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大全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3-31 00:00:00    小编:公务员干货

最新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大全9篇)

小编:公务员干货

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不偏不倚地看待自己的表现。总结不仅要注意结果,还要关注过程,分析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深入研读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你会发现写作的乐趣和技巧。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一

1.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2.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的一些简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多媒体课件。

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情景及录音)。

指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每天可以多用点钱,有的说每天不可能多用点钱(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等。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二

人生的旅途,充满了坎坷和美好,心态的不同,选择的不同,让我们背离原来的轨道,当我们迷茫无助的时候,是谁在我们身后拖我们一把——是朋友,“它”是永恒的话题,不变的旋律。

当我独自走在陌生的校园,我迷茫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下去,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个谜,这里不再是我熟悉的校园,这里不再有我的朋友,在这里我要从头开始。

迷茫的坐在床上,望着外面的天空,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做,怎样来适应这里,正当我无助的时候,你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你的笑脸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微笑的回答了你的问题,同时我也知道了你的名字,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姐妹。

相识以后,我渐渐知道了有关你的一些事情,也认识了你的“兄弟们”,在他们身上让我感受到了你们之间那种兄弟情深的感情,你们向我诠释了不离不弃最好的意义,他们之间也有小插曲,他们也会吵闹,会闹小矛盾,但他们之间也有欢声和笑语,跟他们在一起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情深,他们的意重。

我就想一个观看者,看着他们之间的一点一滴,也曾羡慕过他们之间的那种感情,我多想也有这样的'兄弟,在我困难的时候可以帮助我,在我无助的时候可以托我一把。想终究是想,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我不再渴望得到什么,只是她别离开,因为我害怕孤单,害怕一个人的世界,只要她在我身边,我就满足了,是她让我对这里的生活有了活力,让我知道我不再是一个人,我也知道有一天她也会成为我的“兄弟”让我曾羡慕的感情融入我的世界。

时间的时钟在转动,曾经被朋友伤害过的痕迹慢慢淡去,新的友情在我心中慢慢发芽。我希望心中的这棵友谊之树能茁壮成长,直到它覆盖我心灵上的伤痛,朋友,兄弟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美好的,是不离不弃这个词语的最好代言人。

爱情就像一杯毒酒,而友情则是一副最好的解药,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情,却有永恒的友情。让我们扬起友谊的风帆,让朋友陪我们一起远航。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三

本节课,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交流——总结”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体验成果的喜悦,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只是“观众”没有参与的欲望,还有的学生只说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倾听别人的想法更别说提出建议和意见了。还得进一步明确每一小组成员的职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可做,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2、时间长处理的不好,由于新知用的时间较长,以至于后面的练习量不多。

3、回答问题没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总感觉回答问题就是一部分孩子的“接力游戏”,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

总之,一节课下来,留给我很多值得继续保持的方面,也留给我一些要注意改进的地方。扬长避短,我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得提高。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四

教学片段:

师:时间很快,再过一个月就要放假了,过了年你几岁了?你知道夏老师几岁了吗?请你猜一猜。(学生猜)。

电脑出示:夏老师今年24岁,xx今年9岁。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两人相差几岁?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24―9=15(板书)。

生2:两人共几岁?

师:怎么解决?

生:24+9=33。

生3:再过一年两人相差几岁?

师: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25―10=15。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再过一年,夏老师是25岁,而同学是10岁,所以用25―10。

板书:(24+1)―(9+1)=1525―10=15。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4:老师,我知道,你和同学永远相差15岁。

师:大家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了吗?什么叫永远?你们相信吗?

生1: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过了,这是对的。

生2:我也认为是对的。

生3:我觉得还不能肯定。

生4:我觉得是错的。

生:你只要再算一算就可以了。

生1:老师,我在计算中发现有一个问题,如果算前怎么办?

师:这也倒是,同学们你们说呢?

