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欢和不喜欢之处。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和表达力。下面是一些著名作家、评论家的读后感摘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和感想。
20xx年7月11日早晨9点,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享年98岁。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北大三才子之一,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同时也是散文家,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奇特与坎坷。早就与他相识,是在初中,那时的我,拿着他的《季羡林谈写作》,学着写作文,给我很多写作上的指导。现如今,一代国学大师辞世,我不禁又拿起了他的《我的人生感悟》,去感悟他的人生,领悟他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感悟》一书将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的文章以汇集整理,内容侧重于“人生”二字,季羡林先生从农民之子成长为学界泰斗的传奇人生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全书以“修身”“治学”“寄情”“旷达”为题,无论是回忆往事、记述师友,还是写物抒情、感时言志,篇篇都洋溢着真情,字字都流露出匠心,读来感人肺腑。
季老散文中流露出不少的智者之思,悟者之思。他自身修行历练成一种智者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底蕴,他经常从细微之处入手,以独特的视角评析、判断现实生活细节中的是与非,其所用之笔是如此的轻快准确,如此的驾轻就熟。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判断使他能以一个普通人难以觉察到的角度去审视现实中的细部,使人们通过他的智慧之笔发现生活之美,触摸鲜活的灵魂。身为智者的季先生在当前文化快餐充斥的情况下,敢为天下先,于默默无闻中,用如椽之笔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窗,从中透出的使人驻足观望、凝神思考的圣洁之光,毫无折射地射入人们的心田。
书中《赋得永久的悔》一文是最让我感动的文章。我没有想到的是作为如此成功的学术大师,他永生的悔恨居然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他在书中写到“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整篇文章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乡愁。他用平铺直叙的笔调通过描写童年家乡清贫的生活,写出了回忆思念母亲的真情,虽然没有对母亲大喜大悲进行详细的描述,但那种淡淡的哀愁更能侵蚀到我的内心,看了让我心碎落泪。
我佩服季老不把道理往深处说的态度。这本册子谈的人生道理,很多人都谈过,但没有一本书谈得这么简单通俗,平易近人。道理不是讲出来的,是真正的谈出来的,就像你的爷爷在和你聊天一样,没有故作高深,没有冠冕堂皇,没有自以为是。师者之风,循循善诱。
《我的人生感悟》有不少自己的人生体验,写出来颇似老人的谆谆教诲,不温不火,一派仁者风范,因此又可说是仁者的散文。仁者似的评价对季先生而言颇为恰当。他的散文具有“老生派”性格化散文的特点,虽处尘世,但充满了宁静、淡泊、肃穆、安详的气氛。散文中既没有显山露水的抒情言志,也没有剑拔弩张的激动情怀,只有光风霁月般的温柔,在温文尔雅中流露出明辨是非的骨耿与率直。他竭力以一颗对生活无比虔诚的心在当下环境中去寻觅那些被时间、世俗磨损而且遮蔽了的生命美感和生活诗意,以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审视历史的瞬间所呈现的彩虹之美,这种宽广的胸怀,超脱的精神,铸就了仁者的大仁大义,一派长者之风。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虽然只是一己的人生感悟、小小悲欢,作为读者的我依然被笼罩在作家本身所散发出的温柔的精神光芒之中,并且从中体验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样一种震颤灵魂的生命感动,不禁让人想起千年之前范仲淹的那句慨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卡耐基的《快乐的人生》,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仿佛看见了一缕阳光,遇见了一个引路人,找到一个洞悉自然、社会、人性的牧者,这颗一直寻找的心才开始踏上通往美好人生的旅程。
戴尔。卡耐基结合社会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用简单明了的理论和生动活泼的事例,详细地分析了人具有的一般性格,如何寻找快乐的人生,并且对其进行大量的分类,总结观察人类特点的方法,同时提供相应的有效策略。内容涉及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以及家庭之间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快乐的人生》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去改变态度从而改变人生,使我受益匪浅。
