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3篇(通用)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28 00:00:00    小编:QC大宝哥

最新西师版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3篇(通用)

小编:QC大宝哥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教版倍的认识教案篇一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镇江新区实验小学吕红玲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课件出示:“小鬼当家体验店”开业啦!一起去一睹为快吧!

文具盒:13元铅笔4角

提问:4角比1元多还是少?4角是几元呢?

预设:十分之四元,0.4元

指出:4角可以用分数4

10

元,也可以用小数0.4元表示。

提问:有人说小数很好认,它长得很特别,你觉得呢?

指出:小数都有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小数交朋友。(板书:认识小数)

二、引导探索,构建新知(借助人民币单位认识小数)

(一)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铅笔 4角

指导:读小数,0.4读作零点四。

提问:如果把这个图形当成是1,你能在图中表示出0.4吗?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展示学生的分法。

提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指出: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

,也就是0.1.取其中的4份就是0.4元。

(2)橡皮 ?元 提示:我比1元少。

提问:你能猜一猜橡皮可能是多少元吗?

生猜想,并在图中表示出来。

老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纸。 课件整理:110 =0.1,210 =0.2,310 =0.3,410

=0.4……^ 提问:读一读,你有什么新发现?

指出: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

(3)30秒游戏巩固:师说分数,生说小数,师说小数,生说分数。 提问:如果涂满,有几个110

,是几?10个0.1呢? (二)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1)笔记本 1元1角

提问:笔记本是多少元?如果还用一个图形来表示,你能表示出来吗?为什么?

指出:1元1角就是把1元和0.1元合起来。小数点左边的1表示1元,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1角。

(2)挑战:4元6角是几元呢?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在()里填出小数,并读一读。

8角=( )元 9角=( )元 5元8角=( )元 3元9角=( )元

2、用厘米量出彩带的长度。(0.4厘米,1.8厘米,2.7厘米)

3、在□里填出小数。

四、延伸拓展,总结交流

1、自学课本

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4、0.8、1.5、3.2和8.8都是小数。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提问:通过自学,你学到了什么?(生交流反馈)

交流:在1.1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2、生活中的小数

出示生活中的小数图片:

(1)自动笔芯的规格是0.7毫米。

(2)你的体温是38.2℃。

(3)我的体重是35.9千克。

(4)买票规则:1.2米以下免票;1.2--1.4米之间35元/人;1.4米以上65元/人

提问:如果小女孩身高是1米3分米,应付多少钱?

小结:小数一点也不小,它在我们的世界可是有重要作用呀!

3、回顾:今天学会了什么?

4、学习书本“你知道吗?”小数的产生。

板书设计:认识小数

4角=4

10

元=0. 4元读作:零点四 1元1角=1. 1元读作:一点一

整数部分

分小

相关热词搜索:;

苏教版倍的认识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四课内容,是小学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新增添的内容,是在线段、角、顶点、三角形分类等三角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延伸。为今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生分析:

从接触三角形以来,都是针对已成立的三角形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从未涉及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陌生领域。在生活实际中缺乏鲜活实例和经验,固而学生在学习该段内容时,会有与生活实践相割裂的感觉。学生对较抽象的问题无法明白其含义。所以这段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不够自信,没有勇气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无法完全独立的进行探究活动。需要老师以学生体验过程为主,以感知探索的方法为重,给予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最近几天咱们一直在围绕哪种图形进行学习?

(生:三角形)。

师:什么是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

师: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什么?

(生:边。)

2、解释课题

今天咱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活动

1、用4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三角形,初步感受能否摆成三角形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①师:刚才咱们说了“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那么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得用几根小棒?

师:是不是只要给你3根小棒你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怎么验证咱们说得对不对呢?

(生:实际动手摆一摆、围一围。)

师:那好,课前咱们都准备了几组长度不同的小棒,接下来咱们就来摆一摆。在动手之前咱们先来一起看一看“活动要求”。

②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自读活动要求,师:清楚活动要求了吗?开始吧!。

③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完成活动记录表。

④汇报活动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是不是只要是3根小棒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生:不一定。)

师:在刚才的4组小棒中,那几组能摆成三角形?哪几组摆不成三角形?你觉得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生:小棒的长度。)

2、进一步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①课件分别演示4组小棒摆三角形的过程。

②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出示第3组小棒(2,3,6)。

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重合并且没能首尾相接。)

师:为什么这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生:小棒太短了。)

师:为什么太短了?(生:2厘米加3厘米都不到6厘米,有缺口,接不上。)

师板书:2+36

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1,2,5 2,2,8)

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几组小棒之间的关系,什么情况下的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③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师:既然你们觉得小棒太短了围不成三角形,那我现在把2厘米的小棒延长1厘米,这时就成了第4组小棒(3,3,6)的长度,你们刚才摆成三角形了吗?

