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教心得体会 法制宣传心得(三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01 00:00:00    小编:公考咨询室

法制宣教心得体会 法制宣传心得(三篇)

小编:公考咨询室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法制宣教心得体会 法制宣传心得篇一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一个心理品质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尽管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三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想讲以下几点:

一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重视沟通,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不训斥学生,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按理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与其父母相比,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时常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通过学习《教师法治教育读本》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自身需要学习怎样的法律知识。而《教师法治教育读本》旨在向教师普及法律知识,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运用法律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法治教育读本》遴选出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紧密结合“五五”普法的要求,结合切实的案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教师进行一次法律的洗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前四章梳理了宪法、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的基本内容,使教师对法律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四章重点讲述了教育法律制度以及教育法律制度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书中详细阐述了有关教育法的基本理论,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运用法律来教育教学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编者力图通过这《教师法治教育读本》,为教师队伍提供一个蓝本,帮助教师增加法律知识的储备,提高法律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运用法律知识,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遵纪守法做好表率,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校布置每位教师认真阅读教师法治教育书籍,并参加教师法治教育读本考试。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努力去阅读。争取考得好的成绩。教师都深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但是要具体到什么事情上时,有时还真把握不好这个尺度。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常常感到:自己管学生还管出错了,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反倒不合乎法律的要求了,自己如何管理学生才合适,是不管不说,还是严管严教„„

在教育读本中教师对教育法律方面的一些知识也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释,对于一些专有名词来说,我理解得不很深刻,但书中介绍的一些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些案例,都是从近十年来在各类学校、教师、学生中常见的违法行为事件中选取的典型事例,在每个案例之后都附带着“法律分析”、“律师建议”、“法律一点通”等环节。通过“法律分析”,我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发生在学校、教师、学生身上的事情到底谁对谁错;通过“律师建议”,我们知道如何在教育教学中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而“法律一点通”中那简短的一句话,就像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警示灯,时刻提醒我们,什么样的行为就是触犯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办公室很多老师都在议论案例分析的警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在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育的一些法律法规更要时刻铭记于心,我们要依法治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不要因为怕担责任而不去管理说教,也不要带有体罚性质的惩戒。

我也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真阅读这本《教师法治教育读本》,严格遵守教育法律,以教育法律为准绳,正确地处理学生事件,捍卫自己的权利,履行教师的义务,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最后提醒我们的同行们,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教育法制观念,在教育教学中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学生水平。

——读《教师法治教育读本》有感

放假前,学校布置每位教师假期阅读一本教育书籍,并写出心得感受。刚好,学校组织教师在局里购买的《教师法治教育读本》一书已经取回,索性就读它吧。教师都知道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但是要具体到什么事情上时,有时还真把握不好这个尺度。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常常感到:自己管学生还管出错了,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反倒不合乎法律的要求了,自己如何管理学生才合适,是不管不说,还是严管严教„„

在本书中对教育法律方面的一些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释,对于一些专有名词来说,我理解得不很深刻,但书中介绍的一些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些案例,都是从近十年来在各类学校、教师、学生中常见的违法行为事件中选取的典型事例,在每个案例之后都附带着“法律分析”、“律师建议”、“法律一点通”等环节。通过“法律分析”,我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发生在学校、教师、学生身上的事情到底谁对谁错;通过“律师建议”,我们知道如何在教育教学中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而“法律一点通”中那简短的一句话,就像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警示灯,时刻提醒我们,什么样的行为就是触犯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学期上班第一天,在学校行政会议上,何校长特意提到了这本书,准备要在法制学习的时候给教师们讲一讲,尤其是要把案例部分重点地讲解分析,以此给所有教师明鉴:我们在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育的一些法律法规更要时刻铭记于心,我们要依法治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不要因为怕担责任而不去管理说教,也不要带有体罚性质的惩戒。

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真阅读这本《教师法治教育读本》,严格遵守教育法律,以教育法律为准绳,正确地处理学生事件,捍卫自己的权利,履行教师的义务,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法制宣教心得体会 法制宣传心得篇二

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2015年9月16日至9月25日,在这金秋时节,我有幸来到风景优美,桂花飘香的历史名校——华中师范大学。虽然参加学习时间仅有短短的十天,但教授们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幽默诙谐的语言及作为法律人身上所凝聚的凛然正气,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不仅增长了法律知识,社会见识,更重要的是增长了责任意识。