我学着改变我自己,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把这作为自我提升的第一项。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从此我逐渐学会了当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我可以改变自已去适应环境;当改变不了事实的时候,我可以改变态度去面对事实;我改变不了过去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选择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我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我微笑。从此我的心不再压抑,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困难。这是我读《快乐的人生》受益最突出的一点。卡耐基说:“能征服精神的人,强过能攻城占地”。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唯一真正需要我们改变的,只有我们脑部那架思想相机镜头的焦点。每当感到不安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只要把相机的焦距调好,一切就都好了。因为那使我发现思想对于身心两方面的控制力,我现在能够使我的思想为我所用,而不会有损于我;这样无论对于工作、生活我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卡耐基先生说过:“真正的快乐不见得都是愉悦的,它多是一种胜利。”说的很对,有时候快乐发生在你身上是不幸所铸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悦,但却锻炼了你,使你的内心得到了充实,所以只能成一种胜利。
结合生活再去回味书中的道理,更别有一番滋味。
梁实秋的散文小品,取材平易,亲切如话。他学识丰富,思路宽广,旁征博引,收纵自如,能在一个题目之下,给人以充分的知识享受;加以天性幽默,文笔轻松,篇幅适中,简洁明澈,自然成了读者喜欢把玩的珍品。
梁实秋的《雅致人生》,自问世以后,重版多达50余次,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纪录。
《雅致人生》闲适的取材与笔调本身,使得该书具有极大的纯粹性、自在性与超越性。
作为学者式散文,梁实秋小品有很强的艺术性。这些小品,取材平易,或是惯见的物事,如衣裳、狗、汽车、门铃之类;或是惯常的行为,如握手、生病、拜年、散步等等,令人易生亲切之感。作者学识丰富,思维敏锐,旁征博引,收纵自如,往往能在一个题目之下,给人以充分的知识享受。加以天性幽默,文笔轻松,且篇幅不大,简洁明澈,令人爱不释手。如写雨中雅舍:“细雨蒙蒙之际,雅舍奕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梀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如写送行:“黯然魂销者,别而已矣.”。他特别注意所调遣的文字幅度的长短和声调的抑扬,故读来,别有一种音乐美。
雅致,对于梁实秋来说,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艺术风格。“纸上苍生”,距之甚远。世上的创造,有的全凭情怀,有的借以趣味。梁氏小品,实乃属趣味烹调。这种风味,特别宜于美食家的享用。
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影响着当年经济萧条的美国的大众,还影响着如今世界千千万万的人,我便是其中一个。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理解,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了无数陷入迷惘的人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和成功。
在他众多的著作中,我特别喜爱《美好的人生》。这本结合简单的社会现象,论述了自己鲜明的观点。他用简单明了的理论和生动活泼的事例,详细地分析了人们具有的一般性格,如何寻找快乐的人生,并且对其进行大量的分类,总结观察人类特点和方法,同时提供相应的有效的策略。内容涉及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以及家庭之间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很实用,也很有意义。《美好的人生》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去改变态度从而改变人生,使我受益匪浅。这也让我想起曾经中国男足的主教练——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学着改变自己,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把这作为自我提升的第一项。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从此我逐渐学会了,当改变不了环境的时候,可以改变自已去适应环境;当改变不了事实的时候,可以改变态度去面对事实;改变不了过去却可以把握现在;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我微笑。这是我读《美好的人生》受益最突出的一点。
坦然接受一切,甚至利用它改造它。现实就是我们怎样察觉它,越客观、越准确、越积极,现实给我们的心理挫折与打击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我们也就能适应观察而积极主动的生活。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点一点的激励着,鼓励着我,催我上进,促我成功。
