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桐乡市科学技术局
2010年制
填 写 说 明
一、填写验收申请表同时须附桐乡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的编写根据创建申报时的实施方案,对照评审指标逐一阐明;要求做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无累赘、数据真实明确(没有完成的指标须写明理由)。
二、涉及的相关数据为创建期内的数据,以统计或相关主管部门发布数据为准;保留两位小数。
三、同时须附能证明指标完成的其它附件资料。
四、所有材料一式三份装订成册
桐乡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验收申请表
一、基本情况
二、真实性承诺
三、创建主要成效(500字以内)
四、评审意见
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评审指标计分表
注:在评审和论证中,对“优势产业”不明显,实行“一票否决”;自评分栏由申报单位填写。
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竹墩村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西北2公里处,距湖州市中心城区20公里,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共676户,2406人。全村耕地面积2479亩,其中:水田850亩,鱼塘817亩,桑园812亩。2009年全村各项经济总收入31989万元,2009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6.5965万元,其中:土地租赁收入为11.8万元,房屋租金等经营收入 13.1656万元,鱼塘招标等农副业发包收入 20.5558万元,其它经常性收入1.0751万元。09年我村人均纯收入为13012元。
自09年列入创建“新农村实验示范村”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区农办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成立了创建新农村实验示范村的工作小组。通过一年的努力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完成了九大新农村建设项目
1、村集体投资18万元,新建了一条从湖菱公路到雪家圩自然村长1000米,路基宽7米的砂石路;
2、村集体投资5.9万元,对杨梅树、前丘自然村的危桥进行了改造;
3、村集体投资10.5万元,在塔湾圩自然村新建了一座长15米,宽4.5米的公路桥;
4、村集体投资9万元,对前丘、田毫里两自然村的河港进行了清淤,总长约6000米;
5、村集体投资9.8万元,对名人馆、长春书院进行了装修、布置;
6、村集体投资15.6万元,完善了新村部;
7、村集体投资5.2万元,对村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文体俱乐部、篮球场进行了建设;
8、农民新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村集体前期投入50万元;
9、生活污水处理池的建设,村集体投入39万元。 村集体投资共计163万元。
二、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工作
竹墩村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素有“天下沈氏出竹墩”之说。为了配合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建设,突出竹墩文化氛围,村两委决定,对 “长春书院”、“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进行改造装修,设立了新的“竹墩名人馆”“长春书院”,以充分展示竹墩的历史沿革和历代沈氏及其他诸姓名人。新增展板约113块,内置实物宝笼;同时,增加了朱氏、吴氏、姚氏及其他诸姓名人和民间传说等展板约100多块。用以发扬竹墩沈氏文化,突出竹墩作为文化古村落的地位,扩大竹墩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三、完成了两大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项目
一是农房改造。在去年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农房改造,做好结合文章。一是与镇工业功能区拆迁相结合,二是与农民新村建设相结合。到现在为止,已有25户全部建房完毕,有49户正在建房中,通过农房改造,全村可节约土地59亩。新村内的前期“三通”基础设施初步到位,并新建25套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目前,还有39户农户已提交申请,村里也已按新村规划,落实横街田地块30多亩,用于农房建设。今后,其他农户建房均统一按新村规划实施,以建成规模较大的农村新社区,彰显江南农居的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
二是实行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我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并有58户农户入股,为我村在土地流转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使土地的收益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示范村”各项建设都已顺利完工。经过建设,我们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变。整个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和谐,村民更加富裕,产业更加优化,向着又好又快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由于建设任务紧、项目多,可能还与上级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认真按照检查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努力加以改正和完善,真正把我村建成一个文明、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四、紧紧围绕34项新农村创建考核指标,开展创建工作
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向非农化转移,从事交通运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行业的增加,从而扩大了三产收入。09年全村各项经济总收入31989万元,其中:一产1375万元,二产19607万元,三产11007万元,比2008年增长0.15 %。在增收村集体可支配收入方面,我村主要通过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聚集土地59亩,由村集体出租给镇工业功能区,从中收取土地租金,集体资产租赁收入达11.8万元,加上经营收入 13.1656万元,农副业发包收入 20.5558万元,其它经常性收入1.0751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共计46.5965万元。09年全村共有10