生:不可以的,因为我们计算年龄都是从出生开始的,10年前我们还没有出生呢。不能算那时候。

(全体学生信服地点了点头)。

师:下面我们来汇报验证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1:两个人的年龄永远相差15岁。

生2:夏老师永远比我们大15岁。

(引导板书:被减数加1,减数也加1,

被减数加2,减数也加2,

被减数减1,减数也减1,

被减数减2,减数也减2,

……。

师:这样说起来太麻烦了,谁能想一个办法,用最简短的话来说说这个规律。

生1:被减数和减数都加1,差不变,都加2,差也不变(生:还是太麻烦了)。

生2:被减数和减数一样变化,差不变(生:这样有点简单了,但是到底怎么变没有说清楚)。

生3:被减数加a,减数也加a,差不变;(掌声响起)。

师:那么你能说说你这里的a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代表这里同学们说的所有的数。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说得怎么样?那么下面一句该怎么说呢?

生(一起):被减数减b,减数也减b,差不变。

生1:50―40=10(50―1)―(40―1)=10。

生2:99―0=99(99+1)―(0+1)=99。

生3:1000―999=1(1000+1000)―(999+1000)=1。

师:那你们写的有没有是这个规律行不通的?(生:没有)。

师:那么看来这个规律确实有它的普遍性,那你认为给它取个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生1:减法中的规律。

生2:减法的加减规律。

教后感:

[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教材,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学将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动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不再“唯教材是从”,也不再被教师事先预设的线型教案所束缚,大家都努力地让教材来适应学生的需要,必要时还对教材上的内容作适当的变化,意在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后继学习和发展,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实用、更有价值。但是我觉得,在很多时候,我们教师还缺少一种“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很少去考虑今天的知识与学生今后的学习之间有什么联系,能不能使今天的所学在今后的学习中起到良好的铺垫,有效焕起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用素材。可以这样说,夏今天至所以尝试上这么一节课,不仅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多减要加”,更是为今后学习《商不变性质》、《积不变规律》、《和不变规律》打下基础。在下课后,有一位男生说:“老师,我还发现了,在加法中,一个加了,那么另一个就要减,这样才与原来一样,”一句很普通甚至有些人听了还不太懂的`话,却说明了一点: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刚学了减法的性质,马上联想到在加法中会怎样,甚至还发现了它的规律,看来这个性质已铭刻于心,那么今后再学习另三个性质时,不就会水到渠成了吗?所以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用联系的观点进行教学,那么我们的课堂会多一些精彩,我们的学生会学得更系统,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会落实得更有效。

[密切联系生活,以日常生活为载体,重视学生的过程感悟]。

数学学科的特点,按原来的观点看比较单调,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比较难的,要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统一起来也比较难。所以教学中,我们应挖掘生活这一无形的课堂,密切关注生活中与我们数学相关的知识,引导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用相关的知识参与讨论。

本节课《差不变性质》的原型是减法简便计算中的《多减要加》。在曾经的教学中也发现,对这一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多减为什么要加,而且作业中也经常要忘记,造成错误率高。再加上新课程数学中,把这一知识安排在第五册,而对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要抽象出这一规律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夏就想到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年龄问题,由此引入,学生感兴趣,想参与,而且借此实况抽象、概括差不变规律,使学生的思维有了寄托,对理解、推导“被减数、减数同时加a(减b),差不变”有更深的感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尽管我们很多教师都没有上过新课程,但是只要我们的教师能够大胆地探索、实践、与尝试,在充分尊重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定会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五

今天的教学很顺利,书本上安排的题目的量的确不多。所以我把时间花到让学生表达上去了,哈,有充分的时间,上下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我要说:今天的课我上得很舒服,学生也很舒服。

一、

首先,在出示了例题1之后,学生列式进行解答。

900÷50=。

我下面巡视的时候发现,在复习了商不变的规律之后,有学生还是采用了老方法来做,没有简便。我就让他上黑板板书,然后和简便的算法进行比较。得出:这样计算是可以的,不过就是比较麻烦。而且,你的算法也正好给了我们检验简便计算是否正确的一种方式。学生听着,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二、争论。

到例题二900÷40时,我还是让学生自己完成,果然,上黑板的同学在横式上把余数写成了2.正打算着重强调呢,学生们倒也眼尖,一看见了就马上举手发言,说:余数应该是20,又有学生说:余数就是2.班中的意见马上分成了两派。我让认为余数是20的学生说说理由。说得很好。

方佳凯:余数是20,因为2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个十。

袁林丽:余数是20.我用了简便计算后,用原来的竖式进行了验算,得出余数是20.

