种下了祸根。我主张有自己的教学创意。创建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班情、学情的教学案例来。
找准一个好的教学支点,抓住一两个主问题,带动全篇的学习。这样的创意,正如余映潮所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
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这样的创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创意,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由于是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适合班级的,因而也是最好的。
二、课中演绎
1、自然
课堂教学只有教的自然,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不开水。这几年,语文课模式层出不穷。殊不知语文课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没有语文味了。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都忽视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语文教改。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例如老舍的《草原》,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读等形式,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读出富有表现力的祖国语言的语感。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他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很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
2、丰美
一堂课的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语文味道、极具美感,形式多样又主次分明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大面积、长时间地占有课堂,让课堂生机勃勃。
案例一:
我执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环节,意图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在语言的熏陶感染中感受这户农村人家和平宁静、朴素安适、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扮演“翁”,孩子们扮演“媪”。我这个“翁”先夸赞“媪”:老伴呀!你真是太棒了,给咱们生下了这三个勤劳、孝顺、可爱的儿子。孩子们也学着夸赞我这个“翁”,有的说:老头子啊!咱们一辈子风风雨雨中走来,还说什么感谢啊!有你,我才感到幸福啊!还有的说:老头子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像这样喝点小酒、聊聊家常,是我最高兴的呀!也有的孩子说:老头子啊!这也有你一半的功劳啊!孩子们的夸赞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语文味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受到拘束时,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了这样不同的活动,课堂也就有了不同的美感。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活动,一般不是独立进行的,往往是交互穿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激情
面对情感丰富的文本,面对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的语文课 堂需要激情,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常听人说,有的老师往台上一站,举手投足之间就像一个老师。这里面恐怕跟激情有很大的关系吧!
何为激情?我以为是老师那满含的微笑,是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那脱口而出富有才气的谈吐,是那信任与鼓励的眼神,是那会说话的手势,是那忘情的、会心的、痴迷的投入。
做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努力打磨自己的语言,力图让它变得幽默。注意自己的手势与肢体,让它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情态。
案例二:
还记得我校的马德平老师在执教《望庐山瀑布》中的拓展延伸环节时,出示了《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潘金莲。问孩子们:“美吗?漂亮吗?喜欢吗?”孩子们都说美,不少男孩子则不好意思的说喜欢。继而老师话题一转,谈及潘金莲的丑恶行径,再追问:“现在你们觉得她还美吗?漂亮吗?喜欢吗?”孩子们纷纷摇头。老师巧妙地回归到课堂,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正是这个理。
马德平老师在课堂上不经意流露出的洒脱与豁达、渊博与灵秀、从容与大度,以及那幽默风趣、谈吐不凡的语言,无不深深吸引着每位学生,引来台下听课老师的阵阵欢笑声。
感悟:语文教学要大气,不要小气。宁要大气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气下的精雕细琢。
步入靖边五小的这两年,我深深明白了“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现在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可以说是向身边熟悉的和陌生的人学习的结果啊!
喜欢看上海卫视的《壹周·立波秀》,拜服于周立波幽默的谈吐,折服于周立波丰富的肢体语言。我常常想,这样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本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掌握知识。
感悟:当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拥有不凡的谈吐,高超的演技。
4、过渡语
过渡语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归纳 总结学过的内容,并且对下文所学的内容进行启发,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在思维上平稳过渡,在引人入胜、浑然不觉中学习新的内容。过渡语的设计要巧妙、要有语文的味道,也可以是课文中的某句话,过渡语就是串成语文课堂上各个环节的闪亮的珍珠,虽然小,确可以串成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这枚闪亮的珠链,每一位教师应做到会用、善用、巧用课堂教学过渡语。
三、课后练思
1、余韵
一堂课上完了,教师不能夹着书一走就完事了。语文的课堂教 学也需要作业,也呼唤训练。只不过语文的练习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布置写课后生字,并让在字典中找它的同音字,既培养了动手查字典的能力又丰富了词汇积累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诸如雅词摘抄、名句积累、精段记诵、编写诗歌、仿写文章等有效作业。
2、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后,我们往往会获得一些深切的认识。写反思,我们往往会获得一些深切的认识。写反思,是现代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以为写反思,可以不拘形式,记录一些零星的感受。
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跨进一步,写教育教学论文,将零星的反思进行放大、进行规律提取,形成2000字左右的教学反思小论文,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研究迈进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了。
案例三:
我在四年级时执教《麦哨》一课,孩子们在课堂上写得一首首虽略显稚气确情感真挚的小诗带给我很大的启发,由此我写了论文《麦哨声声 诗意浓浓》,获得了国庆杯论文评选二等奖。
叶圣陶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
正如学无定法一样,教无止境!我们的语文课堂从来不需要昏天黑地地讲解、居高临下地灌输,而是以首席读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探讨,携手走进课本。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情景就
会踏足我们的课堂。
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努力成就课堂的精彩与个性,持之以恒,用实践去体悟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最后,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句我最近在微博上读到的句子:“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就转行,如果不想转行就努力工作。”是啊!如果我们总是做一行,怨一行,那只能是到老不在行!我的一个要好的同事在微博上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三十才解师之语。”我这样回复她:“三十醒悟,犹未晚也。”是啊!我们千万不要留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遗憾。
【参考文献】
邓小华《教育的智慧与情怀》.同心出版社.2008 张利军《爱的教育》.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 游旭群《教育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篇三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晨读》教学案例
乔海燕
《晨读》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学习生活的一段回忆。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读者产生共鸣,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因为那个时代离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接着又出示了葛翠琳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作者。又在音乐的伴随中叙述了葛翠琳的童年生活,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文章的距离,让孩子们体会到文中的学生对读书有着强烈渴望的原因就是因为又一位爱好文学的老师。接着抓住“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中心问题,让孩子们读中感悟,认识到读书的乐趣,激发读书的渴望。
片段一:
师: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位老师很美丽。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这位老师长着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脸有些苍白,一双温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时时闪出甜美的微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
师:还有谁想说?