3人参加纺织技术与职业道德的农民培训项目,并且全部都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全村农业经营总面积为 2479亩,特色主导产业是特种水产养殖,总面积为1388亩,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比重为55.9%,二、三产业经营户比重则是31.1%。全村2009年水稻、油菜、果蔬、瓜类等作物播种面积1206亩。优良品种应用面积1206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37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1206亩,农业新技术应用率为95.7%。我村使用无害化卫生户厕的农户已有563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为83.2%。本村已按要求设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为350平方米,其中服务窗口用房面积20平方米,多功能教育室用房面积10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用房面积3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用房面积50平方米,综治调解室用房面积40平方米。2009年我村低收入农户保障水平指标实现值为 95.8 %。全村被征地农民416 人,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416 人;在本村村域内企业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企业职工1569 人,其中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1209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0.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为100%。2007年本村编制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复的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自本村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批准年至2009年,本村符合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办理土地审批手续的农民建房项目74 个;没有未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或不按规划实施的建设项目。我村不论是在进村道路、自然村之间连接道路、自然村内主干道,还是进户道路,硬化标准化率都为100 %。我村在农村社区长效管理方面,建立了保洁、绿化养护、河道保洁、垃圾清运、卫生监督等各项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全村共落实村庄整治长效管理人员6人;每年全村需支出长效管理经费60000元,长
效管理经费来源:各级财政补助24000元,村集体经济支出21600元,农户出资14400元(即每人每月出0.5元的卫生管理费)。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村庄内保持整洁干净,农村垃圾处理率为100%。本村2009年共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套,共新接入农户25户,截止目前,生活污水经过纳管集中处理的农户429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3.4 %。我村区域内建有工业园区,共有工业企业25家,污染负荷80%以上的重点工业污染源虽有9 家,但都已全面实现了工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本村村域内河道总长度6.199公里,其中村庄内河道总长度4.126公里,外围河道总长度2.073公里。截止目前,村庄内河道累计已完成河道清淤的长度4.126公里,其中已落实长效保洁机制的河道4.126公里;外围河道累计已完成河道清淤的长度2.073公里,其中外围河道堤防达到相应防洪标准的2.073公里,农村河道整治率达100%。本村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有全民健康体检、计划免疫接种等,本村村民按要求都已建立健康档案,我们还专门落实人员向户上发送健康教育资料或不定时上门宣教。我村从2007年起,连续三年获“平安村”称号。本村村级班子成员共7 人,具有“双带双创”项目的有6 人,在54名具有农村劳动力的党员中有44人有“双带双创”项目。
近年来我村所获得的荣誉有:
“市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区级文化示范村”、“湖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级民主法制村”、“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 新农村电气化示范村”、“市级绿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区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示范村”等。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010年,我村主要抓三个方面工作: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树新农村形象。 该屯位于我镇东部,属我镇(丘陵片)外片经济区域带,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二级公路仅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屯有61户,人口262人,土地1550亩,其中村庄宅基地面积150亩,水田200亩,畲地1100亩,林地50亩。甘蔗种植为全村主要支柱产业。2010年列为横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村群众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广大村民不等不靠,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人均集资2800元,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总投资129.96万元,完成屯内水泥硬化路
2.5公里,建成综合办公楼1栋440平方米,建成篮球场、舞台各1个,固定乒乓球台2个,文化宣传专栏3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26座、“三改”26户,完成绿化美化3000平方米。
(二)抓好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为建设村提供有力的保障。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资基础
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村制定了“以基础建设为切入点,以经济建设为突破口,全力以赴建设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到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全村种上甘蔗700多亩,预计总产达4200吨,人均产蔗16吨,仅甘蔗一项,人均收入7500元;西瓜种植每造300亩,两造产值120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其他产业有玉芥菜、蘑菇、小番茄等,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上。
(三)抓精神文建设,提高村民素质,培训新型农民。 一是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我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做一项大事来抓,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族谱族规》,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村为了适应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组织村民群众开展了体育活动,去年春节都组织开展篮球、拔河比赛和游园活动,2011年春节,我们也做好了相关的活动方案。
二、存在困难及问题
一是环村路还有200米左右未完成硬化;二是村容村貌有待加强,乱放乱堆现象较严重;三是美化绿化达不到要求。四是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投入成本较高。
三、下一步打算
1、建设3000平方米休闲活动广场,对活动广场进行美化绿化,添置体育器材,石凳石桌、烧烤炉等,在我镇率先打造一个生态农家乐。
2、整治村容村貌,修建排水沟,拆除闲置的瓦房,对道路两边进行美化绿化,要求农户进行庭院建设。
3、建设一个室内汽排球场。
4、建设一座集人饮与灌溉一体用水工程。
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甘蔗产业,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利用我村土地资源丰富优势,抓住当前糖价看好的有利时机,借助政府和企业出台富民扶持政策机遇,充分调动我村农户种蔗的积极性,利用高坑田、西瓜地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力争下一榨季突破5000吨。