课件演示。

师:出现了什么情况?(3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刚好重合。)

板书:3+3=6

师:那么3,5,8这3根小棒能摆成吗?5,6,11呢?

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也摆不成三角形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也摆不成三角形。

④小结

师:咱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摆不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⑤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师:现在咱们知道了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那大家能不能大胆猜测一下,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师:是这样吗?咱们再来看看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两组小棒的长度,算一算是否验证了咱们的猜想。

学生算一算验证猜测。

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3、进一步探究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

①师:这是咱们摆成三角形的那2组小棒。当我们用小棒摆成三角形后,小棒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生:三角形的边。)

②师:请你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同桌两人交流。

个别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③师: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

④归纳总结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师:这就是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刚才咱们是从这两个三角形发现的这个结论。现在咱们利用课前画的任意三角形来算一算,看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具备这样的规律。

(学生计算验证)

三、随堂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下面陈老师准备了一些习题,敢不敢试一试?

1、淘气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从下图中你能看出那条路近吗?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2、完成“练一练”1-3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4

五、全课小结

苏教版倍的认识教案篇三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镇江新区实验小学吕红玲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课件出示:“小鬼当家体验店”开业啦!一起去一睹为快吧!

文具盒:13元铅笔4角

提问:4角比1元多还是少?4角是几元呢?

预设:十分之四元,0.4元

指出:4角可以用分数4

10

元,也可以用小数0.4元表示。

提问:有人说小数很好认,它长得很特别,你觉得呢?

指出:小数都有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小数交朋友。(板书:认识小数)

二、引导探索,构建新知(借助人民币单位认识小数)

(一)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铅笔 4角

指导:读小数,0.4读作零点四。

提问:如果把这个图形当成是1,你能在图中表示出0.4吗?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展示学生的分法。

提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指出: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

,也就是0.1.取其中的4份就是0.4元。

(2)橡皮 ?元 提示:我比1元少。

提问:你能猜一猜橡皮可能是多少元吗?

生猜想,并在图中表示出来。

老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纸。 课件整理:110 =0.1,210 =0.2,310 =0.3,410

=0.4……^ 提问:读一读,你有什么新发现?

指出: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

(3)30秒游戏巩固:师说分数,生说小数,师说小数,生说分数。 提问:如果涂满,有几个110

,是几?10个0.1呢? (二)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1)笔记本 1元1角

提问:笔记本是多少元?如果还用一个图形来表示,你能表示出来吗?为什么?

指出:1元1角就是把1元和0.1元合起来。小数点左边的1表示1元,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1角。

(2)挑战:4元6角是几元呢?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在()里填出小数,并读一读。

8角=( )元 9角=( )元 5元8角=( )元 3元9角=( )元

2、用厘米量出彩带的长度。(0.4厘米,1.8厘米,2.7厘米)

3、在□里填出小数。

四、延伸拓展,总结交流

1、自学课本

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4、0.8、1.5、3.2和8.8都是小数。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提问:通过自学,你学到了什么?(生交流反馈)

交流:在1.1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2、生活中的小数

出示生活中的小数图片:

(1)自动笔芯的规格是0.7毫米。

(2)你的体温是38.2℃。

(3)我的体重是35.9千克。

(4)买票规则:1.2米以下免票;1.2--1.4米之间35元/人;1.4米以上65元/人

提问:如果小女孩身高是1米3分米,应付多少钱?

小结:小数一点也不小,它在我们的世界可是有重要作用呀!

3、回顾:今天学会了什么?

4、学习书本“你知道吗?”小数的产生。

板书设计:认识小数

4角=4

10

元=0. 4元读作:零点四 1元1角=1. 1元读作:一点一

整数部分

分小

相关热词搜索:;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