生:这位老师很幸福。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有这么多学生陪伴她,所以她幸福。
师:如果这位老师就站在你面前,你想认识她吗?打个招呼吧!生:老师您好!
生:老师我是xxx,我很喜欢你。
师:带着你的喜欢读读这句话。
„„
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心问题的提出既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学生的模糊映像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朗读体验,逐步深入进去,充分地与文本亲近,感受读书的魅力,体会读书带给孩子们也就是读者的乐趣。
片段二:
师:文中的老师给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都过哪些书?
生:冰心的《寄小读者》,《万卡》、朱自清的《背影》、《爱的教育》。
师: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生:没有。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冰心的小诗《雨后》(出示内容)很熟悉是吧?一起来和老师读读。(师生共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高兴。
生:我也想玩水。
师:不同的文章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下面这封信是万卡写给
爷爷的,看看能带给我们什么。(师读节选部分)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
生:我为万卡着急。
师:文中的孩子们和老师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回到文中我们一起去感受。
„„
书中描写的场景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与孩子们一起感同身受,不仅可以很好的把握文章人物感情,同时也为读书铺下了基石,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感悟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与文中人物同悲共喜,激发了读书的欲望,让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代替教师繁琐的说教,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下滋生。
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篇四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摘要】 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以具体实例论证上述观点。
【关键词】人文性 感性 体验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如下。
1.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2.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1)在“空白处补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2)在“难以言传”处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
(3)在“意犹未尽”处延伸。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这是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
3.表演再现。加工教材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此外,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死拖守教材钻坚仰高,固守一隅,应跳出语文教语文,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上网,使课内、课外知识融化贯通。 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篇五
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气
贵州省惠水二小 刘发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气。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2、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去想象。
3、在默读中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看到文字后面的图像。激发学生内在的灵气,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质疑 个性 充满灵气 和谐宽松 生机盎然
语文课堂是挑战智慧的乐土,需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更需要教育的智慧。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气?我们要把握好动态的课堂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张开想象的翅膀,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看到文字后面的图像,激发学生内在的灵气,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爱学习,想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一、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教材所选的绝大部分都是文学长河中的经典,可是平时的学习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总从语言文字中匆匆而过,没能细细欣赏她的轻灵,品味她的情趣。教学时的惯例是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语、背诵词语解释、分段、了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完成课后作业。学生的学习是老师讲学生机械记忆,答案统一。这样,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童年单调而枯涩的回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语文的主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变,不再把课堂看作是“灌”知识给学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师看作是权力的代表,不再认为学生是“复印机”。而是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后,我问学生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蔺相如或者廉颇,其中一位学生却说喜欢赵王。我感到很惊讶,但我没有否定 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说出原因。学生振振有词地说他喜欢赵王,蔺相如地位卑微,赵王却敢于大胆任用他,赵王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用人长处的好君主。对学生这个独特的见解,我给予了肯定,这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冷冰冰地说教,要把微笑带入课堂,用情去取发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2、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个性。“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是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质疑提供机会。⑴针对课文重点语句质疑。例如《桂花雨》一课,在找出重点语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没有家乡的桂花香”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就会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没有家乡的桂花香?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研讨这些问题,就可以透过语言文字触及文本深层次的意蕴。⑵从课文多重角度质疑。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着眼于“父亲”质疑:父亲在绝望之后为何变得如此坚定?我们如何评价父亲?也可以着眼于儿子阿曼达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质疑:“我”在废墟里坚信自己能够活着走出去,“我”不仅自救,还积极求助别人,“我”的精神源泉来源于何处?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针对课文特殊处质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特殊处进行质疑,引导学生在多次反复处质疑。引导学生在矛盾处质疑。课文的矛盾之处往往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吸引读者注意之处,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教学的难点便迎刃而解。引导学生在言尽而意未尽之处质疑。优秀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之处,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