杨谨侨:余数是20,我也是验算的。不过我是用乘法进行验算的。

第一题例题的渗透还是可以的,最起码到这儿为止,许多学生就开始自觉运用验算了。到此,我就顺势把验算的过程讲了,通过验算得出余数是20.

现在,我发现,我们班学生在课上有话是敢讲的,有不同的意见是敢说的,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和他人进行争论。甚至有时当我一不注意出现口误的时候,他们也会当堂进行纠正。

所以,今天的课我上得很舒服。

文档为doc格式。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六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

1、先给学生们讲猴子分饼的故事,蕴涵有商不变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

2、出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记录表,提问:你能发现什么?

3、分小组探究、分工合作完成。

二、建立模型。

行驶距离/千米483264。

行驶时间/分241632。

行驶速度。

(1)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交流发现,你能帮助同学解答他的疑惑吗?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独立完成,再举些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4)“试一试”,启发学生想一想发现的规律。

(5)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少千米?

1、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行计算。

2、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知识应用及拓展。

1、完成“练一练”,找出规律:

10÷2=600÷20=。

20÷4=300÷10=。

40÷8=60÷2=。

2、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几?

3、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

4、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四、小结本课。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七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为后面利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打好基础。教材上很简单,就一个例题从中得出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是本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先出示100÷50=2,再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你还能写出也等于2的算式吗?把学生写的算式分两块板书出来。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与第一道有什么联系?一开始,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时不是太好。我再适当引导了一下,这样学生观察变得有序了,思考也有了方向。通进学生再观察,再思考,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学生初步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后。我追问了一句:那么,在其他除法式题中是否也成立呢?于是再出示书上的'例题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最后进一步完善发现的规律,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结论的严谨性。后面的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八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能够发现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上课伊始,我带来了学生爱吃的糖,一下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都想分到更多的糖,都选择了6000块糖,当翻牌儿后,有的孩子认为6000块多,有的孩子认为300人比3000人少,当孩子们细心观察后发现其实每一种分法的结果是一样多的。一个巧妙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孩子们发现自己中计了,我疑惑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说:“6÷3=2、60÷30=2、600÷300=2、600÷300=2”。就这样,本节课研究的四个算式让孩子们说了出来。我接着提出问题:“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热情地鼓励同学们认真观察,开动脑筋,团结合作,一定可以找到奥秘所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这些算式的变化过程,这时,老师追问:“那么要想商不变,只能乘或除以10、100、1000吗?”同学们心领神会,拿起笔,用不同的算式开始了验证。验证之后,在大家不断的补充、修改、完善下,同学们自己总结了商不变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质疑,我并没有亲自解释,而是引起同学之间的争论,让同学自己发现、探讨,自己来解决疑问,在这种不断的提问、解答过程中,更加深了对商不变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更增加了学生之间高水平思维的沟通,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大家学习探讨的天地,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孩子们是愉快的。

同学们掌握了商不变性质,我又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了有趣的练习。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找朋友”这个环节,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孩子们没玩尽性,我打算在练习课上再带孩子们玩一玩,从而加深对商不变规律的掌握。

商不变规律说课设计篇九

今天听了吴老师的《找规律》一课。整节课,思路清晰,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先来谈谈收获:吴老师通过国庆节公园里的一些喜庆的场景引入:排列有规律的花盆、彩灯、彩旗。在新授部分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从投影展示来看,学生的方法也是比较多样的。有直接画的,也有用符号来代替的,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可以用列式计算来解决的'方法。这时,老师做的就是优化了学生的解决方法,让他们体会到列式计算是比较方便的。在指导学生列式计算时,吴老师还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含义,明确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指出了在写单位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应该是“组”而不是“盆”。

巩固练习中,吴老师除了让学生进行基础练习之外,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己设计项链的开放题。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兴趣也很浓厚。有的学生设计了2个颜色为一组的项链,也有学生设计了4个、5个为一组的项链。学生自己设计题目,自己解决问题。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从整节课来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学会了找到规律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得实际问题。

一点小小的建议:我觉得板书部分可以更完善。首先是课题要出示,还有至少要完整的板书一个例题的整个解题过程,包括“答”,这样就可能避免了学生在接下来得做题过程中出现“答”的过于简便的问题。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精选文章
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