同时,为了打造新农村建设新亮点,也希望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各有关单位,各部门给与我们大力支持与帮助,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也有信心和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会把我们村建设得更美好。
省庄村争创新农村示范村验收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今年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被市委、市政府列为争创社会主义新农村达标村,一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创建要求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通过近一年来全村干群的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我就结合我村实际,对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达标村的创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我村的基本情况
省庄村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邻宜兴林场,西靠龙池山旅游风景区。全村地域面积17.3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毛竹林地1万多亩,耕地面积7823亩,其中茶园3400多亩,果园2200多亩,水田2200亩,到处都是茶的绿洲和竹的海洋。全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农户919户,总人口数2822人,党员95名。全村有铸造材料、茶场、建材、纺织、化工等各类企业19家。围绕2009年目标:预计实现全村工业应税销售2.38亿元,村级收入超过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1.3万元,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我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2006年、07年我村先后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卫生村”和“江苏省生态村”,近2年来我村在生态环境治理和民生工程建设方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对区域内主要道路进行硬化,硬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投入80万元完善农改水工程和环境卫生治理,投入35万元完成5公里涧沟治
-1创建倡议书,力争做到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做到创建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从而将我村的创建工作推向高潮。
3、结合实际,搞好创建规划和实施
自我村被确定为新农村示范村后,我村严格按照创建要求,对照标准,作了全面部署,并根据我村实际情况,由市建设规划局、设计院根据我村实际情况对我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形成我村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图,并坚决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同时,依托阳羡茶产业园建设优势,科学规划,把省庄村逐步建设成有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1、发展壮大村级工业经济。今年以来,我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稳步发展现有村的工业企业,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二是吸引资金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三是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增加就业渠道,帮助村民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2.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种植业,增加村民收入。
3.继续完善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治理。
对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道路硬化、路边村庄涧沟绿化、集中居住区环境美化、亮化的总体目标。今年以来我村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和无锡市新农村示范村为契机,以省庄组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在全
-3育活动队伍,并经常性开展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五、切实抓好富民惠民工程
1、继续抓好就业培训,不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为了不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我村每年有针对性的举办青壮年职业技术培训班,今年我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先后举办了三期职业技能培训,参培人数300多人,其中种植业培训班81人,电脑培训班78人,光电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班163人,通过几年的培训,近几年我村参训人员占到了全村青壮年农民的86.6%,切实提高了村民的劳动职业技能,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农民的就业门路。
2、加强社会保障监督力度,不断完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全村1699人都参加了城乡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全村1647名纯农民全部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其中:已有646名到龄农民领到了农民基本养老金,对村级企业836名职工(包括村外企业职工)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同时对全村30户低保户和2户低保边缘户实现应保尽保,每年发放扶助金8.6万元。全村有5户的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子女享受助学补助,计8600多元。另外全村还有11位无固定收入的重度残疾(2级以上)人员,每人享受250元/月的补助金;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全村15户贫困户全部实施了扶贫结对活动,有效的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水平。每年还按时在重阳节对本村80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走访慰问。
3、做好治安防范工作,为村民营造安定、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我村积极做好治安联防工作,为150户群众安装了平安e家,村警
-5会这次新农村的创建工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落贯彻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和一流的工作业绩,按照优化、美化自然环境、改善整治村庄卫生环境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逐年分步实施到位,2010年计划投入60多万元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我村形成环境优美、道路整洁,河道清洁,村庄卫生,村风文明的崭新面貌,处处呈现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村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将我村建设成为真正有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上是我村新农村达标村创建工作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省 庄 村 2009年11月