人总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但不要把它当作退缩的理由。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用所拥有的来衡量,而是如何从你的损失中获利,我想这才是我人生。卡耐基先生说过:“真正的快乐不见得都是愉悦的,它多是一种胜利。”说的很对,有时候快乐发生在你身上是不幸所铸就的,它本身不值得愉悦,但却锻炼了你,使你的内心得到了充实,所以这也是一种胜利。结合生活再去回味书中的道理,更别有一番滋味。于是,当挫折再次来临,我就不在畏惧和彷徨,我一边想办法度过难关,一边想自己不会白白经历坎坷和不公,这些东西会让自己变的成熟,自己会在其中成长起来。于是,困难越来越“可爱”,生活也越来越美好。这边是一个美好的人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吧。
人生的完整性在于知道如何面对缺陷,如何勇敢地屏弃不现实的幻想而又不以此为缺憾。人生也不是一场拼字游戏比赛,不管你拼出多少单词,一旦出现了一个错误,你便前功尽弃。人生更像是一个棒球赛季,即使最好的球队也会输掉1/3的比赛,而最差的球队也有春风得意的日子。我们的目标就是多赢球,少输球。当我们接受不完整性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时,当我们不断地进行人生滚动并能欣赏其价值时,我们就会获得其他人不仅能渴望的完整人生。我相信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要求:不求“完美”,也不求“永不犯错误”,而是求得人生的“完整”。
则生。有所作为才是人生中的最高境界。大度地去宽容,真诚地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
于是,我真的感觉自己可以摆脱一些生活的琐屑,可以集中精力去面对生活中那些真正需要自己付出的事情。生活于是一点一点变得美好起来,心情也变得一点一点快乐起来。这是个良性循环,生活也就变得越来越简单快乐,自己的态度也越来越乐观。一切开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很欣喜的感受到了自己在向前进,向着跟高的人生高度攀登。这一切的改变是那么真实,放佛一只蚂蚁在向上爬,虽然慢,但是真真切切的!
看完这本书,给了我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它让我坚信,快乐和美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你我选择了正确的态度!生活中总有数不清的快乐和美好在等待着我们的挖掘。世界不是缺少没,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坎坷、失败、幸运……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当不幸降临时,人就要学会忍受一切不幸,纵使再怎样艰难,也要在不幸中继续活着。——这就是《耐磨的人生》一文所教给我的道理。
作者张丽钧的朋友因为一次事故而失去了右手。在他刚出事的那阵子,认为自己活不下去了。可当他看了书中古人的事迹以及达克顿所说的话时,终于坦然面对一切不幸,连认为与自己再无缘的短袖衫也穿上了。
当我读完了这篇文章,不由地感叹:“是啊,这就是人生!它就如同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读了这篇文章,我回想起一件我遇到的不幸的事:
做完手术后,我回到幼儿园上课。同学们个个都嘲笑我的伤疤。那的确是一条很难看的`伤疤,深褐色长长的疤痕就卧在我左眉毛边。如果仔细看的话,还隐隐约约能看见针线缝过的痕迹,连我自己都嫌弃它了。可是,同学们嘲笑我的话,实在太伤人心了。他们说:“看,看!佳佳那伤疤真是丑死了!”“就是,我看她已经毁容了……”我气哭了。妈妈知道了,对我说:“不要在意别人的嘲笑,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我听了以后,释然了。
人生不可能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当不幸降临时,要学会去忍受一切。就像《耐磨的人生》中达克顿所说的:“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因为平凡的世界,对路遥前辈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因而来看这本书。
这本书篇幅较短,花了三个多小时就已读完。
简短而又曲折的故事,饱含人生哲理。
高加林农民出身,高中毕业,毕业后回家当了一名教师,后来,因为关系,被书记的儿子顶下了这一职位,不得已只能当回归山里继续劳动,在这期间与秀珍相爱,之后,通过走后门,到了县上当了记者,吃上了公家饭,并与高中朋友黄亚萍重新相恋,最后,被克南母亲举报,重新回到农村。
高加林与秀珍的爱情是纯粹的,秀珍大字不识,而高加林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们在思想方面是有差异的,他成为了一名庄稼人,在这期间,因为现实的原因,他们俩相爱,但有文化的高加林心底更向往的是远方的生活,他不甘心在一个小农村里生活。秀珍对加林的爱是无私的,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她理解他,尊重他,即使最后他与她分手,她对他也没有怨恨。
