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自然风光使人心旷神怡,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总结的时候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和逻辑的清晰。总结范文展示了作者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3.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书籍或网上查询资料、城市化问题社会调查。
2.教学器材:世界政区挂图、投影图片、有关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分组竞赛题签及试题。
3.教学课件:“巴西面积、人口资料表”、“巴西的人种构成图”、“巴西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热带雨林的作用”、“城市化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夏季进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是巴西这个“足球王国”引出课题。
教学新课。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
教师:(展示世界政区挂图)从这几幅地图中,能读出有关巴西的什么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小结:从所属大洲、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世界最大的河流、热带气候等方面小结。
教师:(出示巴西人口、面积资料表)请同学们说出世界上面积大于巴西,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名称。
学生:面积大于巴西的国家有: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人口多于巴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板书)。
教师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开发历史。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有关文字,讨论分析并回答几个问题。
a.当地土著居民是什么人?
b.玛雅文明是什么意思?
c.侵入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谁?到达了什么地方?
d.“黑人奴隶从哪里来”为什么要、贩卖黑人奴隶?
e.巴西的开发历史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讨论回答并指图说明。
师生小结:
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
3.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板书)。
教师: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教师指导:教材提供的“活动”――“巴西的邻国”。
学生阅读:阅读a、b、c三个图文资料,解释这些资料说明的问题。
教师举例: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板书)。
1.“二次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板书)。
教师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巴西的资源”。
师生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板书)。
2.“二次大战”之后的经济特征(板书)。
教师:“二战”后,巴西经济发展较快,尤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逐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读图提问:同学们看教材图“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从图中可以读取什么信息?
学生充分活动,积极发言。
师生总结归纳:
a.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板书)。
教师: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略)。
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b.水能——伊泰普水电站(板书)。
教师拓展: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一项伟大的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承转:巴西利用本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能,迅速发展了现代工业。c.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板书)。
教师: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什么?重工业为什么多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
学生思考回答(略)。
d.农业——咖啡、甘蔗、柑橘(板书)。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总之,巴西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课堂小结(略)。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分析地形与气候特点。
2.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处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的问题。3.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难点:
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看视频,《巴西足球》让我们走近巴西。
[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巴西的国旗(教师做简单的介绍)。
出示学习目标。
自读课本插图3—41及90页—91页第一自然段。
你获取了哪些地理信息?
每位同学明白学习任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桌合作与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汇报学习成果。
展示课件:巴西位置图,教师简单讲解,加深学生记忆。
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师生讲评。
亚马孙平原上覆盖着大片的热带雨林,它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又是怎么对待它的?转乘“地球之肺”。展示课件森林被破坏图片。展示课件:
大片的热带雨林被破坏原因及带来什么后果?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
小组讨论:教材92页活动3.面对砍伐热带雨林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你赞同谁的说法?为什么?请小组合作出谋划策找出路。小组展示成果,小组间互评。教师。
总结。
•改变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以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保护热带雨林,保护人类的家园!
保护环境是你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是全人类的责任课堂总结:
突出总结巴西的“大”和“热”,帮学生理清思路。板书设计:
一位置二地形三河流四气候。
走出课堂:
搜集资料,探讨巴西迁都原因,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有何启示。
一、学情分析。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通过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地理思维理念,学会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已初步具备分析某地区或国家自然环境特征及人文环境特征的能力。并能利用相关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学习巴西时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巴西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由于时间的考虑,本节课只选取其中一个要点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巴西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人种构成特点和多元文化特点。将巴西的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两部分内容划分到第二课时进行讲解。其中自然环境方面的讲解也为下节课的工农业分布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读图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
2.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主要的地形及河流,气候类型及分布。
1.能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
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一个国家独立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分析巴西热带为主的地理环境。
2.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四)、教学方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
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用一段2014巴西即将举行的世界杯主题曲的mv进行引入。视频中有巴西的人种、桑巴舞和闻名世界的足球等信息,这首歌曲节奏强烈、富有激情、鼓动性强,不仅与巴西足球关系密切,而且可以迅速把学生引入学习巴西的情境当中,形成紧张、活泼、努力进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巴西的地理位置。
本部分的内容我设计为自主学习的形式,锻炼学生通过图片搜集资料的能力。
1自主学习一。
(三)、巴西的自然环境。
(四)、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自主学习三。
2.巴西的人种构成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中闪烁等方式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自主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参照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找相关知识,自主完成课件上的内容。自学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疑点,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小组交流时纠错、补充完整并进行巩固和检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搞清知识点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从而掌握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学会主动思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荣誉感等。)活动探究:
阅读p83的图文资料分小组讨论:
1.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2.通过材料说明巴西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活动探究二: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检查。搜集学生交流过程中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点,适时进行点拨。设计意图:主要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来进行总结,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让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设计意图:课堂小结重在总结提升,使知识条理系统。使学生形成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六)、课堂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道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题目由简直难。在问答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进行选择性答题。
2合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让学生在学中思,做中悟。
四、板书设计:第二节巴西。
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二、自然环境1.主要地形及河流2.主要气候及分布。
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显著的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
2.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多元性巴西文化。
五、作业布置:能力培养与测试p47。
六、评价。
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感受到: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学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料。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协作意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石河子第六中学。
陈晓燕。
2014年5月21日。
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民族融合的国情。
2、了解巴西农业生产和工业与资源的布局与特点。
能力目标:运用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巴西农业分布的影响,揭示矿产资源对巴西工业区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教学准备:世界政区图、巴西的地形图、巴西的气候图、巴西的农业带(区)图、巴西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巴西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学习9。2《巴西》。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世界政区图。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小组合作讨论:巴西的地形图读图回答:
1、二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
2、巴西所处的温度:热带。
3、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景观图展示)。
为什么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国家?
1、地理位置决定。
2、亚马孙流域经过这里。
3、安第斯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流水。
材料:亚马孙河(amazonriver),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亚马逊河河长6400公里,是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州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超过1.5万条。
小组合作探究:热带雨林有何作用它为人类提供了那些资源?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小组合作探究:巴西的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当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开发了种植园,发展了罪恶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
在巴西,由于欧洲白种人、非洲黑人及少量的日本人和华人的到来,加之原有的印第安人(黄种人),彼此通婚,形成了鲜明的种族特征。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小组合作探究:种族的融合对文化有何影响?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
(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
(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
(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2)进口能源。
(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
(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小组合作探究: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
结合图18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想一想,大规模地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
主要是产生环境问题。
(1)森林遭受破坏。
(2)水土流失严重。
(3)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
(4)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5)全球气候恶化等。
巴西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的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课堂总结】。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5、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1课时。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5.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
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当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开发了种植园,发展了罪恶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洲和拉丁美洲爱好人数最多的运动。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文化。)。
8.总结:所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
板书: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导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3.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总结:的确,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5.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2)进口能源。(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板书: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放录像:亚马孙热带雨林风光片断。
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现在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出现危机。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热带雨林的危机。
2.展示阅读材料。
材料1: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獭、大食蚁兽,鸟类的巨嘴鸟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材料2: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为全球提供了新鲜空气。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材料3:课本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图。
问: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1)提供木材。(2)调节全球气候。(3)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4)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6)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板书:巨大的环境效益。
过渡: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发。
板书:开发利用。
木者。(2)采矿,开辟农场:矿主和农场主。(3)开荒种地:垦荒的贫苦农民。)。
4.读图9.26:“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想一想,大规模地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主要是产生环境问题。(1)森林遭受破坏。(2)水土流失严重。(3)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4)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5)全球气候恶化等。)。
5.巴西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的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然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仍有许多问题不好解决。
读96页图29,根据三位中学生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后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1)有计划地开发热带雨林,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保护林地面积不再减少。(2)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积累资金和技术,逐步开发东北部高原。)。
6.过渡:巴西不仅存在热带雨林环境问题,还存在着城市化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城市化问题。
你所在的或熟知的城市,有哪些“城市病”?该怎样解决?
小结:中国和巴西同样是发展中大国,有些问题两国很相似。
1、通过学习,知道巴西是如何成为咖啡王国的及咖啡在巴西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理解“得天独厚”,利用资料,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3、学习《巴西咖啡》的写作方法,了解作者是通过几个方面来介绍咖啡的,尝试写《中国茶叶》。
一、揭示课题,认识“咖啡”。
1、准备两杯饮料,请学生品尝,猜猜是什么?