xxx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项目
工作汇报
2008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依靠全镇党员群众,以经济发展,村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工作中心,以基础设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支点,扎实推进了省级示范村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统筹发展的氛围明显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我村2008年以来的省级示范村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村基本情况
到2011年底,全村辖x个村民小组,x个自然屯。总户数x户,总人口x人。民族以朝鲜族为主,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3%。东盛涌村幅员面积为x平方公里。耕地x公顷,其中,水田x公顷,旱田x公顷。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大豆、玉米;养殖业以猪、牛为主。村现有道路x公里,全村通电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x户安装了程控电话。
二、任务落实
镇党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为全镇各项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x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对驻村班子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落实了责任。并从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制定了详细考评方案。对各类
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形成了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挂点单位全力帮扶、村组不甘落后、干部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三、建设概况
1、2008年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
总投入20万元,其中省级示范村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投入20万元,在xxx村部东侧建设了龙井市东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面积300平方米,两栋仓库楼,其中包含5间仓库。
龙井市东兴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农机具的购买促进了东盛涌村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为农村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2、2009年垃圾处理项目:
xxx村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18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补助资金18万元。投入13万元,购买垃圾车1辆,投入5万元,购买垃圾箱10个。
该项目的实施,使xxx村居住环境绿化美化,整洁干净,管理有序,村容村貌达到新农村的标准,环境效益明显。通过购买垃圾箱、垃圾车等垃圾处理工程,解决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生活污染问题,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受益地区的居住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对非项目区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可以激发社会的整体积极性、农村居民饮水状况改善。
3、2010年休闲文化广场建设:
xxx村休闲文化广场项目总投入69.9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补助资金15万元。项目建设地址为东盛涌镇便民服务中心前;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道路铺装、园林小品、廊架、景观雕塑、量化系统等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混凝土地面1057平方米、彩砖铺装925平方米、愿意特色铺装277平方米、大理石铺装370平方米,总面积2629平方米。
xxx村休闲文化广场的建设,为我村人民群众增加了文娱活动场所,为我村提供了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条件,从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休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不仅促进了村级环境美化,更是成为了xxx镇的骄傲。
4、2011年排水排污工程:
xxx村排水排污工程项目总投入20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补助资金20万元。项目建设地址为东盛涌村瑞星屯公路两侧;项目建设规模为北岸(左岸)长240.5米,南面(右岸)长241.5米,总长420米,每10米设一道伸缩缝。
排水排污工程项目的建设解决了瑞兴屯公路两侧原有土渠排水沟无法满足灌溉期排水及生活废水排放要求,解除了xxx村民的生产与生活的安全隐患。
四、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整合、使用和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东盛涌村加大了对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使用管理制度,坚持实行报账制度,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和手续,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及时向群众公开,并建立相关档案,以备查询和检查。
在专项资金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不挪作他用,更不将专项资金透支转化为工作经费、职工福利等;在项目建设上,保证项目及时开工,既要注重工程进度,更要注重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因工程质量不达标而承担责任问题;在建设主导上,坚持以农民和村两委为主,乡镇和有关部门积极提供支持和帮扶,但不插手干预工程和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监督上,做到补助范围严格按照当年省里批复的建设项目使用,不截留、不挪用、不串项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及补助的额度使用,严禁用于补充工作经费、发放奖金等,杜绝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发展势头
近几年我们xxx村省级示范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遇到了一些困难。诸如缺乏资金,后劲不足,发展不平衡等,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机遇,我们将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依据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支柱产业,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项目,努力创建“环境优美、村容整治、生态环保、文明向上”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