3、鼓励创新。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例如,我上《乌鸦喝水》这课时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可以使乌鸦喝到水?”学生纷纷举手,说了很多种令我都意想不到的“办法”。“把嘴插到瓶口,然后倾斜瓶子就可以喝到水。”“找个可以盛水的瓢啊这类物体,打翻瓶子,让水流进去,就可以喝到水。”“还可以用吸管喝水。”“嘻嘻!飞到小朋友家,借小朋友的卷笔刀把嘴削尖就可以喝到水。” “用脚在地上抱一个坑,衔一片树叶铺在坑里,用脚把瓶子推到坑里让水流到坑里的树叶上就可以喝水。”„„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 生个性。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材,精心地重组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懂得教材的内在联系性,看到教材向课外的扩展。如在《将相和》一课教学中,教师既要看到它在本单元中所担任的训练重点“事物的前因后果”,又要看到文中所渗透的“文道统一”的思想,还要看到《将相和》一文中写人的方法也值得借鉴,这样的写人的方法,不是本单元的重点,但研究一下,就为学生作文积累了写作知识。更要看到古代像这样动人的故事还很多,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
5、采取新颖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列举几种如下: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四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个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组长,其余三人各有任务,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组员的合作,既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又提高了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一部分原来在班上不敢发言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锻炼,逐渐地也敢在班上发言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如,期末复习时,布置学生自己出一份考题,学生在自主完成出考题的这项学习任务时,要去看课本,查阅资料,而在这一个活动过程中,他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就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如,教学十二册第四单元“在临别之际给母校写一份建议书”这一项内容,教师就可以利用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建议书的写法、格式到内容的确定,学生都和自己最好的合作伙伴讨论、学习,在讨论学习中,他们感觉到了自由,畅所欲言,热情高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当“老师”。学生当“老师”就是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去仔细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来体验做老师的甘苦。如,上作文评讲课,就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到讲台上去引领着全班学生评讲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有没看到的地方,教师也可来上一句“允许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吗?”,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场 面,往往令学生终身难忘,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早就在无形中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下次作文,他们就会扬长避短了。在这样的场景中,往往还会使很多学生受到感染,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学生会更谦虚,在发表看法的过程中,胆小的人也会争着说说自己的看法。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巧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知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我设计的思路就是让学生自读,感悟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神机妙算)进一步探究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勾画出文中的句子)再进一步研读,感悟其神机妙算的原因是识人心,懂天文,懂地利。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挥个性特长。可以办班刊,出作文集,开朗诵会,搞辩论赛,搞课前三分钟演讲,搞每日一记、每日一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课外阅读比赛„„
5、、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激发学生个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所以,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课堂。只有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挖掘出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使其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得到发挥,消极因素得到抵制。
二、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丰富的想象是学生灵气的源泉,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只有让学生游刃于字里行间,浮想联翩,神与物游,解读、同化、丰富着文本意境,崭新的意象才会油然而生,呼之欲出。
1、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
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再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针对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分别做大王时的三幅插图,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想象猫头鹰下令后大家怎样议论纷 纷,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样辛苦的练习跳跃,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样欢呼雀跃;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教室里孩子们的神态、心理活动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我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3、抓住文中空白,丰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 “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写到“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小鸭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小学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4、仿写改编,展开想象。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遇到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教学中,我还就不同类型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改写,如:把常见的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科学童话改写成说明文;根据课文故事的情节,顺其自然想象结果进行续写等等,使学生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出来。
5、结合习作教学,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在习作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想象,让自己的思维自由地飞翔。
三、听到文字背后的声音,看到文字后面的图像。
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种思想对话过程,就是一种静心默读思考的过程,它有别于学生热烈喧哗的讨论,有别于学生抑扬顿挫的诵读,还学生一个清静,给学生个性飞扬的空间,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使心灵如雨后的青山般澄澈、清明和舒朗。语文秀外慧中,她的美丽就在于语句含蓄,境界高远,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静默如一湖春水,沉稳如一座高山,默读得以跨越千年时空,置身特定的情境,倾听文字的脉搏,捕捉悠远空灵的气息,触摸作者的情思。所以学生只有掌握了默读技能,形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才有可能广博涉猎、增强底蕴、张扬个性。默读是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意境,是一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默契„„可以获得一种如饮甘醇,久而弥笃的味儿;一种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味儿。只要你能从静静的文字中读出了作者的心里所思、所想,在静态的文字下看到动态的画面,听到作者的声音,你的课堂就会充满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