出示:咖啡。
2、读文,了解“咖啡”这种植物。
出示图文:咖啡是一种常绿灌木,开白花,有香味,在红色椭圆形的果实里有两粒种子,种子烘烤制成粉,便可作饮料。
自由地读一读,用心记一记。
3、看图介绍一下咖啡这种植物。
4、借助图片,引背相关语段。
咖啡豆磨成粉,就成了我们平时喝的咖啡饮料。
5、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巴西咖啡》。
出示巴西咖啡齐读。
二、学习传说一,了解咖啡的起源和作用。
1、齐读传说一,了解咖啡的起源。
师:咖啡并非起源于巴西,那它起源于哪里呢?一起读这个传说。
师:通过朗读,我们发现咖啡的起源地在——(埃塞俄比亚)。
读好这个地名。(出示)。
2、在这个传说中,你还能了解到什么呢?自由读这个传说,边读边想,找到相关的内容。
(咖啡令人兴奋)(羊群乱蹦乱跳,异常兴奋。结果老人也随着羊群手舞足蹈起来。)。
3、补充资料,了解“咖啡”一名的来历。
师:人们为什么要给这种植物取名为咖啡呢?老师告诉你们,咖啡一词起源于希腊语,意思就是“热情和力量”,因为咖啡中含有咖啡因的成分,致使咖啡具有了令人兴奋的奇特作用,所以人们把这种果实起名为——。
三、研读课文6~8节,了解巴西成为“咖啡王国”的原因。
1、自由轻声地读7、8节。
2、交流:
(1)咖啡的种子在无意中由葡萄牙军官带入巴西。
出示:咖啡种子无意引入。
师:咖啡的种子在无意中被一个葡萄牙军官带入巴西,那是怎么回事呢?早在1722年——……。这是巴西成为咖啡王国的先决条件。
(2)巴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出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听记资料,理解“得天独厚。
师:“得天独厚”就是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文中是指什么得天独厚?(巴西自然条件),巴西的自然条件对什么来说是得天独厚的?(咖啡的生长)为什么说巴西的自然条件对于咖啡的生长来说是得天独厚的呢?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认真地听一听,用心地记在心里,等会儿请你按句式说一说。
听记资料:
巴西80%的国土位于热带地区,是世界上热带范围最广的国家。横贯北部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流域的雨量居全国之冠,年平均气温27-29℃,气候宜人。那里土地大多为红壤,较肥沃,适合作物生长。
·结合资料内容,按句式练习说话,进一步理解“得天独厚“。
师:你认为巴西的哪些自然条件是适合咖啡生长的呢?同桌讨论一下,再按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巴西有适合咖啡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那里百分。
之80以上的国土属于热带雨林,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气候温暖)。
·小结,引读。
师:这一切的条件都适合咖啡生长,所以说巴西的自然条件对于咖啡的生长来说真是——再加之——(引读),说咖啡在巴西快速繁衍也是有根据的,在1900年初,巴西已经拥有了50万个咖啡种植园。
(3)产量、出口量世界第一。
出示:产、出总量占世界第一。
·齐读第八节:据统计,世界上生产咖啡的国家有50多个,巴西的咖啡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占世界第一位。
·补充资料。
师:老师查阅了资料后,惊奇地发现巴西成为咖啡王国当之无愧。早在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年产咖啡2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
6、齐读第7、8节。
师:咖啡进入巴西只是一个偶然,却奇迹般的繁衍了。一起读7、8节,感受一下巴西被冠以咖啡王国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7、看着板书清楚地说说巴西是怎么成为咖啡王国的。
师在板书上随即画上箭头。
8、引读板书。
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葡萄牙军官将——,然而巴西的——咖啡在这片土地上快速繁衍,慢慢的使巴西的咖啡——。于是巴西也成了“咖啡王国”。
四、学习课文1~3节,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巴西人咖啡在巴西。
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1、自由读1到3节,想想从哪些内容可以感受到咖啡在巴西人的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边交流边板书:习惯早餐工间休息。
感谢。
待客:讲究。
2、指名三人读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比较,再次感受咖啡与巴西人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3、引读第三节,巴西人喜欢用咖啡招待客人,所以咖啡待客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当客人来访时——,反之——。(正音:热气腾腾出示词卡)。
4、小结。
师:小小的一杯咖啡竟然可以看出你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你去巴西做客,当主人献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时,你可要喝下咖啡,因为——,否则——,所以说,咖啡待客——。无论走进哪个城市,我们都要了解他们的习俗,这样才会不失礼仪。
5、欣赏图片,初步感受咖啡文化。
了一种浪漫的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感。工作之余,喝杯咖啡提提神,解解乏;街头的咖啡馆为大家提供了谈天说地的好机会;在自家的小园里,喝杯咖啡,任阳光暖暖地撒满园子;闲暇时,调制三、两杯咖啡,细细品位;朋友聚会,一杯咖啡增添了一份亲切。(配乐)。
五、小结《巴西咖啡》的写作方法,拓展写作《中国茶叶》。
1、借助板书,小结写作方法。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们知道了作者从咖啡在巴西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及巴西是咖啡的王国两方面来写,还介绍了关于咖啡的两个神奇的传说,现在,我们知道了巴西是——(咖啡王国)。
2、交流谈话,激发创作欲望。
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中国的茶叶足迹也遍布世界,中国有被称为——出示“茶乡”
3、小组讨论:在学习了《巴西咖啡》之后,你会从哪些方面。
介绍中国茶叶呢?