一、实现法治社会,教师要提高法律意识

教授们严谨专业的法律知道,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法治,什么是依法治国,要想真正实现法制社会,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我们作为老师,肩负着做好教育法制的重任,法制教育该怎样进入课堂,以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开展,怎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这些都是我们思考的方向。让法治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点燃法制教育的星星之火,这也是教授专家们对我们学员的殷切期望。

想起华师大常健教授给我们讲的精彩内容:《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让我感受颇深,对我而言《宪法》好像只在书上出现过,殊不知法律人人面前平等,法律与每人同在。在这个大社会里,我们享有什么权利,应尽什么义务,该怎样保障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受损害,这些我们懂得太少,以致在工作中出现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如:我们学校有些教师无端被家长辱骂,家长或社会上不怀好意的人在网上发表言论损害学校或教师的名誉,对待这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上级部门都采取维权了吗?答案很显然,没有,所以我们老师才会经常抱怨工作难,孩子管理难,家长沟通难。我们都忘了,根据《教育法》,我们学校和老师享有教育,管理和保护在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只要不违反法律,没有谁能侮辱我们的人格,妨碍我们的工作。因此,我们老师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老师增强了法律意识,才能把法律渗透到教学中,最终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国。

二、见识了“另类”教育

在课堂上教授和学员们亲切交流互动,最让我难忘的是湖北省汉阳区检察院未检科李瑛老师的讲课《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李瑛检查官从自己办案的经验和角度向我们诠释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及维权帮助等方面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一提起“差生”,就恨得牙痒痒,说话连讥带讽,有些甚至当面发飙,损害了他们的尊严和人格,老师这种不恰当的行为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和未来。李老师通过播放他们自导自演的微电影让我们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课后,我们还分享了甘肃省李炳祥老师的法院陪审员经验,李炳祥老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你教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你教好了,挽救了一个‘双差生’,那才是最了不起的”。

应试教育虽然让我们老师带上了有色眼镜,但千万别改变自己教书育人的初衷啊!

三、从小娃娃开始,加强法律教育,增强规则意识

让法制教育走进课堂,结合儿童特点,增强孩子法治意识,建立法制观念,推动学校治理的法治化,坚持依法治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想做好孩子们的灵魂工程师,撒播“法治”的种子,我觉得我们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工作上要有“爱”,爱学校,爱学生,爱自己; 二是思想上要尽“忠”,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学校; 三是行动上要守“责”,守职责,负责任; 四是事业上要敢“想”,有思想,有梦想; 五是业务上要求“精”,业精于勤,精益求精。

做到这五点,我觉得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才能无愧于神圣的《教师法》。

短短十天的学习已经结束,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我依法从教的起点。

法制宣教心得体会 法制宣传心得篇三

法治教育心得体会

三渡中学朱刚

我国的普法教育通过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转型、企业转制、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各种利益调整的主要特征,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因而在实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现了对一些重点对象抓而不紧、对工作难点缺少办法和对盲点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其表现:

一、领导干部学法抓而不紧。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决策者。他们的法律素质和学法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的学法热情,关系到所属地区和部门的法治化建设水平。因此,我们在推进“四五”普法中一直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普法教育、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基层普法轻自身学法的问题。会上要求多,会下落实少,对下要求多,对己要求少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普法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地区的普法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应该说,在“四五”普法中,各级政府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较为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确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运作。但是在工作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法制副校长素质不高,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且讲课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导致有的学校法制副校长没有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三、流动人员法制教育难落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已成为一大趋势。仅新都目前就有外来流动人口10万多,占本地人口六分之一。他们一方面为新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压力。

四、中小私营企业法制教育存在盲点。由于这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且分布面广,一些业主本身素质不高和急于发展经济的心理,因而对自身的法律学习和对员工的法制教育难以落实,劳动合同纠纷、劳资纠纷、非法用工等问题时有发生。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又缺乏对中小私营企业有效的教育管理手段,工作难以渗透,以致普法教育在中小私营企业中存在盲点。

五、农村法制教育工作还不到位。多年来,在推进全民普法教育中,各级政府一直将农民的普法作为重点来全力推进。特别是各地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开展“综合示范村”以及“法律明白人”创建活动为契机,使普法教育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进。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上普法骨干紧缺和政府投入不够等因素,使普法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六、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法制教育滞后。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向城市聚集已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村委变社区,农民变市民。但是,城市扩建也对失地农民带来了诸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安置和生活保障等问题。而法制宣传教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使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生活保障等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2011.7.5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