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是精神方面的,两个有文化的人会有更多共同的聊天话题,但我认为他们俩的性格可能不适合在一起生活,更适合当朋友。他农民出身,自卑又自负,她干部家庭出身,独生女儿,家境优越。向往远方生活的他,选择与她在一起,为了她与秀珍分手,她为了他与克南分手。
最终,他被革职,与黄亚萍分手,重新回到农村,所有的未来设想都破灭。而此时秀珍已嫁为人妻。
现实像是给高加林的人生开了个玩笑,因为虚荣,拥有的没能好好的珍惜,最后得不偿失,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不也是跟他一样,对于得到的人或物往往不会珍惜,想追求更多,想要的更多,最后落的个得不偿失的后果。
读路遥的《人生》,深刻领悟那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想故事的结局一定像我们每天所走的路一样,一样的实在。其实孙少平就是高家林未来的写照,一个有韧性血气方刚且能屈能伸的男子汉。无疑孙少平是完美的,是让每个读者都赞扬的那种;而高家林却是那种桀骜浮华爱慕虚荣的,自视过高患得患失的,让人感觉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形象。可,难道孙少平心中就没有过波澜,他就不想田晓霞死后能再拥有像金秀这么漂亮女人的爱情。我想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是在问一个结过婚的人是不是就没有爱的欲望一样,答案是显然的,可是有一种比爱更重要的责任压在他们身上。
他一定也是想的,可他知道自己以不配去拥有这份爱,他没法给她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没法不让她每天不担心害怕,所有他选择了拒接,选择了煤矿那一个破败却温馨让人留恋的家。而巧珍,是当时朴素善良农村妇女的写照,她和平凡的世界中的郝红梅一样,一样有一种对爱情的追求。
她甚至比郝红梅更痴迷,更陷的深,对爱情更执着。可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摔倒了,失败了,丢失了,她们站起来,看着那愈来愈远的背影,最终她们都选择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一种更热爱土地的生活。对于黄亚萍来说,这场恋爱只是一次野外漫游的邂逅,只是春天里的一场梦而已,虽然美的让人落泪。
人生这部作品是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又从地上爬起来了!”
因为“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又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透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谁能在这条道上一马平川。人生是我们没法迈过的槛,而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
当又一条小溪汇入我知识的海洋后,我如释重负般地舒了口气。翻开《感悟人生》这本书的扉页开始阅读,到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始终以自己最大的热情、以自己的心灵去汲取书中的每一滴甘露。这本书从季羡林老先生千万字的著作中筛选出这位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的想法及成长经历。这不仅是季老先生的感悟,也是我们的导师对年轻人的教诲,它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去奋斗、探索,怎样追求理想与目标,也使我们看待生活、事物的眼光变得更加深邃。书中,看似是先生在教育我们,但更多流露出的是他对下一代的关心与鼓励。他把自己成长、学习的全部经验无私地奉献给了每一位读使读者获益非浅。
读完这本书,老人的声容笑貌好像浮现在我眼前,他的金玉之言,将永久地刻在读者的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奋进;读完这本书,犹如品尝醇美的甘露,自有滋味在其中,“世纪老人”非凡的人生经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对我感悟最深的、启迪最大的是季老先生对人生的态度。他一共写了3篇“论人生”,每一篇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察点洞察着人生的意义与美好。先生提出了“不完满才是人生”,还有他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从这些朴实、简洁的话语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先生的气质与人品。他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更要告诉我们对待人生要有不懈的努力与强烈的责任感。
要想使人生变得有意义,就要有目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但没有这许许多多的个体,链子也就无法组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这就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体现。季老先生虽已到耄耋之年,但正是由于老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仍然笔耕不辍,他想把更多的“财富”留给下一代,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无私和博大,也从中《感悟人生》领悟了很多道理。