4、交流,小结。
5、布置长期作业。
师:这就作为一个作业,让我们一起收集资料,一起研究,然后将你的成果可以以板报的形式,可以以文章的形式,也可以以报道的形式展示出来,将中国茶叶推荐给世界各国。
导入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足球王国——巴西。
一、图说——巴西之大。
1、根据巴西轮廓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巴西,指图描述巴西的位置。
2、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从面积上可以看出,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拥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展示巴西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和河流。指图,展示资料。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高原、水量最大和流域面积最广大的河流、热带雨林。
4、链接展示热带雨林景观图和巴西国旗图,其中绿色代表热带雨林,说说热带雨林的作用,展示减少现状。角色模拟,设计森林保护宣传口号或标语。
总结:利用地图,我们从面积、地形、河流、森林了解了巴西之大。
承接:亚马孙河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与它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图说——巴西之热。
据图判读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点。展示气候分布图,明确两种气候分布地区。
承接: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巴西人口是如何分布的呢?
三、图说——巴西之多。
3、最显著地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展示人口过亿国家图,明确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5、精挑细选:你认为哪些经济作物适合在巴西种植。说说理由。回顾东南亚有关知识。读图找出巴西的热带农产品有哪一些?热带农产品多,图说咖啡、甘蔗、天然橡胶分布地区,在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目前巴西的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承接:由于受葡萄牙人长期殖民统治,20世纪以前巴西经济主要依赖农矿产品的出口。
6、解说发展脉络。展示图文资料,找找巴西有哪些矿产资源?指图说出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工业部门和附近的矿产资料。对比分析巴西和俄罗斯、日本工业布局的异同点。
总结:巴西作为金砖国家之一,以丰富的原材料资源著称,木材、甘蔗、黄金、金刚石、咖啡和橡胶等原材料非常多。
独立前由出口单一农矿产品到独立后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成为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并且在大街上能够看到很多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因为生产甘蔗,以甘蔗为原料制作酒精。
总结:以上我们从人种、人口、文化、原材料方面解读了巴西之多。
四、说说——巴西特征。
2016年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你能给即将前往巴西的朋友介绍一下巴西么?教师归纳总结。
真真假假,快速抢答。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5、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
(一)第1课时。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5.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
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当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开发了种植园,发展了罪恶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洲和拉丁美洲爱好人数最多的运动。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文化。)。
8.总结:所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
板书: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导入 :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3.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总结:的确,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5.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2)进口能源。(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板书: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1.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放录像:亚马孙热带雨林风光片断。
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现在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出现危机。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热带雨林的危机。
2.展示阅读材料。
材料1: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獭、大食蚁兽,鸟类的巨嘴鸟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材料2: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为全球提供了新鲜空气。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材料3:课本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图。
问: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1)提供木材。(2)调节全球气候。(3)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4)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6)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板书:巨大的环境效益。
过渡: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发。
板书:开发利用。
木者。(2)采矿,开辟农场:矿主和农场主。(3)开荒种地:垦荒的贫苦农民。)。
4.读图9.26:“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想一想,大规模地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主要是产生环境问题。(1)森林遭受破坏。(2)水土流失严重。(3)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4)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5)全球气候恶化等。)。
5.巴西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的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然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仍有许多问题不好解决。
读96页图29,根据三位中学生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后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1)有计划地开发热带雨林,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保护林地面积不再减少。(2)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积累资金和技术,逐步开发东北部高原。)。
6.过渡:巴西不仅存在热带雨林环境问题,还存在着城市化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城市化问题。
你所在的或熟知的城市,有哪些“城市病”?该怎样解决?
小结:中国和巴西同样是发展中大国,有些问题两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